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答案:D2.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班杜拉D. 斯金纳答案:C3.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是什么?A. 遗传的重要性B. 环境的影响C. 观察学习的作用D. 先天与后天的结合答案:C4.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顺从、服从、从众B. 顺从、从众、独立C. 服从、独立、合作D. 顺从、合作、竞争答案:A5.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更好B.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更差C.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无变化D.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不稳定答案:A6. 社会懈怠现象是指什么?A.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工作努力B.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比单独工作更努力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与单独工作一样努力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感到压力更大答案:A7.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信任C. 互惠D. 义务答案:C8. 归因理论中,人们如何解释他人行为?A. 仅根据行为结果B. 仅根据行为意图C. 根据行为结果和意图D. 根据行为结果或意图答案:C9.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个体如何认识自己B. 个体如何认识他人C. 个体如何认识群体D. 个体如何认识社会答案:C10. 社会影响的测量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文献法E. 个案研究法答案:ABC2. 社会促进效应可能在哪些情境下发生?A. 竞赛B. 表演C. 考试D. 演讲E. 独自工作答案:ABCD3. 社会懈怠现象可能在哪些群体中出现?A. 工作团队B. 学习小组C. 运动队D. 家庭E. 独自工作答案:ABC4.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包括哪些?A. 互惠B. 信任C. 权力D. 地位E. 情感答案:ABCD5. 归因理论中,影响个体归因的因素包括哪些?A. 行为的一致性B. 行为的区分性C. 行为的一致性与区分性D. 行为的普遍性E. 行为的预期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促进效应和社交抑制效应的区别。

最新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复习题库388题(含答案)

最新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复习题库388题(含答案)

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测试复习388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攻击行为的预防可以通过惩罚、认知干预、()、社会公平、社会技能熟练等方式来进行
A、宣泄
B、教育
C、感化
D、正面榜样
答案:A
2.在整个的社会化的过程当中人们在不断地学习,但是有不同的学习方式,班多拉所强调的是哪一种?
A、间接学习
B、自主学习
C、直接学习
D、循序渐进的学习
答案:C
3.在美国的APA当中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列为了心理学会的第()分会
A、五
B、六
C、七
D、八
答案:D
4.伯克维兹认为攻击性的行为有的时候它是一种线索,这个线索来自于()
A、反抗效应
B、情绪效应
C、武器效应
D、连锁反应
答案:C
5.以下哪个不是法庭这个子社会中的角色()
A、狱长
B、法官。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D. 社会文化现象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统计分析法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顺从、服从和认同B. 顺从、服从和合作C. 顺从、合作和认同D. 服从、合作和竞争4.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形成对他人的看法?A. 直接观察B. 归因C. 社会比较D. 刻板印象5.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A. 自尊B. 自我效能感C. 自我服务偏差D. 客观自我6.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现象?A. 服从权威B. 社会影响C. 群体思维D. 社会认同7.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如何学习社会行为?A. 通过观察他人B. 通过自我反省C. 通过内在动机D. 通过直接经验8.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群体极化?A. 群体决策倾向于极端化B. 群体成员意见趋于一致C. 群体成员行为趋于保守D. 群体成员情绪趋于激动9.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维持基于什么原则?A. 公平原则B. 互惠原则C. 权力原则D. 情感原则10.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影响的范畴?A. 从众B. 社会促进C. 社会抑制D. 社会隔离答案:1-5 C D A B D 6-10 A A D C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2. 解释什么是社会促进和社交抑制效应。

3. 描述自我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作用。

答案:1.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用于解释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性格)或外部因素(如情境、环境)。

这种归因方式影响个体的自我感知、情绪反应和行为选择。

2.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在他人存在的情况下,个体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会提高,而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可能会降低。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二选择题 客观题 期末试卷 试题和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二选择题 客观题 期末试卷 试题和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二本卷适用班级:16物管51班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45分钟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1分,共110分)1. 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 [单选题] *A.1879B.1897C.1908(正确答案)D.19272. 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

[单选题] *A.社会心理B.社会意识(正确答案)C.社会知觉D.社会观念3. 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单选题] *A.习惯行为B.社会行为C.群体心理D.社会互动(正确答案)4.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

