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本文旨在探讨哈贝马斯(Hans-GeorgGadamer)的语言哲学观。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观点之一,它深受哥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语言的理解。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哈贝马斯的生平及他对人文主义的影响,接着归纳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点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最后进行总结,思考如何将其实践到日常语言教学中。
哈贝马斯(Hans-Georg Gadamer)出生于1900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曾就读于柏林和维也纳的古典学院,并师从知名的哲学家卢梭(J.G. Fichte)、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等人,他的学习内容涉及哲学历史、转折、法律和古典文学学。
他也是当时柏林大学知名的教授,实践了独特的人文主义校园教育法,对20世纪的留学生们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源自海德格尔的哲学,结合了康德的思想,但它也受到了卢梭和尼采的影响。
此之外,他还受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文化历史学派所影响,认为人文主义教育应该把古典文学作为核心内容,因此他倡导一种“历史性”的教育,即重视不同环境对人类思想及其表现的影响。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点深受哥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他认为,语言可以结合实践、历史、文化和修辞来理解,而不应仅仅将它看作是抽象的概念的表达。
因此,他强调语言的“理解”(Verstehen)概念,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概念、认知事实,更要实现对情感和语义的理解。
他认为,人们不仅仅在学习语言,更要通过谈话、思考、研究文本等方法将其融入生活,掌握它的丰富内涵,从而发现语言使用的多层次感知和理解的可能。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不仅意在改变我们对语言及其使用的认识,而且也改变了对文本的认知。
他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实体,而是一个受历史、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
他倡导一种“历史性”的阅读方式,即融入语境、掌握历史信息等,从而有效分析文本,理解文本所蕴含的隐含信息。
哈贝马斯对语言的看法
哈贝马斯对语言的看法引言哈贝马斯(Ju rg en Ha b er ma s)是德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语言的研究极为深入。
哈贝马斯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和理解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社会中的权力运行和民主决策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哈贝马斯对语言的看法,包括语言的功能、语言的交流方式以及语言的社会作用等方面。
语言的功能哈贝马斯认为语言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用作交流和理解的工具。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意愿,同时也能够获取他人的信息。
通过语言的交流,个体之间能够建立联系,形成共同的理解和价值观。
此外,哈贝马斯还认为语言是一种共享的社会资源,它使得人们能够共同参与社会生活,并且通过互动和合作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语言的交流方式哈贝马斯将语言的交流方式分为两种:个人语言和公共语言。
个人语言是指个体在私人领域中使用的语言,用于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情感,这种语言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
而公共语言则是指通过使用共同约定的语言规则和符号来进行交流的方式。
公共语言是用于社会交往和合作的一种语言形式,它具有客观性和共同性,可以实现更加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语言的社会作用哈贝马斯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工具,它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权力和公共领域的功能。
首先,语言是权力的表达和行使的工具。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代表自己的利益,并试图影响他人的看法和行为。
这种权力的体现通过公共语言的交流和辩论来实现,从而促进民主决策和集体行动。
其次,语言也是公共领域的基础。
在公共领域中,人们通过语言展开讨论和辩论,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共识并推动社会变革。
语言的公共性使得社会成员能够相互交流和理解,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平等的社会。
结论哈贝马斯对语言的看法强调了语言的交流功能以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个体之间交流和理解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中权力运行和民主决策的基石。
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
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理解社会交往的角度与方式。
在哈贝马斯的哲学内涵中,社会交往是指人们在公共领域中进行对话和互动的过程。
他强调理性沟通和民主参与的重要性,以确保社会中的公平和公正。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哈贝马斯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层面:交流能力、意识形态和沟通的理论基础。
首先,交流能力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哈贝马斯认为,在这样的交流中,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欺骗、隐瞒或操纵的手段,而是要真诚地表达自己,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声音。
其次,社会交往的意识形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哈贝马斯认为,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塑造了人们的认知框架。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多样性,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思想。
最后,社会交往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强调,理性沟通是通过语言和行为进行交流的关键。
人们应该遵循一定的沟通规则,如互相尊重、真诚表达等,以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此外,哈贝马斯还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平等地讨论和解决共同的问题。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的哲学内涵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道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社会交往。
通过倡导交流能力、尊重多样性和理性沟通,我们可以建立公正、平等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让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秉持哈贝马斯的理念,共同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论哈贝马斯的语言观
20 0 6年 第 2期 ( 总第 1 1期 ) 8
学 术 论 坛
ACADEM I F C ORUM
NO . 2 0 2, 0 6
( u l i l O.8 ) C mua v yN 1 1 te
论
哈
贝
马
斯
的
语
言
观
种 海峰
令人深省 的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 , 从哈贝马斯的致 思逻 辑上 来 看 , 的语 言观是 其 整个 交往 行 为理 论 他 不 可抽取 的基础 ; 而 , 解 他 的 语 言 观 也 就 成 为 从 理 把握其 交 往行 为理 论 的前 提 和关 键 。本 文 通 过 系
统地 分析 哈 贝 马斯 的语 言观 , 我们 在 弄清 它 的基 使 本 内涵 的基础 上 , 以便进 一步 分 析其 在 整个 交往 行 为理 论 体 系 中的功 能 和影 响 ) 他 则是 永 远 的被 动者 、 动 者 。可 以说 , 受 传 统 哲学 的 这种 语 言 观 点 与传 统 哲 学 的 主 体性 思
维公 式之 间存 在着不可 割离 的 因果 联 系 ; 同时 , 种 这
语 言其 实 不是 真 正 的语 言 。
对 声 势浩 大 的“ 言学 转 向” 语 的积 极 回应 , 是对 传 又 统 西 方语 言 观 的合理 析 取和扬 弃 。 西方 的主体 性哲 学肇 始 于苏 格 拉底 , 中间经 过 笛卡 尔 和康德 , 至黑 格 尔 的 “ 对 精 神 ” 到 极 致 , 绝 达 他们 渐 次把 主 体 精 神 抬举 到 越来 越 高 的地 位 。在 此期 间 , 传统 的 主 客 体 认识 关 系 式 得 以确 立 , 因 并 此形 成 了近代 哲 学 中 以人 自我 为 中心 的 主体 性 原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
辽 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u n lo io igEd c t n lAd nsrt nI siue o r a fL a nn u ai a mi it i n t t o ao t
V0 . 6 No7 1 2 .
