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计算题(分类)教案资料
初中浮力练习课教案
初中浮力练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
(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启发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时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物体,测量其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水中的浮力。
2.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物体的质量、体积、水的密度等。
3. 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总结规律(10分钟)1.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探究过程。
2. 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自身的体积、物体排开的液体的密度、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等。
3. 引导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强调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物理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九章《浮力》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沉条件的判断。
3. 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浮沉条件的判断及浮力的计算。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装置、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学具:直尺、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浮力演示装置,展示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2. 知识回顾(10分钟)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浮力计算、浮沉条件判断的例题,强调解题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判断题:判断下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2. 答案(1)浮力计算题答案。
(2)判断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浮力知识的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浮力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细节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说明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从而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
2. 利用图示和数学推导,详细解释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例题讲解的细节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涵盖浮力的计算、浮沉条件的判断等知识点。
浮力综合知识点、题型+强化练习教案(含答案)
浮力综合知识点、题型+强化练习教案(含答案)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ρ液【跟踪练习】1、 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 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5体积浸入水中(g=10N/kg )。
求:(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2、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1/4,求这个木块的密度。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V 排=V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 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浮力的计算方法 复习教案
浮力的计算方法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本质。
2、进一步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提升解决涉及浮力计算相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难点: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复习:浮力的计算方法有一、测量法:例题:小明有一正立方体金属块,他想知道该金属块的密度,于是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在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该金属块的密度约为()A. 2.5×103㎏/m3B. 3.0×103㎏/m3C. 3.5×103㎏/m3D. 1.25×103㎏/m3方法二: 公式法F浮=G排=ρ液V排gF/Nh 0.40.30.20.10 2 46例题:如图19所示,一自重4N 的容器放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500cm2,内装70N 水。
一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漂浮于水面上,木块浸入水中深度为6cm 。
求:A 受到水的浮力。
(g=10N/kg )方法三:二力平衡 F 浮=G 物例题:如图19所示,一自重4N 的容器放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500cm2,内装70N 水。
一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漂浮于水面上,木块浸入水中深度为6cm 。
求:A 受到水的浮力。
(g=10N/kg )方法四:上下压力差法例题:如图19所示,一自重4N 的容器放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500cm2,内装70N 水。
一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漂浮于水面上,木块浸入水中深度为6cm 。
求:A 受到水的浮力。
(g=10N/kg )F F 向下F 浮=F 向上- F 向下当堂检测:1.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2. 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情况如图3中甲、乙所示,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D.密度计在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A处的刻度值3: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100cm2,重为6N的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20cm深的某液体。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浮力的计算》复习-一等奖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的计算》复习教案课堂引入新课讲授新二、选择研究对象1、根据我们之前的学习与练习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存在较多问题的是在浮力的计算这一板块,这一模块是我们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计算浮力的几种方法。
2.求浮力的方法很多,在解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哪种计算方法呢?你会从什么方面来对你所选择的方法进行研究呢?提示:题目关键词、受力分析、适用情况学生列举:称重法、压力差法、平衡法、阿基米德原理法知:学生对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在提出问题以后则要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三、探究分析(1)题型解析:现在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完成手中的4个例题,并解析题目中的知识要点,教师做好巡堂工作。
例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8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8N,竖直向上B.5N,竖直向下C.13N,竖直向下D.3N,竖直向上已知:解题关键:例2.把质量为100g的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0.76N水溢出,则其受到的浮力是()A.0.24N B.0.76N C.1ND.7.6N已知:解题关键:例3.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5N、5N,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A.5N B.10N C.15N D.20N已知:解题关键: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典型例题部分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的能力完成习题小组内部共同商讨解答的方法总结答题的方探寻解题技巧检查学生对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培养组间团结互助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2)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浮力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流体中排开的体积乘以流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浮力公式为:F浮= ρ液gV排,其中ρ液为流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排开的流体体积。
2.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
这个原理适用于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 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能够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沉入液体中。
(2)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重力、浮力和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1)浮力公式的灵活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浮力条件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讲授法: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及实际应用;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浮力问题,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浮力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验演示,引入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3. 分析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九章《压强与浮力》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浮力的计算及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定义,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能够分析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3. 学会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浮力的计算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浮力的计算。
