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难点与应对策略——以《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为例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有哪些要点与难点?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专门设计一个整本书阅读单元,以《红楼梦》作为单元教学的内容,这种设计方式很新鲜,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
如何落实到教学中,老师们可能有困惑,需要通过实践去探讨。
本文只就《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点和难点,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
老师们备课一般会参照教材的单元导语,这也是必要的。
单元导语比较简要,是两段话,前一段介绍《红楼梦》的文学史地位,后一段就是学习目标,包括五个要点:梳理小说情节,厘清人物关系,探究人物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这五个要点很重要,但仔细一想,与以往学习小说的教学目标似乎差不多。
那么为何要专门用一个单元来教《红楼梦》阅读呢?在“教法”上与教一般短篇(或者长篇的片段)有何不同?这是要着重思考的。
要想办法让单元导语提出的这些要点贴近整本书阅读,真正解决整本书阅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所以备课时恐怕不能“轻车熟路”地把单元导语的要求照搬过来,按照单篇教学的习惯去讲解或者讨论。
要想着这是整本书阅读单元,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其特殊性,教学要点也要围绕整本书阅读来设计。
《红楼梦》很长,怎么读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难点,应当是教学关注的要点。
这部书篇幅很长,能大致读完就很不错了,把《红楼梦》定位在“整本书阅读”,首先是要通读。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为“读完《红楼梦》全书”。
只要能读完,对书的内容及形式有自己的感受与大致理解,并且体会到阅读这样一部长篇巨著的艰难与乐趣,就基本达到了要求。
教学设计也应当主要围绕如何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坚持读完,而不是学生还没怎么读,就先布置一堆问题和任务;学生还没有读完,就急于安排各种讨论和写作。
读完《红楼梦》全书,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的确是困难的。
要求学生读完《红楼梦》,一开始就要定出阅读时间表。
按照教材平均分配,每个单元大致拥有九个课时。
即使九个课时全部用来阅读《红楼梦》,恐怕也读不完全书的五分之一。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教学设计
《红楼梦》前八十回共61万字,对于高一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其虽然已经在必修上册接触过一次整本书阅读,但《乡土中国》属于学术型文章且字数仅7万字左右,61万字的阅读对于学业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也考验着教师对于《红楼梦》阅读的组织能力。同时,部分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经历较少,耐心较差,阅读意愿较低。而且,当下快餐文化盛行,短视频、短咨询和言情,玄幻等网络小说充斥着同学们的生活,《红楼梦》作为一部长篇巨制就意味着其阅读难度较高,学生对于《红楼梦》的印象可能是一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老古董。
教材分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峰,首先其对于生活细节的刻画十分细致,包括对古代贵族的奢华家庭生活的描写,对于古代经典颜色美、服装美的刻画。其次,《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具有深厚意蕴。《红楼梦》人物数量、关系复杂。几乎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遵循了圆形人物的塑造方法,红楼梦中人既没有单纯的好、也没有单纯的坏。最后,《红楼梦》的故事构造和精神意蕴非凡。《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如血。《红楼梦》通过前五回制造了独特的倒装结局,且其创造了神话和现实两个世界。《红楼梦》具有深刻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意蕴。因此学生阅读《红楼梦》对于学习古代社会风俗、学习小说人物塑造及结构,陶冶欣赏悲剧美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授课题目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教材版本
1.《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书配套教材即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2.教师和学生研读的读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原因:高中阶段对于《红楼梦》的学习以欣赏人物形象,感悟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为主要目标,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对《红楼梦》得出自己的感受,故不采用红学家版本或脂评版本,且仅研读其前八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至今已畅销26年(1 996年12月出版),一直为人们所接受,其书对文化常识等注释详尽,对于学生更好地进入红楼世界,理解其深厚的思想意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实践:如何完成“整本书阅读”单元教学任务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实践:如何完成“整本书阅读”单元教学任务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安排了两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分别是必修(上册)第五单元费孝通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和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材中“整本书阅读”单元的教学任务,我给出以下意见或建议,供参考。
一、认真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内容,把握其精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围绕核心目标,具体又分为“学习目标与内容”和“教学提示”两部分内容。
“学习目标与内容”的第1条,我们应重点关注“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这句话。
这是“探索”“门径”“形成和积累”“经验”“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的必由之路。
第2、第3条分别针对“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指出“通读全书”是读整本书的底线要求。
其中,长篇小说要求“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学术著作要求“勾画圈点,争取读懂”。
两部作品都重点强调“梳理”“探究”的学习活动或阅读方法。
第4条提醒我们要“利用”整本书“正文”以外的内容或信息。
因为无论是“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还是“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对“深入研读作家作品”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条指出无论是作品理解、情感体验、精神滋养、语言运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学习作业的“撰写”与“分享”,都应落实到学生“个人”“自己”具体的实践层面。
“教学提示”则是给教师教学的提示。
“安排1学分,18课时”,既出于任务群课程比重的考虑,也在于明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而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课时可安排在两个学期,宜集中使用”而不是分散,目的是“便于学生静下心来,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阅读一本书”。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思与建议——以阅读《乡土中国》为例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思与建议——以阅读《乡土中国》为例在教学领域,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文以阅读《乡土中国》为例,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教学反思与建议,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与体验。
一、教学反思1.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度了解一本书的结构、主题和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然而,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我发现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2. 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分析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书中使用了一些复杂的地域名词和农村专有名词,学生对其理解困难。
