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特优鱼类养殖复习资料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①蚤状幼体:虾蟹等等动物刚孵出的幼体,外形酷似水蚤,故称蚤状幼体。
②大眼幼体:又称蟹苗,是由Ⅴ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对淡水敏感,有趋淡水性。
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8)×104只。
③外套膜:位于贝壳内面,紧贴贝壳,为左右两片软的薄膜,它包住内脏团,保护内部器官。
④中央膜:指外套肌痕以内的膜,较薄,呈半透明状,为植片区。
⑤性逆转:动物由雌性变为雄性,中间过渡过程称为雌雄同体,这种性别转换的现象称为性别逆转⑥饱食投喂:将饵料鱼分次投入鳜鱼养殖水体,每次投入均被食光,一直投喂到不引起鳜鱼的摄食反应,不来抢食为止。
⑦有核珍珠:河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如砂粒、小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的外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则陷入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形成珍珠。
称为有核珍珠。
⑧无核珍珠:外套膜表皮细胞受到自身病理刺激后,受刺激的外套膜表皮细胞的一部分进行细胞分裂,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角质蛋白,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地包被有机质,形成珍珠。
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二、填空。
①九个养殖品种,分门别类中华绒螯蟹属节肢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鳜鱼纲硬骨鱼纲、鲈形目、真鲈科、鳜鱼属。
黄鳝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河蚌隶属软体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无齿蚌属。
中华鳖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属罗氏沼虾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大口鲶属硬骨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小龙虾: 软甲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日本沼虾软甲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长臂虾科,沼虾属。
②水产动物栖息环境、生活习性②各种品种养殖方式:(例如:稻田、池塘)③特定苗种培育方式三、单项选择。
不同鱼种:生长速度、性成熟年龄、繁殖盛期不同品种食性(比如相互蚕食)1.河蟹(1).河蟹,俗称毛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鳌虾,在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论述我国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及区域特点
我国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及区域特点概述水产养殖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丰富了人民的饮食结构,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养殖逐渐成为了我国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我国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及其区域特点。
一、淡水鱼类养殖品种与区域特点1. 鳜鱼养殖(1)浙江杭州•优势特点:水质清洁、富含藻类资源•养殖方式:池塘养殖、流水养殖•主要市场:浙江、上海等周边地区(2)湖北西递•优势特点:水质清新、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方式:湖泊养殖、池塘养殖•主要市场:湖北本地市场2. 鲢鳙养殖(1)安徽巢湖•优势特点:水域面积广阔、水质优良•养殖方式:湖泊养殖、网箱养殖•主要市场:安徽、江苏、上海等周边地区(2)江苏白马湖•优势特点:生态环境优越、适合养殖•养殖方式:湖泊养殖、网箱养殖•主要市场:江苏、上海等周边地区二、海水养殖品种与区域特点1. 黄鳝养殖(1)广东湛江•优势特点:水产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养殖方式:池塘养殖、海域养殖•主要市场:广东、香港等国内外市场(2)福建厦门•优势特点:地理位置便利、市场需求大•养殖方式:池塘养殖、滩涂养殖•主要市场:福建、台湾等国内外市场2. 虾类养殖(1)广西北海•优势特点:气候条件优越、维生环境好•养殖方式:塘坝养殖、滩涂养殖•主要市场:广西、海南等周边地区(2)山东烟台•优势特点:水质优良、海洋资源丰富•养殖方式:海域养殖、网箱养殖•主要市场:山东、北京等周边地区三、区域特色养殖模式1. 农田水面养殖•适宜区域:江苏、浙江、安徽等南方农田水域•养殖品种:鳜鱼、鲢鳙、鲤鱼等淡水鱼类•特点:利用农田水域资源,兼顾农业生产与水产养殖2. 滩涂养殖•适宜区域: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滩涂地区•养殖品种:黄鳝、虾类等海产品•特点:利用滩涂资源,采用低密度养殖方式,保护生态环境3. 网箱养殖•适宜区域:沿海多岛屿地区,如福建厦门、浙江舟山等•养殖品种:鲢鳙、虾类等水产品•特点:采用网箱养殖方式,充分利用水产资源,提高养殖效益结论我国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众多,特点鲜明。
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复习资料
《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学》复习试题1.特种水产动物:广义指除淡水主要养殖鱼类外的其它名贵淡水经济动物,包括软体动物、甲壳类、名优特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狭义专指除鱼类之外的淡水经济软体动物(贝类)、甲壳类(十足目)、两栖类和爬行类。
2.我国鳖科动物主要有有2属3种,即鼋属的鼋以及鳖属的中华鳖和山瑞鳖。
3.列举几种养殖前景看好的龟类名称:鳄龟、三线闭壳龟、乌龟、中华花龟、美国火焰龟、黄喉拟水龟、红耳龟和绿毛龟等。
4.鳖的栖息环境主要栖息在环境安静、水质活爽、水体稳定、通气良好、光照充足和饲料丰富的环境中,在所有具有沙泥质或淤泥底质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以及山溪石洞里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要求养盐度不超过0.1%(敏感)、pH值7.8~8.0之间、最适碱度3.0~3.5毫摩尔/升之间、最适溶氧4~5mg/L(野生可不考虑)。
5.鳖对温度的适应鳖是变温动物,生存活动完全受环境温度的制约,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尤为敏感。
适宜生长温度25℃~35℃,最适28℃~30℃。
水温低于15℃停止摄食,12℃开始潜伏于泥沙中,低于10℃则完全停止活动和觅食,进入冬眠状态。
水温超过35℃,摄食明显减弱,出现“伏暑”现象。
6.鳖“四喜四怕”生活习性的含义喜静怕惊、喜暖怕寒、C.喜洁怕脏、喜阳怕风7.鳖“晒背”及其生物学意义(1)当天气晴朗、阳光强烈时,鳖便游到水面或爬上岸滩、石岩,背对阳光,头、颈、四肢充分伸展晒太阳,这一习性称之为“晒背”。
(2)鳖“晒背”缘于漫长的自然选择,具重要生物学意义:1)提高体温,加快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抗病力和免疫力;2)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使鳖表皮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是VD的重要来源;3)可杀死附着于体表的寄生虫和其它病原菌,使附着在身上的水绵和污物暴晒后脱落,有利于鳖的健康生长;4)可促进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育。
(3)晒背对鳖十分重要,若长时间不“晒背”,就会因生理机能紊乱而患病,因而在设计建造养鳖场时必须考虑“晒背”场地。
鱼类增养殖复习题整理.(DOC)
一、名词解释1.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淡水、海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学科。
2.漂浮性卵:是鱼类的雌性生殖细胞,它的特性介于浮性卵与沉性卵之间,卵的密度稍大于水,卵产出后即吸水膨胀,有较大的卵间隙。
3.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要食物的鱼类。
又可分为伏击式猎食性、追捕式掠食性和吮吸式猎食性。
4.生理生态产卵:将生态法与生理法结合运用,既注射催情剂又提供合适的生态条件的产卵方法。
5.胚前期:是精、卵细胞发生和形成的阶段。
6.混合性营养期:随着鱼体内鳔的充气,消化道、眼、鳍等初步发育,鱼苗一边吸收卵黄,一面开始摄食外界食物。
7.摄食效率:成功捕食到食物对象的反应次数占已进行过的捕食反应次数的百分数。
8.养殖周期:是指饲养鱼类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
9.主养鱼类:又称主体鱼,也就是主要的养殖鱼类。
10.合理放养:包括合理的放养对象、确定放养种类间的合理比例、合理的放养数量和良好的鱼种规格。
11.养殖容量:在特定水域和养殖对象条件下,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保持环境友好,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手段,实现养殖生物学安全,保证水域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单位水体对增养殖对象的最大承载量。
12.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13.经营管理:包括经营和管理两部分内容。
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为实现企业的长远性总目标所进行的制定方案等一系列组织活动。
管理是对企业的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按市场和生产要求进行有效地组织,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利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14.经营决策:为了解决企业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的手段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
15.鱼类增养殖:包括养殖和增殖两个部分。
鱼类增殖是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促使其生长发育繁殖,最终培育成满足市场需求的食用鱼的过程;鱼类增殖是指对天然水域鱼类资源进行繁殖保护以及鱼苗、种苗人工放流,增加鱼类资源数量的过程。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2
鳗苗养殖(早春、温室) ------移至室外(水温25℃)-----1/3上市(10月)------移至温室------翌年2月全部上市。
温流水养殖与露天池配套
温室饲养池面积=鳗苗放养量×8.25
一般年产60吨的成鳗,需80公斤鳗苗,则温室池面积为
80×门 区体部红肿,肛门红肿,红
肿部位肌肉坏死,皮肤、鳍条充血,挤压腹部,有脓血流出。 剖腹观察,脾脏、肾脏肿胀,有小脓疡病灶。
肝肾混合型则同时呈现上述两种症状。
肝脏型,腹 部肝区膨大、 有穿孔
肾脏型病鳗 肝肾混合型病鳗
发病规律
本病在温室养鳗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露天养鳗 池则以夏季为流行盛期。白仔鳗在饲料诱食后约1周, 易造成急性流行。本病发生后,易继发红鳍病。
2、放养量:150~200kg/亩
3、投饵与管理 4、催熟
对长势较好、发育欠佳的鱼, 在繁殖前1个月,可注射多巴
胺(RES),雌2mg/kg,雄2/3。
三、人工催产、孵化 1、催产剂及注射 以几种催产剂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多采取两针
注射,效应时间一般为8~12h。
2、卵子有效受精时间
在水温19~27 ℃条件下,大口鲶的卵从脱离滤泡 至产出能正常受精的时限仅为30~45min。比四大家 鱼的1~2h要短得多。
发病规律
此病大多发生于水中含盐度较高的鳗场。水温 15~20 ℃是流行期,30 ℃以上即可缓解或终止流行。
防治方法 预防除了严格养鳗的饲养管理和消毒措
施外,尽量控制水的盐度,养殖水温适当升高 到28℃以上。发病鱼同样需外用内服结合进行 治疗。
思考题
1、简述鳗的生物学特性。
2、鳗种培育阶段的主要技术措施 有哪些?
