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服务管理

合集下载

应用服务管理制度

应用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应用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应用服务的质量、安全、高效,提升用户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应用服务的规划、开发、测试、部署、运维及监督等工作。

第三条应用服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应用服务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故障。

2. 可靠性原则:保证应用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3. 效率性原则:提高应用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

4. 可维护性原则:便于应用服务的升级和维护。

5. 用户至上原则: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持续优化服务。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应用服务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第五条应用服务管理小组职责:1. 制定和修订应用服务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应用服务规划、开发、测试、部署、运维等工作;3. 监督检查应用服务的质量和安全;4. 收集、整理和分析应用服务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5. 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应用服务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技术部门负责应用服务的开发、测试和部署;2. 运维部门负责应用服务的运行维护;3. 安全部门负责应用服务的安全管理工作;4. 市场部门负责收集用户需求,反馈应用服务改进意见。

第三章应用服务规划第七条应用服务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应用服务需求分析;2. 应用服务功能设计;3. 应用服务技术选型;4. 应用服务性能评估;5. 应用服务成本预算。

第八条应用服务需求分析应包括:1. 用户需求调研;2. 行业趋势分析;3. 技术可行性分析;4. 法规政策要求。

第九条应用服务功能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符合用户需求;2. 操作简便;3. 用户体验良好;4. 功能完善。

第十条应用服务技术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1. 技术成熟度;2. 性能要求;3. 成本预算;4. 维护成本。

第四章应用服务开发与测试第十一条应用服务开发应遵循以下流程:1. 需求分析;2. 设计评审;3. 编码实现;4. 单元测试;5. 集成测试;6. 系统测试;7. 用户验收测试。

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

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

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是一种用于管理和配置应用服务器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监控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从而提高应用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配置管理实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应用的复杂性逐渐增加,应用服务器的配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正确的配置可以确保应用服务器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性能,并减少潜在的故障和安全漏洞。

1.配置管理: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可以集中管理和维护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包括操作系统设置、网络配置、服务和应用程序设置等。

管理员可以轻松地修改和更新配置,同时可以创建和保存配置文件的版本,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回滚。

2.监控和诊断: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可以帮助管理员监控应用服务器的性能和健康状况。

它提供了实时的指标和警报,以便管理员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此外,它还可以生成报告和图表,以便管理员分析服务器的运行情况。

3.自动化和集成: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支持自动化和集成,可以与其他系统和工具进行无缝集成。

管理员可以使用脚本和工作流自动化常见的配置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它还支持与版本控制系统的集成,使得配置文件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可追溯。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的最佳实践。

1.标准化配置:标准化应用服务器的配置是确保一致性和可维护性的关键。

管理员应制定一套规范的配置标准,并确保所有服务器都符合这些标准。

这样可以减少配置错误和故障的发生,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定期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应用服务器的配置是防止数据丢失和故障恢复的关键。

管理员应该定期备份配置文件和相关数据,并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在发生故障或需要回滚配置时,管理员可以轻松地恢复服务器的配置。

3.安全管理:安全是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的重要方面。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的单位、个人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及用户合理需求,保护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促进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第四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社会责任,依法开展信息服务,不得利用信息服务从事违反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五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提供者要遵循“用户自愿、公开透明、明确约束、确保安全”的原则,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第二章信息内容管理第六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负责发布内容的合法性,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的;(三)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四)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五)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六)传播淫秽、色情或者赌博、暴力、恐怖、凶杀、自杀等内容的;(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八)不符合社会公德、伦理道德、情感价值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发布、传播或者链接涉及犯罪、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含有恶意程序等危害性信息。

第八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用户发表的信息进行审核,及时删除违法、违规的信息,保护公众利益。

第九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内容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审核人员,履行审核职责,及时删除违规信息。

第十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手段,加强对有害信息的定向检测和拦截控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网络安全监管。

第三章用户隐私保护第十一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保护用户隐私,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不得非法获取用户信息,不得泄露或者篡改用户信息。

最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最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最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根据《全国人民 * 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 * 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 * 》,制定本规定。

下面是为您精心的关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条为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信息服务的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 * 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 * 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 * 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 *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 * 境内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从事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是指通过预装、下载等方式获取并运行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应用软件。

