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原因剖析
浅析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浅析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教训20世纪末苏联的解体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
那么,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呢?下⾯就由店铺浅析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前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的原因苏联解体是震撼全世界的⼤事,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解体是“诸多因素的社会合⼒作⽤的结果”。
这其中⼤多认为苏联⾃⾝内部的原因是主要原因,⽽以美国为⾸的外⼒也只是起到了⼀定的推动作⽤。
在诸多内部因素中,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历史根源上去寻找答案,认为“苏联传统体制由于弊病太多,已⾛不下去了,已经进⼊了死胡同。
苏共的⽡解,苏联的解体,总体来说是⼏⼗年不断积累下来,潜伏着⽭盾恶化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众多历史积弊中尤以经济上的弊病最为重要。
(⼀)经济上的弊病所起的根本性作⽤这⽅⾯主要指苏联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经济建设没有搞好。
有⼈将它视为众因之根,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他上层建筑的因素⽆疑是⼗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
众所周知在苏联建⽴初期,为巩固新⽣的苏维埃国家政权,逐渐形成了偏重重⼯业和军事⼯业,忽视轻⼯业和民⽤⼯业的发展的⾼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在战争年代发挥了巨⼤作⽤。
但是⼆战后,这种经济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在1953年斯⼤林去世后,这种经济模式已经发⽣了危机。
主要表现为:⽇⽤消费品严重匮乏,质量差,消费者宁愿买外国货也不愿意买本国货;不少集体农庄甚⾄整个地区的农业处于⽆⼈过问状态,集体农庄的实物和现⾦收⼊很少;畜牧业发展不顺利,⽜栏的存栏数甚⾄还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平;马铃薯和蔬菜⽅⾯⽣产落后;粮⾷产量仍徘徊在⾰命前的⽔平。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经济体制有以下弊端:⾸先、经济发展缺乏内在的动⼒机制;其次、⼈作为⽣产⼒第⼀要素不能充分解放;再者、抑制科技发展进步;第四、经济规模⼤浪费⼤,⾼消耗低效益;第五、与世界脱节。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20世纪的重要事件之一,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对于这一事件的解读,历史学家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无论如何,苏联解体是有其原因的,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模式一直基于计划经济,即政府通过中央计划控制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模式常常引发效率低下、大量浪费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资源浪费。
在计划经济下,政府通常会过度生产某些产品,而缺乏市场需求,导致过剩,造成浪费。
2.缺乏激励。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无需为利润而努力,而是被要求完成政府设置的生产任务。
这导致企业无动力提高效率和创新。
3.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下,政府不断向自身输送资源和资金,而不是支持创新和技术进步。
因此,苏联经济整体效率低下,这最终促使了国家的解体。
二、政治原因政治因素在苏联解体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治腐败。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党一切”的政治模式。
然而,这种集权模式同时也为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大量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导致政治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这样的情况,让人们对政府和体制的信心降低,进而动摇社会的稳定性。
2.民族矛盾。
苏联境内有很多地区拥有不同的民族组成,在苏联社会主义时期,一个民族的优越地位常常引起另外一个民族的抗议。
如在苏联最后几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冲突就剧增。
这些矛盾最终导致联邦解体。
3.执政党内部纷争。
执政党(苏共)内部存在强烈的不同派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大林派和赫鲁晓夫派。
不同派系之间的争斗差点引发内战。
尽管卡拉马伊宁等一些人很努力地想要稳定局势,但最终还是无法回避苏联解体这一结局。
三、社会原因苏联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1.文化压抑。
经典文学、艺术和音乐的创作都受到过政治审查,不符合主义宣传的作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如此严格的限制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认同和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_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_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自二战以后,世界上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美国、一个苏联。
他们为了争世界霸主的地位互相角逐比拼,但是随着苏联解体,世界上就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苏联解体的原因1、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一、苏联自斯大林时期就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发展教条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
苏联强调经济的片面发展,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不合理,片面发展重工业;国家权力高度集中,过于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
由于意识形态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对外关系具有极强的封闭性。
最重要的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时期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未能认识到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文化传统和极端的民族性格。
苏联历史上属于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大国沙文主义的弊端并没有彻底清除,地理环境、民族信仰等各种因素交互形成的民族性格具有极端性,做决策时不能坚持湿度原则,没有合理平衡各方利益,达到理性的平衡点,实现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三、主要领导人错误的改革思想,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他进行的以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为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戈尔巴乔夫放弃共产党对党的领导权,导致苏联内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凝聚力。
苏联各主要领导人都急于对苏联的社会进行改革,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形式而轻内容,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苏联解体的命运。
2、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一、冷战和军备竞赛。
苏联解体之前,苏联已同美国进行了长约半个世纪的冷战阶段,美国一直把持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不曾动摇,苏联为了能与美国在军事方面抗衡,大力发展军工产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恶化,苏联的统治阶级已经失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了,这个消息让世界都感到震惊。
