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综合研究与成果表达

合集下载

京津冀鲁耕地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报告

京津冀鲁耕地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报告

京津冀鲁耕地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报告一、引言耕地质量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全面了解京津冀鲁耕地区耕地质量状况,本次进行了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生产和耕地保护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了京津冀鲁耕地区的代表性样点。

在每个样点,我们进行了土壤采样,并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

通过分析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和土壤质地等指标,评估了耕地质量的状况。

三、调查结果1. 土壤元素含量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土壤中主要元素的含量。

结果显示,京津冀鲁耕地区土壤中主要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相对较丰富,有利于作物生长。

然而,部分地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如铅、镉等,这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2.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京津冀鲁耕地区土壤质地多样,包括砂质土壤、壤质土壤、粘质土壤等。

其中,壤质土壤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但部分地区存在土壤固结和板结现象,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3. 土壤酸碱性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京津冀鲁耕地区土壤呈现酸性和碱性土壤并存的情况。

其中,碱性土壤较多见,需要通过施加酸性调节剂进行调节,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4. 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具有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京津冀鲁耕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有机质缺乏是限制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问题与建议1. 土壤重金属污染部分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可能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应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减少重金属的输入。

2. 土壤固结和板结部分地区土壤存在固结和板结现象,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

乐山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报告

乐山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报告

乐山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目标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主要工作方法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要工作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整 合。 不 同整合 方 法的 结果 具各 自特 点 , 在相 应 的领 域 中应用 。 可
关键 词 : 土地 质量 地 球化 学评估 ; 用地 分等 : 合 农 整
L n ai o h mia Ases n n eReut o e rc l r l a d a dQu l yGe c e c l ssme t dt s l f h iut a L n t a h s t Ag u
(. 1浙江省地质调查 院, 江 杭 州 3 1 0 ;. 江省嘉善县 国土资源局 , 浙 1 2 32浙 浙江 嘉善 3 4 0 1 1 0; 3 浙 江嘉善县农 业经济局 , . 浙江 嘉善 3 4 0 ) 1 1 0
摘要 : 了全 面衡 量 农用地 的质 量 , 为 以浙 北平 原 嘉善 县 为例 , 用 农用 地 分等和 土地 质量 地 球化 学评 估成 果 , 过 GI 利 通 S 空 间分 析工 具 , 用 了叠 加法 、 采 因素 法 、 因子叠 加法 三种 方 法对 土地质 量 地球 化学 评估 结 果与 农用 地分 等结 果进 行 单
r s l a eu e rb scfr a d p oe t n a e sd ma c td a d l n ln i ga p iai n f co t o tg ai n rs l s f l e ut c nb s d f a i amln r t ci r a e r ae n d p a nn p l t ; a trme h d i e r t u t i u eu s o o a c o n o e ss
f Z e ag ntue f el iaS re,a gh u 12 3C ia2J sa ueuoL n eore,i h n34 0 , h a 1 hj n stto G o g l uvyhn zo 10 , h ; .i hnB r f a dR sucsJ sa 1 10C i ; . i I i oc 3 n a a a n

