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功能监测
ICU患者的监护与观察要点
ICU患者的监护与观察要点ICU(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内专门为危重病患者提供高度监护和护理的重要单元。
在这个特殊的病房环境中,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监护和观察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下面将介绍ICU患者的监护与观察要点。
一、心率和心律监测ICU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并观察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情况。
同时,需要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相关指标,保持心率和心律的稳定。
二、呼吸监测ICU患者常常存在呼吸困难或机械通气等情况,医护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并密切关注呼吸道的通畅性和氧合情况。
必要时,进行氧气补充或调整呼吸机参数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三、循环系统监测ICU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受到严密监测,包括体温、血压、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循环系统问题,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正常。
四、生命体征监测除了上述特定的监测指标外,医护人员还需要监测ICU患者的体温、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重要生命体征。
这些监测将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疼痛评估疼痛是ICU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有时患者因为疾病或药物的影响而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疼痛感受。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
六、液体平衡与营养支持ICU患者往往需要输液或静脉营养支持,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液体平衡和营养状况,并调整液体输注速率和营养配方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七、感染监测与预防在ICU病房中,感染是患者面临的常见风险之一。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炎症指标、呼吸道分泌物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风险。
八、非药物治疗观察ICU患者有时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康复运动或其他非药物治疗,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和适应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给予必要的支持。
ICU患者呼吸机监测技术
ICU患者呼吸机监测技术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ICU)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呼吸机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支持性的呼吸功能,帮助患者维持呼吸稳定,从而提供治疗和康复的条件。
然而,正确的呼吸机监测技术对于患者的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呼吸机监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呼吸机的基本原理、监测参数以及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呼吸机是一种能够模拟人体自主呼吸的机器,通过控制气道内的气压和流速来实现机械通气。
呼吸机的基本组成包括气源、气道系统、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
气源提供呼吸机所需的气体,一般为氧气和压缩空气。
气道系统包括呼吸机管路、气囊和气道阀门等,用于输送气体到患者的呼吸系统。
动力系统提供机械能,用于推动气体流动和实现通气过程。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等,用于监测和调节呼吸机的参数。
二、呼吸机监测参数呼吸机的监测参数主要包括气道压力、气道流速、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EEP)等。
气道压力是呼吸机提供气体时作用在气道上的压力,它反映了气体通气对患者的影响程度。
气道流速是指气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气道的流速,它反映了通气的速率和强度。
潮气量是指每次呼吸机提供的气体体积,它反映了患者的通气量大小。
呼气末正压是指在呼气末期保持在气道内的正压,它有助于改善气体交换和氧合情况。
三、呼吸机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呼吸机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其中一项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无创呼吸机监测技术。
传统的呼吸机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与患者的气道连接,这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大的侵入性操作。
而无创呼吸机监测技术则通过面罩或鼻咽通道等方式与患者的气道连接,不需要创伤性操作,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呼吸机监测技术。
传统的呼吸机监测参数主要依赖于医护人员的判断和观察,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
智能化呼吸机监测技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实时分析和判断患者的呼吸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呼吸功能监测-图文
