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Z4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仪及通风网络解算软件使用说明书
通风辅助设计软件用户手册

矿井通风辅助设计软件使用手册西安西科数通技术目录1.功能简介 (2)2.系统启动 (2)3.使用步骤 (2)4.功能详解 (4)4.1绘图 (4)4.1.1绘制巷道 (4)4.1.2绘制节点 (4)4.2风网络结构检查 (5)4.3计算参数输入 (5)4.3.1巷道参数 (5)4.3.2节点参数输入 (9)4.3.3风机参数输入 (9)4.4网络解算及结果输出 (11)4.4.1屏幕输出 (12)4.4.2 报表输出 (12)4.4.3 电子表格输出 (12)4.5网络图生成 (13)5不正确的使用方法 (15)5.1 网络结构不正确的情况 (15)5.2 风机巷的设置不正确 (16)6其它问题 (16)6.1巷道特殊状态显示 (16)6.2如何生成双线系统图 (16)6.3如何改变用户指定的巷道风流方向 (17)6.4如何模拟风机反风 (17)6.5如何合并巷道 (18)6.6 如何改变系统中所有节点的半径 (18)6.7 如何改变巷道线上表示风流方向的箭头的长度 (18)6.8所何设置巷道线上文字 (18)6.9固定风量巷的设置原则 (19)6.10 出图时需要注意事项 (19)6.11 如何标注带箭头的风量 (19)6.12如何查看系统的总阻力 (20)附录 (20)1.功能简介通风设计是煤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特点是计算量大,重复计算多。
使用本系统进行通风设计可以简化参数输入,进行快速计算,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本系统是在CAD2002和CAD2006下二次开发形成的,类比同类通风设计、计算软件它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绘图方便性。
本系统提供的绘制巷道命令和CAD的多义线绘制命令相同,对于经常使用CAD进行煤矿设计、管理的工程人员很快就能掌握。
2.简化的参数输入方式。
本系统中引入断面样式和风速检测类型两种属性,大大简化了必要的计算参数的输入。
3.友好的参数输入界面。
本系统采用了在CAD2000以后才有的属性对话框中输入计算参数;同时也采用了在巷道信息统计表中输入参数的方式。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讲义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讲义简介矿井通风阻力是指空气在矿井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通风阻力的准确测定是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本讲义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帮助读者掌握专业技能。
1. 测定方法一该方法通过测量系统压力和流量来求解矿井通风阻力。
1.1 测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测定矿井通风系统的压力:1.比压法:使用比压计测量压力差,计算通风系统的阻力。
2.静压法:使用静压计测量静态压力,进而计算通风系统的阻力。
平均流速法是常用的测定矿井通风系统流量的方法。
通过在通风系统内选择合适的截面,测量通过该截面的总流量,然后根据截面积计算平均流速,并推算得到整个系统的流量。
2. 测定方法二该方法通过测量系统压力和功率来求解矿井通风阻力。
2.1 压力-功率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测量通风系统的压力和功率,获取系统当量阻力,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通风阻力。
2.2 功率-风量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测量通风系统的功率和风量,反推计算通风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要求测量稳态条件下的功率和风量。
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其他的测定方法。
3.1 风压法该方法通过测量风机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差,计算风机系统的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适用于单机系统,且要求测量稳态条件下的压力。
3.2 引风机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引风机出口的风量和压力,来估算整个系统的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方法时要确保引风机运行稳定。
4. 结论本讲义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包括测压法、测流量方法、压力-功率法、功率-风量法、风压法和引风机法。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矿井通风阻力,为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以上所述只是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的基本介绍,实际应用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讲义对读者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面有所帮助!。