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8.5列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 教案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8.5列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 教案

第5节列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第1课时列方程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90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情境图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绪,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通过创设情境,思考第一题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一步思考方程的含义。

5.把每例题的方程列出来,并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6.这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查等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

【教具学具】教具:投影仪。

学具:教科书,练习本。

一、复习引入1.解下面的方程。

3.5x-6=1 3x+5x=4.8学生独立完成。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出示幻灯片,教学例1。

让学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教师提问:王叔叔每分钟用电脑打字的速度和手写的速度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找出等量关系:每分钟手写的字数×3=每分钟打的字数。

(3)引导学生:如果用x表示王叔叔每分钟手写的字数,根据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什么样的方程?学生讨论并列方程。

教师说明:列方程时,首先要写“解”字和设出未知数x,再列方程。

最后教师找学生示范:解:设王叔叔每分钟手写x个字。

3x=12021 x=12021x=40答:王叔叔每分钟手写40个字。

(4)鼓励学生试着解方程。

引导学生交流时说一说解方程的思考过程。

特别说一说x=12021这一步的想法,教师最后要板演解题步骤。

2.教学例2。

(1)出示幻灯片,教学例2。

读题,看情境图,说一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教师提问:2倍少4本是什么意思?你能找到怎样的等量关系?小组展开讨论,可以全班议论,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方法的机会和时间。

2020五下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课堂实录

2020五下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课堂实录

桐木结构中的数学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一、情境导入1、观看学校科技节桐木结构比赛的视频;2、师介绍:桐木结构对尺寸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测量,而且尽量不要浪费。

二、新授(一)有根全长94cm的桐木条,先要截成甲、乙段,其中甲段的长度是乙段的3倍。

1.师问:听明白了我说的条件了吗?谁能重复一遍。

(出示课件)2.师问:能根据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并表示出来吗?写在课堂练习本。

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学生板演)甲段的长度+乙段的长度=94厘米,甲段的长度=乙段的长度×3 将上面两个等量关系用图形来表示:1、怎么截?师:你会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今天我们尝试用方程来解答这个问题。

你能试着做一做吗?2、学生解答让一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并解释和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强调:(1)如何使用两个等量关系?(倍数关系用来设未知量,两数之和用来列方程)(2)解方程的格式。

(3)如何检验?(二)第二根不一样长度的桐木也要截成丙、丁两段,其中丙段的长度比丁段长27厘米,丙段长度是丁段的4倍。

怎么截?1.要求列方程解答这道题。

2.展示其中一位学生的答案(凸显一些问题)。

(三)两道题目的比较师问:观察这两道题的题目和解答。

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相同:有两个未知量,有两个关于这两个未知量的关系;用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来设未知数,设一倍数为x,几倍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

不同:一个是和倍关系,一个是差倍关系。

一个是用和列方程,一个使用差列方程。

(画出思维导图分析)三、练一练1、写一写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第三根桐木长33厘米,需要将它截成四段,然后拼接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

怎么截?这道题鼓励学生用方程的解法来解。

较快完成的同学建议再用算术解法解答。

比较这两种解法的不同之处。

2、写一写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四、总结将你这节课学习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告诉同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1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二)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1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二)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1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解法:加法方程、减法方程、乘法方程、除法方程。

2.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方程的解法,以及等式的性质。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理解等式的性质。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解法和等式的性质。

6. 作业:布置教材上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实际问题与方程例2(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实际问题与方程例2(二)-人教新课标

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实际问题与方程例2(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

2. 新课: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然后,通过一个例子,讲解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的练习题,巩固对方程的理解和解法。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方程练习题。

2.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方程来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通过例子讲解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补充和说明: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方程概念的理解,提高解方程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其中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9上22.11《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二)》课堂教学实录