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装置,展示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3. 随堂练习(1)判断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解释原因。
(2)计算给定物体的浮力,并判断其浮沉。
4. 知识点讲解(1)浮力的计算方法。
(2)浮力公式的应用。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更多影响因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浮力的基本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上。
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观察中抽象出浮力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实验现象,详细解释浮力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深入剖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图示和实例使学生理解。
初中浮力大题设计教案
初中浮力大题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游泳、船只、气球等,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存在和作用。
2. 提问:什么是浮力?浮力是如何产生的?二、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15分钟)1. 实验一:将物体放入液体中,观察物体是否浮起来,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实验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放入同一液体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15分钟)1. 实验三:使用浮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实验四:改变液体的密度,测量同一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四、阿基米德原理(10分钟)1.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和公式。
2. 示例计算: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实验三和实验四中的浮力。
3. 学生自主练习: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其他实验数据的浮力。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大小计算方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大小计算方法。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浮力的相关知识。
在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进一步巩固了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浮力分析计算题教案
五、计算题:56.(04湖北黄冈)(综合题)如图所示,是小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
当水箱中水深达到1.2m时,浮子A恰好堵住进水管向箱内放水,此时浮子A有体积露出水面(浮子A只能沿图示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
若进水管口水的压强为1.2×105Pa,管口横截面积为2.5㎝2,贮水箱底面积为0.8m2,浮子A重10N。
求:(1)贮水箱能装多少水?(2)浮子A的体积应多大?解:⑴V=Sh=0.8m2×1.2m=0.96m3M=ρV=1.0×103㎏/m3×0.96m3=960㎏⑵当浮子恰好堵住出水管时,F浮=G A+F压F压=pS=1.2×105Pa×2.5×10-4m2=30Nρ水Vg= G A+F压=10N+30NV=6×10-6m257.(04福建漳州)有一艘质量为2.0×106kg的运输船,在一次海难中沉入海底,打捞船利用超声波测出沉船到海面的距离约100m;潜水员潜入海底,找到沉船的一个舱盖,面积约0.5m2,打开它进入船舱,察看情况,以便制定打捞方案,打捞沉船的方案之一是用许多浮力代绑在船身上,每个浮力袋的体积约10m3,利用这些浮力袋受到的浮力使船上浮(海水的密度是1.03*103kg/m3)求:(1)海水对舱盖的压强(2)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请你再求出两个物理量。
解:⑴舱盖受到的压强:⑵运输船的重海水对舱盖的压力:每个浮袋受到海水的浮力使船上浮,大约需要浮力袋的个数:58.(04江西南昌)如图20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 (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 求:(1)石块所受浮力;(2)容器中水的重力;(3)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解:(1)F浮=ρ液gV排=1×103kg/m3×10N/kg×100×10-6m3=1N …………2分(2)…………1分V水=Sh=50cm2×10cm=5×102cm3………………1分G水=m水g=ρ水gV水=1×103kg/m3×10N/kg×5×102×10-6m3=5N…………1分(3)…………1分59.(04济南)(7分)去年济南市对大明湖进行了首次换水清淤,换水后的大明湖水清见底,鱼儿欢畅。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计算方法》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计算方法》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计算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重点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浮力的计算】1.称重法:F浮=G-F拉2.压差法:F浮=F2-F13.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表达式:F浮=G排(3)导出式:F浮= G排= m排g= ρ液 gV排4.浮沉条件状态漂浮悬浮上浮下沉(沉底)力的关系F浮=G物F浮=G物F浮>G物F浮<G物密度关系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案例1 】称重法求浮力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答案:1 密度解析: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先读出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G。
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利用公式F浮 =G - F拉进行计算。
本题中F浮 = 3N - 2N = 1N。
从中看出,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石块受到的浮力不同,这进一步说明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案例2 】压差法求浮力用手将一个质量为500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浸没于水中,使物块上表面离水面20cm。
求:(1)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2)正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答案:(1)物块下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h1 =10cm+20cm=30cm=0.3m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2)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物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根据正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就等于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所以解析:计算液体压强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力用公式。
(完整word版)浮力计算专题复习教案
第九章?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 ?授课方案授课时间:课时安排: 1 课时授课种类:复习课授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熟悉四种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2、会依照题意选择适合的方法计算浮力过程与方法:经过对学生进行正确计算浮力的指导,提高学生解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用正确方法计算浮力所获得的成就感。
授课重点:依照题意选择适合方法计算浮力,特别是阿基米德原理和平衡力法的应用。
授课难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公式变化的应用。
授课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媒体平台:多媒体授课过程:一,实验情境导入:实验:在一个水槽里放一个飘扬的小木块和一个沉底的大石块,问那个碰到的浮力大?〔学生答复〕引入:那么如何解析比较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呢?又要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复习浮力的计算方法。
〔1 分钟〕二、自主学习:1.知识点回忆〔 3 分钟〕让学生分别说出所学到的求浮力的计算方法。
〔要求:先回忆,忘记的再翻看书本〕,并登台显现。
教师总结归纳出并以知识树的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
知识树:〔要求:读记 1 分钟〕三,快速练习〔 6 分钟〕分别对四种方法进行解析和练习:〔 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典型例题:一个正方体物体全部吞没在水中下表面碰到的压力为,上表面碰到的压力为,那么该正方体碰到水的浮力是____ N.〔学生口答,并说出解题重点〕教师点拨: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压力差法常常适合于压力、压强时求浮力的情况。
〔 2〕称重法:F浮=G—F典型例题:如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全部吞没时碰到的浮力是 ____ N.〔学生口答,并说出解题重点〕点拨:称重法适用于两次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 m排g =ρ液 g V 排典型例题:〔要求:简单写出解题过程〕1、把一个石块放入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了100g 水,求石块碰到的浮力。
2、一个石块体积为20cm3 吞没在水中,那么石块碰到的浮力是多少?〔学生板演并说出解题重点,师生共同议论〕点拨:阿基米德原理适合排开液体体积、质量也许全部吞没时给出物体体积的情况,同时阿基米德原理还适合于气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浮力计算、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等知识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4.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及物体浮沉条件。
5.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1.针对学生对浮力计算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教学难度和进度,注重对浮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训练;
2.针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差异,加强实验指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验技能;
