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计算题归纳111021.doc

合集下载

地球运动专项训练(共两份)doc

地球运动专项训练(共两份)doc

地球运动专项训练(一)一、选择题: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 表示晨昏线。

回答1~2题。

1.对于A 、B 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位于B 的东南方 B .A 位于B 的西北方C .B 位于A 的西南方D .B 位于A 的东北方2.如果D 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A .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B .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C .东京地方时为6:00D .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 ,Y 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 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

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L 的流向为A .从东流向西B .从西南流向东北C .从西流向东D .从东北流向西南 4.若X 数值为500米,图中A 所在地A .海拔小于500米B .海拔高于600米C .海拔大于500米D .海拔低于400米读北极为为中心的俯视图,回答5—6题。

5.如果外圆纬度数为)90,0(︒≠︒≠ϕϕϕ,阴影部分的日期为Q ,且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A .(Q —1)日14点B .Q 日14点C .(Q+1)日14点D .(Q —1)日2点 6.若ϕ内分布范围有极昼,据此判断A .ϕ的取值范围为 '26230︒<<︒ϕB .此日前后新加坡地区气候干热少雨C .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ϕ-︒'2623)D .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90°—ϕ) 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一月和七月的日总量,并绘出下图,结合图示信息判断7—8题。

7.一月接受太阳辐射热量最多的墙面朝向是A.朝东 B.朝南C.朝西 D.朝北8.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该地的地理位置最有可能在我国的A.三亚市 B.广州市C.北京市 D.长春市右图反映A地地平面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其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B 为A地的天顶,C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

地球运动计算题归纳111021上课讲义

地球运动计算题归纳111021上课讲义

地球运动计算题归纳111021一、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计算专题1、关于区时计算知识回顾:区时划分时区和区时的计算类型1)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某地的经度+7.5 °勻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 勻5° 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2)求时区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 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贝区时差=(大时区数一小时区数)X 1小时;B. 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贝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 X1小时(不过日界线,不超过12个时 地球自转方向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 (12—西时区数)]X1小时(过日界线,即两地在日界线两侧即过日界线的时差);3)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区时一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区时+区时差一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二已知地区时一区时差+ 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所求区时二己知区时士时差(正负号的取选原则是:东加西减。

)注意:在区时的计算过程中,计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如果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如果区时计算结果小于0,则为前一天,用24小时减去所得值的绝对值,即为所求区时。

这种计算方法是避开跨越日界线计算区时,因为日界线西侧的日期比日界线东侧的日期早一天,不然就涉及到加一天与减一天的问题。

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

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

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一、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完成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一天的长度。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完成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也就是一年的长度。

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将面对太阳,所以会出现昼夜交替。

而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原因,则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地球不同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变化,导致阳光照射地球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不同季节的气候差异。

三、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决定了年份和季节的变化。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所以在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强,这时候为夏季;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弱,这时候为冬季。

四、练习题及答案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答: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久?答: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

3. 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答: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4.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现象?答: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的现象。

5. 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答: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原因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气候差异,从而引起了四季变化。

6. 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是什么季节?答:地球离太阳较近时为夏季。

7. 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是什么季节?答:地球离太阳较远时为冬季。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巩固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并加深对自转和公转的影响的认识。

地球运动的规律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气候变化,也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同时,了解地球运动对我们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也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地球的运动是我们学习天文学的基础,了解地球的运动对于我们理解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等现象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提供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1.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久?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

这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所以我们平均每四年加一个闰年来进行调整。

2.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钟4秒。

这个时间被定义为一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4小时。

3. 为什么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自转时,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则处于黑暗中,这就形成了昼夜交替。

4. 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是导致四季变化的原因。

地球公转轨道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约为23.5度。

当地球绕太阳运动时,不同季节地球的倾斜角度会导致太阳照射的角度和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5. 为什么会有闰年的存在?由于地球公转周期并不是整数天,为了与日历年保持一致,我们需要引入闰年。

闰年是指每四年中多出来的一天,即2月29日。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日历与地球公转周期相符合。

6. 为什么会有时差的存在?时差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

由于地球自转周期是23小时56分钟4秒,而我们通常将一天定义为24小时,所以每天会有大约4分钟的时间差。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引入闰秒来调整全球时间的原因。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决定了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

