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苏英敏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7e839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2.png)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要求。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 指导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结构和技巧。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读后感的定义和作用2. 读后感的结构和要素3. 写作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4. 优秀读后感案例分析5. 写作实践和修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结构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读后感的定义、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读后感文章,让学生了解优秀的读后感是如何写的。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读后感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读后感的结构和要素,分析优秀读后感文章。
3. 讲解写作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5. 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写作实践:评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路清晰度、条理性和表达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分享心得和互相学习的程度。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读后感写作指导书籍或教材,供学生参考。
2. 案例文章:收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文章,用于分析和示范。
3. 写作纸张和文具: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写作纸张和文具。
4. 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案例文章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读后感的定义和作用,讲解读后感的结构和要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938c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4.png)
此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写作时,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让读后感更具感染力,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重点辅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悟,提高文章的质量。
-难点解析:教师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创新,将个人的独特见解融入文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直接输出: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 Nhomakorabea(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写读后感》这一章节。在此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后,是否曾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或者对作品中的某个情节、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将引导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将阅读的感受转化为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学写读后感》这一章节的学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们在讨论文学作品时,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显得有些迷茫。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写作技巧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加强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撰写一段关于讨论主题的读后感。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5c0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c.png)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写读后感》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2.培养学生发表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准备:
书本《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学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和学生讨论一下读后感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2.导入课文《学写读后感》,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二、阅读理解(15分钟)
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一下问题:
(1)作者通过阅读什么书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2)作者对《红与黑》这本书的评价有哪些?
2.讲解课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讨论写读后感的要求和技巧(10分钟)
1.让学生讨论一下写读后感的主要要求和技巧,并记录在黑板上。
四、写读后感(20分钟)
1.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独立阅读。
2.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要求和技巧,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
五、分享读后感(10分钟)
1.让学生互相交换读后感,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六、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以及写读后感的收获和困惑。
课后作业:
写一篇自己对一本喜欢的书的读后感,并交给老师检查。
《学写读后感》教案
![《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2e51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4.png)
《学写读后感》教案《学写读后感》教案一、题目:怎样写读后感二、目标:1、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2、从最近读的书中,选择印象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
3、要说清楚读的什么书,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看法。
三、重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读书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吗?(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作文水平。
)师:确实如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可以使我们获取很多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书也是我们的朋友,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朋友交往。
(二)新课1、那你们知道读一篇课文以后我们都应该知道些什么呢?(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认识字词,学习写作方法,修辞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师:是啊,读一篇好的文章不但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认识字词,学习写作方法,修辞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产生共鸣,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有所感,读有所悟。
把我们的感受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怎样写读后感。
2、读后感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用四个字概括为引、议、联、结。
(板书)3、教师讲解什么是“引”并板书:简述文章内容。
所谓引就是对所读文章内容的叙述。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引得内容如所读课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文的内容概要。
也可以是课文的一个片段或一句话。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不能是整篇文章的复述或摘抄。
4、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你对那篇文章最感兴趣,打开书,快速默读你喜欢的课文,想想你怎样介绍这篇课文。
5、学生默读后思考并回答。
6、教师讲解第二部分“议”,板书:评议所引内容(对你所读文章中人物或事件进行简单的评价,也就是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你有什么看法,体会到了什么?让你懂得了什么?比如我们学过的地平线,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教师强调:这部分内容是针对课文内容谈的,先不要联系自己。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78ef4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6.png)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基本概念和写作要求。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文章,提炼主题、感悟人生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过读完一篇文章后,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经历?2.分析读后感的基本结构(1)引导学生观察几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读后感有什么共同点?3.写作指导(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好引言部分?提示:简要介绍所读作品及作者,可以引用作品中的经典语句或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好部分?a.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b.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c.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好结尾部分?b.表达对作品的喜爱和敬意;c.提出自己的期望和建议。
4.实践写作(1)布置写作任务:请同学们选择一篇自己喜欢或有所感悟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5.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写作任务,写一篇读后感。
2.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3.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如何写好读后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感悟和启示。
重难点补充: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并能够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有效地融入其中。