那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经济问题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的经济体制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状态,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度非常大。
这种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苏联经济的长期停滞和落后,最终使得苏联的经济崩溃。
政治体制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政治体制长期处于集权状态,国家权力高度集中。
这种政治体制虽然可以保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苏联的政治体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民主缺失、言论自由受限等等。
这些问题使得苏联的政治环境越来越恶劣,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对苏联的解体产生了影响。
比如,国际环境的变化、民族问题的加剧、军事竞赛的压力等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注重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建设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分析首先,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问题。
苏联的经济模式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府对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
然而,这种计划经济模式在苏联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国家决策的集中化和缺乏市场机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浪费。
与此同时,苏联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的过度投资导致了消费品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的基本需求。
经济发展的停滞和滞后使得苏联丧失了经济上面对西方国家的竞争力。
其次,政治问题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苏联的政权基于单一的党派领导,缺乏政治多元化和制约的机制。
这种集权的政治结构使得党派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腐败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苏联领导人的任免过于集中,导致领导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威胁。
此外,由于缺乏政治,民主权利和人权问题在苏联社会中得不到充分保障,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不安。
第三,民族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包含了多个不同民族和宗教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存在着历史上的矛盾和争议。
苏联政府在协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定的无力。
苏联虽然设立了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区,但其中的实际自治权往往受到中央政府的限制。
这导致了一些民族群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使得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最后,国际因素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1980年代,苏联和西方世界包括美国之间的冷战紧张局势逐渐缓和,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试图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然而,苏联在经济发展、政治和民主化等方面的滞后,使得西方国家对苏联的诚信和日益缺乏信心。
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签署使得苏联的冷战地位受损,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总结来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和国际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导致了苏联解体的发生。
这一历史事件对于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世界各国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结果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结果分析苏联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超级大国之一,但在1991年,这个强大的国家宣告解体。
这一事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震惊,人们纷纷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结果,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原因分析1. 经济衰退和资源短缺苏联的经济体制长期以来以计划经济为基础,过度集中的国有制度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生产力水平下降,并在长期积累下逐渐暴露出经济失衡的问题。
1980年代后期,石油价格暴跌以及苏联本身资源开发的滞后,使得国家财政严重受损,经济衰退不可避免。
2. 民族分裂和民主要求苏联的国土广袤,涉及多个民族,而这些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与矛盾。
在解体前夕,许多民族开始要求更大的自治权,包括言论自由和民主改革。
苏联政府的失去对这些要求的有效回应,加剧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国家整体的崩溃。
3. 政治体制腐败和领导层分裂苏联的政治体制长期以来以单一党制为基础,排除了其他政治力量的参与,使得政府内部缺乏监督和权力制衡。
此外,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内部斗争也使政治稳定受到了威胁。
19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遭到一些保守派的反对,使得政府内部分裂愈发明显,导致了政权的失衡。
二、结果分析1. 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苏联解体后的经济暴跌,导致了国内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以及资源供应不足等严重问题。
社会的不稳定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原本已经受到压抑的民众情绪进一步激化。
这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导致解体的直接原因之一。
2. 地缘政治变动苏联解体后,原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形成了独立的国家,如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
这些国家的独立改变了原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解体还加剧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体系转型的趋势,最终改变了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
3. 冷战的终结苏联解体还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这是20世纪全球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分析1985年,迈克尔·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推行的改革和开放政策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虽然苏联的分裂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历时多年的危机积累导致的结果。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政治原因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苏联领导人对集权统治的执着追求导致了国家领导层腐化堕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政府失灵和官僚主义。
