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完整课件
2024版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件目录•高中数学必修一概述•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01高中数学必修一概述包括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等。
集合与函数概念包括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基本初等函数包括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等,通过实例探究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函数的应用教材内容与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与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能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总结归纳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便于记忆和提取。
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课后复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作业和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课前预习提前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中听讲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及时记录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学习方法与建议02集合与函数概念0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0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
0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补集。
集合运算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它使得每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三要素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030201函数及其表示方法1 2 3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最优化问题、数学建模等。
函数的应用通过函数可以研究方程和不等式的解的性质和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全册(人教A版)
设平面 l1上 内 的 直 点 L线 1,直 的 l2线 上 集点 合的 为 L2,试 集 用 合 集 的运l1算 ,l2的 表 位 示 .置关系
解 :(1) 直l1 线 ,l2相交P于 可一 表点 L示 1L为 2 {点 : P}; (直 2)l1 线 ,l2平行可L1表 L2示 ;为: (直 3)l1 线 ,l2重合可L1表 L2示 L1为 L2.:
思考:1、比较这三个集合: A={x ∈Z|x<10},B={x ∈R|x<10} , C={x |x<10} ;
例题:求由方程x2-1=0的实数解构成的集合。 解:(1)列举法:{-1,1}或{1,-1}。 (2)描述法:{x|x2-1=0,x∈R}或{X|X为方程x2-1=0的实数解}
9
2、两个集合相等
则 A , B 的关 __系 __是 __.
x x xa x a 3 . 已 A { 知 | 2 5 } B , { | 1 2 1 } B , A, a 求 的 实 取 . 数 值范围
16
4、补集与全集
4、设集合A={x|1≤x≤3},B={x|x-a≥0},若A是B的真子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如图,阴影部分即CSA.
S A
如果集合S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集合S看作一个全集,通常 记作U。
{ 例题、不等式组
2 3
x x
-1 -6
>
0 0
的解集为A,U=R,试求A及CUA,并把它们
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14
思考:
1、CUA在U中的补集是什么? 2、U=Z,A={x|x=2k,k∈Z},
10
练习题
1、直线y=x上的点集如何表示?
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PPT
03
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掌握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方法,进行实例计算。
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
三角函数定义
学习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 定义,掌握各象限内三角函数的取值 。
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
三角函数的性质
探讨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基 本性质,进行应用分析。
利用单位圆理解三角函数的几何意义 ,绘制三角函数线。
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
目录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 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初步认识 • 立体几何初步认识 • 不等式与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策略
01 函数与导数
函数概念及性质
函数定义
明确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三 要素,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的性质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 期性等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 应用。
展示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和应用价值。
1.谢谢聆 听
两角和与差公式
01
02
03
两角和公式
学习正弦、余弦、正切的 两角和公式,理解公式的 推导过程。
两角差公式
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 两角差公式,进行实例计 算。
二倍角公式
推导正弦、余弦、正切的 二倍角公式,解决相关问 题。
解直角三角形和应用举例
解直角三角形
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和角度问题。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n=a1+(n-1)d,其中d为公差。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Sn=n/2(2a1+(n-1)d)。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公式推导
等比数列定义
01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
高一必修1数学ppt课件ppt课件ppt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章节回顾
指数函数
回顾了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包括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单调性等,并给出了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
对数函数
介绍了对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包括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值 域、单调性等,并给出了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运算
讨论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四则运算和换底公式等,并给出了相 应的例题和练习题。
高一必修1数学课件
目 录
• 引言 • 集合与函数 •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 三角函数 • 章节回顾与习题解答
01
引言
课程简介
内容概览
本件涵盖了高一数学必修1的主 要知识点,包括集合、函数、指 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等内 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对数函数的性质
对数函数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当 $a>1$时,函数是增函数;当 $0<a<1$时,函数是减函数。此外, 对数函数还具有过定点$(1,0)$和当 $x=1$时,$y=0$等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包括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 复合运算、乘除运算、幂运算等。这些运算性质在解决实际 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物理、化学等领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高一数学必 修1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认 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 要性。
02
集合与函数
集合的定义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PPT课件
并集交集例题
例1.设集合A={x|-1<x<2},B={x|1<x<3}, 求AUB.A∩B
解:A B {x | 1 x 2}{x |1 x 3} x | 1 x 3
A B {x1 x 2}
可以在数轴上表示例2中的并集 交集,如 下图:
例3. 已知集合A={x -2≤x≤4},B={x x>a} ①若A∩B=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②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1 0
1
234
x
-2 -1 0
1
234
x
引导探究二
并集性质
①A∪A= A ; ②A∪= A ;
③A∪B=A A____B
交集性质
①AA= A ; ②A= ;
当堂诊学
一、完成课本P7页练习2、3 二、完成选做题
选做题1. 已知集合A={x|-2≤x≤7},B={x|m+1<
x<2m-1},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若B⊆A,则B=Ø或B≠Ø,故分两种情况讨论.