贵州省平坝区耕地土壤地球化学质量综合评价

贵州省平坝区耕地土壤地球化学质量综合评价
样品进行检测ꎮ 同时采用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
量监控相结合的方法控制分析质量ꎬ内部样中基
础样所有元素测试合格率为 100%ꎬ元素重复分析
按三倍检出限内 RD≤30%ꎬ三倍检出限外 RD≤
降样 3 件ꎬ位于高峰镇小白岩村、乐平镇高院村及
25%统计质量ꎬ并对全部突变高点和突变低点进
月采 集ꎬ 大 气 干 湿 沉 降 物 采 样 器 为 顶 面 直 径 为
硼、锌( Zn) 、有效锌、钼( Mo) 、有效钼、铜( Cu) 、钴
氟( F) 21 个参数ꎬ以及土壤环境元素砷( As) 、镉
( Cd) 、 铬 ( Cr) 、 汞 ( Hg ) 、 铅 ( Pb ) 、 镍 ( Ni ) 和 铊
素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值ꎮ
和背景值均低于中等土壤养分含量要求ꎬ其余 B、
酸性( pH5 0 - 6 5) 耕地面积 38 70 万亩ꎬ占全区
2 结果与讨论
耕地面积的 63 23%ꎻ强酸性( pH < 5 0) 耕地面积
2 54 万亩ꎬ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4 15%ꎮ
一般以石灰岩、白云岩等较纯碳酸盐岩类为
2 1 土壤地球化学环境
平坝区耕地土壤以酸性为主ꎬ强碱性( pH≥
格率均大于 90%ꎬ各批次各元素相关系数均大于
十字乡四甲村ꎬ于 2017 年 11 月布设ꎬ2018 年 11
43 cmꎬ底面直径为 35 cmꎬ高为 48 cm 的塑料桶ꎻ
以及灌溉水样品 16 件ꎮ
行重新取样分析ꎮ 外部控制样中各批次各元素合
0 91ꎻ双样本方差检验( F 检验) 各批次均小于临
界值ꎮ
图 1 采样点位图
Fig 1 Sampling position
1—平坝乡镇名称ꎻ2—灌溉水采样点ꎻ3—剖面采样点ꎻ4—大气沉降采样点ꎻ5—表层土壤采样点ꎻ6—平坝区县界ꎻ7—平坝区乡镇界线

日照市东港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日照市东港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日照市东港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摘要:通过日照市东港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实施,获取了评价区多种介质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统计了评价区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参数、总结了评价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并进行了地球化学分区、查明了评价区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现状、建立了评价区以地块为单位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信息库,成果在土地资源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前景广泛。

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环境质量;现代农业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引言土地质量地质调查[1~3]是以地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球化学测量为主要技术手段,按照技术规范,通过对土壤、灌溉水、大气沉降物等介质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分析及有机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对土地质量指标作出评价,进而对土地质量的优劣进行等级划分,并编制系列成果的过程。

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乡村农特产质量安全、乡村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发挥了独特作用。

1评价方法1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基础上,依据养分元素或有害元素异常组合与分布特征,查明土壤中异常元素来源及迁移途径。

如属于自然成因,应大致确定岩石类型或沉积类型,对于由人为因素引起的重金属有害元素异常,应确定污染源与污染途径等,并对所划分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进行校正。

针对土地质量存在的重要生态地球化学问题,如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重金属富集问题,或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富硒土地等,选择了典型地区进行重点评价,包括研究这些元素的成因来源、迁移特征及可能产生的生态效应,对不同等级土地的规划利用前景进行评价[3]。

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合农作物各项有益与有害元素分析结果,从生态效应方面对土地质量进行地球化学适应性评价;对土壤、大气、灌溉水等污染严重地区进行农产品安全性评价。

2结果与分析2.1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等级划分统计表明评价区表层土壤养分综合以较缺乏为主(表1),占评价区面积的75.06%,其次为中等,占评价区面积的19.90%,丰富和缺乏占比相对较少,分别占调查面积的0.27%和 4.35%。

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在此过程中飞速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型大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占用了很大面积优质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数量以及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并实际落实到环境管护、土地管护以及生态管护三个方式,在实现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合一的集中管理的同时促进土地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还能给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农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使每一步骤做到有据可循,带来低质专业借鉴。

本文主要研究环境管理、土地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与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实践工作经验相结合,探讨出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对土地生态点管理所起的作用,以促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在土地生态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生态文明建设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概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首次在我国大规模开展是在1999年,它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开展的一项全国性工作,又被称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是以资源和环境两大方面考虑为土地质量进行评估,并在此结果下确定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当时我国土地的环境质量和资源质量均处于较坏情况,比如,研究发现我国多个地方的土地资源中含有汞、铅等有害重金属,它们呈现分布范围大以及数量大的特点,这些重金属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就养分状况而言,存在部分地区缺乏农作物成熟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匮乏将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以及产出的农作物的品质。