呼吸功能监测-图文第一节呼吸功能监测在ICU中的应用黄思贤王首红危重病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呼吸机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抢救作用,反而贻误患者的治疗。
熟悉呼吸生理学,床边肺功能,运用呼吸力学等监测手段指导治疗以及呼吸机的使用尤显重要。
呼吸功能监测的基本测定包括:(l)呼吸运动、压力、流速、容积、阻力、顺应性及呼吸功等。
(2)容积一时间波,压力一时间波,流速一时间波(见图3-1-l)。
(3)压力一容积环,流速一容积环(见后)。
此外尚有气体交换参数等。
图3-1-1容积-时间波,压力-时间波,流速-时间波一、基本测定(一)呼吸运动1.呼吸频率敏感但非特异性指标,减慢表明中枢抑制,增快可能是由多种肺内或肺外疾病引起,>30次/min常是呼吸肌失代偿先兆。
2.呼吸方式呼吸衰竭者,频率加快,胸腹部运动不同步,潮气量下降。
胸腹运动不协调和矛盾常提示呼吸肌疲劳,不管有否呼吸肌疲劳均可增加呼吸肌负荷。
浅快呼吸指数(RSBI)=f(次/min)/VT(L),机械通气患者若f/VT<80提示易于撤机;80~105谨慎撤机;>105难于撤机。
(例f>30,VT<0.31)(二)压力1.最大吸气压力(MIP)和最大呼气压力(MEP)这是反映呼吸肌力量的指标。
正常值男性MIP>-75cmH2O,女性>-50cmH2O男性MEP>100cmH2O,女性>80cmH2OMIP低于预计值30%,可能出现高碳酸血症。
临床上机械通气时,MIP能产生-30cmH2O吸气压,脱机常易成功。
不足-2OcmH2O负压提示呼吸肌疲劳,不能够继续产生和维持肺泡内压,以保证代谢所需的通气量;是判断CO2潴留的水平。
呼吸肌疲劳是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脱机失败的重要原因。
2、呼吸驱动力有的呼吸机带有P0.1测定功能,气道闭塞压力P0.1,即气道阻塞后吸气开始第100毫秒所测定的吸气压力。
是反映呼吸中枢兴奋性,呼吸驱动力的指标。
ICU各系统监测目标及相关措施
7观察仪器运转,维持目标体温;
8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8观察皮肤、肢体末梢血运;
10观察有无肌肉颤动、寒颤等;
二、
神经系统功能监测(及颅内压监测等)
1神志(GCS评分及镇静评分)、瞳孔监测;
2能按病情需要进行肌力评估及颅内压监测;
3生命体征
4评估方式规范。
1观察意识、瞳孔情况、有无颅高压情况(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或障碍)等);
4呼吸机模式及MV,VT,f,FiO2,I:E,气道压,PEEP;
患者有效治疗卧位(防误吸体位或半卧位>30°)
1心电监测:观察呼吸、脉氧,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2观察:有无胸闷、心悸气急、面色及肢体末梢(皮温、皮色)情况;
3体位活动:置半卧位,卧床休息或轻微活动;
4耐药菌护理:严格洗手,做好床边隔离,防交叉感染;
5用药护理:a调节合适输液速度或泵控用物;b观察呼吸、胸闷、心悸气急改善情况及肢体末梢血运情况;
6人工气道护理:
a)妥善固定气管导管、气切套管(松紧1指为宜);
b)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气道湿化、人工鼻、翻身拍背);
c)置患者予半卧位;
d)观察呼吸机运转,妥善连接、固定呼吸机管路;
e)口腔护理,及时处理冷凝水,定期更换呼吸管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体位活动:据病情置半卧位或半坐位,卧床休息或轻微床上活动;
4氧疗护理: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氧流量及湿化液;
5排泄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使用缓泻药物;
6用药护理:
a)据病情调节合适输液速度;
b)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胸闷胸痛、心悸气急改善情况及尿量,末梢血运情况;
c)静脉炎的预防观察(血管活性药物);
第四版危重病医学课件-第六章+呼吸功能监测
小结
❖1. 肺通气功能和肺换气功能的基本监测项目及其 临床意义
❖2. 呼吸力学监测 ❖3. 重症临床常用的呼吸功能监测
第三节 临床应用
目录
❖ 一、围术期的应用 ❖ 二、呼吸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临床应用
围术期的应用 ❖ (一)围术期呼吸功能监测的原则 ❖ (二)对肺功能状态做出综合评价 ❖ (三)患者对麻醉手术耐受性的评价 ❖ (四)研究麻醉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第三节 临床应用
呼吸治疗中的应用 ❖ (一)指导机械通气的实施 ❖ (二)ICU呼吸支持治疗中常用的监测项目
tension,PETCO2)
第一节 肺功能监测
❖ 换气功能监测 ❖ (一)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 (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differences for O,A-aDO2或P(A-a)O2) ❖(三)肺内分流量(Q ̇s)和分流率(shunt fraction,
第二节 呼吸运动监测
呼吸肌功能监测 ❖(一)最大吸气压(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MIP)和最大呼气压(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MEP) ❖ (二)最大跨膈压(Pdimax)
第二节 呼吸运动监测
呼吸力学监测 ❖(一)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 ❖(二)肺顺应性(lung compliance,CL) ❖ (三)压力-容量环(P-V环) ❖ (四)流速-容量环(F-V环) ❖(五)呼吸功(work of breathing,WOB)监测
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 第六章
呼吸功能监测
山西医科大学 原大江
重点难点
ICU病人的监护 各系统功能的监测 心血管功能监测
氧合作用指标的监测
动脉血氧分压(PaO2):轻、中、重度缺氧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氧交换效率的监测
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80~10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正常值为96%~100%动脉血氧含量(CTO2):正常值为16~20ml/dl动脉血CO2分压(PaCO2):正常值为35~45mmHg二氧化碳总量(T-CO2):正常值为28~35mmol/L
正常人的脑电图波α波β波θ波δ波在危重症监护中的应用脑缺血缺氧的监测昏迷患者的监测