Jl09 u 0 2
言范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抵制这种 自然主义 。近百年来 , 围绕 着从古典推理逻辑 向现 代陈述逻辑 的转变 、从根据对象对知 哈贝马斯认 为,0世纪的哲学可分为四种哲 学思潮 , 2 分别 识作理论解释向根据事态对 知识作理论解 释的转变 、从对理 是分析哲学 、 现象学 、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其中 , 分析 解和交往活动的意向主义解 释向语言 理论 解释的转变 ,一句 哲学和现象学在学科 内部影响力最大 ,分析哲学的经典著作 话 ,从对意识事实的反思分析向对公 共语 法事实的重建分析 包括摩 尔的《 伦理学原理》罗素和怀特海 的《 , 数学原理》 而现 的转变 , , 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论证 。 象学方 面则有胡 塞尔 的《 逻辑研究》 另外 , , 包括维特根斯坦的 在哈 贝马斯看来 , 当前人们所建构 的语言理论 , 不是让虚 《 逻辑哲学论》 哲学研究》 海德格尔 的《 和《 , 存在与时间》 都有 无缥缈的意识因素的无形 意向 ,就是 让语 言符号媒介中表现 , 语言学 的转 向。哈 贝马斯认为 , 从康德 以来的哲学很大程度上 出来 的意义处于优先地位 。但第 三条途径 显得 更有优势 , , 即 可 以说 是意识哲学 , 从意识哲学 向语言哲学 的范式转换 , 导致 旦语言理论不再从语义学的角度探 讨对命题的理解 ,而是
语 言学 转 向进 一 步 把 哲 学 放 到 了一 个 更 加 可 靠 的 方 法 论 当然 , 到 发 生语 言学 转 向 , 些 怀 疑 才 找 到 可 靠 的方 法 论 基 直 这
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一、研究背景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当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政治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哲学等。
作为一名科学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人类认知论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以期加深我们对于科学哲学的理解。
二、研究意义《知识与利益》是哈贝马斯关于科学哲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提出了“批判理性”的概念,强调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批判与实证批判的相互作用。
此外,哈贝马斯还对认知论、科学规范、科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研究将通过对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方法以及科学合理性的内在机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哈贝马斯的认知论思想(2)哈贝马斯的“批判理性”概念与科学方法论(3)哈贝马斯对科学规范的看法(4)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在当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深入阅读哈贝马斯的相关著作,探究他的科学哲学思想,梳理其主要著作的思想内涵。
(2)逻辑分析法:对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逻辑分析,理清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
(3)比较研究法:将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与其他哲学家的相关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好地掌握其思想的独特性、内在逻辑及实际意义。
四、研究预期成果(1)对于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宏观认知,阐释世界著名哲学家关于科学哲学的见解。
(2)加深我们对于科学哲学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本质、方法以及科学合理性的内在机制。
(3)为当代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哲学指导。
五、主要参考文献哈贝马斯,著;吴德明,译.知识与利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谷正伦. 哈贝马斯与批判理性理论[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与现代社会[M].徐洪伟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论哈贝马斯的语言行为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
因 为 它 不 仅被 视 为对 法兰 克福 学 派 的 老 的 批 判 重建 ”
:
。
的 社会 理 论 的改 造 而 且 被 视 为 对 马 克 思 的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的 修 正 与
国 内学 者 曾 对 之 该 理 论 是 在什 么
作过论 述
然 而 人 们 在 研 究 他 的 交 往 行 为 理 论 时 未 曾作 更 进 二 步 的研 究
。
,
必 须进 行 交 谈
才 能达 到共 识
。
,
协调行 动
“
,
使 得 交往顺 利 与语 言 学 意 义 他 的 交往 行 为
进行
从而
”
,
他把
,
“
交谈
“
”
看 成是 交 往行 为 的根 本 形式 但是 他 认 为
”
,
交谈
”
上 的 语言 不 同
“
因为
交谈
是 使 用 语 言的行 为
,
而不是 语 言本身
。
。
所以
但 细 究起来
,
他 又 与 之 有 明显 的分
“
歧
。
索绪 尔认 为
,
“
言语
”
作 为 语言 的具体 表现
,
,
仅 是 个人 现象
“
而
语言 ” 作 为 一 种 结构
“
语 法关 系 的 总 和 是 社会 的共 同 现 象 从而 规范分 析适用 于 贝 马 斯的 见解 与此 相 反 为 它往 往受 团 体 性约 束 为
“
重建”
:
因此
,
他 认为
“
交 往行 为 ” 是 那 种 以 符 号 或 语 言 为媒 介的
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诠释与批判的开题报告
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诠释与批判的开题报告作为社会科学中重要的语言哲学理论之一,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在解释和批判意义上均具有重要贡献。
在本开题报告中,将对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探讨。
首先,将对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说明。
普遍语用学是一种以语言为对象的哲学探讨,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涉及言语交际中的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哈贝马斯认为,语言的使用是有规则的,并且这些规则是可以公开解释的。
因此,他提出了言语行动理论和通识互动行动理论等基础性概念和理论。
其次,将对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的诠释意义进行研究。
哈贝马斯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的语言行为是本质上面临着理解和诠释的过程,他提出了理解认识论为言语行动的基础。
这一认识论的基础是语境化理解的要求,即语言行为的实际意义是取决于在特定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情况,包括语言使用者、对话关系、语境等方面。
因此,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言语行动的思路和方法论,为人们解读言语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最后,将对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的批判意义进行探讨。
哈贝马斯提出的言语行动理论和通识互动行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理想化或者理论化的倾向。
这样的倾向使得哈贝马斯的理论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
同时,哈贝马斯的言语行动理论和通识互动行动理论中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例如对那些特殊场合的言语行为进行的处理不够充分等。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在语言哲学、社会科学和法学等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同时,对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的深入探讨和批判也是我们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知识文库 第06期26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刘志丹目前,尤尔根•哈贝马斯已经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因为他的思想,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方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论著数量繁多,论题广泛,而且他的哲学理论已经涉及到众多领域,这其中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解释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等。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哈贝马斯的研究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在我国,最早的一篇关于哈贝马斯的文章出现于1979年,随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大量研究文献的涌现表明了哈贝马斯研究的繁华阶段。