造成出现此类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地址过程影响、人类活动影响以及自然活动和人类的叠加影响。

针对我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发现的重金属元素分布情况,开展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系统研究了元素从岩石到土壤、水、动植物,最后到人体的迁移转化。

霍邱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研究

霍邱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研究

霍邱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研究作者:方鑫孙协龙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简单阐述了霍邱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目的任务、技术方法研究等,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对地区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研究;霍邱县1 主要研究内容1.1 进行霍邱县生态地质环境区划系统收集霍邱县遥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农作物种植、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并进行初步研究,划分霍邱县生态地质环境分区,作为前期面积性调查的依据。

后续根据面积性调查结果,调整后土壤剖面和重点区等工作部署。

根据最终调查评价成果,进行霍邱县生态地质环境适宜性区划。

1.2 开展面积性调查工作评价系统开展覆盖霍邱县全域的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面积性调查,按照设计的网度和工作量采集土壤、灌溉水及底泥、农作物及底泥、大气干湿沉降物样品,进行样品分析测试。

查明土壤中营养有益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及生物有效性,查明大气干湿沉降物中各地球化学指标的沉降年通量密,查明灌溉水、底泥地球化学指标分布特征和影响灌溉水质量的主要地球化学因素,评价各地球化学要素对土地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划分土壤、大气、灌溉水质量地球化学等级。

1.3 开展阶段性研究,划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在前期面积性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阶段行研究,综合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与大气沉降物环境地球化学等级、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形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的影响,进行土地利用地球化学适宜性评价;分析不同环境质量、养分丰缺、土地地球化学质量分区与土壤类型及生态环境、地质背景、地形地貌相关性,为后续重点区土地质量专项调查评价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1.4 开展重点区土地质量专项调查评价在阶段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剖面测量、土壤垂向剖面测量和样品补充采集分析等方式,开展重点区土地质量专项调查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如下:①布设地质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综合剖面;②布设土壤垂向剖面,并采集必要的样品;③开展优质稻米、猕猴桃等优质土地资源区专项调查;④结合土地利用地球化学适宜性评价,提出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地方病防控与污染土壤治理等建议。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成果报告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成果报告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成果报告一、引言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质量状况,为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旨在将调查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调查成果集成通过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在成果集成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数据整理: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土地质量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3.专题研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服务应用成果通过成果集成,我们取得了以下服务应用成果:1.土地资源保护: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土地生态保护,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酸碱度等指标,指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富硒农业发展:利用调查结果,推动富硒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乡村振兴。

4.生态修复与治理: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生态修复与治理方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调查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我们为土地资源保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富硒农业发展和生态修复与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调查成果的集成和应用,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目的是为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土地宏观管理和规 划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服务。同时,在调 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促进科学合理施肥 及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内容包括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综合等级的划分、生态风险评价、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评 价等。以服务于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和永续 利用为宗旨,为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依据。
溉水和农作物地球化学调查,全面评价总体的、综合的
生态地球化学状况和土地生产质量水平,重点评价3重要
的、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为土地利用规划 、农业经济区划、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及生态 环境治理等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一、开展评价的目的
主要包括7个方面任务:
2 ----查明土壤中营养有益元素和有毒有害元素的地球化学
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资料内容 基础资料和实测资料
2、(样品测试)
3、实测资料: (1)1:5万土壤测量;样品、记录卡(纸质、电子)、GPS点位 实际材料图。。。。 (2)土壤有效态,形态; (3)灌溉水; (4)大气沉降; (5)农作物 (6)化肥 (7)土壤垂向剖面 (8)岩石剖面 (9)重点评价区
提交评价成果报告及其附图、附表资料。
岩石剖面测量
灌溉水、饮 用水调查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土壤垂向剖面测量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
评价
大气干湿沉降调查
专项化肥调查
土壤有效态、重
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022专年项3月农22作日7物时及29分
金属形态分析
9
其根系土调查
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资料内容 基础资料和实测资料
学等级、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划分土地质量地球 化学等级;
----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及其它人类活动对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的影响,进行土地利用的地球化 学适宜性分区;
一、开展评价的目的
主要包括7个方面任务:
2 ----筛选影响重要生态环境、特色农产品种植的有益有害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开展重点评价工作,重点研究有益
一、评价的目的
➢ 评价遵循区域展开,逐步深入的原则。 1:25万多目标区域评价--了解全局 国家-省级1-2个点/km2 1:5万普查 市-县级 4-16个点/km2(广西9-10个) 1:1万详查 乡-镇级 20-36个点/km2 1:5千精查 村级 36-64个点/km2
目前中国地调局的事权原则:1:25万尺度--中央投资 1:5万尺度 --地方投资 更大比例尺 --企业投资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综合研究及成果表达
—以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为例
桂林 2017年12月15日
提纲
1 开展评价的目的、任务及工作方法技术 2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资料内容 3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综合研究 4 成果表达
一、评价的目的
➢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是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 开展大气、灌溉水和农作物地球化学调查,以生态地球化 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 果数据的查询、利用为目的的一项综合评价工程。
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内容
➢ 1、评价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土壤