脑电阻经颅多普勒超声地形图脑诱发电位CT、MRT
通过普通心电电极在脑部任意位置采集分析即时的脑电信号,自动分级后再彩色显示屏上显示麻醉/意识深度状态。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主要反映整个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状况近红外线脑氧饱和度仪监测主要反映局部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状况
各种大中型手术
休克
脱水、血容量不足
心衰
适应证
大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脉输血、输液
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穿刺至上腔静脉。
也可经右侧腹股沟大隐静脉 插管至下腔静脉。一般认为上腔静脉测压较下腔静脉测压更能准确反映右心房压力,尤其在腹内压增高等情况下。
测压计零刻度对齐右腋中线第4肋间隙
确保导管和测压管道无堵塞、无凝血、无空气
1、收缩压收缩压可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保证脏器的供血。肾脏的临界关闭压为70mmHg,收缩压低于此值,即发生少尿。正常值为90-120mmHg。
2、舒张压舒张压可维持冠状动脉的灌注。舒张压过低,冠状动脉易缺血。
2017年11月14日,美国心脏协会修改了高血压标准,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mmHg,取代140/9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这是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14年来首次重新定义高血压。
ICU患者的肺功能监测与支持
ICU患者的肺功能监测与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的肺功能监测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肺功能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干预,而肺功能的支持则能够提供支持性治疗,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促进康复。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肺功能监测与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监测和支持方法。
一、肺功能监测的重要性ICU患者由于病情的严重性,呼吸系统功能可能受损。
因此,肺功能监测对于及时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至关重要。
通过肺功能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通气状态以及肺容积等参数,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干预。
1. 氧合情况的监测氧合情况的监测是ICU患者肺功能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分析(ABG)等。
SpO2通过测量血氧饱和度来反映患者的氧合情况,而ABG则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氧合和通气参数,如动脉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
2. 通气状态的监测另一个重要的肺功能监测指标是患者的通气状态。
常用的通气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呼吸频率、呼吸音、胸廓运动等观察指标。
通过监测患者的通气状态,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肺容积的监测肺容积的监测对于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肺容积的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肺顺应性、残气量以及肺泡通气量等参数。
目前,常用的肺容积监测方法包括肺活量测定、峰流速-时间曲线(PEF-T)等。
二、肺功能支持的方法除了肺功能的监测,ICU患者还需要适当的肺功能支持,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肺功能支持方法:1. 氧疗氧疗是最常见的肺功能支持方法之一。
通过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可以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氧疗方法包括面罩吸氧、鼻导管吸氧以及氧气雾化等。
2. 机械通气对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ICU患者,机械通气是常见的肺功能支持方法。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目的】了解呼吸功能状况,及时发现呼吸功能异常,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适用范围】各类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因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肺部感染、肺部占位病变、胸廓畸形、胸膜肥厚、外伤等原因使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
【监测指标】1、一般呼吸功能监测2、机械通气监测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气道压、峰流速、触发灵敏度、PEEP、通气模式、呼出气CO2监测。
3、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4、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
5、呼吸力学监测用力吸气负压、有效静态总顺应性(Cst)、呼吸道阻力。
【监测方法】(一)一般呼吸功能监测1、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呼吸频率16-20/min。
成人呼吸频率>24/min称为呼吸增快;<10/min为呼吸缓慢。
2、呼吸节律:是否规律。
3、呼吸深度:观察胸廓的起伏,大致判断潮气量。
4、胸部听诊呼吸音的变化,判断有无肺叶通气不良、痰阻、支气管痉挛等的发生。
观察指甲、口唇的颜色,判断氧供情况。
(二)机械通气监测1、潮气量(Vt)和每分钟呼吸量(Ve):气管导管接流量传感器,经监护仪或呼吸机连续监测。