其次,书中篇幅较长,对学生的阅读耐力和综合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为了解决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1) 前置知识引导:在开始阅读之前,我设计了预习活动,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详细解读书中难点名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内容的初步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能力。
(2) 细读与批注:我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细读,并鼓励他们批注重要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细致性和批判性思维,还便于学生在之后的讨论活动中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小组合作: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我组织了小组合作活动。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并对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答。
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建议基于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反思,我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1. 提前准备工作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充分准备,确保自己对于书中的知识和难点问题具备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解读,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
2. 设计前期导学活动在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导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书中的主题和背景。
可以使用图片展示、视频观看或者演讲等形式,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题的理解。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及方法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及方法作者:***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0年第01期我们知道,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教材会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来编撰其教学内容。
选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也不例外。
为此,在进行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就得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具体内容,并把握其精要。
课标制定者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里,从“学习目标与内容”和“教学提示”两部分提出要求或给出建议。
其中,第一部分“学习目标与内容”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有关的就有四条:(1)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第(1)条针对任何一本“整本书”。
从“探索”“门径”、“形成和积累”“经验”到“运用”“方法”“读懂文本”等可以看出,其要求不仅是会读,而且还要读懂。
(2)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第(2)条锁定“一部长篇小说”,具体地说就是我们所共知的选入教材必修下册的《红楼梦》这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其中“通读全书”是其底线要求。
具体可从“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而且还要体会其“主旨”,研究其“艺术价值”。
(4)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
第(4)条提醒我们要“利用”整本书正文以外的内容或信息。
因为无论是“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还是“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对“深入研读作家作品”都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例谈(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例谈(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在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以 读”为出发点与归结点, 并落在 整” 上, 找到几个关键的 点”,采取 以点带面”的策略,帮助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
一、《乡土中国》简单介绍《乡土中国》是我国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创作的一部社会学著作,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农村现象。
全书由 14 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和血缘地缘等多个方面,主要探讨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与地缘等内容。
作者通过通俗、简洁、流畅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主要特征进行概述与分析,全面展现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传统文化具有开创性意义,自然通俗的用语与深入浅出的阐述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这本书的可读性。
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通过对班内学生进行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内容,对整本书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方式上,他们依然习惯于阅读纸质书籍,认为这样更有读书的感觉与氛围,不过部分学生也可以接受电子书阅读。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都属于高(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虽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真正落到实处仍然任重道远。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并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他们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平常只是喜欢阅读一些小说、杂志、故事等,以娱乐休闲为主,很难长时间坚持下去阅读实用类与学术类的课外书籍。
《乡土中国》入选2019年新编订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后,经过了三年多的推行,仍然有不少教师与学生缺乏对其内容的了解。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主要面临以下难题:其一,《乡土中国》有着较强的学术性,以至于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其二,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很重,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其三,师生双方的阅读水平均不够高,亟须提升。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难点与应对策略——以《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为例
任务:
1 把握人物关系
2 人物关系的多样性复 杂性
3 品味日常生活描写的 丰富文化内涵
4 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 诗词
5 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 或结局
6 体会《红楼梦》主题
也可从“五个一”读起
《第一回》的初读体验 一丸药的丰富内涵 一张账单折射出社会 一个人物的始终命运 一次诗会的作品鉴赏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难点
• 课时不够
朦知
•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胧
难
• 家长不理解不配合
、
不
• 内容太多难以选择
混 沌
难 !