本规定所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是指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所有者或运营者。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应用商店,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应用软件浏览、搜索、下载或开发工具和产品服务的平台。

第三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四条鼓励各级 * 、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推进政务公开,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条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应当依法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

从事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还应当在业务上线运营三十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从事危害 * 、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制作、复制、、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规范性文件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规范性文件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规范性文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确保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制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作为指导文件,以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的经营行为。

该规定首先明确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的定义和范围,涵盖了各类移动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服务,包括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内容分发等。

规定了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其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禁止传播违法信息和有害内容,加强实名认证和审核管控,提供必要的用户权益保护机制。

其次,规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的经营准入和退出机制。

对于准入条件,规定了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具备的注册资本、技术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行业的发展质量和用户权益。

对于退出机制,规定了信息服务提供者如果长期未能达到经营要求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相关部门有权采取限制经营或撤销许可等措施。

此外,规定了信息服务提供者应遵守的行业自律规则。

强调了用户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业诚信等方面的原则,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

同时,鼓励信息服务提供者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

该规定还特别强调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

要求信息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禁止未经用户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收集、使用和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对于发生的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事件,规定了应急处理和后续责任追究的机制,保障用户权益和社会公共安全。

此外,规定了行政管理措施和处罚规定。

明确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执法权限,规定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和处理程序,对于严重情节的违法行为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措施和规定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基础和操作指南,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简称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以及从事互联网应用商店等应用程序分发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应用程序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应用程序向用户提供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等服务的活动,包括即时通讯、新闻资讯、知识问答、论坛社区、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网络音视频、生活服务等类型。

本规定所称应用程序分发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应用程序发布、下载、动态加载等服务的活动,包括应用商店、快应用中心、互联网小程序平台、浏览器插件平台等类型。

第三条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网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遵循公序良俗,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不得利用应用程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第五条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国家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第二章应用程序提供者第六条应用程序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应当对申请注册的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4.应用服务安全管理

4.应用服务安全管理
判断题 IIS应用服务器的主要用户是提供Web应用服务,也能提供其他类型的应用服务。(√)
中心 单选题 训 IIS能够提供的应用服务不包括(D)。 培 (A)Web服务(B)FTP服务(C)SMTP服务(D)SMB服务 术 IIS能够提供的应用服务包括(A)。 技 (A)Web服务(B)SMB服务(C)RPC远程调用服务(D)代理服务 全 IIS能够提供的应用服务包括(B)。 安 (A)TELNET服务(B)FTP服务(C)RPC远程调用服务(D)数据库服务 络 4.1.2.2IIS各版本的安全特性 网 判断题 息 IIS 6.0默认安装下仅能够显示ASP形式的动态文件。(×) 盾信 单选题 海 下列描述中,(C)不是IIS 6.0在默认安全性上相对于IIS 5.0的改进。 海 (A)默认安装下只允许显示静态页面,不能显示动态页面(B)默认关闭了服务端包含文 上 件(C)默认安装并启用了FTP服务(D)默认禁用了WebDAV服务
第4章 应用服务安全管理
4.1Web服务安全管理 4.1.1HTTP协议的基础知识 4.1.1.1HTTP协议的基础概念
判断题 HTTP协议是一个应用层协议。(√)
单选题 HTT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中的(D)上。 (A)传输层(B)会话层(C)网络层(D)应用层 HTT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中的(C)上。 (A)IP层(B)TCP层(C)应用层(D)Session层 HTT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中的(A)上。 (A)应用层(B)Web层(C)网页层(D)物理层 4.1.1.2HTTP协议通信过程
判断题 IIS使用应用程序池存放所有网站的应用程序的工作线程。(×)
单选题 IIS使用(A)隔离各个网站各自应用的工作线程。 (A)应用程序池(B)Web服务扩展(C)ISAPI扩展(D)WebDAV功能模块 IIS中通过配置(C)可以细致的调整不同扩展名的动态页面的解析和处理方式。 (A)应用程序池(B)Web服务扩展(C)ISAPI扩展(D)WebDAV功能模块 下列关于IIS服务器Web服务扩展的描述中,(C)是正确的。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简称“应用程序”)信息服务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公众提供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以下简称“信息服务”)的应用程序运营者和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服务提供者”)。