时隔多年,其热度依旧不减。
无论是哈贝马斯或是马克思主,都是我国现阶段语言哲学的主要就对象,本文主要论述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1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现阶段关于哈贝马斯的研究一般都体现在具有实质性思想的部分,比如一些交往行为理论或是法哲学理论等。
诸如此类的研究在理论探究的初始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
并且其语言哲学思想作为哈贝马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哈贝马斯思想的重要基础,一切对社会的批判理论都是需要建立在哈贝马斯语言哲学基础之上的。
因此,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研究,便显得十分重要。
2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薄弱性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就已经兴起了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的浪潮,时至今日,其热度依然不减。
据有效的数据表明,目前为止,以哈贝马斯为题的著作已经超过30本;有关于哈贝马斯的期刊数量更是高达1237条;国内有关于哈贝马斯的博士论文为24本、硕士论文109本。
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的研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显学。
并且国内的研究者们对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全面,涵盖了各种角度。
但是正繁华的景象导致了国内的研究者们疏忽了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关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很薄弱,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充分的研究。
哈贝马斯著名的三个理论
于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 是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批判理论、社会理论和政治哲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工作重点是交流和语言在社会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以及权力行使和制度化的方式。
哈贝马斯最著名的贡献是他的三个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公共领域理论和话语伦理学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也许是哈贝马斯最著名的理论,它对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社会互动从根本上以交流为基础,而交流是理解社会结构和过程的关键。
在哈贝马斯看来,传播不仅仅是一种交换信息的方式,而是一种建构意义和实现相互理解的方式。
公共领域理论是哈贝马斯著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研究个人和群体参与公共话语和决策的方式。
根据这一理论,公共领域是个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和辩论公众关心的问题的社会生活领域,正是通过这种审议和论证的过程,公共领域起到了制约权力的作用。
状态。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对于民主社会的运作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自由交流思想和形成可以影响当权者决策的公众舆论。
话语伦理学理论是哈贝马斯著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关注道德规范和价值的形成和正当化方式。
根据这一理论,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不仅仅是个人偏好或主观判断的产物,而是个人寻求对是非的共识的话语和论证过程的结果。
该理论强调对话和交流在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断言这些规范和价值观只有通过理性论证过程才能得到证明。
总的来说,哈贝马斯的三个理论——交际行为理论、公共领域理论和话语伦理学理论——为理解交际和语言在社会运作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有影响力的框架。
这些理论对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在内的广泛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今天继续受到学者和实践者的广泛争论和讨论。
哈贝马斯的三个理论中出现的关键主题之一是沟通和对话在社会运作中的重要性。
根据交际行为理论,社会交往的根本基础是交际,个体通过交际建构意义,实现相互理解。
该理论强调语言在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以及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中的作用,并强调语言在使我们能够协调我们的行动和实现共同目标方面的重要性。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是德国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于其思想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看法,但1、前交往期(1959-1968)研究主题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历史分析以及认识论的历史重建。
哈贝马斯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批判科学的概念。
2、交往期(1969-1981)哈贝马斯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初步完成了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的建立。
3、后交往期(1982-1989)这期间,哈贝马斯主要致力于对现代性范畴的历史清理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用以抵抗后现代主义和阐述一种建立在语言学转向基础上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从纵向(思想史)和横向(形而上学批判)的角度,对交往行为理论进行元论证。
4、反思期(1990-2000)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开始有意识地把交往行为理论向政治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推进,通过对自由主义政治要领以及社群主义政治要领的批判,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话语政治模式,提倡用程序主义来重建民主制度。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并不是简单的复述前辈的“社会批判理论”,而是对之作了重大的修正和改造,特别是他于20世纪60年代末同学生运动决裂之后,这些修正和改造主要表现在:1、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取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2、把左倾激进主义引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3、沟通“社会批判理论”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4、逐渐丢掉马克思主义的外衣。
哈贝马斯著作很多,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偏向社会学,一类偏向于哲学。
一、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论述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在提出“劳动”、“交往行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哈贝马斯以独特的方式论述科学在现在生活的消极作用,他认为,这种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劳动”即“有目的的合理的行动”的“合理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劳动”的“合理化”已经得到实现。
浅析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