四、鳗苗区别
整理鱼类增养殖学 考试复习资料
《养鱼经》是首部用文字形式记录池塘养殖鲤鱼技术。
第一章一、养殖鱼类的食性及特点1、滤食性:鳃耙致密,用来过滤水体中细小的食物,代表种:鲢鱼、鳙鱼、匙吻鲟等。
2、草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摄食陆生植物。
鳃耙不发达,但咽齿发达。
代表种:草鱼、团头鲂等。
一般都没有胃,也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消化道也不长,如草鱼仅为体长2.5-3倍。
因此草鱼食量很大,而对草类的利用率很低。
3、杂食性:食物来源广,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分,动物成分主要来自底栖动物,植物成分则包括水草、着生藻类、腐屑、植物碎片、植物籽实等。
代表种类:鲤鱼、鲫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鮰、淡水白鲳等。
其中鲤鱼有发达的咽齿用于磨碎螺蛳的壳。
有些具有较发达的鳃耙,可以滤食水中的腐屑、大型浮游动物等,如白鲫、罗非鱼等。
4、肉食性:主要以底栖动物和其他鱼类为食。
代表种类: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的,如大部分鲑鳟鱼类、青鱼等;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如鳜鱼、鲈鱼、大口鲶、石斑鱼、鳗鲡、鳡鱼等。
消化器官特点各不相同。
如青鱼有发达的咽齿;有些有发达的胃或颌齿。
5、刮食性:主要以着生藻类为食,有发达的角质齿,用以刮食着生在石头等物体上的藻类。
代表种类:鲮鱼、鲃科鱼类、鲴科鱼类等。
二、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老师说,注意食性和活动水层。
)1、青鱼:体长近圆筒形,似草鱼,但头比草鱼尖,背不如草鱼平直,背部和体侧上半部为青黑色。
以软体动物有壳为食,肉食性,性情温和,水体底层。
2、草鱼:体长而近圆柱型,头钝圆,体呈草黄色,体表鳞片大而有规则,呈网纹状。
草食性,性情活泼,活动力强,各个水层活动。
通常栖息于中下层,觅食在上层。
3、鲢:体侧扁、背腹较高,背部青灰色,两侧灰白,腹部银白,腹部鳞片细小,易脱落。
腹部狭窄如刀棱(腹棱)。
滤食性,性情活泼,喜跳跃,在水中上层活动。
4、鳙:体形似鲢,但头特别大,约占体长的1/3,鳙鱼腹棱自腹鳍基部到肛门。
中上层活动,性情温和,滤食性。
5、鲤:体呈纺锤形,有2对须,鳞片较大,体侧呈金黄色。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①蚤状幼体:虾蟹等等动物刚孵出的幼体,外形酷似水蚤,故称蚤状幼体。
②大眼幼体:又称蟹苗,是由Ⅴ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对淡水敏感,有趋淡水性<。
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8)×104只。
③外套膜:位于贝壳内面,紧贴贝壳,为左右两片软的薄膜,它包住内脏团,保护内部器官。
④中央膜:指外套肌痕以内的膜,较薄,呈半透明状,为植片区。
⑤性逆转:动物由雌性变为雄性,中间过渡过程称为雌雄同体,这种性别转换的现象称为性别逆转⑥饱食投喂:将饵料鱼分次投入鳜鱼养殖水体,每次投入均被食光,一直投喂到不引起鳜鱼的摄食反应,不来抢食为止。
⑦有核珍珠:河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如砂粒、小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的外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则陷入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形成珍珠。
称为有核珍珠。
⑧无核珍珠:外套膜表皮细胞受到自身病理刺激后,受刺激的外套膜表皮细胞的一部分进行细胞分裂,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角质蛋白,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地包被有机质,形成珍珠。
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二、填空。
①九个养殖品种,分门别类中华绒螯蟹属节肢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鳜鱼纲硬骨鱼纲、鲈形目、真鲈科、鳜鱼属。
黄鳝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河蚌隶属软体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无齿蚌属。
中华鳖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属罗氏沼虾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大口鲶属硬骨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小龙虾:软甲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日本沼虾软甲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长臂虾科,沼虾属。
②水产动物栖息环境、生活习性②各种品种养殖方式:(例如:稻田、池塘)③特定苗种培育方式三、单项选择。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1. 鱼类增养殖中,下列哪项不是人工繁殖的关键技术?A.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B. 人工授精技术C. 鱼苗的自然孵化D. 孵化环境的控制2. 鱼类养殖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方法?A. 合理投喂B. 饲料配方优化C. 增加饲料投喂量D. 饲料加工技术改进#### 二、填空题1. 鱼类增养殖中,亲鱼的培育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
2. 鱼类养殖中,水质管理的“五度”指的是温度、pH值、______、______和______。
3. 鱼类疾病防治中,______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 三、简答题1. 简述鱼类人工繁殖的主要步骤。
2. 鱼类养殖中,如何通过饲料管理提高养殖效益?3. 鱼类养殖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水质管理?#### 四、论述题1. 论述鱼类增养殖中,亲鱼培育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法。
2. 论述鱼类养殖中,疾病防治的主要策略及其实施要点。
### 答案#### 一、选择题1. C2. C#### 二、填空题1. 营养、环境、繁殖行为2. 溶解氧、盐度、硬度3. 定期消毒#### 三、简答题1. 鱼类人工繁殖的主要步骤包括: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人工授精、孵化环境的控制、鱼苗的培育等。
2. 通过饲料管理提高养殖效益的方法包括:合理投喂,避免浪费;优化饲料配方,提高营养吸收率;改进饲料加工技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3. 有效的水质管理包括: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温度、pH值、溶解氧、盐度和硬度;合理投喂,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活性炭、生物滤材等。
#### 四、论述题1. 亲鱼培育是鱼类增养殖的基础,其重要性体现在保证繁殖成功率和提高鱼苗质量。
主要方法包括:选择健康、繁殖能力强的亲鱼;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营养;通过激素处理等技术手段,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和产卵。
2. 鱼类养殖中,疾病防治的主要策略包括:预防为主,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合理投喂、定期消毒等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及时发现和隔离病鱼,防止疾病传播;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和抗药性问题。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5
第五章第五章斑点叉尾鮰养殖鱼类养殖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属温水性鱼类。
生存适温范围为0~36.5℃,最适生长温度18~34℃。
mg/L 在溶氧为2.5~3mg/L时能正常生活,低至0.810.81mg/L 时开始出现浮头。
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9。
适应盐度为0.20.2‰‰~8‰。
主要栖息于水的底层,喜在有砂砾、块石的底质中生活。
性较温驯,有集群习性。
三、食性与生长是杂食性鱼类。
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稍大些还摄食水生昆虫、摇蚊幼虫等;鱼种至成鱼阶段则以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大型浮游动物、小鱼虾、有机碎屑为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投喂的各种商品饲料。
性贪食,喜群食,并喜欢在弱光条件下摄食。
生长速度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养至年底,体重可达100~150150g g,到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2kg。