其中,E的含义是() [单选题] *A.行为B.个体C.函数关系D.个体所处的情境(正确答案)5. 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单选题] *A.社会因素(正确答案)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6.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单选题] *A.他的情绪状态B.他过去的经验C.他的个性特征D.他所处的情境(正确答案)7. 社会心理是()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单选题] *A.社会认知B.社会意识C.社会规范D.社会刺激(正确答案)8.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的研究内容。

[单选题] *A.个体层面(正确答案)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9.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

[单选题] *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正确答案)10. 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

[单选题]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正确答案)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11.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295课程代码:0235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一、单项选择题1.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人们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B)。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2.三度归因理论(cube theory)是由(A)提出来的。

A.凯利 B.海德C.维纳 D.库利3.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劳动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D)。

A.劝说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C.团体影响法D.活动参与法4.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D)强调,在观察学习中,抽象认知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A.伯克威茨 B.多拉德C.米勒D.班杜拉5.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证明了(C)现象的存在。

A.中心特征 B.边缘特征C.从众 D.服从二、填空题6.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7.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__________自我、__________自我和__________自我。

生理社会心理8.舒茨( 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__________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__________的需要。

包容情感9.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亲身经验社会学习10.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__________,根据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推测与判断其__________的过程。

人际交往外在特征内在属性1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国开电大2023年春季期末考试《社会心理学》试题(试卷代号1295)

国开电大2023年春季期末考试《社会心理学》试题(试卷代号1295)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社会心理学(本)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已、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是( )。

A.宽大效应B.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C.基本归因错误D.自我服务归因偏差2.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A.双向性B.选择性A.双向性C.整体性D.易出偏差性3.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参加戒酒协会来改变嗜酒成瘾的态度属于( )。

A.劝说宣传法B.团体影响法C.角色扮演法D.活动参与法4.( )也叫小群体意识,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解决办法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决策的现象。

A.群体压力B.群体决策C.群体极化.D.群体思维5.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现象的存在。

A.从众B.模仿C.暗示D.服从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6.所谓的社会心理和__________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____________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7.所谓的____________,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8.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___________之间的因果关系。

9.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10.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推测与判断__________其的过程。

1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__________.和__________12.根据服从的对象,服从一般可分为:对__________的服从和对权威他人的服从.13.斯腾伯格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三个基本组成成分:__________缴情与__________。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群体行为B. 个人情绪C. 社会影响D. 社会态度答案:B2.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从众行为?A. 群体思维B. 社会压力C. 服从权威D. 独立思考答案:D3.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亚伯拉罕·马斯洛B. 阿尔伯特·班杜拉C. 亨利·塔吉菲尔D.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汀格提出的,指的是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使之一致。

2. 描述“旁观者效应”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多个旁观者在场时,个人采取行动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责任分散(认为其他人会采取行动)和社会影响(担心在他人面前做出错误的行为)。

三、论述题1. 论述社会影响的类型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社会影响包括规范性影响、信息性影响和认同性影响。

规范性影响是指个体为了获得他人的接受和避免排斥而遵循社会规范;信息性影响是指个体在不确定情况下,依赖他人的行为作为信息来源来做出决策;认同性影响是指个体为了与某个群体或个人保持一致而模仿其行为。

这些社会影响可以导致个体从众、服从权威或改变其态度和信念。

四、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一位新员工加入公司后,发现同事们在午休时都会去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尽管他个人并不喜欢那里的咖啡,但他还是跟随同事们去了。

请分析这位新员工的行为,并讨论可能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答案:这位新员工的行为可以归因于从众现象,特别是规范性社会影响。

