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社会学与心理学(一)社会学及其分支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女性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产业社会学等等(二)心理学及其分支1. 普通心理学2. 教学心理学3. 试验心理学4. 行为神经科学和比较心理学5.发展心理学6.人格与社会心理学7.艺术心理学8.临床心理学9.咨询心理学10.工业组织心理学11.教育心理学12.学校心理学13.公共服务心理学14.军事心理学15.成人发展心理学16.护理心理学17.消费心理学18.心理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19.区心理学20.人本主义心理学21.人口和环境心理学22.女性心理学23.宗教心理学24.健康心理学25.家庭心理学26.性心理学27.少数民族心理学28.媒体心理学29.体育心理学30.成瘾心理学31.男性心理学32.国际心理学33.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学34.儿科心理学35.创伤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概述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价值1.认识自己美国心理学的鼻祖詹姆斯:将自我置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前沿课题和核心内容。
2.认识他人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了解对方;从所处的情景出发了解对方;人格特质的代表性理论:1)Costa,McCrae,Goldberg,John的“大五”人格理论:生活环境和人格结构的相似性是一致的。
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2)国内学者王登峰、崔红的“大七”人格理论:人格结构与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有关。
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3.认识社会(人与社会)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人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映,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4.认识生活的价值Keneom M.Sheldon等人提出的生活意义:1)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决定;2)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3)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而不是孤军奋战;4)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
亲社会行为与服务社会知识点的
亲社会行为与服务社会知识点的
亲社会行为和服务社会是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密切相关。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那些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旨在促进他人的福利、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亲社会行为的例子包括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志愿服务、慈善捐赠、合作、谦让等。
亲社会行为反映了个体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服务社会则更强调个体主动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行为。
服务社会不仅包括亲社会行为,还包括更广泛的行动,如参与社区活动、社会公益项目、环境保护、教育支持等。
服务社会的行为旨在改善社会状况、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亲社会行为和服务社会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助,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归属感。
通过亲社会行为和服务社会,个体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如获得成就感、增强自尊心和幸福感,还能够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环境。
在教育和培养方面,倡导亲社会行为和服务社会的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总之,亲社会行为和服务社会是积极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它们有助于建立和谐、包容和繁荣的社会。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10亲社会行为练习题
10亲社会行为练习题《当代社会心理学》亲社会行为部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的或最确切的答案。
1.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益的行为都属于()。
A公益行为B助人行为C亲社会行为D利他行为2.有人拣到钱包和证件后要求失主付给其一定的报酬,这种行为属于()。
A助人行为B敲诈行为C不道德行为D亲社会行为3.以人为帮助对象的行为属于()。
A助人行为B利他行为C公益行为D亲社会行为4.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救人行为属于()。
A助人行为B利他行为C公益行为D亲社会行为5.认为人做好事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A社会学习论B本能论C社会规范论D社会交换论6.认为人做好事都是为了得到某种回报,这种观点属于()。
A社会学习论B本能论C社会规范论D社会交换论7.人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及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A社会学习论B本能论C社会规范论D社会交换论8.利他行为是一些生物与生俱来的行为,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这种观点属于()。
A社会学习论B本能论C社会规范论D社会交换论9.坎贝尔提出的三种与助人行为有关的基本社会规范中不包括()。
A社会责任规范B互惠规范C社会公平规范D社会关系规范10.最早提出社会学习概念的是()。
A班杜拉B多拉德C罗特D科尔伯格11.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人的行为是习得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观察B模仿C强化D社会学习12.与多拉德和米勒不同,班杜拉强调社会学习过程是通过()。
A观察B奖励C强化D亲历经验1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直接对行为结果进行的强化是()。
A替代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观察强化14.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观察者虽然没有亲自受到酬赏或惩罚,但榜样得到的结果被他体验到了,这种强化属于()。
A替代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观察强化15.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在行为之前已经先确定好了评价的标准,并根据这个标准对获得积极性评价的行为进行自我称赞,这种情形属于()。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10):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10):侵犯与亲社会行为第一节侵犯及其控制1.侵犯:即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构成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人们将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归为敌意。
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
3.侵犯发生的原因(1) 侵犯的生物学解释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
性本能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使人们的心为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保存本能或自我本能则使人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弗洛伊德见他原来的两大基本本能,修正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他提出了与性本能(生的本能)相对立的侵犯本能(死的本能),认为侵犯本能的目的在于破坏。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