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案1、通风阻力测定的目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新井投产前应进行一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进行一次,在矿井转入新水平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都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通过阻力测定不仅可以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现状,系统中阻力的分布情况(阻力分布状况,主扇消耗情况等),测算摩擦阻力系数,实现矿井通风的科学管理,而且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优化以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资料。
2、资料准备2.1.矿井概况XXX煤矿由原延安市XXX煤矿经整合后扩大而成,属延安市市属企业。
井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区内沟壑纵横,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
最高海拔高度+1519.0m,最低海拔高度+1121.2m。
井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井口标高+1189.80m,倾角为16。
,井底标高+1006.80m,斜长664m,井筒净宽4.8m,净断面积16.2m2;副斜井井口标高+1189.00m,井底标高+1002.3m,倾角为6。
,斜长2044m,井筒净宽5.5m,净断面积20.7m;回风斜井井口标高+1203.7m,井底标高+1006.70m,倾角为20。
,斜长为576m,井筒净宽5.5m,净断面积20.7m2。
矿井设计能力为400万T/a,产商品煤300万T/a,井田面积100.5612Km2,现开采5#煤层。
矿井设计安装FBDZ—10—N028 315kw轴流式主要扇风机两台。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矿井总排风量为7513 m 3/ min。
扇风机风量为7528 m 3/ min。
矿井负压为620m mH02。
矿井现有50101综采工作面一个,50103备采工作面一个,综掘工作面七个;分别是50102回风顺槽、50102胶带运输顺槽、50102辅助运输巷里段、50102辅助运输巷外段、5#煤中央运输大巷、50104辅助运输巷、50105辅助运输巷。
通风阻力计算软件使用说明书

通风阻力计算软件用户手册西安富凯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前言本手册是“锅炉设计烟风阻力计算软件”的使用说明书,随软件同时提供给客户。
为了使您对该产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方便您的使用,我们专门为您配置了用户手册,主要对“锅炉设计烟风阻力计算软件”的主要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用户界面等进行介绍,使您能够掌握本软件的使用方法,是您使用本软件的必不可少的指南。
本手册使用用户要求具备一定的锅炉设计与工程计算的基本知识,在数据输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数值的常规范围,并符合实际情况。
使用前,请您仔细阅读本手册,对本产品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可能在程序设计、编制过程中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用户批评指正。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您有什么问题,请来电查询,我们定当竭诚为您服务。
2目录一、概述 (4)(一)计算标准方法及参考文献 (4)(二)基本使用过程描述 (4)二、软件界面介绍 (5)(一)菜单栏区域 (5)(二)任务栏区域 (6)(三)操作区域 (6)三、烟风阻力计算 (7)(一)锅炉基本信息 (7)(二)烟气侧部件选择及参数输入 (8)(三)空气侧部件选择及参数输入 (10)(四)计算 (10)(五)输出计算书(计算结果预览) (11)(六)输出计算书到Excel (13)四、补充说明 (17)(一)计算结果出现0、-1或非数值 (17)(二)修改区块或部件名称 (17)3一、概述(一)计算标准方法及参考文献本程序设计主要依据及参考手册:《锅炉设备空气动力计算》(标准方法第三版)《工业锅炉烟风阻力计算方法》北京科林燃烧工程有限公司组织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编纂(二)基本使用过程描述烟道、风道全压降计算:☐新建项目文件☐输入锅炉的基本信息参数☐选择烟气侧阻力部件☐输入烟气侧参数☐选择空气侧阻力部件☐输入空气侧参数☐计算☐输出计算书☐输出计算书到Excel注意:本软件将“自生通风”的计算作为一个虚拟的阻力部件,因此在计算全压降时,需要选择“自生通风”部件。
通风阻力测定仪器操作使用流程

