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PPT课件36 人教版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消化期
十二指肠 胆囊
肝胆汁 胆囊胆汁
肝细胞
非消化期
胆囊:储存胆汁;浓缩胆汁
墨绿色,弱酸性
3、胆汁的作用
(1).作为乳化剂; (2).运输脂肪分解产物;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④ (4).中和部分胃酸; ⑤ (5).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 ⑥ 胆盐的肠-肝循环。
意义:
促进胆汁 分泌(利胆 剂 )。
头期、胃期和肠期胰液分泌
三、胆汁的分泌及其作用
1、性质
肝细胞 生成胆汁 直接分泌 胆囊贮存 肝胆汁:金黄色,pH 7.4 胆囊胆汁:棕黄色,pH 6.8 (深绿色)
2、成分
无机物:水、碳酸氢盐、Na+、K+、Ca2+ 有机物: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
胆汁的分泌、 排出与胆囊的作用
金黄色,弱碱性
头期胃液分泌量约占整个消化期分泌量 的30%,胃液的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很高。
2.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分泌的胃液量占整个消化
期分泌量的60%,酸度也很高,但胃蛋白酶原的 含量较头期分泌少。
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量占整个消化液分泌量的约10% ,且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比胃期明显低。
**胃 液 分 泌 的 特 点
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 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 的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食物 刺激 迷走-迷走 反射
肽 NO
容受性 舒张
1.胃的容受性舒张
生理意义: ①使胃容纳大量食物又不明显改 变胃内压,利于胃容纳和储存食物;
②防止食物过早排空,有利于食
物在胃内的消化。
2、紧张性收缩 指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持 续收缩状态。 ——进食后活动加强 作用:维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促进 化学性消化,是胃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胃的紧张性收缩过度 胃下垂 降低 胃扩张
十二指肠 胆囊
肝胆汁 胆囊胆汁
肝细胞
非消化期
胆囊:储存胆汁;浓缩胆汁
墨绿色,弱酸性
3、胆汁的作用
(1).作为乳化剂; (2).运输脂肪分解产物;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④ (4).中和部分胃酸; ⑤ (5).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 ⑥ 胆盐的肠-肝循环。
意义:
促进胆汁 分泌(利胆 剂 )。
头期、胃期和肠期胰液分泌
三、胆汁的分泌及其作用
1、性质
肝细胞 生成胆汁 直接分泌 胆囊贮存 肝胆汁:金黄色,pH 7.4 胆囊胆汁:棕黄色,pH 6.8 (深绿色)
2、成分
无机物:水、碳酸氢盐、Na+、K+、Ca2+ 有机物: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
胆汁的分泌、 排出与胆囊的作用
金黄色,弱碱性
头期胃液分泌量约占整个消化期分泌量 的30%,胃液的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很高。
2.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分泌的胃液量占整个消化
期分泌量的60%,酸度也很高,但胃蛋白酶原的 含量较头期分泌少。
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量占整个消化液分泌量的约10% ,且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比胃期明显低。
**胃 液 分 泌 的 特 点
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 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 的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食物 刺激 迷走-迷走 反射
肽 NO
容受性 舒张
1.胃的容受性舒张
生理意义: ①使胃容纳大量食物又不明显改 变胃内压,利于胃容纳和储存食物;
②防止食物过早排空,有利于食
物在胃内的消化。
2、紧张性收缩 指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持 续收缩状态。 ——进食后活动加强 作用:维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促进 化学性消化,是胃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胃的紧张性收缩过度 胃下垂 降低 胃扩张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头期胃液分泌特点:
分泌时间2-4h,分泌量30%
酸多、 酶多,消化力强。
①既有条件反射,又有非条件反射;因此分泌量受
情绪和食欲的影响很大。 ②既有神经调节又有神经-体液调节,以前者为主。
第二十八页,共69页。
⑵ 胃期胃液分泌
食物刺激胃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
扩张刺激
食
物
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 壁内神经丛 (短反射)
第四十页,共69页。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最重要的消化液)
肝胰腺 胆胰管
胰腺导管
十二指肠
内分泌:
胰腺 胰岛→胰岛素
外分泌:
腺泡细胞→胰酶
小导管细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分、HCO3-
第四十一页,共69页。
㈠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无色碱性液体,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pH为7.8-8.4
分泌量:1-2 L /d
+ 粘液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1.保护胃粘膜免受H+侵蚀 2.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被激活,防止酶对 胃粘膜的消化作用
第二十页,共69页。
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⑴胃粘膜屏障
➢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 胃上皮的紧密连接
⑵前列腺素 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
刺激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 增加胃血流以促进胃粘膜的修复
奥美拉唑
餐后碱潮 HCl
基底膜
第十七页,共69页。
顶端膜
(2)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PH。 ②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③杀菌作用。 ④与钙和铁结合成可溶性盐,促进其吸收。
⑤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⒉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
消化与吸收课件PPT课件

预防措施
预防吸收不良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肠道功能,注意饮食卫生和避免过 度饮食。
其他消化与吸收相关疾病
