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新

合集下载

全新版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供参考)

全新版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供参考)

•姓名:1111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沟通具有协调整合性的功能和()1.0分我的答案:C2《爱弥儿》的作者是()。

1.0分我的答案:D3辨认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一般有()单一辨认,()和照片辨认三种方式1.0分我的答案:D4弗洛伊德认为把人和人联系起来的关键是()1.0分我的答案:C5自我意识的概念是()提出的1.0分我的答案:B6()因空间飞行中人际因素的研究报告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方面的高度的重视。

1.0分我的答案:D7学者赫胥黎是哪个国家的?1.0分我的答案:B8下列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中属于工作本身因素有()。

1.0分我的答案:D9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渐形成的。

1.0分我的答案:C10自我暴露之所以会提升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因为它可以表现真诚、可以建立心理防御低的气氛还可以()1.0分我的答案:C11扮演角色的个体他对他怎么样去扮演角色的一种理解我们称为()1.0分我的答案:C12社会态度的三个因素中,哪个占核心地位?()1.0分我的答案:B13拥挤不能造成()的变化1.0分我的答案:D14"镜中我"的概念是由()提出的1.0分我的答案:D15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规律最重要是要寻找它()1.0分我的答案:A16双因素理论是()提出来的1.0分我的答案:D17社会表征,社会认同和()被称为是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驾马车1.0分我的答案:C18与社会心理学孕育时期相对应的是()阶段1.0分我的答案:C19我们把人们喜欢无意识下意识自动化的用一些所谓的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情节来弥补你在观察的时候落的环节叫做()1.0分我的答案:C20旁观者介入的决策过程有是否注意到事件、是否将其看做紧急事件()、提供帮助1.0分我的答案:C21米德的思想受到进化论和()的影响1.0分我的答案:B22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

社会心理学b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b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b考试试题及答案在社会心理学B考试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试题,旨在评估学生对社会心理学核心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行为D. 神经科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历史分析法答案:D3.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乔治·赫伯特·米德B. 亨利·塔菲尔C. 罗伯特·梅顿D.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答案:B4.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其行为表现会如何变化?B. 减弱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A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廷格D. 罗杰斯答案:C6.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权力C. 交换D. 合作答案:C7.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B. 个体如何预测他人行为的结果C. 个体如何控制他人行为的过程D. 个体如何模仿他人行为的模式答案:A8. 社会影响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顺从B. 服从C. 从众答案:D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习得主要通过什么方式?A. 遗传B. 环境C. 观察学习D. 内在动机答案:C10. 群体极化现象指的是群体讨论导致成员的初始倾向如何变化?A. 增强B. 减弱C. 保持不变D. 无法预测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采取行动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

影响因素包括责任感的分散、群体规模、个体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影响等。

2. 描述自我服务偏差,并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D. 社会文化现象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统计分析法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顺从、服从和认同B. 顺从、服从和合作C. 顺从、合作和认同D. 服从、合作和竞争4.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形成对他人的看法?A. 直接观察B. 归因C. 社会比较D. 刻板印象5.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A. 自尊B. 自我效能感C. 自我服务偏差D. 客观自我6.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现象?A. 服从权威B. 社会影响C. 群体思维D. 社会认同7.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如何学习社会行为?A. 通过观察他人B. 通过自我反省C. 通过内在动机D. 通过直接经验8.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群体极化?A. 群体决策倾向于极端化B. 群体成员意见趋于一致C. 群体成员行为趋于保守D. 群体成员情绪趋于激动9.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维持基于什么原则?A. 公平原则B. 互惠原则C. 权力原则D. 情感原则10.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影响的范畴?A. 从众B. 社会促进C. 社会抑制D. 社会隔离答案:1-5 C D A B D 6-10 A A D C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2. 解释什么是社会促进和社交抑制效应。

3. 描述自我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作用。

答案:1.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用于解释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性格)或外部因素(如情境、环境)。

这种归因方式影响个体的自我感知、情绪反应和行为选择。

2.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在他人存在的情况下,个体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会提高,而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可能会降低。

最全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最全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最全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1.0分) P155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1.0分) P120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1.0分) P92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1.0分) P119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1.0分) P91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0分) P90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1.0分) P123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1.0分) P170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1.0分) P108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0分) P118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1.0分) P155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最新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考复习题库388题(含答案)