通风阻力测定仪器操作使用示意图在主进风井口两台仪器放在一起基点仪器使用:开机之前接上温湿度传感器→按住一秒左右开机→按屏幕右下方“测量”再用上下箭头选择“全功能测量”→按屏幕下方中间“菜单”进入“系统设置”→进入“日期时间设置”使两台仪器日期时间一致→进入“关于记录”→选择“新建项目”(1→4)使两台仪器项目号一致→选择“记录设置”进入→按2选择“基点测量”→按4选择“自动存储”→用键盘左右键选择时间间隔后按确定→按两次退出回到全功能测量界面→按屏幕左下方的“差压”使屏幕显示差压数据此时差压应该是0mmh2O→按键盘“锁定”使屏幕显示图标→按键盘“记录”键使屏幕上方显示图标→此时基点仪器开始记录(位置不动)→从井下上来回到井口再按键盘“记录”键取消图标(有时一次不行可以按时间稍长一点重按直到取消为止→关机回去通讯节点仪器使用:开机之前接上温湿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按住一秒左右开机→按屏幕右下方“测量”再用上下箭头选择“全功能测量”→按屏幕下方中间“菜单”进入“系统设置”→进入“日期时间设置”使两台仪器日期时间一致→进入“关于记录”→选择“新建项目”(1→4)使两台仪器项目号一致→选择“记录设置”进入→按1选择“节点测量”后退出到全功能测量状态→按屏幕左下方的“差压”使屏幕显示差压数据此时差压应该是0mmh2O→按键盘“锁定”使屏幕显示图标→→走到进风井口的测风站测风速(从00开始或按“清除”键恢复到00)按键盘“平均”键取平均值→回到进风井口按键盘“记录“键输入测点号1后用左右键选择巷道形状,输入指向点2然后按屏幕右下方“进入”后输入断面全高、中心宽、平均风速不需要输入、按1选择顺风后确定→此时1到2的顺风就保存好了→走到第二点时按“清除”键使风速从00开始然后测风速取平均值→按“记录”键输入测点号2选择巷道形状、输入指向点号1后按进入→输入断面全高、中心宽、平均风速不需要输入、按2选择逆风后确定再回到全功能测量界面→此时2到1的逆风就保存好了再按“记录”键保存2到3的顺风数据→再走到第三点和第二点一样操作即可之后依次类推保存数据→到最后一点风硐比如说是第7点测完风速按“记录”键保存7到6的逆风数据即可→这时就可以关机了回到单位进行数据通讯了。
安全工程 通风网络解算程序操作

Vnt网络解算程序
三、实验原理
1介绍的节点压力分析法,可以自动计算出网络的最大阻力
路线和最大阻力值,这比传统的算法更加准确科学,且不易出
错。 2. 当各分支风量和阻力都已求出后,可按第六章或第七章
介绍的方法进行调节计算。其中节点压力分析法,在计算最大
阻力的同时就可以计算出各分支的调节参数,而且可考虑各种 调节方式和对调节的限制,显然最适合在设计阶段采用。
四、实验步骤
• 分支数据输入是整个输入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按一定的要求
填写分支数据表格(在输入视图的上半部分)来完成的。
图1 分支数据输入表格
四、实验步骤
• 风机数据输入,是通过按一定的要求填写风机数据表格
(在输入视图的下半部分)来完成的。输入方法与分支数据 所论述的表格输入方法基本相同,其表格控件分布在表格的 右部和下部。
五、注意事项
• 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vnt程序,避免程序崩溃。 • 正确开关及使用计算机,避免计算机硬件或系统的毁坏。
四、实验步骤
• 选择[运行]顶层菜单或者工具栏上的第六个按钮,vnt程序就会
自动完成解算、调节及优化等复杂任务,得到解算结果。
• 对比解算结果与表3及表5中数据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 将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解算结果分别保存
五、结果处理
应参照表 1 的格式记录通风容易时期或困难时期的调
节参数。
表1 通风容易时期或困难时期的调节参数
图2 风机数据输入表格
四、实验步骤
• 风机曲线点数据输入是在特性曲线上合理工作段范围内,选
出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点,把其风压、风量值填写在表格中。 对设计矿井风网,可用风机出厂特性曲线;对实际矿井风网, 应用风机实际运转特性曲线。点数据输入表格是在用户双击风 机数据输入表格中提示有“请双击”单元格而在弹出的对话框 上半部分显示出来的,其输入方法与前面所论述的表格输入方 法基本相同,其表格控件分布在表格的右部和下部。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和煤矿井下开工面长度的增加,井下通风系统的阻力逐渐增加,通风系统的压力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对矿井的安全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通风系统效率的关键工作。
本文将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优化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定量化测定方法通过使用风压表、风速仪等仪器对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定量化测定。
首先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安装风压表和风速仪,然后对不同通风系统元件的阻力进行测量。
通过测定不同通风系统元件的阻力,可以全面了解整个通风系统的阻力构成,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2.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矿井通风系统中不同管道、风机、巷道等元件的阻力,得出通风系统的阻力分布情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通风系统的阻力数据,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通风阻力优化分析1. 通风系统阻力分析通风系统的阻力主要由矿井内的巷道、风机、阀门、风门、支架等构成。
为了实现通风系统的最优化设计和运行,必须对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上述定量化测定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获取的阻力数据,可以进行全面的阻力分析,找出通风系统中阻力较大的部位,为后续的优化提供方向。
通过对通风系统阻力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进而对通风系统进行阻力优化。