• 总结词:其他消化与吸收相关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 详细描述:这些疾病各有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如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胃炎是由于胃黏
膜炎症引起的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 治疗建议: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 • 预防措施:预防这些疾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情绪压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收。
预防消化与吸收问题的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消化 道健康水平。
控制情绪压力
情绪压力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应学会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摄入不洁、变质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 和感染病菌。
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
如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及 早治疗。
04 消化与吸收的疾病与问题
消化不良
总结词
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问题,表现 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治疗建议
针对消化不良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 措施,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等。
详细描述
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胃酸过多、胃酸 过少、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引起的,也 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 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导致的。
01
02
03
04
物理消化
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将食物破碎成小块,便于吞
咽和进一步消化。
预防吸收不良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肠道功能,注意饮食卫生和避免过 度饮食。
其他消化与吸收相关疾病
• 总结词:其他消化与吸收相关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 详细描述:这些疾病各有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如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胃炎是由于胃黏
膜炎症引起的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 治疗建议: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 • 预防措施:预防这些疾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情绪压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收。
预防消化与吸收问题的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消化 道健康水平。
控制情绪压力
情绪压力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应学会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摄入不洁、变质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 和感染病菌。
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
如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及 早治疗。
04 消化与吸收的疾病与问题
消化不良
总结词
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问题,表现 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治疗建议
针对消化不良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 措施,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等。
详细描述
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胃酸过多、胃酸 过少、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引起的,也 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 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导致的。
01
02
03
04
物理消化
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将食物破碎成小块,便于吞
咽和进一步消化。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
4.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 黏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示意图
少量水 胃
毛
毛 细 血 管
无机盐.维生素.水 葡萄糖.氨基酸
小 肠
甘油 脂肪酸
细 淋 巴
管
少量水.无机盐. 大肠 部分维生素
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没有吸收功能;能消化淀粉
3.小肠壁的粘膜层向肠腔形成的绒毛状突起结构 是___小__肠__绒__毛____,凹陷而形成的结构是 ___肠__腺______.
4.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 是_葡__萄__糖_、_氨__基__酸_、_甘__油_和__脂__肪__酸_,它们消化 的起始部位分别是__口__腔__、__胃__、__小__肠__.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 唾液淀粉酶能将部分淀 粉转变成麦芽糖
生活温馨提示: 1、吃饭要细嚼慢咽。 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 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 4、饭凉了要加热再吃。
1毫升 花生油 + 5滴胆汁摇匀
(1)
1毫升 花生油 + 5滴水摇匀
(2)
水+植物油
水+植物油+胆汁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 (蛋白酶) (多种酶) 化酶)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酶是由活细 胞产生的、具 有催化能力的 一类有机物, 食物的形状酶、体积越小, 消化速度越快。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 黏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示意图
少量水 胃
毛
毛 细 血 管
无机盐.维生素.水 葡萄糖.氨基酸
小 肠
甘油 脂肪酸
细 淋 巴
管
少量水.无机盐. 大肠 部分维生素
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没有吸收功能;能消化淀粉
3.小肠壁的粘膜层向肠腔形成的绒毛状突起结构 是___小__肠__绒__毛____,凹陷而形成的结构是 ___肠__腺______.