此外,苏联领导层的指导思想不当,例如斯大林式的左翼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导致苏联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限制了苏联自身的发展,同时,使108个民族取得国家地位的多元化苏联面临了复杂的民族矛盾问题。
1988年1月,加盟共和国明确表示要离开苏联,这是苏联解体的标志性事件。
二、经济原因苏联解体的后期,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由于中央政府的计划经济模式,决策不善和资源分配不当,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生产,苏联经济退出了世界舞台。
此外,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导致了超额的国防开支,使得其他领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充分的投资与发展。
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是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之前提到了美苏冷战的斗争,美国和苏联的对抗引发了军备竞赛,直接导致苏联破产。
在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繁荣,自由市场和民主理念的蔓延,这加重了苏联的负担,造成了国际社会对苏联的压力。
四、影响分析苏联的解体对世界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苏联解体后,创造了一些新的国家,例如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且,但同时也增加了多种安全和经济风险。
例如,原苏联领土上的武装冲突和难民问题,这些问题都改变了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形式。
此外,苏联解体后,世界权力范围被西方国家所主导,这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带来新的经济和安全挑战。
总之,苏联解体是由内外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
在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国际社会需要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发展合作、增进信任,以帮助解决地区的各种难题。
对历史进行总结,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化解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未来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浅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浅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是在民族众多的沙俄帝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沙俄时期的领土扩张早已埋下隐患,且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虽然苏联是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解体的,但是民族因素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苏联解体的民族因素,研究苏联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表現及其后果。
标签:苏联解体;原因;表现一、问题产生的原因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宣布成为俄国第一位沙皇后,就开始了不择手段的对外的侵略和扩张。
无限制的扩张使得俄国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消化处理这些被征服的领土和原始居民,造成版图过大、民族众多、国内隐患重重。
1.领土扩张埋下隐患回顾以往历史,最初莫斯科公国是沙俄帝国的前身,占地面积并不大。
1547年终于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而宣布独立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成为俄国第一代沙皇,并勾起了扩张领土的野心。
沙皇俄国通过战争和非和平的方式获得了大面积的土地,并对非俄罗斯民族的地区采取了政治独裁与经济掠夺的手段。
血腥的镇压和残酷的压迫激发了非俄罗斯民族人民不满的民族情绪。
1917年,沙皇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最终随着沙皇下台,沙俄帝国解体。
紧接着爆发十月革命,在这恶劣的条件下,为了解决十分严峻的国内形势,在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但是沙俄不仅仅是庞大的土地面积被苏联继承,其复杂的结构与沉重的矛盾同时也遗传给了苏联。
2.联邦体制存在缺陷苏联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国家联合组成,且是以民族地域的原则划分。
苏联最初秉承着列宁的民族自决精神,一切遵照民主、自愿、平等的原则。
相对来说,各加盟国都拥有不同程度的政治自主权利,这样就在很多方面能够做到独立自主。
然而,实际上联邦制只是名义上的,凡是党中央所下达的命令,所有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都必须遵照执行,各加盟共和国几乎没有自主权,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苏联解体论文总结汇报材料
苏联解体论文总结汇报材料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政治大事之一,对于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苏联解体进行论述,并对解体原因、解体过程以及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一、解体原因1.1 内部原因: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以及民族问题。
经济上,苏联的计划经济和集体农庄制度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政治上,统一的集权体制导致了权力集中和腐败问题的产生。
民族问题上,苏联涵盖了多个民族,但每个民族又追求本民族的利益,这引发了多次民族冲突。
1.2 外部原因: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国际环境和外部压力。
国际环境上,冷战局势的结束和西方国家的制裁导致了苏联经济的崩溃。
外部压力上,东欧剧变和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对苏联政权产生了冲击,使得苏联政权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二、解体过程2.1 外部压力:东欧剧变是苏联解体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1989年,东欧剧变开始,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相继发生政治变革,这直接冲击了苏联的统治,削弱了苏联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
2.2 内部动荡:苏联解体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内部动荡,如安德烈·盖举爆发的八一八事件以及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这些内部动荡进一步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稳定性。
2.3 独立运动:苏联解体过程中,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运动逐渐兴起。
加盟共和国对苏联中央政权的不满和对本民族利益的追求,使得独立运动逐渐蔓延。
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相继宣布独立,这一事件成为导火索,引发了苏联的解体。
三、解体影响3.1 国际格局:苏联解体改变了二十世纪全球的国际格局。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同时,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前加盟共和国转向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与西方国家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3.2 经济影响:苏联解体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苏联的计划经济崩溃,导致了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崩溃等问题。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国际大事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论述。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体制问题苏联长期实行的单一党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权力高度集中,限制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政府官僚层面的腐败以及权力滥用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导致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2. 经济问题苏联经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控制,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同时,苏联的军备竞赛投资也占用了大量资源,加重了经济负担。