四、繁殖习性3~4龄达到性成熟,副性征一般在鱼未成熟及非生殖季节不太明显。
♀♂♂♀雌雄鉴别四、繁殖习性斑点叉尾鮰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均能产卵。
繁殖季节为5~8月,产卵孵化水温为18.5~30℃,最适温度为23~28℃。
每公斤雌亲鱼可产卵1万粒,受精卵粘性强,结不规则块状,在水温23~25℃时,6~7天孵出鱼苗。
在自然条件下,不需放置产卵巢,斑点叉尾鮰可在岩石、洞穴处产卵。
产卵后由雄鱼护卵,并用鳍搅动水流进行孵化。
在人工养殖的水体中,须人工设置产卵鱼巢。
(一)亲鱼的培育如果是自然繁殖,采取雌雄混养,人工授精则雌雄分养。
培育期间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左右的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据水温不同而变化,5~20℃时为鱼体的1%~2%,20~35℃时为3%~4%,一般以15分钟左右吃光为宜。
在产卵前和产卵后一个月,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畜禽下脚料等。
为了改善水质,增加溶氧,促使亲鱼性腺发育,需经常冲水。
(二)产卵繁殖1.自然产卵受精在产卵池中放置产卵巢,待亲鱼自然产卵后,将受精卵收集起来,经过消毒后进行人工孵化。
鱼类增养殖学期末复习(中国海洋大学)
第一章绪论1、鱼类养殖的概念: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
2、养殖方式:(1)精养:在单位水体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大管理强度下的养殖方式(2)半精养:在管理强度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上介于精养和粗养之间(3)粗养:在单位水体内投入较少人力、物力,因而产量较低;一般不进行投饵、施肥,只进行放养或放流和一般看护、捕捞等基本管理三种3、池塘养鱼的地位:池塘养鱼是我国传统的养鱼方式,是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立足点:(1)池塘养鱼完整包括鱼类养殖的四个阶段:亲鱼培育、获取鱼苗、鱼种培育、成鱼养殖(2)池塘养鱼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而成熟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3)湖泊、海域的鱼类养殖所需的鱼种均由池塘养鱼提供(4)港塭养鱼等技术大多在池塘养鱼的理论和技术上发展4、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1)鱼类养殖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径(2)所选鱼类具有生长快、肉味美、食物链短、适应性强、饲料容易解决、鱼种容易获得的特点(3)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饵料资源和有机肥料(4)通常采用立体混养的方式(5)科学的养殖管理(6)综合养鱼: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环保、营销等结合一体第二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1、我国鱼类资源:(1)内陆土著淡水鱼类(2)过河口洄游性鱼类及河口半咸水鱼类(3)国外引进的养殖鱼类(4)沿海海水鱼类(5)我国珍惜濒危水生野生动物2、养殖鱼类的选择:(1)所养鱼类以生产的整体效益(社会、经济、生态)为目标,为发展生态渔业创造条件(2)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包括:生长快、食性广、鱼苗多、食物链短、适应性强(在生产上要考虑市场、温度、水体、饲料、混养可行性、实力等因素。
)3、食性:滤食性,鲢鱼、鳙鱼(取食方式:滤食,挖食,刮食,猎食,吞食)草食性,草鱼,团头鲂杂食性,鲤鱼,鲫鱼肉食性,青鱼,鲈鱼刮食性,鲮鱼,鲴科鱼类4、鱼类的生长分为体长和体重两个方面的生长,鱼只要活着,就在生长,只是咋生长速度上有差别。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
仔鱼长到5~6mm时,要进行分选。出池时将池 水放掉一大半,用密眼网将鱼苗捞到桶内,或直接 用桶捞取。
后期培育
水泥池面积:20~60 ㎡ 水深:1 m 水温:20~23℃为宜 密度:2000~10000尾/㎥(放养) 密度:4 000~6 000尾/㎥(室内水泥池)
后期培育
饵料以卤虫幼体或桡足类为主,卤虫的投喂量为 20~80个/mL,每天投4~6次
大规格鱼种培育
3.水质控制
河鲀喜欢清新的环境,应根据水色情况定期加人新水, 每月大换水一次以改善水质。由于河鲀的生长适温9~32℃,
冬季应进人温室越冬,夏季水温超过32℃时需加人水温较低
的深井水调节。另外,对氧气要求也较高,水中溶氧低于 1.5 mg/L时开始浮头,低于1.3 mg/L时开始死亡,所以溶氧
河鲀屯苗全长4.4 mm时,日可摄食卤虫40~50个
全长5.9 mm时为160~180个
全长8.3 mm时为370~400个
后期培育
开始每天换水1/3,全长8 mm时换水量加大到1/2。
投喂鲜活饵料水质容易污染;连续充气,充气量适宜;进入 幼鱼期可以分苗一次;注意防治小瓜虫、斜管虫。 通常出池规格为15 mm,出池时将池水放出大半,用小拉网 拖取。
第二十章 暗纹东方鲀的养殖
刘亚 军
目录
一、生物学特性 二、人工繁殖
三、鱼苗培育 四、鱼种培育
五、商品鱼养殖 六、鱼病防治
三、鱼苗培育
前期培育
在小水体中培育到5~6 mm,一般需10d左 右。初期仔鱼在室内的玻璃钢水槽、水缸或 水泥池中培育。 5 mm长的仔鱼,出现“鼓气”的习性和互 相攻击,但残食尚不明显。 全长7~8 mm时进入稚鱼期,牙齿已经初步 形成,开始互相残食,随着生长残杀加剧。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与思考题绪论1、鱼类增养殖业的内涵?2、试述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发展简史?3、建国后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代表性的成果有哪些?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1、解释名词术语:热带鱼类、温水性鱼类、冷水鱼类和冷温性鱼类、海水鱼类、淡水鱼类、洄游性鱼类、溯河鱼类、降海鱼类、河口性鱼类、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卵生、卵胎生、浮性卵、沉性卵、漂浮性卵(半浮性卵)、粘性卵2、鲢、鳙鱼的摄食器官结构与食性的适应性的变化特点?3、鱼类的生长特点以及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4、主要养殖鱼类摄食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5、主要养殖鱼类卵的性质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6、主要养殖鱼类繁殖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7、根据鱼类对于产卵场条件的要求,可以将其分成哪几种类型?8、归纳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包括区别于它种的可识别特征;栖息、适温性、适盐性、食性等生态习性;自然和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性成熟年龄、繁殖季节、繁殖力、卵的性质、繁殖和孵化条件等繁殖习性)。
第二章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与调控1、江河、湖泊、水库、海洋、地下水等主要养殖水域的水环境特征如何?2、天然水体中的溶氧动态对养殖生产的影响有哪些?3、天然水体中的氨、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对养殖生产有哪些影响?4、简述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及在养鱼生产中的作用。
5、何谓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6、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主要养殖水域的水污染特点如何?7、何谓水体的自净作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8、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如何?如何防治水体富营养化?9、简述养殖用水和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10、混凝法处理水体的作用原理如何?常用的混凝剂有哪些?11、臭氧有哪些特点?用于处理养殖用水有哪些优缺点?12、何谓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13、常用的生物膜法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优缺点?第三章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1、鱼类卵细胞和精子的发育和成熟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期特点如何?2、鱼类卵巢和精巢的形态结构和分期如何?3、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4、试述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5、环境因素与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1、解释名词术语:鱼类人工繁殖、HCG、LRH、LRH-A、PG、效应时间、淋水孵化、亲鱼成熟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人工授精2、简要说明鱼类人工繁殖的原理。