• 难以评价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共有三位: 97岁的约翰•古德伊纳夫(John B. Goodenough),德克萨斯大学奥 斯汀分校工程学教授; 77岁的斯坦利•惠廷汉姆(M. Stanley Whittingham),纽约州立大 学宾厄姆顿分校的化学教授; 71岁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日本旭化成公司的研究员,京 都大学特命教授。
二
零
二
发 言 人 :
零 年
元 月
梁
捷
liangjielaoshi@
整 本 难书 点阅 与读 应教 对学 策的 略
自嘲
听桂华老师讲课赧然有思
教书却不读书 讲诗惟靠教辅 赏美只见朦胧 名明原不相属
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探讨
文化传承与
思维发展与品质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 用
审美鉴赏与 创造
教师的作用
这段故事读懂并不困难。
第二,“冷香丸”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从两方 面来看。第一是中医文化。薛宝钗的病是先天“热毒 ”,临床表现就是咳嗽。制作“冷香丸”的四种花和 四样水,蜂蜜、白糖以及煎汤用的黄柏都有一个共同 的功效,那就是清热、解毒、凉血。是对症下药的。
农村普通高中整本书阅读实施困境突围--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
农村普通高中整本书阅读实施困境突围--以《乡土中国》阅读
指导为例
樊培
【期刊名称】《最小说》
【年(卷),期】2022()1
【摘要】农村普通高中实施整本书阅读面临诸多困境,往往导致整本书阅读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我们应该摸清学情,化整为散,确保整本书阅读时间不打折扣;要依本对标,结合学情,建构《乡土中国》阅读的目标层级;还要合理规划,以任务作驱动,及时分享,以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稳步推动《乡土中国》阅读走向深入;同时也要关注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动态调控,为《乡土中国》的阅读提供精准支持。
【总页数】4页(P41-44)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整本书阅读;课程目标;突围
【作者】樊培
【作者单位】湖北省钟祥市第三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
2.让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研读指导
3.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整本
书阅读教学——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4.在以任务单为载体的自主阅读中构建阅读经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施5.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
二、改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
1. 采用演讲式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演讲式教学法,以人物、情节、主题作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讲述小说的主要内容,以达到启发和
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
2. 转化成小组讨论模式: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模式,把学生
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以达到集思广益、互相启
发的目的。
3. 开展文学阅读活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文学阅读活动,让学生通
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增强对于小说情感的
投入和参与。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小说的内容,更要求学生能够深层次的分析、思考和评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等,从而让学生通过逐步批判性思维养成,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可以养成独立思考、批判
分析的习惯,同时可以充分感受到小说带给我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活用小说中的内容。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以《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以《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摘要】整本书阅读被纳入了语文新教材的内容体系,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开展整本书的阅读也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新课题。
文章就整本书阅读的实际教学经验从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学生阅读现状、具体阅读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正文: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和高考的改革,学生的阅读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整本书阅读被纳入了语文新教材的内容体系,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在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中也增加了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
此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开展整本书的阅读也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新课题。
笔者拟将从以下几大方面展开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实践探究。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意义整本书阅读中的“整”,既是对全书的整体脉络的全面掌握,也是对全书详细内容的学习思考;“本”不仅是指独立的一本,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若干本;“阅读”是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精读、泛读等等多种阅读形式的阅读过程。