但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的。
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出的侵犯冲动,如过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则表现为争论、竞争、冒险等。
但是不管哪种方式,侵犯的冲动作为一种能量必须得到宣泄,不然就会得精神疾病。
②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同弗洛伊德一样,洛伦茨也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与弗洛伊德相反,他不认为侵犯指向毁灭,而认为侵犯时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的体现。
动物通过争斗来保护自己的领地,人类也是如此。
洛伦茨相信,侵犯是人们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预言人口爆炸会导致世界爆发战争的危险。
(2) 挫折—侵犯理论① 早期的观点多拉德挫折一次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二是指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侵犯理论中的的挫折是指“阻碍目的行为的一切事物”挫折—侵犯行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1939年提出的,最初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列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关系;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2.利他主义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altruism)引起,即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
3.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还可能由助人行为引起,即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行为。
4.亲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
但是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
①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外部报偿: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内部报偿:解除内心的烦扰,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②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移情的时候,个体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从而激起助人行为。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
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因为如果人们有方法摆脱自我聚焦的苦恼就可能不去助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
推动助人行为的两种社会规范是:①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互惠规范是指人们认为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给予回报和帮助,而不是伤害。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社会兴趣广泛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二.查阅文献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
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
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
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
档案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
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在复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适当准备一些复习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高质量的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学习这门学科。
1. 简介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复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一步是了解其定义、范畴和重要概念。
2.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认知过程。
在复习社会认知方面,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如下内容:-注意力和注意力偏向:研究个体对社会信息的注意力倾向以及注意力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社会知觉:研究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过程,包括第一印象、人际评价等。
-社会记忆:研究个体对社会信息的记忆和提取过程,探索记忆如何影响社会认知。
3.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相互影响的过程。
以下是复习社会影响时需要关注的内容:-社会规范:研究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包括规范的内化和遵守。
-社会压力:研究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探索压力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支持:研究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关注支持的类型和效应。
4.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复习人际关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人际吸引力:研究个体与他人的吸引力形成的因素,包括外貌、相似性等。
-人际冲突:研究个体在与他人互动时可能产生的冲突情况,探索冲突的处理和解决方法。
-人际交往:研究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过程,关注交流的类型和效果。
5.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影响。
以下是复习群体行为时需要注意的内容:-群体决策:研究群体决策的过程和效果,探索群体决策相较于个体决策的优势和劣势。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0章 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化,使个体责任意识丧失;或者个体倾向于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导致责任分散,使自 己的责任减轻。因此答案为 B。
3.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 都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 )
10.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
4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 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答案】B 【解析】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当旁观者人数越多时,人们对受害者提供 帮助的可能性越低。也就是说,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助人行为有负面影响。
A.人们比较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 B.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C.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 素 【答案】D 【解析】经过的路人不帮助摔倒的酗酒者,是因为他们觉得“摔倒爬不起来”这一困境 是酗酒者自身(过量饮酒)造成的,他自己应承担主要责任。