1980年代,世界原油价格的下跌也对苏联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3. 民族矛盾与地区分离主义苏联国内存在大量不同民族,而中央政府对民族问题的处理不当导致了矛盾的加深。
一些地区开始提出分离主义要求,希望摆脱苏联的控制。
此外,长期对外扩张的苏联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对其的不信任和敌视。
4. 政治局势的变化1985年,苏联政府出现权力更迭,戈尔巴乔夫上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戈尔巴乔夫的政策试图改革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但却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和动荡。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经济重组苏联解体后,原来的苏联共和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组任务。
许多国家在过渡阶段遭受了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但随后一些国家通过实行市场经济改革,逐渐增强了经济实力。
2. 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组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共和国独立出来,新的独立国家形成。
这使得原来的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急剧减弱,而其他大国如美国等则开始在这些地区扩大其影响力。
同时,一些地区的分离主义问题也加剧了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
3. 民族冲突和战争苏联解体后,一些地区爆发了民族冲突和战争,如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克里米亚危机、高加索地区的冲突等。
这些冲突给相关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4. 国际关系的重构苏联解体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教训苏联,这个曾经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叱诧风云的超级大国,最终却以解体收场,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来一起聊聊它解体的原因,还有那些可以从中吸取的教训。
1. 政治体制的弊端苏联解体,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的政治体制问题。
这个体制本身就像一个老旧的机器,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了。
1.1 一言堂的极权政治在苏联,最高领导人几乎是一言堂,所有的决策都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里。
像是高层领导一口气决定一切,下面的人只能听命行事。
这种体制虽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旦出问题,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最后,整台机器就开始崩溃。
1.2 民主缺失与民意漠视民意在苏联的政治体制里简直是个奢侈品。
没有什么真正的民主,人民的声音很难被听到。
大家就像是被放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想说话却没地方说。
长期以来,这种情况积累了不少不满情绪,也让国家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2. 经济危机的积累经济上,苏联也是千疮百孔。
经济问题就像是一个个隐形炸弹,一直在酝酿,最后终于爆炸了。
2.1 计划经济的缺陷苏联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也就是相关部门决定一切。
这听上去很理想,但实际操作中,很多细节都被忽视了。
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反而扼杀了经济的活力,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缓慢。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锅,炖了很多材料,却怎么也煮不出美味的汤。
2.2 科技与管理的滞后另外,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也是苏联经济问题的一部分。
尽管苏联在某些领域(比如航天)很强,但整体上的科技进步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企业管理也很滞后,很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缺乏灵活性和创新。
3. 民族问题与分裂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
民族问题也成了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3.1 民族矛盾的激化随着苏联的衰退,各个民族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
许多民族开始要求更多的自主权,甚至有的开始寻求独立。
这个过程就像是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引爆,最后,苏联的解体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3.2 与地方的矛盾苏联的相关部门和地方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国家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报告有哪些内容
苏联解体的报告有哪些内容引言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国际事件之一,对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报告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期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梳理。
一、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1.1 政治体制腐败苏联政治体制的腐败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领导人的个人崇拜、专制制度和官僚主义在苏联造成了极大的权力滥用和经济浪费。
这导致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崩溃和民众的不满情绪的不断积累。
1.2 经济衰退苏联经济的长期困境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生产力停滞不前。
加上军备竞赛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苏联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的崩溃。
1.3 民族矛盾与中央集权苏联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联邦制国家,其统一性往往借助强大的中央集权来维持。
然而,中央集权的体制往往无法满足各个民族的民族自治需求,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这些矛盾催生了各个加盟共和国间的分离主义情绪,推动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2.1 高加索共和国的独立运动苏联解体的过程可以追溯到1988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的高加索冲突。
冲突使得高加索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迅速升温,成为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分离主义的先导。
2.2 克里米亚独立苏联解体的重要节点是1991年克里米亚共和国独立公投。
克里米亚人民以绝对多数支持独立,这一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信号和鼓励。