教师要把综合的、动态的整本书阅读融入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了解整本书阅读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进行整本书阅读,打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教师和学生还要做到在精读和泛读之间灵活切换,更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进行深层次的结合。
21世纪以来,新课标又一次把整本书阅读提了出来,继续肯定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教师拓展备课资源、充实自身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对语文课程的全面整合具有一定的价值。
浅谈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以《红楼梦》为例
浅谈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以《红楼梦》为例摘要:整本书阅读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如何让高中生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并且热爱阅读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整本书阅读到底读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老师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关键字: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一、整本书阅读概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
其实整本书阅读并不是时代的新概念,读整本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
继孔子之后,我国古代的莘莘学子都必读整本的《四书》《五经》。
到了近现代,夏丏尊老先生提出了“整册的书的阅读”。
叶老也指出“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助”。
1996年,王孝坤的《应重视“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中从策略和意义两个角度对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做了简要阐述。
进入21世纪,整本书阅读更是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热点话题,《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整本书的要求。
整本书阅读开始引起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关注,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各个中小学语文实践探索以及理论研究的热点。
如何让高中生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并且热爱阅读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整本书阅读到底读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也是语文老师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接下来笔者主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简单谈谈我校该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现状我校是一所普通的高完中,学校位置虽然在主城,但是比较偏远。
学校生源差,学生基础薄弱,普遍存在语言积累弱,语感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素养低的现象。
同时,在高考指挥棒下为了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忽略甚至是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权利,更不必说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整本书。
针对此类现象,亦或是说像我校的这种情况,开展“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工作会比其他重点高中要困难的多。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作者:张仲德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06期从本质上来看,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深度阅读。
整本书阅读需要以深度学习理念做指导,应用相应的策略,以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序开展。
统编版语文教材将《乡土中国》《红楼梦》列为本学段的两本必读书,并以单元的形式分设在必修一、二两本教材中。
教师通过对以往《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分析发现,教学设计较为片面且逻辑性不强,甚至没有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出合理的指导与评价,以至于学生无法从整本书阅读中收获知识与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明确主问题,帮助学生整体认识这本书(一)立足文化视角,设计主问题主问题即能让学生从整体视角对整本书进行分析、讨论的问题。
《红楼梦》整本书蕴含着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教师可以以此为抓手,从饮食、诗词、建筑等处入手设计“主问题”,并通过排练课本剧、组织朗诵或辩论活动,让学生体会古典文学的魅力。
以《红楼梦》书中的饮食文化为例,它展现的饮食文化不仅有丰富的食品、各种各样的宴会,还关注饮食养生。
它不仅展示了世族之家的富贵豪华,暴露了贾府“日用排场”的奢侈,同样“红楼饮食”的描写还对我们了解人物地位、性格提供了依据。
书中对“红楼饮食”的细节描写为贾府的“盛”增添了几分“彩”,也为这个世族阶层的“衰”增添了加速剂,让《红楼梦》的创作宗旨达到了高潮。
在教学中,教师以此为抓手设定任务,用问题或设置任务的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引领学生探究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关注这本书。
教师除了从文化视角入手设计主问题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主人的房屋名称、布局,以此了解不同环境下的人物性情,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建筑之美。