3.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通过浮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实践操作,巩固提高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浮力现象,从实践中巩固浮力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题解决,拓展应用
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课堂小结,反馈评价
5.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浮力与物体稳定性的关系,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浮力的计算》教案
《浮力的计算》教案《浮力的计算》教案【学习目标】熟悉常用的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2.会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浮力.【典型例题】(一、二、三、问题共同完成,四问题A类生完成)一、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F浮=_____________.分层教学《浮力的计算》导学案如果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此时F向下=0,所以F浮=_______.分层教学《浮力的计算》导学案例1.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浸没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液体表面到物体上表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二、称重法:F浮=___________.例2.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示数为70N,将物体浸没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68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三、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______=_____________.例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物体上表面到液体表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四、悬浮或漂浮条件法:F浮=_____*例4.一个物体质量是1kg,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5,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拓展提升1.如图所示,边长为0.1m的立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它的每个正方形表面积是分层教学《浮力的计算》导学案多少?如果它的下表面处的深度为20cm,则下表面处的压强为多少?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上表面处的压强是多少?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分层教学《浮力的计算》导学案2.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力为15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是_________N。
3.一个球重5N,体积是0.6×10-3m3,浸没在水中,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若它能自由运动,则它在水中将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4.如图所示,水面上的木块分层教学《浮力的计算》导学案,它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50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5.铁的密度是7.9×103kg/m3,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把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则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如果把此铁块放到水银中,浮力又是多少?。
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浮力的概念与计算公式1.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1.2 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大小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公式为:F浮= ρ液体×V排开×g,其中ρ液体是液体的密度,V排开是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g是重力加速度。
第二章: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计算2.1 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概念物体在空气中同样会受到浮力的作用,称为空气浮力。
空气浮力的大小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F浮= ρ空气×V排开×g。
2.2 空气浮力的应用实例飞机的飞行原理:飞机的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使得飞机在飞行时产生的空气浮力大于飞机的重力,从而实现飞行。
热气球上升原理:热气球内部加热产生热空气,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外部冷空气,从而产生向上的浮力,使热气球上升。
第三章: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计算3.1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概念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是水对物体的向上推力。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较。
3.2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计算方法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将浮在水面上,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物体将沉入水底,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第四章: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4.1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概念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是指液体对物体的向上推力。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比较。
4.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浮在液体表面,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沉入液体中,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第五章:浮力计算的应用题解析5.1 题目解析方法分析题目中给出的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物体体积等信息。
根据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比较,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使用浮力计算公式计算浮力的大小。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浮力练习教案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浮力的练习教案。
本节课主要涉及到浮力的概念以及实验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浮力的本质原理。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教案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具体安排和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 教案的目标1.了解什么是浮力。
2.掌握浮力等同于排开在水中所受到的水的重量这一概念。
3.能够通过实验佐证浮力的概念。
4.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
二. 教案的重点1.浮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佐证浮力的概念。
三. 教案的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浮力等同于排开在水中所受到的水的重量。
2.如何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浮力的存在。
四. 教学具体安排1.导入通过视频、图片、短语片段等多种形式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于灯泡漂浮在水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尤其是图中灯泡各种角度下的表现,通过学生自主比较和讨论,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话题。
2.展示实验现象教师将一个简单的实验放到讲台上,向学生展示一个芝士洼和一个同等体积、质量的玻璃球。
学生可以先通过自己的感官进行判断,认为哪一个重一些,哪一个轻一些。
教师在芝士洼中放入玻璃球,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检查球是否浮在水面上。
3.教师引导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等同于排开在水中所受到的水的重量这一概念,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
相关问题可以有: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够浮在水上?为什么一张纸丢到水里会下沉?等等。
4.实验展示教师将两个相同的芝士洼放在讲台上,其中一个里面放入一小块纸巾。
在学生的配合下将另一个洼里的水倒入有纸巾的洼里。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向教师说明纸巾的现象,教师在加以引导:为什么纸巾会浮在水面上?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等同于排开在水中所受到的水的重量。
5.实验解析通过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本质原理,更加全面地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
五. 教学反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了学生了解浮力等同于排开在水中所受到的水的重量这一重要概念,让学生对浮力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浮力计算复习课教案
浮力计算复习课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复浮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进行相关应用题的讲解和练。
教学内容
1.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讲解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并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的浸没和浮起现象之间的关系。
2. 浮力计算公式:介绍浮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应用公式计算浮力。
3. 相关应用题讲解:给予学生一些浮力计算的应用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4. 练环节:提供一定数量的浮力计算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互相检查和讨论。
教学步骤
步骤一:浮力的概念和原理(10分钟)
- 通过简单的实验或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步骤二:浮力计算公式(15分钟)