5.在他人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 接受,这种技术被称为( )技术。
A.英雄 B.旁观者 C.登门槛 D.留面子 【答案】D
6.亲和行为起源于( )。 A.依附反射 B.依恋 C.学习 D.社会性 【答案】B 【解析】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称作亲和动机。亲和即合群, 是人际吸引最低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而亲和动机导致亲和行为。亲和起源于依恋。 合群在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
下面是XX整理的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 1908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 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5. 本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7. 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其中B是行为,P 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
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个体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时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是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1. 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社会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合理化行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容易引起不适,必须减少这种不适方法:Direct methods:●Acquiring information;●Altering behavior;●Disregarding inconsistency.Indirect methods:自我确定(self-affirmation),人们通过把注意力放在他一个或更多的优秀品质上,来减少由愚蠢行为引起的失调痛楚。
反态度的辩护counterattitudinal advocacy举例:Less-leads-to-more effect给的越少越觉得有趣1.believe that they have a choice about performing the behavior and when they feel personallyresponsible for their choice and its negative effects;2.view the reward as a well-deserved payment, and not as a bribe.外部激励越小,态度改变程度越大。
Impact Bias影响偏差The tendency to overestimate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our emotional reactions to future or negative events.Extreme inescapable situations often trigger a response from our brain that increases positivity and happiness.Post Decision Dissonanc决策后的认知失调eDissonance is aroused after making a decision, typically reduced by enhanc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chosen alternative and devaluing the rejected alternatives.改变对我们所选事物和未选事物的感觉,以降低我们的认知失调,在我们的主观意识中将它们在认知上分开。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人类的亲社会行为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别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别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Altruism〕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别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并不多,这不仅是因为意图难以把握,还因为二者都是有利于社会开展的行为,对其加以鼓励要比区分更重要,所以心理学家常常把二者放在一起加以讨论。
1、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1〕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这是由威尔逊〔Edmund Wilson〕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
威尔逊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续生存下去,并且产生较多的后代,而每一个后代也将具有该特质。
依次类推,具有该特质基因的团体将在该物种中占多数,从而形成团体优势。
比方,具有产生较长脖子基因的长颈鹿常常容易获得数量有限的食物,因此会比短脖子的长颈鹿产生的后代,经历数代以后,我们将看到脖子更长的长颈鹿。
然而脖子过长会使动作变得笨拙,也会被淘汰。
如此一来,只有脖子长度适中的长颈鹿可以成为该种族的优势团体。
威尔逊把这一演化原那么用到利他行为的解释中,指出帮助别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对个体来说那么未必如此。
以一对鸟饲养6只小鸟为例,每一只幼鸟有半数的基因来自其雄性亲代,6只小鸟的基因加起来的话就是其雄性亲代的3倍。
假设这只雄鸟牺牲自己去保全他的幼鸟,它的基因库仍然超于从前。
Robert Trivers〔1971〕那么从互相性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双向的或互相的利他行为〔Mutual or reciprocal altruism〕才可作为生物学上的根底。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1.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变化和印象管理。
-人类的认知偏差:知觉的参差、幻觉、偏见等。
-影响认知的因素:认知支持,自尊、情绪、信息接受等。
2.社会认知作用-自我概念: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知觉的形成和作用。
-社会认知的作用:自我确认和自我增强。
-自我效能感:对自身能力的信任和确定。
3.人际互动与沟通-人际关系:人际接触、亲密关系和群体行为等。
-非言语沟通:言语之外的信息传递,例如姿势、面部表情等。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个体差异、情感表达和信任等。
4.社会影响与合规行为-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启发法和权威性等对个体的影响。
-合规行为:顺从、因循和服从等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
-社会支援: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
5.群体行为与社会认同-群体行为:奥斯曼尼著名的“集体心理”,群体决策和群体动力学。
-社会认同: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身份的认同。
6.人类攻击与合作行为-侵略行为:进化心理学解释和文化因素对侵略行为的影响。
-合作行为:共享资源、互助合作等社会行为。
7.群体决策与领导力-小组决策:小组决策的优劣和小组决策优化的策略。
-领导力:领导行为和领导特质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8.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
-观察研究: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的区别和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课堂笔记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
另外,还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源,加深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2014秋季双学位《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
