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优质教案7:2.1 函数及其表示教学设计
高三数学一轮 2.1函数及其表示导学案 理 北师大版
![高三数学一轮 2.1函数及其表示导学案 理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3c0f5b31b765ce0508144a.png)
第二章 函 数 学案4 函数及其表示导学目标: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等)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自主梳理1.函数的基本概念 (1)函数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 ,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 ,在集合B 中 ,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函数的值域.(2)函数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函数的表示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函数相等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__________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相等,这是判定两函数相等的依据.(5)分段函数:在函数的________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____________,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它的定义域是各段取值区间的________,值域是各段值域的________.2.映射的概念 (1)映射的定义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 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 .(2)由映射的定义可以看出,映射是 概念的推广,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要注意构成函数的两个集合,A 、B 必须是 数集.自我检测1.(2011·佛山模拟)设集合M ={x |0≤x ≤2},N ={y |0≤y ≤2},给出下列4个图形,其中能表示集合M 到N 的函数关系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2010·湖北)函数y =1log 0.5x -的定义域为( )A .(34,1)B .(34,+∞)C .(1,+∞)D .(34,1)∪(1,+∞)3.(2010·湖北)已知函数f(x)=⎩⎪⎨⎪⎧log 3x ,x >02x, x ≤0,则f(f (19))等于( )A .4 B.14C .-4D .-144.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x 相同的函数是( )A .y =x 2xB .y =(x )2C .y =lg 10xD .y =2log 2x5.(2011·衡水月考)函数y =lg(ax 2-ax +1)的定义域是R ,求a 的取值范围.探究点一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例1 (教材改编)下列对应关系是集合P 上的函数的是________.(1)P =Z ,Q =N *,对应关系f :对集合P 中的元素取绝对值与集合Q 中的元素相对应; y =x 2,x ∈P ,y ∈Q ;(2)P ={-1,1,-2,2},Q ={1,4},对应关系:f :x →y =x 2,x ∈P ,y ∈Q ;(3)P ={三角形},Q ={x |x >0},对应关系f :对P 中三角形求面积与集合Q 中元素对应.变式迁移1 已知映射f :A →B .其中B .其中A =B =R ,对应关系f :x →y =-x 2+2x ,对于实数k ∈B ,在集合A 中不存在元素与之对应,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B .k ≥1C .k <1D .k ≤1 探究点二 求函数的定义域例2 (1)求函数y =x +1+x -0-x的定义域;(2)已知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0,1),求f (x )的定义域.变式迁移2 已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那么g (x )=f x 21+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三 求函数的解析式例3 (1)已知f (2x+1)=lg x ,求f (x );(2)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 (x +1)-2f (x -1)=2x +17,求f (x );(3)已知f (x )满足2f (x )+f (1x)=3x ,求f (x ).变式迁移3 (2011·武汉模拟)给出下列两个条件: (1)f (x +1)=x +2x ;(2)f (x )为二次函数且f (0)=3,f (x +2)-f (x )=4x +2.试分别求出f (x )的解析式.探究点四 分段函数的应用例4 设函数f (x )=⎩⎪⎨⎪⎧x 2+bx +c , x ≤0,2, x >0.若f (-4)=f (0),f (-2)=-2,则关于x 的方程f (x )=x 的解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变式迁移 4 (2010·江苏)已知函数f (x )=⎩⎪⎨⎪⎧x 2+1,x ≥0,1, x <0,则满足不等式f (1-x 2)>f (2x )的x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1.与定义域有关的几类问题第一类是给出函数的解析式,这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第二类是实际问题或几何问题,此时除要考虑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应考虑使实际问题或几何问题有意义;第三类是不给出函数的解析式,而由f (x )的定义域确定函数f [g (x )]的定义域或由f [g (x )]的定义域确定函数f (x )的定义域.第四类是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求参数范围问题,常转化为恒成立问题来解决. 2.解析式的求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和换元法,除此还有代入法、拼凑法和方程组法.(满分: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1)y 1=x +3x -5x +3,y 2=x -5;(2)y 1=x +1x -1,y 2=x +1x -1;(3)f (x )=x ,g (x )=x 2;(4)f (x )=3x 4-x 3,F (x )=x 3x -1;(5)f 1(x )=(2x -5)2,f 2(x )=2x -5.A .(1)(2)B .(2)(3)C .(4)D .(3)(5)2.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公共点数目是 ( ) A .1 B .0 C .0或1 D .1或23.(2011·洛阳模拟)已知f (x )=⎩⎪⎨⎪⎧x +x ≤-,x 2-1<x,2x x,若f (x )=3,则x 的值是( )A .1B .1或32C .1,32或± 3D. 34.(2009·江西)函数y =x +-x 2-3x +4的定义域为( )A .(-4,-1)B .(-4,1)C .(-1,1)D .(-1,1]5.(2011·台州模拟)设f :x →x 2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如果B ={1,2},则A ∩B 为 ( )A .∅B .{1}6.下列四个命题:(1)f (x )=x -2+1-x 有意义;(2)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3)函数y =2x (x ∈N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4)函数y =⎩⎪⎨⎪⎧x 2, x ≥0,-x 2,x <0的图象是抛物线.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________.7.设f (x )=⎩⎪⎨⎪⎧ 3x +1 x x 2 x ,g (x )=⎩⎪⎨⎪⎧2-x 2xx ,则f [g (3)]=________,g [f (-12)]=________.8.(2010·陕西)已知函数f (x )=⎩⎪⎨⎪⎧3x +2,x <1,x 2+ax ,x ≥1,若f (f (0))=4a ,则实数a =______.三、解答题(共38分)9.(12分)(1)若f (x +1)=2x 2+1,求f (x )的表达式; (2)若2f (x )-f (-x )=x +1,求f (x )的表达式;(3)若函数f (x )=xax +b,f (2)=1,又方程f (x )=x 有唯一解,求f (x )的表达式.10.(12分)已知f (x )=x 2+2x -3,用图象法表示函数g (x )=f x +|f x2,并写出g (x )的解析式.11.(14分)(2011·湛江模拟)某产品生产厂家根据以往的生产销售经验得到下面有关销售的统计规律:每生产产品x (百台),其总成本为G (x )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2万元,并且每生产100台的生产成本为1万元(总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R (x )(万元)满足R (x )=⎩⎪⎨⎪⎧-0.4x 2+4.2x -0.8, 0≤x ≤5,10.2, x >5.假定该产品产销平衡,那么根据上述统计规律:(1)要使工厂有盈利,产品x 应控制在什么范围?(2)工厂生产多少台产品时盈利最大?此时每台产品的售价为多少?答案 自主梳理 1.(1)数集 任意一个数x 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 定义域 函数值的集合{f(x)|x∈A} (2)定义域 值域 对应关系 (3)解析法 列表法 图象法 (4)对应关系 (5)定义域 对应关系 并集 并集 2.(1)都有唯一 一个映射 (2)函数 非空自我检测1.B [对于题图(1):M 中属于(1,2]的元素,在N 中没有象,不符合定义;对于题图(2):M 中属于(43,2]的元素的象,不属于集合N ,因此它不表示M 到N 的函数关系;对于题图(3):符合M 到N 的函数关系;对于题图(4):其象不唯一,因此也不表示M 到N 的函数关系.]2.A 3.B 4.C5.解 函数y =lg(ax 2-ax +1)的定义域是R ,即ax 2-ax +1>0恒成立. ①当a =0时,1>0恒成立;②当a ≠0时,应有⎩⎪⎨⎪⎧a >0,Δ=a 2-4a <0, ∴0<a <4.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0≤a <4. 课堂活动区例1 解题导引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要检验给定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只需要检验:①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给出;②根据给出的对应关系,自变量在其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是否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2)解析 由于(1)中集合P 中元素0在集合Q 中没有对应元素,并且(3)中集合P 不是数集,所以(1)和(3)都不是集合P 上的函数.由题意知,(2)正确.变式迁移1 A [由题意知,方程-x 2+2x =k 无实数根,即x 2-2x +k =0无实数根.∴Δ=4(1-k )<0,∴k >1时满足题意.]例2 解题导引 在(2)中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0,1)是指x 的取值范围还是2x +1的取值范围?f (x )中的x 与f (2x +1)中的2x +1的取值范围有什么关系?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应有⎩⎪⎨⎪⎧x +1≥0,x -1≠0,2-x >0,2-x ≠1,即⎩⎪⎨⎪⎧x ≥-1,x ≠1,x <2,解得⎩⎪⎨⎪⎧-1≤x <2,x ≠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x |-1≤x <1或1<x <2}. (2)∵f (2x +1)的定义域为(0,1), ∴1<2x +1<3,所以f (x )的定义域是(1,3).变式迁移2 (-1,-910)∪(-910,2]解析 由⎩⎪⎨⎪⎧0≤x 2≤2x +1>01+x +得-1<x ≤2且x ≠-910.即定义域为(-1,-910)∪(-910,2].例3 解题导引 函数解析式的类型与求法(1)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可用待定系数法.(2)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 (3)已知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是未知量外,还出现其他未知量,如f (-x )、f (1x)等,要根据已知等式再构造其他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解 (1)令2x +1=t ,则x =2t -1,∴f (t )=lg 2t -1,∴f (x )=lg 2x -1,x ∈(1,+∞).(2)设f (x )=ax +b ,(a ≠0)则3f (x +1)-2f (x -1)=3ax +3a +3b -2ax +2a -2b =ax +b +5a =2x +17, ∴⎩⎪⎨⎪⎧a =2,b +5a =17, ∴a =2,b =7,故f (x )=2x +7.(3)2f (x )+f (1x)=3x , ①把①中的x 换成1x,得2f (1x )+f (x )=3x, ②①×2-②,得3f (x )=6x -3x,∴f (x )=2x -1x.变式迁移3 解 (1)令t =x +1,∴t ≥1,x =(t -1)2.则f (t )=(t -1)2+2(t -1)=t 2-1,即f (x )=x 2-1,x ∈[1,+∞).(2)设f (x )=ax 2+bx +c (a ≠0),∴f (x +2)=a (x +2)2+b (x +2)+c , 则f (x +2)-f (x )=4ax +4a +2b =4x +2. ∴⎩⎪⎨⎪⎧ 4a =4,4a +2b =2. ∴⎩⎪⎨⎪⎧a =1,b =-1. 又f (0)=3,∴c =3,∴f (x )=x 2-x +3.例4 解题导引 ①本题可以先确定解析式,然后通过解方程f (x )=x 来确定解的个数;也可利用数形结合,更为简洁.②对于分段函数,一定要明确自变量所属的范围,以便于选择与之相应的对应关系. ③分段函数体现了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相应的问题处理应分段解决.C [方法一 若x ≤0,则f (x )=x 2+bx +c . ∵f (-4)=f (0),f (-2)=-2,∴⎩⎪⎨⎪⎧-2+b -+c =c ,-2+b -+c =-2, 解得⎩⎪⎨⎪⎧b =4,c =2.∴f (x )=⎩⎪⎨⎪⎧x 2+4x +2, x ≤0,2, x >0.当x ≤0,由f (x )=x ,得x 2+4x +2=x , 解得x =-2,或x =-1;当x >0时,由f (x )=x ,得x =2. ∴方程f (x )=x 有3个解.方法二 由f (-4)=f (0)且f (-2)=-2,可得f (x )=x 2+bx +c 的对称轴是x =-2,且顶点为(-2,-2),于是可得到f (x )的简图(如图所示).方程f (x )=x 的解的个数就是函数图象y =f (x )与y =x 的图象的交点的个数,所以有3个解.]变式迁移4 (-1,2-1)解析 函数f (x )=⎩⎪⎨⎪⎧x 2+1,x ≥0,1, x <0的图象如图所示:f (1-x 2)>f (2x )⇔⎩⎪⎨⎪⎧1-x 2>2x1-x 2>0,解得-1<x <2-1.课后练习区1.C [(1)定义域不同;(2)定义域不同;(3)对应关系不同;(4)定义域相同,且对应关系相同;(5)定义域不同.]2.C [有可能是没有交点的,如果有交点,那么对于x =1仅有一个函数值.]3.D [该分段函数的三段各自的值域为(-∞,1],[0,4),[4,+∞),而3∈[0,4),∴f (x )=x 2=3,x =±3,而-1<x <2,∴x = 3.]4.C5.D [由已知x 2=1或x 2=2,解之得,x =±1或x =±2,若1∈A ,则A ∩B ={1},若1∉A ,则A ∩B =∅,故A ∩B =∅或{1}.] 6.1解析 (1)x ≥2且x ≤1,不存在;(2)函数是特殊的映射;(3)该图象是由离散的点组成的;(4)该图象是两个不同的抛物线的两部分组成的,不是抛物线.故只有(2)正确.7.7 31168.29.解 (1)令t =x +1,则x =t -1,∴f (t )=2(t -1)2+1=2t 2-4t +3,∴f (x )=2x 2-4x +3.………………………………………………………………………………………………(4分)(2)∵2f (x )-f (-x )=x +1,用-x 去替换式子中的x ,得2f (-x )-f (x )=-x +1,……(6分)即有⎩⎪⎨⎪⎧2f x -f -x =x +12f -x -f x =-x +1,解方程组消去f (-x ),得f (x )=x3+1.……………………………………………………(8分)(3)由f (2)=1得22a +b =1,即2a +b =2;由f (x )=x 得x ax +b =x ,变形得x (1ax +b -1)=0,解此方程得x =0或x =1-ba ,…(10分)又∵方程有唯一解,∴1-b a =0,解得b =1,代入2a +b =2得a =12,∴f (x )=2xx +2.……………………………………………………………………………(12分)10.解 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6分)g (x )=⎩⎪⎨⎪⎧x 2+2x -3x ≤-3或x0 -3<x…………………………………………………(12分)11.解 依题意,G (x )=x +2,设利润函数为f (x ),则f (x )=⎩⎪⎨⎪⎧-0.4x 2+3.2x -2.8,0≤x ≤5,8.2-x , x >5.………………………………………………(4分)(1)要使工厂赢利,则有f (x )>0.当0≤x ≤5时,有-0.4x 2+3.2x -2.8>0,得1<x <7,所以1<x ≤5.………………………………………………………………(8分) 当x >5时,有8.2-x >0, 得x <8.2,所以5<x <8.2.综上所述,要使工厂赢利,应满足1<x <8.2,即产品应控制在大于100台小于820台的范围内.……………………………………………………………………………………(10分)(2)当0≤x ≤5时,f (x )=-0.4(x -4)2+3.6. 故当x =4时,f (x )有最大值3.6.…………………………………………………………(12分)而当x >5时,f (x )<8.2-5=3.2.所以当工厂生产400台产品时,赢利最大,x =4时,每台产品售价为R4=2.4(万元/百台)=240(元/台).……………………………………………………………………………(14分)。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7课时-函数的概念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第7课时-函数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c40077352d380eb62946d8e.png)
一.课题:函数的概念二.教学目标: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能根据函数的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理解分段函数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而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函数的三要素中对应法则是核心,定义域是灵魂.四.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对应、映射、像和原像、一一映射的定义;2.函数的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3.函数的三要素及表示法.(二)主要方法:1.对映射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有象,二是象惟一,缺一不可;2.对函数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给以深刻理解,这是处理函数问题的关键;3.理解函数和映射的关系,函数式和方程式的关系.(三)例题分析:例1.(1),,;(2),,;(3),,.上述三个对应(2)是到的映射.例2.已知集合,映射,在作用下点的象是,则集合 ( )解法要点:因为,所以.例3.设集合,,如果从到的映射满足条件:对中的每个元素与它在中的象的和都为奇数,则映射的个数是 ( )8个 12个 16个 18个解法要点:∵为奇数,∴当为奇数、时,它们在中的象只能为偶数、或,由分步计数原理和对应方法有种;而当时,它在中的象为奇数或,共有种对应方法.故映射的个数是.例4.矩形的长,宽,动点、分别在、上,且,(1)将的面积表示为的函数,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的最大值.解:(1)2111()408(5)5(8)222ABCD CEF ABE ADF S f x S S S S x x x ∆∆∆==---=--⨯⨯--⨯⨯- .∵,∴,∴函数的解析式:;(2)∵在上单调递增,∴,即的最大值为.例5.函数对一切实数,均有成立,且,(1)求的值;(2)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时,求的取值范围.解:(1)由已知等式,令,得,又∵,∴.(2)由,令得,由(1)知,∴.∵,∴在上单调递增,∴.要使任意,都有成立,当时,,显然不成立.当时,,∴,解得∴的取值范围是.(四)巩固练习:1.给定映射,点的原象是或.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相同的函数是()3.设函数,则=.五.课后作业:《高考计划》考点7,智能训练5,7,9,10,13,14.。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总教案2.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人教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总教案2.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79319f6c85ec3a87c2c5de.png)