最新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考复习题库388题(含答案)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44.PAC中A是指()
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测试复习388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视频中对于陈述有效性系统评估的共介绍了()个准则
A、两
B、四
C、六
D、七
答案:D
2.环境心理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A、环境与行为的整体性
B、环境与行为的相互性
C、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同时进行
D、跨学科性
答案:A
3.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包括()个方面
A、心理不平衡
B、心理落差
C、心理失调
D、相对剥夺感
答案:D
13.按照()可以把人际关系分为师生关系、父女关系、亲子关系等等
A、个体扮演的不同角色
B、关系情感的表现性质
C、关系持续时间的长短
D、人际关系的性质
答案:A
14.如果回忆时的线索与记忆编码相匹配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比较好的回忆起目标事件,这叫做()
C、是否承担责任
D、是否真实
答案:C
25.()和达力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旁观者有的时候有抑制的状况。
A、津巴多
B、弗瑞德曼
C、法维斯
D、拉塔
答案:D
26.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是攻击的方式和()
A、保护的方式
B、利他的方式
C、利己的方式
D、欺骗的方式
答案:B
27.当个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他的利他行为会降低,这是()
A、行为者意图
B、行为性质
C、行为发生的原因
D、行为发生前的线索
答案:D
11.小王去自动售货机多次投币没有得到相应的商品,十分愤怒地走进教室,这时班长过来布置任务,他生气的冲班长吼了起来,这是因为()而产生的攻击行为

最新版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版考核复习题库388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版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版考核复习题库3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测试复习3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人际距离是一种()距离。

A、物理距离B、心理距离C、思想距离D、空间距离答案:B2.小王去自动售货机多次投币没有得到相应的商品,十分愤怒地走进教室,这时班长过来布置任务,他生气的冲班长吼了起来,这是因为()而产生的攻击行为A、挫折感被唤起B、愤怒情绪泛化C、连续消极刺激D、情绪带入答案:A3.以下哪种染色体的人不属于克兰费尔特综合症A、XXXYB、XYC、XXYD、XYY答案:B4.在美国的APA当中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列为了心理学会的第()分会A、五B、六C、七D、八答案:D5.伯克维兹认为攻击性的行为有的时候它是一种线索,这个线索来自于()A、反抗效应B、情绪效应C、武器效应D、连锁反应答案:C6.以下哪个不是法庭这个子社会中的角色()A、狱长B、法官C、陪审团D、律师答案:A7.如果回忆时的线索与记忆编码相匹配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比较好的回忆起目标事件,这叫做()A、记忆匹配效应B、线索匹配效应C、特征编码效应D、线索编码效应答案:C8.当所需要记忆的事情难以用语言来加以把握的时候,语言化反而会有损于记忆,导致记忆的错觉.这是语词的()效应A、表达不明B、缺失C、形容D、遮蔽答案:D9.对案情进行裁定,专家的证言()A、肯定是对的B、必须遵从C、具有参考价值D、可以忽视答案:C10.证人在陈述证言的时候条理清晰滴水不漏的人比说话连贯毫无组织的人的证言()A、可信度高B、更值得参考C、可信度低D、更具有说服力答案:C11.影响人的反应倾向的因素有先定概率先前预测()主观偏好等A、个性特点B、奖惩制度C、社会舆论D、上级态度答案:B12.反应标准的杠杆是()A、主观偏好B、社会舆论C、价值观念D、奖惩制度答案:D13.上班的时候做自己的工作,突然间领导来视察,平时做的挺好的工作这时候也做不好了。

这是出现了()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惰化D、强势反应强化答案:B14.男性与女性个人圈相比较()A、女的大B、一样大C、男的大D、无比较性答案:C15.社会心理学强调的三种攻击性性行为不包括()A、反社会型的攻击行为B、亲社会的攻击行为C、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D、社会不认可的攻击行为答案:D16.两夫妻在一起,男的打呼噜,女的开始根本睡不着觉,后来没有呼噜声她反而睡不着。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D. 社会文化影响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计算法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所有选项4.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哪种社会现象?A. 从众B. 社会影响C. 服从权威D. 群体思维5.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亨利·塔杰菲尔D. 菲利普·津巴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