语文八年级第3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语文八年级第3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213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a.png)
语文八年级第3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读后感的定义及写作要求。
2.掌握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表达感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读后感的定义及写作要求。
2.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挖掘作品内涵。
2.如何指导学生将个人感悟与作品内容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写作指导1.导入a.提问: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课外书籍?能分享一下你们的感悟吗?2.写作指导a.讲解读后感的定义及写作要求。
读后感: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感悟、体会、收获等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写作要求:真实、自然、有深度、有条理。
b.讲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开头:简要介绍作品内容,引出读后感的主题。
主体:分析作品,阐述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第二课时:范文分析与写作实践1.范文分析a.分享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让学生感受读后感的魅力。
b.分析范文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2.写作实践a.提供一篇阅读材料,让学生现场写作读后感。
i.挖掘作品内涵,抓住作品的主题和核心。
ii.结合自身实际,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iii.注重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第三课时:写作评价与修改1.写作评价a.让学生互相交换读后感,进行评价。
b.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读后感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修改和完善。
2.修改实践a.让学生根据评价和指导,对自己的读后感进行修改。
b.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修改过程中的疑问。
b.强调读后感写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好书,多写作。
2.拓展a.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读后感。
b.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提升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深入分析作品。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加强写作评价和修改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9408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b.png)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实例,让学生感受读后感的写作魅力。
2. 采用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等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利用示范、指导、修改等环节,提升学生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尊重他人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读后感的概念:读后感是什么?为什么写读后感?2. 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引言、、结尾。
3. 写作技巧: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如何进行过渡和衔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读后感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 写作技巧的运用。
难点:1. 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 读后感写作中的过渡和衔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讲解读后感的概念和基本结构,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
3. 示例:展示优秀读后感实例,让学生感受写作魅力。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篇读后感写作。
5. 修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提升写作质量。
五、作业布置2. 收集优秀的读后感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3. 针对本次写作,向同伴请教意见,进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内容完整,包括引言、、结尾。
(2)表达清晰,用词恰当,语言通顺。
(3)观点明确,具有个人思考和独特见解。
(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 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逐项打分,综合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
(2)同伴评价: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3)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ebef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13.png)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定义和作用。
激发学生对写作读后感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读后感的定义: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作品进行思考和评价的文章,可以表达对作者的观点、感受和启示。
读后感的用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效果,培养写作能力。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或文章,并简要说明原因。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写读后感,读后感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仔细阅读一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3 教学活动:给学生发放一篇文章,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
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
第三章:思考和评价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考和评价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思考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是否合理,是否有逻辑错误。
评价文章的语言表达和论证方法是否有效。
3.3 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就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
学生可以评价文章的语言表达和论证方法,给出自己的评价和理由。
第四章:组织写作思路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组织写作思路,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4.2 教学内容:确定写作的主题和观点。
组织写作的结构和段落。
4.3 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读后感写作主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可以练习组织写作结构和段落,确保表达清晰连贯。
第五章:写作实践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读后感写作。
5.2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之前的阅读理解、思考和评价,进行读后感写作实践。
5.3 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开始进行读后感写作,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给予彼此反馈和建议。
第六章:修改和润色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修改和润色自己的写作,提高写作质量。
(完整版)《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苏英敏
![(完整版)《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苏英敏](https://img.taocdn.com/s3/m/2673288990c69ec3d4bb755e.png)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东良中学苏英敏课标、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学写读后感》是部编本《语文》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
读后感是对阅读感受的表达,是阅读价值产生的标志。
读后感写作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将引导学生认识读后感,并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种类和阅读量增多,阅读面扩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爱看书,求知欲逐步增强,对所看到的东西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会初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同时,也应该看到,有部分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喜欢阅读的同学中,“囫囵吞枣”“蜻蜓点水”的现象还是不少的,或者就算读懂也只是在心里,并不善于表达出来。
告诉学生读写的重要性,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认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乃是本次习作训练的终点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例文,感悟语言,归纳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独到的见解,丰富自己的情感,并从中受到启迪,引领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感悟、分析和归纳例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共鸣和震荡。
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今天,我们进行写作训练《学写读后感》。
二、写作指导(一)自主探究1、认知读后感我们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含义,为下面分析、归纳和总结写法做准备。
2、读后感的写法技巧(1)读好原文,引述得当①“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4fa8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8.png)
b.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
c.将阅读感悟转化为文字表达,注意作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d.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举例:
-难点1:针对正确把握作品主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提炼作品主题。