第二章函数高考导航知识网络2.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典例精析题型一 求函数的解析式【例1】 (1)已知f(x +1)=x2+x +1,求f (x)的表达式; (2)已知f(x)+2f(-x)=3x2+5x +3,求f (x)的表达式. 【解析】(1)设x +1=t ,则x =t -1,代入得f (x)=(t -1)2+(t -1)+1=t2-t +1,所以f (x)=x2-x +1. (2)由f (x)+2f (-x)=3x2+5x +3,x 换成-x ,得f (-x)+2 f (x)=3x2-5x +3,解得f (x)=x2-5x +1.【点拨】已知f(x),g(x),求复合函数f[g(x)]的解析式,直接把f(x)中的x 换成g(x)即可,已知f[g(x)],求f (x)的解析式,常常是设g(x)=t ,或者在f[g(x)]中凑出g(x),再把g(x)换成x.【变式训练1】已知f (x x +-11)=2211x x +-,求f (x)的解析式.【解析】设x x +-11=t ,则x =t t +-11,所以f (t)=22)11(1)11(1t t tt +-++--=212t t +, 所以f (x)=212x x+(x≠-1).题型二 求函数的定义域【例2】(1)求函数y =229)2lg(x x x --的定义域;(2)已知f(x)的定义域为[-2,4],求f(x2-3x)的定义域. 【解析】(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只需要⎩⎨⎧>->-,09,0222x x x 即⎩⎨⎧<<-<>,33,02x x x 或解得-3<x <0或2<x <3,故所求的定义域为(-3,0)∪(2,3).(2)依题意,只需-2≤x2-3x≤4,解得-1≤x≤1或2≤x≤4,故f(x2-3x)的定义域为[-1,1]∪[2,4].【点拨】有解析式的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往往列不等式组求解.对于抽象函数f[g(x)]的定义域要把g(x)当作f(x)中的x 来对待.【变式训练2】已知函数f (2x)的定义域为[-1,1],求f(log2x)的定义域.【解析】因为y =f(2x)的定义域为[-1,1],即-1≤x≤1时2-1≤2x≤21,所以y =f(x)的定义域为[12,2].令12≤log2x≤2,所以2≤x≤22=4,故所求y =f(log2x)的定义域为[2,4].题型三 由实际问题给出的函数【例3】 用长为l 的铁丝弯成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形的框架(如图),若矩形底部长为2x ,求此框围成的面积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其定义域.【解析】由题意知,此框架围成的面积是由一个矩形和一个半圆组成的图形的面积,而矩形的长AB =2x ,设宽为a ,则有2x +2a +πx =l ,即a =2l -2πx -x ,半圆的半径为x , 所以y =22πx +(2l -π2x -x)·2x =-(2+π2)x2+lx.由实际意义知2l -π2x -x >0,因x >0,解得0<x <π+2l. 即函数y =-(2+π2)x2+lx 的定义域是{x|0<x <π+2l}.【点拨】求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定义域时,除考虑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外,还要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如本题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R ,但实际问题的意义是矩形的边长为正数,而边长是用变量x 表示的,这就是实际问题对变量的制约.【变式训练3】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形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 、y ,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记y =f(x),则y =f(x)的图象是( )【解析】由题意得y =10x (2≤x≤10),选A. 题型四 分段函数【例4】 已知函数f(x)=⎩⎨⎧≥+<+).0(1),0(32x x x x(1)求f(1)+f(-1)的值; (2)若f(a)=1,求a 的值;(3)若f(x)>2,求x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意,得f(1)=2,f(-1)=2,所以f(1)+f(-1)=4. (2)当a <0时,f(a)=a +3=1,解得a =-2;当a≥0时,f(a)=a2+1=1,解得a =0. 所以a =-2或a =0. (3)当x <0时,f(x)=x +3>2,解得-1<x <0; 当x≥0时,f(x)=x2+1>2,解得x >1. 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1<x <0或x >1.【点拨】分段函数中,x 在不同的范围内取值时,其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不同.因此,分段函数往往需要分段处理.【变式训练4】已知函数f(x)=⎪⎩⎪⎨⎧>+-≤<.10,621,100|,lg |x x x x 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a)=f(b)=f(c),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A.(1,10)B.(5,6)C.(10,12)D.(20,24)【解析】不妨设a <b <c ,由f(a)=f(b)=f(c)及f(x)图象知110<a <1<b <10<c <12,所以-lg a =lg b =-12c +6,所以ab =1,所以abc 的范围为(10,12),故选C. 总结提高1.在函数三要素中,定义域是灵魂,对应法则是核心,因为值域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确定,所以两个函数当且仅当定义域与对应法则均相同时才表示同一个函数,而值域相同是两函数为同一函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若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不同的子集上,解析式不同,则可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各有利弊,一般情况下,研究函数要求出函数的解析式,通过解析式来解题.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有:配方法、观察法、换元法和待定系数法等.。
高考数学一轮 2.1 函数及其表示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版(教师版)
![高考数学一轮 2.1 函数及其表示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7a12c3cc1755270622084e.png)
【考纲解读】【要点梳理】1.符号:f A B →表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它有以下特点: (1)对应法则有方向性, :f A B →与:f B A →不同;(2)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f 下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对应; (3)象不一定有原象,象集C 与B 间关系是C B ⊆.2.函数是特殊的映射,它特殊在要求集合A 和B 都是非空数集. 函数三要素是指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同一函数必须满足:定义域相同、对应法则相同.3.分段函数是指函数由n 个不同部分组成,但是一个函数.4.函数解析式求法:(1)已知函数类型,可设参,用待定系数法;(2)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求()f x 可用换元法;(3)配凑法与方程组法. 【例题精析】考点一 函数的概念【变式训练】1.下列函数中,与函数1y x=有相同定义域的是( ) A.2()log f x x = B.1()f x x= C.()||f x x = D.()2x f x = 【答案】A【解析】选项A 的定义域为(0,)+∞,与原题相同;而选项B 中的x 可以为负数,选项C 、D 的定义域都为R ,故选A.考点二 函数值的求解例2.(2012年高考福建卷文科9)设,则f(g(π))的值为 ( )A 1B 0C -1D .π2. (2012年高考江西卷文科3)设函数211()21x x f x x x⎧+≤⎪=⎨>⎪⎩,则f (f (3))=( )A.15 B.3 C. 23 D. 139【答案】D【解析】考查分段函数,f (3)=23,f (f (3))=f (23)=139. 【易错专区】问题: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例.已知2,0()(1),0x xf xf x x>⎧=⎨+≤⎩,则4()3f+4()3f-的值等于( )A.-2B.4C.2D.-41.下列各组函数表示相同函数的是( )A. f(x)=2x, g(x)=2()x B. f(x)=|x|,g(x)=2xC. f(x)=1x-, g(x)=11xx--D. f(x)=1x+. 1x-, g(x)= 21x-【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分析出,选项A、C、D的定义域不相同,而选项B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均相同,故选B.2. (2008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第5题) 设函数2211()21x xf xx x x⎧-⎪=⎨+->⎪⎩,,,,≤则1(2)ff⎛⎫⎪⎝⎭的值为()A.1516B.2716- C.89D.18【答案】A【解析】因为(2)4f=,所以1(2)ff⎛⎫⎪⎝⎭=1()4f=1516,故选A.3.(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1月高三考试)已知函数3,0,()(1),0,x xf xf x x≤⎧=⎨->⎩那么5()6f的值为.4.(山东省青州市2011年4月抽样监测文科第14题)已知函数)8(,)0)(3()0(2)(-⎩⎨⎧≤+>=fxxfxxfx则=_________.【答案】2【解析】(8)(5)(2)(1)2f f f f-=-=-==.【考题回放】1.(2010年高考湖北卷文科3)已知函数3log ,0()2,0xx x f x x >⎧=⎨≤⎩,则1(())9f f =A.4B.14C.-4 D-142.(2009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第10题)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 )满足⎩⎨⎧>---≤-0),2()1(0),1(log 2x x f x f x x ,则f (2009)的值为( ) A.-1 B. 0 C.1 D. 2 【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2(1)log 21f -==,(0)0f =,(1)(0)(1)1f f f =--=-,(2)(1)(0)1f f f =-=-,(3)(2)(1)1(1)0f f f =-=---=,(4)(3)(2)0(1)1f f f =-=--=,(5)(4)(3)1f f f =-=,(6)(5)(4)0f f f =-=,所以函数f(x)的值以6为周期重复性出现.,所以f (2009)= f (5)=1,故选C.3. (2012年高考陕西卷文科11) 设函数发f (x )=,则f (f (-4))=【答案】4【解析】41(4)()16,((4))(16)16 4.2f f f f --==∴-===4.(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科3)设函数k 4()1f x x=- ,若()2f a =,则实数a =____5.(2010年高考陕西卷文科13)已知函数f (x )=232,1,,1,x x x ax x +<⎧⎨+≥⎩若f (f (0))=4a ,则实数a = . 【答案】26.(2009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第12题)已知函数3,1,(),1,x x f x x x ⎧≤=⎨->⎩若()2f x =,则x =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2.1函数及其表示精品学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2.1函数及其表示精品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06543919e8b8f67d1cb956.png)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2.1函数及其表示精品学案【知识特点】1.函数、导数及其应用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包括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导数的概念,导数及其几何意义,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内容。
2.本章内容集中体现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函数的类型较多,概念、公式较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重点关注】1.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函数的定义域、解析式、值域是高考考查重点,函数性质的综合考查在历年考试中久考不衰,应重点研究。
2.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应注意区分各函数的图象及图象的变换,利用图象来研究性质。
3.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在函数的最值及单调性方面的应用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高等数学的必修内容,是近几年高考的一大热点,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注意思想方法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在各种题型中均有体现,应引起重视。
【地位与作用】一、函数在高考中的地位与作用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近几年高考在函数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知识点的考查情况①映射与函数:以考查概念与运算为主,部分涉及新定义运算;②定义域、值域、解析式是考查的重点,而且比较稳定,有时结合其它知识点(一本部分内容为背景),分段函数较多、花样翻新;③函数的单调性在历年考试中久考不衰,且比例有上升趋势,和导函数联系较多;④函数的奇偶性主要和单调性、不等式、最值、三角函数等综合,与周期性、对称性、抽象函数等问题联系较多;⑤反函数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反函数概念运算可能性较大,若出现在解答题中,则必定与单调性、奇偶性、不等式、导函数等知识综合,难度较大;⑥二次函数问题是每年的必考题,一方面直接考查二次函数,另一方面是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三个“二次”问题(即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是函数考试题中永恒的主题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以基本概念、性质为主设计试题,考查指数、对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和运算,选择、填空题属中等难度,若解答题涉及到指、对数函数,往往难度会上升;⑧函数的图像与最值每年必考,体现“形是数的直观反映,数是形的抽象概括”,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数相结合思想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函数y=x+a/x(a>0)的图像和性质,从未间断过;⑨函数应用题与综合应用题是最能体现考生函数水平的试题:一次函数、二次函数、y=x+a/x(a>0)型、指数型、对数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而函数与数列、不等式、导函数等众多知识的交汇已经成为函数综合应用中的典型问题。
高中数学_函数及其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函数及其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fda4d3336c1eb91b375d1a.png)
《函数及其表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函数及其表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4、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5、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二)研探新知1、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注意: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3)区间的概念①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②无穷区间;③区间的数轴表示.(4)初中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 通过三个已知的函数:y=ax+b (a≠0)y=ax2+bx+c (a≠0)y= (k≠0) 比较描述性定义和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谈谈体会.师:归纳总结(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函数)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9be462ddee06eff9aff80709.png)
函数(一)函数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的函数。
3.了解分段函数,能用分段函数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会讨论和证明一些简单的函数的单调性;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会判断简单的函数奇偶性。
5.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并能求出一些简单的函数的最大(小)值.6.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二)指数函数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会求与指数函数性质有关的问题。
4.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三)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会求与对数函数性质有关的问题.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四)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2.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五)函数与方程1.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理解并掌握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能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判别函数零点的个数.(六)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
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3.能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定义定义域区间对应法则值域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映射函数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指数函数根式分数指数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关系对数函数对数对数的性质积、商、幂与根的对数对数恒等式和不等式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是高考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函数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全过程,包括解决几何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中每年都有函数试题,而且常考常新.以基本函数为模型的应用题和综合题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考试热点:①考查函数的表示法、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和函数的图象.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数列是相互关联的概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分析,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并用来解决问题,是考试的热点.③考查运用函数的思想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基本数学思想.函数概念(一)知识梳理1.映射的概念设B A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这样的单值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映射,通常记为B A f →: ,f 表示对应法则 注意:⑴A 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唯一;⑵B 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但原象不一定唯一。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函数-函数的图象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函数-函数的图象](https://img.taocdn.com/s3/m/0073db3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8.png)