2.3 经济危机与政治波诺法苏联解体过程中,经济的持续恶化也是关键因素。
1991年,日益加剧的经济危机导致民众对政治体制和政府的不满情绪不断攀升。
这使得原本脆弱的政治环境更趋恶化,境况进一步失去控制。
三、苏联解体的影响苏联解体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1 地缘政治变革苏联解体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重新划定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此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依然保持其军事和经济实力,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大国。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原因苏联领导层的腐败和脱离群众是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苏联领导层权力高度集中,缺乏透明度和民主制度。
严格的政治控制和言论审查限制了个人自由和民主发展,在经济和政治上造成了严重扭曲。
此外,苏共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领导人的更替也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改革的过程中却失去了统治的控制能力,导致了政权崩溃的局面。
2. 经济原因苏联经济体制的缺陷和经济效益的下降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过度集中的决策制度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和物质短缺。
此外,军费开支的巨额支出也给苏联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冷战时期,苏联不得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衰退和负债累累的局面。
3. 民族矛盾和地区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成为解体的一大因素。
苏联的民族政策未能有效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剧了民族主义情绪。
某些地区出现了强烈的地区分离主义倾向,如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等地。
此外,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和干涉,以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也给苏联本身带来了经济和军事上的沉重负担,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和国际声誉。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政治后果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形成了15个新的独立国家。
这导致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的削弱,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冲突和民族问题。
例如,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冲突等都是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后果。
2. 经济后果苏联解体后,各独立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
许多国家在转型经济体制时遇到了困难,出现了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接班人,继承了苏联庞大的经济体系,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转型。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1.经济问题:苏联一贯以体制和政策的死板死硬导致其经济体制冗长繁杂、办事效率低,而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苏联的衰退却不可避免,经济问题堆砌至一定程度后,使得整个经济体消亡。
2.政治问题:因经济体的不稳定,社会的不安定,全民的失业率激增,都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影响力,造成政治体系的逐渐脆弱,最终无法支撑其精神领域的中心位置,这也是苏联解体的必然结果之一。
3.社会问题:在经济和政治条件的不断恶化下,苏联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民众的普遍政治失落感,伴随着“改革既改革又不改革”的政策,苏联失去了其作为一国家底线的基本要素。
4.文化问题:政治变革、经济改革带来了新一轮思想斗争,内外部斗争以及民主理念分裂使苏联社会难免陷入矛盾,从而导致其文化体系瓦解、社会关系混乱,以致解体产生。
5. 国际外部环境:冷战时期由于苏联与美国双方对抗,各种安全紧张导致乌克兰和东欧国家的政治动荡,而美国、欧洲及日本的快速发展又拉远了苏联社会的衰落趋势,从而最终导致苏联崩溃。
俄罗斯历史中的苏联解体
俄罗斯历史中的苏联解体在20世纪的历史舞台上,苏联解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事件。
苏联作为一个历史性的国家,它的解体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俄罗斯及国际社会的影响。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经济问题: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境。
其集中管理和计划经济制度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生产力的低下,导致了经济停滞。
同时,军备竞赛和对外援助也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
2. 政治体制问题:苏联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权力集中和缺乏民主制约的问题。
斯大林时期的集权统治以及后来的领导层腐败和权力滥用,导致了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
3. 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民族。
这些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和不平等的关系,尤其是中亚和高加索地区。
苏联解体后,这些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加剧了苏联内部的分裂。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1. 列宁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解体问题可以追溯到列宁和斯大林时代的政权建立和经济政策。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允许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但在斯大林时期,集体化和大规模工业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 格拉斯诺斯塔时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总书记后,提出了改革和开放的理念。
格拉斯诺斯塔(言论自由)政策带来了社会和政治变革的风潮,但也暴露出国家对内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
3. 共和国独立运动:早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浪潮就开始兴起。
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宣布独立,随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苏联其他共和国纷纷效仿,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4. 八一九事件与叶利钦上台:苏联1991年发生的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关键节点。
一群保守派政治家试图发动政变推翻戈尔巴乔夫,但最终失败,导致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受到严重削弱。
此后,鲍里斯·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苏联逐渐走向瓦解。
三、苏联解体对俄罗斯及国际社会的影响1. 经济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了困难的转型期。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具体如下:
一、经济因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严重落后,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