以透过饮食看人物地位、性格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贾母、刘姥姥这两个人物的饮食进行分析,学生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如下:贾母被人们尊称为“老祖宗”,是这个世族之家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以她的饮食也与旁人不同。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一、引言《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社会学经典著作,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特征和面貌。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著作,本文将探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指导策略。
二、教学指导策略明确教学目标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需求,确定阅读的目的和重点。
同时,教师还需要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特点等。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组织讨论与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阅读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土中国》的内容,教师可以提— 1 —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如费孝通先生的其他著作、相关论文等。
通过拓展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和面貌。
指导写作与反思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和反思。
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反思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注意事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需求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同时,教师还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乡土中国》是一部社会学经典著作,对于其中所涉及的观点和理论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策略探究——以《乡土中国》为例
周刊166教材教法|精品课例摘 要:阅读策略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重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高中阶段施行整本书的阅读策略,而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学习必将要贯穿必修、选择与选修这三个方面,整本书阅读也成为了当前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
对此,本文就将以《乡土中国》阅读为例,全面探讨整本书的阅读策略,并希望以此种教学方式来有效的激发高中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提高于都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策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当前,整本书阅读更加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与阅读学习的需求,因此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十分的重视整本书阅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下,整本书的阅读策略逐渐被大范围应用,但在很多地区仍然没有队整本书阅读策略展开实质性的规划与应用,以至于阅读教学的效果依旧不佳。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也很大,语文课时变得紧张,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阅读,在这样的状态下,整本书的阅读策略能够从兴趣、思考以及效率方面带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
一、高中学生的阅读现状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繁重,面临高考,很多学生都紧绷着注意力,一头埋在学习环境中,然而语文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升学习进度,然而因为环境和学习压力的影响,针对某高中高一到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下能够发现,从不进行阅读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详见表1。
表1某校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由此,我们能够发现,高中的阶段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偶尔进行阅读的学生群体占据最多,而从不进行阅读的学生群体数量也很多,这也说明在环境和学习压力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引领就不会进行任何的阅读学习。
二、阅读策略在高中整本阅读中的意义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当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施行的同时,不能忽视的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研究《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尚宁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特点的新型阅读教学方法,其本质在于改变传统语文教育方法,令学生在对整本书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文化体系的构建,从而对高中生的知识面形成拓展。
现为实现该目的,本文将以《乡土中国》为例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广大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方法;策略《乡土中国》是对我国基层社会状况进行描述的经典书目,对其进行整本书阅读能够令学生感知到我国乡土社会的真实面貌,对我国的乡村文化特征形成初步掌握。
在此过程中通读并非难点,如何令学生真正读懂、读精方才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真正难点所在,教师可以通过“由散至整”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一、通过篇章主题增强逻辑思考能力《乡土中国》一书总体表达了一类思想,但其中的十四篇文章又各有各的主题,换句话说,这十四篇文章分别从社会结构、道德体系、权利分配、血缘地缘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基层的风土人情,而将这十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聚合为一便是其主题思想所在,因此在对《乡土中国》一书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对每一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总结,最后令学生对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知识要素完成联系。