需注意,经通气机测定时,应选择支持模式,并将持续肺泡内正压(CPAP)和压力支持水平置于零位。
2、呼出气CO2分压(PaCO2):由呼出气CO2分析测得。
参考值:肺泡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5-45mmHg(4.7-6.0kpa)。
PaCO2受死腔影响,一般为PaCO2的0.7倍。
(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CO2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由血气分析直接测出。
(四)脉搏血氧饱和度由脉搏血氧饱和计测得。
(五)呼吸力学监测1、用力吸气负压通过接口或气管导管和负压表紧密连接,当患者用力吸气时,直接读出负压。
参考值:-7.4- -9.8kPa。
2、有效静态总顺应性(Cst)和气道阻力(Raw)从呼吸机监护仪上直接读出Cst和Raw;读出潮气量(Vt)吸气峰压(Ppeak)、吸气末屏气压(Ppause)、PEEP和气体流速(Fiow),再按下式计算:Cst=Vt/(Ppause-PEEP) Raw=(Ppeak-Ppause)/Fiow参考值:Cst为0.5-1.0L〃kpa-1(5.-100ml〃cmH2O-1)或0.01ml〃kpa-1〃kg-1。
呼吸功能监测
监测内容
临床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血气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形式监测
12
临床监测
呼吸频率
呼吸节律 呼吸窘迫 气道通畅程度
咳嗽力度
紫绀 神志 胸部叩听诊、胸片
13
肺功能监测-通气功能监测
肺通气是指呼吸运动将氧气吸入肺中,同 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反映肺呼吸生理 的动态变化。
Ⅰ型呼吸衰竭:海平面 平静呼 吸 吸空气条件下PaO2<60mmHg
Ⅱ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PaCO2>50mmg
35
PaO2测定的意义
2、指导围手术期管理
手术中、手术后PaO2降低,其原因可能 为通气不足或吸入气氧浓度(FiO2)过低; 呼吸机及管路故障;镇静麻醉抑制呼吸, 死腔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V/Q比值失调; 术中、术后发生肺不张、肺水肿、小气 道闭合和肺泡萎陷,使肺内分流增加; 以及创口疼痛限制呼吸等
29
第一节 血气监测指标
一、动脉血气测定
30
1. pH
概念: 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取决于: HCO3-/ H2CO3之比
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 极值:<6.8、 >7.8
31
2.动脉血氧分压
(PaO2)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Arterial oxygen tension
7
呼吸全过程示意图
8
概念回顾
通气-血流比例(V / Q)失调:肺内通气和血流分布 不均匀可造成通气-血流比例(V / Q)失调,严重影 响气体交换。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肺泡通气量约为 4L/ min,肺血流量约5L/ min,V/Q比值为0.8。 ①V/Q比值降低------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而血流无相 应下降甚至还增多,使V/Q比值< 0.8。静脉血流经通 气不足的肺泡时,未经充分氧合便进入动脉血。这种 情况类似肺内动-静脉分流,称为功能性分流。正常时 由于肺内通气分布不均形成的功能分流占肺血流量的 3%。在肺炎、肺水肿、通气不足,使V/Q比值降低, 达15%以上,出现低氧血症。
呼吸功能监测
分 类
• 有创血气监测 • 无创血气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 经皮氧分压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一 有创动脉血气监测
如何血气标本采集
置于掌心搓动1分钟;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
贴上姓名标签,立即送检15min内
采血注意事项
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消毒面积10cm 穿刺部位按压5-10min至不出血为止
呼吸频率(RR):是最基本监测项目,反映患者通
气功能及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正常成人呼吸频率16-20次/分
呼吸幅度
呼吸幅度: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
式呼吸为主
依靠视觉观察胸廓动度,主要为了解病人的通气量
人工气道建立得是否妥当 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协调的情况
呼吸音
•了解肺部病变程度 •判断气道通畅与否 •协助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
概念: 物理溶解在动脉血浆中的O2分子所 产生的压力 PaO2正常值: 80-100mmHg PvO2正常值: 40mmHg
PaO2=102-(0.33×年龄)mmHg
意义: PaO2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反映 氧合状态;评价低氧分级
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概念: 物理溶解在动脉血浆中CO2分子所产 生的张力 正常值: 35-45mmHg(40mmHg)
血气监测的指标及意义
动脉血氧 分压 酸碱度 动脉血气 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
缓冲碱
碱剩 余及 其他
标准碳酸 氢盐
1. pH
概念: 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 静脉血pH 约低0.03 ~ 0.05
意义: pH↓:酸中毒 pH↑:碱中毒
ICU护理中危重病人呼吸功能监测与护理要点