解:当B=Ø时,有m+1≥2m-1,得m≤2,
当B≠Ø 时,有
m+1≥-2,
2m-1≤7, 解得 2<m≤4.
m+1<2m-1,
综上:m≤4.
强化补清
• 一、课本P12页A组5 • 二、完全解读P16、17页习题
课题导入
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 之间的关系吗? (1) A={1,3,5}, B={2,4,6} ,C={1,2,3,4,5,6}
(2) 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 C={x|x是实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件人教版(共99张PPT)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放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注意:1、元素间要用逗号隔开; 2、不管次序放在大括号内。
例如:book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表示为:{b,o,o,k}{b,o,k} 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像的交点组成的集合。{1,4}{(1,4)}
的关系f则成为对应法则,则上面两个例子中,对应法则分别是“乘以10再加20” 和“平方后乘以”
1 乘以10再加20 30
2
40
3
50
4
60
5
70
6
80
7
90
8
100
1 平方后乘以4.94.9
1.5
?
2
?
3
?
5
?
6
?
7
?
8
?
二、映射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说明了什么是函数,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研究的 数值的情况,那么进一步扩展,如果集合A和集合B不是数值,而是其他类型的 集合,则这种对应关系就称为映射。具体定义如下:
7、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
(1)a {a}; (2) {a} ∈{a,b};
(3){a,b} {b,a}; (4){-1,1}{-1,0,1}
(5)0;
(6) {-1,1}.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1、交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 记作A∩B,即
A∩B={x|x∈A,且x∈B} A∩B可用右图中的阴影部分来表示。
⑴ A={1,2,3} , B={1,2,3,4,5};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全册课件(2024)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集合与函数概念 • 基本初等函数(Ⅰ) • 函数的应用 • 空间几何体 •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
01
集合与函数概念
2024/1/28
3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01 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由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
02 集合的表示方法
01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0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02 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
2024/1/28
2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 积与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 积的计算方法
2024/1/28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23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
05
关系
2024/1/28
24
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 这两个平面平行。
平行直线的性质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26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0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若直线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0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024/1/28
5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集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 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 合。
补集
在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 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称为集合A的补集。
2024/1/28
交集
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 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 集合。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B版)全册完整课件
阅读与欣赏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
2.1 函数
2.1.1 函数
2.1.3 函数的单调性
2.1.5 用计算机作函数的图象(选学)
2.2.3 待定系数法
2.4 函数与方程
2.4.1 函数的零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1.2 指数函数
3.2.2 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本章小结
附录1 科学计算自由软件——SCILAB简介
后记
第一章 集合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B版)全 册完整课件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1.1 集合的概念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B版)全 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B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19页 0052页 0105页 0130页 0161页 0206页 0251页 0332页 0378页 0404页 0430页 0447页 0449页 0467页 0485页 0487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章 集合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1.2.2 集合的运算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4.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
典型例题
a, (当n为奇数)
n
an
| a |
a, a a,
a
0, (当n为偶数) 0.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3 (8)3 ;
2. (10)2 ;
3. 4 (3 )4 ;
4. (a b)2 (a b).
解:
1. 3 (8)3 8;
2. (10)2 | 10 |10;
3. 4 (3 )4 | 3 | 3;
a3 a2
3 1
a2
7
a2;
a2 3
a2
2
a2 a3
2 2
a 3
8
a3;
11
41
2
a 3 a (a a3 )2 (a3 )2 a3.
方法总结
1.根指数化为分数指数的分母,被 开方数(式)的指数化为分数指数的 分子. 2.在具体计算时,通常会把根式转 化成分数指数幂的情势,然后利用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解题.
1
cc55
5
c 4
(c
0).
我们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
m
a n n am (a 0, m, n N*,且n 1).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
m
a n
1
m
a 0, m, n N*,且n 1
an
学习新知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有理指 数幂也同样适用,即对于任意有理数r, 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an bn
(b
0).
学习新知 根式
一般地,如果xn=a,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其
中n>1,且n∈N*.