包括通过改善通风系统元件的结构设计,减少通风系统元件的局部阻力;合理调整通风系统的布局设计,减少总体阻力;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维护,减少阻力的堆积等措施,从而降低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
通风系统的阻力与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成正比,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是其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通风系统阻力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通风系统的能量消耗进行分析。
通过对通风系统能量消耗的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能量浪费和低效问题,为通风系统的节能优化提供依据。
风丸软件使用说明书

风丸软件使用说明书11通风网络解算软件简介1.1软件简介1.1.1概述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用风地点的需要供给新鲜风流。
新风在被送到各用风地点直至排出地面要经过许多巷道,这些进回风巷与用风巷地点形成矿井通风系统,按矿井的风流方向,依次相联而成的网状线路叫做通风网路。
在进行通风管理及设计工作中或改善矿井通风系统时,往往要进行网路解算。
解算网路的原理是依据风量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阻力定律及已知参数列出方程组(独立方程的个数要和独立未知数的个数相等),然后求解。
由于未知数的个数众多,阻力定律又是二次方程,利用代数法解算甚为困难。
1931年,H·柴操德提出几何法计算θ型网路风量;1938年,S·威克斯提出了简单网路图解法;50年代,W·马斯等提出了电力模拟法解算复杂的通风网路,后来又经历了通风网路(迭代)试算法。
以后这种试算法在使用中不断完善,特别是六十年代应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以来,复杂网路迭代试算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使用。
解算复杂的通风网路的迭代试算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回路法,即由假定回路内分支风向和风量开始,逐步修正,使之满足风压平衡定律;一类是节点法,由假定风流节点的压力值,逐步修正压力分布值,使之满足风量平衡定律。
1.1.2软件简介目前我矿使用的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原名"风丸"(以下皆称之为风丸),是由日本九州大学工学研究院井上雅弘博士编制,编制的主要计算机语言为V-Basic,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利用风量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阻力定律及已知参数进行模拟解算,首先给出网路中各个回路风量的近似值,使它们满足风量平衡定律,然后利用风压平衡定律对初拟的回路风量逐一进行修正,这样经过多次反复迭代计算、修正,使风压逐渐平衡,风量逐渐接近于真值。
1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1.2风丸软件的界面1.2.1软件应用环境风丸软件支持Windows98以上计算机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内存、CPU 、硬盘、CD-ROM 、打印机无特殊要求。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1、阻力测定目标测定矿井各风路阻力值,并计算各种巷道阻力系数,为估算同类型巷道阻力做依据。
2、阻力测定理论依据3、测定仪器气压计、干湿球温度计、风表、尺子、秒表、钟表一组各需一套。
4、测定步骤(1)标定测点。
由于测风目的是测定各风流分支阻力及各种巷道阻力系数,故测点选定原则是在风流分叉、汇合处,及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发生明显变化处选为测点,有调节风门、风窗等控风设施的,设施进回风侧各设一测点,另在进风井口各布测点一个。
测点选定后,对各测点进行无重复编号。
选定编号后,查找每个测点标高H i 及每段分支长度。
(2)校正各仪器读数。
测定前,校对各组所用气压计、干湿球温度计、风表等读数并记录。
各组所用钟表同步。
(3)测定。
入井前,每组携带测点分布图,保证测定时不漏掉测点,并保证所测数据与测点编号准确对照。
1)在井口处每隔5分钟测量气压P 1t 。
2)测量井下各测点时,先记录测量时间t i 、测点气压P i 及干湿球温度T i 干、T i 湿,后测量测点断面、风速,对于仅有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发生变化的测点,需测量测点前后10米(避开风流紊乱区)以外处断面S i 、风速V i ,对风流交叉、汇合处的测点,测量距测点至少10米处各分支的断面S i 、风速V i ,并记录下各支路的支护形式。
5、数据分析支路上阻力计算:支路两端分别为1,2点,已知两点标高H 1,H 2,并测出各点气压P 1,P 2,干湿球温度T 1干,T 1湿,T 2干,T 2湿,断面S 1,S 2,风速V 1,V 2。
支路单位质量阻力h 1-2= 222221V V -+ 2211L P L P -+g (H 1—H 2) L1,L2为两点空气密度,可由两点干湿球温度根据干湿球温度对照表查出该状态下空气密度。
支路总阻力为h=m ·h 1-2m 为该支路每秒进风量,m=Q1·L1。
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使用说明书