9上22.11《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二)》课堂教学实录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二)课堂实录(新授课)【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一同研究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常用的解法?[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开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师]:很好!同学们还记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吗?[生]: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组);④解方程(组);⑤检验;⑥写出答案.[师]:答得很好、很全面,很具体,看来学得很好.〖评析〗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通过类比联想,感知解应用题的思路模式.为建立“倍数问题”的数学模型打下基础.【新知探究】[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问题:如果你去公司打工,第一个月工资为1800元,第二个月工资为2400元,那么你的工资增长额度是,增长率为[生众]:纷纷举手.[生]:工资增长额度为600元,增长率约为33.3%.2400-1800=600,600÷1800≈33.3%〖评析〗初中生思维活跃,对自己的事关注度高,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这一问题情境较贴近生活,学生关注度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意识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师]:很棒,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增长率(下降率)”问题,板书课题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增长率(下降率)问题[师]:下面我们来共同检查一下预习题的完成情况.[生]:若某公司去年产值为100万元,今年产值为120万元,则增长额度为20万元,增长率为20%[生]:若某公司去年产值为80万元,今年产值为100万元,则增长额度为20万元,增长率为25%[生]:若某公司去年产值为a万元,今年产值为b万元,则增长额度为(b-a)万元,增长率为a ab%[师]:请同学们思考“增长额度”与“增长率”是同一概念吗?[生众]:不是[师]:为什么?[生]:增长额度是产值之差,而增长率是产值之差与原产值之比的百分数[师]:你答得很棒!板书概念〖评析〗“数学的根本在于转化与变形”,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我们探索问题常用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去发现或推广新的结论,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这里设置一组题目,是让学生搞清“增长额度”与“增长率”的区别与联系.[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自主探究题.[生]:两年前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现在的成本是3000元,那么该药的平均下降额度为1000元[生]:解释——(5000-3000)÷2=1000(元)[生]:两年前甲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现在的成本是3600元,那么该药的平均下降额度为1200元[生]:解释——(6000-3600)÷2=1200(元)[师]:我们该如何求平均增长率呢?[生众]:积极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增长额度[生]:平均增长率=期数[师]:点拨:由特殊到一般,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小组合作探究题.[生众]:小组讨论、交流[生]:板演:解:如果今年成本为5000元,设下降率为x,第一年后成本为5000(1-x)元第二年后成本为5000(1-x)2元第三年后成本为5000(1-x)3元…第n年后成本为5000(1-x)n元[师]:该生解题思路很明确,解答很到位,有谁知道该题考了我们什么数学思想?[生]:由特殊到一般〖评析〗: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我们探索问题常用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去发现或推广新的结论,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师]:规律总结: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的公式a(1±x)n=b,其中a是原有量,x增长(或降低)率,n为增长(或降低)的次数,b为增长(或降低)后的量.[师]:讲解探索2解: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5000(1-x)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5000(1-x)2元,依题意得:5000(1-x)2=3000解方程,得x1≈22.5%或x2≈177.5%(不符题意,舍去)答: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约为22.5%.[师]: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是多少? 比较: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生众]:认真解答[生]:下降率也是22.5%.[师]:经过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一定也较吗?应怎样全面地比较对象的变化状况?[生]:经过计算,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不一定较大,应比较降前及降后的价格.[师]:总结强调,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课堂反馈训练题—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十分钟后回馈[生]:读题:某林场现有木材a立方米,预计在今后两年内年平均增长p%,那么两年后该林场有木材多少立方米?[师]:谁能解答?[生]:a(1+ p%)2[生]:某化工厂今年一月份生产化工原料15万吨,通过优化管理,产量逐年上升,第一季度共生产化工原料60万吨,设二、三月份平均增长的百分率相同,均为x,可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师]:第一季度共生产化工原料60万吨,能得到什么关系式?[生]:三个月产量之和[生]:可列方程15+15(1+ x)+15(1+x)2 =60[生]:某种细菌,一个细菌经过两轮繁殖后,共有256个细菌,每轮繁殖中平均一个细菌繁殖了多少个细菌?[师]:本题与课本探究2有何区别?[生]:增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而细菌繁殖原来的细菌不存在了.解:设每轮繁殖中一个细菌繁殖了x个则,x2=256,解得x=±16(负舍)所以,每轮繁殖中平均一个细菌繁殖了16个细菌〖评析〗学生阅读、分析本题与上一题的区别;合作交流.请学生讲解决方法.类比联想,类化,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师]:同学们解得都很好哦,看来进步不小哦.[生众]:鼓掌…〖评析〗把评价纳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同时通过对几种不同解法优劣的比较和鉴别,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养成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搞清了增长额度、平均增长额和增长率的区别和联系[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的公式a(1±x)n=b[生]:本节课用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师]:同学们今天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充分发挥和展示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很了不起!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布置作业】——课后提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标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数学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识别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识别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计算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问题是否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 新课讲解:
(1) 定义方程: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如购物问题,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是未知数x,而你有50元钱,你可以列出一个方程50=x+y,其中y是你购买其他商品的花费。