而苏联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结构和战略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民主、决策等方面的因素,成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是苏联解体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思想政策上的失败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历史的悲剧,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苏共的失败,而失败的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
苏共后期部分领导人纵容或直接鼓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结果导致党内思想混乱,为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想的渗透打开了大门。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其原因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对我国来说,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对深化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从苏联解体的原因入手,分析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体制问题:苏联政府垄断权力,导致官僚主义、腐败现象严重。
政治体制僵化、不民主化导致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
2. 经济问题: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国有化程度高,经济体制僵化,效率低下,缺乏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的问题导致了苏联经济危机。
3. 民族问题:苏联内部存在多样的民族群体,民族矛盾严重。
中央集权导致了民族地区对中央的不满和抵制。
4. 国际环境变化:苏联对外扩张导致了国际对苏联的孤立态度,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带来了压力。
二、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1.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民主性,提高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2. 经济体制改革: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经济体制的问题,这对我国的深化改革提出了警示。
我们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加大对市场经济的支持和引导,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市场竞争,增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3. 多元民族融合:苏联的解体与民族问题密切相关,我们要重视民族团结和融合,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和支持,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4. 积极适应国际环境: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在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际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多边交流合作,适应和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向了合法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
苏联解体是复杂的历史事件,其原因不仅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还涉及到文化、民族和历史等因素。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一、经济问题苏联的经济问题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下降,经济生产和效率大幅度下降,导致物价飞涨、贫困加剧和短缺现象不断增加。
苏联的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该计划经济虽然提供了物品的分配和生产方面的稳定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刚性和缺乏灵活性是不容忽视的。
苏联经济的另一个问题是军工经济的扩大化。
在苏联冷战时期,军队和武器制造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导致了苏联各个领域的严重资源短缺和生产效率低下。
此外,苏联在卫生、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也较少。
这种发展模式持续了很长时间,给苏联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政治问题苏联的政治制度是真正意义上实现集权统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制度。
苏联的政治制度是由一党垄断政权领导的,没有真正的民主参与和选举,没有独立的司法系统,很难实现民主法治。
这使得苏联的政治制度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腐败、权力垄断和信息封锁等。
苏联的政治问题也体现在其统一和一体化的政治框架上。
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国家,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己的领导人和政权,这可能导致权力斗争和内部分裂。
三、民族问题苏联是由各种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地区组成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在苏联国内存在着不同的民族主义观点和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这些因素都存在着各自独立的向心力。
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一系列民族主义运动和示威活动,要求独立和自治。
这些运动不断增长,成为了苏联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四、国际因素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分析1991年12月26日,苏联官方宣布了它的解体,这是国际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数十年来,苏联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那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呢?它的后果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非常复杂,牵涉到很多方面,包括本土和国际因素。
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计划经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是一项基本的原因。
这种经济体系由国家控制和计划的生产,价格和分配经济活动。
在这个体系里,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每个企业都被赋予了明确的生产指标。
但是,这种经济体系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由于国家控制,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不够强,所以在产品质量和效率方面相对滞后。
其次,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缓慢,生活必需品供应短缺,需要长时间排队才能购买。
最后,由于经济体系的僵化,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国内的变化,所以其整体表现较为不稳定。
2、政治环境的恶化苏联的政治环境也是一项基本原因。
20世纪60年代之后,苏联一直处于极度的稳定状态。
但在20世纪70年代,其领导层的高龄化带来了矛盾,随着年轻世代的上升,这种矛盾愈演愈烈,使政治环境恶化起来,也加剧了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的发展。
3、国际社会的压力国际社会的压力对苏联解体也起了作用。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不断在国际关系上互相斗争。
此外,苏联的入侵阿富汗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导致美国等国对苏联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和文化封锁等抵制行动,使得苏联面临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苏联解体对世界以及东欧国家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看苏联解体的一些后果:1、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形势苏联解体是20世纪90年代的关键事件之一,它扭转了全球地缘政治的形势。