深入了解地球的运动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宇宙和地球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的练习题,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星星的运动、太阳的高度角等方式来进一步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练习题和观察,更好地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拓宽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高中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汇总

高中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汇总

高中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汇总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答案: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的运动,它使得地球上的一天分为24小时。

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周期是约23小时56分4秒,但由于地球同时也在公转,所以需要额外的4分钟来完成一次自转。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答案: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

解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它使得地球上的一年的时间。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我们通常将其近似为365天。

3.为什么地球倾斜轴是重要的?答案:地球倾斜轴的存在使得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解析:地球的轴倾斜约23.5度,这意味着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球各个部分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是不均匀的。

当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太阳的直射光线更多,导致北半球夏季;而当北半球离太阳较远时,太阳的斜射光线更多,导致北半球冬季。

因此,地球倾斜轴的存在造成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4.地球上的赤道线和经线有何不同?答案:赤道线是地球的一个假想线圈,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经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

解析:赤道线是地球的一个假想线圈,它位于地球的中部,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经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它们从赤道线向南北两极延伸。

经线也被称为经度,用来测量地球上的位置。

5.为什么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区不同?答案: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区不同是因为地球的自转。

解析:地球每天自转一次,因此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在不同时刻面对太阳。

为了方便时间的统一和沟通,人们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约15度经度。

当某个地区的时间达到午夜12点时,相邻时区的时间会提前或推迟一小时。

这样,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就可以根据其所处的经度确定所在的时区。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地球自转计算题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地球自转计算题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地球自转计算题汇总概述本文档为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地球自转计算题的汇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的计算方法。

1. 计算地球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是指地球绕自身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自转周期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自转周期 = 24小时 / 自转速度其中,自转周期的单位为小时,自转速度的单位为小时/度。

2. 计算地球自转距离地球自转距离是指地球上某一点由于地球自转而所产生的位移距离。

地球自转距离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自转距离 = 地球半径 ×地球自转角度其中,地球自转距离的单位为公里,地球半径的单位为公里,地球自转角度的单位为度。

3. 示例题以下为几个示例题,供学生练和巩固对地球自转计算的理解:示例题1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自转速度为15°/小时,求地球自转距离。

解答:根据公式:自转距离 = 地球半径 ×地球自转角度代入已知条件和公式:自转距离 = 地球半径 × 360°自转距离 = 地球半径× 2πrad其中,地球半径可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数值进行计算。

示例题2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自转距离为公里,求地球自转速度。

解答:根据公式:自转速度 = 360° / 自转周期代入已知条件和公式:自转速度 = 360° / 24小时自转速度 = 15°/小时结论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地球自转计算的方法,包括计算地球自转周期和地球自转距离。

通过练习示例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地球自转计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于地球运动相关问题的归纳与总结

关于地球运动相关问题的归纳与总结
板 与 地 面 的 夹 角 仪与 正
N,力77刀刀力勿力力 P 7 77 刀
解析 : 就是MP MN 的相对 高度 , 根据正 午太 阳高度 的
计 算公式 , 可计算 出M 冬至 日的正午 太 阳高度 为 处
H =9 。 ( 65 +2 .。 =3 。 0 一 3 .。 35 ) 0


量 /
=. ; / \ =
9 0 6 0 jJ l O 3 0 6 9 l 0 U 、
图3 B ② . D. ④
解 析 : ( ) , 据 北 京 时 间是 1 第 1题 根 2日9 时推 算 出 l 2
渐短 。如果 此时北 半球 昼长夜 短 , 则北极 地 区极昼 范 围 日0 时所在 的 时 区为西一 区的 中央 经线 ( l。 , 为 5 W) 西一 扩 大 ; 果 此时 北半 球 昼短 夜 长 , 如 则北 极 地 区极 夜 范 围 区全部使 用 中央 经线的 时 间,西一 区的 范围是2 . w~ 25 o 缩小 。南半球相 反 , 点 向南移相反 。 直射

