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畏魏征》阅读训练答案
李世民畏魏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李世民畏魏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世民畏魏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李世民畏魏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上学期间,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唐太宗诲太子(宋)司马光上谓侍臣曰①:朕自立太子②,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③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
”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侍:在尊长旁边陪伴。
②太子:指唐高宗李治。
③稼穑:泛指农业生产。
稼,耕种。
穑,收割。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见其饭/见往事耳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2)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3)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答案】(1)C(2)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3)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要懂得君与民、上级与下属之间的辩证关系,尊重百姓,尊重下属;要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解析】【分析】(1)A.见其饭/见往事耳(见:看见/了解)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知:知道/了解)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曰:都是“对……说”的意思)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从:按照/跟从)(2)语句“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的意思是: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故正确的句读为: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从“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的启示;从“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可得到要尊重下属的启示;从“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可得到要懂得君与民之间的关系的启示;从“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可得到人要能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要努力克服缺点的启示。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训练答案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训练答案篇一: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 21.(4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 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篇二:《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李世民畏魏征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语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魏征,钜鹿人也。
武德末,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
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
”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
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
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
七年,征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
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
太宗曰:“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
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诏宴公卿,谓侍臣曰:“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说,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唯魏征而已。
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十七年,授太子太师。
寻遇疾。
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
后数日,薨。
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烈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
(《贞观政要·任贤第三》有删改)材料二: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夫智不足以见贤,无可奈何矣;若智能见之,而强不能决,犹豫不用,而大者死亡,小者乱倾,此甚可悲哀也。
(节选自《说苑·尊贤》)10.原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李世民畏魏征》原文及译文
《李世民畏魏征》原文及译文赏析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4分)(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附加注释⒈善:擅长,善于⒉回:回转,扭转。
⒊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第二个皇帝)⒋霁(jì)威:息怒。
霁:收敛⒌谒告:请假。
⒍南山:终南山,在今西安市东南七八十里。
⒎严装:装备整齐。
⒏嗔:生气。
⒐中辍:中止。
辍:停止。
⒑鹞:猛禽。
⒒臂:手臂,这里为动词,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⒓匿:藏。
⒔固:同“故”,故意。
⒕竞:最终。
译文: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
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
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
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新唐书魏征传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魏征传阅读附答案新唐书魏征传阅读附答案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
此二者不可以战。
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注】①魏公:李密。
②隐太子;指李建成。
③秦王:指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征典书檄典:主管 B.征不谢去谢:告辞C.卒归唐者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图:谋划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贼粮尽且去若属皆且为所虏B.会窦建德陷黎阳会天大雨,道不通C.威之所被半天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6.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①有大志,通贯书术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
【精编范文】新唐书·魏征传 阅读附答案-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新唐书·魏征传阅读附答案新唐书魏征传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
此二者不可以战。
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注】①魏公:李密。
②隐太子;指李建成。
③秦王:指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征典书檄典:主管 B.征不谢去谢:告辞C.卒归唐者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图:谋划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贼粮尽且去若属皆且为所虏B.会窦建德陷黎阳会天大雨,道不通C.威之所被半天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6.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①有大志,通贯书术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
文言文《旧唐书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
征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
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征使典书记。
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邃使召之。
征进十策以干密,虽奇之而不能用。
及王世充攻密于洛口,征说密长史郑颋曰:“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
未若深沟高垒,旷日持久,不过旬月,敌人粮尽,可不战而退,追而击之,取胜之道。
且东都食尽,世充计穷,意欲死战,可谓穷寇难与争锋,请慎无与战。
”颋不听,及密败,征随密来降,至京师,隐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
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
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征曰:“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
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
征亦喜逢知已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贞观三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
征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
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寻进爵郡公。
七年,代王珪为侍中,尚书省滞讼有不决者,诏征评理之。
征性非习法,但存大体,以情处断,无不悦服。