4.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 是_葡__萄__糖_、_氨__基__酸_、_甘__油_和__脂__肪__酸_,它们消化 的起始部位分别是__口__腔__、__胃__、__小__肠__.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 唾液淀粉酶能将部分淀 粉转变成麦芽糖
生活温馨提示: 1、吃饭要细嚼慢咽。 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 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 4、饭凉了要加热再吃。
1毫升 花生油 + 5滴胆汁摇匀
(1)
1毫升 花生油 + 5滴水摇匀
(2)
水+植物油
水+植物油+胆汁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 (蛋白酶) (多种酶) 化酶)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酶是由活细 胞产生的、具 有催化能力的 一类有机物, 食物的形状酶、体积越小, 消化速度越快。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课件

口腔、胃、小肠
3.D中含有哪些消化酶?
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1、人患急性胃肠炎,造成严重脱水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喝水被尿排出
D B、汗液蒸发过多
C、病人喝水过少
D、喝进的水不能吸收入血液
D 2、吃饭时细嚼慢咽的好处主要是( )
A、可品味食物
B、防止食物误入气管Fra bibliotekC、可将淀粉彻底分解 D、减轻肠胃负担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小肠
小
大
肠
肠
1、小肠很 长(5-6米)
1、大肠长1.5米
2、内表面积 大(皱襞、绒毛) 2、只有皱襞,没有绒毛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 和毛细淋巴管壁很_薄__,都只 有_一__层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很 容易通过.
六类营养物质的吸收
少量的水、 无机盐、酒精
少量的水、 无机盐、 部分维生素
唾液淀粉酶 淀粉
口腔
麦芽糖
思考
粉碎馒头时,不用刀子切,而在口腔中嚼碎, 再进行实验,可不可以?
口腔中含有唾液, 会破坏单一变量
解读曲线图
脂肪
图示淀粉、蛋白
淀粉
质、脂肪在消化
道中各部位(依
次用A、B、C、
D、E 表示)被
消化的程度。
咽和 胃 小肠
食道
1.图中哪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Y
2.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小结1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
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
化 系
大消化腺 肝脏: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
统
(外) 胰腺:胰液,含消化糖类、脂肪、
4.2.2 消化与吸收 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麦芽糖
(2)淀粉遇碘__变__蓝__,而麦芽糖遇碘_不__会__变__蓝___。
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 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2)作出假设:
馒头的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 有关系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规范操作。
模拟实验
• 1.能否在人的口腔中做这些实验?
3.糖类、蛋白质、脂肪起始消化的器官是( B) A.胃、小肠、大肠 B.口腔、胃、小肠 C.口腔、胃、肝脏 D.口腔、小肠、大肠
4.下列消化液中哪项消化食物起的是物理变化( C)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5.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C)
• 在人的口腔中,实验现象无法观察,唾液的分泌也不可控制, 因此,要探究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
• 模拟牙齿的咀嚼:把馒头块捏或切成碎屑 • 模拟舌头的搅拌:用玻棒搅拌或摇晃试管 • 模拟唾液的分泌:取自己新鲜的唾液(重要) • 如何取新鲜的唾液? • 1.小组指定一个同学;2.先漱口;3.棉絮吸取;4.含少量水吐出;
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 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更加 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的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一般含消化酶) 。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2、脂肪:体液调节(肠抑胃素) 3、高张溶液:神经调节(肠-胃反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主要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1)定义:食物刺激口、咽部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 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
2)意义:大量食物摄入,而胃内压保持不变,准备 容纳食物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胃(9)-8,9(s)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内在神经系统
1.分类 1)粘膜下神经丛 2)肌间神经丛 2.作用: 调节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内在神经丛
交感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肌 间 神 经 粘膜丛 下神 经丛
概(4) -3(I )
三.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一)胃肠激素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 质. (二)胃肠激素生理作用
Ⅴ.Ⅶ.Ⅸ.Ⅹ
中枢
迷走神经 (Ach)
胃腺分泌
G细胞 胃液特点:酶及酸含量均很高,占总量30%
促胃液素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胃期(神经和体液调节)
作用机制:
X
X
胃底胃体机械刺激───→ 中枢─────
食 物 胃幽门部机械刺激──→ 壁内神经丛──→胃腺分泌胃液↑ 对
胃幽门部化学刺激──→ 幽门部G细胞──→ 胃泌素↑
(一)咀嚼:随意性的反射动作 机械性消化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二)吞咽:三期