第三条应用程序的信息服务应符合法律、道德、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要求,严禁传播违法、违规内容,严禁传播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游戏、暴力恐怖、谣言等不良信息。

第四条服务提供者应加强自身管理,对应用程序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等负有客观责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条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监督机构应当依法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保护用户权益,维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章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经营管理第六条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应当明确服务的内容、运营方式、服务期限等,不得存在欺诈、误导用户、以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信息等违法行为。

第七条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应向用户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服务信息,不得利用虚假信息误导用户或者进行欺诈行为。

第八条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应当向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及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保护用户隐私及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第九条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健全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问题,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第十条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应当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存储、使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第三章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管理第十一条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不得传播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信息。

第十二条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不得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游戏、暴力恐怖、恶意诈骗、传播谣言等信息。

第十三条应用程序信息服务应当严格履行分类管理要求,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下载、浏览不良信息的能力,并注明相关提示。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五条 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应当依法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从事 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还应当在业务上线运营三十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 公室备案。
第六条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 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 联网应用程序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是为了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信息服务的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 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规。
2016 年 6 月 28 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自 2016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五)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不得制作、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应用程序。
(六)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六十日。
第八条 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应用程序提供者履行以下管理责任:
(一)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并向所在 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
(三)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内容的,视情采取警示、限制功 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保存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四)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 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 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中文名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发布日期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管理制度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管理制度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规范和管理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确保用户权益,促进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定义与范围1.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指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各类应用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软件、游戏、社交网络、在线购物等。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企业及其平台。

三、服务标准1. 用户隐私保护:企业应建立健全用户隐私保护机制,明确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的目的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后方可操作。

2. 服务内容监管:企业应对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审查并确保其合法、健康,不得含有淫秽、暴力、违法等有害信息。

3. 服务质量保障:企业应建立服务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应用服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4. 用户权益保护:企业应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明确用户的权利与义务,并严禁擅自收集、使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5. 交易规范管理:企业应建立交易规范管理机制,对于涉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不诚信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6. 技术支持服务:企业应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解决用户在使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责任与义务1. 企业责任:企业应当合法经营,确保所提供的应用服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承担对用户的合法权益保护责任。

2. 用户权益:用户有权享受合法、健康、优质的应用服务,并有权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投诉。

3. 政府监管: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监管,健全监管机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举报。

五、监督与执法1. 自律机制: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应建立自律机制,加强互联网行业的自律和规范,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并向公众公布。

3. 法律责任:对于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严厉处罚,维护市场秩序和用户权益。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规范性文件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规范性文件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信息服务的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从事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是指通过预装、下载等方式获取并运行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应用软件。

本规定所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是指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所有者或运营者。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应用商店,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应用软件浏览、搜索、下载或开发工具和产品发布服务的平台。

第三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四条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推进政务公开,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条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应当依法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

从事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还应当在业务上线运营三十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服务产品定位应用管理

服务产品定位应用管理

服务产品定位应用管理在当前市场经济中,产品的服务意识越来越重要,服务已经不再只是辅助销售产品的手段,服务已经成为产品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服务产品定位是指企业确定的服务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和竞争优势,是服务推向市场的基础。

一. 服务产品定位的基本概念服务产品定位是指企业为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达到特定的营销目标,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手段,将服务产品放在市场的某一个具体位置上,使其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

服务产品定位包括市场的细分、目标客户群体的确定、定价、促销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二. 服务产品定位的重要性1. 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服务产品定位可帮助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明确企业的核心优势和核心价值。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 提高客户满意度。

企业清晰地了解客户群体需要什么,会根据顾客需求和意见改进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带来满意度的提高。

3. 保持企业的独特性。

好的服务产品定位意味着正确确定了市场目标,响应了顾客需求,保持企业独特性,避免品牌同质化,提高品牌忠诚度。

三. 服务产品定位方式1. 客户服务水平定位,即根据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以此满足顾客的需求。