第六节函数的图象【课程标准】1.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2.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解决方程解的个数与不等式解集的问题.【考情分析】考点考法:高考命题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函数图象的画法及应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已知函数解析式选择函数图象是高考热点,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核心素养: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必备知识·逐点夯实】【知识梳理·归纳】1.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步骤(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化简函数的解析式.(3)讨论函数的性质,即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最值(甚至变化趋势).(4)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2.利用图象变换法作函数的图象(1)平移变换(2)伸缩变换(3)对称变换(4)翻折变换【微点拨】函数图象的左右变换都针对自变量“x”而言,如从f(-2x)的图象到f(-2x+1)的图象是向右平移12个单位长度,其中是把x变成x-12.【基础小题·自测】类型辨析改编易错高考题号12431.(多维辨析)(多选题)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当x∈(0,+∞)时,函数y=|f(x)|与y=f(|x|)的图象相同B.函数y=af(x)与y=f(ax)(a>0且a≠1)的图象相同C.函数y=f(x)与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D.函数y=lg x的图象关于x=3对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是y=lg(6-x)【解析】选ABC.A令f(x)=-x,当x∈(0,+∞)时,y=|f(x)|=x,y=f(|x|)=-x,两者图象不同.×B 当a≠1时,y=af(x)与y=f(ax)是由y=f(x)分别进行纵坐标与横坐标伸缩变换得到,两图象不同.×C y=f(x)与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2.(必修第一册P85练习T1变条件、变设问)已知图①中的图象是函数y=f(x)的图象,则图②中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可能是()A.y=f(|x|)B.y=|f(x)|C.y=f(-|x|)D.y=-f(-|x|)【解析】选C.因为题图②中的图象是在题图①的基础上,去掉函数y=f(x)的图象在y轴右侧的部分,然后将y轴左侧图象翻折到y轴右侧得到的,所以题图②中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可能是y=f(-|x|).3.(2022·全国乙卷)如图是下列四个函数中的某个函数在区间[-3,3]的大致图象,则该函数是()A.y=-3+32+1B.y=3-2+1C.y=2vos2+1D.y=2sin2+1【解析】选A.设f(x)=3-2+1,则f(1)=0,故排除B;设h(x)=2vos2+1,当x∈(0,π2)时,0<cos x<1,所以h(x)=2vos2+1<22+1≤1,故排除C;设g(x)=2sin2+1,则g(3)=2sin310>0,故排除D.4.(看不懂图象导致错误)若关于x的方程|x|=a-x只有一个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解析】由题意a=|x|+x,令y=|x|+x=2,>0,0,≤0,图象如图所示,故要使a=|x|+x只有一解,则a>0,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巧记结论·速算】1.函数图象自身的轴对称(1)f(-x)=f(x)⇔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2)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f(a+x)=f(a-x)⇔f(x)=f(2a-x)⇔f(-x)=f(2a+x);(3)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R,且有f(a+x)=f(b-x),则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r2对称.2.函数图象自身的中心对称(1)f(-x)=-f(x)⇔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2)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a,0)成中心对称⇔f(a+x)=-f(a-x)⇔f(x)=-f(2a-x)⇔f(-x)=-f(2a+x);(3)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a,b)成中心对称⇔f(a+x)=2b-f(a-x)⇔f(x)=2b-f(2a-x).3.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对称关系(1)函数y=f(a+x)与y=f(b-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由a+x=b-x得对称轴方程);(2)函数y=f(x)与y=f(2a-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3)函数y=f(x)与y=2b-f(-x)的图象关于点(0,b)对称;(4)函数y=f(x)与y=2b-f(2a-x)的图象关于点(a,b)对称.【即时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函数y=f(x)满足f(1+x)=f(1-x),则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B.若函数y=f(x)满足f(x+1)=f(x-1),则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C.当x∈(0,+∞)时,函数y=f(|x|)的图象与y=|f(x)|的图象相同D.函数y=f(1-x)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解析】选A.由函数的性质知A正确,B错误;令f(x)=-x,则当x∈(0,+∞)时,f(|x|)=f(x)=-x,|f(x)|=x,f(|x|)≠|f(x)|,故C错误;y=f(-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y=f(-x-1)的图象,故D错误.2.函数y=f(-2-x)与y=f(x+2)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解析】由-2-x=x+2,得x=-2,所以函数y=f(-2-x)与y=f(x+2)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核心考点·分类突破】考点一作函数的图象[例1]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12)|x|;(2)y=|log2(x+1)|;(3)y=x2-2|x|-1.【解析】(1)先作出y=(12)x的图象,保留y=(12)x图象中x≥0的部分,再作出y=(12x的图象中x>0的部分关于y轴的对称部分,即得y=(12)|x|的图象,如图①实线部分.(2)将函数y=log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再将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上去,即可得到函数y=|log2(x+1)|的图象,如图②.(3)因为y=2-2-1,≥0,2+2-1,<0,且函数为偶函数,先用描点法作出[0,+∞)上的图象,再根据对称性作出(-∞,0)上的图象,得图象如图③.【解题技法】函数图象的常见画法(1)直接法:当函数解析式(或变形后的解析式)是熟悉的基本初等函数时,可根据这些函数的特征描出图象的关键点,进而直接作出函数图象.(2)图象变换法:若函数图象可由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经过平移、伸缩、翻折、对称得到,则可利用图象变换作图.提醒:①画函数的图象一定要注意定义域;②利用图象变换法时要注意变换顺序.【对点训练】作出下列各函数的图象:(1)y=x-|x-1|;(2)y=|x2-4x+3|;(3)y=(12)|x+2|;(4)y=sin|x|.【解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将函数解析式化为分段函数y=1,≥1,2-1,<1,其图象如图①所示.(2)函数解析式可化为y=2-4+3,≤1或≥3,-2+4-3,1<<3,其图象如图②实线所示.(3)作出y=(12x的图象,保留y=(12)x的图象中x≥0的部分,加上y=(12)x的图象中x>0的部分关于y轴的对称部分,即得y=(12)|x|的图象,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即得y=(12)|x+2|的图象,如图③所示.(4)当x≥0时,y=sin|x|与y=sin x的图象完全相同,又y=sin|x|为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图象如图④所示.考点二函数图象的识别[例2](1)(2022·全国甲卷)函数y=3-3-cos x在区间-π2,()【解析】选A.令f=3-3-cos x,x∈-π2则f-=3--3cos-=-(3x-3-x)cos x=-f(x),所以f为奇函数,排除B,D;又当x∈0,,3x-3-x>0,cos x>0,所以f>0,排除C.(2)(2023·天津高考)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解析式可能为()A.5(e-e-)2+2B.5sin2+1C.5(e+e-)2+2D.5cos2+1【解析】选D.由题干中函数图象可知,f(x)图象关于y轴对称,其为偶函数,且f(-2)=f(2)<0,由5sin(-)(-)2+1=-5sin2+1,且定义域为R,即选项B中函数为奇函数,排除B;当x>0时,5(e-e-)2+2>0,5(e+e-)2+2>0,即A,C中函数在(0,+∞)上函数值为正,排除A,C.(3)函数f(x)=x ln 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f(1-x)的大致图象为()【解析】选D.方法一:函数f(x)的定义域为(0,+∞),由1-x>0得x<1,即函数y=f(1-x)的定义域为(-∞,1),排除A,C.f(1-x)=(1-x)ln(1-x),设g(x)=f(1-x)=(1-x)ln(1-x),则g(-1)=2ln2>0,排除B.方法二:将函数f(x)的图象进行以y轴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得到函数y=f(-x)的图象,再将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函数y=f(-(x-1))=f(1-x)的图象.【解题技法】函数图象的识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从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3)从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从函数的周期性,判断图象的循环往复.(5)从函数的特征点,排除不合要求的图象.【对点训练】1.已知函数f(x)=(e-e-)||-1,则f(x)的图象大致是()【解析】选D.函数f(x)=(e-e-)||-1的定义域为{x|x≠±1},f(-x)=-(e--e)||-1f(x),则f(x)为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可排除A;当0<x<1时,|x|-1<0,e x-e-x>0,则f(x)<0,可排除B,C.2.如图可能是下列哪个函数的图象()A.y=2x-x2-1B.y=2sin4+1C.y=(x2-2x)e xD.y=ln【解析】选C.函数的定义域为R,排除D;当x<0时,y>0,A中,x=-1时,y=2-1-1-1=-32<0,排除A;B中,当sin x=0时,y=0,所以y=2sin4+1有无数个零点,排除B.3.已知函数y=f(x)的图象如图1,则图2对应的函数有可能是()A.y=xf(x)B.y=f(x2)C.y=x2f(x)D.y=xf(x2)【解析】选A.对于B,y=f(x2)为偶函数,与图象不符,故排除B;对于C,当x<0时,x2>0,f(x)<0,所以x2f(x)<0,与图象不符,故排除C;对于D,当x<0时,x2>0,f(x2)>0,所以xf(x2)<0,与图象不符,故排除D.考点三函数图象的应用【考情提示】高考对函数图象的考查比较灵活,涉及知识点较多,且每年均有创新,试题考查角度有两个方面,一是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的对应关系;二是利用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方程及不等式的解等,综合性较强.角度1研究函数的性质[例3](多选题)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对任意的x∈R恒有f(x+1)=f(x-1),已知当x∈[0,1]时,f(x)=(12)1-x,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是函数f(x)的周期B.函数f(x)在(1,2)上单调递减,在(2,3)上单调递增C.函数f(x)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0D.当x∈(3,4)时,f(x)=(12)x-3【解析】选ABD.由已知条件得f(x+2)=f(x),则y=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A 正确;当-1≤x≤0时,0≤-x≤1,f(x)=f(-x)=(121+x,画出函数y=f(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B正确,C不正确;当3<x<4时,-1<x-4<0,f(x)=f(x-4)=(12)x-3,D正确.【解题技法】利用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对于已知解析式易画出其在给定区间上图象的函数,其性质常借助图象研究:(1)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2)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3)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角度2利用函数图象解决不等式问题[例4](2023·商丘模拟)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在[0,+∞)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x2f(x)>2f(x)的解集为()A.(-2,0)∪(2,2)B.(-∞,-2)∪(2,+∞)C.(-∞,-2)∪(-2,0)∪(2,2)D.(-2,-2)∪(0,2)∪(2,+∞)【解析】选C.根据奇函数的图象特征,作出f(x)在(-∞,0)上的图象,如图所示,由x2f(x)>2f(x),得(x2-2)f(x)>0,则2-2>0,()>0或2-2<0,()<0,解得x<-2或2<x<2或-2<x<0,故不等式的解集为(-∞,-2)∪(-2,0)∪(2,2).角度3利用图象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5](2023·洛阳联考)已知函数f(x |21|,<2,3-1≥2,若方程f(x)-a=0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3)B.(0,3)C.(0,2)D.(0,1)【解析】选D.画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方程f(x)-a=0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即函数y=f(x)的图象与直线y=a有三个不同的交点,由图可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1).【解题技法】1.函数性质:一般根据图象观察函数性质有以下几方面:(1)观察函数图象是否连续以及最高点和最低点,确定定义域、值域;(2)观察函数图象是否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确定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3)观察图象上升或下降的情况,确定单调性.2.求解不等式:若采用代数法求解比较困难,但其对应函数的图象可作出时,常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两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问题,从而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3.求参数:当参数的不等关系不易找出时,可将函数(或方程)等价转化为方便作图的两个函数,再根据题设条件和图象的变化,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对点训练】1.设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且f(1)=0,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A.(-1,0)∪(1,+∞)B.(-∞,-1)∪(0,1)C.(-∞,-1)∪(1,+∞)D.(-1,0)∪(0,1)【解析】选D.因为f(x)为奇函数,所以不等式()-(-)<0可化为()<0,即xf(x)<0,f(x)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0)∪(0,1).2.已知函数f(x)=|x-2|+1,g(x)=kx.若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2,1).【解析】先作出函数f(x)=|x-2|+1的图象,如图所示,当直线g(x)=kx与直线AB平行时斜率为1,当直线g(x)=kx过点A时,斜率为12,故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12,1).。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21b62c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6.png)
教学计划:《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定义域和值域。
o学生能够识别函数关系,并用不同的方式(如解析式、表格、图像)表示函数。
o学生能够区分函数与非函数关系,理解函数关系的唯一对应性。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函数概念。
o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
o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究数学规律的精神。
o引导学生认识到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o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其三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格、图像)。
●难点:理解函数关系的唯一对应性,区分函数与非函数关系;灵活运用不同方式表示函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生活实例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气温随时间变化、汽车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关系中是否存在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提出问题:这些关系中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否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关系?●明确目标:引出函数的概念,并说明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 概念讲解(15分钟)●函数定义:详细讲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关系以及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
●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哪些关系可以构成函数,哪些不能,强调函数关系的唯一对应性。
●表示方法:介绍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格、图像),并举例说明每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3. 案例分析(10分钟)●典型例题:选取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变量关系,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为函数关系,并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示该函数。
●师生互动:在例题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或提出疑问。
高三数学第二章函数+导数高考一轮复习教案2.1函数及其表示
![高三数学第二章函数+导数高考一轮复习教案2.1函数及其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1092c7eeda38376bae1fae11.png)
2.1函数及其表示一、学习目标:考纲点击:理解函数的有关概念热点提示:1.函数是高考数学的核心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函数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在难中易各类考题中都会出现。
而在江苏高考中,函数题的难度一般偏大,同其他省比有其独特性。
2、本节是函数的起始部分,以考查函数的概念、三要素及表示法为主,同时函数的图像,分段函数的考查是热点,另外,实际问题中的建模能力也经常考查。
本节复习重点:函数的定义域和表达式二、知识要点:1.函数的概念定义:设A,B 是___________,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的______,在集合B 中都有______元素y 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____________. 其中,x 叫做______,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_______;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的值叫做______,函数值的集合{ f(x) |x ∈A}叫做函数的_______.2.函数的三要素: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 。
注:两个函数当且仅当_______和________,都相同时,才称作相同的函数.3.常用的函数表示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
4.分段函数5.复合函数若y =f (u),u=g(x ),x ∈ (a ,b ),u∈ (m,n),那么y =f [g(x )]称为复合函数,u 称为中间变量,它的取值范围是g(x )的值域。