第一期:口腔—胃 随意性 第二期:咽—食管上端 反射 第三期:食管下端—胃 蠕动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口(3)2,3(m )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主要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1)定义:食物刺激口、咽部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 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
2)意义:大量食物摄入,而胃内压保持不变,准备 容纳食物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胃(9)-8,9(s)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内在神经系统
1.分类 1)粘膜下神经丛 2)肌间神经丛 2.作用: 调节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内在神经丛
交感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肌 间 神 经 粘膜丛 下神 经丛
概(4) -3(I )
三.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一)胃肠激素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 质. (二)胃肠激素生理作用
Ⅴ.Ⅶ.Ⅸ.Ⅹ
中枢
迷走神经 (Ach)
胃腺分泌
G细胞 胃液特点:酶及酸含量均很高,占总量30%
促胃液素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胃期(神经和体液调节)
作用机制:
X
X
胃底胃体机械刺激───→ 中枢─────
食 物 胃幽门部机械刺激──→ 壁内神经丛──→胃腺分泌胃液↑ 对
胃幽门部化学刺激──→ 幽门部G细胞──→ 胃泌素↑
(一)咀嚼:随意性的反射动作 机械性消化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二)吞咽:三期
第一期:口腔—胃 随意性 第二期:咽—食管上端 反射 第三期:食管下端—胃 蠕动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口(3)2,3(m )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人体的消化系统)课件(人教版生物)

肝脏
胃腺 胰腺 肠腺
讲授新课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特别提醒:解剖图 上器官的位置和你 实际的位置正好是
相反的哦!
在你的身体上,你能找到这些器官的大致位置吗?
讲授新课
消化道中各器官的功能
口腔
1.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咽
2.咽: 食物的通道。
食道
3.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取
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请看右图中一家三口 的对话。母亲说的话有道 理吗?为什么?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概述食物消化的过程。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讲授新课
思考讨论
1.食物当中有哪些营养物质?我们人体当中有没有这些 营养物质?(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当中有没有这些营养物 质?) 2.是不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直接就能变成你身体的物质? 如此,你吃一块肉,这块肉能不能直接长到你身上?那 要经过什么过程呢?
加入2滴碘液,摇匀。视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A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1)
•B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2)
•C块状馒头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
讲授新课
实验结果: (1)管内颜色最浅,通过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
粉分解成麦芽糖。 (2)管内颜色最深,通过搅拌、加清水,馒头中的淀
化
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和 消化系统的组成
吸
取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等器官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胃腺 胰腺 肠腺
讲授新课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特别提醒:解剖图 上器官的位置和你 实际的位置正好是
相反的哦!
在你的身体上,你能找到这些器官的大致位置吗?
讲授新课
消化道中各器官的功能
口腔
1.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咽
2.咽: 食物的通道。
食道
3.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取
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请看右图中一家三口 的对话。母亲说的话有道 理吗?为什么?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概述食物消化的过程。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讲授新课
思考讨论
1.食物当中有哪些营养物质?我们人体当中有没有这些 营养物质?(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当中有没有这些营养物 质?) 2.是不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直接就能变成你身体的物质? 如此,你吃一块肉,这块肉能不能直接长到你身上?那 要经过什么过程呢?
加入2滴碘液,摇匀。视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A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1)
•B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2)
•C块状馒头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
讲授新课
实验结果: (1)管内颜色最浅,通过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
粉分解成麦芽糖。 (2)管内颜色最深,通过搅拌、加清水,馒头中的淀
化
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和 消化系统的组成
吸
取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等器官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呢?