2. 服务价格定位,即根据顾客对服务的需求和使用价格作为定位依据。

这种方式主要包括定价策略的制定、价格变动和市场营销等。

3. 品牌服务定位,即根据品牌的定位策略,提供与之匹配的高品质服务和标准化服务。

4. 行业服务定位,即根据行业特点,设计出一套行业、国家或区域的服务方案。

四. 服务产品定位应用管理1. 建立服务定位分析框架,开展服务定位分析。

通过分析顾客需求,市场竞争环境和品牌特点等方面,确定企业的服务产品定位。

2. 注重特色服务,以提高服务品质和品牌知名度。

注重用户体验,尊重用户权益,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关系,提供有特色的服务方案,建立企业客户服务的核心优势。

服务管理的理论与实际应用

服务管理的理论与实际应用

服务管理的理论与实际应用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是服务。

优秀的服务不仅仅提供了一个好的交易体验,还能提高顾客忠诚度,带来良好的口碑和经济利润。

因此,服务管理的理论和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服务管理的理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服务质量是指企业在服务过程中提供的价值和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高质量的服务能够提高企业的声誉和顾客忠诚度,进而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受和满意度,高满意度能够促进顾客回头和口碑传播,带来更多的新生意和买家。

服务质量的关键是服务流程管理。

服务过程包括从顾客预约、到服务交付、再到顾客反馈和服务改进的整个过程。

企业应该通过流程再造和技术改进来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建立服务品质标准和指标体系,通过持续的评估、反馈和改进来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许多顾客说,高效的交付和及时的回复是判断一家服务公司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应该优化服务提供、资产管理工具和流程,来提高服务响应速度、质量和效率。

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在于服务体验管理。

客户服务是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与顾客的交互确保了他们的成功,因此服务体验管理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所在。

为此,企业应该关注顾客需要,并且通过服务设计和平台改进来改善顾客体验。

这将涉及到无缝集成不同渠道、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服务交互方式,以提高顾客体验、忠诚度和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需要完善其客户服务预算和投资计划。

客户服务预算可以从建设现代化服务平台、优化人员培训、推行效益计划等方面优化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

同时,客户服务的效益计划可以帮助个人和团队在线交流和多任务处理并提高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实施服务管理的企业的经营表现明显高于同行业竞争者。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服务管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而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

通过全面分析、精细排程、客户反馈和信息追踪,服务管理能够在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两个方面同时提高企业的业务效益和社会价值。

课程设计:应用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课程设计:应用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课程设计:应用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学年设计、学年论文,任务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物联网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题目应用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完成期限自15 年6 月 1日至15 年6 月 24日共 3周一、项目的目的掌握配置服务器的方法~能够配置DNS~FTP~DHCP~web服务器。

二、项目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内容:[1].了解DNS~FTP~DNS~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2].给出各服务器实现的功能~给出每个服务器的IP及实现功能的过程和测试,[3].给出本次课程设计的体会,要求:内[1]通过虚拟机Windows server 2003 创建服务器, 容[2]网络中的普通用户使用动态IP地址~在WEB服务器上设置两个及不同的站点~使用户可用不同的名字访问不同的站点, 任[3]配置服务器~实现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文件传输~域名访问务ftp~web服务器,三、项目设计,研究,思路步骤:[1]下载虚拟机并安装镜像windows server 2003,[2]配置DNS~web~DHCP~FTP服务器具体方法,[3]测试服务器功能,要点:如何配置各服务器,实现前提:了解并掌握各服务器配置及工作原理,四、具体成果形式和要求具体成果形式:能够访问web~FTP服务器~文件传输,要求:给出测试结果并分析,进起止日期工作内容度 6.1-6.7 了解并掌握虚拟机及镜像的安装方法安6.8-6.14 配置DNS~web~DHCP~FTP服务器排6.15-6.24 测试功能~及书写课程设计任务书[1] 朱汝光、吴宝庆.《计算机实用组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2主 [2]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 要 [3] 尹建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例》[M].西安:西安电子参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8考[4] 陈国君.《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资2008.1 料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 ×年×月×日目录1.选题背景 .........................................................1 2.需求分析..........................................................1 2.1 实验环境搭建....................................................1 2.2 设计思路........................................................1 2.3 设计要求........................................................1 3.过程论述..........................................................3 3.1.1 DNS 服务器工作原理与功能 .....................................3 3.1.2 FTP服务器工作原理与功能.......................................4 3.1.3 DHCP服务器工作原理与功能......................................4 3.1.4 Web服务器工作原理与功能.......................................4 3.2.1 DNS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4 3.2.2 FTP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7 3.2.3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10 3.2.4 Web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13 4.总结.............................................................16 4.1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16 4.2致谢............................................................17 参考文献.. (17)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名称:学生姓名:学号:题目: 应用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填表日期: 年月日一、选题背景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