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使用说明书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使用说明书1系统概况1.1系统概述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主要是解决现有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能耗高、设备占用空间大、一风吹和不能智能控制等技术问题。
系统具有高风压、长距离、大风量、双电源、双风机、风量按需自动调节等特点,能可靠地实现高产高效矿井下长距离快速掘进通风安全的需求。
系统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的局部通风。
该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井下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井下分站等采集的参数来确定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控制风机的转速,从而改变供风量的多少,实现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按需供风的要求。
1.2系统综合技术特性1.2.1工作条件1、海拔不超过1500米。
2、周围环境温度不高于400C,不低于-50C。
3、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0C)。
4、适用于有甲烷等气体同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矿井中。
5、在无显著摇动和剧烈冲击振动的地方。
6、在有防止滴水的地方。
7、安装类别;Ⅲ类。
8、污染等级:三级1.2.2技术参数1、进线电源(X1,X2,X3):660V、50Hz2、转矩特性:150%,持续1分钟3、启动转矩:180%,持续0.5秒4、功率因数:大于0.95更多技术性能参数见我公司BPB系列变频器说明书、QJZ系列电磁起动器说明书和FBDY 系列风机使用说明书。
1.3系统功能说明1.3.1风电闭锁功能系统主QJZ真空电磁起动器发生故障时(主电磁起动器停机),其输出控制信号(输出节点X1(15-16点))断开,馈电开关控制掘进工作面的动力电源断电,从而达到实现风电闭锁的功能。
1.3.2主备起动器断电自动切换功能主备起动器同时送电,按下主QJZ起动器的启动按钮,主QJZ起动器运行,当主QJZ 起动器发生故障(或者人工停机)时,主QJZ起动器停机,同时备用QJZ起动器“KM”自动吸合。
当主QJZ起动器维修好后,备用QJZ起动器在人工停机后,主QJZ起动器立即自动切换运行;主机优先功能,主机停电恢复后,如无故障且备机正在运行,可自动切回主机。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的使用

2.4.2 风丸软件使用
输入风门,风墙等符号,首先选择巷道变更,在弹出的窗 口内选择改变巷道位置,在需要增加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右键, 在弹出一个窗口中选择风门,调节门等。 (2)巷到的变更
选中”巷到变更”按钮,单击要变更的巷道的两个节点, 即出现”一般巷道的编辑”对话框,改变框中的参数,确认 即可。”一般巷道的编辑”中的”改变巷道位置”是指巷道 有拐弯或巷道有交叉遮蔽部分不显示时实用。
2.4.1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程序编制通用规则
➢5.3 解算风网 在数字电子计算机上,运行所编制的风网解算程序,对风网进
行解算,打印出解算结果。 在解算过程中,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况点应始终落在正常运行
工况区内。否则,风网解算程序应作出以下处理:中断解算进程, 向用户提示所发生的问题;或者,继续解算进程,但在输出解算结 果时,给出必要的信息,提示用户注意本次解算的质量。 ➢5.4 分析解算结果
表示矿井风道的连接关系和风流方向的网络。 2.2 节点
通风网络中,两条以上风道的交汇点。 2.3 回路
通风网络中,由若干条风道首尾相接构成的闭合路径。 2.4 通风网络解算
运用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定律计算各风道风量自然分配的过 程
2.4.1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程序编制通用规则
3 数学模型
➢ 3.1 节点风量平衡定律 单位时间流入一个节点的空气质量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空气质量。习惯上, 流入节点的质量流量取正值,流出节点的质量流量取负值。节点风量平 衡定律由下列方程表示: n1
2.4.1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程序编制通用规则
➢ 3.3 通风阻力定律 空气流经一条风道时消耗的机械能与通过风量的平方成正比。通风阻力 定律由下列方程表示:
h Rq2 ………V……………………………………(5)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程13 通风网络解算程序操作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图2 风机数据输入表格
四、实验步骤
• 风机曲线点数据输入是在特性曲线上合理工作段范围内,选
出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点,把其风压、风量值填写在表格中。 对设计矿井风网,可用风机出厂特性曲线;对实际矿井风网, 应用风机实际运转特性曲线。点数据输入表格是在用户双击风 机数据输入表格中提示有“请双击”单元格而在弹出的对话框 上半部分显示出来的,其输入方法与前面所论述的表格输入方 法基本相同,其表格控件分布在表格的右部和下部。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四、实验步骤