苏联的解体使得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交流更加紧密,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引言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它不仅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束,也带来了重大的地缘政治变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分析其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对未来的启示。
政治因素1.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矛盾苏联的政治系统一直追求中央集权,但同时也试图实现地方自治。
然而,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冲突。
中央政府的权力过度集中,地方政府无法有效行使自治权;地方政府的要求被置于中央政府的权威之下,导致不满情绪积聚。
这种政治体制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苏联解体。
2. 民族问题与分裂势力苏联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其存在的一个隐患。
苏联政权试图通过实行一党制和统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解决民族问题,但这并没有真正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主义情绪在苏联各地蔓延,分裂势力逐渐壮大。
最终,这些分裂势力成为了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政治腐败与失信在苏联解体之前,政治腐败在政府系统中相当普遍。
高级官员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并将国家资源用于个人利益。
这种腐败行为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失去信任,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
失去的信任和对政治体系的不满最终汇聚成了苏联解体的一股强大力量。
经济因素1. 中央计划经济的失败苏联长期实行中央计划经济,国家掌控着生产资料和分配资源的权力。
然而,这种经济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
中央计划经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足。
同时,经济体制的僵化也导致了更加复杂的问题。
这些问题积累起来,削弱了苏联经济的稳定性,最终导致了解体的发生。
2. 经济差距与不平等的问题苏联的经济差距和不平等问题在解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一些地区相对贫困,而一些地区相对富裕。
这种经济不平衡引发了许多社会不满情绪,加剧了分裂势力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1月/3日/第003版国际问题《莫斯科大学学报》转载我学者文章苏联解体原因剖析编者按我国不少学者经过对苏联解体、苏共亡党历史教训的认真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自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开始直到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为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致。
这些观点是否符合苏联解体的实际呢?最近,俄罗斯理论界对中国学者的上述结论做出反映。
2007年10月,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对我院李慎明副院长任总撰稿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教育参考片解说词做出评介,明确指出:“《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课题,严谨地分析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得出了不少有勇气和警示性的结论。
”在国际学界有影响的《莫斯科大学学报·历史卷》2007年第4期,登载了我院吴恩远研究员题为《苏联解体原因》的文章并加按语,表明俄学界对中国学者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研究观点的重视。
现将《莫斯科大学学报·历史卷》按语和转载的文章刊登如下。
《苏联解体原因》吴恩远按:苏联解体这一事件在中国的政治和学术精英中引起相当程度的震动。
《苏联解体原因》被列入国家最为重要的研究题目范围。
相当多的学术研究机构、科研人员投入了对这个题目的研究,举行了一系列公开的和不公开的会议,发表了众多对此问题不同观点的文章和著作。
绝大部分中国学者否认苏联解体是必然的这个观点。
他们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以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为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所奉行的政治方针的结果。
但到现在为止,中国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理论问题、关于苏联的内外政策、它的政治精英人物的活动、关于苏联在1980年代所发生的事件及其对苏联解体的影响等等看法,实际上俄罗斯学术界知之甚少。
吴恩远教授是著名的中国历史学家,是苏联和俄罗斯历史学研究的专家。
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现在担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同时还是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副)会长。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历史学博士В.Г.布罗夫教授(以下为正文)苏联解体已经十余年,但围绕“苏联解体原因、教训”的争论在学界,特别在中国学界至今没有停息,甚至存在截然对立的观点。
可见这个问题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导致苏联解体的因素及其后果仍对当今世界产生影响的时候。
在改革时期离开了国家领导岗位后,戈尔巴乔夫承认:“本来可以用另一种速度改革党和国家联盟,应强调社会计划,强调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人们关心的问题。
”他说,“失去了人们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就会出现冒险家和投机家。
这是我犯的错误,主要的错误”。
一、关于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都肯定苏联解体是由综合性的因素造成: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因素:既有政治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等方面因素。
主要分歧焦点在于:是历史原因(即70年的斯大林模式),或者是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等人所起作用)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
否认现实因素在苏联解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一个理由是,认为造成国家解体的主要原因是“制度性”的因素,戈尔巴乔夫接手时苏联已经丧失了发展前景,“就像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已难以救药”,任谁也挽救不了这个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苏联社会体制是否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可救药了?俄罗斯科学院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副所长涅什科教授指出:那时无可辩驳的事实是:苏联和美国一样,在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方面很多居于世界前列,属于经济最强大国家之一,它保证了居民稳定的生活水平,及教育、文化、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
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综合研究所在1999年、2000年、2001年曾作了几次调查,占被调查者66.5%、63.2%、57.6%的俄罗斯人均认为苏联解体是可以防止的,赞同“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观点的人仅仅占20.3%、25.4%和30.0%,就是说并不同意“当时的苏联必然灭亡、无可救药”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时,从来也没有否认个人在重大历史发展关头的影响。