7. 解释什么是社会促进和社交抑制效应。

8. 描述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现象及其对决策的影响。

10. 分析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理论,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案例:某公司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团队士气低落。

请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C5. C二、简答题6.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特点和能力的认知和评价,它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7. 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其表现会因为社会影响而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社交抑制效应则是个体在他人在场时,其表现会因为担心被评价而降低。

8. 归因理论是解释个体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的理论,主要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三、论述题9.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决策过程中,为了达成一致意见而忽略或压制不同意见的现象。

它可能导致决策质量下降,因为关键信息和观点可能被忽视。

10. 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这些理论解释了个体态度如何受到信息、社会压力和个人信念的影响。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新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新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得分评阅人一、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听完某个名人的演讲后,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但你却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

甚至会尽量朝他的演讲内容也许包含什么深刻含意方面想,这种认知心理是( )的反映。

A .折扣原则 B .刻板印象 C .仁慈效应 D .晕轮效应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同一认知心理的是( )。

A .情人眼里出西施 B. 爱屋及乌 C. 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 D.先入为主 3.给尊敬的人送礼时,她总是喜欢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这是( )的反映。

A .投射心理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心理免疫4.人们对与某个人最近一次交往形成印象往往特别深刻,这是( )的表现。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印象整饰 D . 仁慈效应5.人们在做出某种决策后,他(她)所放弃的事物的所有优点会被放大,而所选择的事物的优点则容易被忽略,这是典型的( )现象。

A .行为不协调 B.折扣效应 C. 认知不协调 D.认知协调6.社会心理学中95%的理论贡献都与( )有关。

课程类别必修[ ] 选修[ √ ]考试方式开卷[ ] 闭卷[ √ ]教师填写2007 - 2008 学年度 第___二__ _学期课程名称:_ 社会心理学__ ___________授课教师姓名:_ _ 张彩虹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_ _2008___年___7__月_ _7 ___日试卷类别(A 、B)[ B ] 共 6 页考生填写 学院(校)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内招[ ] 外招[ ]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 分得 分A.库尔特·勒温B.弗洛伊德C.费斯汀格D.斯金纳7.一个平时文质彬彬的人做了一件大跌眼镜的事,人们对他的好印象就变得被破坏。

这种现象说明()。

A.折扣原则B.累加模式C.负面特性对整体印象的影响大于正面特性D.加权平均模式8.下列不属于容易产生团队管理的定型思考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他的不是。

甚至会尽量朝他的演讲内容也许包含什么深刻含意方面想,这种认知心理是( )的反映。

A .折扣原则B .刻板印象C .仁慈效应D .晕轮效应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同一认知心理的是( )。

A .情人眼里出西施 B. 爱屋及乌 C. 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 D.先入为主3.给尊敬的人送礼时,她总是喜欢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这是( )的反映。

A . 投射心理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心理免疫4.人们对与某个人最近一次交往形成印象往往特别深刻,这是( )的表现。

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印象整饰D . 仁慈效应5.人们在做出某种决策后,他(她)所放弃的事物的所有优点会被放大,而所选择的事物的优点则容易被忽略,这是典型的( )现象。

A .行为不协调 B.折扣效应 C. 认知不协调 D.认知协调6.社会心理学中95%的理论贡献都与( )有关。

A.库尔特·勒温B.弗洛伊德C.费斯汀格D.斯金纳7.一个平时文质彬彬的人做了一件大跌眼镜的事,人们对他的好印象就变得被破坏。

这种现象说明()。

A.折扣原则 B.累加模式 C.负面特性对整体印象的影响大于正面特性 D.加权平均模式8.下列不属于容易产生团队管理的定型思考的是()。

A.领导者为了维护某个观点,即使错误也会文过饰非 B.出现多数人对少数人施加压力的现象 C.领导者先听他人各抒己见,最后表态 D.领导者首先表态,明确自己的立场9.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抿着嘴巴。

这种现象属于()。

A.印象整饰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10.北京记者对搭顺风车实地采访发现:如果司机是女性,则无论男女,都同意搭顺风车。