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养殖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养殖和增殖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增殖:指在渔业水域;直接或间接地对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环境进行管理;恢复、维持和增加渔业资源数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rva和juvenileLarva仔鱼期:指刚从卵膜孵出;卵黄囊较大;眼无色素;身体具鳍褶的仔鱼..Juvenile稚鱼期:指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的稚鱼..3.鱼苗和鱼种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4.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的幼鱼..5.轮养和套养轮养:又称轮捕轮放;是将多种且多规格的鱼类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分次捕捞达到食用规格的个体并补放适量鱼种的养殖方式..套养:指同一种或不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鱼种同池混养..6.单养和混养单养:单一品种鱼苗的培养或单一品种相同规格的鱼种的养成..混养:指不同种类或同种不同规格的养殖对象同塘饲养的养殖方式..7.浮头和泛池浮头:鱼类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的现象..泛池:大批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的现象..8.整塘与清塘整塘:是将池水排干;挖出过量的淤泥;整平池底;修好池堤和进、排水口;填好漏洞裂缝;加固堤埂;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杂草和砖石等..清塘: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9.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10.繁殖次数和产卵次数繁殖次数:指一生中进行繁殖的次数..产卵次数:指一个繁殖期内产卵的次数..11.排卵和产卵排卵:指成熟卵母细胞从滤泡中脱离出来到卵巢腔成为游离的成熟卵子的过程..产卵:指卵从卵巢腔向体外产出的过程..12.一级卵膜和二级卵膜一级卵膜:指卵细胞中由卵本身原生质产生的质膜和放射膜;二级卵膜:指粘性卵和某些沉性卵细胞;由卵母细胞发育后期包围卵母细胞的滤泡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包卵膜..13.一批产卵和分批产卵一批产卵:卵一批同时成熟;一批产完..产完后的卵巢内只有第2时相的卵母细胞和一些空滤泡;只能在下一个产卵季节才能产出..分批产卵:卵成熟一批产一批..产过一次卵后的卵巢中还有不同时相的第3、4期的卵母细胞;在同一产卵季节内一待发育成熟;即可产出..14.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遗传性别:又称染色体性别;指由遗传基因控制;即精卵结合产生的性别..生理性别:也叫性腺性别;指在遗传性别的控制下;通过个体原始性器官分化而形成的性别..15.亲鱼成熟和卵子成熟亲鱼成熟:指性腺发育已达Ⅳ期、经摧产能起正常排卵反应的鱼;卵子成熟:指第Ⅴ时相的卵..16.发情和效应时间发情:指成熟亲鱼注射适量的摧产剂后;在正常情况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出现互相追逐的兴奋现象..效应时间:指末次注入摧产剂到发情产卵的时间间隔..17.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池塘养鱼: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网箱养鱼:指在天然水域中设置由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称网箱;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高密度地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的养鱼方式..18.生态养鱼和综合养鱼生态养鱼: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总结传统渔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的综合养殖生产模式..综合养殖: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或渔、农、牧、果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19.合理放养和放养效益合理放养:指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适应;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放养效益:指产出量与放养量的比值..20.增重倍数和养殖周期增重倍数:指鱼类起捕时的平均净增重和放养时的鱼种平均重量之比..养殖周期:指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的时间..21.饵料系数和饵料转化效率饵料系数:指生产单位重量鱼产品所耗用的饵料重量饵料消耗量/鱼体净增重×100%..饵料转化率:指单位重量饵料能生产的鱼产品量鱼体净增重/饵料消耗量×100%..22.日投饵率和饵料的月分配额日投饵率:指每日所投饵料重量占养殖水体池塘、网箱内鱼体重的百分比..饵料的月分配额:指全年饵料的需要量分配在各个月份的百分比投饲率..23.生态适时下塘和多级轮养生态适时下塘:指能平行游泳;已开口摄食的成活和生长适时鱼苗在池塘轮虫繁殖高峰期下塘培养..多级轮养:是把养鱼池塘含鱼种池和成鱼池综合分为几类级;每类塘专养一定规格的各种鱼类;饲养一定时间40d左右;达到规定的规格便捕出;放入另一类池称倒池;倒一次池;鱼类的密度就稀疏一次;这样不断地倒池稀放;以合理调节池鱼储存量;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生物..24.人工放流和人工鱼礁人工放流:指以提高水域渔业资源量和改善水域渔业资源结构区系改良的目的;把人工培养的水产种苗投放到自然水域的活动..人工鱼礁:指为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诱集鱼类栖息或繁殖;在水中设置的固定设施..二、填空题1.鱼类养殖按生产水域分有池塘养殖、河道养殖、水库湖泊养殖、港塭养殖、浅海养殖和稻田养殖等;按生产方式分粗养、半精养和精养..2.我国目前鱼类养殖的主体是淡水池塘养鱼;主养鱼类以温水草食性和杂食性鲤科鱼类为主..3.鱼类的食性以成鱼期的饵料组成可分为植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以所食的饵料类型可分为浮游生物食性、底栖生物食性和草食性;以摄取食物种类多少可分为狭食性和广食性;以摄食方式可分为滤食性和捕食性..4.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其对食物的喜好性和食物的易得性..依据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程度;可将食物划分为喜好食物、替代食物和强制性食物;而根据鱼类食物中各种饵料的实际比例食谱;鱼类的食物可以分为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食物..鱼类的食性变化有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和昼夜变化..5.鱼类的生长特性有遗传性、不确定性延续性、阶段性、周期性、群体性、雌雄相异性、可变性、等速和异速性..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6.鱼类的性别有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性腺性别之分;目前鉴别鱼类的性别主要依靠生理性别;通常又有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两种类型..而鱼类的性征有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两类;前者与繁殖活动有关如性腺、生殖导管、交配器、产卵管等;后者与繁殖活动本身无直接关系;但和性腺发育及性激素分泌活动有关;如婚姻装、珠星等..7.鱼类的繁殖方式按按产卵季节分有春季产卵型、夏季产卵型、秋季产卵型和冬季产卵型;按产卵次数分有一批产卵型和分批产卵型;按卵的性质分有产浮性卵型、产半浮性卵型、产粘性卵型和产沉性卵型;按受精和发育方式分有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型、体外受精体表发育型、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型和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型;按产卵行为分有无亲体护卫型、亲体护卫型和亲体型;按对产卵场要求分有敞水性产卵型水层产卵型、水草上产卵型、石砾产卵型、砂底产卵型、喜贝性产卵型和洞穴产卵型..8.淡水池塘溶解氧受水中辐照度、浮游植物等的影响呈不均匀分布;溶氧含量上层高;下层低;而受风向的影响出现白天上风处低于下风处;晚上上风处高于下风处的现象..一天中溶氧含量最高在下午2~4时;最低出现在黎明前..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夏秋季节大于春冬季节..9.