浅析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如何规范言语行为,实现言语行为的合理化发展,哈贝马斯的的普遍语用学理论给出了答案。
本文分析了言语结构、有效性要求交往性资质等方面,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哈贝马斯对言语分析的另一个维度。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领袖人物,也是新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颇有造诣地对各个学科进行交叉分析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解释学、政治学等多个方面。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是一种以言语行为为基本单位的语言哲学研究,他试图用理性的力量规制言语行为,让每个人合理地运用语言,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
一、言语的双重结构什么是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是以研究言语的实际功效或作用为出发点,以言语行为为基本单位,使语言建立在普遍规范的理性基础之上,达到“言以致用”的目的。
哈贝马斯指出,“我已经提议用普遍语用学来指称那种以重建言语的普遍有效性基础为目的的研究。
”这就是说,普遍语用学把言语,即在话语中对句子的使用,作为可以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单位,再此基础上,把理性具体深入到对言语的实际运用中,发挥言语的力量。
哈贝马斯认为,“普遍语用学的认为乃在于言语双重结构的合理重建。
”。
那么,言语的双重结构是指什么?言语的双重结构是指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句子,包含以言行事成分和陈述性成分这两重结构。
首先,以言行事,简言之,以言语的表达促成某件事情的完成。
具体说来,它是指言说者在对听者言说的句子中,暗藏着试图与听者建立某种关系的意愿,通过“言” 达到听者愿意理解或帮助言说者完成某件事情。
其次,言语的另一重结构,即陈述性成分,是以言行事的内容载体,它是指言说者对听者所说的句子中陈述的具体内容。
交往活动发生时,言语不可避免地把言说者和听者带入了与言语双重结构相对应的两种水平:主观际性的水平与陈述性内容的水平。
笔者用以下几个例子来说明言语的双重结构:(1)A对B说:“今天要下雨,请给我一把雨伞。
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理论:阐释·批判·回应
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理论:阐释批判回应贾中海;刘志丹【摘要】哈贝马斯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是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得以可能的基础是言语行为,因此,以言语行为为中介的交往行为是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为构建完善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他的言语行为三重功能模式论.这个理论受到多方批判,其中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梅芙·库克教授的批判最具有代表性.哈贝马斯将言语行为区分为以成功为取向的策略行为和以达成理解为取向的交往行为,这对交往行为理论和社会的合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先验语用学的区分是难以为继的.哈贝马斯将命令式言语行为也作为一个独立的言语行为类型予以阐述,这一点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哈贝马斯没有看到命令式言语行为所承载的权力要求实质上就是调节式言语行为所要求的规范正确性要求.【期刊名称】《学习与探索》【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交往行为;言语行为;哈贝马斯;梅芙·库克;言语行为三重功能模式论【作者】贾中海;刘志丹【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1;B6哈贝马斯十分关注困扰众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经典问题,这就是“社会行为何以可能”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秩序何以可能”[1]5?哈贝马斯给我们的答案是以言语行为为中介的交往行为使社会秩序得以可能。
换言之,借用康德式的提问方式——社会秩序如何可能,哈贝马斯给出的答案是交往行为;交往行为如何可能,哈贝马斯认为是言语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国内关于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多数都是将其作为普遍语用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鲜有独立成篇的专门性研究,少有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整个形成过程角度进行的动态分析。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前后期对比分析
Co pa a i e An lsso a r a m r tv a y i fH be m s’ Ph l s ph fLa ua ei t io o y o ng g n he
Ea l t g n t t g ry S a e a d La e S a e
LI Z i d n U h — a —
(inU i ri ,h nc u , l 3 0 2 C ia ]i n esy C a gh n Ji 1 0 1 ,hn ) l v t in
Ke y wor s: b r s phl s p y o ng g ; al tge lt tg ; o ra iea ay i d Ha e ma ; io o h fl ua e e rysa ;aesa e c mpa tv n lss a
实, 大量 有关 哈贝 马斯研 究文献 的涌现 , 显示 出哈 贝 马斯研 究 的繁华景 象 。但 是 ,繁华 背后 依然 存 在 问
哈 贝 马斯 是 当代 西 方最 重 要 的思 想 家 之一 , 德 题 。 比如 说 ,有 关 哈贝 马斯 的研究 主要 是涉 及 到哲
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批判理论和新 学 、 会 学 、 理 学 、 治学 、 学等 领 域 , 他 的语 社 伦 政 法 对
( 吉林 大学 , 吉林 长春 10 1 ) 3 0 2
[ 关键词 ] 哈贝马斯 ; 语言哲学 ; 前期 ; 后期 ; 比分析 对
[ 摘 要] 哈贝马斯是 当代西方最 重要 的思想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 国法兰克福学派 的第二代领军人物 , 德 批判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的代表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对“交往异化”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022年第3期(总第192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3ꎬ20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92哲学与文化研究哈贝马斯语言哲学对 交往异化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徐苗苗1ꎬ李晓敏2(1.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哈尔滨150006ꎻ2.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哈尔滨150001)摘㊀要:尤尔根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对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交往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ꎬ以会话分析的方式阐释了行动主体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以及机构话语中所存在的误解ꎮ不仅如此ꎬ哈贝马斯还从 独白型 的会话模式和工具理性思维定式两个层面分析了导致交往异化的原因ꎮ在此基础上ꎬ哈贝马斯还从商谈理论原则出发强调会话策略的选择必须要区分 三个世界 ꎬ并构建言语行为中的主体间性ꎮ关键词:哈贝马斯ꎻ语言哲学ꎻ交往行动ꎻ交往异化中图分类号:B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2)03-0016-05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深度学习技术助力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 (22KSH006)ꎻ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 科拉科夫斯基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20553)作者简介:徐苗苗ꎬ1982年生ꎬ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ꎬ哲学博士ꎻ李晓敏ꎬ1982年生ꎬ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ꎬ哲学博士ꎮ㊀㊀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ꎬ哈贝马斯语言哲学中的 社会性 