三、课前检测:1. (09山东理)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 )满足f(x)= ⎩⎨⎧>---≤-0),2()1(0),1(log 2x x f x f x x ,则f (2009)的值为________2.(09福建文)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有相同定义域的是( ) A .()ln f x x = B.1()f x x =C. ()||f x x =D.()x f x e = 3. (09江西理)函数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4. (09北京文)已知函数3,1,(),1,x x f x x x ⎧≤=⎨->⎩若()2f x =,则x = .5. .(09安徽理)已知函数()f x 在R 上满足2()2(2)88f x f x x x =--+-,则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是 .四.经典例题:热点考向一:求函数定义域例1:(1)求函数02)4(1||21)(-+-+-=x x x x f 的定义域。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教案 文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教案 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ad7b1e03d8ce2f00662345.png)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一、 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必修1第15页—第26页) 1、 函数 (1)、函数的定义:(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 ,值域C ,对应法则f ,当定义域A ,对应法则f 相同时,两个函数表示是同一个函数,解决一切函数问题必须认真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包含四种形式: 自然型;限制型;实际型;抽象型;(3)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式法,图象法,列表法 2、 映射映射的定义: 函数与映射的关系:函数是特殊的映射 3、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理解: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中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上的对应关系不同,则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解析式来表示该函数,这种形式的函数叫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多个函数。
4、函数解析式求法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换元法、配凑法; (3)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4)()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程组法;(5)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等. 二、题型探究探究一: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1:1. 【15年新课标2文科改编】如图,长方形的边AB =2,BC =1,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 ,CD 与DA 运动,记BOP x ∠= ,将动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答案】B ,本题在解题时,突破点可以抓住定义域。
2、函数y=253x x --的值域是{y|y≤0或y≥4},则此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解析:∵y≤0或y≥4,∴253x x --≤0或253x x --≥4.∴52≤x<3或3<x≤72.答案: 52≤x<3或3<x≤72. 探究二: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2.(1).(15年新课标2文科)已知函数()32f x ax x =-的图像过点(-1,4),则a = .【答案】-2 【解析】试题分析:由()32f x ax x =-可得()1242f a a -=-+=⇒=- .考点:函数解析式(2).已知2(1)lg f x x+=,求()f x ;(3).已知是定义在实数R 上的奇函数,当,,的解析式。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章函数第1节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文北师大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章函数第1节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文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22ab1af01dc281e43af043.png)
第2章函数全国卷五年考情图解高考命题规律把握1.考查形式本章在高考中一般为2~3个客观题.2.考查内容高考中基础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主要涉及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周期性综合,指数、对数运算以及指数、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段函数求函数值等.3.备考策略(1)重视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深刻把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零点等概念.研究函数的性质,注意分析函数解析式的特征,同时注意函数图像的作用.(2)重视对基本初等函数的研究,复习时通过选择、填空题加以训练和巩固,将问题和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第一节函数及其表示[最新考纲]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1.函数与映射的概念函数映射两集合A,B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对应关系f:如果按照某个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 =f (x ),x ∈A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数集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3)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4)函数的表示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像法和列表法. 3.分段函数(1)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常用结论]1.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1)分式函数中分母不等于0.(2)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式大于或等于0. (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R . (4)零次幂的底数不能为0.(5)y =a x(a >0且a ≠1),y =sin x ,y =cos x 的定义域均为R . (6)y =log a x (a >0,a ≠1)的定义域为{x |x >0}.(7)y =tan x 的定义域为⎩⎪⎨⎪⎧⎭⎪⎬⎪⎫x ⎪⎪⎪x ≠k π+π2,k ∈Z. 2.基本初等函数的值域 (1)y =kx +b (k ≠0)的值域是R .(2)y =ax 2+bx +c (a ≠0)的值域:当a >0时,值域为⎣⎢⎡⎭⎪⎫4ac -b 24a ,+∞;当a <0时,值域为⎝ ⎛⎦⎥⎤-∞,4ac -b 24a .(3)y =kx(k ≠0)的值域是{y |y ≠0}.(4)y =a x(a >0且a ≠1)的值域是(0,+∞). (5)y =log a x (a >0且a ≠1)的值域是R .一、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函数f :A →B ,其值域是集合B . ( )(2)若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相同,则这两个函数是相等函数. ( ) (3)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 )(4)若A =R ,B =(0,+∞),f :x →y =|x |,则对应f 可看作从A 到B 的映射.( )(5)分段函数是由两个或几个函数组成的. ( )[答案](1)× (2)× (3)√ (4)× (5)× 二、教材改编1.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M ={x |-2≤x ≤2},值域为N ={y |0≤y ≤2},则函数y =f (x )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B [由函数定义可知,选项B 正确.] 2.函数y =2x -3+1x -3的定义域为( ) A.⎣⎢⎡⎭⎪⎫32,+∞ B .(-∞,3)∪(3,+∞) C.⎣⎢⎡⎭⎪⎫32,3∪(3,+∞) D .(3,+∞)C [由题意知⎩⎪⎨⎪⎧2x -3≥0,x -3≠0,解得x ≥32且x ≠3.]3.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x +1是相等函数的是( ) A .y =(x +1)2B .y =3x 3+1 C .y =x 2x+1D .y =x 2+1B [y =3x 3+1=x +1,且函数定义域为R ,故选B.]4.设函数f (x )=⎩⎪⎨⎪⎧x 2+1,x ≤1,2x,x >1,则f (f (3))=________.139 [f (3)=23,f (f (3))=f ⎝ ⎛⎭⎪⎫23=⎝ ⎛⎭⎪⎫232+1=49+1=139.]5.已知函数f (x )=2x +1,若f (a )=5,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12 [由f (a )=5得2a +1=5,解得a =12.](对应学生用书第10页)⊙考点1 求函数的定义域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定义域已知函数的具体解析式求定义域的方法(1)若f (x )是由一些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构成的,则它的定义域为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先由外层函数的定义域确定内层函数的值域,从而确定对应的内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需要确定内层函数的定义域,两者取交集即可.1.(2019·济南模拟)函数y =x ln(2-x )的定义域为( )A .(0,2)B .[0,2)C .(0,1]D .[0,2] B [由题意知,x ≥0且2-x >0, 解得0≤x <2, 故其定义域是[0,2).] 2.函数f (x )=1log 2x2-1的定义域为________.⎝ ⎛⎭⎪⎫0,12∪(2,+∞) [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则(log 2x )2-1>0,即log 2x >1或log 2x <-1,解得x >2或0<x <12,故所求函数的定义域是⎝ ⎛⎭⎪⎫0,12∪(2,+∞).][逆向问题]若函数f (x )=ax 2+abx +b 的定义域为{x |1≤x ≤2},则a +b 的值为________. -92 [∵函数f (x )=ax 2+abx +b 的定义域为{x |1≤x ≤2}. ∴不等式ax 2+abx +b ≥0的解集为{x |1≤x ≤2}.可知a <0,不等式化为a (x -1)(x -2)≥0, 即ax 2-3ax +2a ≥0.∴⎩⎪⎨⎪⎧-3a =ab ,2a =b ,即⎩⎪⎨⎪⎧b =-3,a =-32.∴a +b =-92.]求函数定义域时,对函数解析式先不要化简,求出定义域后,一定要将其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若用区间表示,不能用“或”连接,而应该用并集符合“∪”连接.如T 2.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抽象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1)若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由a ≤g (x )≤b 求出.(2)若已知函数f (g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f (x )的定义域为g (x )在x ∈[a ,b ]时的值域.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4],则F (x )=f (x +1)+f (x -1)的定义域是________.[1,3] [由题意知⎩⎪⎨⎪⎧0≤x +1≤4,0≤x -1≤4,解得1≤x ≤3.故F (x )=f (x +1)+f (x -1)的定义域为[1,3].] [逆向问题]已知函数y =f (x -1)的定义域为[-3,3],则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3-1,3-1] [因为f (x -1)的定义域为[-3,3],所以-3-1≤x -1≤3-1,所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3-1,3-1].]函数(())的定义域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而不是()的取值范围.(如本例[逆向问题])1.函数f (x )=3x21-x+lg(3x +1)的定义域是( )A.⎝ ⎛⎭⎪⎫-13,1B.⎝ ⎛⎭⎪⎫-13,+∞C.⎝ ⎛⎭⎪⎫-13,13 D.⎝⎛⎭⎪⎫-∞,13A [由题意可知⎩⎪⎨⎪⎧1-x >0,3x +1>0,解得⎩⎪⎨⎪⎧x <1,x >-13,∴-13<x <1,故选A.]2.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0,2 020],则函数g (x )=f x +1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2,1)∪(1,2 018] [∵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0,2 020],∴-1≤x -1≤2 019.∴要使函数g (x )有意义,则⎩⎪⎨⎪⎧-1≤x +1≤2 019,x -1≠0,解得-2≤x ≤2 018且x ≠1.∴函数g (x )的定义域为[-2,1)∪(1,2 018].]3.若函数f (x )=x 2+ax +1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2] [∵函数f (x )=x 2+ax +1的定义域为R , ∴a 2-4≤0,即-2≤a ≤2.] ⊙考点2 求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及适用条件(1)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恒等式的性质,或将已知条件代入,建立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相应的待定系数.(2)换元法对于形如y =f (g (x ))的函数解析式,令t =g (x ),从中求出x =φ(t ),然后代入表达式求出f (t ),再将t 换成x ,得到f (x )的解析式,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3)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已知关于f (x )与f ⎝ ⎛⎭⎪⎫1x或f (-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1)[一题多解]已知二次函数f (2x +1)=4x 2-6x +5,求f (x );(2)已知函数f (x )满足f (-x )+2f (x )=2x,求f (x ). [解](1)法一:(待定系数法)因为f (x )是二次函数,所以设f (x )=ax 2+bx +c (a ≠0),则f (2x +1)=a (2x +1)2+b (2x +1)+c =4ax 2+(4a +2b )x +a +b +c .因为f (2x +1)=4x 2-6x +5,所以⎩⎪⎨⎪⎧4a =4,4a +2b =-6,a +b +c =5,解得⎩⎪⎨⎪⎧a =1,b =-5,c =9,所以f (x )=x 2-5x +9(x ∈R ). 法二:(换元法)令2x +1=t (t ∈R ),则x =t -12,所以f (t )=4⎝ ⎛⎭⎪⎫t -122-6·t -12+5=t 2-5t +9(t ∈R ),所以f (x )=x 2-5x +9(x ∈R ). 法三:(配凑法)因为f (2x +1)=4x 2-6x +5=(2x +1)2-10x +4=(2x +1)2-5(2x +1)+9,所以f (x )=x 2-5x +9(x ∈R ).(2)解方程组法 由f (-x )+2f (x )=2x, ① 得f (x )+2f (-x )=2-x,②①×2-②,得3f (x )=2x +1-2-x,即f (x )=2x +1-2-x3. 故f (x )的解析式是f (x )=2x +1-2-x3(x ∈R ). 谨防求函数解析式的两种失误(1)在求函数解析式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范围,也就是定义域问题.求出解析式后要标注x 的取值范围.(2)利用换元法求解析式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如已知f (x )=x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可通过换元的方法得f (x )=x 2+1,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而不是(-∞,+∞).1.如果f ⎝ ⎛⎭⎪⎫1x =x 1-x,则当x ≠0且x ≠1时,f (x )等于( )A.1xB.1x -1C.11-xD.1x-1B [(换元法)令1x =t ,得x =1t (t ≠0且t ≠1),∴f (t )=1t 1-1t=1t -1(t ≠0且t ≠1),∴f (x )=1x -1(x ≠0且x ≠1).] 2.已知f ⎝ ⎛⎭⎪⎫1+x x =x 2+1x 2+1x ,则f (x )=( )A .(x +1)2B .(x -1)2C .x 2-x +1D .x 2+x +1 C [(配凑法)f ⎝ ⎛⎭⎪⎫1+x x =x 2+1x 2+1x =⎝ ⎛⎭⎪⎫x +1x 2-x +1x +1,所以f (x )=x 2-x +1.] 3.已知f (x )满足2f (x )+f ⎝ ⎛⎭⎪⎫1x =3x ,则f (x )=________.2x -1x(x ≠0) [(解方程组法)∵2f (x )+f ⎝ ⎛⎭⎪⎫1x =3x ,①把①中的x 换成1x,得2f ⎝ ⎛⎭⎪⎫1x +f (x )=3x.②联立①②可得⎩⎪⎨⎪⎧2fx +f ⎝ ⎛⎭⎪⎫1x =3x ,2f ⎝ ⎛⎭⎪⎫1x +f x =3x,解此方程组可得f (x )=2x -1x(x ≠0).]4.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f (0)=0,f (x +1)=f (x )+x +1,求f (x )的解析式. [解] (待定系数法)设f (x )=ax 2+bx +c (a ≠0), 由f (0)=0,知c =0,f (x )=ax 2+bx , 又由f (x +1)=f (x )+x +1,得a (x +1)2+b (x +1)=ax 2+bx +x +1, 即ax 2+(2a +b )x +a +b =ax 2+(b +1)x +1,所以⎩⎪⎨⎪⎧2a +b =b +1,a +b =1,解得a =b =12.所以f (x )=12x 2+12x (x ∈R ).⊙考点3 分段函数求函数值解决分段函数有关问题的关键是“分段归类”,即自变量的取值属于哪一段范围,就用哪一段的解析式来解决问题.(1)(2019·合肥模拟)已知函数f (x )=⎩⎪⎨⎪⎧x +1x -2,x >2,x 2+2,x ≤2,则f (f (1))=( )A .-12B .2C .4D .11(2)设函数f (x )=⎩⎪⎨⎪⎧x 2-2xx ≤0,f x -3x >0,则f (5)的值为( )A .-7B .-1C .0 D.12(1)C (2)D [(1)因为f (1)=12+2=3,所以f (f (1))=f (3)=3+13-2=4.故选C.(2)f (5)=f (5-3)=f (2)=f (2-3)=f (-1)=(-1)2-2-1=12.故选D.]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策略(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区间,然后代入该区间对应的解析式求值.(2)当出现f (f (a ))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3)当自变量的值所在区间不确定时,要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应参照分段函数不同段的端点.[教师备选例题]已知函数f (x )=⎩⎪⎨⎪⎧2cos πx ,x ≤0,f x -1+1,x >0,则f ⎝ ⎛⎭⎪⎫43的值为( )A .-1B .1 C.32 D.52B [依题意得f ⎝ ⎛⎭⎪⎫43=f ⎝ ⎛⎭⎪⎫13+1=f ⎝ ⎛⎭⎪⎫-23+1+1=2cos ⎝ ⎛⎭⎪⎫-2π3+2=2×⎝ ⎛⎭⎪⎫-12+2=1.故选B.]解决此类问题时,先在分段函数的各段上分别求解,然后将求出的值或范围与该段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交集,最后将各段的结果合起来(取并集)即可.(1)已知函数f (x )=⎩⎪⎨⎪⎧2x-2,x ≤1,-log 2x +1,x >1,且f (a )=-3,则f (6-a )=________.(2)设函数f (x )=⎩⎪⎨⎪⎧x 2+2x +2,x ≤0,-x 2,x >0.若f (f (a ))=2,则a =________.(1)-32 (2)2 [(1)当a ≤1时,f (a )=2a-2=-3,无解;当a >1时,由f (a )=-log 2(a +1)=-3,得a +1=8, 解得a =7,所以f (6-a )=f (-1)=2-1-2=-32.(2)当a >0时,f (a )=-a 2<0,f (f (a ))=a 4-2a 2+2=2,得a =2(a =0与a =-2舍去).当a ≤0时,f (a )=a 2+2a +2=(a +1)2+1>0,f (f (a ))=-(a 2+2a +2)2=2,此方程无解.故a = 2.]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就a 的取值讨论f (a )的情形,另本题也可作出f (x )的图像,数形结合求解,即f (a )=0或f (a )=-2,从而求得a 的值.分段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问题解由分段函数构成的不等式,一般要根据分段函数的不同分段区间进行分类讨论.如果分段函数的图像比较容易画出,也可以画出函数图像后,结合图像求解.(2018·全国卷Ⅰ)设函数f (x )=⎩⎪⎨⎪⎧2-x,x ≤0,1,x >0,则满足f (x +1)<f (2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C .(-1,0)D .(-∞,0)D [当x ≤0时,函数f (x )=2-x是减函数,则f (x )≥f (0)=1.