池塘水质依据水中浮游生物总量和种类可以分肥水、瘦水、老水和转水四种类型;其中肥水、瘦水适宜鱼类养殖;而老水和转水不利鱼类养殖..通常水中的悬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是造成池塘水色的主要因素;池塘水色有褐色、绿色、红色、青蓝色、清水色和土黄混浊色等类型;受温度、光照、营养盐、风向等的影响而产生季节、昼夜、垂直和水平变化;是检验池塘水质环境条件的直观指标晴雨表;有利于鱼类养殖的水色通常有褐色和绿色水系;而红色水系通常是不利甚至危害鱼类养殖的危险色..水质环境条件良好的池塘其水色通常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10.与鱼类养殖相关的非生物环境因子主要有水温、盐度、溶解气体、酸碱度PH、溶解盐、光照、底质、声音、水深、水流等;生物因子有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11.根据鱼类适温范围大小;可将鱼类分为广温性鱼类和狭温性鱼类两种类型;而根据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分为热带鱼类、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三种类型..一般鱼类能够忍受的温度变化幅度为4~5℃..12.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可将鱼类分为海水鱼类、淡水鱼类、咸淡水鱼类和过河口洄游性鱼类;其中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都属狭盐性鱼类;而咸淡水鱼类和过河口洄游性鱼类属广盐性鱼类..13.对鱼类影响较大的溶解气体有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氨等;溶解盐类有亚硝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类..14.卵细胞的成熟过程包括繁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而精细胞的成熟过程包括繁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卵细胞的发生过程为卵巢→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1个卵原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而1个精原细胞生4个精子细胞..鱼类卵细胞实际上是停留在第二次减数分裂阶段的次级卵母细胞;在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产出体外;受精后放出第二极体..15.成熟鱼卵的结构包括卵核、卵膜、卵质和卵黄..根据卵黄的分布;大多数养殖鱼类的卵为端黄卵..鱼类的卵膜按来源可分为初级一级卵膜、次级二级卵膜和三级卵膜;其中初级卵膜由卵细胞本身分泌的物质所形成;次级卵膜由卵母细胞发育后期由包围卵母细胞的滤泡上皮细胞分泌形成;三级卵膜是由输卵管或生殖器官附属部分分泌形成..一般浮性卵只具有一级卵膜;粘性卵和某些沉性卵有次级卵膜;三级卵膜为某些软骨鱼类所有..16.不同鱼卵的集卵和孵化方式不同;浮性卵通常用溢流方式收集;沉性卵用底部集卵管方式收集;两者用孵化缸或桶、槽、环道等孵化;而粘性卵用鱼巢方式收集;通常有池塘孵化、脱粘卵孵化和淋水孵化等方式..17.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子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作用机制为环境因子→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脑垂体→性腺..18.鱼苗的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小、嫩弱、无鳞片等;生理特点是代谢水平高、生长快;营养特点是要经历内源性营养、混合性营养和外源性营养三个阶段;游泳特点是孵出初期一般作垂直游泳;开口摄食时转为平行游泳..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一般的摄食顺序是:桡足类无节幼体和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成体和枝角类等→鱼糜或人工颗粒饲料..19.海水育苗场的主要设施有育苗车间、鱼池系统、供排水系统、水处理系统、充气供氧系统、调温系统、供电系统、饵料培养系统等..其中水处理系统是水产工厂化育苗和养殖的生命线..橡胶管、木质网箱架和取样器等育苗工具的总体使用原则是使用前消毒、专池专用、严防污染..20.鱼类苗种繁育过程的基本步骤有亲鱼的选育→摧情产卵→受精→卵的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培育..鲤科亲鱼培育的经验是早春浅水培育;中期肥水培育;后期活水培育;产前流水刺激;产后强化培育..21.决定鱼类催产期的主要因素是水温..判断摧产日期主要依据亲鱼的性腺是否达到Ⅳ期末;通常采用抽查亲鱼的成熟度的方法来确定最后的摧产时期..鉴别亲鱼成熟度的方法可以综合为“一看、二摸、三挤、四挖”..22.目前使用的摧产剂种类主要有鱼类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及其类似物LRH-B等;各种摧产剂均须用生理盐水配成悬浮液后;方能注入鱼体..摧产剂的注射部位有胸腔注射、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注射次数分一次注射和二次注射两种..雄鱼一般注射一次;注射剂量约为雌鱼的一半..亲鱼注射摧产剂后的发情产卵效应时间主要由水温决定..23.鱼类受精有自然受精和人工受精两种方式;人工授精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其关键是准确掌握效应时间..24.衡量鱼类人工繁殖技术水平的生物学指标有亲鱼成熟率、摧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25.鱼苗培育的方式有静水土池塘培育、室内水泥池微流水培育和网箱培育三种..目前大多数淡水鱼类采用静水池塘培育;大多数海水鱼类采用室内水泥池微流水培育..26.鱼池清塘后浮游生物的演替规律是清塘→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当水温为20~25℃时;完成这一过程约需15~20d..池塘培育鱼苗的关键环节是要生态适时下塘;即能平行游泳;已开口摄食的成活适时鱼苗在池塘轮虫繁殖高峰期下塘培养..一般鱼苗经16~18d培养;长到3cm左右时即可出塘分养..室外土池培育是大多数鱼类鱼种培育的主要方式;分一龄鱼种培育阶段和二龄鱼种培育;鲤科养殖鱼类;1龄鱼种培育期通常为3~5个月;出塘规格为全长10~20cm;体重为10~100g;大规格鱼种通常要求鱼种体长15cm以上;体重50g以上..27.养鱼池塘类型一般有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和越冬池..池塘的池底一般有锅底型、倾斜型和龟背型三种类型;其中以龟背型最好..28.池塘养鱼中根据鱼种的放养次数有一次放养和多次放养方式;根据的养殖种类多少可以分单养和混养方式..29.池塘混养主要利用有效空间原理和共生互利原理;其类型有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混养原则有主次分明原则、生态位互补原则、季节相近原则、生活习性相近原则、和平共处原则和互惠互利原则..混养比例主要考虑滤食性鱼类与吃食性鱼类比例;栖息水层相近且食性相似鱼类的比例..80:20混养模式是收获时80%的产量来自主养鱼类;另外20%产量来自于配养鱼类..30.轮养又叫轮捕轮放;能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养殖鱼类在饲养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合适的密度..轮养原则是一次放足;逐级轮放;分批起捕;捕大留小;捕大补小..淡水池塘轮养中主要的轮捕对象是鲢鱼、鳙鱼和草鱼..31.确定池塘放养密度的依据有池塘条件、鱼种种类与规格、饵料供应、轮捕次数、配套设施和管理措施及历年的放养结果等;其中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质..确定原则是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能力相适应..32.池塘饲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肥、投饵和日常管理;其中施肥与投饵是中心工作;是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最根本的措施之一..池塘饲养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水质保持肥、活、爽;投饵保持匀、好、足..33.池塘养鱼中投饵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一年早知道;制订年饵料需要量、月分配额投饲率和日投饵量..投饵应掌握四看四定原则和均匀性原则;四看指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类吃食情况;四定指定质、定量、定时、定位..34.增氧机的主要作用是增氧、搅水和曝气..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和长短要根据天气、鱼类动态和增氧机负荷等灵活掌握;开机原则是“六开三不开”原则..35.八字精养法指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其中水、种、饵是基本要素;混、密、轮是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防和管是达到高产、高效的保证..36.