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一哲学的产生与存在
1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的本义与任务
1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意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 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三世界观与方法论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2方法论: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3二者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具体和抽象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生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①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①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的,就是可知论;
②否认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的,是不可知论。

六思维和存在(为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地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2唯心主义:
①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本原。

②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八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九哲学对社会的变革作用
1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3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十马克思主义
1产生
①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阶级基础)
②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

③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来源)
2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①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十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就
1毛泽东思想
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③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2 邓小平理论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基本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 三个代表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 科学发展观
①第一要义:发展
本质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②地位: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内容: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原因: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二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与意识
①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②意识: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内容)
③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原理内容: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能动地认识世界B 能动地改造(促进or阻碍)世界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和起来
2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
4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运动和物质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四运动和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五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客观的
2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六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实践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唯物辩证法
一普遍联系的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普遍性)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切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1 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整体居主导地位,统帅部分。

②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方法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