作出f (x )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结合图像可知,要使f (x +1)<f (2x ),则需⎩⎪⎨⎪⎧x +1<0,2x <0,2x <x +1或⎩⎪⎨⎪⎧x +1≥0,2x <0,所以x <0,故选D.]本例借助图像较直观地求解得出不等式的解集,另注意求解时要思考全面,需考虑变量可能落在同一区间,也可能落在不同区间的情况.[教师备选例题]设函数f (x )=⎩⎪⎨⎪⎧x +1,x ≤0,2x,x >0则满足f (x )+f ⎝ ⎛⎭⎪⎫x -12>1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 [根据分段函数的性质分情况讨论,当x ≤0时,则f (x )+f ⎝ ⎛⎭⎪⎫x -12=x +1+x -12+1>1,解得-14<x ≤0.当x >0时,根据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可得,f (x )+f ⎝ ⎛⎭⎪⎫x -12>1恒成立,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 ⎛⎭⎪⎫-14,+∞.] 1.已知f (x )=⎩⎪⎨⎪⎧ 2x ,x >0,f x +1,x ≤0,则f ⎝ ⎛⎭⎪⎫43+f ⎝ ⎛⎭⎪⎫-43的值等于( ) A .-2 B .4 C .2 D .-4 B [由题意得f ⎝ ⎛⎭⎪⎫43=2×43=83, f ⎝ ⎛⎭⎪⎫-43=f ⎝ ⎛⎭⎪⎫-13=f ⎝ ⎛⎭⎪⎫23=2×23=43, 所以f ⎝ ⎛⎭⎪⎫43+f ⎝ ⎛⎭⎪⎫-43=4.] 2.已知函数f (x )=⎩⎨⎧ x +1,-1<x <0,2x ,x ≥0.若实数a 满足f (a )=f (a -1),则f ⎝ ⎛⎭⎪⎫1a =( )A .2B .4C .6D .8 D [由题意得a >0.当0<a <1时,由f (a )=f (a -1),即2a =a ,解得a =14, 则f ⎝ ⎛⎭⎪⎫1a =f (4)=8, 当a ≥1时,由f (a )=f (a -1),得2a =2(a -1),不成立.故选D.]3.已知函数f (x )=⎩⎪⎨⎪⎧ log 2x ,x ≥1,11-x,x <1,则不等式f (x )≤1的解集为( ) A .(-∞,2]B .(-∞,0]∪(1,2]C .[0,2]D .(-∞,0]∪[1,2]D [当x ≥1时,不等式f (x )≤1为log 2x ≤1,即log 2x ≤log 22,∵函数y =log 2x 在(0,+∞)上单调递增,∴1≤x ≤2.当x <1时,不等式f (x )≤1为11-x≤1, ∴11-x -1≤0,∴x 1-x ≤0,∴x x -1≥0, ∴x ≤0或x >1(舍去),∴f (x )≤1的解集是(-∞,0]∪[1,2].故选D.]以学习过的函数相关知识为基础,通过一类问题共同特征的“数学抽象”,引出新的概念,然后在快速理解的基础上,解决新问题.【典例】 (2019·深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若函数f (x )的图像恰好经过n (n ∈N *)个整点,则称函数f (x )为n 阶整点函数.给出下列函数:①f (x )=sin 2x ;②g (x )=x 3; ③h (x )=⎝ ⎛⎭⎪⎫13x;④φ(x )=ln x . 其中是一阶整点函数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④D .④ C [对于函数f (x )=sin 2x ,它的图像(图略)只经过一个整点(0,0),所以它是一阶整点函数,排除D ;对于函数g (x )=x 3,它的图像(图略)经过整点(0,0),(1,1),…,所以它不是一阶整点函数,排除A ; 对于函数h (x )=⎝ ⎛⎭⎪⎫13x,它的图像(图略)经过整点(0,1),(-1,3),…,所以它不是一阶整点函数,排除B.故选C.][评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破解新定义函数题的关键是紧扣新定义的函数的含义,学会语言的翻译、新旧知识的转化,便可使问题顺利获解.如本例,若能把新定义的一阶整点函数转化为函数f (x )的图像恰好经过1个整点,问题便迎刃而解.【素养提升练习】1.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同族函数”,则函数解析式为y =x 2+1,值域为{1,3}的同族函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C[由x2+1=1得x=0,由x2+1=3得x=±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可以是{0,2},{0,-2},{0,2,-2},故值域为{1,3}的同族函数共有3个.]2.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当且仅当存在有限个非零自变量x,使得f(-x)=f(x),则称f(x)为“类偶函数”,则下列函数中为类偶函数的是( )A.f(x)=cos x B.f(x)=sin xC.f(x)=x2-2x D.f(x)=x3-2xD[A中函数为偶函数,则在定义域内均满足f(x)=f(-x),不符合题意;B中,当x =kπ(k∈Z)时,满足f(x)=f(-x),不符合题意;C中,由f(x)=f(-x),得x2-2x=x2+2x,解得x=0,不符合题意;D中,由f(x)=f(-x),得x3-2x=-x3+2x,解得x=0或x =±2,满足题意,故选D.]。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第1课时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第1课时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e6074767f5acfa1c7cdf6.png)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第1课时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的函数。
3.了解分段函数,能用分段函数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会讨论和证明一些简单的函数的单调性;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会判断简单的函数奇偶性。
5.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并能求出一些简单的函数的最大(小)值. 6.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二)指数函数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会求与指数函数性质有关的问题。
4.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三)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会求与对数函数性质有关的问题.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四)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2.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五)函数与方程1.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理解并掌握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能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判别函数零点的个数.(六)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
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3.能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定义定义域区间对应法则值域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映射函数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指数函数根式分数指数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关系对数函数对数对数的性质积、商、幂与根的对数对数恒等式和不等式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是高考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函数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全过程,包括解决几何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中每年都有函数试题,而且常考常新.以基本函数为模型的应用题和综合题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考试热点:①考查函数的表示法、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和函数的图象.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数列是相互关联的概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分析,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并用来解决问题,是考试的热点.③考查运用函数的思想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基本数学思想.第1课时 函数及其表示1.映射: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 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 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 到 的映射,记作 .2.象与原象:如果f :A →B 是一个A 到B 的映射,那么和A 中的元素a 对应的 叫做象, 叫做原象。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及其表示2教案(1)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及其表示2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1336434453610661ed9f429.png)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函数及其表示2教案教材分析:以函数的概念与表示,分断函数及应用为重点,并注意新型概念与思维创新,高考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出现。
学情分析:学生以 C 类为主,教学中注意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映射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的函数定义域和值域。
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
3.了解简单的分断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会求一些简单的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了解简单的分断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流程:一、 课堂提问——知识回顾1.函数的定义域:使f (x )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函数的值域: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3.分段函数:如果一个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中 因 对应关系 不同而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样的函数叫做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求法是分别求出 解析式 再组合在一起,但要注意各区间之间的点不重复、无遗漏。
二、 课堂练习——习题讲练C 例1.已知函数1()2f x x =++,(1) 求函数的定义域; (2) 求2(3),()3f f -的值;(3)当a>0时,求(),(1)f a f a -的值.C 练习 1.已知,a b N *∈, ()()()f a b f a f b +=⋅,求(2)(3)(4)(2011)(1)(2)(3)(2010)f f f f f f f f +++⋅⋅⋅+值.C/B 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21f x x =+ (2) ()1x f x x =+ (3) 2()51x f x x =+(4) ()5f x =-B 练习2.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3()5x f x x +=-(2) ()5f x =+B 例3. (2011浙江高考)设函数⎩⎨⎧>≤-=,0,,0,)(2x x x x x f 若,4)(=αf 则实数=α( )A. -4或-2B. -4或2C. -2或4D.-2或2B 练习3. (2010陕西高考) 已知函数⎩⎨⎧≥+<+=,1,,1,12)(2x ax x x x f x若a f f 4))0((=,则实数a 等于( ) A. 21 B.54 C.2 D .9C/B 例 4.设f(x)是R 上的函数,且满足1)0(=f ,并且对任意实数x,y ,有),12()()(+--=-y x y x f y x f 求f(x).A 练习4.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R,对于任意实数m,n, 恒有),()()(n f m f n m f ∙=+且当x>0时,0<f (x)<1.求证:f(0)=1,且当x<0时,有f(x)>1.三、作业布置 C1. 求函数22)2lg()(xxx x x f -+-+=的定义域.B2. 已知⎩⎨⎧≤+>=,0),1(,0,2)(x x f x x x f 求)34()34(-+f f 的值.B3. 已知函数⎩⎨⎧>-≤=,1,,1,3)(x x x x f x若2)(=x f ,求x 的值.A4.若函数)2)(()(a bx a x x f ++=(常数a,b ∈R )是偶函数,且它的值域为]4,(-∞,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四、板书设计。
2017高考一轮复习教案设计-函数及其表示
![2017高考一轮复习教案设计-函数及其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44b4b1495f0e7cd185253601.png)
第一节函数及其表示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2.分段函数及其应用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知识点一函数与映射的概念从A到B的一个映射,A、B若不是数集,则这个映射便不是函数.[自测练习]1.下列图形可以表示函数y=f(x)图象的是( )知识点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1)在函数y =f (x ),x ∈A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数集A )叫作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作函数的值域.(2)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 2.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 3.分段函数(1)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1)解决函数的一些问题时,易忽视“定义域优先”的原则.(2)误把分段函数理解为几个函数组成.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1)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表达式;(2)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可用待定系数法;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多用此法;(3)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4)解方程组法:已知关于f (x )与f ⎝ ⎛⎭⎪⎫1x或f (-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自测练习]2.(2016·贵阳期末)函数f (x )=log 2(x +1)的定义域为( ) A .(0,+∞) B .[-1,+∞) C .(-1,+∞)D .(1,+∞)3.f (x )与g (x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f (x )=x 2-1与g (x )=x -1·x +1 B .f (x )=x 与g (x )=x 3+xx 2+1C .y =x 与y =(x )2D .f (x )=x 2与g (x )=3x 34.若函数f (x )=⎩⎪⎨⎪⎧x 2+1,x ≤0,log 12x ,x >0,则f (f (2))=( )A .-1B .2C .1D .0考点一 函数的定义域问题|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集合,它是函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归纳起来常见的命题探究角度有:1.求给定函数解析式的定义域;2.已知f (x )的定义域,求f (g (x ))的定义域; 3.已知定义域确定参数问题. 探究一 求给定解析式的定义域1.(2015·江西重点中学一联)函数f (x )=3xx -2+lg(3-x )的定义域是( )A .(3,+∞)B .(2,3)C .[2,3)D .(2,+∞)探究二 已知f (x )的定义域,求f (g (x ))的定义域 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3],则函数g (x )=f 3xx -1的定义域是( ) A .[0,1) B .[0,1] C .[0,1)∪(1,9]D .(0,1)探究三 已知定义域求参数范围问题3.若函数f (x )=2x 2+2ax -a -1的定义域为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函数定义域的三种类型及求法(1)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则构造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求解. (2)对实际问题:由实际意义及使解析式有意义构成的不等式(组)求解.(3)若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函数f (g (x ))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g (x )≤b 求出.考点二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已知f (1-cos x )=sin 2x ,求f (x )的解析式;(2)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f (0)=2,f (x +1)-f (x )=x -1,求f (x )的解析式;(3)已知f (x )+2f ⎝ ⎛⎭⎪⎫1x=x (x ≠0),求f (x )的解析式.函数解析式求法中的一个注意点利用换元法求解析式后易忽视函数的定义域,即换元字母的范围.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f ⎝ ⎛⎭⎪⎫2x+1=lg x ,求f (x );(2)2f (x )-f (-x )=lg(x +1),求f (x ).考点三 分段函数|1.(2015·高考全国卷Ⅰ)已知函数f (x )=⎩⎪⎨⎪⎧2x -1-2,x ≤1,-log 2x +1x >1,且f (a )=-3,则f (6-a )=( )A .-74B .-54C .-34D .-142.(2015·高考全国卷Ⅱ)如图,长方形ABCD 的边AB =2,BC =1,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 ,CD 与DA 运动,记∠BOP =x .将动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 =f (x )的图象大致为( )分段函数“两种”题型的求解策略(1)根据分段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首先确定自变量的值属于哪个区间,其次选定相应的解析式代入求解. (2)已知函数值或函数值范围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应根据每一段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是否符合相应段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分段函数的定义理解不清致误【典例】 已知实数a ≠0,函数f (x )=⎩⎪⎨⎪⎧2x +a ,x <1,-x -2a ,x ≥1,若f (1-a )=f (1+a ),则a 的值为________.[易误点评] 本题易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两个方面:(1)误以为1-a <1,1+a >1,没有对a 进行讨论直接代入求解. (2)求解过程中忘记检验所求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而致误.[防范措施] (1)对于分段函数的求值问题,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确定,应分情况求解.(2)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是否符合题意求解过程中,求出的参数的值或范围并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要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跟踪练习] 设函数f (x )=⎩⎨⎧x ,x ≥0,-x ,x <0,若f (a )+f (-1)=2,则a =( )A .-3B .±3C .-1D .±1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2015·高考陕西卷)设f (x )=⎩⎨⎧1-x ,x ≥0,2x,x <0,则f [f (-2)]=( )A .-1B.14C.12D.322.(2015·北京朝阳模拟)函数f (x )=1x -1+x 的定义域为( ) A .[0,+∞) B .(1,+∞) C .[0,1)∪(1,+∞)D .[0,1)3.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如果f (x +2 014)=⎩⎨⎧2sin x ,x ≥0lgx x <0,那么f ⎝⎛⎭⎪⎫2 014+π4·f (-7 986)=( )A .2 014B .4 C.14 D.12 0144.(2016·岳阳质检)设函数f (x )=lg 3+x 3-x ,则f ⎝ ⎛⎭⎪⎫x 3+f ⎝ ⎛⎭⎪⎫3x 的定义域为( ) A .(-9,0)∪(0,9) B .(-9,-1)∪(1,9) C .(-3,-1)∪(1,3)D .