鱼病发生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病原生物因素和鱼的体质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有未彻底清塘、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机械损伤等;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生物叫病原体..鱼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防重于治;疾病防治中的常规四项消毒内容是:池塘消毒、鱼体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37.网箱养鱼中的网箱按大小有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按组合形式有单箱式和组合式;按箱体的装配方式和有无盖网有封闭式和敞口式;按形状有方形、圆形、多边形和碟形等;按设置方式有固定式、浮动式、沉下式、升降式等;其中浮动式网箱是目前最通用;也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网箱形式..传统网箱的结构包括箱体、框架或浮体、浮子和沉子和固定设施四部分..38.综合养鱼的基本特点是将塘基和部分周围陆地纳入池塘生态系统;其类型主要有渔农综合经营系统鱼菜、鱼草;桑基、果基、蔗基、花基等、渔牧综合经营系统鱼畜、鱼禽或鱼禽畜、渔、农、牧综合经营系统鱼-草-猪;鱼-菜-猪等和农庄式立体种养生态系统等..39.渔业资源增殖的主要方式有资源的保护、管理和人工增殖两种方式..渔业管理措施从类别上可以分为技术措施、投入控制和产出控制三大类;或分为直接和间接措施两大类;也可以分为生物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和社会学方法三类..目前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主要措施有渔业限制、渔业水域保护管理和捕捞控制;其中渔业限制主要是设立禁渔区、禁渔期和自然保护区等;合理捕捞的中心问题是正确地决定起捕规格和捕捞量..40.人工养殖通常是在可控制的水域进行;目的是获得优质水产品;人工放流增殖通常是在不可控制的水域进行;目的是增加放流品种资源量或改善该水域渔业资源结构..人工放流品种原则上要求放流本地原种;其选择原则主要有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安全原则、技术可行原则和兼顾效益原则;放流水域一般是湖泊、水库、大江、大河等大水面和港湾、近海等;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等敏感水域进行放流..41.人工鱼礁具有环境、集鱼和资源保护功能..按照鱼礁功能分有生态公益型鱼礁、准生态公益型鱼礁和开放型鱼礁;按建礁目的分有养殖型鱼礁、保护型鱼礁、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和游钓型鱼礁等;按鱼礁在水中的位置分有浮式鱼礁和沉式鱼礁;按制礁材料分有混凝土鱼礁、钢材鱼礁、塑料鱼礁、木竹鱼礁、轮胎鱼礁、石料鱼礁和废船鱼礁等..目前;底置多功能钢筋混凝土鱼礁占主导地位;较为先进的鱼礁为玻璃钢鱼礁..三、判断题1.淡水池塘养鱼是我国目前鱼类养殖的主体..2.鲤科鱼类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殖鱼类..3.家鱼人工繁殖的理论和技术;对我国鱼类苗种生产及整个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4.大黄鱼是我国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濒危鱼类..5.选择鱼类养殖品种的首要的依据是经济效益..6.鱼类养殖品种一般应选择生长快、食性广、苗种易获得和环境适应性强的品种..7.增养殖水域指人们开展鱼、虾、蟹等增养殖的相应水域..8.增养殖水域环境是指水生经济动物生存所需的各种非生物环境因子的统称..9.相对于湖泊和水库而言;池塘是小水体静水的开放水域..10.池塘由于水浅;水温一般不具有垂直变化..11.池塘水浅;一般没有稳定的水温分层现象..12.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造成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13.池塘水色是检验池塘水质环境条件和鱼类生长状况的直观指标..14.鱼池的水色和透明度可用来判断水质的好坏..15.肥水有利于鱼类养殖;而瘦水则不利于鱼类养殖..16.池塘养殖中;池水的运动具有促进水中溶解氧、温度和营养盐的传递;改善水质状况等作用;因此有利于鱼类养殖..17.水温是影响水质的最主要因素..18.池水的PH值一般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垂直分层现象..19.池塘中的细菌通常引起水质败坏;是引起鱼病的主要因素..20.鱼类人工繁殖是鱼类养殖生产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21.鱼类的食性指鱼类在生长过程中所吃食物的种类..22.饵料系数是鱼类对食物吸收利用的基本指标;饵料系数越小;表明食料的营养价值越低..23.成鱼食性一般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因栖息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24.几乎所有鱼类在鱼苗期;都以浮游生物为开口饵料及早期食物..25.鱼类一生的生长速度变幅较大;但无明显生长停止点..26.鱼类受饥饿后一般都表现出补偿生长..27.温度越高;鱼类的生长速度越快..28.鱼类个体只有达到某一年龄时才能达到性成熟..29.鱼类的性转变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30.所有鱼类都有性周期现象..31.鱼类的繁殖季节主要在春季..32.成熟亲鱼得不到合适的产卵场和产孵条件时不能产卵..33.鱼类的繁殖次数是指一个繁殖期内产卵的次数..34.卵子和精子的发生均可分为繁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期..35.池塘养殖的青、草、鲢、鳙;只有经人工摧情后卵细胞才能发育成熟..36.封闭循环式育苗系统是目前我国海水鱼类育苗的主要方式..37.一般淡水鱼类多采用室外土池育苗;海水鱼类多采用室内水泥池微流水育苗..。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3
vip071109收集整理
第三章
黄鳝养殖
(Monoptetus Monoptetus albus )(Monoptetus Monoptetus albus )
一、形态特征
vip071109收集整理
二、生活习性
三、繁殖习性
一、亲鱼的选择1
2
50~100
3
二、催产
1
5
DOM10mg/l
HCG800~1000IU/kg 2
三、产卵与受精
四、孵化
1
五、苗种培育1
2
一、黄鳝养殖的主要模式
二、黄鳝的放养
1
2
3
vip071109收集整理
防
逃
设
施
vip071109收集整理
室内加温养殖
vip071109收集整理
水泥池养鳝
vip071109收集整理
vip071109收集整理
2 3 4
二、常见疾病的种类及防治
1.
1)
2)
2
vip071109收集整理
防治方法:1)
2)
3)
vip071109收集整理
1)
2)
3)
5.
1)
2)
3)
6.
1)
2)
3)
7.
vip071109收集整理
1)
2)
3)
8、毛细线虫病病原:
防治方法:
100
水温过高,或黄鳝密度过大、或水质恶化
end
1、黄鳝规模化养殖的主要难点有哪些?并进行
2、如何进行黄鳝的网箱养殖?应掌握哪些关键
3、黄鳝常见的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名特鱼类养殖
第四章名特鱼类养殖第一节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翘嘴红鲌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
为长江流域优质经济鱼类之一。
翘嘴红鲌具有食性广、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成活率高,适宜各类淡水水域养殖等特点。
翘嘴红鲌因高品味、高效益,近年养殖得以迅速发展。
一、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鱼池面积2-30亩(鱼种池宜小),水深1.2-2.5米,池底平坦,塘底淤泥10-15厘米。
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苗种放养前7天施入经发酵的有机肥100-200千克/亩,培育水体中的饵料生物。
二、苗种放养同池放养规格要求大小均匀;入池前用2%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消毒;养成鱼亩放体长10-15厘米冬片鱼种600-1200尾,同时配养150-300尾的滤食性鱼类;养鱼种亩放夏花鱼种0.8-1.0万尾。
三、饵料与投饵鱼种培育,前期以浮游动植物为主,随后逐步增加粉状商品饲料,日投喂2次。
养殖成鱼,可选择活饵料鱼、冰鲜鱼、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35-40%)。
活饵料鱼规格为翘嘴红鲌鱼体长度的1/5-1/2,5-7天投放一次,投放量为翘嘴红鲌存塘量的1-2倍;冰鲜鱼鱼糜、鱼块日投喂4-2次,日投喂量为存塘鱼总重量的10-5%;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2-5%。
投入的饲料以1小时内翘嘴红鲌吃光为宜,并根据天气、鱼摄食及活动等情况灵活掌握。
冰鲜鱼与配合饲料不可同时使用。
四、养殖管理经常灌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平时宜用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池水酸碱度中性偏碱为宜。
确保池中有充足饵料,避免同类相残。
做好巡塘、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
五、病害防治以生态、生物预防为主,定期水体消毒,搞好日常管理。