例如 : 当太阳直射 南纬2 。 , 纬4 。 0时 北 O 某地 的正 午太 阳高度是 多 少呢? 因为2 。与4 。 的 纬度 间 隔为6 。 以 0S 0N 0所
4。 ON的正午 太 阳高度
H =9 一6 =3 。 0。 0。 0。
2 .学会对 正 午太阳 高度 的灵 活应 用 ( )杆影 问题 1 关 键 是 正 确 找 出 正午 太 阳 高度H,利用 直角 三角 的有关 知 识计算杆 高或 影长 等 。 ( )太 阳能热 水器 问题 2
N以北地 区 ]南半 球各 地 昼短 夜长 , 极点 周 围地 区 出 ; 南 现极 夜 [ 夜范 围是 (0一 极 9 。直射 纬度 )以南地 区 ] s 。太 阳 直射 南半球 相反 。 ( )太 阳直射 北 回归线 , 北半 球各 地昼 最 长夜最 2 则 短 , 极圈 以北 地 区 出现极 昼 ; 半球 各 地 昼最 短 夜最 北 南 长 , 圈以南 出现极夜 。 阳直射南 回归线时情况相反 。 南极 太 ( )太 阳直射 点 向北 移动 ,北 半球各 地昼 渐 长 , 3 夜 A ① . C ③ .

地球运动计算题归纳111021

地球运动计算题归纳111021

一、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计算专题1、关于区时计算知识回顾:区时划分时区和区时的计算类型1)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2)求时区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 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B. 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不超过12个时区)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即两地在日界线两侧即过日界线的时差);3)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所求区时=己知区时士时差(正负号的取选原则是:东加西减。

)注意:在区时的计算过程中,计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如果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如果区时计算结果小于0,则为前一天,用24小时减去所得值的绝对值,即为所求区时。

这种计算方法是避开跨越日界线计算区时,因为日界线西侧的日期比日界线东侧的日期早一天,不然就涉及到加一天与减一天的问题。

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

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

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

地球运动(知识总结+练习题)

地球运动(知识总结+练习题)

地球运动的规律总结:
1.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直射点的纬度数
2.北半球,看到的北极星高度=观察点的纬度,(赤道为0°,看到北极星位于地平线上)
3.日升日落早晚:
(1)经度因素:地方时早晚(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日出也先日落)
(2)纬度因素:昼夜长短(同一经线上,昼越长则日出越早,昼越短则日出越晚)
4.一年中昼夜长短的最大差值与纬度正相关,赤道为0小时,极圈内为24小时
5.相同经纬线的有关计算:
(1)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和区时相同;
(2)同一条纬线上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自转线速度、角速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

6.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1)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12点;
(2)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0点或24点。

(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6点;
(4)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18点。

7.昼夜长短的计算:
(1)日出日落:①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②夜长=24小时-昼长。

(2)昼夜弧度:①昼长=昼弧度数/15°;②夜长=夜弧度数/15°。

8.球面经纬度距离:
(1)同一经线上:L=纬度差×111km
(2)同一纬线上:L=经度差×111cosθkm(θ为纬度)。

地球的运动相关计算(1)

地球的运动相关计算(1)

地球的运动相关计算1、地方时计算(1)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经度差的计算:同一经度方向相减,不同经度方向相加。

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60°W位于120°Ε以西,代入公式计算12-180/15=02、区时换算(1)换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时区差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时区差的计算:同一经度方向的时区相减,不同经度方向时区相加)(2)某地所在的时区号数=某地经度÷15°(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余数>7.5°,所在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加1) 或者某地所在的时区号数=某地经度+(7.5°)÷15°的商取整数部分(3)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某地时区号数×15°(将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或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4)案例 当某人乘坐的飞机于当地时间5月8日14点从北京起飞时,纽约74°W的区时是多少?计算过程:起飞时是东八区14点,纽约的时区数是74÷15=西五区,两地时区差是8+5=13,东八区在西五区的东面,计算14-(8+5)=1。

3、日期的计算。

(1)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00或24:00所在经线。

人为日界线:一般采用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2)全球一般被两条经线分割为两个日期,分割日期的经线分别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这两条经线可以重合,当二者重合的一瞬间,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1.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多少?为什么地球的自转速度对人们生活有重要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每小时约1670公里。

地球的自转速度对人们生活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球的自转速度决定了地球的昼夜交替,使得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有规律可循,方便人们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

其次,地球的自转速度也决定了经度的划分,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时区。

人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时区来安排日程,协调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

最后,地球的自转速度还影响了天气和气候。

地球自转带来了地球表面的风力、气压和其他气象要素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气候带和大气环流系统。