(-9,-3)∪(3,9)5.若函数f (x )=x 2+ax +1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2) B .(-∞,-2)∪(2,+∞) C .(-∞,-2]∪[2,+∞) D .[-2,2]6.(2015·陕西二模)若函数f (x )=⎩⎪⎨⎪⎧lg x ,x >01-x ,x ≤0,则f (f (-99))=________.7.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2,4],则函数g (x )=f (x )+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8.具有性质:f ⎝ ⎛⎭⎪⎫1x =-f (x )的函数,我们称为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下列函数:①y =x -1x ;②y =x +1x ;③y =⎩⎪⎨⎪⎧x ,0<x <1,0,x =1,-1x,x >1.其中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是________.9.已知f (x )=x 2-1,g (x )=⎩⎪⎨⎪⎧x -1,x >0,2-x ,x <0.(1)求f (g (2))和g (f (2))的值; (2)求f (g (x ))的解析式.10.动点P 从单位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顺次经过B ,C ,D 绕边界一周,当x 表示点P 的行程,y 表示PA 的长时,求y 关于x 的解析式,并求f ⎝ ⎛⎭⎪⎫52的值.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4·高考山东卷)函数f (x )=1log 2x -1的定义域为( )A .(0,2)B .(0,2]C .(2,+∞)D .[2,+∞)2.(2015·高考湖北卷)函数f (x )=4-|x |+lg x 2-5x +6x -3的定义域为( )A .(2,3)B .(2,4]C .(2,3)∪(3,4]D .(-1,3)∪(3,6]3.(2015·高考山东卷)设函数f (x )=⎩⎪⎨⎪⎧3x -b ,x <1,2x,x ≥1.若f ⎝ ⎛⎭⎪⎫f ⎝ ⎛⎭⎪⎫56=4,则b =( )A .1 B.78 C.34D.124.(2015·高考浙江卷)存在函数f (x )满足:对于任意x ∈R 都有( ) A .f (sin 2x )=sin x B .f (sin 2x )=x 2+x C .f (x 2+1)=|x +1| D .f (x 2+2x )=|x +1|5.(2014·高考四川卷)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为2的函数,当x ∈[-1,1)时,f (x )=⎩⎪⎨⎪⎧-4x 2+2,-1≤x <0,x ,0≤x <1,则f ⎝ ⎛⎭⎪⎫32=________.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函数的概念,根据函数的概念,定义域中一个x 只能对应一个y ,所以排除A ,B ,C ,故选D.2.解析:由x +1>0知x >-1,故选C.答案:C3.解析:选项A ,C 中的函数定义域不同,选项D 的函数解析式不同,只有选项B 正确.4.解析:本题考查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的求值.由已知条件可知,f (2)=log 122=-1,所以f (f (2))=f (-1)=(-1)2+1=2,故选B.答案:B1.解析: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由题意得⎩⎪⎨⎪⎧x -2>0,3-x >0,解得2<x <3,故选B.答案:B2.解析:依题意得⎩⎪⎨⎪⎧0≤3x ≤3,x -1≠0,即0≤x <1,因此函数g (x )的定义域是[0,1),故选A..解析: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所以2x 2+2ax -a -1≥0对x ∈R 恒成立,即2x 2+2ax -a ≥1,x 2+2ax -a ≥0恒成立,因此有Δ=(2a )2+4a ≤0,解得-1≤a ≤0.答案:[-1,0]例1 [解] (1)f (1-cos x )=sin 2x =1-cos 2x , 令t =1-cos x ,则cos x =1-t ,t ∈[0,2], ∴f (t )=1-(1-t )2=2t -t 2,t ∈[0,2], 即f (x )=2x -x 2,x ∈[0,2].(2)设f (x )=ax 2+bx +c (a ≠0),由f (0)=2,得c =2,f (x +1)-f (x )=a (x +1)2+b (x +1)-ax 2-bx =x -1,即2ax +a +b =x -1,∴⎩⎪⎨⎪⎧2a =1,a +b =-1,即⎩⎪⎨⎪⎧a =12,b =-32.∴f (x )=12x 2-32x +2.(3)∵f (x )+2f ⎝ ⎛⎭⎪⎫1x =x ,∴f ⎝ ⎛⎭⎪⎫1x +2f (x )=1x.解方程组⎩⎪⎨⎪⎧f x2f ⎝ ⎛⎭⎪⎫1x =x ,f ⎝ ⎛⎭⎪⎫1x +2f x1x,得f (x )=23x -x 3(x ≠0).变式1 解:(1)令t =2x+1,则x =2t -1,∴f (t )=lg 2t -1,即f (x )=lg 2x -1(x >1). (2)∵2f (x )-f (-x )=lg(x +1),∴2f (-x )-f (x )=lg(1-x ).解方程组⎩⎪⎨⎪⎧2f x f x lg x +12f xf xlg 1-x得f (x )=23lg(x +1)+13lg(1-x )(-1<x <1).1.解析:因为f (x )=⎩⎪⎨⎪⎧2x -1-2,x ≤1,-log 2x +1x >1,f (a )=-3,所以⎩⎪⎨⎪⎧ a >1,-log 2a +13,或⎩⎪⎨⎪⎧a ≤1,2a -1-2=-3,解得a =7,所以f (6-a )=f (-1)=2-1-1-2=-74,选A.答案:A2.解析:由于f (0)=2,f ⎝ ⎛⎭⎪⎫π4=1+5,f ⎝ ⎛⎭⎪⎫π2=22<f ⎝ ⎛⎭⎪⎫π4,故排除选项C 、D ;当点P 在BC 上时,f (x )=BP +AP =tan x +4+tan 2x ⎝ ⎛⎭⎪⎫0≤x ≤π4,不难发现f (x )的图象是非线性的,排除选项A.故选B.答案:B1.[解析] 当a >0时,1-a <1,1+a >1,由f (1-a )=f (1+a )可得2-2a +a =-1-a -2a ,解得a =-32,不合题意;当a <0时,1-a >1,1+a <1,由f (1-a )=f (1+a )可得-1+a -2a =2+2a +a ,解得a =-34.[答案] -34变式 解析:因为f (-1)=1=1,所以f (a )=1,当a ≥0时,a =1,所以a =1;当a <0时,-a =1,所以a =-1.故a =±1.答案:D1.解析:由f (-2)=2-2=14,∴f [f (-2)]=f ⎝ ⎛⎭⎪⎫14=1-14=12. 答案:C2.解析: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函数有意义的条件建立不等式组.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则⎩⎪⎨⎪⎧x -1≠0,x ≥0,解得x ≥0且x ≠1,即函数定义域是[0,1)∪(1,+∞),故选C.3.3.解析:f ⎝ ⎛⎭⎪⎫2 014+π4=2sin π4=1,f (-7 986) =f (2 014-10 000)=lg 10 000=4,则f ⎝⎛⎭⎪⎫2 014+π4·f (-7 986)=4.答案:B 4.解析:利用函数f (x )的定义域建立不等式组求解.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则3+x3-x>0,解得-3<x <3.所以要使f ⎝ ⎛⎭⎪⎫x 3+f ⎝ ⎛⎭⎪⎫3x 有意义,则⎩⎪⎨⎪⎧-3<x3<3,-3<3x<3,解得⎩⎪⎨⎪⎧-9<x <9,x <-1或x >1,所以定义域为(-9,-1)∪(1,9),故选B.答案:B5.解析:函数的定义域为R 等价于对∀x ∈R ,x 2+ax +1≥0,令f (x )=x 2+ax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图略),只需Δ=a 2-4≤0即可,解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2,2],故选D.6.解析:f (-99)=1+99=100,所以f (f (-99))=f (100)=lg 100=2.答案:27.解析:由题意知⎩⎪⎨⎪⎧-2≤x ≤4,-2≤-x ≤4,解得-2≤x ≤2.答案:[-2,2]8.解析:对于①,f (x )=x -1x ,f ⎝ ⎛⎭⎪⎫1x =1x -x =-f (x ),满足题意;对于②,f ⎝ ⎛⎭⎪⎫1x =1x +11x=f (x )≠-f (x ),不满足题意;对于③,f ⎝ ⎛⎭⎪⎫1x =⎩⎪⎨⎪⎧1x ,0<1x <1,0,1x =1,-x ,1x >1,即f ⎝ ⎛⎭⎪⎫1x =⎩⎪⎨⎪⎧1x ,x >1,0,x =1,-x ,0<x <1.故f ⎝ ⎛⎭⎪⎫1x =-f (x ),满足题意.答案:①③9.解:(1)由已知,g (2)=1,f (2)=3,∴f (g (2))=f (1)=0,g (f (2))=g (3)=2. (2)当x >0时,g (x )=x -1,故f (g (x ))=(x -1)2-1=x 2-2x ;当x <0时,g (x )=2-x ,故f (g (x ))=(2-x )2-1=x 2-4x +3;∴f (g (x ))=⎩⎪⎨⎪⎧x 2-2x , x >0,x 2-4x +3, x <0.10.解:当P 点在AB 上运动时,y =x (0≤x ≤1);当P 点在BC 上运动时,y =12x -12=x 2-2x +2(1<x ≤2);当P 点在CD 上运动时,y =123-x2=x 2-6x +10(2<x ≤3);当P 点在DA 上运动时,y =4-x (3<x ≤4);综上可知,y =f (x )=⎩⎪⎨⎪⎧x ,0≤x ≤1,x 2-2x +2,1<x ≤2,x 2-6x +10,2<x ≤3,4-x ,3<x ≤4.∴f ⎝ ⎛⎭⎪⎫52=52.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解析:∵f (x )有意义,∴⎩⎪⎨⎪⎧log 2x -1>0,x >0.∴x >2,∴f (x )的定义域为(2,+∞).答案:C2.解析:依题意知,⎩⎪⎨⎪⎧4-|x |≥0x 2-5x +6x -3>0,即⎩⎪⎨⎪⎧-4≤x ≤4x >2且x ≠3,即函数的定义域为(2,3)∪(3,4].答案:C3.解析:f ⎝ ⎛⎭⎪⎫f ⎝ ⎛⎭⎪⎫56=f ⎝ ⎛⎭⎪⎫3×56-b =f ⎝ ⎛⎭⎪⎫52-b .当52-b <1,即b >32时,3×⎝ ⎛⎭⎪⎫52-b -b =4,解得b =78(舍).当52-b ≥1,即b ≤32时,252-b =4,解得b =12.故选D.答案:D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即对于任一变量x 有唯一的y 与之相对应.对于A ,当x =π4或5π4时,sin 2x 均为1,而sin x 与x 2+x 此时均有两个值,故A 、B 错误;对于C ,当x =1或-1时,x 2+1=2,而|x +1|有两个值,故C 错误,故选D.答案:D5.解析:∵f (x )的周期为2,∴f ⎝ ⎛⎭⎪⎫32=f ⎝ ⎛⎭⎪⎫32-2=f ⎝ ⎛⎭⎪⎫-12.又∵当x ∈[-1,0)时,f (x )=-4x 2+2,∴f ⎝ ⎛⎭⎪⎫-12=-4×⎝ ⎛⎭⎪⎫-122+2=1.答案:1。
2019-2020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7课时-函数的概念教案
![2019-2020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7课时-函数的概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81766b90d6c85ec3ac664.png)
2019-2020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7课时-函数的概念教案二.教学目标: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能根据函数的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理解分段函数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而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函数的三要素中对应法则是核心,定义域是灵魂.四.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对应、映射、像和原像、一一映射的定义;2.函数的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3.函数的三要素及表示法.(二)主要方法:1.对映射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有象,二是象惟一,缺一不可;2.对函数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给以深刻理解,这是处理函数问题的关键;3.理解函数和映射的关系,函数式和方程式的关系.(三)例题分析:例1.(1),,;(2),,;(3),,.上述三个对应(2)是到的映射.例2.已知集合,映射,在作用下点的象是,则集合 ( ){}(,)|2,0,0x y x y x y +=>> {}(,)|1,0,0x y xy x y =>>{}(,)|2,0,0x y xy x y =<< {}(,)|2,0,0x y xy x y =>>解法要点:因为,所以.例3.设集合,,如果从到的映射满足条件:对中的每个元素与它在中的象的和都为奇数,则映射的个数是 ( )8个 12个 16个 18个解法要点:∵为奇数,∴当为奇数、时,它们在中的象只能为偶数、或,由分步计数原理和对应方法有种;而当时,它在中的象为奇数或,共有种对应方法.故映射的个数是.例4.矩形的长,宽,动点、分别在、上,且,(1)将的面积表示为的函数,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的最大值.解:(1)2111()408(5)5(8)222ABCD CEF ABE ADF S f x S S S S x x x ∆∆∆==---=--⨯⨯--⨯⨯- 22113113169()22228x x x =-+=--+. ∵,∴, ∴函数的解析式:2113169()()(05)228S f x x x ==--+<≤; (2)∵在上单调递增,∴,即的最大值为.例5.函数对一切实数,均有()()(21)f x y f y x y x +-=++成立,且,(1)求的值;(2)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时,求的取值范围.解:(1)由已知等式()()(21)f x y f y x y x +-=++,令,得,又∵,∴.(2)由()()(21)f x y f y x y x +-=++,令得,由(1)知,∴. ∵,∴22111111()2()24f x x x x +=+=+-在上单调递增,∴.要使任意,都有成立,当时,,显然不成立. 当时,,∴0113log 24a a <<⎧⎪⎨≥⎪⎩,解得 ∴的取值范围是.(四)巩固练习:1.给定映射,点的原象是或.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相同的函数是( )3.设函数3,(10)()((5)),(10)x x f x f f x x -≥⎧=⎨+<⎩,则=.五.课后作业:《高考计划》考点7,智能训练5,7,9,10,13,14.2019-2020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83课时导数的应用教案一.复习目标:1.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2.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二.知识要点:1.函数的单调性:设函数在某区间内可导,则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增;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减.反之,若在某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该区间上有恒成立(但不恒等于0);若在某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在该区间上有恒成立(但不恒等于0).2.函数的极值:(1)概念:函数在点附近有定义,且若对附近的所有点都有(或),则称为函数的一个极大(小)值,称为极大(小)值点.(2)求函数极值的一般步骤:①求导数;②求方程的根;③检验在方程的根的左右的符号,如果是左正右负(左负右正),则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小)值.3.函数的最值:①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极值;②将极值与区间端点函数值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就是最小值.三.课前预习:1.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单调增函数的导函数也是单调增函数; ②单调减函数的导函数也是单调减函数; ③单调函数的导函数也是单调函数; ④导函数是单调,则原函数也是单调的. 0个 2个 3个 4个2.如果函数在上的最小值是,那么 ( )1 22.若函数有三个单调区间,则的取值范围是 ( )3.函数的图象与轴切于点,则的极大值为,极小值为0.4.函数,当时,有极值1,则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5.函数,若对于任意,都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四.例题分析:例1.已知函数有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试确定常数的值.解:32()(1)()(1)f x x x x a x a x ax =--=-++,∴2()32(1)f x x a x a '=-++,令,得,由题意,该方程必定有不相等两实根,可分别设为,则,,∴3322()(1)()()f m n m n a m n a m n +=+-++++32()3()(1)[()2]()m n mn m n a m n mn a m n =+-+-++-++ 2(1)(2)(21)027a a a =-+--= ∴或或.例2.一艘轮船在航行中的燃料费和它的速度的立方成正比,已知在速度为每小时10公里时的燃料费是每小时6元,而其他与速度无关的费用是每小时96元,问此轮船以何种速度航行时,能使行驶每公里的费用总和最小?解:设船速度为时,燃料费用为元,则,由可得,∴, ∴总费用3231396(96)500500y x x x x=+⋅=+, ,令得,当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取得最小值,∴此轮船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使行驶每公里的费用总和最小.例3.如图,已知曲线:与曲线:交于点,直线与曲线、交于点,(1)写出四边形的面积与的函数关系;(2)讨论的单调性,并求的最大值.解:(1)由得交点坐标分别是,,3111()|||1||||0|(33)222ABD OBD f t S S BD t BD t t t ∆∆=+=⋅⋅-+⋅⋅-=-+, ∴.(2),令,得,当时,,此时函数在单调递增;当时,,此时函数在单调递减.所以,当时,的最大值为.五.课后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1.设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有一个极大值点和一个极小值点 只有一个极大值点只有一个极小值点 有二个极小值点2.若函数32()(0)f x ax bx cx d a =+++>在上无极值,则必有 ( )3.已知曲线上一点,则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过点的切线方程是 . 答:点处的切线方程是,过点的切线方程是或.4.抛物线上一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切线与轴的交点分别是,则的面积为 .5.已知,奇函数在上单调,则字母应满足的条件是 .6.已知函数在点处有极小值,试确定的值,并求出的单调区间.7.已知函数)0(1)1(3)(223>+-+-=k k x k kx x f .(1)若的单调减区间为,求的值;(2)当时,求证:.8.已知为实数,,(1)求;(2)若,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若在和上都是递增的,求的取值范围.。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函数2.1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函数2.1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b9ac7bcc175527072208c1.png)