在实际教学开展之时,学生常常会在《乡土中国》的阅读中感到摸不到头绪,其原因在于该书中每篇文章虽都围绕一类问题,但受论证多样性影响,涉及到其余类型的事例概念再所难免,若教师未能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思维导图,学生将难以对本书篇章主题进行逻辑思考。
如在对“乡土特色”进行阅读时,可以将其分化为土地属性、熟悉社会、人空关系等等,遵循如此方式的思维导图绘制方法,本书思维导图可见图1。
图1《乡土中国》思维导图二、通过相关材料消除生疏感《乡土中国》对学生而言之所以有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生活与本书中描绘的生活相去甚远,仅仅纸上谈兵自然会存在浓郁的生疏感,学生无法对文章形成有效理解。
高中语文《红楼梦》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课堂实践
高中语文《红楼梦》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课堂实践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为增加学生知识文化的储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
高考语文中的阅读题目基本选自课外文本,通过实施整本书阅读课堂实践,对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更好应对高考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人教版新教材的必修上下册中,引入了《红楼梦》和《乡土中国》这两本经典书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构建课堂实践策略:尝试进行内容重构,建构客观完整认知;捕捉文中重点内容,实现阅读深度对话;实施文本对照阅读,丰富完整理解内容;指导进行跨界阅读,努力探索知人论世。
通过落实以上相关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文本内容;结构框架;思想情感在高中语文新版的教材中,加入了“整本书阅读”的部分,基于一些经典书籍,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阅读任务。
在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整本书阅读中,基于《乡土中国》进行指导;必修下册的第七单元的整本书阅读中,基于《红楼梦》进行指导。
这两本书在类型、内容、阅读要求等方面各不相同:《乡土中国》是社会学书籍,基于传统农村研究中国基层生活,可以更好认识我们国家和人民,重点是理解书中关键概念,把握全书逻辑思路,学会根据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等;《红楼梦》是小说,也是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百科全书,重点是梳理细节,理清人物关系,欣赏人物形象,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等。
基于这两本书,教师实施整本书阅读课堂实践。
一、尝试进行内容重构,建构客观完整认知通过研读国际国内的科学阅读方法,结合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根据汉语阅读的特点,基于高中生的阅读基础和知识储备,可以构建更适合高中生的整本书阅读课堂实践。
首先,教师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带着阅读目标通读全书或者总览部分,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呈现[1]。
小说类要分析书中人物,梳理相关事件,建构客观完整认识;社科类要明确阅读目标,抓住其中核心概念。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2023年8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Aug.,2023第41卷第4期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Vol.41 No.4《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何丽娜(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摘 要]《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任务,它一别以往的长篇作品节选式教学,对经典文本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这一任务的完成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红楼梦》篇幅长、阅读难度大,加之高中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教学策略上要有诸多考虑。
应以激发兴趣为核心,有效利用课堂引导、定期读书会和线上交流平台等方式,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持续性热情,对经典文本产生艺术的敬畏感和求索之心,从中获得经验,汲取力量,提高认识,寻求自我超越。
[关键词]《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中图分类号]G252.17;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23)04-0148-0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首个学习任务群[1]10-11,可见对整本书阅读的高度重视。
相应的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本为整本书阅读专设了两个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分别为《乡土中国》和《红楼梦》。
其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任务,要求“通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可以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2]137。
在阅读方法上,也提出了指导: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抓住情节主线;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品味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了解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
并设置了相关的学习任务。
农村高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探究———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