(2) 列方程步骤:明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找出问题中的未知数;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实践活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分给他的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得到2个苹果,问他可以分给多少个朋友?要求学生写出这个问题的方程。

4. 小结:
强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以及在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作为作业,要求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理解并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解方程教学实录

解方程教学实录

解方程教学实录第一篇:解方程教学实录解方程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师:前面我们通过天平游戏知道了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天平怎样变换仍然保持平衡呢?生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物品,天平任然保持平衡。

生2:天平两边的物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任然保持平衡。

师: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

(课件演示)根据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等式左右两边怎样变换仍然相等呢?指名说后课件出示规律及相应练习。

师: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适用,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板书: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图.师: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盒子里有X个球,外边有3个球,一共有9个球。

师:这些信息有什么等量关系?生:盒子里的球+外边的球=9个球。

师:怎样列方程?(根据学生回答的等量关系师板书出方程,得到x+3=9)师:要求盒子中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要求出x+3=9这个方程的解。

X+3=9这个方程怎么解呢?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

2.演示课件师:老师用方块来代替球。

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任然保持平衡呢?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3.师: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生:X+3-3=9-3 师:我们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就是解方程。

注意:解方程的时候必须要先写“解:”(板书:解:X+3-3=9-3)强调等号对齐。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X=6板书:X=6)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生: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方程任然平衡。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2任然平衡吗?生:任然平衡。

师:那为什么方程左右两边要同时减3,不减2呢?生:如果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2,方程左边还剩下X+1,就没有求出方程的解。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4课《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4课《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4课《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4课《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基本概念,会计算简单的百分数,也已经学习过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对于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方程解决这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方程解决这些问题。

2.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方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呈现的问题,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类似的百分数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列形如ax±b×c=d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第课时月日【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例10及相应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三第4~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d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d的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会列ax±bc=d的方程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前思】: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这节课教学例10。

教学时,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通过线段图填空引导学生准确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围绕列方程求货车速度这一基本目标,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等量关系;适当指导学生解方程。

在练一练的教学时也可以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两艘轮船从出发到相距400千米的大致过程,再引导他们根据对题意的初步理解在线段图上完成对条件和问题的整理。

然后,可放手要求学生选择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

对于练习三中的4到7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

【教学过程】:前置性作业: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

客车的速度是95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2、①先画线段图整理信息,再写出等量关系式。

②列方程解答:③检验:2、两艘轮船从一个码头往相反方向开出,8小时后两船相距400千米。

甲船的速度是26千米/时,乙船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按上面的步骤,列方程解答并检验。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谈话导入谈话: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致步骤。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数学教案标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列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将从基础的等式和不等式开始,然后逐步引入方程的概念,并学习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有两个苹果,你也有两个苹果,那么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

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吃掉一个苹果,那么现在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稍微复杂一些,但是学生仍然可以用算术的方法来解答。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除了算术方法之外,他们还可以用方程来解答这类问题。

(二)讲解新课首先,教师需要解释什么是方程。

方程是一个包含未知数的等式,比如“x + 2 = 5”。

然后,教师需要讲解如何解方程。

解方程就是找出能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x + 2 = 5”,我们可以先从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2,得到“x = 3”。

接着,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更复杂的方程,并讲解如何解这些方程。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方程“2x - 3 = 7”,并解释如何通过加法和除法来解这个方程。

(三)课堂练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方程。

这些题目应该包括一些简单的方程,以及一些更复杂的方程。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方程来解答。