- 介绍浮力计算的基本公式:F = ρ * V * g,其中 F 为浮力,ρ 为液体密度,V 为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g 为重力加速度。
步骤三:相关应用题讲解(20分钟)
- 给予学生一些浮力计算的应用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步骤四:练环节(15分钟)
- 提供一定数量的浮力计算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互相检查和讨论。
教学资源
- 实验器材或图示,用于讲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 批改用红笔及讲解用白板,用于批改和讲解应用题。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浮力计算原理和公式的理解程度。
- 批改和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评估学生对浮力计算的运用能力。
扩展活动
- 设计一个浮力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和总结经验。
参考资料
- 无
---
以上为浮力计算复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计算方法》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计算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浮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
3. 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计算方法。
2. 难点:浮力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的概念。
3. 运用讲解法,详细解析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计算方法。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5. 举实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浮力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单位。
3.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4.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5. 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给出实例进行分析。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浮力计算题目,包括简单和复杂情况的计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潜水员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浮力计算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浮力实验,如制作简易的浮力秤,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
3. 探讨浮力在船舶、潜水艇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浮力实验装置、液体、不同体积和密度的物体。
初中浮力的计算教案
初中浮力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单位。
2. 掌握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理解并掌握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4.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培养利用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理解和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1. 启发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理解和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科学方法。
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
2. 浮力计。
3. 液体(如水、盐水等)。
4. 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浮力现象引入课题,如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应用。
2. 提问学生对浮力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和施力物体。
二、浮力的概念和单位(10分钟)1. 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方向和施力物体。
2. 介绍浮力的单位,如牛顿(N)。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5分钟)1. 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如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2.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等。
四、阿基米德原理(20分钟)1. 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原理的内容和应用。
2.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如F浮= ρ液gV排。
五、称重法计算浮力(20分钟)1. 讲解称重法计算浮力的步骤,如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液体中的重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并记录数据。
六、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浮力的理解。
2. 提问学生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船舶、潜水艇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浮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单位,使学生对浮力有了基本的了解。
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使学生掌握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通过介绍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理解了浮力的计算方法。
通过称重法实验,使学生学会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初中浮力计算教案
初中浮力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
3. 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点:1.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1. 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浮力计、物体、水、容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浮力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浮力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和施力物体是什么?二、浮力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2. 介绍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再测量物体在水中的重力,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物体在水中的重力。
3. 示例:给出一个物体,让学生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
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5分钟)1. 介绍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2. 解释:物体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单位体积的液体排开的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 示例:给出一个物体,让学生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四、实验(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浮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2. 记录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五、总结(10分钟)1. 回顾浮力的计算方法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提问:浮力的计算方法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的计算方法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10.2.2浮力大小的计算-2018年学考A同步教案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教案:10.2.2 浮力大小的计算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水V排g2. 物体重、浮力、支持力之间的关系:F浮 = G F支3. 漂浮条件:F浮≥ G4. 物体的沉浮条件:F浮≤ G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物体重、浮力、支持力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物体的沉浮状态。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
2. 物体重、浮力、支持力之间的关系。
3. 判断物体的沉浮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算器、浮力演示仪、实物模型等。
2. 学具:浮力计算器、测量工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2. 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物体重、浮力、支持力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入水中,水位上升了10cm,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引导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浮力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利用浮力演示仪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浮力的作用。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计算公式、物体重、浮力、支持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沉浮条件。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入水中,水位上升了10cm,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2)一个体积为0.5立方米的物体放入空气中,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2. 判断题:(1)物体在液体中浮沉,浮力一定大于物体的重力。
()(2)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浮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实验演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浮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计算
1、某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是10N,浸没在水中称重是6.8N,求这个物体的密度?