这对于农业、旅游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2.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多少?为什么地球的公转速度对季节变化有影响?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每小时约107,000公里。

地球的公转速度对季节变化有影响,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地球的公转速度决定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这是影响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更加集中,造成气温升高,这就是夏季。

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分散,气温下降,这就是冬季。

其次,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完全的圆形。

这也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靠近太阳的一侧,地球接收到的阳光更多,气温升高,这是所谓的半年夏季;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的一侧,阳光较少,气温下降,这是半年冬季。

最后,地球的公转速度还受到其他星球的引力影响,例如地球与月亮的相互作用。

这种引力影响导致了地球公转轨道的微小变化,进一步影响了季节变化的规律性。

3. 为什么地球上的时间有闰年和闰秒?它们是如何调整的?地球上的时间有闰年和闰秒,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不完全一致性。

首先,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是恒定的,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微小变化。

这导致了地球自转周期的不规则性。

为了保持时间的稳定和统一,人们引入了闰秒的概念,通过在世界标准时间(UTC)中插入额外的一秒来进行调整。

闰秒的插入是由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服务(IERS)组织根据观测数据和预测模型决定的。

地球的运动真题及答案解析

地球的运动真题及答案解析

地球的运动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

A. 椭圆轨道B. 长方形轨道C. 弧形轨道D. 圆形轨道答案:A. 椭圆轨道解析: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30天C. 365天D. 1年答案:A. 24小时解析: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即一天。

3.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30天C. 365天D. 1年答案:C. 365天解析: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365天,即一年。

4. 季节的交替是由于地球()引起的。

A. 自转B. 公转C. 倾斜轴D. 离心力答案:C. 倾斜轴解析:地球的倾斜轴是导致季节交替的原因,当地球公转期间,不同地区受到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季节的变化。

5. 夏至时,北半球的()最长。

A. 白天B. 黑夜C. 白天和黑夜一样长D. 不确定答案:A. 白天解析:夏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因为此时北半球向太阳倾斜。

夏至时间通常是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

二、解答题1. 解释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的区别和联系。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公转一周耗时约365天,是一年的时间。

地球公转形成了年份和季节的概念,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导致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不同,使得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和热量有所不同,这就是季节交替的原因。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自转一周耗时约24小时,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轴是由地球北极和南极的连接线构成的,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的概念,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区域会随着自转而变化,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日出日落。

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的概念,而地球公转则使得不同地区受到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从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决定了我们所感知到的时间、季节和天气变化。

2. 解释春分和秋分的原理。

科学地球的运动习题及答案

科学地球的运动习题及答案

科学地球的运动习题及答案科学地球的运动习题及答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四季更替、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

了解地球的运动对于我们理解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关于科学地球运动的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1. 地球的自转是指:A.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B. 地球自身轴线的旋转C. 地球公转和自转同时进行D. 地球的运动速度答案:B. 地球自身轴线的旋转2. 地球的公转是指:A.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B. 地球自身轴线的旋转C. 地球公转和自转同时进行D. 地球的运动速度答案:A.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1月D. 1年答案:A. 24小时4.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1月D. 1年答案:B. 365天5.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是:A. 0度B. 23.5度C. 45度D. 90度答案:B. 23.5度二、填空题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

答案:西向东2.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________。

答案:椭圆3.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称为________。

答案:黄道4.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约________。

答案:每秒30公里5. 地球自转的结果是产生了________现象。

答案:昼夜交替三、解答题1. 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答案:地球自转的结果是地球上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射角度不同。

当地球自转使得某一地区的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方时,这个地区就会出现白天;而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这个地区就会进入夜晚。

因此,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地球的公转对季节变化有什么影响?答案: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并不是始终固定的。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这个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更强,温度更高,这就是夏季;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这个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弱,温度较低,这就是冬季。

地球运动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地球运动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地球运动真题汇总答案解析地球运动是指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的运动,主要包括公转和自转两种。

在学习地球运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涉及地球运动的真题,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地球运动真题的汇总和解析。

一、真题汇总1. 有人说,地球的公转是因为太阳的引力作用,这种说法正确吗?2. 地球的自转速度为每秒约1670千米,这个速度与其他天体相比如何?3. 有人认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速度是相同的,这种说法正确吗?4. 地球的公转速度为每秒约29.8千米,这个速度与其他行星相比如何?5. 夏至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到达太阳最高点的日子,夏至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这种说法正确吗?二、解析1. 所谓地球的公转是因为太阳的引力作用,是正确的。