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

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

基础架构平台专家
P23
EJB-JAR文件结构 文件结构
ROOT
METAMETA-INF
All .class files
Ejb-jar.xml
MANIFEST.MF
Apusic-application.xml
基础架构平台专家
P24
EAR文件结构 文件结构
ROOT
METAMETA-INF
WEB
EJB
Apusic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 应用服务器配置管理
演讲: 张大鹏 时间:2010-10-18
前言 服务器域的管理 J2EE应用的部署及配置 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管理 日志服务的配置管理 HTTP服务的配置管理
Contents
线程池服务配置
提 纲
你需要做什么? 你需要做什么?
部署
部署是管理员最常见的任 部署 务,快速便捷的部署是针 对管理员的基本要求.
Content 02 CommandTools
丰富的命令行辅助工具 startapusic stopapusic config dep
JMX API
提供可编程式JMXAPI接 提供可编程式JMXAPI接 口实现服务器管理
基础架构平台专家
P4
WebAdmin
访问路径:http://localhost:6888/admin 用户口令:admin/admin
基础架构平台专家
P32
配置访问端口
方式1:配置文件domain_home\config\apusic.conf
<SERVICE CLASS=".Muxer“ > <ATTRIBUTE NAME="Port" VALUE="6888"/> <ATTRIBUTE NAME="Backlog" VALUE="50"/> <ATTRIBUTE NAME="Timeout" VALUE="300"/> <ATTRIBUTE NAME="MaxWaitingClients" VALUE="200"/> <ATTRIBUTE NAME="WaitingClientTimeout" VALUE="5"/> <ATTRIBUTE NAME="SSLEnabled" VALUE="True"/> <ATTRIBUTE NAME="SecurePort" VALUE="6889"/> <ATTRIBUTE NAME="KeyStore" VALUE="config/sslserver"/> <ATTRIBUTE NAME="KeyPassword" VALUE="keypass"/> </SERVICE>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6.28•【文号】•【施行日期】2016.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6年6月28日)第一条为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信息服务的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从事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是指通过预装、下载等方式获取并运行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应用软件。

本规定所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是指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所有者或运营者。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应用商店,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应用软件浏览、搜索、下载或开发工具和产品发布服务的平台。

第三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四条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推进政务公开,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条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应当依法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

从事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还应当在业务上线运营三十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数据应用服务管理制度

数据应用服务管理制度

数据应用服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数据应用服务管理制度,提高数据应用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数据资源的安全、完整和可信,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数据应用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管理部门、数据应用服务提供商和数据使用方。

三、数据应用服务管理流程1. 数据应用服务需求确认数据使用方提出数据应用服务需求,包括服务内容、数据资源需求、服务时间等,由数据管理部门进行确认,并在必要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

2. 数据资源准备数据管理部门根据需求准备相应的数据资源,并进行数据质量验证和安全审查。

对于涉及个人隐私数据的应用服务,需确保数据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政策。

3. 服务协议签订数据管理部门和数据使用方签订数据应用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服务内容、服务周期、服务标准等。

同时,对服务的延期、终止和变更等情况也进行约定。

4. 服务监督与验收数据管理部门对数据应用服务进行监督和验收,确保服务符合协议要求和相关标准。

对于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需及时进行处理和通报。

5. 服务评估与反馈数据使用方对服务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意见,数据管理部门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提高数据应用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四、数据应用服务管理责任1. 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数据应用服务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制定服务标准和监督验收标准,并监督落实。

2. 数据应用服务提供商按照管理制度要求提供服务,并对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负责,配合数据管理部门进行服务监督和验收。

3. 数据使用方按照服务协议要求进行数据应用服务,并提供反馈意见,配合数据管理部门进行服务监督和验收。

五、数据应用服务管理制度执行1. 本管理制度由数据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 涉及数据应用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如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3. 数据管理部门将对数据应用服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下的应用服务监管
综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