大气沉降

灌溉水

农作物
➢ 2、土壤中元素活化迁移与控制因素研究
➢ 3、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 土壤、 大气沉降、灌溉水地球化学等级划分
➢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
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内容
分布特征,研究有益有害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对土地生
产功能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划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4
等级;
-大--气-开沉展降大物气质、量灌、溉灌水溉和水农质作量物的地地球球化化学学调指查标,分研布究特影征响5
,划分大气沉降物环境、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
----综合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与大气沉降物环境3地球化
一、评价的目的
➢兼顾全面评价 突出重点 两个方面 全面评价--总体的综合的生态地球化学状况 突出重点--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
一、开展评价的目的
按行政区域,以县(区)为基本评价单元
2
4
总体目标:以农用地为主要对象,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
为指导,开展1:5 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合大气、灌5
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内容
➢ 7 评价成果应用建议 ➢ 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 优质农产品种植建议 ➢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建议 ➢ 土壤科学配方施肥建议
三、土பைடு நூலகம்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综合研究
➢ 1、1、评价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影响土地质量的内部因素---土壤
➢ 4、 富硒土地资源地球化学评价
➢ 土壤硒地球化学评价

农作物硒含量与分级
➢ 硒的物质来源与受控因素研究

富硒资源评价
➢ 5、重点评价区(富硒、重金属)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 6、 重点地球化学问题评价研究
➢ 土壤元素有效态与形态研究
➢ 土壤重金属垂向迁移研究
➢ 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控制因素研究
➢ 农作物中有害元素转化迁移控制因素研究
1、基础资料:设计阶段,前期资料收集工作一定要做细做实 地质类图件:地质图、矿产图、水工环图件、 遥感影像图 第四纪地质图、 岩性图---最难找到 地貌分区图: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特殊景观地貌----岩溶地貌(平原、峰丛、洼地) 元素表生地球化学次生富集作用非常显著 农业部门:土壤类型图,各类养分、土壤质地分布图、 农业生产概况--大宗农产品分布、产量、化肥种类及消耗量 农业部门的年报、区划报告、产业发展规划、特色农产品布局等 国土部门: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类图斑是最基本的评价单元, 是样点布设、评价的依据 每年修编,要最新、比例尺最大的数据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国土资源管理规划等 环保部门:环境保护年报、规划等,历史数据 其他部门:水利(灌溉区)、林业、卫生防疫、气象、等等
有害元素分布特征、成因来源、迁移途径、生物有效性4
及控制因素等,为富硒土壤及富硒农产品开发、农产品
安全生产与污染土壤治理提供依据;
----提出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农产5
品安全生产、地方病防控与污染土壤治理等建议,为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基础数据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