如果司机是男士而邀女士塔车,则屡屡遭拒;如有人同行,则女同志愿意搭车。

同行人中途下车,搭车女士马上拿出手机,用方言给家人打电话。

告知现在何处,所乘陌生车的车牌号。

这种现象说明了()的广泛存在。

A.刻板印象B.折扣原则C.性别相符D.从众现象11.下列影响态度形成的社会因素中不合适的是()A.社会大环境 B.家庭背景 C.同伴 D.遗传12.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的印象整饰行为的是()。

A.口蜜腹剑 B.面试前理个发 C.穿礼服去吃法式餐 D.某教授经常不修边幅13.下列现象不属于团队内耗产生的原因的是()。

A.内部成员不团结 B.团队有吸引力 C.害怕自己比别人干得多 D.群龙无首14.在森林中看见一只熊会感到恐惧,而在动物园看见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熊就不会产生恐惧感。

这说明()对情绪的影响。

A.情境评估 B.事件归因 C.认知网络 D.图式15.总喜欢将别人的成功归于外因,自己的成功归于内因。

这一心理是()的表现。

A.印象偏差 B.态度偏差 C.行为偏差 D. 归因偏差16.婚姻围城中的人对对方的态度常与婚前的期望有较大反差;女生在购买一件衣服回来后常后悔买回来却不喜欢它。

这些现象的共性是()。

A.消除不协调 B.认知不协调 C.欣赏效应 D.阿伦森效应17.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是()的表现。

A.自控行为 B.自我关注 C.认知失调 D.自我效能18.下列解释最能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明见危不救、袖手旁观等旁观者效应发生的原因的是()。

A.责任扩散 B.理解失误 C.人心不古 D.亲社会行为19.有心理学家认为,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这说明()在沟通中发挥者重要作用很。

A.语言 B.非声音 C.非语言 D.行动20.古人云:“君子之交淡于水”,这种观点说明东方哲学认为()是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A.容貌与仪表 B.交往频率 C.经济能力 D.人格品性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反应。

2.自信程度()的人,往往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3.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说、()说、()说、置换说和规范说等提出的方法对侵犯行为可起预防和控制作用。

4.弗罗伊德关于自我的结构包括()、自我和()。

5.某首相夫人随总统访华时,在辅佐丈夫外交工作之外,单独对学校、老人院进行了友好访问。

这种外交行为巧妙地利用了人际交往中的()。

6.江湖医生总是说:我开的药具有神奇的效果,保证病愈不复发,丝毫不提副作用;与之正好相反的是,正规医院的医生通常会告诉你某种病在某种情况下用某种药效果较好,也可能在其它情况下效果不佳,这种现象说明:江湖医生使病人决策前采取的沟通方式是()信息传递,而正规医院医生则是()信息传递。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回答要点即可,无须展开)有时会起干扰作用。

请你用1-2句话简要举出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现象各一例。

------------------------------------------------------------------------------------------------------------------------------------------------------------------------------------------------------------------------------------------------------------------------------------------------------------------------------------------------------------------------------------------- --------------------------------------------------------------------- 2.简要列举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 --------------------------------------------------------------------- --------------------------------------------------------------------- --------------------------------------------------------------------- --------------------------------------------------------------------- 3.从人际交往角度分析为什么漂亮的人容易受人喜欢?--------------------------------------------------------------------- --------------------------------------------------------------------- --------------------------------------------------------------------- --------------------------------------------------------------------- ------------------------------------------------------------------------------------------------------------------------------------------ 4.运用心理学观点简要说明怎样提高自信心?--------------------------------------------------------------------- --------------------------------------------------------------------- --------------------------------------------------------------------- --------------------------------------------------------------------- ------------------------------------------------------------------------------------------------------------------------------------------四、论述题(从2小题中任选1题作答,共16分。

务必注明题次。

否则不计分)2.心理学家伯恩如何运用三种自我结构解释人际交往相互作用?请指出伯恩定律,并分析它在人际交往相互作用方面的启示。

--------------------------------------------------------------------- --------------------------------------------------------------------- --------------------------------------------------------------------- --------------------------------------------------------------------- --------------------------------------------------------------------- --------------------------------------------------------------------- --------------------------------------------------------------------- --------------------------------------------------------------------- --------------------------------------------------------------------- --------------------------------------------------------------------- ---------------------------------------------------------------------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在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内,处于哺乳时期的公安系统普通女民警蒋晓娟尽管家中有熬熬待哺、几个月大的女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