细菌性烂鳃病预防每隔15天用二溴海因0.1克/立方米或溴氯海因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消毒一次,治疗分别用0.3克/立方米和0.4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
寄生虫病治疗为每20天服用驱虫药一个疗程(3天)。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与思考题(含答案)
-复习与思考题1、鱼类增养殖业的内涵?淡水经济动物养殖业包括淡水鱼类,龟、鳖等爬行动物,牛蛙、娃娃鱼等两栖动物,淡水虾、河蟹等节肢动物,以及河蚌(育珠)等软体动物。
本课程指:海、淡水鱼类,龟、鳖等爬行动物,牛蛙、娃娃鱼等两栖动物的养殖。
经济动物养殖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水域,采取清除敌害、改良环境、人工放养、施肥、投饵等措施,以提高鱼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活动。
2、建国后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代表性的成果有哪些?(一)创造了同期世界最高发展速度(二)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三)根本改变了水产品市场供应(四)渔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成为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五)水产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渔业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六)渔业法制建设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大1、解释名词术语热带鱼类:适宜在较高的水温中生活,生存温度多为10℃~40℃,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温水性鱼类:生存水温0.5~38℃,适宜水温20~32℃,繁殖最适水温22℃~26℃,摄食和生长最适温度25~32℃,低于10℃摄食量下降,生长缓慢,15℃以上摄食量逐渐增加,20℃以上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明显增加冷温性鱼类:牙鲆、大菱鲆、黑鲪鱼和大眼狮鲈等属冷温性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介于温水鱼类和冷水鱼类之间海水鱼类:只适应生活于盐度较高的水域,终身生活在海洋内。
海水的盐度值一般为16~47。
淡水鱼类:只能适应极低的盐度,终身生活在淡水中。
一般淡水的盐度在0.2~0.5左右。
洄游性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有阶段性,有的鱼类大部分时间适应于低盐度的淡水生活,而只有在短期内(生殖时期)才进入海水中生活,如鳗鲡。
有些在海中生活的鱼,如大麻哈鱼、鲥鱼等河口性鱼类:大部时间生活于盐度界于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河口附近海区生活,有些在生殖季节溯河作产卵洄游,如刀鲚、凤鲚及银鱼中的部分种类。
滤食性鱼类:鲢、鳙鱼为典型摄食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
摄食器官(滤食):鳃弧骨、腭褶、鳃耙、鳃耙管。
特种水产养殖技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珍珠:珍珠是在贝类软体部中形成的一种赘生物,它是一种含有壳角蛋白的霰石型碳酸钙的晶体,比重在2.7~2.8之间,硬度为3.5~4.5(不论是天然珠或人工养殖珍珠),都是由于某种原因在体内形成珍珠囊,再由珍珠表皮细胞分化珍珠质包裹累积而成。
2、单色珍珠,色彩单纯的珍珠,如:白光珠,新光珠,老光珠。
3、彩色珍珠:有几十种商品色,可分为红黄蓝白四个色相系统。
4、夜明珠:在夜间能发出闪烁萤光的珍珠,多由特殊方法养殖而获得。
5、分裂珠:小粒珠,细如粟米,大如高梁米,因反片移植形成。
6、象形珍珠:把预先制好的象模插入蚌体后育成的珍珠。
7、外套膜:紧贴在蚌壳内的两叶软而薄的膜,其中央部分和背部相当薄,呈半透明状,而在腹缘部位轻厚,由三层构成:内表皮(靠内脏)结缔组织(中间)外表皮(贴壳的一面)(*:只有外表皮才具有分泌珍珠质的机能)外套膜还可分为:边缘膜:位于外套肌痕以外,比较厚实,细胞小片就是采用边缘膜的外表皮制成中央膜:外套肌痕以内的膜,制备的细胞小片就插送在中央膜的内外表皮之间的结缔组织中。
8、色线:边缘膜外缘一条较深的黄色浅带,其细胞分角质层和棱柱层,一定要修干净,否则会形成骨珠。
9、钩介幼虫:雌亲蚌外鳃腔中受精卵胚胎发育孵化的幼虫,成熟的钩介幼虫排除母体外,必须附着在鱼类的鳃丝或鳍条等部位,营寄生生活一段时间后才能完成其变态。
10、稚蚌:营寄生生活的钧介幼虫完成变态后脱离寄主,沉入池底葡萄,独立生活开始,即0.03-1CM长度的蚌,又称蚌苗,苗蚌。
11、幼蚌:稚蚌期结束,即长至1CM以上至达5CM手术蚌之间的小蚌。
12、性逆转:黄鳝的生活史中有奇特的性逆转现象。
从胚胎发育到第一次性成熟均为雌性;产卵以后,其左侧卵巢逐渐退化,而精巢开始发育,此为间性阶段;尔后为终身雄性。
13、分级饲养:在黄鳝等苗种培育过程中,防止因生长不一致导致的苗种自相残杀,定期采用鱼筛对苗种进行大小分级,分开饲养,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名特优鱼类养殖复习资料
名特优鱼类养殖复习资料1、对个体养殖户而言,选择水产品种应从哪些方面考虑?答:①有无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市场容量;②养殖条件是否能满足:如鲑鳟鱼类必须在无污染的冷水中养殖,娃娃鱼须在石灰质的山区溪流洞穴中栖身,鳜鱼只吃活饵料鱼;③苗种来源:难易程度;④养殖技术难易。
2、地方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应遵循的原则?答:①要经过试验、鉴定,确定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然后才可组织、推广;②认真调查、掌握拟引品种的优良性状及特点,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养殖技术水平及市场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因地制宜地确定引进推广与否;③先进行试验,经实践证明可行后,再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推广规模和范围;④对推广不稳定的杂交优势种类要严加管理,避免其散失,再度混交造成品种混乱;⑤防止品种退化,必须搞好提纯、复壮工作。
3、鳜鱼成鱼养殖过程中的饵料要求?答:鳜鱼终生以活的鱼虾为饵料,鳜鱼在1月~2月份摄食强度较差,6月~7月份摄食强度最为旺盛。
生殖季节强度稍有下降,冬季摄食很少;4、虹鳟用光处理调节产卵期的方法?答:①自1月起通过人工光照使日照时间较自然光照每周增加1h,至第8周增加到8h,该光照时间保持到第11周,然后把日照时间每天减少到8h;②自3月上旬到最长自然日照日的前一个月(约为5月下旬),通过夜间人工光的照射,把日照时间延至19h,其后池面通过遮盖,把日照时间缩至8h,持续到采卵;③从5月下旬起,池面用遮光方法把每日的日照时间缩为6h或7.5~8.5h,持续到采卵。
5、欧鳗与日本鳗苗的区别?答:①个体大小不同法国欧鳗苗(白仔)来自法国沿海。
其个体较大,11月至4月为捕捞期限,体长为62mm~85mm(以76mm左右为多),体重0.25g~0.55g(平均0.4g),单位体重平均为3000尾左右/kg。
日本鳗苗(白仔)外体较小,自10月至5月捕自太平洋西岸和中国海的日本鳗苗,其体长46mm~70mm (以54mm~58mm为多),体重0.11g~0.17g(平均0.14g),单位体重平均为6000尾/kg~8700尾/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特优鱼类养殖复习资料名特优鱼类养殖复习资料1、对个体养殖户而言,选择水产品种应从哪些方面考虑?答:①有无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市场容量;②养殖条件是否能满足:如鲑鳟鱼类必须在无污染的冷水中养殖,娃娃鱼须在石灰质的山区溪流洞穴中栖身,鳜鱼只吃活饵料鱼;③苗种来源:难易程度;④养殖技术难易。
2、地方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应遵循的原则?答:①要经过试验、鉴定,确定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然后才可组织、推广;②认真调查、掌握拟引品种的优良性状及特点,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养殖技术水平及市场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因地制宜地确定引进推广与否;③先进行试验,经实践证明可行后,再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推广规模和范围;④对推广不稳定的杂交优势种类要严加管理,避免其散失,再度混交造成品种混乱;⑤防止品种退化,必须搞好提纯、复壮工作。
3、鳜鱼成鱼养殖过程中的饵料要求?答:鳜鱼终生以活的鱼虾为饵料,鳜鱼在1月~2月份摄食强度较差,6月~7月份摄食强度最为旺盛。
生殖季节强度稍有下降,冬季摄食很少;4、虹鳟用光处理调节产卵期的方法?答:①自1月起通过人工光照使日照时间较自然光照每周增加1h,至第8周增加到8h,该光照时间保持到第11周,然后把日照时间每天减少到8h;②自3月上旬到最长自然日照日的前一个月(约为5月下旬),通过夜间人工光的照射,把日照时间延至19h,其后池面通过遮盖,把日照时间缩至8h,持续到采卵;③从5月下旬起,池面用遮光方法把每日的日照时间缩为6h或7.5~8.5h,持续到采卵。
5、欧鳗与日本鳗苗的区别?答:①个体大小不同法国欧鳗苗(白仔)来自法国沿海。
其个体较大,11月至4月为捕捞期限,体长为62mm~85mm(以76mm左右为多),体重0.25g~0.55g(平均0.4g),单位体重平均为3000尾左右/kg。