探索篇•课题荟萃我校属于农村高中,学生入学基础差、阅读量很少,因而这届学生一入学,我们就规划好高中三年的阅读主题:高一“遇见悦读”———高二“恋上悦读”———高三“畅享悦读”。
我们主要在兴趣激发、整书通读、深入研读三个方面进行了策略探究。
一、兴趣激发在兴趣激发部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热情,消除对名著的害怕心理。
采取以下三个策略开展活动:(一)利用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相互辉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017年寒假,“小戏骨”版《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热播,小演员们的可爱与敬业吸引了青少年朋友的关注。
我们利用阅读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该电视剧。
通过电视剧,学生看到作品中有趣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也对《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我们还给学生看了相关的评论视频,比如《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加深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
(二)讲述《红楼梦》的价值引用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小说家张爱玲等名人的话,讲述《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并引用各省高考状元爱读《红楼梦》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红楼梦》巨大的文化艺术价值,引导学生主动接近名著,汲取名著养分。
(三)利用升旗礼展示《宝玉挨打》片段十月份我带的年级有机会在全校分享阅读,我们选取了《宝玉挨打》的经典片段,请年级“悦书会”的学生写剧本、编排,由备课组老师帮忙指导。
在升旗礼展示台上,我们的小演员大胆演绎,在年级老师专业配音下,赢得全校师生的阵阵掌声。
通过这次展演,学生感受到了《红楼梦》的魅力。
二、整书通读面对这样一部内容久远、篇幅宏大的巨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而我们在带领学生整书通读的过程中,致力于教会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基本方法,并不停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读完整本书。
(一)教阅读方法有好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才有可能逐步走向深度,因而我们教学生了解了如何做批注式阅读、如何写走心读后感、如何以图解文三种阅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是数字文化。“冷香丸”的配料量都是以 “十二”为计量的。中国文化中对数字极其敏感,例 如“四”被称之为天数,因为一年有四季,天地有四 方。“五”被称之为人数,因为人有五官,有五脏, 有五指。天人合一就是“九”,所以九被称为至尊之 数。
《红楼梦》中“十二”这个数字尤为突出,如金 陵十二钗,十二优伶,补天顽石高十二丈等。周汝昌 先生认为:“十二乃是《石头记》中的一个基数。 ”“十二”是源于“三”,“三”在中国文化中有特 殊的地位,无论是品评人还是艺术都以上中下三段来 品。将官分为三段,每一段又分上中下三级,所以才 有了九品中正制。无论是九还是十二都是三的倍数, 所以“冷香丸”中凸显的“十二”数字,是源于中国 数字文化。
核心素养提升 文本特点规律 表达与交流运用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
学术类:记录、传递信息 文学类:典型形象反映社 会生活
学习新知、迁移运用 思辨发现、完善创新 掌握写法、表达交流
“整本书阅读”1学分 18课时 贯穿三个学段
上册《乡土中国》——学术类 下册《红楼梦》——文学类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哲学
不同时代 不同种类 不同地域
这段故事读懂并不困难。
第二,“冷香丸”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从两方 面来看。第一是中医文化。薛宝钗的病是先天“热毒 ”,临床表现就是咳嗽。制作“冷香丸”的四种花和 四样水,蜂蜜、白糖以及煎汤用的黄柏都有一个共同 的功效,那就是清热、解毒、凉血。是对症下药的。
为什么四种花蕊都要选自白色的花呢?从中医的 角度看,青、红、白、黑、黄五色和心、肝、脾、肺 、肾五脏是相互作用的。青入肝,红入心,白入肺, 黑入肾,黄入脾。薛宝钗咳嗽,病来自肺,而白色能 入肺,所以“冷香丸”中四种花都要选自白色。
《红楼梦》品读会分为猜红楼、说红楼、演红 楼、诵红楼等几个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阅读整本书”的班级活动
2018.4.11 抚 远一中高二七班学 生专题讲座第四季: 社科专题之“人间 博弈”。
主讲:于嘉宁。
经济学博弈论 的精彩构架,全班 热情快乐参与,难 以置信的超级精彩!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篇《乡土本三高度:1言情小说 2社会小说 3哲理小说 三层次:1读红楼故事 2读中国文化 3读哲学意蕴 三境界:1 宝黛爱情 2 家族兴衰 3 看破世情
《红楼梦》
怎样读: 1 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
用 2 抓住情节主线 3 关注人物形象塑造 4 品味日常生活细节 5 了解社会关系生活习
两类阅读,侧重两种思维方法
学术类
文学类
思维方法:逻辑思维
思维方法:形象思维
加工对象:核心概念
加工对象:意象
加工方式:分析、概括、 加工方式:想象联想
判断、推理、证明
《乡土中国》
阅读八法:
1 先看全景:阅读提要、序言、目录、后记。把握梗概, 整合信息。
2 先粗后细:浏览目录、推测联系 3 理解概念:每篇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理解、讨论、质疑 4 层层概括:段、篇、全书 5 发现作者:结合译文言、后记、评价 6 迁移运用:解释过去、现在,预见未来 7 读书报告:交流、讨论、辩论 8 笔记论文:有收获、有发现、有迁移、有疑问、有解释 教学切入 : 从某一具体生活实例分析入手,寻找相关的理论。 从解释概念出发,进而理解全书。 从概括段落、篇章、全书内容入手,发现主旨。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
,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 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 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 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 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 质的提升。
学习情境导引 学习活动安排 学习材料呈现 学习任务描述 学习资源链接 学习评价设计
康有为五岁能诵唐诗数百首。六岁读《大学 》、《中庸》、《论语》和朱熹所注《孝经》, 康有为十一岁时父亲去世,跟随祖父接受严格的 封建正统教育,攻读经史。他学习过宋明理学、 四行五学,以及顾炎武等大师的著作,除此之外 他攻读《周礼》、《仪礼》、《尔雅》、《说文 》、《水经注》诸书,以及《楚辞》、《汉书》 、《文选》诸文。