ICU护理中危重病人呼吸功能监测与护理要点呼吸功能是危重病人生命体征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呼吸功能的监测和护理对于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和康复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ICU护理中,正确的呼吸功能监测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极大地减轻病人的呼吸困难和疼痛,同时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监测和护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ICU护理中危重病人呼吸功能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 呼吸功能监测1.1 呼吸频率监测呼吸频率是衡量病人呼吸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一般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ICU护理中,我们需要通过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或呼吸频率计等设备来实时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并随时记录和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1.2 呼吸节律监测呼吸节律是指病人呼吸的节奏和规律性,正常情况下,呼吸应该是有规律的,没有明显的间歇或异常。
在ICU护理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如有不规律的情况出现,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通知医生。
1.3 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氧饱和度是反映病人氧合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成年人的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以上。
在ICU护理中,我们通常会使用脉搏血氧仪等设备实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并随时关注其变化情况。
若饱和度过低,需要及时采取一些呼吸支持措施,如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2. 呼吸功能护理要点2.1 保持通畅呼吸道危重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对于维护其呼吸功能非常重要。
在ICU护理中,我们需要定期检查病人的气道通畅性,及时排除分泌物、异物等,使用必要的辅助呼吸设备,如吸痰器、气管插管等,保持病人的气道通畅。
2.2 呼吸辅助和支持对于有呼吸困难的危重病人,我们需要提供相应的呼吸辅助和支持。
这包括氧疗、机械通气、呼吸肌锻炼等措施,以减轻病人的呼吸负担,并保证其正常氧合。
2.3 监测液体平衡液体平衡对于维持病人呼吸功能的正常运作非常关键。
在ICU护理中,我们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液体入量和出量,并及时纠正液体不足或过多的情况。
ICU监测技术规范
ICU监测技术规范一、ICU一般监测1.每位新收入ICU的患者均应记录:T(体温),P(脉搏),R(呼吸),BP(血压),SPO2(血氧饱和度);并做以下检查或化验: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片,心电图。
2.持续监测心率和心律,每小时记录一次。
3.每小时监测和记录一次血压,必要时行有创血压监测。
4.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每小时记录CVP(中心静脉压)。
5.必要时行肺动脉压监测,每2~4小时测定一次CVP和PCWP(肺动脉楔压),每8小时测定一次心排血量。
6.每2~4小时测定并记录一次体温。
7.持续监测SPO2并每小时记录一次,每小时测呼吸频率一次,每24小时监测血气分析。
实行机械通气治疗者应根据需要定期测定肺功能(潮气量、肺活量、最大吸气负压、胸肺顺应性)及血气分析。
8.记录每1~4小时的尿量,每8~12小时总结一次出入量的平衡情况。
9.每24小时做一次血电解质、血糖和血细胞比积。
10.每24小时做一次血、尿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查。
11.每24小时或根据需要摄胸部X片。
二、生命体征监测(一)监测和记录1.至少每小时监测一次呼吸、心率和血压。
2.每4小时测量和记录一次体温。
高热患者降温措施后半小时须测量体温。
行持续体温监测的患者,每小时记录一次体温。
3.患者情况不稳定、突然变化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增加监测频率。
(二)体温监测1.测温方法:玻璃内汞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2.应标明测温部位:口腔、腋窝、直肠或其他部位。
(三)心电监测1.每小时记录一次心率和心律,有异常情况应随时记录。
2.注意事项(1)皮肤准备:剃毛,肥皂擦洗,皮肤干燥清洁,导联线先与电极片相连接,然后再贴于患者身上。
(2)合适的电极放置位置:上肢电极放在手臂连接躯干部位或肩的前、后、顶部,下肢电极放在胸廓最低肋骨水平或髋部。
(3)选择发现心律失常的最佳导联。
(4)注意经常更换电极部位。
3.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
监护仪呼吸测量
监护仪呼吸测量1. 引言监护仪是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常见的设备,用于监测病人的生理指标。
其中,呼吸测量是监护仪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
本文将介绍监护仪中呼吸测量的原理、方法和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2. 呼吸测量的原理呼吸测量是通过监测病人的呼吸运动来获取相关的呼吸参数。
监护仪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和算法,将呼吸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呼吸测量原理包括:2.1 呼气流速测量呼气流速测量是通过流量传感器来测量呼气气体的流速。
当病人呼气时,监护仪会通过传感器感知气体流经的速度,并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
2.2 胸部运动测量胸部运动测量利用胸部运动的变化来间接测量呼吸。
常见的方法包括压力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传感器。
当病人呼吸时,胸部的运动会使传感器产生相应的信号变化。
2.3 血氧饱和度测量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的含量。
监护仪中常常也会测量血氧饱和度来评估病人的呼吸状况。
通过光学传感器,监测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3. 呼吸测量的方法3.1 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在进行呼吸测量前,首先需要选择和安装相应的传感器。