作出假设: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切碎馒头块 用玻璃棒搅拌 用凉开水漱口,口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取出,将棉絮里的唾液挤压到 小烧杯中。(或者用舌尖顶住下颌齿口微微张开)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B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例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37 ℃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冷 却,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选择的两支试 管是( )
B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第二节
提问:1、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 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这些营养物质都能被直接吸收吗? 不是,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而糖类、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的物质,
必须被消化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
3、什么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 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脂肪酸
营
定义:
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
养 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
少量水、 无机盐和 酒精
物 循环的过程。 质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的 方式: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吸 小肠内水分、无机盐、
收
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由小 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甘油、
脂肪酸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
淀粉液
37 ℃
清水 例3.图11是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几个步骤:①、甲图中两个试管首先要加
入2毫升
,乙图中是两试管放入
的水中恒温。②、丙图中向1号试管加入2毫
唾液 升 ,而向2号试管加入2毫升
.③、丁图为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碘液,可见 号
试管变成蓝色,而 号试没有变为蓝色,这是因为 试管内的淀粉被
方式
物理性消化:
胆汁的乳化作用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4、消化是靠什么来完成?
消化系统
5、消化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功能又是什么? 请看书29页图解,归纳出消化系统组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的起始
部位,内有牙齿. 舌和唾液腺.
口腔
食物的通道 咽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变__蓝______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_____唾__液__淀__粉__酶__对__淀__粉__的__消__化__作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____淀__粉__的__消__化__需__要__一__定__的__时__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化道的起止部位分别
是(⑿ )口__腔___和( ⑥)_肛__门__(4)有的人怕吃油腻的食 物,是因为(③ )__肝_脏 __分泌的_胆__汁_不足而影响_脂__肪_的 消化。(5)图中⑨是__胰_ 腺___分泌__胰__液___;小肠的起始 部分是( ⑤ )_十__二指肠 __;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人体最大的消
化腺,分泌胆汁 肝脏
十二指肠
小肠的起始部位,内 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
大肠的起始部位, 在腹腔的右下部.
盲肠
阑尾
唾液腺
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 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食道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
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
胃 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
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胰 分泌胰液
小肠
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
淀粉
1)X曲线代表的是
大肠 暂时贮存粪便
肛门
小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__腔___→_咽__→食___道__→ _胃__→_小__肠__→大___肠__→_肛__门__
唾液腺 唾液 (淀粉酶)
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
胰腺 胰液 (多种酶)
消化腺
肝脏
胃腺 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
腺
肠腺
胆汁 (没有消化酶) 胃液 (蛋白酶) 肠液 (多种酶)
少量水、无 机盐和部分 维生素
管吸收。
1.小肠很长(5-6米)
3、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2.内表面积大(有皱襞、小肠绒毛)
小肠
毛细淋巴管
肠腺
4.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很薄,只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哪些特点?P33
解读曲线图
分析书31页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消化成了
1 的缘故。
2
④、图中几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甲,丙,乙,丁
食物的消化过程
口腔 唾液、肠液、胰液 麦芽糖 胃 胃液、肠液、胰液 多肽
葡萄糖 氨基酸
小肠 胆汁、肠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唾液、肠液麦芽糖 肠液、胰 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液 多肽 肠液、胰 液 氨基酸
胆汁
肠液、胰 液
课堂练习:
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 场所是[⑦ ]__小_肠_____。消化道中 最膨大的部分是[⑩ ]_胃__。 (2)分
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 是[③ ]__肝_脏____ 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
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口腔温度
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 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碎屑与 2毫升清水 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 2毫升唾液 不搅拌混合。
思考:
1、各试管分别模拟了口腔的什么作 用? 2、有无对照组?如果有,有几组? 哪些组形成对照?变量分别是什么? 3、2号和3号是对照组吗?为什么?