他可能担心如果不跟随同事们,会被视为不合群或被排斥。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A、荣格B、弗洛伊德C、阿德勒D、霍妮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行为与心理过程C. 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D. 群体动力学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与群体不同的行为C. 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与群体相同的行为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4. 社会助长效应是指什么?A.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更差B.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更好C.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没有变化D. 个体在群体中无法表现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哪些方面?A. 个人特质B. 社会角色C. 自我意识D. 所有上述选项6.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从众、顺从、服从B. 从众、反抗、服从C. 从众、顺从、反抗D. 顺从、反抗、服从7. 社会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解释了人们如何在群体中形成意见?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比较理论C. 社会认同理论D. 群体思维理论8.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什么?A. 个体在认知上感到一致B. 个体在认知上感到不一致C. 个体在行为上感到不一致D. 个体在情绪上感到不一致9.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是指什么?A.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解释B. 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解释C. 个体对群体行为的解释D. 个体对环境因素的解释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群体现象?A. 群体决策B. 群体冲突C. 群体凝聚力D. 个体独立性答案:1. B2. D3. A4. B5. D6. A7. D8. B9. A 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由于他人或群体的存在,其行为、态度或信念发生的变化。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A. 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费斯汀格
D. 斯金纳
答案:C
5. 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类型包括:
A. 顺从、服从、认同
B. 顺从、服从、模仿
C. 顺从、认同、模仿
D. 服从、认同、模仿
答案:A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是由亨利·塔吉菲尔提出的,它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个体通过与群体成员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这种比较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以下是一套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的完整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
B. 社会行为
C.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D. 社会结构
答案:C
2. 从众现象通常发生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论述群体思维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答案: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凝聚力的群体中,为了维护群体的一致性和和谐,个体可能会抑制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决策过程的质量下降。群体思维可能导致忽视重要的信息,过度乐观,以及对风险的低估,最终可能导致不良的决策结果。
2. 分析社会影响对个体态度和行为改变的作用机制。
2. 解释社会学习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由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它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个体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这种学习过程在社会化和社会影响中起着关键作用。
3. 描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 期末考试练习题

社会心理学 期末考试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2分*5个=10分1,社会心理: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2,社会心理学:是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收到他人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3,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积极的肯定的亲密状态或关系4,犯错误效应:一个优秀的人如果偶尔犯非原则性的错误,会提高他的人际吸引的现象5,首因效应:人与人初次交往所获得的最初信息对双方以后交往活动的影响6,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对交往对方某一方面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此人其他方面特征的评价7,刻板效应:又叫社会定势,在交往时,对某类人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群体中某一个人的评价8,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交往过程9,人际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关系10,印象整饬: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过程11,归因:观察者利用各种线索和信息对行为者行为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12,侵犯行为: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对方造成社会标定的有害行为13,利他行为:个体所作为的对他人或者社会能带来积极的影响的自愿的行为14,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任职、情感和行为是哪个表现与大家一致的现象15,社会促进:由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会提高工作成绩和效率的现象16,相似性:在客观上双方具有一致性,主观上能意识到的特点17,补偿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过一定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补偿18,强迫性:在空间位置上比较接近交往频率较高易产生人际吸引二,简答题5分*6个=30分1.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看法SSP取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1)社会化,把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代表会人物纽夸姆,墨菲。

社会人的条件:掌握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有社会生活目标,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2)社会角色:由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大多数人的社会期望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和心理倾向3)社会交换:霍班斯,社会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交换的过程PSP取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1)社会行为:勒温B=F(P*E) 社会行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群体3)社会影响:奥尔波特,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影响4)人际互动:人与人相互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CCSP取向(跨文化的社会心理学)1)不同文化模式的人的心理特点2)性别角色差异2.社会心理的基本特征1)社会存在:人类加工过的社会物质的存在2)社会意识:人对社会存在的反应,人的精神活动的总和包括三个层面【1】社会意识形态:稳定的,具有阶级性。

最新版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388题(含参考答案)

最新版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3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测试复习3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哪种行为不属于社会性利他助人行为A、微笑B、团结他人C、接纳他人D、捐赠答案:D2.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做出从众的行为这属于从众影响因素的()A、群体因素B、情境因素C、时间因素D、个体因素答案:D3.在美国的APA当中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列为了心理学会的第()分会A、五B、六C、七D、八答案:D4.如果回忆时的线索与记忆编码相匹配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比较好的回忆起目标事件,这叫做()A、记忆匹配效应B、线索匹配效应C、特征编码效应D、线索编码效应答案:C5.对案情进行裁定,专家的证言()A、肯定是对的B、必须遵从C、具有参考价值D、可以忽视答案:C6.证人在陈述证言的时候条理清晰滴水不漏的人比说话连贯毫无组织的人的证言()A、可信度高B、更值得参考C、可信度低D、更具有说服力答案:C7.政府和有关机构开展大规模的宣传促进人们的环保行为,这是利用()在进行干预。

A、信息战B、信息反馈C、示范D、信号提示答案:A8.为了促进个体的环境保护行为我们可以从()个方面进行干预A、三B、四C、五D、六答案:C9.男性与女性个人圈相比较()A、女的大B、一样大C、男的大D、无比较性答案:C10.人际距离是一种()距离。