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你有10元钱,你想买一本价值6元的书,那么你还剩下多少钱?”(四)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尝试用方程来解答。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让学生回家独立完成。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篇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数(已知)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求另一个数。

教学时,首先要复习以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关键的一步是什么?让学生明确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最为关键的。

如何找等量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单纯根据题意去理解,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画线段图,通过线段图的直观感知去分析、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从几个等量关系中甑选出一个一般的关系式去列方程。

尽管如此,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究其原因,大多是直接把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比较,而没有和小雁塔高度的2倍去比较。

等量关系犹如解题的拐杖,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分析。

列方程解答完后,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而且检验一定要结合题意,看结果是否符合题意,而不是检验方程本身解得正确与否。

这一点有些学生往往忽视,往往没有检验的习惯,因此正确率不高。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一个数已知,另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比较混淆,当练习课出现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x+()=()的方程,而根本没有去分析一个数已知还是未知,到底应采用什么方法解答。

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一倍数”到底是已知还是未知,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依葫芦画瓢,否则知识在头脑中只是水上浮萍,没有根基。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篇2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问题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没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这给教学此内容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教者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教者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教者复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出示了“看图列方程并解答”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很容易根据图中表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但这并不是教者的最终目的,学生解答师生共同评价,在此老师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关系来列方程的?”此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量关系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

《实际问题与方程(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实际问题与方程(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1.理解并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列方程,求解,检验并作答。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5.通过课堂展示与点评,我们提高了表达能力,加深了对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6.我们意识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并激发了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当堂检测:
1.请用方程解决以下实际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
2.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用到方程解决的问题吗?”
展示一些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魅力。
介绍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重要性。
2.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过:
讲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8.加深对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意识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
板书设计
①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1.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2.设未知数为x
3.列方程
4.求解
5.检验并作答
②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方法:
1.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2.确定未知数
3.建立等量关系
4.列方程
③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作用,掌握列方程、求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能够理解方程的含义,并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方程。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3元,他花了24元,问他买了多少斤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

如“小华做了一些作业,每题1分,他得了9分,问他做了多少题?”引导学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如“小王卖了一些香蕉,每斤2元,他卖了16元,问他卖了多少斤香蕉?”学生通过讨论,列出方程,求解。

五下数学教案+实录+反思《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

五下数学教案+实录+反思《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教材第十册第11页第8-12题。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练习。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基础练习。

师:仔细观察下面几道题,说出各题的等量关系式。

(小黑板出示:①苹果有42箱,是梨箱数的3倍。

②学校体育室有篮球35只,比排球多18只。

③科技书比故事书少40本,科技书有100本。

)生:梨的箱数乘3等于42。

生:排球的只数加上18等于35。

生:故事书的本数减去40等于100。

(学生回答时,教师逐题板书)师:现在请大家完成课本第11页上的第8题。

(学生在书上填空)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填的?生:第1题填“>”,第2题填“=”,第3题填“<”。

师:当X等于多少时,第(1)、(3)题的○里可以填“=”?生:第1题X等于60,第3题X等于1。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这两道题在解法上有什么不同?(小黑板出示:①学校舞蹈组有28人,书法组的人数比舞蹈组少13人。

书法组有多少人?②学校舞蹈组有28人,比书法组多13人。

书法组有多少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解法)师:谁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生: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28-13=15(人)生:第2题列方程解答。

解:设书法组有X人。

X+13=28X+13-13=28-13X=15答:书法组有15人。

师:第1题根据减法的含义,直接列出减法算式是算术方法;第2题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答,是方程方法。

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解法。

师:课本第11页上有一组(第9、10、11题)关于森林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师:你认为这三名同学做得怎么样?生:答案全对。

