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ppt

合集下载

物理弹力ppt课件

物理弹力ppt课件
压缩弹力
当物体受到压缩形变时,弹力沿 着作用点与两固定点连线的方向 ,大小等于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 。
弯曲弹力
弯曲弹力的方向
弹力垂直于通过接触点的弯曲平面, 并指向使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弯曲弹力的计算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弯曲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弯曲程度成正比 ,与物体的刚度成正比。
剪切弹力
设计弹簧
在设计弹簧时,需要根 据所需弹力和弹簧的用 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 计参数,以满足使用要 求。
05
弹力的实验验证
拉伸实验
总结词
通过观察弹性材料在拉伸状态下的形变 和恢复情况,验证弹力的存在和性质。
VS
详细描述
在拉伸实验中,我们将弹性材料的一端固 定,另一端施加逐渐增大的拉力,观察材 料形变和恢复的过程。随着拉力的增加, 材料逐渐伸长,当拉力撤销后,材料恢复 原状,这一现象证明了弹力的存在。通过 测量形变量和拉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分析 弹力的性质和规律。
应力状态
应力状态对弹力有显著影响。例如,在拉伸或压缩状态下,材料 的弹力表现会有所不同。
应力集中与分散
应力集中和分散的程度也会影响材料的弹力。例如,缺口、孔洞等 应力集中区域可能导致弹力降低。
疲劳与损伤
长期承受循环应力会导致材料疲劳和损伤,从而影响其弹力。
04
弹性形变与胡克定律
弹性形变的概念
弹性形变
牛顿第二定律法
通过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和外力关系,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弹 力。
03
弹力的影响因素
材料的影响
材料种类
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不同,对弹 力的影响较大。例如,金属材料 通常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而高
分子材料则较低。

人教版物理八下《弹力》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下《弹力》ppt课件
3
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 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 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 么样 回忆压弹簧 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3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4
思考: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3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5
例子
提出 问题
书放在桌面上
书对桌面: 压力
桌面对书: 支持力
;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
求;
使用时注意:看 调 测 读四个环节; 17
注意:
1 测量前;明确量程和分度值; 被测量的力不能大于测力 计的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最好对被测量预先估计;
2 使用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 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 弹簧 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 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调零;
书发生形变吗 为什么 压力怎么来 的 桌子形变了吗 为什么 支持力怎么 来的
6
分析
桌子发生了形变;要恢 复原状;要向上恢复;所以 向上产生弹力支持力
书发生了形变;要恢复 原状;要向下恢复;所以向 下产生弹力压力
弹力产生条件:1物体直接接触 2 发生弹性形变
所以拉力 压力 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第2节 弹力
1
试一试,想一想
恢复到原 来形状
没有恢复到 原来形状
用力分别压弹簧 拉橡皮筋 挤压橡皮泥 捏面 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2
一 弹力:
1 弹性:受力时发生形 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 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2 塑性:形变后不能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课件 3.2 弹力 (共20张PPT)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课件 3.2 弹力 (共20张PPT)
第2节 弹力
生活中的形变
弹性形变: 能够恢复原状 塑性形变: 不能够恢复原状
弹性限度

探究1、是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对与其接 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称为弹力。 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 接触力 2、发生弹性形变 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即与使物体发生形 变的力的方向相反。

已知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有接触面光滑, 试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
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法 1、假设该处有弹力(或无弹力),通过受力 平衡来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2、假设该处与其接触的另一物体撤去,通过 判断物体能否维持原状来判断弹力是否存 在。

弹力方向判断

平面与平面,点与平面接触
FN
FNB FNA A
弹力方向判断

曲面与曲面接触
A
FNB B
FNA
曲面与曲面间的弹力方向: 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过球心!在两个球心的连线方向上)
小结:弹力方向的确定



接触面有平面: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接触面无平面,有曲面:垂直于曲面切面指 向受力物体;(若是球面,肯定过球心) 绳子 弹力:沿绳收缩的方向; 弹簧 弹力:与形变方向相反。

F-x图象
F=kx
F-l 图象
F=k (l-l0)
l0
l
轻绳、轻杆、轻弹簧
提供力的效果: 1、轻绳——只能提供拉力; 2、轻杆、轻弹簧——既能提供拉力, 又能提供支持力。

忽略质量的理想模型
轻绳、轻杆、轻弹簧
提供力的方向: 1、轻绳——沿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轻弹簧——沿弹簧轴线并与弹簧形变方向 相反; 3、轻杆—— 可沿杆的方向, 也可不沿杆的方向。

3.1 弹力 优秀课件(共32张PPT)

3.1 弹力 优秀课件(共32张PPT)
学习 目标
7.误差分析 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故存 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弹簧测力计刻度均匀
因为弹簧的弹力 F = kx 或 ∆F = k ∆ x ,所以弹簧测 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学习 目标
思考
1.实验中获得的 F-x 和 F-l (l 代表弹簧长度)图线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斜率代表什么物理量? 两图象均为倾斜的直线。图线的斜率均等于弹簧的 劲度系数。 2.若不考虑弹簧自重,如何在 F-l 图象中获得弹簧的 原长? 图线与横轴的截距代表弹簧的原长。
学习 目标
弹力的大小和胡克 定律
1.弹力的大小 (1)取决于物体的形变量 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 的弹力越小;形变消失,弹力消失。轻绳、轻弹簧 内部各处弹力大小相等。 (2)可借助物理规律求解 eg. 二力平衡
学习 目标
2.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 (2)公式:F = kx (3)适用范围: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 (4)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表示弹簧固有的力的性质。 k 的大小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即由弹簧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k 越大,弹簧越“硬”;k 越小,弹簧 越“软”。 在国际单位制中 k 的单位是 N/m。
1.弹力的方向可归纳为“有面垂面,有绳沿绳,有杆不一定 沿杆”。 2.轻绳只能产生拉力,形变消失或改变几乎不需要时间,弹 力可突变。 3.轻杆既可产生拉力,又可产生支持力,形变消失或改变几 乎不需要时间,弹力可突变。 4.弹簧既可产生拉力,又可产生支持力,一般形变变化需要 一段时间,弹力不能突变。
学习 目标
学习 目标
3.几种常见的弹力 (1)压力和支持力 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其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 物体。 (2)绳子与物体间的拉力 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绳中 的弹力常常叫作张力。 (3)弹簧的弹力 弹簧伸长时,弹力为拉力,方向沿弹簧指向弹簧收缩方向; 弹簧压缩时,弹力为支持力,方向沿弹簧向外。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共13张PPT)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共13张PPT)
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用字母 F 表示 力的单位: 牛顿 ( N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大 小
力的三要素:


力的表示:
作用点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一、弹性与范性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 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2.范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 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范性形变
实验室常见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弹簧封闭在内部
单位
弹簧 单位 刻度
指针
刻度盘
拉杆
拉杆
挂钩
挂钩
三、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
3.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 量就越大。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5N 量 程: 分度值: 0.2 N 1.4 N 测量值:
; 通 过弹簧中心 轴线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0”刻线(校零)、 量程和分度值 (2)来回拉动几下弹簧,避免摩擦和卡壳。
测量时:要使弹拉力方向沿螺旋弹簧中轴线方向。 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二、弹 力
1、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能产生力, 这个力叫做弹力
相互接触
2、弹力产生的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
3、常见的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桌面会发生形变吗?
放在书桌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
绳子对灯的拉力
4.弹力的方向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 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悬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悬线指向 悬线收缩的方向。

新版必修一第2课《弹力》(共16张PPT)学习PPT

新版必修一第2课《弹力》(共16张PPT)学习PPT
2、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A(g.=1只0m要/两s2物)B体.接触只就一要定产两生弹物力 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1、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书和木板所受的弹力
2单、位一:切牛物每体米C在,.力的符只作号用N/要下m 都两会发物生形体变 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2.分析A对C有无弹力作用
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 1、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书和木板所受的弹力
粉笔盒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粉笔盒发生了形变。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D 3、弹力的作用点:两物体接触处,在受力物体上。
F=kx 2、分析小球受到的弹力
1、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1,书)和木如板所平受的衡弹力则利用力的平衡来计算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1、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
C.只要两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2弹)力 弹簧弹力大小计算—— 胡克定律
C
及时突破
4.分析圆球受到几个弹力作用
FN
三、几种弹力及其方向、作用点
1、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
(1)绳子(弹簧)的拉力方向是沿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被支持) 的物体。
2、方向: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 相反(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课堂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 支持的物体。

弹力ppt

弹力ppt

2、使用方法:
1.弹簧弹性
(1)观 量程、分度值 2.摩擦
察: (2)检 查不能超量程
(3)测 力的方向要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读记:视线与刻度板垂直
示数表示钩上所受拉力的大 小
其他弹簧测力 计
握力计 托盘称 弹簧秤
练习
某同学用10N的力,向右拉弹簧 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问示数 是多少?墙对弹簧称的拉力是多少? (不计称的自重)
3、弹力的种类
F
F


F

F

支持力、压力、拉力 等
三、弹簧测力计 (测力工具)
刻度盘
单 位
弹簧
指 针
挂 钩
三、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L0=5c m
L1=6c m
L2=7c m
L3=8c m
1c m
2c m
3c
F1=2 N
F2=4 N
m
F3=6 N
F=50 N
F
F=50 N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力的作用效果
? 改变物体形状,使它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恢复到原来形 弹性状形变
没有恢复到原来形 塑状性形 变
一、弹性、塑 性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能自动恢
复到原状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不能自动 恢复原状
橡皮



原 状
10 N
10 N
F= 10N
练习
某同学用10N的力,向左、右同时 拉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问 测力计示数是多少?(不计称的自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检查
调零 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拉几次
1.弹簧弹性 2.摩擦 3.归零
不能超量程 (3)测量 力的方向要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读记:视线与刻度板垂直 示数表示钩上所受拉力的大小
其他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托盘称
弹簧秤
练习 某同学用10N的力,向右拉弹簧测 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问示数是 多少?墙对弹簧称的拉力是多少? (不计称的自重)
F=50N
F
F=50N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形状,使它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恢复到原来形状
弹性形变
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
塑性形变
一、弹性、塑性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能自动恢复 到原状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不能自动恢 复原状
弹簧 原状 橡皮 泥
施加外力 停止用力 产生形变 形变消失
F拉 F推
F压
支持力、压力、拉力等
三、弹簧测力计 (测力工具)
刻度盘 单位
弹簧
指针
挂钩
三、弹簧测力计
1.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 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L0=5cm
L1=6cm
L2=7cm
L3=8cm
1cm

2cm 3cm
F1=2N F2=4N
F3=6N
2、使用方法: (1)观察:量程、分度值
10N
10N
F=10N
练习 某同学用10N的力,向左、右同时拉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问测 力计示数是多少?(不计称的自重)
F=10N
10N
F=10N
原状
施加外力 停止用力 产生形变 形变保留
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塑性形变
二、弹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哪幅图中,A、B之间有弹力?
A 甲
B
A B

FB
A B

FA
2、产生条件
①物体相互接触
②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有的形变明显、有的形变微小
物理方法: 转换法
3、弹力的种类
F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