xn a
x n a ; (当n是奇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课件
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
包括函数定义、函数值、自变量、因 变量等概念的介绍。
函数的表示方法
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等表示方法 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的定 义和判断方法。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 方程等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函 数与方程的联系。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01
介绍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包括底数、对数的定义和运
算规则。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02
通过图像展示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帮
助学生直观理解函数特点。
对数函数的应用
03
列举对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音量的分贝计算、地震
震级的计算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列的项与通项公式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表示数列第n项的公式称为数列 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图象法和通项公式法。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三角恒等变换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 公式
半角公式及其应用
二倍角公式及其应用 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
01
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02
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03
解三角形的常用方法:面积法、正弦定理 法、余弦定理法等
04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测量、航海、 地理等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PPT》
解析几何(直线与圆的方程)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 和坐标表示法。
直线的方程
掌握直线的斜截式、截距式 和一般式方程,解决相关问 题。
圆的方程
理解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 程,进行圆和直线的位置关 系判断。
集合及其运算
1
集合的基本概念
了解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集合的运算
2
掌握集合的交、并、差和补运算,
并解决集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3
应用领域
探索集合在数学、逻辑、统计等领 域的应用。
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会计算常见平面图形 的面积,如三角形、矩 形和圆。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了解常见立体图形的表 面积计算方法,如长方 体、圆柱体和球。
立体图形的体积
掌握立体图形的体积计 算公式,应用于实际问 题。
指数函数的应用
探索指数函数在自然科学和 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三角函数的定义
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函数的定义和特性。
三角函数的图像
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变 化规律,掌握其周期和 幅值。
三角函数的应用
探索三角函数在几何、 物理和工程中的广泛应 用。
相似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1
相似三角形的特性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解决相关几何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1 方程组的概念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和特点。
2 方程组的解法
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通过例题加深理解。
3 方程组的应用
探索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线性规划等。
指数运算与科学计数法
指数运算的基本概念
掌握指数运算的基本法则和 运算规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整套教学课件438张
思考2: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 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思考3:0705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 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知识探究(三)
思考1: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 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 中?
思考3:集合
与集合
相同吗?
思考4:集合
的几何意义如何? y
x o
理论迁移 例1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1,0,1,2}或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周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3)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
(4)由数字1,2,3组成的所有三位数构成的集合. {123,132,213,231,312,321}.
六、对数学学习有什么要求? 1.专注认真; 2.勤思多练; 3.常做笔记; 4.规范作业; 5.加强交流; 6.反思评价.
老师寄语 :
是花就要绽放,是树就要撑出绿荫,是 水手就要博击风浪,是雄鹰就要展翅飞翔。
很难说什么事情是难以办到的,昨天的 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和明天的现实。我们要 以坚定的信心托起昨天的梦想,以顽强的斗 志,耕耘今天的希望,那我们一定能用我们 的智慧和汗水书写明天的辉煌。
知识探究(一)
考察下列集合:
(1)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思考1:这两个集合分别有哪些元素?
(1)0,1,2,3,4; (2)-1,0,1 思考2:由上述两组数组成的集合可分别怎样表示?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ppt课件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已知 a,b,c∈(0,+∞),且 a+b+c=1.求证:1a-1 1b-11c-1≥8.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证明】 因为 a,b,c∈(0,+∞),a+b+c=1, 所以1a-1=1-a a=b+a c≥2 abc,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实际应用题
某食品厂定期购买面粉,已知该厂每天需用面粉 6 吨, 每吨面粉的价格为 1 800 元,面粉的保管费及其他费用为平均 每吨每天 3 元,购买面粉每次需支付运费 900 元.求该厂多少 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最少? 【解】 设该厂每 x 天购买一次面粉,其购买量为 6x 吨. 由题意可知,面粉的保管费等其他费用为 3×[6x+6(x-1)+6(x -2)+…+6×1]=9x(x+1)(元). 设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为 y 元,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已知 a,b,c>0,求证:ab2+bc2+ca2≥a+b+c. 证明:因为 a,b,c>0,所以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ab2+b≥2a, bc2+c≥2b,ca2+a≥2c,所以ab2+bc2+ca2+a+b+c≥2a+2b+2c, 故ab2+bc2+ca2≥a+b+c,当且仅当 a=b=c 时,等号成立.
1.某公司购买一批机器投入生产,据市场分析,每台机器生产 的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 y(单位:万元)与机器运转时间 x(单位: 年)的关系为 y=-x2+18x-25(x∈N*),则当每台机器运转 ________年时,年平均利润最大,最大值是________万元. 解析:每台机器运转 x 年的年平均利润为xy=18-x+2x5,且 x>0,故xy≤18-2 25=8,当且仅当 x=5 时等号成立,此时年 平均利润最大,最大值为 8 万元. 答案:5 8
2020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2020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 品课件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绘制 品课件
1.2 函数及其表示
2020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 品课件
阅读与思考 函数概念的发展 历程
2020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 品课件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2020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 品课件
1.1 集合
2020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 品课件
阅读与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个 数
2020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精 品课件
2020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 精品课件目录
0002页 0067页 0148页 0224页 0242页 0264页 0286页 0330页 0365页 0417页 0475页 0505页 0551页 0624页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阅读与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阅读与思考 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 小结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探究也发现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阅读与思考 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实习作业 复习参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完 整课件
1.1 集合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完 整课件
阅读与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个 数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 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88页 0135页 0179页 0181页 0195页 0229页 0276页 0336页 0421页 0476页 0559页 0561页 0603页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阅读与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阅读与思考 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 小结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探究也发现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阅读与思考 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实习作业 复习参考题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件
1.2 函数及其表示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完 整课件
阅读与思考 函数概念的发展 历程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完 整课件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