第二章 函数 2.1 函数及其表示考纲要求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地应用.1.函数与映射的概念函数 映射两集合A ,B 设A ,B 是两个非空____ 设A ,B 是两个非空____对应关系f :A →B 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____一个____,在集合B 中____________的____和它对应 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____一个______在集合B 中__________的______与之对应名称称________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 称对应______为从集合A 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法 y =f (x ),(x ∈A ,y ∈B ) 对应f :A →B 是一个映射 2.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 =f (x ),x ∈A 中,x 叫做自变量,__________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__________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2)函数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分段函数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__________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__________,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__________,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1.设f ,g 都是从A 到A 的映射(其中A ={1,2,3}),其对应关系如下表:x 1 2 3 f 3 1 2 g 3 2 1则f (g (3))等于( ).A .1B .2C .3D .不存在2.集合A ={x |0≤x ≤4},B ={y |0≤y ≤2},下列不表示从A 到B 的函数的是( ).A .f :x →y =12xB .f :x →y =13xC .f :x →y =23x D .f :x →y =x3.下列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f (x )=lg x 2,g (x )=2lg xB .f (x )=lg x +1x -1,g (x )=lg(x +1)-lg(x -1)C .f (u )=1+u1-u,g (v )=1+v1-vD .f (x )=x ,g (x )=x 24.(2012山东高考)函数f (x )=1ln x +1+4-x 2的定义域为( ).A .[-2,0)∪(0,2]B .(-1,0)∪(0,2]C .[-2,2]D .(-1,2]5.已知函数f (x )=⎩⎪⎨⎪⎧3x,x ≤1,-x ,x >1,若f (x )=2,则x 等于( ). A .log 32B .-2C .log 32或-2D .2一、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例1-1】(2012江苏高考)函数f (x )=1-2log 6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例1-2】已知函数f (3-2x )的定义域为[-1,2],求f (x )的定义域. 【例1-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x 2+2x ,x ∈[0,3];(2)y =2x 2-1;(3)y =log 3x +log x 3-1. 方法提炼1.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求具体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函数给出的方式 确定定义域的方法列表法 表中实数x 的集合 图象法 图象在x 轴上的投影所覆盖的实数x 的集合 解析法 使解析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 实际问题 有实际意义及使相应解析式有意义的x 的集合(2)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①若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g (x )≤b 求出.②若已知函数f (g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f (x )的定义域为g (x )在x ∈[a ,b ]时的值域.提醒:定义域必须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2.求值域的方法常见的求值域的方法有:①配方法;②换元法;③基本不等式法;④利用函数的单调性;⑤分离常数法;⑥数形结合法;⑦导数法等.3.若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相同,它们不一定是同一函数,如函数y =x 与y =x +1,其定义域与值域完全相同,但不是同一个函数;再如y =sin x 与y =cos x ,其定义域都为R ,值域都为[-1,1],显然不是同一个函数.定义域和解析式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4.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为各段上的定义域、值域的并集;最大(小)值是各段最大(小)值中最大(小)的;图象则是由各段上的图象合成的.请做演练巩固提升1,4 二、求函数的解析式【例2-1】 若函数f (x )=xax +b(a ≠0),f (2)=1,又方程f (x )=x 有唯一解,则f (x )=__________.【例2-2】 若2f (x )-f (-x )=x +1,求f (x ).【例2-3】 已知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 +x 2.(1)求x >0时,f (x )的解析式;(2)若关于x 的方程f (x )=2a 2+a 有三个不同的解,求a 的取值范围. 方法提炼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凑配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表达式;2.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可用待定系数法; 3.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4.方程思想:已知关于f (x )与f ⎝ ⎛⎭⎪⎫1x 或f (-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提醒:因为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定义域不同,则为不相同的函数,因此求函数的解析式时,如果定义域不是R ,一定要注明函数的定义域,否则会导致错误.请做演练巩固提升2忽略分段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而致误【典例】 设函数f (x )=⎩⎪⎨⎪⎧x 2+bx +c ,x ≤0,2,x >0,若f (-2)=f (0),f (-1)=-3,求关于x 的方程f (x )=x 的解. 错解:当x ≤0时,f (x )=x 2+bx +c . 因为f (-2)=f (0),f (-1)=-3,所以⎩⎪⎨⎪⎧-22-2b +c =c ,-12-b +c =-3,解得⎩⎪⎨⎪⎧b =2,c =-2.所以f (x )=⎩⎪⎨⎪⎧x 2+2x -2,x ≤0,2,x >0.当x ≤0时,由f (x )=x 得x 2+2x -2=x 得x =-2或x =1. 当x >0时,由f (x )=x 得x =2. 所以方程f (x )=x 的解为:-2,1,2.分析:(1)条件中f (-2),f (0),f (-1)所适合的解析式是f (x )=x 2+bx +c ,所以可构建方程组求出b ,c 的值.(2)在方程f (x )=x 中,f (x )用哪个解析式,要进行分类讨论.正解:当x ≤0时,f (x )=x 2+bx +c , 因为f (-2)=f (0),f (-1)=-3,∴⎩⎪⎨⎪⎧-22-2b +c =c ,-12-b +c =-3,解得⎩⎪⎨⎪⎧b =2,c =-2. ∴f (x )=⎩⎪⎨⎪⎧x 2+2x -2,x ≤0,2,x >0.当x ≤0时,由f (x )=x 得,x 2+2x -2=x , 得x =-2或x =1.由于x =1>0,所以舍去. 当x >0时,由f (x )=x 得x =2, 所以方程f (x )=x 的解为-2,2. 答题指导:1.对于分段函数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在解决分段函数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限制条件.2.就本题而言,当x ≤0时,由f (x )=x 得出两个x 值,但其中的x =1不符合要求,错解中没有舍去此值,因而导致了增解.分段函数问题分段求解,但一定注意各段的限制条件.1.(2013届广东湛江一中第一学期期中)函数f (x )=ln x -1的定义域为( ). A .(e ,+∞) B .[e ,+∞) C .(0,e] D .(-∞,e]2.已知f ⎝ ⎛⎭⎪⎫2x +1=lg x ,则f (x )=( ).A .lg 1xB .lg1x -1 C .lg2x -1D .lg 1x -23.(2012陕西高考)设函数f (x )=⎩⎨⎧x ,x ≥0,⎝ ⎛⎭⎪⎫12x,x <0,则f (f (-4))=______.4.设g (x )是定义在R 上、以1为周期的函数.若函数f (x )=x +g (x )在区间[0,1]上的值域为[-2,5],则f (x )在区间[0,3]上的值域为__________.5.对a ,b ∈R ,记min{a ,b }=⎩⎪⎨⎪⎧a ,a <b ,b ,a ≥b ,函数f (x )=min ⎩⎨⎧⎭⎬⎫12x ,-|x -1|+2(x ∈R )的最大值为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梳理自测知识梳理1.数集 集合 任意 数x 都有唯一确定 数f (x ) 任意 元素x 都有唯一确定 元素y f :A →B f :A →B2.(1)x 的取值范围A 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 (2)定义域 值域 对应关系 3.解析法 列表法 图象法 4.对应法则 并集 并集 基础自测1.C 解析:由题中表格可知g (3)=1, ∴f (g (3))=f (1)=3.故选C.2.C 解析:依据函数的概念,集合A 中任一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选项C 不符合.3.C 解析:选项A 和B 定义域不同,选项D 对应法则不同.4.B 解析:由⎩⎪⎨⎪⎧ln(x +1)≠0,x +1>0,4-x 2≥0得⎩⎪⎨⎪⎧x ≠0,x >-1,-2≤x ≤2,所以定义域为(-1,0)∪(0,2].5.A 解析:当x ≤1时,3x=2, ∴x =log 32;当x >1时,-x =2,∴x =-2(舍去). ∴x =log 32. 考点探究突破【例1-1】 (0,6] 解析:要使函数f (x )=1-2log 6x 有意义,则需⎩⎪⎨⎪⎧1-2log 6x ≥0,x >0,解得0<x ≤6,故f (x )的定义域为(0,6]. 【例1-2】 解:用换元思想,令3-2x =t ,f (t )的定义域即为f (x )的定义域, ∴t =3-2x (x ∈[-1,2]).∴-1≤t ≤5. 故f (x )的定义域为[-1,5].【例1-3】 解:(1)y =x 2+2x =(x +1)2-1,x ∈[0,3],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y =x 2+2x 在区间[0,3]上是增函数,故当x =3时,y max =15; 当x =0时,y min =0.故函数的值域为[0,15].(2)令x 2-1=t ,则t ≥-1,原函数化为y =2t,t ∈[-1,+∞).结合y =2t 的单调性得y =2t,t ∈[-1,+∞)的值域为⎣⎢⎡⎭⎪⎫12,+∞.(3)原函数即为y =log 3x +1log 3x-1.当x >1时,log 3x >0,因此利用基本不等式得y ≥2-1=1,当log 3x =1log 3x,即x =3时取“=”;当0<x <1时,log 3x <0, 因此log 3x +log x 3=-⎣⎢⎡⎦⎥⎤(-log 3x )+⎝ ⎛⎭⎪⎫-1log 3x ≤-2,∴log 3x +1log 3x-1≤-3,当且仅当log 3x =1log 3x,即x =13时取“=”.综上可知,y =log 3x +log x 3-1的值域为(-∞,-3]∪[1,+∞).【例2-1】 2x x +2 解析:由f (2)=1得22a +b =1,即2a +b =2;由f (x )=x 得xax +b=x , 变形得x ⎝⎛⎭⎪⎫1ax +b -1=0,解此方程得x =0或x =1-ba, 又∵方程有唯一解, ∴1-b a=0,解得b =1,代入2a +b =2得a =12,∴f (x )=2xx +2.【例2-2】 解:∵2f (x )-f (-x )=x +1,用-x 去替换式子中的x , 得2f (-x )-f (x )=-x +1.即有⎩⎪⎨⎪⎧2f (x )-f (-x )=x +1,2f (-x )-f (x )=-x +1.解方程组消去f (-x ),得f (x )=x3+1.【例2-3】 解:(1)任取x >0,则-x <0,∴f (-x )=-2x +(-x )2=x 2-2x . ∵f (x )是奇函数,∴f (x )=-f (-x )=2x -x 2.故x >0时,f (x )=2x -x 2.(2)∵方程f (x )=2a 2+a 有三个不同的解,∴-1<2a 2+a <1.∴-1<a <12.演练巩固提升1.B2.C 解析:令t =2x +1,则x =2t -1,∴f (t )=lg 2t -1,即f (x )=lg 2x -1,故选C.3.4 解析:∵f (-4)=⎝ ⎛⎭⎪⎫12-4=16,∴f (f (-4))=f (16)=16=4.4.[-2,7] 解析:设x 1∈[0,1],f (x 1)=x 1+g (x 1)∈[-2,5].∵函数g(x)是以1为周期的函数,∴当x2∈[1,2]时,f(x2)=f(x1+1)=x1+1+g(x1)∈[-1,6].当x3∈[2,3]时,f(x3)=f(x1+2)=x1+2+g(x1)∈[0,7].综上可知,当x∈[0,3]时,f(x)∈[-2,7].5.1 解析:y=f(x)是y=12x与y=-|x-1|+2两者中的较小者,数形结合可知,函数的最大值为1.。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2.1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苏教版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2.1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ea5052cc7931b765ce15d3.png)
第二章函数全国卷五年考情图解高考命题规律把握1.考查形式本章在高考中一般为2~3个客观题.2.考查内容高考中基础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主要涉及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周期性综合,指数、对数运算以及指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段函数求函数值等.3.备考策略(1)重视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深刻把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零点等概念.研究函数的性质,注意分析函数解析式的特征,同时注意函数图象的作用. (2)重视对基本初等函数的研究,复习时通过选择、填空题加以训练和巩固,将问题和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第一节函数及其表示[最新考纲]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1.函数的概念函数映射两集合A,B设A,B是非空的数集设A,B是非空的集合对应关系f:A→B 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名称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法y=f(x),x∈A 映射f:A→B(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f(x),x∈A中,所有的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A叫做函数y=f(x)的定义域.若A是函数y=f(x)的定义域,则对于A中的每一个x,都有一个输出值y与之对应.所有输出值y组成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值域可以用集合{y|y=f(x),x∈A}表示.(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3)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相等,这是判断两函数相等的依据.(4)函数的表示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3.分段函数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这样的函数叫做分段函数.分段函数虽然由几部分组成,但是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常用结论]1.常见函数的定义域(1)分式函数中分母不等于0.(2)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式大于或等于0.(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R.(4)零次幂的底数不能为0.(5)y=a x(a>0且a≠1),y=sin x,y=cos x的定义域均为R.(6)y=log a x(a>0,a≠1)的定义域为{x|x>0}.(7)y=tan x的定义域为.2.基本初等函数的值域(1)y=kx+b(k≠0)的值域是R.(2)y =ax 2+bx +c (a ≠0)的值域:当a >0时,值域为⎣⎢⎡⎭⎪⎫4ac -b 24a ,+∞;当a <0时,值域为⎝⎛⎦⎥⎤-∞,4ac -b 24a .(3)y =k x(k ≠0)的值域是{y |y ≠0}.(4)y =a x(a >0且a ≠1)的值域是(0,+∞). (5)y =log a x (a >0且a ≠1)的值域是R .一、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函数f :A →B ,其值域是集合B . ( )(2)若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相同,则这两个函数是相等函数. ( )(3)函数f (x )=x 2,x ∈[-1,2]的值域为[0,4]. ( )(4)若A =R ,B =(0,+∞),f :x →y =|x |,则对应f 可看作从A 到B 的映射.( )(5)分段函数是由两个或几个函数组成的. ( ) [答案](1)× (2)× (3)√ (4)× (5)× 二、教材改编1.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M ={x |-2≤x ≤2},值域为N ={y |0≤y ≤2},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B [由函数定义可知,选项B 正确.] 2.函数y =2x -3+1x -3的定义域为( ) A.⎣⎢⎡⎭⎪⎫32,+∞ B .(-∞,3)∪(3,+∞) C.⎣⎢⎡⎭⎪⎫32,3∪(3,+∞) D .(3,+∞)C [由题意知⎩⎪⎨⎪⎧2x -3≥0,x -3≠0,解得x ≥32且x ≠3.]3.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x +1是相等函数的是( )A .y =(x +1)2B .y =3x 3+1 C .y =x 2x+1D .y =x 2+1B [y =3x 3+1=x +1,且函数定义域为R ,故选B.]4.设函数f (x )=⎩⎪⎨⎪⎧x 2+1,x ≤1,2x,x >1,则f (f (3))=________.139 [f (3)=23,f (f (3))=f ⎝ ⎛⎭⎪⎫23=⎝ ⎛⎭⎪⎫232+1=49+1=139.]5.已知函数f (x )=2x +1,若f (a )=5,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12 [由f (a )=5得2a +1=5,解得a =12.]考点1 求函数的定义域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定义域已知函数的具体解析式求定义域的方法(1)若f (x )是由一些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构成的,则它的定义域为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先由外层函数的定义域确定内层函数的值域,从而确定对应的内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需要确定内层函数的定义域,两者取交集即可.1.(2019·济南模拟)函数y =x ln(2-x )的定义域为( )A .(0,2)B .[0,2)C .(0,1]D .[0,2]B [由题意知,x ≥0且2-x >0,解得0≤x <2, 故其定义域是[0,2).] 2.函数f (x )=1log 2x2-1的定义域为________.⎝ ⎛⎭⎪⎫0,12∪(2,+∞) [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则(log 2x )2-1>0,即log 2x >1或log 2x <-1,解得x >2或0<x <12,故所求函数的定义域是⎝ ⎛⎭⎪⎫0,12∪(2,+∞).][逆向问题] 若函数f (x )=ax 2+abx +b 的定义域为{x |1≤x ≤2},则a +b 的值为________.-92 [∵函数f (x )=ax 2+abx +b 的定义域为{x |1≤x ≤2}. ∴不等式ax 2+abx +b ≥0的解集为{x |1≤x ≤2}. 可知a <0,不等式化为a (x -1)(x -2)≥0, 即ax 2-3ax +2a ≥0.∴⎩⎪⎨⎪⎧-3a =ab ,2a =b ,即⎩⎪⎨⎪⎧b =-3,a =-32.∴a +b =-92.]求函数定义域时,对函数解析式先不要化简,求出定义域后,一定要将其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若用区间表示,不能用“或”连接,而应该用并集符合“∪”连接.(如T 2).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抽象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1)若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由a ≤g (x )≤b 求出.(2)若已知函数f (g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f (x )的定义域为g (x )在x ∈[a ,b ]时的值域.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4],则f (x +1)+f (x -1)的定义域是________.[1,3] [由题意知⎩⎪⎨⎪⎧0≤x +1≤4,0≤x -1≤4,解得1≤x ≤3.故f (x +1)+f (x -1)的定义域为[1,3].][逆向问题] 已知函数y =f (x 2-1)的定义域为[-3,3],则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1,2] [因为y =f (x 2-1)的定义域为[-3,3],所以x ∈[-3,3],x 2-1∈[-1,2],所以y =f (x )的定义域为[-1,2].]函数f (g (x ))的定义域指的是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而不是g (x )的取值范围.(如本例[逆向问题])1.函数f (x )=3x 21-x +lg(3x +1)的定义域是( )A.⎝ ⎛⎭⎪⎫-13,1B.⎝ ⎛⎭⎪⎫-13,+∞C.⎝ ⎛⎭⎪⎫-13,13 D.⎝⎛⎭⎪⎫-∞,13A [由题意可知⎩⎪⎨⎪⎧1-x >0,3x +1>0,解得⎩⎪⎨⎪⎧x <1,x >-13,∴-13<x <1,故选A.]2.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0,2 020],则函数g (x )=f x +1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2,1)∪(1,2 018] [∵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0,2 020],∴-1≤x -1≤2 019.∴要使函数g (x )有意义,则⎩⎪⎨⎪⎧-1≤x +1≤2 019,x -1≠0,解得-2≤x ≤2 018且x ≠1.∴函数g (x )的定义域为[-2,1)∪(1,2 018].]3.若函数f (x )=x 2+ax +1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2] [∵函数f (x )=x 2+ax +1的定义域为R , ∴a 2-4≤0,即-2≤a ≤2.]考点2 求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解析式的4种方法及适用条件(1)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恒等式的性质,或将已知条件代入,建立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相应的待定系数.(2)换元法对于形如y =f (g (x ))的函数解析式,令t =g (x ),从中求出x =φ(t ),然后代入表达式求出f (t ),再将t 换成x ,得到f (x )的解析式,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3)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已知关于f (x )与f ⎝ ⎛⎭⎪⎫1x 或f (-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1)[一题多解]已知二次函数f (2x +1)=4x 2-6x +5,求f (x );(2)已知函数f (x )满足f (-x )+2f (x )=2x,求f (x ). [解](1)法一:(待定系数法)因为f (x )是二次函数,所以设f (x )=ax 2+bx +c (a ≠0),则f (2x +1)=a (2x +1)2+b (2x+1)+c =4ax 2+(4a +2b )x +a +b +c .