寻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
十六年薨,时年六十四,谥曰文贞。
(选自《旧唐书·卷七十五》,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B.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C.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D.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纵横,此学说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附答案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附答案李世民畏魏征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
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①威。
尝谒告②上冢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④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⑤,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霁:停止。
②谒告:请假。
③上冢:上坟。
④严装:装备整齐。
⑤嗔:生气。
⑥臂:用手臂架着。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善回人主意或逢上怒甚外皆严装已毕征奏事固久不已小题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而有胆略B而竟不行C学而不思则罔 D 乃记之而去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善回人主意。
(2)征奏事固久不已。
小题4: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固久不已”?请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小题1:善于、擅长有时完成、结束停止小题2:D小题3:.(1)善于扭转人的心意。
魏征奏禀公事故意很久都不停止。
小题4:魏征奏禀公事故意很久都不停止,借此劝谏皇上不能玩物丧志小题1:试题分析:“善”另有“好”“熟悉”的意思,“或”古今义不同,古义是“有的”。
小题2:试题分析:ABC三句中的“而”表示转折,意为“但、却”,D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意为“就”。
小题3:试题分析:第一句中“回”字要注意解译,是“扭转”的意思,“主意”与今义不同,要注意。
第二句中“固”通“故”,“已”为“停”。
小题4:试题分析:魏征是唐太宗的忠臣,以敢于进谏著称,其言行自然是针对皇上有所指。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篇一」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阅读题目: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4分)(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阅读答案:1.(4分)(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篇二」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
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团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李世民畏魏征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缝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霁威。
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上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李世民畏魏征译文
李世民畏魏征译文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
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
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团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李世民畏魏征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存有胆略,仁义回去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缝
上怒甚,叛神色不安远,上亦霁威。
尝谒告到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三郎南山,
外皆严装已上许,而竟没用,何也?”上苦笑曰:"初即其此心,畏卿瞋,故肄业耳。
”上
闻得尽如人意鹞,自臂之,遥望highcut,匿怀中;征举疏事长不已,鹞竟死去怀中。
李世民畏魏征文言文
李世民畏魏征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文言文: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以吏部尚书荐戴至德,以为可以作宰相。
上谓曰:“卿学识有闻,朕将自用之,非颁荐之比也。
不唯古人心知求贤,亦云今人辞荐贤。
苟以己之行能与贤者并,信于寮友,廷尉登用,何必求知?若未有所长,自当却回。
”淹顿首谢曰:“臣愚思不及此。
”杜淹、戴至德竟以廷尉征。
魏征、王珪皆有盛名,在杜、戴之下。
征尤善思辨,谓人曰:“杜、戴视事敏疾,而诏敕如有不稳便处,皆先留下,与征议改后乃奏上。
自是天下渐无不顺从者。
”又杜淹、戴至德初除官,上谓曰:“朕少时读事,即思有以改之。
今卿固无以复易,可谓至忠,然所遗至当者固未尽也。
”皆抚其手而遣之。
或传王珪能方略在公卿间者。
上厉声曰:“卿言珪善在经史中。
经史正言往行,国朝立名教,博选良司正以经史为学,岂方略云乎!”珪退而喜曰:“皇上知我。
”杜淹荐珪兼知国子司业事。
上谓淹曰:“此职更宜详慎。
”淹对曰:“文义至深,兼尽琴言大理之道。
”上乃许之。
魏征言于上曰:“臣伏见陛下置天下于法令之中,虑久不已也。
古人云:‘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
’陛下志在申伯之举,屈天子而从群臣;屈群臣而从独断;屈独断而从所不安心处;屈其所不安心处而至于法。
”上良久乃曰:“吾未见其不屈也。
”征退谓人曰:“吾君英睿不凡。
”魏征、王珪皆以受人主礼而厚薄不均。
珪又坐子弟纳赂。
左授詹事丞。
这段文言文的大意是:唐太宗命令封德彝举荐贤能之士,很长时间没有推举出什么人。
太宗责备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使用人才应当像器物一样,各取所长。
古人使国家达到大治的,难道是从别的朝代借来的人才吗?正应当担心自己不能了解人才,怎么能去冤枉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退下。
《唐太宗欲杀魏征》阅读答案及翻译
《唐太宗欲杀魏征》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9-11题。
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得直言。
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注释: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
太宗,指李世民。
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③不自得:不痛快。
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9、解释加点的'词(6分)(1).会杀此田舍汉( ) (2).谁触忤陛下( ) (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4).妾闻主圣臣忠( ) (5). 皇后何为若是( ) (6.) 岂过魏( )10、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11、译(8分)(1)岂过魏,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参考答案:9、(6分)(1).定要 (2).触犯 (3). 穿戴(4).听说 (5)这样 (6.) 难道10、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11、(1)难道有超过魏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译: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
现在您圣明,所以魏才能直言。
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训练答案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训练答案篇一: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21.(4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篇二:《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李世民畏魏征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语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阅读《史纲评要魏征》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史纲评要魏征》题目及答案文言文阅读《史纲评要魏征》题目及答案以人为鉴(8分)郑公魏征①卒。
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
征薨(hong)⑤,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⑥,可正衣冠⑦;以古为鉴,可知兴替⑧;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朕(zhen)⑨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
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 (选自《史纲评要》)【注释】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
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
④指:指名。
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
叔玉:魏征之子。
⑤薨:公侯死称薨。
⑥鉴:镜子。
⑦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
⑧兴替:兴衰。
替,衰落。
⑨朕:皇帝自称。
29.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4分)(1)郑公魏征卒()(2)并为书石()(3)可正衣冠()(4)朕亡一鉴矣()30.选出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①郑公魏征卒③并为书石②士卒多为用④得鱼腹中书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31.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
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
(2分)29.(1)死(2)写(3)使……正(4)丢失30.C31.说明要善于接受历史教训和别人的意见,使自己少犯错误32、比喻表现了作者开朗、豪放的心情。
33、B34、“亲射虎”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射虎,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仍然有着少年的'狂气。