从最初的简单互联实现信息传递,至如今Email,FTP远程传输,Telnet远程登陆等基于网络而衍生的各种服务广泛的应用,在丰富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
(1)网络用户对网络QOS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网络诞生至今,人们一直围绕网络的性能进行研究,在近20年内,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依旧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物理介质本身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服务之间争夺资源的原因,如Peer to Peer的使用,尽管其为我们带来了更加快捷,有效地资源共享,但其在网络传输中占用了大量的带宽,使其他服务可能无法正常运行(2)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融入人们的政治,经济后,产生巨大效益的同时,与之伴随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银行账户的安全,军事机密,商业秘密等成了不法分子攫取利益的手段之一。

在保障自身数据安全的同时,服务自身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Internet 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服务,内容繁杂,管理愈难
网络融入生活后,网络上的服务呈爆炸性增长,但与此同时,其管理难度也在逐渐增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应用层出不穷,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很多新的应用不能感知和精细化的管理,导致网络运营非常困难。

比如P2P 应用对网络资源进行“恶意的”占用、非法VOIP 的运营、地址盗用、帐号盗用、帐户分时使用、私接用户以及黑网吧NAT 上网等非法使用网络现在很难得到解决。

当今网络上存在的黄赌毒等内容服务,等扰乱规则的服务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

不仅如此,服务的实现,提供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已经从传统的实体单一功能的服务发展成组合式服务,云服务等虚拟化的服务,其实现方式的多样化
本篇文章针对网络的应用服务进行研究,对各种应用服务进行精确识别,以求解决网络带宽急剧消耗,网络蠕虫急剧肆虐,非法内容泛滥为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针对应用服务的管理,提出一种应用服务的发现机制,在服务识别的同时,利用对数据
包协议分析及流量分析,获取网络用户的服务类型,服务状态,甚至用户的行为模型,从而分析网络服务分布及用户行为行为模式。

(2)对感兴趣的服务进行监测,且进行更加细致的业务类型划分,按照服务状态等信息,按
照一定的管理规约进行有效监管;
(3)对网络上提供的服务进行更加有效的资源分配,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各服务
的正常运行,如在用户使用语音服务时,提供给用户低时延的带宽,当用户需要进行特殊业务时,为用户提供更佳安全的通信链路。

研究意义
网络服务日益精细化、个性化,要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唯有对网络上的业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分类,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不同的处理,才能满足用户需求。

(1)助于对网络的管理和利用。

通过对服务的发现,定位服务、分析建立服务分布图,精确
服务类别,可以改善网络性能。

(2)一方面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功能导向,可以使有益的服务被大众所知,被大众应
用,提高服务的利用率对已经发现的服务进行功能分析,方便用户的同时,对于性能不
好的服务可以通知客户,提高效率,优胜劣汰;对于恶意服务进行限制,在应用的最源端拒绝恶意内容,抑制网络中存在的垃圾流量,净化网络。

(3)可以实行差异化服务。

对网络服务进行监控,合理调度网络资源的使用,对于特殊情况
或优先级较高的服务给予优先使用资源,对普通服务的资源使用合理安排,完善网络的性能管理
(4)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通过了解了网络服务的分布与各种应用服务的使用状况,从
而推断网络业务的发展趋势。

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收集到大量重要的信息,了解用户的最新需求和潜在需求,从而提供更能迎合用户需求的对口的网络服务,可以制定新的服务业务。

企业和家庭也可以利用业务识别技术,对自己的网络进行定制。

(5)对服务位置,特性,功能的定位,发现,识别不但有助于网络的管理,同样对于面向SOA
的服务组合有一定帮助。

在对服务进行调用细节分析后,可以根据服务组合的理论,将几个可以相互组合的服务进行调度,复合,形成新的服务,即节省了软件资源,有提高了服务的利用率。

应用服务发现
现今的互联网提供了许多服务应用,如WEB业务,电子邮件业务,FTP业务,语音类业务,视频类业务,即时通讯业务等,此外还有新兴的基于SOA概念的服务复合类业务,云服务业务等。