• 选择[运行]顶层菜单或者工具栏上的第六个按钮,vnt程序就会
自动完成解算、调节及优化等复杂任务,得到解算结果。
• 对比解算结果与表3及表5中数据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 将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解算结果分别保存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五、结果处理
应参照表1的格式记录通风容易时期或困难时期的调 节参数。
3. 所开发出的计算程序vnt,具备了风量分配、阻力计算和 调节计算的功能,这些要求在计算机的一次运行中可同时计算 出来。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四、实验步骤
• 启动vnt程序后,首先应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数据文件]选
项或者工具栏上的第一个按钮,然后在数据输入视图上的表格 中正确填写各项通风网络数据。原始数据是根据通风阻力测定 和风机鉴定的结果求出的,其精确程度在根本上决定了网络解算 解果的准确程度。vnt程序中原始数据输入包括三大部分,分别 为分支数据输入、风机数据输入和风机曲线点坐标的输入。。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计算机、vnt网络解算软件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Vnt网络解算程序
第7次课2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的使用

华北科技学院
第二部分 基本显示操作
华北科技学院
第三部分 绘图
9.瓦斯报警 当井下瓦斯探测头测到瓦斯浓度超限时,系统即启 动报警功能。除声音报警外,在通风系统图上还会用闪 烁的红色标注瓦斯超限位置。
第三部分 绘图
提示:绘制或修改通风图、测站图(传感器)、 进行风网解算、火灾模拟等操作只能由专业人员完成, 其他用户只能显示数据,不能修改。 绘制系统图时,需要先打开“绘图开关”。具体操 作是在“系统菜单”中选择“绘制功能开启”。
华北科技学院
第三部分 绘图
调整“点”标高:打开“绘图开关”,然后将鼠标移至标高需 要挑战的节点上,双击鼠标左键,出入标高值并保存(或单击 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调整节点标高”)。 5、调整巷道走向 手工绘制通风时,很难将巷道绘制的很整齐,通过“调整 巷道走向”功能我们就能绘制出漂亮的通风图。 调整巷道走向:打开“绘图开关”,然后将鼠标移至走向需 要调整的行道上,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调整巷道 走向至”,在进一步选择巷道角度。 6、调整巷道始末点 操作过程参看上面的行道走向调整的“起始”和“终止”点。 节点标记:打开“绘图开关”。双击欲标记的“点”,系统弹 出该点的所有数据在“对应节点”框中输入风网解算中的节点 号; 点击“保存”按钮,节点标记成功。
华北科技学院
第一部分
概述
5)矿井反风演习的预模拟,为矿井反风演习方案科学制定提 供具体理论指导。 6)模拟矿井不同巷道发生不同类型火灾后,烟流、温度和有 害气体的运动变化,通过动画和声心声音在立体示意图中显 示火灾烟流流动动态状况,并且实现快速选择最佳救火路线。 7)系统将采集的瓦斯、负压等模拟量以及开停、风门等开关 量,直观动画显示在系统图中,实现各种监测数据图形、柱 状图、实时曲线、历史曲线一触即现。 8)安全生产的各种系统图的生成或绘制,在基础绘图平台和 通风专业设计的基础上自动生成或绘制通风系统图、防尘系 统图、避灾线路图、监测系统图、抽放系统图、防灾活灌浆 系统图、供系统图等;
矿井通风学习情境4 通风阻力测定与计算

25
表4-5 压差计法测量通风阻力计算表
26
表4-6 气压计法测量通风阻力计算表
27
表4-7 风阻及摩擦阻力系数计算
28
(5)通风系统总阻力 h总 的计算 通风系统总阻力等于该系统从总进风口到总 出风口间,沿任意一条风流路线各测段通风阻力 之和,即
(6)测点的相对总压能 h总i计算
29
图4-3 阻力测量成果图
8
图4-1 测点布置
9
①在风路的分叉或汇合地点必须布置测点。 如果在分风点或合风点流出去的风流中布置测点 时,测点距分风点或合风点的距离不得小于巷道 宽度B的12倍;如果在流入分风点或合风点的风 流中布置测点时,测点距分风点或合风点的距离 一般可为巷道宽度B的3倍 ②在并联风路中,只沿一条路线测量风(因 为并联风路中各分支的风压相等),其他各风路 只布置测风点,测出风量,以便根据相同的风压 来计算各分支巷道的风阻。
1
任务 1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工作是通风技术管理的重 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检查通风阻力的分布是 否合理,某些巷道或区段的阻力是否过大,为改 善矿井通风系统,减少通风阻力,降低矿井通风 机的电耗以及均压防灭火提供依据。此外,通过 阻力测量,还可求出矿井各类巷道的风阻值和摩 擦阻力系数值,以备通风技术管理和通风计算时 使用。
43
图4-6 支架巷道的纵口径
44
图4-7 纵口径Δ 与摩擦阻力
4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实测确定 α 值 2.摩擦风阻 对于已经确定的井巷,巷道的长度L、周长 U、 断面S以及巷道的支护形式(摩擦阻力系数α )都 是确定的
46
三、摩擦阻力计算 表4-8 井巷通风阻力测定计算表
煤矿通风设备操作说明书

煤矿通风设备操作说明书1. 前言本操作说明书旨在指导煤矿工作人员正确操作通风设备,确保矿井的安全通风,预防事故的发生。