社会心理学有两种偏向.其一是心理学偏向的定义,例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他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另一是社会学偏向的定义,例如,美国早期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2.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人行为(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个人在群体或集群中的行为(例如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懈怠等),以及群体或集群行为(例如群体决策、时尚、恐慌等)。
3.社会心理联结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与调控作用的心理活动。
二、简答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水平/解释水平。
第二章自我一、名词解释1.自我(self):“自我”本质上是一种根植于生理实体以及特定社会文化脉络的心理现实,它是个体在以符号为中介与他人及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并籍此习得社会生活模式的参与过程中发展出来的.2。
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3. 被洞悉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由于过高的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他人“看透”的错误知觉.4。
虚假共识性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5. 虚假独特性效应(false uniqueness effect):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6。
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的内容,亦即我们对于自己所抱持的各项信念,包括自己的个性或特质。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1、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ur):指由社会团体因素导致的并非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社会行为不仅包括了流行、社会动荡、选举、生产管理、政府决策等宏观行为,也包括人际交往、助人、吸引和排斥等微观行为。
(课本第2页)2、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将关于人类行为的经济模式和斯金纳条件反射的观念集合起来,试图证明,稳定的社会规范能够作为个体利益的结果产生。
创始人是霍曼斯。
(课本第31页)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指的是存在个人无意识深处的更深广、更隐晦、年代更久远的东西,它不是源于个人获得物,而是源于遗传的一般心理功能的潜能,即源于遗传的大脑的结构,它是个体按照其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的先在的决定因素。
由卡尔.荣格提出(课本第36页)4、自我意识(sel f–consciousness):是个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不仅包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还应包括伴随自我认识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自我控制。
(课本第64页)5、获得自我认识的途径(课本69~74页):1)、通过他人认识自己:①社会比较:把我们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来得出关于自己特点的认识;②其他人的评价:表现为别人对自己清晰的反馈2)、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自我知觉理论:①态度的自我知觉;②情绪的自我知觉;③内部动机和过度合理化效应3)、通过内省认识自己:内省指个体往深处探索,直接检视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动机的过程。
6、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课本第129~137页):⑴、信息来源:①可信度:专业性、可靠性,可信度与睡眠者效应②喜爱性:一个说服者是否收到说服对象的喜欢与能否引起态度改变也有一定联系,比如外表和相似性⑵沟通过程:①差距;②恐惧唤醒;③单面船舶与双面传播;④修辞性疑问⑶说服对象:①自我卷入:事件卷入、反应卷入、承诺;②免疫:支持性防御和免疫性防御;③人格因素:自尊、智能、认知需求;④性别差异与年龄⑷情境:①预先警告:立场预警、意图预警;②分心:可以用认知反应的观点来解释;③心境;④信息重复7、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特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0心理学 第十章 社会性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一、概述1、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概念(1)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的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2、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1)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
(2)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3)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4)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攻击性行为的发展3、研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二、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1、亲子关系(1)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①出生至3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的阶段。
在此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哪怕是对一个精致的面具也会表示微笑。
②3~ 6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这时期婴儿对母亲和他门门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即”认生”的出现。
③0.5~ 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
(2)依恋的类型:回避性;安全型;反抗型(3)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①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②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4)良好依恋的形成①注意“母性敏感期”的母子接触②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儿童的长期分离③父母对儿童发出的信号要做出反应,并与儿童之间要保持身体接触(5)亲子关系的类型: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6)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①家庭结构②父母的婚姻关系、教养方式和自身素质③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7)亲子交往的引导:①家长必须了解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②父母应该了解亲子交往的技巧。
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是如何被社会因素和群体行为所影响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包括认知失调理论、亲社会行为、群体决策和归因理论。
1.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遇到冲突或矛盾的认知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一种强烈的动机去解决这种认知上的冲突。
例如,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这会引起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人们可能会采取一些行动来调整他们的认知,从而使其与行为和价值观相一致。
2.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为了帮助他人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什么因素会促使一个人对别人提供帮助。
根据亲社会行为理论,人们对他人的帮助是基于他们对待对方的态度、社会规范和自我利益的权衡。