(2)“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译文郑国公魏征死了。
当魏征还卧病在床时,皇上(李世民)和太子一起来到他的府第看望他,并将衡山公主指定给魏征的儿子叔玉做妻子。
魏征死了以后,皇上亲自撰写碑文,并且刻于石碑上。
【文言文阅读答案】新唐书魏征传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新唐书?魏征传阅读附答案新唐书魏征传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
此二者不可以战。
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注】①魏公:李密。
②隐太子;指李建成。
③秦王:指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征典书檄典:主管 B.征不谢去谢:告辞C.卒归唐者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图:谋划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贼粮尽且去若属皆且为所虏B.会窦建德陷黎阳会天大雨,道不通C.威之所被半天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6.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①有大志,通贯书术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
新唐书魏征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新唐书魏征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唐书魏征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新唐书魏征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
此二者不可以战。
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注】①魏公:李密。
②隐太子;指李建成。
③秦王:指李世民。
《新唐书魏征传》文言文阅读题目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征典书檄典:主管B.征不谢去谢:告辞C.卒归唐者卒:通猝,仓促D.不早自图图:谋划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贼粮尽且去若属皆且为所虏B.会窦建德陷黎阳会天大雨,道不通C.威之所被半天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6.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⑥D.②③④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第05讲 文言文简答题(练习)(原卷版)
第05讲文言文简答题(基础题和拔高题)文言文阅读上(唐太宗李世民)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
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
上从之。
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
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
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
”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
”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
”上瞿然曰:“吾已悔之。
”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
”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
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
”上悦,赐绢五百匹。
贞观..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苖之恶得以上闻。
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
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
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
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合之变。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上曰:“善。
”上谓黄门侍郎王圭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
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
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
但使仓庾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二月,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
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
”魏征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B.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C.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D.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男,唐初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二十周岁的男子。
李世民畏魏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李世民畏魏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李世民畏魏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4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附加注释⒈善:擅长,善于⒉回:回转,扭转。
⒊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第二个皇帝)⒋霁(jì)威:息怒。
霁:收敛⒌谒告:请假。
⒍南山:终南山,在今西安市东南七八十里。
⒎严装:装备整齐。
⒏嗔:生气。
⒐中辍:中止。
辍:停止。
⒑鹞:猛禽。
⒒臂:手臂,这里为动词,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⒓匿:藏。
⒔固:同“故”,故意。
⒕竞:最终。
译文: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
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
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
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训练答案
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并分享,仅供参考:
21.(4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
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李世民畏魏征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语
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是,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阅读材料为《李世民畏魏征》,系课外阅读,设3小题,分值为10分。
第21题(4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
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题目设置不选择题。
理解难度不大,考查的四个词(善辍毕尝)在课本中都有注解。
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
第22题(3分)考查对重要语句意思的理解。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本句得分关键在于四个点:或、上、移威这四处的解释,缺一则要扣分。
典型错误:(1)部分学生对关键词理解错误。
出现这些错误可能与这部分学生没有注意重要实词的积累有关。
(2)不能结合语境理解句子,主语混淆。
(3)句子翻译后没有再通读一遍,导致因语句欠通顺而失分。
(4)没有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重点字词忽视直译。
第23题(3分)考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并分析人物思想的能力。
为: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
如:希望皇上知道玩物丧志等
李世民畏魏征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
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语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
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
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
释】①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鹞:
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2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的意思。
(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是,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
阅读材料为《李世民畏魏征》,系课外阅读,设3小题,分值为10分。
第21题(4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
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题目设
置不选择题。
理解难度不大,考查的四个词(“善”“辍”“毕”“尝”)在课本中都有注解。
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
第22题(3分)考查对重要语句意思的理解。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
本句得分关键在于四个点:“或”、“上”、“移”“威”这四处的解释,缺一则要扣分。
典型错误:(1)部分学生对关键词理解错误。
出现这些错误可能与这部分学生没有注意重
要实词的积累有关。
(2)不能结合语境理解句子,主语混淆。
(3)句子翻译后没有再通读一遍,
导致因语句欠通顺而失分。
(4)没有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重点字词忽视“直译”。
第23题(3分)考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并分析人物思想的能力。
试题为: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
答案如:希望皇上知道“玩物丧志”等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