请在使用通风设备之前,认真阅读本操作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2. 设备概述煤矿通风设备主要包括风机、排风机、通风柜等。
这些设备的作用是通过对矿井进行强制通风,将新鲜空气输送到作业面,并排出矿井内的有害气体,维护矿井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3. 操作准备在操作通风设备之前,请确保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坏或异常情况。
- 了解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4. 操作步骤4.1 风机的操作步骤4.1.1 启动风机(1)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3)观察风机运行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停机检修。
4.1.2 调节风机转速(1)根据矿井通风需求,选择合适的风机转速档位。
(2)将风机转速调至设定的转速。
4.1.3 停止风机(1)按下停止按钮,风机停止运行。
(2)等待风机完全停止后,断开电源。
4.2 排风机的操作步骤4.2.1 启动排风机(1)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启动排风机。
(3)观察排风机运行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停机检修。
4.2.2 调节排风机转速(1)根据矿井通风需求,选择合适的排风机转速档位。
(2)将排风机转速调至设定的转速。
4.2.3 停止排风机(2)等待排风机完全停止后,断开电源。
5. 通风柜的操作步骤5.1 启动通风柜(1)检查通风柜的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启动通风柜。
5.2 设置通风柜参数(1)根据矿井通风需求,调节通风柜的风量、风速等参数。
(2)保持通风柜参数设定的稳定状态。
5.3 停止通风柜(1)按下停止按钮,通风柜停止运行。
(2)等待通风柜完全停止后,断开电源。
6.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煤矿通风设备时,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使用说明书
CFZ4 矿用本安型通风阻力测定仪
执行标准: MT/T440-2008、MT/T635-1996 Q/MKC 700—2011
感谢您选购本产品!为了保证安全并获得最佳效能,安装、使用 产品 前,请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管,以备今后参考。
目次
1 概述............................................................................................................................................................1 1.1 仪器概述及用途.............................................................................................................................1 1.4 工作条件.........................................................................................................................................2
7、故障分析与排除..................................................................................................................................... 15 8、保养、维护、注意事项......................................................................................................................... 16 9 贮存 .......................................................................................................................................................... 16 10 装箱单 ..................................................................................................................................................... 16 11 售后服务................................................................................................................................................. 17 12 安全警示语............................................................................................................................................. 17