情感因素也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例如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3.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由多个人共同参与的决策过程。
社会心理学关注群体决策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群体的决策可以比单个个体做出的决策更加准确和有效。
然而,群体决策也可能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如群体中的群体思维和归属感。
4.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研究人们如何解释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根据此理论,人们倾向于通过内在因素或外部因素来解释行为。
内在归因是指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特质、倾向或能力,而外在归因是将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或环境因素。
归因过程会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和对自我行为的解释。
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涵盖了认知失调理论、亲社会行为、群体决策和归因理论等。
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如何被社会因素和群体行为所影响,以及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深入了解这些关键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动态。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内容提要】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
培养亲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学习目标】1.理解亲社会行为及其发生。
2.了解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
4.掌握品德形成的几种理论模式。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助人行为品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帮助人的现象,从指路,扶老携幼,义务献血,到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抢救遇难儿童,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有些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抱着冷漠的态度,见死不救。
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起谋杀案。
年轻妇女吉蒂下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
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道“放开她!”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走。
楼窗里的灯光熄灭了。
这时,歹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蒂。
她再次呼救。
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
灯光熄灭。
当吉蒂到达住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了。
谋杀进行了35分钟。
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用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而人已经死了。
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
正是这个事件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关注,使“冷漠和助人”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
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L.G.Wispe,1972)。
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2.利他主义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altruism)引起,即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
3.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还可能由助人行为引起,即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行为。
4.亲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
但是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
①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外部报偿: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内部报偿:解除内心的烦扰,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②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移情的时候,个体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从而激起助人行为。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
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因为如果人们有方法摆脱自我聚焦的苦恼就可能不去助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
推动助人行为的两种社会规范是:①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互惠规范是指人们认为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给予回报和帮助,而不是伤害。
互惠规范的假设是: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因此,自己帮助他人是因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需要他人的帮助。
所以从根本上看,助人行为也是为自己着想,人们在交往中期待着交换的平衡。
②社会责任规范(social-responsibility norm)社会责任规范规定,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交换。
人们遵从这一规范不仅为了互利,而且是为了“自身的声誉而采取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
贝科威茨和邓尼斯在“责任和依赖"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
这种完全出于社会责任感的助人行为经常是在人们匿名或完全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做出的。
然而,人们做出这种行为也是有选择性的,即通常只愿意对那些处于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困境中的人给予帮助。
这说明人们的行为反应是和归因联系在一起的。
(3)进化心理学理论(evolutionary psychology)进化心理学指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的保存。
基因驱使个体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机会的方式来活动。
生存竞争使“自私”者后代绵绵,但是人类自私的基因上却安排了两种特殊的无私,甚至是自我牺牲,这就是对家族的保护和互惠。
①保护家族(kin protection)基因安排个体关注自己的亲属。
一种自我牺牲的形式就是为保留基因的继续存活而热爱自己的孩子,热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更可能将他们的基因传递下去。
因此,人们总是关心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而非陌生人。
人们对和自己关系更近的人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②互惠(reciprocity)基因上的自私也预先安排了互惠。
互惠是为了群体的生存。
生物学家特里尔斯认为,一个生物体帮助另一个生物体是它期待反过来得到帮助。
如果给予者得不到互惠就认为受到了欺骗、出卖、背叛等。
在小的和比较封闭的群体中,人们相互作用中的这种互惠性特别突出,而在大都市中的人们就显得很冷漠,很孤独,因为那里有许多社会服务机构。
但是生物学上的根据不等于社会生活的原则,恰恰相反,社会生活要求个体制约这种与生俱来的自私本性,要“教”会人们利他主义。