维度丰富了其整个理论体系的现实性ꎬ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研究内容ꎮ正因如此ꎬ国内外学界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的研究热度一直不减ꎬ研究者对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已然形成系统化的整体性研究ꎬ尤其在 交往行动理论 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ꎮ纵观学界研究ꎬ哈贝马斯语言哲学中的 社会性 维度需要被进一步深入挖掘ꎬ唯有如此ꎬ才能真正呈现出哈贝马斯的理论对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价值ꎮ因此ꎬ本文试图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去挖掘哈贝马斯对 交往异化 这一现代西方社会问题的分析ꎬ在此基础上阐释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对 交往行动 的重塑ꎬ以此进一步呈现出哈贝马斯语言哲学中的 社会性 维度ꎮ㊀㊀一㊁哈贝马斯对 交往异化 现象的会话分析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形而上学的抽象语言ꎬ也不是维特根斯坦式的科学语言ꎬ而是活生生的社会化语言ꎬ也正是这一点让哈贝马斯能够通过哲学的辩证思考去考量社会问题ꎬ众多社会问题被哈贝马斯归结为交往行动的失败ꎬ也就是交往的异化ꎮ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研究ꎬ不仅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会话ꎬ而且也关注了商谈情境中的话语ꎬ它们从不同的层面呈现出语言哲学研究中的社会性特质ꎮ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视野中的现代西方社会恰恰在话语层面存在着 交往异化 现象ꎬ这一现象一方面表现为日常生活会话受到 系统 制约ꎬ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商谈过程中无法获得 共识 ꎮ(一)日常生活会话受到 系统 制约一直以来ꎬ哈贝马斯都在倡导生活世界中的自由交流ꎬ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世界才是社会关系的真正呈现ꎬ从这个意义上看ꎬ哈贝马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马克思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ꎬ在其现实性上ꎬ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的启发ꎮ正因如此ꎬ哈贝马斯明确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探索话语在社会关系建构中所发挥的功能ꎬ 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所固有的ꎬ不是对命题的使用ꎬ而是对陈述语言的交往使用ꎻ而且ꎬ后者还构成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再生产的另一个层面 [1]364ꎮ为了让生活世界能够保持其相对独立性ꎬ哈贝马斯选取了戏院㊁咖啡馆㊁学术会议现场等场所61探究自由会话的状态ꎮ据此而言ꎬ哈贝马斯认为ꎬ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困境正是由于日常自由会话受到 系统 的入侵而无法正常交流ꎬ而会话沟通的失语 正是现实冲突的重要影响因素ꎬ具体来看ꎬ这种 失语 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表现包括会话中的有效信息无法传达㊁会话中的误解以及不平等的对话ꎬ等等ꎮ在哈贝马斯看来ꎬ只有流畅的会话过程才能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ꎬ会话若要顺利进行ꎬ则必须和 系统 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独立性ꎮ从会话分析的角度来说ꎬ会话结构包括话语行为主体㊁主题的确定㊁话轮的正常转换ꎬ等等ꎮ由于会话总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ꎬ因此交谈若要顺利进行ꎬ就必须保证每个主体都是会话过程的有效参与者ꎬ而不能由其中任何一个主体完全掌控会话过程ꎮ诚然ꎬ很多时候会话也会有一个引导者ꎬ但这个引导者的确立是根据他是否拥有与会话主题或内容相关的丰富阅历和深刻认知ꎮ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ꎬ构成会话情境的应该是一种共享性的知识背景或近似的生活经验ꎬ而不是收入㊁社会地位等其他的因素ꎮ从会话主题的确定来看ꎬ话语行为主体谈论的内容并不应该是功利性的ꎬ而应该由双方的共同兴趣来进行引导ꎬ这样才能保证会话的持续性和有效性ꎮ从话轮的切换来说ꎬ参与会话的主体应该轮流成为话语的陈述者ꎬ而不能完全是倾听者ꎬ即使其中一个会话主体凭借自身深刻的认知水平去引导会话内容ꎬ其他的会话参与者也能够受到认识旨趣的激励而加入会话ꎮ在哈贝马斯的理论视野中ꎬ会话的顺利进行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ꎬ实际的情况是会话总会受到 系统 的制约ꎬ这种制约表现为主体之间无法平等地参与到会话中来ꎬ会话的主导权也总是由一些外在于会话情境的因素所决定ꎬ认知水平㊁认识旨趣等真正重要的因素却往往被言语行为者所忽略ꎮ根据哈贝马斯ꎬ日常生活会话原本是轻松愉悦的ꎬ话语行为主体之间也是凭借自身的兴趣和偏好去选择会话对象和会话主题ꎬ会话参与者之间在认知㊁爱好㊁行为倾向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ꎬ彼此间的话语沟通也并无障碍ꎮ一旦被 系统 所侵蚀ꎬ那么话语沟通的契合性㊁流畅性㊁可理解性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ꎬ日常生活的本真意义也必然大大减弱ꎮ(二)商谈中无法形成 共识商谈伦理是哈贝马斯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对象ꎬ和日常生活中轻松随意的会话相比ꎬ商谈话语所追求的是一种 共识 ꎬ这种共识关乎每一个商谈者的目的能否达成ꎮ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ꎬ笔者之所以强调哈贝马斯 商谈 概念的重要意义ꎬ是因为现代职场中的话语沟通本质上都是一种 商谈 ꎬ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关注商谈伦理ꎬ亦即在商谈之中如何能够获得共识ꎬ这对于我们思考职场沟通的有效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ꎬ同时对于我们去思考哈贝马斯语言哲学中的社会性维度也具有深刻的启示ꎮ在哈贝马斯看来ꎬ共识的获得需要会话参与者彼此之间最大限度达成理解ꎬ一旦共识无法形成ꎬ那么商谈会话的连续性也就不能够保证ꎬ商谈本身作为一种言语事件必须让会话参与者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目的ꎮ据此而言ꎬ哈贝马斯所追求的是话语沟通过程中的 主体间性 ꎬ而不是单纯的主体性ꎮ哈贝马斯认为ꎬ现代西方社会中商谈的失败往往都是由 主体 客体 思维模式所致ꎬ这种思维模式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商谈过程中漠视他人的会话内容和会话意图ꎮ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ꎬ那么实际的商谈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性的话语行为ꎬ例如 标签化 或者 欺骗 ꎬ这会导致商谈者对商谈对象产生疏离感ꎬ甚至会怀疑商谈行为本身的正当性ꎬ其后果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感ꎬ而且也会影响专业机构内部的整合ꎮ哈贝马斯对商谈的研究也得到了当代一些学者的回应ꎬ例如ꎬ语言学家哈维 萨克斯(HarveySacks)将专业机构中的话语作为当代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ꎬ并以机构中实际发生的会话作为语料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ꎬ这对于机构话语沟通有效性规则的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ꎮ和语言学家的实证研究相比ꎬ哈贝马斯作为哲学家的特质表现在他对于 交往异化 原因的深入探究ꎮ㊀㊀二㊁哈贝马斯对 交往异化 原因的探究(一) 独白型 叙事方式降低会话沟通的有效性在哈贝马斯看来ꎬ无论是日常生活交谈中的71误解ꎬ还是职场商谈的失败ꎬ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人们会自说自话ꎬ要么是没有给予会话伙伴足够的思考空间来考量会话的内容ꎬ要么就是会话伙伴之间都没有办法让自己被对方正确理解ꎬ哈贝马斯称之为 独白型 的叙事方式ꎬ这种方式会导致会话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大大降低ꎬ它不仅影响生活世界的话语沟通ꎬ而且也会影响商谈情境以及语言研究ꎮ首先ꎬ独白型的叙事方式会导致日常生活世界丧失意义ꎮ生活世界由无数的交谈构成ꎬ在此过程中各个主体都是参与方ꎬ如果个体仅仅扮演独白者的角色ꎬ那么他很容易在沟通的过程中失语ꎮ也就是说ꎬ尽管一个人会不停地叙事ꎬ可是他所表达的内容却无法获得预期中的反馈ꎮ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ꎬ人们在不断地对话中让交往向纵深发展ꎬ逐渐地形成一个话语共同体ꎬ也就是一个主体间性 