不同的监护仪可能对传感器的类型和规格有不同的要求。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病人的特殊情况和需求。
传感器的安装也需要严格按照监护仪的说明进行。
通常需要将传感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保证传感器和病人的身体接触良好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3.2 呼吸信号的采集与转换一旦传感器安装好,监护仪会开始采集呼吸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供后续处理和分析。
采集呼吸信号的方法和转换器的设置可能因监护仪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些监护仪会提供一键式的设置,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需求;而其他监护仪则可能需要手动调整参数。
3.3 呼吸信号的处理与分析呼吸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监护仪通常会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相关的呼吸参数。
常见的呼吸参数包括呼吸率、吸气时间、呼气时间、潮气量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呼吸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ICU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监测
ICU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监测ICU(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提供高度监测和护理的特殊病房,专门用于治疗那些需要严密监测和协助呼吸、心脏等机能的危重病人。
在ICU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提供及时的信息用于判断病情以及对患者的治疗进行优化。
呼吸频率是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呼吸频率的正常范围通常为每分钟12到20次。
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一些问题。
呼吸频率快速增加可能是由于病情的恶化,例如感染或者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反,呼吸频率过慢可能是由于镇静药物的作用或者神经系统的损伤。
通过监测呼吸频率,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率是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的心率范围通常在每分钟60到100次。
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与患者当前的状态有关。
心率过快可能表示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或者存在某种疾病,如心律失常。
而心率过慢可能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问题或者由药物引起的。
通过监测心率,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判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血压是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中不可或缺的指标之一。
正常的血压范围通常是收缩压90到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到80毫米汞柱。
血压异常可能与患者的循环功能或者体液平衡有关。
血压过高可能表示患者存在高血压或者心血管疾病,而血压过低可能是由于低血容量、心脏功能不全或者药物作用等原因。
通过监测血压,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调整治疗计划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体温也是ICU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中的一个关键指标。
正常的体温范围通常是36°C到37°C。
体温异常可能与患者的体液平衡、感染或者其他疾病有关。
体温过高可能表示患者存在发热或者感染,而体温过低可能是由于低体温导致的代谢率降低。
通过监测体温,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热平衡状态,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
除了上述四个生命体征指标外,ICU患者的其他重要生命体征还包括血氧饱和度、尿量、意识状态等。
ICU患者的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
ICU患者的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患者的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呼吸系统的稳定与正常功能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导言患者的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是提供优质医疗护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ICU患者常常存在严重的呼吸问题,如呼吸衰竭、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对ICU患者的呼吸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护理可以加速康复过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呼吸系统监测1.1 体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是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胸廓运动和听诊呼吸音,可以获取有关呼吸状态的宝贵信息。
此外,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气分析(ABG)也是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