地球沿着一个椭圆轨道绕着太阳公转,这是由于太阳的巨大质量在宇宙中产生引力,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而沿着椭圆轨道运动。

2. 地球的自转速度为每秒约1670千米,这个速度较快。

与其他天体相比,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较快,比如月球的自转速度约为370千米/小时,火星的自转速度约为868千米/小时。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速度是不相同的,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地球的自转速度为每秒约1670千米,而公转速度为每秒约29.8千米,两者速度相差较大。

4. 地球的公转速度为每秒约29.8千米,与其他行星相比较慢。

例如,水星的公转速度约为47.9千米/秒,金星的公转速度约为35.0千米/秒,这些行星的公转速度都较地球为快。

5. 夏至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夏至是指地球南半球的南极点最接近太阳的日子,北半球的北极点最接近太阳的日子。

而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并不是夏至时最远,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是随着地球的公转轨道而变化的。

三、总结通过对地球运动真题的汇总和解析,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重要知识。

地球的公转是因为太阳的引力作用,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较快,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速度是不相同的。

此外,夏至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并不是最远。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与习题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与习题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与习题1.地球自转方向:侧视图:自西向东俯视图:北逆南顺2.地球自转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之外,角速度均为15°一小时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例题: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B.新加坡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答案:B3.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拍摄地点的纬度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恒星运动规律,该学校某学生于某日北京时间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

如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例题:该地可能位于以下哪座城市附近A海口B上海C北京D哈尔滨答案:B,北极星高度等于拍摄点纬度,由此可知拍摄点的纬度是40°4.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5.地球公转轨道A: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B: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6.黄赤交角度数:23°26′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7.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③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8.晨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OA,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OB①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OD →12:00②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24时OC→24:00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OA→6:00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OB→18:009.地方时计算东加西减,15°一小时,1°4分钟10.区时已知经度如何求时区数:经度÷15º,若余数小于7.5º→商数为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º→商数+1为时区数求中央经线:时区数×15°例题1:家在北京的刘辉教授于北京时间2020年5月19日12时到达西雅图(西八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计算专题1、关于区时计算知识回顾:区时划分时区和区时的计算类型1)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2)求时区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 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B. 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不超过12个时区)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即两地在日界线两侧即过日界线的时差);3)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所求区时=己知区时士时差(正负号的取选原则是:东加西减。

)注意:在区时的计算过程中,计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如果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如果区时计算结果小于0,则为前一天,用24小时减去所得值的绝对值,即为所求区时。

这种计算方法是避开跨越日界线计算区时,因为日界线西侧的日期比日界线东侧的日期早一天,不然就涉及到加一天与减一天的问题。

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

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

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

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

就可以根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因为结果可能出现负数。

如果出现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

4)求中央经线度数所求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零时区外),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某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和和差就是该时区的范围)2、有关地方时计算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

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

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1)已知一地地方时,求另外一地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数×4分钟(以上计算均不越过日界线)(2)已知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所求经度=已知经度±经度差(经度差——地方时时差<以小时为单位>×15)3、日期的计算1)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固定的,属于人文界线,那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线大致是180°经线。

为避免把一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这条线在必要的地方发生弯曲,但在计算时,一般把它认为就是180°经线。

一般来说,日界线以西比日界线以东日期要早一天。

自日界线西侧向东侧跨越时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要加一天。

另一条分界线是随时间不断移动的,属于自然界线,那就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这条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不断西移,这样新的一天所占范围不断扩大,旧的一天将不断缩小,直至与180°经线重合,太阳直射 0度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全球是同一日期。

2)全球总是被两条经线分割为两个日期,分割日期的经线分别是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这两条经线可以重合,当二者重合的一瞬间,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注意真实的情况下,日界线和180度经线并非完全重合,在俄罗斯、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等地有明显弯曲。

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

180度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为T/124,旧的一天范围为(24-T)/24。