的叙事空间ꎬ而这个空间是会话者共同的语境ꎬ每一个参与者必须遵循一些普遍性的原则进行会话式沟通ꎬ这样的叙事空间才是属于生活世界的ꎮ正因如此ꎬ独白型的叙事会将主体置于原子化的孤立境地ꎬ无论他有多么卓越的认知或深刻的见解ꎬ也无论他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或傲人的佳绩ꎬ一旦他成为独白者ꎬ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失语状况ꎬ例如ꎬ高深的见解无人理解㊁辉煌的成就无人分享㊁正确的意见却被人误解ꎬ而诸如此类话语沟通的失败也会让他的生活世界失去原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ꎮ其次ꎬ独白型的叙事方式会直接影响商谈的效果ꎮ职场沟通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存技能ꎬ商谈也构成了各领域专业人士的职场叙事空间ꎮ与日常生活会话相比ꎬ职场叙事更需要专业性的对话ꎬ以获得预期的绩效目标或达成专业机构之间的重要协议ꎮ在商谈过程中ꎬ会话参与者彼此之间的共情尤为重要ꎬ因为专业机构中的商谈伙伴并不都是熟人ꎬ很多时候都要面对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ꎬ以此为基础给予对方适当的回应并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愿ꎮ在这样的情境中ꎬ独白者显然更加无法胜任专业商谈者的角色ꎬ独白型叙事总是专注表达的技巧和叙事的形式ꎬ却忽略更为重要的会话结构㊁会话流程㊁话轮转换契机以及会话伙伴的叙事内容等ꎬ这必然也会导致商谈无法取得预期效果ꎬ甚至直接影响会话者在职场中的体验ꎮ最后ꎬ独白型的叙事方式也会导致语言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倾向ꎮ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面向生活世界中的会话ꎬ他主张语言研究应该摆脱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ꎬ而独白型叙事则会让语言研究重新陷入形而上学的窠臼ꎮ如前所述ꎬ独白型叙事过于专注修辞手法和叙事形式ꎬ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彰显会话主体在认知和行动方面的卓越能力ꎬ但是更多的时候却导致会话忽略现实的社会背景ꎬ成为一种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抽象辩论ꎬ这就大大削弱了语言研究的社会性ꎬ以至于语言研究重新被 逻各斯中心主义 所支配ꎬ而在哈贝马斯看来ꎬ独白型对话的根本依然是工具理性思维定式所导致的自我中心主义ꎮ(二) 工具理性 的思维定式导致会话过程中的自我中心倾向哈贝马斯承认交往的异化是由于工具理性的膨胀所致ꎬ这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一种思维定式ꎮ实际上ꎬ韦伯㊁阿多尔诺等人也都批判过理性的这种片面发展ꎮ韦伯关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协调发展ꎬ而阿多尔诺则认为理性的片面发展会让人们形成一种 同一性 思维ꎮ和上述两位社会理论家相比ꎬ哈贝马斯强调完整的理性不仅要包含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ꎬ而且更要包含交往理性ꎬ这是主体之间在行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行为模式ꎬ 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导致了使伦理总体性发生分裂的抽象过程ꎻ而只有源于主体性并超过了其狭隘性的自我反思才能证明其自身是调和的力量 [1]390ꎮ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理性凸显出语言哲学的社会性维度ꎬ倘若会话受到工具理性的支配ꎬ那么言语行为主体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就会导致会话失去流畅性㊁可连续性和有效性ꎮ第一ꎬ在会话中ꎬ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会造成叙事偏离共同的主题ꎬ会话也无法顺利进行ꎮ第二ꎬ自我中心的倾向也会影响会话的可持续性ꎮ如果会话本身不流畅ꎬ那么会话参与者彼此之间很难领会对方的意图和态度ꎬ在会话中自然就会采取停顿㊁观望㊁沉默等自我保护策略ꎬ在这样的语境中会话双方都会产生 言不由衷 的刻板印象ꎬ无法确定对方是81否有长期合作的意愿ꎬ这种不信任感在叙事过程中也会通过语气㊁语词㊁情态㊁眼神等细节流露出来ꎬ会话参与者的热情将会大大降低ꎬ以至于商谈无法持续进行ꎮ第三ꎬ言语行为主体在叙事中所流露出来的工具理性主义倾向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达成自己原有的期待ꎬ反而会导致无效沟通ꎮ言语行为主体在会话中都想通过恰当的叙事结构去表达自己的意图㊁期待㊁态度㊁观念等ꎬ也都渴望达成自己的目的ꎬ如果会话双方只是各自关注自身的收益ꎬ那么会话中的 主体间性 原则就无从体现ꎬ无论使用何种会话技巧都无法共情对方的需要和期待ꎬ会话本身也会变成无效沟通ꎮ㊀㊀三㊁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对 交往行动 实践原则的重塑㊀㊀既然哈贝马斯以话语分析的方法探索了 交往异化 的原因ꎬ那么哈贝马斯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从语言入手ꎮ为了保持日常话语沟通的顺畅和专业机构商谈过程的有效性ꎬ哈贝马斯提出一套商谈伦理原则ꎬ以此作为言语行为主体谋求共识的理论参照ꎬ进而重塑交往行动ꎮ(一)会话策略的运用以 三个世界 的划分为依据哈贝马斯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提出若要获得共识ꎬ保持在会话本身中获得有效沟通ꎬ那么首先就要区分 三个世界 ꎬ即客观世界㊁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ꎬ言语行为主体基于这样的划分会采取不同的会话策略ꎮ 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作为媒介的能力ꎬ有了这种能力ꎬ如果交往行为者相互之间就客观世界的事物㊁共同的社会世界或各自所持有的主观世界中的事物达成共识ꎬ他们就与世界建立起了关联ꎮ [1]241第一ꎬ在哈贝马斯看来ꎬ面对客观世界的首要态度就是真实反馈ꎮ一直以来ꎬ休谟㊁韦伯等人都主张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划分ꎬ这也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关注的话题ꎮ根据哈贝马斯的论述ꎬ话语沟通的逻辑起点依然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ꎬ这一过程应该是价值中立的ꎮ第二ꎬ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ꎬ面对社会世界ꎬ言语行为主体要深刻理解文化传统㊁社会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ꎮ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ꎬ会话过程的主要引导者必须具有与话题相关的深刻认知水平和丰富的生活阅历ꎬ这些往往是基于他对所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深刻理解ꎮ即使在专业机构的商谈中ꎬ一个专业谈判者的知识结构也并不仅仅局限在自身所在的领域ꎬ他更应该具备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ꎬ这是因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他在商谈中能否成为主导者ꎮ 话语伦理学不仅要求从论辩必要的实际前提所包含的规范成分中ꎬ获得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ꎬ而且ꎬ这一准则本身就与实现规范的有效性要求的话语方式紧密相连ꎮ [2]例如ꎬ会话过程中有时会涉及 隐私 话题ꎬ不同的文化类型对隐私的保护程度有所不同ꎬ这就需要言语行为主体对各种文化类型都有所了解ꎬ唯有如此ꎬ才能在会话中尊重文化上的差异ꎬ保持会话的流畅性和可持续性ꎮ哈贝马斯对社会世界的关注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同ꎬ只有依靠主体自身的努力ꎬ人与人之间真正的道德关系才有可能建立起来ꎬ也只有在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中ꎬ属人的道德才会真正实现 [3]ꎮ从这个意义上看ꎬ一方面社会生活中的规则㊁道德㊁习俗和传统是人们在长久的社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ꎬ但另一方面ꎬ置身社会关系中的言语行为主体也必须以整体性的社会世界为行动语境ꎮ第三ꎬ会话能够表达人们的主观世界ꎬ也能够建立人们对社会世界的主观认知ꎮ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ꎬ 真诚表达 的印象对于保持会话本身良好的互动性㊁流畅性㊁开放性和有效性都至关重要ꎮ哈贝马斯提出的真诚原则强调言语行为主体在修辞手法㊁情态表达㊁话轮切换等方面的策略选择必须让对方产生足够的信任感ꎮ 一旦我们无法积极关注交往对象的表达内容ꎬ会让对方形成一种不适感ꎬ他们会认为我们敷衍㊁漠视甚至虚伪ꎬ以致此前建立起来的对话关系无法保持下去ꎮ [4]由此可见ꎬ生活在社会世界中的人不可能只关注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期待ꎬ他人的主观世界同样是构建合理交往关系的重要条件ꎮ从哈贝马斯对三个世界的划分ꎬ我们可以看到哈贝马斯提出的商谈伦理学在追求 共识 的过程中依然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实事求是态度作91为言语行为的起点ꎬ同时ꎬ哈贝马斯在面对 社会世界 时所表现出的对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的关注也让他的语言哲学呈现出 社会性 和 生活性 的显著特征ꎬ这是他与维特根斯坦等语言哲学家的不同之处ꎮ不仅如此ꎬ哈贝马斯在提及面向 主观世界 的言语行为策略时ꎬ主张行为主体要时刻关注对方的需要㊁期待㊁态度等会话时流露出的主观性因素ꎬ让对方能够感受到真诚ꎮ这样的商谈伦理原则与哈贝马斯的研究旨趣保持一致ꎮ 日常语言的语法ꎬ同时规定了人们熟悉的生活实践的非言语成分ꎬ只有日常语言的语法才具有先验价值ꎮ语法把符号㊁行为和表情连在一起ꎬ它规定人们把握世界和相互作用的模式ꎮ [5](二)构建言语行为的 主体间性哈贝马斯对于 三个世界 的划分旨在建构会谈过程中的 主体间性 