列宁说道:“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丝毫也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
”马克思在这方面也有论述。
他说,在历史发展中,“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色彩”。
历史“发展的加速或者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这里我们仅仅从法理上看谁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责任。
1990年3月4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基本法)修改补充法》,对苏联的总统职责作了如下规定:(1)对维护苏联公民权利和自由、维护苏联宪法和法律起保障作用;(2)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实现苏联民族国家制度原则。
《宪法》对总统在维护国家《宪法》、“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方面应当承担的职责规定得十分清楚,无论谁担任苏联总统,如果他既不能“保障”苏联《宪法》不被破坏,也没有维护国家的完整,难道他还能把此责任推给其他人,包括他的前任?2001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的民意调查表明:有64%的被调查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应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
二、关于苏联解体是“苏共严重脱离群众”这种观点认为:由于苏共严重脱离群众,甚至在苏联国旗降下之时群众也无动于衷,“没有一个人出来捍卫自己的国家”,这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不能说这话没有道理,但不能简单说“苏联解体是因为苏共脱离群众”。
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容易全盘否定苏联70年的历史。
首先,多数俄罗斯民众现在已经为当时他们对国家解体“无动于衷”的行为表示了忏悔。
据俄罗斯最近若干次的民意调查表明,高达70%以上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
2001年12月10日,俄罗斯“祖国”党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甚至成立了公共审判庭,欲审判导致苏联解体的罪犯。
这表明相当部分俄罗斯民众对导致国家解体的人的愤怒。
2004年,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在中国社科院演说中说道:“我们的人民犯了错误:在国家解体的时候没有起来捍卫自己的国家。
”历史不能设想,但如果时间真能倒流,按照今天俄罗斯民众的说法,他们还会无动于衷吗?其次,笼统说“苏共脱离群众”不够准确。
什么时期的苏共脱离群众?在列宁时期,如果“苏共脱离群众”,能够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恰恰利用“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赢得了广大群众,相反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则失去了群众的支持(1917年7月莫斯科杜马选举时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得票率达到70%,但在9月的选举中下降到18%);在斯大林时期,如果没有苏共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够取得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和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近来出版的由阿舍斯塔科夫等著,俄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历史研究所所长萨哈诺夫主编的教科书《20世纪祖国史》写道,“30年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尽管极其困难,但广大劳动群众仍然满怀激情地工作”。
该书还特别强调,“这绝非那时报刊的虚假宣传,而是事实”:在卫国战争荣膺“苏联英雄”称号的人中,74%的人是共产党员,11%的人是共青团员,超过300万的苏共党员牺牲在战斗中。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带动广大群众浴血奋战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当时苏共在执政为民方面确有不少甚至是严重的错误,损害了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党群关系,但从总体上看,苏共奉行的政策和苏联人民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
苏共真正丧失群众支持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
由于苏共一系列的错误路线,造成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使人民丧失对苏共的信任。
首先是大批苏共党员退党。
戈尔巴乔夫在十九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总路线后,从1989年1月到1991年1月,苏共党员由1948.78万人降至1651.61万人,减少了290万人,更不用说发展新党员(全国每年吸收的新党员人数都呈下降。
如在切良斯克地区,1986年有6000人入党,1989年为750人,1990年81人,1991年仅有4人)。
到199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5的车间党组织、1/2的党小组或解散、或停止了活动。
苏共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
其次,由于修改宪法,苏共丧失了执政地位。
1990年底,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等共和国的苏共已经沦为在野党,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的市长也先后落到反对派手里。
据1991年初的民意调查:苏联政府的支持率仅有13%,不支持率达73%,苏共的支持率仅有14%。
苏共确实已经失去了群众的支持,最后造成国家的解体。
所以,苏联解体的确是因为“苏共脱离了群众”,但在20世纪30年代末90年代初表现最为明显:当时的苏共领导不仅没有克服历史上苏共在执政为民方面存在的弊端,更使党群关系恶化到顶点。
当然,更应当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三、关于“苏共垮台的主要原因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思想僵化,缺乏理论创新”这也是目前社会上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
把“教条主义”作为导致苏共垮台的主要思想根源似乎仅仅说到问题的一个方面。
在苏共70年的意识形态领域内,既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面,也有背弃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也有对西方政治、经济体制的教条主义崇拜……往往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有时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至于什么时期、什么倾向占上风,则要具体分析,绝非用“教条主义”一科表现就可以概括苏共的全部思想特征。
众所周知,列宁正是突破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发动的教条主义理解,成功进行了十月革命,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20年代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理论的一大发展。
30~50年代,苏联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
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但在当时它至少解决了横亘在苏联前进道路上的两个最主要问题:一是生存;二是发展。
苏联面临资本主义的包围、特别是法西斯的侵略,要捍卫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它除了工业指标外,所有社会发展指标都处于欧洲最落后国家地位,要解决国家现代化的问题。
事实证明:苏联不仅完全战胜了法西斯,也较好地推进了国家现代化进程。
正如俄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阿列克谢耶夫院士指出,“斯大林明白如何将俄罗斯推向现代化和完成现代化,他提出了这个任务,也找到了这条道路。
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就是具体证明。
俄罗斯正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融进了世界现代化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