A、物理距离B、心理距离C、思想距离D、空间距离答案:B11.两夫妻在一起,男的打呼噜,女的开始根本睡不着觉,后来没有呼噜声她反而睡不着。

说明她()了噪音A、习惯B、听力不好C、屏蔽D、适应答案:D12.经典环境心理学问题研究包括()个方面。

A、二B、三C、四D、五答案:D13.以下哪种染色体的人不属于克兰费尔特综合症A、XXXYB、XYC、XXYD、XYY答案:B14.1950年发端于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从()的视角看待利他行为A、哲学B、经济学C、心理学D、社会学答案:B15.以前甲和乙住同样大小的茅草屋,当有一天甲发现乙盖起了一座大房子,他就会很愤怒,这种愤怒源自于()A、心理不平衡B、心理落差C、心理失调D、相对剥夺感答案:D16.艾森伯格将利他性助人行为分为调节性行为、()、帮助性行为和完全利他性行为A、分享性行为B、习俗性行为C、包容性行为D、公正性行为答案:A17.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更多的时候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这属于()A、纯粹的利他主义B、进化的利他主义C、自我的利他主义D、本土的利他主义答案:C18.()和达力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旁观者有的时候有抑制的状况。

大学本科《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大学本科《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大学本科《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姓名: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A.社会态度的核心因素是意向B.从众行为说明人的社会意识中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C.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D.社会态度无法直接观察2.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否犯罪在于(C)的区别。

A.情境B.本我C.自我D.超我3.社会表征研究的代表人物是(A)A.莫斯科维奇B.塔福尔C.波特D.奥尔波特4.善于组织工作的是(C)领导。

A.社会型B.支配型C.任务型D.规范型5.拉塔和达力的实验表明,旁观者有时候有(C)作用。

A.鼓励B.刺激C.抑制D.恐吓6.符号互动来自于(B)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A.心理学B.社会学C.物理学D.生物学7.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可以分为意识和(C)A.情绪B.思想C.无意识D.逻辑8.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C)A.行为控制理论是斯金纳提出的B.日本对于灾害心理学很有研究C.霍兰德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D.教育心理学是我国应用最多的应用心理学9.上班的时候做自己的工作,突然间领导来视察,平时做的挺好的工作这时候也做不好了。

这是出现了(A)A.社会抑制B.强势反应强化C.社会促进D.社会惰化10.《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是(B)的著作A.罗斯B.达尔文C.卢梭D.凯特曼11.以下成语中与体现了去个体化的哪一项?(A)A.法不责众B.敢作敢当C.自力更生D.独立自主12.弗洛伊德认为把人和人联系起来的关键是(C)A.冲动B.欲望C.情绪D.理智13.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A.面试并不是一种沟通形式B.不同文化情境下的沟通有很大差异C.沟通对身体具有保健性功能D.沟通是心理发展的动力14.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D)A.上司与下属的沟通属于下行沟通B.双向沟通比单项沟通更为准确C.假相倚的概念是琼斯和西鲍特提出的D.单线型组织非常常见15.“由于人们追求享乐而造成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的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并且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

最全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最全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1.0分) P155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1.0分) P120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1.0分) P92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1.0分) P119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1.0分) P91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0分) P90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1.0分) P123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1.0分) P170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1.0分) P108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0分) P118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1.0分)P155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

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

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

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7. 六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发动了侵略战争,这种对中国人民的侵犯是()。

A. 目的性侵犯
B. 工具性侵犯
C. 报复性侵犯
D. 动作性侵犯
8. 在人际交往的()阶段,人们希望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对日后关系积极定向。

A. 定向
B. 情感探索
C. 情感交流
D. 稳定交往
9. 1898年特里普利特对骑自行车人单独行驶、陪伴行驶以及竞赛的速度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研究,发现了()现象。

A. 群体极化
B. 去个性化
C. 社会助长
D. 旁观者效应
10. 在一个好的集体中,不良言行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言行。

这一现象的适当解释是()。

A. 团体凝聚力的作用
B. 从众
C. 老师的威信
D. 认知失调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如何提高沟通能力?
2. 群体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3. 流行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4. 社会化的内容有哪些?
5. 成就动机有什么作用?
五、论述题:(共15分)
试述大众传播媒介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答题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如何提高沟通能力?
2.群体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3.流行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4.社会化的内容有哪些?
5. 成就动机有什么作用?
五、论述题:(共15分)
试述大众传播媒介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