也可以把T转化为北京时间Q,即Q=T-4。

如果使用的区时,那么新的一天范围可用时区数表示,时区数为180度经线的区时T +0.5个时区。

注意一般情况下没有24点,它可表示第二天的0点。

一、已知某日期所占全球范围,求某点的地方时(日期)例1: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9月30日,非阴影部分为10月1日,判断1. 甲地的时间为A.12时B.6时C.9时D.3时2. 北京时间是A.30日20时B.1日8时C.30日11时D.1日11时分析:1. 由箭头所示方向,据“北逆南顺”,可推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再由题干知两区域分别表示两个日期,可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OA、OB必定是两条日期分界线,且据“日界线以西比日界线以东日期要早一天”,OB必定为180°经线,OA的地方时定为0时或24时。

由图知甲所在经线与OA相差90°,又知甲在A的东侧,可知甲地地方时为:0时+90°/15°=6时。

2. 由OB为180°经线,再加上东、西经度的划分原理,可以得出甲地所在经线为45°E,而由第1题知甲地地方时为6时,且在非阴影部分,故甲地为10月1日6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据地方时换算,可以得出北京时间是10月1日11时。

例2: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什么时间时,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A.8时B.12时C.20时D.24时分析:先作一个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标出0°、180°、120°E、北京的大致位置(如下图)。

由“规律”知:日界线以西比日界线以东日期要早一天,但是题干中已经告知“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这说明东西两侧日期相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使180°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即人文界线、自然界线重合才能满足。

再据地方时的换算,可以得到:北京时间为10月1日20时时,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

二、已知某地某一时刻,求某一日期占全球范围例3:当北京时间为2003年5月7日15时时,全球属于5月6日的范围A.少于1/3B.多于1/3C.多于1/2D.多于2/3分析:该题也可作图:图中人文界线(日界线,一般认为是180°经线)已经画出,只要找出另一界线:自然界线即可。

而自然界线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据地方时换算:105°W是自然界线。

105°W向东到日界线为5月7日的范围;自105°W向西到日界线为5月6日的范围。

从而可以判断全球2003年5月6日的范围少于1/3,答案为A项。

关于日期比例的问题:确定“昨天”和“今天”范围,关键是求算0点对应经线。

解题思路:(1)确定地球中心是南极或北极(2)按照北逆南顺的原则画出地球自转方向(3)根据箭头所指方向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应减1天来确定出180º经线(4)相对的另一条经线为地方时为0点或24点的经线4、地方时和区时的解题技巧一、寻找时间计算的切入点在计算时间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一个切入点,既可提高做题速度,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方法如下:1.依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由于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所以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2.依据太阳直射点确定地方时: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之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24时)。

依据晨昏线确定日期如果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春分日)前后或9月23日(秋分日)前后,而且全球尽夜平分,晨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6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18时。

当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昼时,这一天为6月22日(夏至日)前后;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夜时,则这一天为12月22日(冬至日)前后。

第二部分昼夜长短计算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对昼夜长短情况的影响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情况日出时刻北半球南北球北极圈内南极圈内春、秋分日赤道昼夜等长6时夏至日(北半球)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夜最长、昼最短极昼极夜北北球早于6时,南半球晚于6时冬至日(北半球)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夜最短、昼最长极夜极昼北半球晚于6时,南半球早于6时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0°~23°26′N)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极昼极夜北半球早于6时,南半球晚于6时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0°~23°26′S)昼短夜长昼长夜短极夜极昼北半球晚于6时,南半球早于6时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见图1)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日期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情况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和晨昏线移动轨迹北半球南半球春分日至夏至日,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向北移动昼越来越长昼越来越短见图2夏至日至冬至日向南移动昼越来越短昼越来越长见图3图1 图2 图33. 结论(1)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2)南北纬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其中一条的昼长(夜长)等于另一条的夜长(昼长)。

(3)同一地点,一年中有两天昼长(夜长)相同、日出(日落)时刻相同,这两天就是与夏至日或冬至日相距天数相等的两个日期。

(4)全球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赤道(为0)向南北两侧递增(最大为24小时)。

(5)极昼、极夜天数由极圈(一天)向极点递增(半年)。

二、昼夜长短的计算归纳昼夜长短变化的地理原理是:晨昏线分割的昼弧、夜弧的比例变化。

1.、比例法(1)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在光照图上,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白天12小时,夜晚12小时;当晨昏线与经线斜交,计算昼长时,公式:昼(夜)长=昼弧的度数/15°=昼(夜)弧经度数×4(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