服务繁多,难于管理,对未注册的服务无法获知信息。

服务发现是指在网络环境中运行的各种服务,其中一些被大众所知,一些被少部分人所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的运行状态,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定位正在运行的服务,并确定其功能性,以此来完善网络的管理,提高服务的全面应用。

服务发现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数据采集,二是数据分析
方法:
(1)通过流量分析:对流经网络的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按应用层的协议进行初步区分,然后对目标IP地址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对采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模型分析数据内容。

本文中服务发现的目标是发现,识别,定位未知服务,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前,首先要将网络应用服务分类,根据《中国城市居民互联网研究报告》,可以将网络应用服务分为基础网络服务以及扩展网络服务,可细分为五类,即信息获取类,沟通交流类,休闲娱乐类,电子服务类,电子商务类
特征识别包括:基于特征的识别算法主要是分析各个不同的软件或协议独有的一些
协议特征,这些特征通常都是应用层协议头或负载中特定位置的特定字段,形
成特征专家库[3]
检测查询方式可以是:先检查主流特征,在接着查询辅流特征;
端口识别的方式
端口识别是最早的方式,其优点在于其速度快,但早期应用之所以广泛在于早期服务协议少,并且固定端口号,现今的应用层业务为了防止监测,逃避防火墙等使用动态端口,也有不同应用层协议使用同一个端口号,因此该方法在面对现今形式并不合适。

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
不同的应用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协议,而各种协议都有其特殊的指纹,这些指纹可能是特
定的端口、特定的字符串或者特定的Bit 序列。

基于特征字的识别技术,正是通过识别数据报文中的指纹信息来确定业务所承载的应用。

通过对指纹信息的升级,基于特征字的识别技术可以方便的扩展到对新协议的检测。

特征字识别方式分为两类识别方式:(1)使用特征字与掩码相结合的协议识别(方法简便,效率,准确度不行,硬件实现);(2)使用正则表达式库的协议识别;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描述了一种字符串匹配的模式,可以用来检查一个串是否含有某种子串、将匹配的子串做替换或者从某个串中取出符合某个条件的子串等。

比如Bittorrent 协议的识别,是通过反向工程的方法对其对等协议进行分析。

对等协议由一个握手开始,后面是循环的消息流,每个消息的前面,都有一个数字来表示消息的长度。

在其握手过程中,首先是先发送19,跟着是字符串“BitTorrent protocol”。

那么“19BitTorrent Protocol”就是Bittorrent 的“特征字”。

应用层网关识别技术有些业务的控制流和业务流是分离的,业务流没有任何特征。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应用层网关识别技术。

应用层网关首先识别出控制流,并根据控制流的协议通过特定的应用层网关对业务流进行解析,从而识别出相应的业务流。

对于每一个协议,需要有不同的应用层网关对其进行分析。

行为模式识别技术行为模式识别技术基于对终端已经实施的行为的分析,判断出用户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者即将实施的动作。

通常用于无法根据协议判断的业务的识别。

比如SPAM(垃圾邮件)业务流和普通的Email 业务流从Email 的内容上看是完全一致的,只有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才能够准确的识别出SPAM 业务。

可以通过构建包含一下参数的行为模型来进行识别:发送邮件的速率
目的邮件地址数目、变化频率
源邮件地址数目、变化频率
邮件被拒绝的频率
检索论文:高效深度报文检测的研究与实现国防科大
面向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应用层协议识别技术研究
应用层协议识别算法综述
基于内容分析的协议识别研究
一种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识别方法研究
协议行为审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应用层协议识别算法综述
聚类分析
文献[2]中指出: 聚类是将数据划分成群组的过程。

通过确定数据之间在预先制定的属性上的相似性来完成聚类任务,这样最相似的数据就聚集成簇。

聚类与分类的不同点:聚类的类别取决于数据本身;而分类的类别是由数据分析人员预先定义好的。

聚类算法的分类:一般可分为基于层次的,基于划分的,基于密度的,基于网格的和基于模型的五种。

协议关联分析
DPI与DFI
应用服务监控
应用服务管理
系统实现
引文
[1]孟磊磊,硕士论文,基于行为特征的P2P应用识别方法的研究,4,2011。

[2]胡庆林,叶念渝,朱明富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综述《计算机工程》2007。

[3]朱洪亮面向业务感知的流量监控技术研究博士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