-难点2:针对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教师可以提供思维导图或问题清单,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难点3:针对阅读感悟转化为文字表达,教师可提供写作框架和提示,帮助学生组织思路,使作文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难点4:针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教师可挑选优秀范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习并模仿其中的表达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法、写作指导等,帮助学生逐一突破,确保学生理解透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
b.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c.熟悉并运用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
d.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的读后感。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对读后感结构的掌握,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了解引言、正文、结尾的写作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针对性讲解和强调。
2.教学难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读后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写作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读后感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b4b2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1.png)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 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实践,让学生体验读后感的写作过程。
2.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评改和交流的习惯。
3. 运用示范引导,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增强学生的表达信心,提高写作兴趣。
3. 培养学生诚实、勤奋、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特点。
2. 读后感的结构:引言、、结尾。
3. 读后感的基本内容:感受、观点、理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读后感的写作结构和基本内容。
2.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难点:1. 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2. 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阅读材料,难度适中,具有启发性。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阅读实践:学生独立阅读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边读边思考,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交流阅读心得和感悟,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4. 示范引导: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方法。
6. 学生互评:学生相互交换作品,进行评价和修改。
7.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8.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次写作课的收获,布置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
9.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
10. 跟踪反馈: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写作进度,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案例,使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点。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分享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写作指导:教师提供写作模板和示例,帮助学生构建读后感的框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7c81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9.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读后感的基本概念。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完文本后,对文章内容、主题和情感的自我反思与表达。它是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提升个人情感体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读后感范文。这个案例展示了读后感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
6.作业布置:在本次教学中,我布置了一篇关于第三单元课文的读后感作业。但从学生完成情况来看,作业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作业效果,我计划在作业布置时,增加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突破方法:教师可提供一些词汇和句式的参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水平。
d.结构清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缺乏条理性,导致读后感结构混乱,观点不明。
-突破方法:教师可明确告知“引-议-联-结”的结构要求,并通过范例分析、写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搭建清晰的文章结构。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写读后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有没有过想要分享自己感受的冲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阅读的感悟转化为文字。
-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在开头引入所读书籍或文章,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中间部分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论证,结尾部分总结观点并抒发情感。
2.教学难点
a.独立思考:学生往往在写作时容易陷入模板化、套路化的表达,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思考。
-突破方法: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学写“读后感”的教学设计
![学写“读后感”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48b7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3.png)
学写“读后感”的教学设计第一篇:学写“读后感”的教学设计学写“读后感”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㈠、学生情况分析:针对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无从入手,不是照抄原文,就是漫无目的写些感受,总之没有章法,不得要领。
因此特借本次作文的机会,向学生系统的介绍一些写读后感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要领,从而激发写作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㈡、题目分析:1、内容《读×××有感》习作要求学生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地,写一篇读后感。
2、题目题目可以用“《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我与扬科比童年——《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3、要求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写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什么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侧重点在“感”。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设计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个习作教学新理念:1、重视学生准备读后感写作材料的过程。
读好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和关键。
2、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要用范文来束缚学生。
让学生自选内容,自读自悟,自主拟题,自由写作。
3紧密结合习作例文让学生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忌空洞的说教。
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不写空话、大话、套话。
三、教学过程:㈠揭示课题。
1、音乐导入:听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们感觉舒服吗?其实如果你是个细心观察生活的人,你就会发现,一首动听的乐曲、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件事、一本书常常会引发出我们许多的感想,把自己的这些体会、感想记录下来就叫做读后感。
2、出示读后感的定义。
在这些感想中有的是学到的知识,有的是弄懂的道理,有的是受到的启发教育……能够及时地写下这些所思所感,既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怎样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59b86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5.png)
《学写读后感》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写读后感要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3.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教学重点】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写读后感要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教学难点】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读《桃花源记》,被世外桃源的风土人情所打动;读《小石潭记》,被小石潭的清冷孤寂所感染;读《核舟记》,折服于雕刻者高超的技艺;读《<诗经>二首》,获得了美的愉悦……我们在读文章时常被文中的人或事打动,随之哭而泣之,随之笑而悦之。
这其实就是我们和文中的人或事发生了共鸣,产生了一些想法,如果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究竟如何写好读后感呢?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写作课——《学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以旧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点拨1.提出问题什么是读后感呢?读后感有什么特点呢?2.技法小结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分享,我们明白了读后感的定义,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
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感”是重点。