6 测试应用软件...........................................................................................................................................7 6.1 主要功能..........................................................................................................................................7 6.2 安装要求..........................................................................................................................................7 6.3 安装步骤..........................................................................................................................................7 6.4 程序运行........................................................................................................................................ 10 6.5 菜单................................................................................................................................................ 11 6.6 如何使用:.................................................................................................................................... 12 6.7 数据库读取.................................................................................................................................... 15
含有煤尘或瓦斯的煤矿井下。 1.4 工作条件
需要有两个人员同时在井口和井道进行操作; 需有计算机安装配套的测试软件。 2 工作原理与面板结构 2.1 工作原理 本测定仪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显示、人机交互键盘、电源管理以及应用软件 等几部分组成,其系统组成如下图 1 所示:
5 使用操作说明..............................................................................................................................................4 a)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4 b)具体使用操作说明........................................................................................................................... 4
CFZ4 矿用本安型通风阻力测定仪产品使用说明书
1 概述 1.1 仪器概述及用途
CFZ4 矿用本安型通风阻力测定仪是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研制的一种本质安全、便于携 带、便于操作的适应于矿井通风阻力测试的仪器,能完全满足标准 MT/T440-2008《矿井通风 阻力测定方法》和 MT/T635-1996《矿井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
3 技术特性 ....................................................................................................................................................3 3.1 主要功能.........................................................................................................................................3 3.2 主要技术指标..................................................................................................................................4
4 尺寸、重量及材质...................................................................................................................................... 4 a)外形尺寸........................................................................................................................................... 4 b)重量................................................................................................................................................... 4 c)外壳材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