因为f (2x +1)=4x 2-6x +5, 所以⎩⎪⎨⎪⎧4a =4,4a +2b =-6,a +b +c =5,解得⎩⎪⎨⎪⎧a =1,b =-5,c =9,所以f (x )=x 2-5x +9(x ∈R ). 法二:(换元法)令2x +1=t (t ∈R ),则x =t -12,所以f (t )=4⎝⎛⎭⎪⎫t -122-6·t -12+5=t 2-5t +9(t ∈R ), 所以f (x )=x 2-5x +9(x ∈R ). 法三:(配凑法)因为f (2x +1)=4x 2-6x +5=(2x +1)2-10x +4=(2x +1)2-5(2x +1)+9,所以f (x )=x 2-5x +9(x ∈R ).(2)(解方程组法) 由f (-x )+2f (x )=2x, ① 得f (x )+2f (-x )=2-x, ②①×2-②,得3f (x )=2x +1-2-x,即f (x )=2x +1-2-x3. 故f (x )的解析式是f (x )=2x +1-2-x3(x ∈R ). 谨防求函数解析式的2种失误(1)在求函数解析式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范围,也就是定义域问题.求出解析式后要标注x 的取值范围.(2)利用换元法求解析式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如已知f (x )=x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可通过换元的方法得f (x )=x 2+1,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而不是(-∞,+∞).1.如果f ⎝ ⎛⎭⎪⎫1x =x 1-x ,则当x ≠0且x ≠1时,f (x )等于( )A.1xB.1x -1C.11-xD.1x-1B [(换元法求解)令1x =t ,得x =1t(t ≠0且t ≠1),∴f (t )=1t 1-1t=1t -1(t ≠0且t ≠1),∴f (x )=1x -1(x ≠0且x ≠1).] 2.已知f ⎝ ⎛⎭⎪⎫1+x x =x 2+1x 2+1x ,则f (x )=( )A .(x +1)2B .(x -1)2C .x 2-x +1D .x 2+x +1C [(配凑法求解)f ⎝⎛⎭⎪⎫1+x x =x 2+1x 2+1x =⎝ ⎛⎭⎪⎫x +1x 2-x +1x +1,所以f (x )=x 2-x +1.]3.已知f (x )满足2f (x )+f ⎝ ⎛⎭⎪⎫1x=3x ,则f (x )=________. 2x -1x(x ≠0) [(解方程组法求解)∵2f (x )+f ⎝ ⎛⎭⎪⎫1x =3x ,①把①中的x 换成1x,得2f ⎝ ⎛⎭⎪⎫1x +f (x )=3x.②联立①②可得⎩⎪⎨⎪⎧2f x +f ⎝ ⎛⎭⎪⎫1x =3x ,2f ⎝ ⎛⎭⎪⎫1x +f x =3x ,解此方程组可得f (x )=2x -1x(x ≠0).]4.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f (0)=0,f (x +1)=f (x )+x +1,求f (x )的解析式. [解] (待定系数法求解)设f (x )=ax 2+bx +c (a ≠0),由f (0)=0,知c =0,f (x )=ax 2+bx ,又由f (x +1)=f (x )+x +1,得a (x +1)2+b (x +1)=ax 2+bx +x +1, 即ax 2+(2a +b )x +a +b =ax 2+(b +1)x +1,所以⎩⎪⎨⎪⎧2a +b =b +1,a +b =1,解得a =b =12.所以f (x )=12x 2+12x (x ∈R ).考点3 分段函数求函数值解决分段函数有关问题的关键是“分段归类”,即自变量的取值属于哪一段范围,就用哪一段的解析式来解决问题.(1)(2019·合肥模拟)已知函数f (x )=⎩⎪⎨⎪⎧x +1x -2,x >2,x 2+2,x ≤2,则f (f (1))=( )A .-12B .2C .4D .11(2)(2019·石家庄模拟)已知f (x )=⎩⎪⎨⎪⎧log 3x ,x >0,a x+b ,x ≤0(0<a <1),且f (-2)=5,f (-1)=3,则f (f (-3))=( )A .-2B .2C .3D .-3(1)C (2)B [(1)因为f (1)=12+2=3,所以f (f (1))=f (3)=3+13-2=4.故选C.(2)由题意得,f (-2)=a -2+b =5,① f (-1)=a -1+b =3,②联立①②,结合0<a <1,得a =12,b =1,所以f (x )=⎩⎪⎨⎪⎧log 3x ,x >0,⎝ ⎛⎭⎪⎫12x+1,x ≤0,则f (-3)=⎝ ⎛⎭⎪⎫12-3+1=9,f (f (-3))=f (9)=log 39=2,故选B.]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策略(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区间,然后代入该区间对应的解析式求值.(2)当出现f (f (a ))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3)当自变量的值所在区间不确定时,要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应参照分段函数不同段的端点.[教师备选例题]已知函数f (x )=⎩⎪⎨⎪⎧2cos πx ,x ≤0,f x -1+1,x >0,则f ⎝ ⎛⎭⎪⎫43的值为( )A .-1B .1 C.32 D.52B [依题意得f ⎝ ⎛⎭⎪⎫43=f ⎝ ⎛⎭⎪⎫13+1=f ⎝ ⎛⎭⎪⎫-23+1+1=2cos ⎝ ⎛⎭⎪⎫-2π3+2=2×⎝ ⎛⎭⎪⎫-12+2=1.故选B.]求参数或自变量的值解决此类问题时,先在分段函数的各段上分别求解,然后将求出的值或范围与该段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交集,最后将各段的结果合起来(取并集)即可.(1)已知函数f (x )=⎩⎪⎨⎪⎧2x-2,x ≤1,-log 2x +1,x >1,且f (a )=-3,则f (6-a )=________.(2)设函数f (x )=⎩⎪⎨⎪⎧x 2+2x +2,x ≤0,-x 2,x >0.若f (f (a ))=2,则a =________.(1)-32 (2) 2 [(1)当a ≤1时,f (a )=2a-2=-3,无解;当a >1时,由f (a )=-log 2(a +1)=-3,得a +1=8, 解得a =7,所以f (6-a )=f (-1)=2-1-2=-32.(2)当a >0时,f (a )=-a 2<0,f (f (a ))=a 4-2a 2+2=2,得a =2(a =0与a =-2舍去).当a ≤0时,f (a )=a 2+2a +2=(a +1)2+1>0,f (f (a ))=-(a 2+2a +2)2=2,此方程无解.故a = 2.]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就a 的取值讨论f (a )的情形,另本题也可作出f (x )的图象,数形结合求解,即f (a )=0或f (a )=-2,从而求得a 的值.分段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问题解由分段函数构成的不等式,一般要根据分段函数的不同分段区间进行分类讨论.如果分段函数的图象比较容易画出,也可以画出函数图象后,结合图象求解.(2019·深圳模拟)已知函数f (x )=⎩⎪⎨⎪⎧x -4,x ≥2,x 2-4x +3,x <2.则不等式f (x )<0的解集是________.(1,4) [不等式f (x )<0等价于⎩⎪⎨⎪⎧x ≥2,x -4<0或⎩⎪⎨⎪⎧x <2,x 2-4x +3<0,即2≤x <4或1<x <2,故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1,4).]本例借助图象较直观地求解得出不等式的解集,另注意求解时要思考全面,需考虑变量可能落在同一区间,也可能落在不同区间的情况.[教师备选例题]设函数f (x )=⎩⎪⎨⎪⎧ x +1,x ≤0,2x ,x >0则满足f (x )+f ⎝ ⎛⎭⎪⎫x -12>1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 [根据分段函数的性质分情况讨论,当x ≤0时,则f (x )+f ⎝ ⎛⎭⎪⎫x -12=x +1+x -12+1>1,解得-14<x ≤0.当x >0时,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可得,f (x )+f ⎝ ⎛⎭⎪⎫x -12>1恒成立,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 ⎛⎭⎪⎫-14,+∞.] 1.已知f (x )=⎩⎪⎨⎪⎧ 2x ,x >0,f x +1,x ≤0,则f ⎝ ⎛⎭⎪⎫43+f ⎝ ⎛⎭⎪⎫-43的值等于( )A .-2B .4C .2D .-4B [由题意得f ⎝ ⎛⎭⎪⎫43=2×43=83, f ⎝ ⎛⎭⎪⎫-43=f ⎝ ⎛⎭⎪⎫-13=f ⎝ ⎛⎭⎪⎫23=2×23=43, 所以f ⎝ ⎛⎭⎪⎫43+f ⎝ ⎛⎭⎪⎫-43=4.] 2.已知函数f (x )=⎩⎪⎨⎪⎧ 2x ,x ≤0,|log 2x |,x >0,则使f (x )=2的x 的集合是( ) A.⎩⎨⎧⎭⎬⎫14,4 B .{1,4} C.⎩⎨⎧⎭⎬⎫1,14 D.⎩⎨⎧⎭⎬⎫1,14,4 A [由f (x )=2得①⎩⎪⎨⎪⎧ 2x =2,x ≤0或②⎩⎪⎨⎪⎧ |log 2x |=2,x >0.由①知无解.由②得x =14或x =4.故选A.]3.(2018·全国卷Ⅰ)设函数f (x )=⎩⎪⎨⎪⎧ 2-x ,x ≤0,1,x >0,则满足f (x +1)<f (2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C .(-1,0)D .(-∞,0)D [当x ≤0时,函数f (x )=2-x是减函数,则f (x )≥f (0)=1.作出f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可知,要使f (x +1)<f (2x ),则需⎩⎪⎨⎪⎧ x +1<0,2x <0,2x <x +1或⎩⎪⎨⎪⎧ x +1≥0,2x <0,所以x <0,故选D.] 课外素养提升① 数学抽象——函数的新定义问题念,然后在快速理解的基础上,解决新问题.【典例】 (2019·深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若函数f (x )的图象恰好经过n (n ∈N *)个整点,则称函数f (x )为n 阶整点函数.给出下列函数:①f (x )=sin 2x ;②g (x )=x 3; ③h (x )=⎝ ⎛⎭⎪⎫13x;④φ(x )=ln x . 其中是一阶整点函数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④D .④ C [对于函数f (x )=sin 2x ,它的图象(图略)只经过一个整点(0,0),所以它是一阶整点函数,排除D ;对于函数g (x )=x 3,它的图象(图略)经过整点(0,0),(1,1),…,所以它不是一阶整点函数,排除A ; 对于函数h (x )=⎝ ⎛⎭⎪⎫13x,它的图象(图略)经过整点(0,1),(-1,3),…,所以它不是一阶整点函数,排除B.故选C.][评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破解新定义函数题的关键是:紧扣新定义的函数的含义,学会语言的翻译、新旧知识的转化,便可使问题顺利获解.如本例,若能把新定义的一阶整点函数转化为函数f (x )的图象恰好经过1个整点,问题便迎刃而解.【素养提升练习】 1.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同族函数”,则函数解析式为y=x2+1,值域为{1,3}的同族函数有( ) A.1个B.2个 C.3个D.4个C[由x2+1=1得x=0,由x2+1=3得x=±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可以是{0,2},{0,-2},{0,2,-2},故值域为{1,3}的同族函数共有3个.]2.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当且仅当存在有限个非零自变量x,使得f(-x)=f(x),则称f(x)为“类偶函数”,则下列函数中为类偶函数的是( )A.f(x)=cos x B.f(x)=sin xC.f(x)=x2-2x D.f(x)=x3-2xD[A中函数为偶函数,则在定义域内均满足f(x)=f(-x),不符合题意;B中,当x =kπ(k∈Z)时,满足f(x)=f(-x),不符合题意;C中,由f(x)=f(-x),得x2-2x=x2+2x,解得x=0,不符合题意;D中,由f(x)=f(-x),得x3-2x=-x3+2x,解得x=0或x =±2,满足题意,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函数及其表示一.课标要求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4.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5.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二.命题走向函数是整个高中数学的重点,其中函数思想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问题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从近几年来看,对本部分内容的考察形势稳中求变,向着更灵活的的方向发展,对于函数的概念及表示多以下面的形式出现:通过具体问题(几何问题、实际应用题)找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再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进而研究函数性质,寻求问题的结果。
高考对函数概念与表示考察是以选择或填空为主,以解答题形式出现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本节知识作为工具和其他知识结合起来命题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三.要点精讲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1)解决一切函数问题必须认真确定该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包含三种形式:①自然型:指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如:分式函数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对数函数的真数为正数,等等);②限制型:指命题的条件或人为对自变量x的限制,这是函数学习中重点,往往也是难点,因为有时这种限制比较隐蔽,容易犯错误;③实际型:解决函数的综合问题与应用问题时,应认真考察自变量x的实际意义。
(2)求函数的值域是比较困难的数学问题,中学数学要求能用初等方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值域问题。
①配方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②判别式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方程);③不等式法(运用不等式的各种性质);④函数法(运用基本函数性质,或抓住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图象等)。
3.两个函数的相等: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
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
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4.区间(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的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 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记作“f:A→B”。
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的对应就叫映射。
注意:(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 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汉字叙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
6.常用的函数表示法(1)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3)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7.分段函数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分成了若干个子区间,而每个子区间的解析式不同,这种函数又称分段函数;8.复合函数若y =f (u),u=g(x ),x ∈(a ,b ),u ∈(m,n),那么y =f 『g(x )』称为复合函数,u 称为中间变量,它的取值范围是g(x )的值域。
四.典例解析 题型1:函数概念例1.(1)设函数).89(,)100()]5([)100(3)(f x x f f x x x f 求⎩⎨⎧<+≥-=『解析』(1)这是分段函数与复合函数式的变换问题,需要反复进行数值代换,)))101((())))104(((()))99((())94(()89(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99())102(()97())100(()))103((())98((f f f f f f f f f f f ===== =.98)101())104((==f f f(2)请设计一个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函数y = f (x ):①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对定义域内任意不同两点12x x 、, 都有1212()()2()2x x f x f x f ++<答: .答案不唯一,在定义域内图象上凸的偶函数均可,如2(),()cos (),()|tan |()2222f x x f x x x f x x x ππππ=-=-≤≤=--<<等等.首先由①知f (x )为偶函数,由②知f (x )在定义域内图象上凸,然后在基本初等函数中去寻找符合这两点的模型函数.『总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问题以开放的形式出现,着重突出对考生数学素质的要求.点评:讨论了函数的解析式的一些常用的变换技巧(赋值、变量代换、换元等等),这都是函数学习的常用基本功。
变式题:(2007山东 文2)设1232,2()((2))log (1) 2.x e x f x f f x x -⎧⎪=⎨-≥⎪⎩<,则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3 『解析』选项为C 。
例2.(2007安徽 文理15)(1)函数()f x 对于任意实数x 满足条件()()12f x f x +=,若()15,f =-则()()5f f =__ ________;(2)函数()f x 对于任意实数x 满足条件()()12f x f x +=,若()15,f =-则()()5f f =__________。
『解析』(1)由()()12f x f x +=得()()14()2f x f x f x +==+, 所以(5)(1)5f f ==-,则()()115(5)(1)(12)5ff f f f =-=-==--+。
(2)由()()12f x f x +=得()()14()2f x f x f x +==+,所以(5)(1)5f f ==-,则()()115(5)(1)(12)5ff f f f =-=-==--+。
点评:通过对抽象函数的限制条件,变量换元得到函数解析式,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题型二: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例3.试判断以下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1)f (x )=2x ,g (x )=33x ;(2)f (x )=x x ||,g (x )=⎩⎨⎧<-≥;01,01x x(3)f (x )=1212++n n x ,g (x )=(12-n x )2n -1(n ∈N *);(4)f (x )=x1+x ,g (x )=x x +2;(5)f (x )=x 2-2x -1,g (t )=t 2-2t -1。
『解析』(1)由于f (x )=2x =|x |,g (x )=33x =x ,故它们的值域及对应法则都不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2)由于函数f (x )=x x ||的定义域为(-∞,0)∪(0,+∞),而g (x )=⎩⎨⎧<-≥;01,01x x 的定义域为R ,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3)由于当n ∈N *时,2n ±1为奇数, ∴f (x )=1212++n n x =x ,g (x )=(12-n x )2n -1=x ,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都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函数;(4)由于函数f (x )=x1+x 的定义域为{x |x ≥0},而g (x )=x x +2的定义域为{x |x ≤-1或x ≥0},它们的定义域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 (5)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都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函数。
点评:对于两个函数y =f (x )和y =g (x ),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都相同时,y =f (x )和y =g (x )才表示同一函数,若两个函数表示同一函数,则它们的图象完全相同,反之亦然。
(1)第(5)小题易错判断成它们是不同的函数,原因是对函数的概念理解不透,要知道,在函数的定义域及对应法则f 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变换字母,以至变换成其他字母的表达式,这对于函数本身并无影响,比如f (x )=x 2+1,f (t )=t 2+1,f (u +1)=(u +1)2+1都可视为同一函数。
(2)对于两个函数来讲,只要函数的三要素中有一要素不相同,则这两个函数就不可能是同一函数。
题型三:函数定义域问题 例4.求下述函数的定义域:(1)02)23()12lg(2)(x x x x x f -+--=;(2)).lg()lg()(22a x ka x x f -+-=『解析』(1)⎪⎪⎩⎪⎪⎨⎧≠-≠->-≥-023112012022x x x x x ,解得函数定义域为]2,23()23,1()1,21( .(2)⎩⎨⎧>>22ax kax ,(先对a 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对k 进行分类讨论), ①当a =0)(R k ∈时,函数定义域为),0(+∞;②当0>a 时,得⎩⎨⎧>-<>ax a x kax 或,1)当⎩⎨⎧≥>10k a 时,函数定义域为),(+∞ka ,2)当⎩⎨⎧<≤->110k a 时,函数定义域为),(+∞a ,3)当⎩⎨⎧-<>10k a 时,函数定义域为),(),(+∞-a a ka ;③当0<a 时,得⎩⎨⎧-><>ax a x kax 或,1)当⎩⎨⎧-≤<10k a 时,函数定义域为),(+∞ka ,2)当⎩⎨⎧≤<-<110k a 时,函数定义域为),(+∞-a ,3)当⎩⎨⎧><1k a 时,函数定义域为),(),(+∞-a a 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