1.2 无创性呼吸监测对于ICU患者,无创性呼吸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使用无创性呼吸机可以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肺活量等参数。
此外,还可以使用脉搏波导联技术监测患者的脉搏波形变化,来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
2. 呼吸系统护理2.1 气道管理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是呼吸系统护理的关键。
对于ICU患者,常常需要进行人工气道插管,并使用机械通气来辅助患者呼吸。
同时,要注意气道湿化和清除分泌物,以避免气道阻塞和感染的发生。
2.2 吸痰护理吸痰是重症患者呼吸系统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清除患者的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吸痰时,需要注意护士的操作技巧和使用合适的吸痰管。
2.3 呼吸康复训练对于ICU患者来说,呼吸康复训练是促进呼吸系统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通过呼吸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肺活量和肺功能,减少呼吸肌疲劳和呼吸困难。
呼吸康复训练可以包括深呼吸、咳嗽训练、呼吸肌锻炼等。
结论ICU患者的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是重症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有效的呼吸系统监测,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ICU呼吸机使用
ICU呼吸机使用ICU呼吸机使用概述在医学领域中,ICU呼吸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呼吸功能。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中,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提供支持和治疗。
呼吸机功能ICU呼吸机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患者维持或辅助其呼吸功能。
具体功能包括:1. 通气功能:呼吸机使用空气或氧气来提供机械通气,确保患者的肺部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2. 呼吸支持:通过调整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呼气末正压等,帮助患者呼吸,减轻呼吸负担。
3. 氧合功能:呼吸机还可以通过增加吸入氧气的浓度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的氧供。
4. 监测与调控:呼吸机具备多种监测功能,如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入氧浓度、血氧饱和度等,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呼吸机使用流程下面是ICU呼吸机的基本使用流程:1. 检查设备:在使用呼吸机之前,操作人员需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检查管路连接是否密封、呼吸机功能是否完好、氧气和电源供应是否稳定等。
2. 患者准备: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并与呼吸机连接。
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呼吸机的气管插管和/或面罩与患者的气道连接起来。
3. 设置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设置合适的呼吸机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等。
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时调整这些参数。
4. 监测患者:开始使用呼吸机后,操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指标和生命体征。
呼吸机本身可以提供这些监测数据,如呼吸频率、潮气量和血氧饱和度等。
5. 持续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监测数据,操作人员需要时刻调整呼吸机参数,以保持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
6. 定期检查: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和管路的正常工作状态,确保呼吸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ICU呼吸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操作人员经验:呼吸机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以确保正确的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呼吸功能监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 RT 梁国鹏
The Lung
监护
• 对病人实际生理功能的连续或接近连续的评估,用于 治疗效果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 A.安全性:实施监测以确保病人安全。例如应用脉搏 血氧仪以检测低氧血症;气道压力监测可检测机械通 气环路脱离情况。尽管麻醉中监测可提高安全性,但 监测对Icu病人员终结果的影响还不很明确。 • B.医疗干预的评估:Icu常用有创和无创监测评估病 人对临床治疗的反应。例如在脉搏血氧仪指导下调定 吸人氧浓度(Fio2);以呼吸频率指导设定压力支持水平; 通过测定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指导吸呼比(1:E)b氧结合 量或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血红蛋白氧 饱和度与氧分压正相关。
• P50 血红蛋白 50% 饱和时的氧分压;正常值: 3.54kPa(26.6mmHg)。 • P50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增高时,氧解离 曲线右移,而利于氧的释放和被组织利用;降 低时,氧解离曲线左移,增加了血红蛋白与氧 的亲和力,即使有较高的氧饱和度(SaO2、23DPG升高和PH下降时,P50均升高,反之则下 降。改善有关指标,可相对控制P50的变化。
临床意义:指导氧疗