实验现象
碘液
1
馒头碎屑与2 毫升唾液搅拌 混合。
2
馒头碎屑与2 毫升清水搅拌 混合。
3
馒头小块与2 毫升唾液不搅 拌混合。
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淀粉的消化需要唾液淀粉酶的 作用 淀粉的消化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 的搅拌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
例1: 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 mL清水或唾液。
作出假设: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切碎馒头块 用玻璃棒搅拌 用凉开水漱口,口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取出,将棉絮里的唾液挤压到 小烧杯中。(或者用舌尖顶住下颌齿口微微张开)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B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例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37 ℃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冷 却,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选择的两支试 管是( )
B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第二节
提问:1、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 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这些营养物质都能被直接吸收吗? 不是,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而糖类、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的物质,
必须被消化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
3、什么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 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脂肪酸
营
定义:
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
养 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
少量水、 无机盐和 酒精
物 循环的过程。 质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的 方式: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吸 小肠内水分、无机盐、
收
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由小 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甘油、
脂肪酸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
淀粉液
37 ℃
清水 例3.图11是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几个步骤:①、甲图中两个试管首先要加
入2毫升
,乙图中是两试管放入
的水中恒温。②、丙图中向1号试管加入2毫
唾液 升 ,而向2号试管加入2毫升
.③、丁图为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碘液,可见 号
试管变成蓝色,而 号试没有变为蓝色,这是因为 试管内的淀粉被
方式
物理性消化:
胆汁的乳化作用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4、消化是靠什么来完成?
消化系统
5、消化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功能又是什么? 请看书29页图解,归纳出消化系统组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的起始
部位,内有牙齿. 舌和唾液腺.
口腔
食物的通道 咽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变__蓝______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_____唾__液__淀__粉__酶__对__淀__粉__的__消__化__作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____淀__粉__的__消__化__需__要__一__定__的__时__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化道的起止部位分别
是(⑿ )口__腔___和( ⑥)_肛__门__(4)有的人怕吃油腻的食 物,是因为(③ )__肝_脏 __分泌的_胆__汁_不足而影响_脂__肪_的 消化。(5)图中⑨是__胰_ 腺___分泌__胰__液___;小肠的起始 部分是( ⑤ )_十__二指肠 __;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人体最大的消
化腺,分泌胆汁 肝脏
十二指肠
小肠的起始部位,内 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
大肠的起始部位, 在腹腔的右下部.
盲肠
阑尾
唾液腺
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 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食道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
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
胃 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
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胰 分泌胰液
小肠
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
淀粉
1)X曲线代表的是
大肠 暂时贮存粪便
肛门
小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__腔___→_咽__→食___道__→ _胃__→_小__肠__→大___肠__→_肛__门__
唾液腺 唾液 (淀粉酶)
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
胰腺 胰液 (多种酶)
消化腺
肝脏
胃腺 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
腺
肠腺
胆汁 (没有消化酶) 胃液 (蛋白酶) 肠液 (多种酶)
少量水、无 机盐和部分 维生素
管吸收。
1.小肠很长(5-6米)
3、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2.内表面积大(有皱襞、小肠绒毛)
小肠
毛细淋巴管
肠腺
4.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很薄,只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哪些特点?P33
解读曲线图
分析书31页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消化成了
1 的缘故。
2
④、图中几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甲,丙,乙,丁
食物的消化过程
口腔 唾液、肠液、胰液 麦芽糖 胃 胃液、肠液、胰液 多肽
葡萄糖 氨基酸
小肠 胆汁、肠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唾液、肠液麦芽糖 肠液、胰 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液 多肽 肠液、胰 液 氨基酸
胆汁
肠液、胰 液
课堂练习:
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 场所是[⑦ ]__小_肠_____。消化道中 最膨大的部分是[⑩ ]_胃__。 (2)分
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 是[③ ]__肝_脏____ 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
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口腔温度
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 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碎屑与 2毫升清水 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 2毫升唾液 不搅拌混合。
思考:
1、各试管分别模拟了口腔的什么作 用? 2、有无对照组?如果有,有几组? 哪些组形成对照?变量分别是什么? 3、2号和3号是对照组吗?为什么?
实验现象
碘液
1
馒头碎屑与2 毫升唾液搅拌 混合。
2
馒头碎屑与2 毫升清水搅拌 混合。
3
馒头小块与2 毫升唾液不搅 拌混合。
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淀粉的消化需要唾液淀粉酶的 作用 淀粉的消化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 的搅拌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
例1: 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 mL清水或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