ꎬ唯有如此才能够避免现实社会中的交往异化ꎬ这无论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话语沟通ꎬ还是对于专业机构之间的商谈都具有重要意义ꎮ哈贝马斯的这一贡献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同ꎬ时至今日一些学者将主体间性概括为语言的本质属性ꎮ从日常生活会话的层面来看ꎬ 主体间性 主要表现为言语行为主体之间的角色互动ꎮ例如ꎬ在亲子关系中ꎬ父母的社会角色特征为慈爱㊁亲切㊁抚育㊁责任感等ꎬ这样的角色特质在会话之中则表现为鼓励㊁赞赏㊁规劝㊁引导等ꎬ如果父母能够在会话中通过恰当的语词㊁修辞㊁话轮交替形成上述叙事风格ꎬ那么子女则更容易接受和认同来自父母的慰藉㊁规劝和引导ꎬ这种接受和认同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ꎬ对于言语行为主体来说是日常交往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ꎮ此外ꎬ既然 主体间性 表现为社会角色的互动ꎬ那么子女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ꎬ具体来说包括尊重㊁爱护㊁赡养ꎬ等等ꎬ与这些角色特征相对应ꎬ子女在会话中主要表现为接纳㊁建议㊁商量ꎬ等等ꎬ这样的叙事风格当然也会体现在语词的选择㊁修辞的运用和话轮的合理安排上ꎮ有鉴于此ꎬ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主张通过日常生活会话中合理的角色互动来构建主体间性ꎬ以此来解决交往异化的问题ꎮ从专业机构的商谈过程来看ꎬ 主体间性 则表现为一种合作式的会话态度ꎬ这是职场中所呈现出来的交往理性ꎮ虽然现代社会的专业机构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竞争ꎬ可是通过合作式会话达成共识却能够实现机构之间的共同期待和意愿ꎮ例如ꎬ商务机构之间在商务洽谈过程中ꎬ专业的谈判代表会综合运用磋商㊁幽默㊁委婉㊁客气㊁坚持等不同类型的叙事风格ꎬ这一方面能够表达对达成共同目标的真诚态度和坚定信心ꎬ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恰当的言语行为来维护本机构的形象和利益ꎮ结㊀语从会话分析的视角去探析哈贝马斯语言哲学对 交往异化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ꎬ能够体现出其整个语言哲学思想中的生活性和社会性维度ꎬ这是哈贝马斯语言哲学中的重要理论特质ꎬ这一特质恰恰体现出了哈贝马斯在重构现代性方面的理论立场ꎬ 那些想要把一切范式连同意识哲学范式统统抛在一边而直接迈入后现代性的澄明境界的人ꎬ根本无法摆脱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概念及其直观形态 [1]361ꎮ不仅如此ꎬ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开展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ꎮ在倡导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ꎬ我们在交往中不仅要关注自身的需要ꎬ表达自己的期待ꎬ而且更要从 主体间性 出发去体会别人的感受㊁期待和态度ꎬ营造一种更加合理的交往关系ꎬ促进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ꎮ参考文献:[1]㊀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ꎬ曹卫东译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ꎮ[2]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ꎬ曹卫东等译ꎬ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ꎬ第24-25页ꎮ[3]㊀李晓敏:«基于西方哲学传统对信仰危机与道德困境的反思 科拉科夫斯基现代性批判理论之维»ꎬ«苏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ꎬ第31页ꎮ[4]㊀徐苗苗㊁刘冬:«哈贝马斯 生活世界 理论对现代性的反思»ꎬ«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ꎬ第14页ꎮ[5]㊀哈贝马斯:«认识与旨趣»ꎬ郭官义㊁李黎译ꎬ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ꎬ第196页ꎮ[责任编辑:张圆圆]02。
【语言哲学】语言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简介
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之一。
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
1994年荣休。
他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哲学,为“启蒙”进行了辩护,称现代性为“尚未完成之工程”,提出了著名的沟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刻的对话及有力的批判。
知识旨趣与社会实践哈贝马斯在知识论上的主张是:任何一个认识都起源于旨趣(knowledge interest)。
他提出人类旨趣的三种类型[1]:1. “经验─分析的科学研究”包含技术的认知旨趣2. “历史-解释学的科学研究”包含实践的认知旨趣3. 具有批判倾向的科学(critically oriented)的研究,包含解放的认知旨趣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主条目: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沟通行动理论1.Truth真实性prehensibility理解性3.Truthfulness真诚4.rightness公正(正当)学术与社会参与1999年德国决定出兵科索沃,哈贝马斯发表长篇文章,从政治伦理角度支持约施卡·菲舍尔和这个违背绿党政纲的出兵决定。
2003年4~5月间,哈贝马斯两次发表声明,反对伊拉克战争并支持加速欧洲一体化。
哈贝马斯于2001年4月访华,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做了题为《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等一系列的演讲,在中国学术界反响巨大。
参考文献1. ^ Habermas, Jürgen.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Trans. Jeremy Shapiro. Boston:BeaconPress, 1971.外部链接∙清华法学论坛-哈贝马斯专栏∙哲学在线-哈贝马斯专题∙哈贝马斯访华∙Habermas Forum。
哈贝马斯对语言哲学道德理论的批判
哈贝马斯 (t g nHa ema) 对话伦 理学 ”deD s ust i,dso reehc) 既 源 自语 言哲 Ji e b r s 的“ r ( i i rehk i u s ti , k c s
学, 又超出语 言哲学 。说它 源 自语 言哲 学 , 因为对 话伦 理 学本 身 就是 西方 哲 学语 言 学转 向 以后 萌 生 是
性 陈述 、 价值 陈述 ) 是否有 真假性 的 问题 与验 证 描述 性命 题 ( 或者 事 实命 题 、 实判 断 、 事 描述 性 陈述 、 事 实 陈述 ) 的真假 问题等而论 之 , 以至于 以摩尔 ( E Mo r) G. . oe 为代表 的伦理 直觉 主义 ( tio i 、 i ut ns 以史 n i m)
以摩 尔为 代 表 的 伦理 直 觉主 义 、 史 蒂文 森 为 代 表 的 情感 主 义 和 以 黑 尔为 代 表 的规 定 主 义 都 基 于各 自的 前提 以 走 向 了道 德 怀疑 主 义 , 者说 , 对 道德 规 范 的 普 遍 有 效 性 提 出 了 巨大 的 挑 战 。 而哈 贝 马 斯 要 从 理 论 上 论 证 或 都 或 者 捍 卫 道 德规 范 的普 遍 有 效 性 , 势 必 要 对 伦 理 直 觉 主 义 、 感 主 义 与 规 定 主 义 各 自的 主 张作 出检 视 与 批 就 情 判 。其 对话 伦 理 学也 正 是 通 过 一 改语 言哲 学把 实践 性道 德 问题 排 除在 真理 问题 范 围 之 外 的做 法 , 而 得 以 突 从
哈 贝马斯 对语 言哲 学道 德 理论 的批 判
胡军 良
( 北 大 学 哲 学 与社 会 学 学 院 ,西安 7 O 6 ) 西 1 O 9
摘
从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看译作与原作关系的理性重建
K e r s hl s p y o n u e r sae e s n;o gn e t ai n l e o s u t n y wo d :p i o h l g a ;ta l td v ri o f a g n o i l r i a tx ;r t a c n t ci o r r o
l h d te s t st a a sae e so sd s r ea d h s s e ih n s lig t e p zl st a rn l tlg n o n e sa r s i e h t u t n lt d v ri n e e v a h d l t ovn h u ze h t a saoo y e c u tr p e - s a h t r n g o t t
唐建军
( 武汉大学 外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 07 ) 30 2
摘
要 : 贝马斯 的语 言哲 学揭 示 了语 言与客观世 界、 哈 社会世界 、 主观世界的 关系, 主张遵循普通语用 学所 阐明的种种
规则 , 通过公众话语 , 力 弥补潜在 于我们 交往之 中的有 效性 要 求, 尽 为重 建译 作与原作 关 系奠 定 了理论基 础。本文在
从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看译作与原作关系的理性重建唐建军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揭示了语言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关系主张遵循普通语用学所阐明的种种规则通过公众话语尽力弥补潜在于我们交往之中的有效性要求为重建译作与原作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20 0 9年 9月 第1 7卷 第3 期