2、排水量为2×103t的轮船,装满货物后,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在长江里航行时
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m3?
3、一木块体积为100cm3,密度为ρ木=0.6×103kg/m3,求:(1)用手把木块全部按入水中时,
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放手后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有多大?
4、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块浸没在水中,铜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5、一个质量为7.9g的实心铁球,先后放入盛有水银和水的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小球所
受的浮力分别是多大?(ρ铁=7.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6、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1.2N,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时读数是0.7N,求:(1)石
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石块的体积有多大?(3)石块的密度多大?
7、一质量为2千克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测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 ×10-3m3,求(1)木块
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体积?(3)木块的密度(g=10N/kg)?
8、用细线吊着质量为0.79千克的铁块慢慢浸没于盛满水的烧杯中,求:(1)铁块受到的
浮力?(2)从烧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3)细线对铁块的拉力?(ρ铁=7.9×103kg/m3)9、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体积为100cm3的物体,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7N,则这个物体受的重力为多少牛?(g=10N/kg)
10、把一个为89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若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79N,求金属块的密度?(g=10N/kg)
11、小明将一块冰放到一杯冷水中,他测出冰块露出水面体积是1.0×10-6m3,占整个冰块体
积的十分之一,同时测出了杯中水的深度为0.15m。
求:(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2)此时冰块所受的浮力?(3)冰块的密度?(g=10 N/kg,不考虑大气压)
12、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某石块所受重力为5牛;浸没在水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1.4牛,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13、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g=10 N/kg )。
试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质量;(3)木块的密度。
14、有一物体质量为2kg,体积是2.3dm3, 把它浸没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g=10 N/kg )。
15、一轮船吃水深度为4.4m,排水量达7×103t,计算:(1)在海面下3m深处,海水对该船
体产生的压强?(2)满载时船所受的浮力?(ρ海水=1.03×103kg/m3,g=10 N/kg )16、把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求(1)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2)溢出水的质量。
17、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挂形盛水容器中,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75cm3,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
18、密度为0.9×103kg/m3质量为8.1千克石蜡,(1)放入足量水中,石蜡受到的浮力多大?(2)若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煤油中,浮力是多少?
19、某物体悬浮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为15.68牛,求(1)物体的体积?(2)若将此物体放入水中,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煤油密度为0.8×103kg/m3)
20、一质量为100克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溢出了40克水,求(1)该物体所受的浮力;(2)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21、把质量是270g的铝块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下面,并把铝块浸没在水中,问(1)铝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大?(铝的密度是2.7×103kg/m3)。
22、一个体积是100cm3的铁球挂在弹簧秤上,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5N,求:(1)铁球受到的浮力;(2)铁球受到的重力;(3)这个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已知ρ铁=7.9×103kg/m3,取g=10N/kg)
23、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一金属球重14.7牛,把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4.9牛.已知该金属的密度是2.0×103kg/m3,这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24、刚自制了一个泡沫救生圈,其质量为8kg,体积为0.06 m3。
求:(1)救生圈漂浮在水
面上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多大?(2)当小刚躺到救生圈上面时,救生圈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小刚的重力是多少?(g=10 N/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