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计划与知识提纲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计划与知识
提纲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计划与知识提纲
一、学习目标
通过自学考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
二、学习阶段划分
为了由易到难的学习,我们将学习计划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1个月)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3.熟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4.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第二阶段:深入学习(2个月)
1.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级概念和理论;
2.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级原理;
3.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4.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阶段:专题研究(1个月)
1.选择一个或多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2.阅读相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
3.撰写一篇专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第四阶段:复习巩固与模拟考试(1个月)
1.复习巩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完成模拟试卷和真题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3.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三、学习提纲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3.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4.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5.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6.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应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掌握讣识丐界和改造丐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 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 类思维的最普遍觃徇,揭示了资本主义孕育、产生、収展 和灭亡的觃徇,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丐界历史使命,为工人 阶级推翻资本主义旧丐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丐 界指明了斱向和道路。 • 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一丧人的素质,特别是一丧民 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丧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不命运。所以, 我们党特别重规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是多斱面的, 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
• 第一,在事物量发过程丨,斗争推劢着矛盾。双斱的力 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収生发化,为质发做准备。在对立面的 斗争丨,双斱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斱力量収展的 丌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即事物的质发迚行量的准备和创 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质发过程丨,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 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发。当矛盾双斱力量的消 长达到某一限度时,只有通过矛盾双斱的斗争才能突破这 丧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 使一事物发成他事物。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第一,劳劢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践活劢是推劢社会収展的劢力。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 展观
•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讣为丐界 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事物只有在一定 的联系丨才能存在和収展,孤立的事物是丌存在的。因而 它主张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形而上学否讣事物的普 遍联系,讣为丐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因而它用孤 立的观点看丐界。只见局部,丌见整体;只见树木,丌见 森林。 • 第二,収展发化观点和静止丌发观点的对立……唯物 辩证法讣为,丐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亍丌停的运劢丨,事物 的运劢和发化,丌仅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发更,而丏有 性质的根本发化。収展就是新事物丌断产生、旧事物丌断 灭亡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通过自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来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它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等基本内容。
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需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原则等内容。
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其核心观点和基本原理。
再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需要结合实际,联系实际学习。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现实的理论,它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要结合实际,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就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它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2023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2023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简答题1.(简答)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本题 6 分)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2.(简答)如何理解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意义。
(本题 6 分)答案:(1)真理:真理是指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2)谬误:谬误是指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
真理与谬误是相互排斥的,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3.(简答)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各自的含义答案:(1)不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2)可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有量的变化,实现价值增殖。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①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②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简答)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及其消极的影响有哪些?(本题6 分)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1)生产全球化。
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以及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结合紧密。
(2)贸易全球化。
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壁垒减少,贸易全球化迅猛发展。
(3)资本全球化。
资本规模的扩大,资本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
2)消极影响: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扩大。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珍藏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单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单选)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多选)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单选)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单选)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单选)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单选)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
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
物质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
(单选)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单选)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多选)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单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

•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指19世纪上半页以圣西门、傅立叶、
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圣
傅
欧西立文源自门叶费尔巴哈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2021/3/10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
展。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 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2021/3/10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 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属于唯心主义。
•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 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 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 多选题: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 )
A.引力场
B.反物质
C.未实施的犯罪计划
D.水中月、镜中化
2021/3/10
• 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 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否认物质的运动性,必 然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地位是()。
A. 只是一种学说B. 世界上的一种哲学C.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D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
A. 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B.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C. 劳动人民的实践创造D. 自然科学答案:B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唯物史观C.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辩证法答案:A4.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 公有制B. 剩余价值C. 阶级D. 人民答案:C5.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认为,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无产阶级专政D. 阶级斗争答案:C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理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源泉,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流转规律,为无产阶级认识阶级斗争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最基本、最尖锐、最复杂的社会矛盾。
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最终实现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推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三、论述题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政治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的总和。
A. 生产关系B. 社会关系C. 经济关系D. 政治关系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神秘主义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消灭阶级、国家消亡C. 生产资料公有制D. 按需分配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C. 理论基础不同D. 哲学方法和任务不同5、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哪一学说?A. 剩余价值学说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积累理论D. 社会再生产理论6、下列哪个概念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虚拟资本D. 货币拜物教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主体性哲学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C. 资本与剩余价值D.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是指: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B.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必然实现C. 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兴起D. 资本主义必然进步,社会主义必然衰落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A. 研究对象的不同B. 研究方法的不同C. 历史观的根本变革D. 对自然界的认识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A. 实践B. 真理C. 客观实在D. 感性认识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研究内容不同D. 历史使命不同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哲学、伦理学、美学C. 哲学、逻辑学、历史学D.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 以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B. 以人类社会实践为研究对象C. 以自然规律为研究对象D. 以人的思想意识为研究对象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 哲学的基础B. 哲学的核心C. 哲学的出发点D. 哲学的最高原则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实践观点18、下列关于“三大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C.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规律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规律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两大基石是:A.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和社会发展规律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被视为:A. 社会存在的基础B. 真理的标准C. 思维的源泉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2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 哲学化的世界观B. 科学化的世界观C. 群众化的世界观D. 人文主义的世界观2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 恩格斯B. 列宁C. 毛泽东D. 马克思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实践观24、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历史唯物主义B. 实践性C. 批判性D. 唯心主义2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C、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安排表(1)
各专业公共课及共同课
一、面向社会开考专业(专科)
二、面向社会开考专业(本科)
三、合作开考专业
本表说明:1、本表公布后,若报名前有所调整,请按有关通知执行。
2、注有“★”符号的专业系合作开考专业,由部门组织集体报名。
3、各专业的公共课、公共政治课及共同课未一一列出,考生可根据所报专业选择考试课程。
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二年六月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类专业实作考试课程安排表(1)
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