只不过第3题他忘记写“解设”了。

师:对呀,“解设”这一行字不能少。

【反思】:练习课不是机械重复的训练,学生应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第五单元《列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第五单元《列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方程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协作的能力。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方程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多种解法,培养创新思维。
本节课将紧扣核心素养目标,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使学生在掌握方程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科素养。
-例如:在解决“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甲的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乙的速度为每小时5公里,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这个问题时,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如何将相遇问题转化为方程。
(2)掌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含有未知数的表达式变换。
-难点解析:学生在解方程时,可能会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出现错误。教师需要针对这些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3)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例如:针对方程3x+5=14,让学生掌握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变量项移到等号左边的解法过程。
2.教学难点
(1)理解方程的意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难点解析: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将其转化为方程。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抓住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
(5)拓展知识: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根据问题情境,正确列出方程,并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
2.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方程的求解,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解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练习课教学实录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练习课教学实录

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练习课课型新授课时第3课时记录人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科书第4页例2”练一练”及练习二第1~5题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实录联系生活,引出问题师:出示例题(生读题,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师:颐和园和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要求什么问题?生:颐和园和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相加的和等于颐和园的总面积;要求的问题是:颐和园的陆地和水面大约各有多少公顷?师:为了看得更加直观和清楚,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之间的关系呢?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师:同学们自己独立画一画,并把数量在图上标注出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画一画,再通过展示和交流。

明确合适的画法)【评析】引导学生画线段图,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通过变抽象为具体,为学生学习列方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感性支撑。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从这幅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生:陆地面积是单位“1”表示其中的一份,而水面面积有3份师:如果用x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表示水面面积?生:水面面积是3X师:题中有怎样的相等关系?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生:颐和园和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相加的和等于颐和园的总面积师:那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我们可以怎样列方程?同学们试着列一列。

生:X+3X=290(师板书:X+3X=290)师:这样的方程与我们前面两节课所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生:方程出现了两个“X”师:出现了两个“X”,同学们会解吗?(学生解方程。

)师指名: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的。

生1:一个X和3个X合起来就是4X,再求出4X=290方程的解就可以了。

生2:应用乘法分配律1X+3X=(1+4)X=4X师:求出的方程的解后,接下来该做什么?生:再求出3X是多少?也就是求出水面的面积。

师: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本题中有两问,检验时要同时检查两个未知量是否正确。

)师板书:检验:72.5+217.5=29072.5X3=72.5【评析】从数量间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组织尝试解答,通过追问解答依据,巧妙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实际问题与方程集体备课实录

实际问题与方程集体备课实录

实际问题与方程集体备课实录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方面面。

在备课过程中,老
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因素,因此
备课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

首先,备课的第一步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老师需要仔细阅
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以及学生在
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在备课过程中,老师还需要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他们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以便
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

其次,备课还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
生的实际情况,老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示范、
讨论、实验等。

同时,老师还需要准备好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比如
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视频等,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展示
教学内容。

另外,备课还需要考虑到课堂管理和学生的情绪管理。

老师需
要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如何处理学生
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备课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它需要老师充分地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备课工作,才能够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ຫໍສະໝຸດ 练习1、练习二、7
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结合线段图,在小组里说一说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
(指名读题,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线段图。)
追问:题中的“960米”是小丽所走的路程吗?是小明走的吗?那是什么?
(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引导学生用最简便,利于列方程的数量关系)
生:(小丽速度+小明速度)×时间=小丽和小明所走的路程和
练习解方程
谈话:为了正确的解决问题,在找出相等关系后我们还要能够正确的求出方程的解,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出示第六题)
集体核对。
师:追问:在计算这类方程时,首先要做什么?
生:化简方程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选其中的一题检验。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的正确率,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
【评析】通过练习,使学生已经掌握的解法类推到解新的方程中,从而加强对有关方程解法的理解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课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
课型
练习
课时
第4课时
记录人
教学
内容
第5页练习二6~11题以及课后的“思考题”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实录
谈话
引入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评析】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读、找、写,设、列、解,检验、答。”,为下面的练习作好准备。
(学生仔细观察这题的情境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及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生:画图的方法整理
(24.5+27.5)X=182
3、练习二、9
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
(8+10)X=216
【评析】让学生从中学会整理信息的方法,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整理的习惯,培养归纳知识的能力。
四、思考题
启发:甲比乙多跑一圈,是指什么?(多跑400米)
评价
总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师提问:你能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生:(58+62)X=960
(要求学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
【评析】这样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练习二、8
师提问: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和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