(二)技法指导1.提出问题下面是一名同学写的《小石潭记》读后感的提纲,请同学以此为例,思考:写读后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2.技法小结学生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适当引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c7eaa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6.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认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领,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e09a0b19e8b8f67d1cb943.png)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 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教学步骤:一、精彩导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例文引路(一)例文评析: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一一读《傅雷家书》有感(二)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三)佳作欣赏:叹为观止《红楼梦》三、写作指导(一)认知读后感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感”是重点。
“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二)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课文摘要):1、适当引述。
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
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东良中学苏英敏课标、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学写读后感》是部编本《语文》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
读后感是对阅读感受的表达,是阅读价值产生的标志。
读后感写作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将引导学生认识读后感,并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种类和阅读量增多,阅读面扩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爱看书,求知欲逐步增强,对所看到的东西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会初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同时,也应该看到,有部分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喜欢阅读的同学中,“囫囵吞枣”“蜻蜓点水”的现象还是不少的,或者就算读懂也只是在心里,并不善于表达出来。
告诉学生读写的重要性,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认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乃是本次习作训练的终点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例文,感悟语言,归纳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独到的见解,丰富自己的情感,并从中受到启迪,引领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感悟、分析和归纳例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共鸣和震荡。
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今天,我们进行写作训练《学写读后感》。
二、写作指导(一)自主探究1、认知读后感我们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含义,为下面分析、归纳和总结写法做准备。
2、读后感的写法技巧(1)读好原文,引述得当①“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
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是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②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因此,读后感中少不了引述。
读后感中的引述要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2)选准感点,力求深入①一个作品,可以读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议论成文。
②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话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3)联系实际,注意联想写读后感的重点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
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点,并自然地和自己尝试写作的读后感作比较,找出欠缺,使接下来在分析总结时思路更清晰,重点更明确。
(二)合作探究(读思维导图,析例文作品)请同学们结合要求阅读下面的思维导图和例作,归纳出例作的写作思路。
1、作文题目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
200字左右。
(1)思维导图(2)范文赏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是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它恬静、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无限向往。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片桃花源。
它可能是一个安静的所在,如黄昏时的公园,如日落时的海边;它可能是一本书,如带你进入哲学世界的《苏菲的世界》,如领你感到人格力量的《简·爱》;它也可能只是一段音乐,如知音共赏的《高山流水》,如带给你力量和鼓舞的《最初的梦想》。
生活中总有烦恼,总有压力,这时候我们可以来到我们精神的桃花源,那里纯洁得没有一丝污垢,带给我们最单纯、最宁静的幸福。
(3)总结写作思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出上面例文的写作思路。
并在例文中逐一标注出来。
教师板书:引→议→联→结。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认真阅读例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分析每一段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点,从而归纳出写作过程。
(三)我来试一试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则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赏析习作根据时间,选三个同学的习作当堂朗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修改。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读后感的含义,并总结了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四、作业根据《课时练》P58写作实践(二)中的“思维导图”和“范文赏析”,写一篇关于某部名著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板书设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引→议→联→结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认真阅读,感受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帮助学生在阅读后正确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有力的辅助作用。
这节课的整个过程我运用了多媒体,让学生多阅读,多感悟,并分组讨论,探究总结,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达到了教学目标。
1、例文欣赏一(1)读《滥竽充数》有感(2)例文评析①这篇读后感开头是怎么写的?开头用少量的文字先概括了《滥竽充数》这则故事的内容。
这是第一步“引”。
②故事梗概介绍完后,第二段又写了什么?针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见解,这就是读后感的第二步“议”。
“议”是对原文直接的、初步的论证。
③根据原文内容进行了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第三段又写了什么?作者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谈感受。
这是第三步“联”。
还可以联系原文,扣住原作的有关内容,克服只在开头提一下原文,以后就甩掉原文的毛病。
在语言表达上,要不时地把原文的词句“点缀”在论述中。
④最后总结全篇,看一看结尾有什么特点?结尾要归纳看法,点明主旨,总结全篇。
这是第四步“结”。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认真阅读例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分析每一段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点,从而归纳出写作过程。
2、例文欣赏二(1)《摔跤吧!爸爸》观后感(2)例文评析①这篇读后感作者开头是怎样写的?简述故事:文章开头,简要叙述电影的故事梗概,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
这是第一步“引”。
②故事梗概介绍完后,第二部分又写了什么?引出观点:首先举出一些人的看法,继而用“可是我不认同这个观点”一句自然过渡到自己的看法上来。
这是第二步“议”。
③根据原文内容进行了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第三部分又写了什么?运用双重否定句、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接着举例论证,以影片中大女儿的经历从反面证明自己的观点。
又以觉悟后的吉塔刻苦训练而最终成功的例子,来证明只有严格要求,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这是第三步“联”。
④联系实际之后,结尾总结全篇,看一看结尾有什么特点?点明主旨: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主旨,自然收束全文。
这是第四步“结”。
【设计意图】在分析归纳第一篇例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例文,再次感悟和归纳写作方法,加深印象。
(三)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从题目、正文两个方面学习。
1、题目。
读《……》有感;读《……》后想到的;读《……》的感想;读《……》后的感想;《……》读后感;有感于《……》。
2、正文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①引:直接或概括引述原文内容。
②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③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④结: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点,总结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四)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1、适当引述。
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
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需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
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点,并自然地和自己尝试写作的读后感作比较,找出欠缺,使接下来在分析总结时思路更清晰,重点更明确。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读后感的含义,并总结了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四、真题练兵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
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
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
”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
由于刘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引→议→联→结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认真阅读,感受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帮助学生在阅读后正确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有力的辅助作用。
这节课的整个过程我运用了多媒体,让学生多阅读,多感悟,并分组讨论,探究总结,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达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