A s a t H b r s nvr l rg ai a p ndu erl i sis e enl g aea dteojcv ol , oi bt c: a e r ma ’U i s am t shsoee pt e t nhp t e nug n bet ew r sc eaP c h ao bw a h i d l a w r n bet e ol.Iis t o lwn loto l a U ie a Pama c hs e r db e s f u— ol ads jcv r tni s nf l ig lsr fue t t nvr l r d u i w d s o o a s r sh s g t s a to ha ym a b i s ft n n op
哈贝马斯语言观的理性主义根源
哈 贝马斯 语 言观 的 理性 主义 根 源
文◎ 邹 友 灵 ( 波 工 程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宁 浙江宁波 )
摘 要 : 二 十 世 纪 是 分 析 哲 学 a t o (C ) c i n T A )、还 是他 的话语 伦 的主 流 时代 ,西方 哲 学 的第三 次 大 理 学 ( i c u s e h c )或普 遍 d sor e t is 转 变 即语 言 学转 向就此 蓬 勃展 开 。 语用 学 ( e e a r g a i S , gnr l p am tC ) 作 为 西方 马克 思主 义及 其 法 兰克福 都 自觉 地 契 合 与 表 征 了 现 代 哲 学
行 动理 论 ;话语 伦 理 学;普 遍语 用 论 与实 践辩 证法 的原 则基 础 ,其 批 的符号 互动 为特 质 的 生活世 界 ,其 判 理论 的哲 学深度 与 社会 广度 也 获 症 结在 于 :人 的本 质解 放要 超越 意 学; 西方马克 思 主义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处 于 资 本 主 得 了很 大发 展 。通过 对 分析哲 学 运 图一目的式 理 性 的钳 制 ,主 客 异 化 义 的直接 境遇 中,面对 着 一个 没有 动 的 深 刻 反 思 , 如 同 罗 尔 斯 、 齐 关系 的消 解经 由主体 间性 的符 号互 硝烟 的 “ 战场 ”。在 改 良主义 的 实 泽 克 、 罗 蒂 等 新 实 用 主 义 者 和 福 动 、社会 协作 和普 遍 共识 而达 成 ; 践策 略背 后 ,西 方 马克思 主 义流 派 柯 、利 奥塔 、德里达 等 后 结构主 义 并且 ,内在 于交 往行 动 中的合 理性 内蕴 着学 术与 理 论上 的独 特传 承 与 那 样 ,身 为后 马 克思 主 义 ( o t 也 正 是 人 类 物 种 再 生 产 的 前 提 条 ps— 严酷 抗 争 。其 代 表性 的支 系— — 法 M r i t a x )主要 代 表 的哈 贝 马斯 积 件 ,对和 谐 的追 求与 对 自由的 向往 s 兰 克福 学派 , 以激进 的 马克 思主 义 极 促成 了当代 哲学 思维 的政 治 伦理 正 深植 于人 种 再生产 的语 言 学机 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建构之初,就秉承着一种解放意识。
他致力于通过有效的社会批判重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实现人类建构自由、公平的理性社会的乌托邦之梦。
“乌托邦之梦”是何以可能的?他给出的回答是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又是何以可能的?答案是他的语言哲学思想。
由此可见,语言哲学思想不仅是交往行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必备要件,更是哈贝马斯实现“乌托邦之梦”的重要基石。
理解哈贝马斯及其批判理论必须以深刻理解他的语言哲学思想为前提。
学界关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理解一直流行一种观点,即哈贝马斯语言
哲学思想等同于形式语用学。
换言之,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可以用形式语用学予以命名或替代。
笔者并不认同这种流行观点。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以下四个方面展现我们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新理解。
第一,哲学背景和论域厘定。
首先,哲学背景。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形成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语言转向的范式转换,就不可能出现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思想。
语言转向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家不再像近代哲学家那样以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框架为出发点,而是通过对意义的辨别和对语言表达的分析来解决认识问题。
当代西方语言转向即表现在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之中,也表现在欧陆现象学一解释学传统之中其次,论域厘定。
论域厘定是指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究竟由哪些部分组成。
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形式语用学、语用意义理论、真理共识论和批判解释学。
从而颠覆了学界关于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流行观点。
第二,谱系学考察。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综合性。
若想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必须对它的理论渊源进行细致的谱系学考察。
(1)生活世界理论的谱系。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思想基础在于胡塞尔的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生活世界理论,涂尔干的集体意识理论,米德的自我理论和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2)言语行为理论的谱系。
哈贝马斯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承接来自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法理论和塞尔的言语行为一元论主张。
(3)交往能力理论的谱系。
交往能力的缘起来自于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发生认识论学派和社会语言学派。
(4)意义理论的谱系。
意义的意向主义论、意义的真值条件论和意义的使用论是哈贝马斯语用意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5)批判解释学的谱系。
哈贝马斯批判解释学的形成源于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持续论战。
第三,四大构成要素。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包括形式语用学、语用意义理论、真理共识论和批判解释学等四要素。
形式语用学又包括五个部分:作为背景知识的生活世界,具有三重功能的言语行为,居于核心地位的有效性要求,承担行事职能的交往能力,充满理想设计的言说情境。
其中,生活世界理论和交往能力理论是流行观点所未能明确引介和说明的部
分。
语用意义理论认为,理解一个表达就是理解这个表达所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依据真理共识论的观点,真实是指人际间语言交往中的一种有效性要求,即与记述式言语行为相联系的真实性要求;批判解释学的基本要义应从三个方面理解:批判与反思意识是批判解释学的灵魂;方法意识是批判解释学的本质;应用意识是批判解释学的目的。
第四,批判审视。
批判审视主要从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两个角度展开。
一方面,西方哲学的视角。
西方学界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批判以梅芙库克和约翰B 汤普森为代表。
梅芙库克对有效性要求理论和语用意义理论的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批判。
约翰
B汤普森对批判解释学和真理共识论提出了诸多批评。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上述批判的局限性在于它的内部性、表象性和修补性。
只有马克思主义视角的批判才能更加深刻剖析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不足之处。
(1)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马克思主义真理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批判主要着眼于对生活世界理论的批判、对语言观的批判、对真理理论的批判、对解释学的批判。
总之,将形式语用学等同于作为整体的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观点是存在问题的。
二者之间不是一个同位阶的对等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位阶的包含关系,前者包含于后者之中。
流行观点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的狭义理解将导致对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解偏差
同时,这种理解也无法解释哈贝马斯何以能够在诸多领域拓展他的思想,从
而形成诸如话语伦理学、话语政治学、话语法哲学等众多独具特色的卓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