【小结】三种理论的相似之处:每种理论都提出两种不同性质的亲社会行为,一种是互惠的交换,一种是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三种理论是在三个不同的水平上对这两种行为进行解释的,形成了认识上的互补。
进化论的观点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而社会规范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上的。
同时,三种理论都指出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
2.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1)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以道德认知发展和移情能力的发展为基础儿童最初没有利他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助人行为逐渐增多,这是与儿童的道德发展相一致的。
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性”和“自律道德性”两个阶段。
a.“他律道德性”阶段。
儿童认为规则是由外在的权威给予的,因此必须遵守,由于这一时期的认知方式的自我中心性造成的缺乏移情能力,使儿童很难自动做出助人行为。
b.“自律道德性”阶段。
儿童认为规则是通过相互约定而形成的,而且能够变化。
儿童脱离了自我中心,变得会关心他人的立场和观点等,移情能力增强,助人的行为增多。
②鲁宾和施奈德的研究发现,儿童帮助他人的意愿随年龄而增长,与他们的道德推理直接相关。
道德发展水平较高、没有自我中心主义的儿童更多的表现出助人行为。
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的范围、内容的变化使他们的道德判断从自我中心转向互惠是一致的。
(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①早期社会化: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及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是利他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
②模仿:教会儿童利他行为的最好的方法是成人在儿童面前展示出相应的行为,然后在儿童表现出这种行为时给以强化。
③外部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带来的积极体验能增加助人的行为,而惩罚带来的消极体验则会减少助人的行为。
④在观察到过度助人的示范者后人们的利他行为会减少。
因为,在“过度”助人示范者影响下,人们会感到被迫助人的明显压力,而较少感到是出于自己的内部需要。
总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亲社会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一)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1.旁观者在场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研究发现,旁观者在场,会大大降低个人干预行为的发生。
当人们觉得只有自己一个旁观者的时候,所做出的助人行为比还有其他的人也在场的时候要多。
2.榜样的存在助人的榜样可以引发助人行为。
但如果榜样在实践中说的和做的自相矛盾,比如父母的言传和身教不一致,就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
3.时间压力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去参加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感到时间紧迫而且认为活动重要的人会比觉得时间充裕而且认为活动不重要的人做出更少的助人行为。
(二)被助人的特点1.性别当潜在的助人者是男性时,女性受害者更可能得到帮助;当潜在的助人者是女性时,男女受害者一样可能得到帮助。
研究指出,女性得到更多的帮助也可能与她们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
2.相似性人们容易由于相似性产生喜欢,而喜欢又产生帮助。
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帮助与自己的年龄、身份、地位、处境,甚至穿着外表相似的人,以及来自同一群体、种族、国家,尤其是政治态度一致的人。
3.不被责备者所遇到的困境不是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人容易引起他人的帮助行为;而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困境则较少引发助人行为。
另外,研究还表明有吸引力的人,聪明、善良的人和未伤害过自己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三)助人者个人的影晌因素1.情感状态(1)内疚实验证明,在内疚的状态下,人们容易做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其原因可能是:为了减轻内疚的痛苦,恢复被动摇了的自我形象,或试图恢复积极的公众形象,人们往往做出助人行为,以此来“赎回”失去的东西。
(2)消极心境消极心境对成人和儿童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儿童,消极心境减少他们的助人行为;对于成人,会增多助人行为。
这是因为对于成人来讲,助人行为能帮助他抵消坏情绪;而年龄小的儿童并不以帮助别人为乐。
这说明助人行为是随年龄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化的产物。
消极的心境并不一定导致助人行为,还可能会造成沮丧,即抑郁地沉溺于自我关注,这种状态的人对助人是不敏感的。
(3)积极心境心境好的人易乐于助人。
这个结果对儿童和成年人都一样,而且不管好心境来自成功还是来自快乐的思想或其他积极的体验。
这是因为助人能改善坏心境,并且能维持好心境。
反过来,一个积极的心境产生积极的思维,并且提高自尊,这又使个体做出积极的行为。
因此,在好的心境下人们更可能有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交往行为。
2.人格特质米德拉斯基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施托布研究发现: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对事情有影响力、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的人更可能表现出助人行为。
同情和理解他人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正相关。
哥根夫妇和米特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特征与不同类型的助人行为有一定的相关,但是没有一个特征与所有类型助人行为都相关。
总体而言,助人行为和某些人格变量有关,但是很有限。
人格测验不能准确地确定助人者,原因可能是情境的力量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太大。
同时,助人行为还存在性别差异。
当面对有潜在危险的情境时,男性有更多助人行为;而在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有更多助人行为。
(四)如何增多助人行为1.消除助人的阻止因素(1)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责任感如果旁观者面对的两难情境是确定的,那么,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一个事件并且承担责任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
降低匿名和个人化的相互作用,会使个体更加自我觉察,并因此更加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提高助人行为。
(2)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感到内疚的人会为了减轻内疚和恢复自我价值而助人,所以可以通过提高人们对自己违规的意识来提高他们的助人意愿。
还可以利用“留面子”(door-in-the-face)的技术来增多助人行为,即在个人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接受。
另外,给人们贴上助人的标签也能加强助人的自我意象。
2.进行助人的社会化(1)教会道德包容。
道德包容是将他人看作是自己道德关注范围之内的对象,与此相对的是道德排除,即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看成是个体道德价值和公平规则界限以外的。
助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反对自然的内集团的偏见,将助人范围扩大到关心所有人的幸福。
(2)树立助人的榜样。
当看到别人助人时,人们就更有可能助人。
电视上的正面榜样能促进助人行为的发生,亲社会榜样比反社会榜样有更大的作用。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
对行为的归困影响行为的再发生。
过分的外部奖励有暗中瓦解内部动机的作用,产生过分肯定效应。
对助人行为的奖励应掌握分寸,给以足够的肯定,但不能过分的奖励,这样才能促使助人者将自己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内部动机,从而乐于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