(1)Ⅰ型呼吸衰竭时,氧疗应使 PaO2>8.0kPa; ( 2 )Ⅱ型呼吸衰竭时,氧疗应使 PaO2 在 6.67~8.0kPa之间;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 人当FiO2>0.4,而PaO2仍<6.67kPa时,是 采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ositive expiratory end pressure breathing, PEEP)的指征。
• 2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3 内呼吸(组织换气)
监护内容
• 一般项目:临床表现、x胸片、气体交换 营养状态、酸碱及电解质等 • 血气监测指标 1 动 脉 血 气 ––– 间 歇 性 或 连 续 经 皮 监 测 PaO2及PaCO2 2 动脉血氧饱和度 3 氧气交换效率 4 呼出气二氧化碳
icu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
icu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监测和干
预措施,以确保他们的生命体征得到及时监测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以下是ICU 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的详细描述:
1. 血流动力学监测:这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和动
脉压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液体平衡情况,以及是否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血容量扩充剂。
2. 呼吸监测:呼吸参数的监测对于呼吸功能紊乱的患者尤为重要。
这包括监测
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还可能通过监测肺动脉压力和腔静脉压力来评估肺血管的功能。
3. 体温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可以帮助发现感染、代谢异常和体温调节障
碍等问题。
通常使用无创体温监测装置,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4. 生命体征监测:除了上述内容,ICU患者还需要被监测的其他生命体征参数
包括神经功能、肌力、疼痛评估和尿量监测等。
这些参数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实验室检查:ICU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经常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代谢情况以及有无感染等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ICU中,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高度监测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异常,评估病情,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治疗。
这些监测内容的持续进行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结果,提高生存率和康复速度。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需要对这些监测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重症医学科
呼吸功能监测
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支持的目的是减少呼吸功,降低心脏的氧耗,尤其防止病人出现低氧血症,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连接好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维持下列指标:呼吸平稳无窘迫,吸入氧浓度为0.4—0.6,动脉血氧分压80—10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35—45mmHg,;
2.如果上呼吸机时发生低氧血症,而且吸入氧浓度不断提高,则要检查是否有气胸、血胸、肺不张、气管内分泌物、肺内感染或者低心排血
症,对因治疗的同时,调整呼吸机的方式;
3.呼吸机治疗期间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引分泌物(至少每小时1次,吸痰时每次小于15秒,吸痰前后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
要听诊呼吸音,发现两侧呼吸音不对称时,及时摄床旁胸片,确定原
因;
4.在手术后停止辅助呼吸和拔除气管内插管是个危险时期,因为自主呼吸增加了呼吸功及心血管负担。
5.停呼吸机的条件:
(1)病人神志清醒,无残留神经肌肉阻滞,亦无神经系统缺陷;
(2)心血管功能稳定,无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3)呼吸咳嗽能力恢复,呼吸道分泌物不多;
(4)分钟通气量应小于180ml/kg.min;
(5)吸入氧浓度小于或等于40%,动脉氧分压大于或等于
80mmHg;
(6)最大吸气负压大于20cmH2O;
(7)自主潮气量大于5ml/kg,肺活量大于15ml/kg;
(8)有效肺顺应性大于25ml/cmH20;
(9)PEEP小于5cmH2O;
(10)SIMV小于5次/min,PS压力小于10cmH2O,血气结果正
常;
6.停机过程中如果出现脉搏加快,呼吸频率增加50%,血压下降,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5%,中心静脉压升高、发绀、尿量减少,神志不清或烦躁
应立即重新上呼吸机;
7.拔出气管插管的条件:
停机30—60分钟
●病人心率、呼吸、血压变化不超过20%;
●神志清楚;
●吸入氧浓度小于或等于5L/min,动脉血气结果正常;
可以考虑拔出气管插管。
8.拔管后予以面罩吸氧5L/min,先让患者咳嗽一声,说句话,然后做口腔护理,4小时内不能大量引水,可口含冰块或湿纱布,松开约束带。
值得强调的是:拔管并不是呼吸治疗的结束,而是新的治疗阶段的开始,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人呼吸、循环、意识等方面的变化鼓励病人咳嗽,加强翻身、扣背、体位引流等措施,必要时刺激患者咳嗽,用鼻导管或口咽通气道吸痰,防止肺不张和低氧血症,此过程中一定要慎用镇静剂和呼吸兴奋剂;
9.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注意病人术后精神障碍综合征,必要时予以抗焦虑的药物;
10.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