日本鳗苗(白仔)外体较小,自10月至5月捕自太平洋西岸和中国海的日本鳗苗,其体长46mm~70mm(以54mm~58mm为多),体重0.11g~0.17g(平均0.14g),单位体重平均为6000尾/kg~8700尾/kg。
②形态特征不同欧鳗苗眼大、吻短,尾柄上无唇状黑色素环。
沿脊椎骨有一条稍红的线直达尾端,夜间被灯光照射腹部会发青光;摄食时不如日本鳗苗活泼,将白仔鳗放在手掌上只能作蛇形爬动。
而日本鳗的白仔眼小,吻尖长,尾柄上具黑色素环;诱食后能很快集中争食,放在手掌上会敏捷地作左右、上下弯曲跳动。
③脊椎骨数量不同欧洲鳗的脊椎骨数量为107块~116块;日本鳗为114块~119块。
④对丁烯溶液的反应不同在浓度为0.46mg/L的丁烯溶液中,1 小时内欧鳗苗全部死亡;而日本鳗苗在同样浓度的丁烯溶液中,1小时内不会死亡。
6、欧鳗和日本鳗的生态习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①与日本鳗相比,欧洲鳗生长的最适温度比日本鳗低,欧洲鳗摄食的水温为8℃~31℃,最适生长水温为22℃~26℃,以25℃左右生长最快;日本鳗10℃左右开始摄食,日本鳗最适宜温度为25℃~30℃;此外,欧鳗对温差的忍耐力不强,日温差达3℃,摄食强度明显下降。
②欧洲鳗要求的水质比日本鳗高欧鳗特别喜欢清洁的池水,要求水的溶氧高、含氮量低,有机物少。
③对天然饵料的要求比日本鳗高欧鳗比日本鳗更喜食鲜活的动物性饵料。
消化吸收能力比日本鳗差,又有相当强的耐饥饿能力。
④抗病的能力比日本鳗弱欧鳗的皮肤层相对较薄,容易擦伤而引起疾病。
同时在肥水中容易患细菌性和寄生虫病。
⑤生长比日本鳗慢一些。
7、牛蛙的雌雄鉴别?答:雌蛙咽喉部呈白色或灰白色,鼓膜和眼睛的大小相近,前肢第一指不发达,无婚姻瘤;雄蛙咽喉部呈黄色,鼓膜明显大于眼径,前肢第一指特别发达,有明显的婚姻瘤。
8、丁鱥的生物学习性?答:①分布:丁鱼岁为广温性的底栖鱼类,喜栖息于水草多的淤泥底质的静水处。
②水温:在0℃~40℃水中均可存活,生长适温20℃~28℃最佳。
③pH:7~10。
④溶解氧:耐低溶解氧,皮肤具有呼吸功能,能生活在鲤、鲫鱼不能忍耐的水域里。
⑤食性:丁鱼岁食性广,为杂食性鱼类,喜食水中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植物碎屑。
⑥生长:野生状态下生长较慢,2龄鱼体重187克,3龄体重296克,在天然水域中,最大个体约7.5kg。
人工养殖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50g~80g,次年可达300g~500g左右。
⑦繁殖习性:丁鱼岁性成熟年龄为2~3龄,雄鱼较雌鱼为早。
繁殖期为5~7月份,产卵水温为20℃~26℃,分批产卵。
怀卵量为30万粒以上,卵小,附于水草上。
9、大口黑鲈的生物学习性?答:①分布: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水域,后引入英国、法国、西非、巴西、菲律宾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养殖,其养殖水域几乎遍布全球。
②水温:大口黑鲈生存水温为1℃~36℃,最适水温为20℃~30℃。
③盐度:淡水或盐度10‰以下的咸淡水中均能生长。
④pH:6~8.5。
⑤溶解氧:正常生活要求溶解氧3mg/L以上。
⑥食性: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掠食性强。
⑦生长:大口黑鲈生长较快。
刚出膜仔鱼全长3mm,26日龄幼鱼全长可达33.8mm,体重0.51g。
以1龄~2龄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年减慢。
⑧繁殖习性:1冬龄性成熟。
繁殖季节为3月~6月份,水温15℃~26℃。
在池塘中可自然产卵繁殖。
有挖窝筑巢产卵习性,多次产卵,卵粘性,圆球形,淡黄色,沉在巢穴底孵化。
雄鱼守护鱼卵直至鱼苗出膜,到能平游自由游泳摄食为止。
大口黑鲈胚胎发育时间与水温呈正比,孵化水温18℃~21℃,孵出仔鱼需45h 左右。
水温24℃~26℃需孵化30h左右。
10、虹鳟的生物学习性?答:①分布:虹鳟在天然水域中,喜生活于水质清澈、水温适宜、水量充沛、溶氧丰富、具有砂砾底的山间溪流之中。
②水温:虹鳟属冷水性鱼类。
成鱼生存极限温度为0℃~30℃,生长水温3℃~24℃,最适生长温度12℃~18℃。
③盐度:虹鳟属于广盐性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强。
它们既能在淡水中生活,也能在半咸水或海水中生长。
一龄鱼能耐盐度为20~25,成鱼能适应盐度为30~35的海水。
④溶解氧:虹鳟对水中溶氧要求很高,其适宜的溶氧应保持在6mg/L以上,至少不应低于5mg/L;溶氧在9mg/L以上,生长加快。
⑤食性:虹鳟为肉食性鱼类。
⑥pH:一般适宜生长pH为6.5-8.5。
⑦生长:虹鳟的寿命一般约8~10年。
在天然水域中,10龄的虹鳟最大个体可达20kg。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最大个体可达90cm,7kg。
⑧繁殖习型:虹鳟雌鱼3龄、雄鱼2龄时,性腺开始成熟。
6~7龄性腺开始退化。
性成熟的早晚与水温关系密切。
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温度越高,性成熟越早,反之则晚。
虹鳟的怀卵量多少因个体大小而异,一般在7000粒~1300粒之间。
虹鳟产卵的适宜水温4℃~13℃,最适产卵水温8℃~12℃。
11、史氏鲟的生物学习性?答:①分布:史氏鲟属河流定居型鱼类,分布于黑龙江水系,常栖息于大江之江心、江套中,尤喜有漩流的水体,以中下层水体中活动为多,平时行动迟缓,喜贴江底游动,除产卵季节很少进入浅水区。
而当江中春季涨水及风浪大时游动甚为活跃。
②水温:生存温度为1~30℃,适宜生长水温17~25℃,最适温度为19.8℃。
③pH:养殖史氏鲟水体的pH值应在6.5~9.0之间。
④食性:食性依鱼的年龄不同而异,幼鲟主要以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除摄取上述生物外,还摄食小型鱼类。
⑤溶氧:对溶氧的要求不应低于6mg/L。
⑥生长:在黑龙江流域的野生史氏鲟,由于每年的冰封期长,生长较慢。
在养殖水温和饲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史氏鲟生长速度很快,2~3周年的生长水平相当于产地水域中5~6龄的鱼,是集约化养殖的优良品种。
⑦繁殖习性:史氏鲟性成熟较晚,雌性最小成熟年龄9~13年,雄性7~9年;史氏鲟产卵期长,5月底至7月中,水温达17℃时适宜该鱼自然产卵。
产卵环境为江河干流,水流平稳、水深2~3m、小石砂砾底质的江段处。
卵为沉性卵,具粘性。
12、罗非鱼的生物学习性?答:①分布:罗非鱼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淡水和沿海咸淡水水域,为广盐性热带鱼类。
养殖遍布75个国家和地区。
②水温:13—40℃。
③盐度:适合的盐度是8.5%到17%。
④食性:属于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⑤繁殖习型:池塘中养殖生长2一3个月即达性成熟;湖泊中的鱼则需生长到6一9个月方可达性成熟。
每年产卵的次数6-11次不等。
产卵量在80--1400粒之间。
它的生殖习性很特殊:成鱼在繁殖季节有明显的婚姻色,雄鱼比雌鱼的色彩更为鲜艳;雄鱼为雌鱼在水底构筑产卵窝,窝呈圆形,直径30--40厘米,深度10一20厘米;产卵时,雄鱼用头部压迫雌鱼腹部,雌雄双方进行周旋运动,诱发产卵;受精卵藏于雌鱼口内孵化,当稚鱼具有一定游泳能力后,雌鱼才将其吐出,并守候其旁,若有敌害侵袭,雌鱼立即将稚鱼吸人口中保护起来。
13、大鲵的生物学习性?答:①分布: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四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三是陕西安康、汉中、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文兴等地。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 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
②水温:其适宜范围为 16~25℃,最佳范围在18~23℃。
③光照:成体是背光运动—一即畏光,要求光照强度为100~500勒克斯。
④食性:成体为肉食性动物,饵料分两大类:鲜活及冰冻动物(但含脂过量不适宜)、人工配合饲料。
⑤PH:6.5~7.5。
⑥生长: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⑦繁殖习性:大鲵在野生条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16龄后退化。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
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
14、鳜鱼的生物学习性?答:①生活习性:鳜鱼一般生活在静水或缓急的水体中,尤其是生活在鄱阳湖、梁子湖这样的水草茂盛、水质清晰的湖泊中。
冬季常常在深水处和洞穴中越冬。
春季,鳜鱼则游向浅水中觅食。
白天卧穴,夜间在水草中捕食。
②食性:鳜鱼胃典型的食肉性鱼类。
③生长:鳜鱼的生长速度还存在这雌雄差别。
雄性鳜鱼第一年生长比雌鱼快,从第二年开始情况完全相反,雌鱼的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均超过雄鱼。
④繁殖习型:鳜鱼在水库、湖泊、江河中能自行产卵。
它的生殖季节就全国来讲为4月~7月。
雄性一般两年至三年才能成熟,最小的成熟个体也只有100g 左右,一般在250g。
长江流域水温在20℃以上即产卵,6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鳜鱼产卵盛期。
鳜鱼的产卵量一般为2.8万粒~21.4万粒。
鳜鱼一般喜欢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
据调查,鳜鱼的产卵场在水深1m~2m,流速大约0.6 m/s~0.8m/s,砂质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