俗 6 鉴赏语言和诗词
任务:
1 把握人物关系
2 人物关系的多样性复 杂性
3 品味日常生活描写的 丰富文化内涵
4 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 诗词
5 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 或结局
6 体会《红楼梦》主题
也可从“五个一”读起
《第一回》的初读体验 一丸药的丰富内涵 一张账单折射出社会 一个人物的始终命运 一次诗会的作品鉴赏
他还说:“管弦乐队的乐谱如果要有意义,必 须历时性地沿一轴线(即,一页接一页、从左到右 地)阅读,同时又必须共时性地沿着另一轴线阅读 ,所有垂直地写出的音符组成一个总的组合单位, 即一束关系。”任务群正是这样的交响乐,而不是 18种乐器的轮番独奏。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转引自特伦斯·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 )
本书体例
• 书册名片: 推荐版本、内容梗概、作者简介、文学地位
• 教学价值 • 学程设计
整体框架、通读指导、重点突破、内容统整 • 教学现场
这个阅读课是怎么上的? • 专家视角
楮树荣 主编
“阅读整本书”的校本活动
温州翔宇中学瓯江书院的读书会,既有教师的 月读会,又有学生的周读会。 学生读书会每期都有 主讲人和主持人,沿着“读—讲—议”的顺序,由 一名学生主讲,然后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进行 讨论。
第三是哲学意蕴。哲学就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 “冷香丸”是薛宝钗吃的一味药,她心思细腻,不喜 张扬,不干己事不开口但又心有成竹。她最大的特点 就是将自己的内心严严实实的隐藏起来,对于这样的 女孩子,我们不需要用激烈的语言去刺激她改变,只 需要暗示即可。“冷香丸”最大的特点,不在于它有 多大的疗效,而在于获得此药是在极其巧合的机缘下 完成的。在巧合中体会“冷香丸”的难得,又在难得 的基础上感受它的珍贵,又在珍贵的基础上获得疗效 。其实“冷香丸”治的是一种心病,换言之它的疗效 更多来自心理治疗。从心理暗示的角度让患者有信心 面对病痛,积极面对人生。心病还须心药医。从“冷 香丸”中读到的哲学意蕴就是内心的安稳,心灵的康 健才是人们必须关注的。
人生最重要的两句话:
“发现一个问题!” “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教师自身需要二次提升!
• 理论提升(语言、阅读、写作、思维) • 实践尝试(教材、校本、课内外) • 闯关克难(难点就是课题,尝试突破)
如:学习、思考有关的理论。
如:《思维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王宁) 《脑科学与教育译丛》(董奇) 《混沌学》 (詹姆斯·格莱克) 《结构人类学》 (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特伦斯·霍克斯)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 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 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 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 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 义。
数学家苏步青“小时候在家放牛,常骑在牛背上念 《千家诗》,稍大一些,就能背《唐诗三百首》。随后 对古文发生兴趣,爱读《三国演义》能背《左传》等名 著。”
诗词大赛姣姣者武亦姝“床头必放的一本书是《陆游 诗》,随身必带的一本书是《苏轼词》”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 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 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 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 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 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 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 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 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梁启超:幼年时从师学习,五岁时开始读《 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 ,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02年-1909年先后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 在 东山学堂读书时,受到康梁思想影响。
钱学森人生历程的重要阶段。通过考察其在大学时 期的学习经历,可以发现,中西交融的文化视野、文理相 通的知识结构、科艺结合的多维学养、专博相济的智力 储备、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转引自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学》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1年5月第1 版)
任务群在多个主题统领下,以自主学习为主线 ,融入诸多语文教育的因素,形成了新的秩序。这 是复杂性思维的产物。
列维•斯特劳斯说,“多重意识”的思维能够 并愿意在几个层次上同时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并 在这一过程中构造一幅精细的令我们大惑不解的“ 世界图画”。
从一丸药尝到《红楼梦》的味道
《红楼梦》第七回薛宝钗和周瑞家的谈论“冷香丸”: 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
看了。……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这倒效验 些。”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 ,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的病,也是行好的事 。”宝钗见问,乃笑道:“不问这方儿还好,若问起这方儿 ,真真把人琐碎坏了。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的,只难得‘可 巧’。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 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 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之日的露十二钱, 霜降之日的霜十二钱,小雪之日的雪十二钱,把这等水调匀 ,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成龙眼大的丸 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 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