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弹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弹力的ppt课件
斜面向上的分力,以平衡重力。
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 生形变时,形变产生的弹力会对施加外 力的物体产生反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保持平衡或运动状态的原因。
05
弹力实验与探究
弹力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01
02
03
04
实验目的明确
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 为了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还是为了验证胡克定律。
八年级弹力
目录
• 弹力的定义 • 弹力的性质 • 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弹力与重力的关系 • 弹力实验与探究
01
弹力的定义
什么是弹力
01
弹力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形变,在外力撤销后能恢复原状 的力。
02
弹力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广 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 。
弹力的产生条件
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且存在挤压作用。
橡皮筋
橡皮筋是一种弹性材料,具有较 高的弹性和恢复性,常用于捆绑
、固定和拉伸等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橡皮筋被广泛用 于各种场合,如固定物品、制作
简易玩具、制作手工艺品等。
橡皮筋的弹性和耐久性在不同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会有所变化,因 此需要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
橡皮筋。
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膨胀,为乘员提 供额外的保护。
的力。
作用点
重力作用在物体上,而 弹力作用在接触面上。
方向
重力总是竖直向下,而 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大小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 量成正比,而弹力的大 小与物体的形变量和弹
性系数有关。
重力与弹力的联系
弹力是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后产生 形变,然后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 生的力,因此弹力的存在与重力
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 生形变时,形变产生的弹力会对施加外 力的物体产生反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保持平衡或运动状态的原因。
05
弹力实验与探究
弹力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01
02
03
04
实验目的明确
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 为了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还是为了验证胡克定律。
八年级弹力
目录
• 弹力的定义 • 弹力的性质 • 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弹力与重力的关系 • 弹力实验与探究
01
弹力的定义
什么是弹力
01
弹力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形变,在外力撤销后能恢复原状 的力。
02
弹力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广 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 。
弹力的产生条件
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且存在挤压作用。
橡皮筋
橡皮筋是一种弹性材料,具有较 高的弹性和恢复性,常用于捆绑
、固定和拉伸等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橡皮筋被广泛用 于各种场合,如固定物品、制作
简易玩具、制作手工艺品等。
橡皮筋的弹性和耐久性在不同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会有所变化,因 此需要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
橡皮筋。
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膨胀,为乘员提 供额外的保护。
的力。
作用点
重力作用在物体上,而 弹力作用在接触面上。
方向
重力总是竖直向下,而 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大小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 量成正比,而弹力的大 小与物体的形变量和弹
性系数有关。
重力与弹力的联系
弹力是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后产生 形变,然后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 生的力,因此弹力的存在与重力
弹力PPT课件(人教版)
4.其他情势的测力计
课堂小结
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产生
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反馈练习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
实验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
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F2=
。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
作要求。
使用时注意:看、调、测、读四个环节。
注意:
• 1.测量前,明确量程和分度值。被测量的力不能大于测力 计的量程,以免破坏测力计,最好对被测量预先估计。
• 2.使用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 手后视察指针是否能回到本来指导的位置,以检查指针、 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在视察弹簧测力计的 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调零。
• 3.测量时拉力方向应沿弹簧轴线的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 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 4.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3.物体由于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思考: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3)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例子
提出 问题
书放在桌面上
书对桌面: 压力
桌面对书: 支持力
书产生形变吗?为什么?压力怎么 来的? 桌子形变了吗?为什么?支持力怎 么来的?
弹力ppt课件原创力文档
弹力的分类
按性质分
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塑性形变 产生的弹力。
按形式分
拉伸或压缩形变产生的弹力、弯 曲形变产生的弹力、扭转形变产 生的弹力。
弹力与力的关系
弹力是物体间相互作 用的一种形式,是产 生于接触物体之间的 力。
弹力的单位是牛顿,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 单位。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形变量成正比,形变 量越大,弹力越大。
弹力PPT课件原创力文档
目录
• 弹力的基本概念 • 弹力的表现形式 • 弹力的计算方法 • 弹力与生活 • 弹力的未来发展
01
弹力的基本概念
弹力的定义
弹力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在 形变后除去外力又恢复原状的性
质。
弹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 变。
弹力的方向
与形变方向相反,沿着接触面垂直 指向受力物体。
映了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
弹性模量公式
E = σ / ε,其中E为弹性模量,σ 为应力,ε为应变。
影响因素
弹性模量与材料的种类、温度、 加载速率等因素有关。
弹力计算实例
实例一
一根弹簧受到10N的拉力,弹簧伸长 了2cm,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实例二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地面上, 受到地面支持力为50N,求物体的形 变量。
弹力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结词
弹力的应用前景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涌现。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弹力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同时,随着人们对 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弹力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因此,加强弹力的研究和应 用开发,将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B,形变不断加大,弹力变大,B正确。从B到A,形变不
断减小,弹力变小,C正确。
拉力(张力)FT、T,摩擦力f、静摩擦力f0 、A对B的力FAB
受力分析的突破
①确定“研究对象”,研究“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②根据速度改变/加速度a或形变找力
③利用相互性找力(转换对象)
④力一定有施力物体
⑤标注规范
bj
四、重力(非接触力)
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
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
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
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
力。
③假设法:假设有弹力,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④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
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将侧壁、斜面用海
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橡皮条)或细绳来替换。
九、弹力有无的判断
是否发生形变有时无法确定?此时如何判断弹力有无
①状态法: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大致分为两类:平
衡态、非平衡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大致分为两类:
平衡态、非平衡态),受力分析(如静止二力平衡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
有无、弹力大小。
②撤去法: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
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
方向改变了
用手压锯条,锯条变弯
用手拉橡皮条,橡皮条
变长
运动状态改变/
速度改变
(∆V≠0,a≠0)
原因?
形变
反过来: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即加速度a≠0)
或者形变 是否我们可以断言物体受到了力?
物体间的
断减小,弹力变小,C正确。
拉力(张力)FT、T,摩擦力f、静摩擦力f0 、A对B的力FAB
受力分析的突破
①确定“研究对象”,研究“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②根据速度改变/加速度a或形变找力
③利用相互性找力(转换对象)
④力一定有施力物体
⑤标注规范
bj
四、重力(非接触力)
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
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
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
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
力。
③假设法:假设有弹力,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④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
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将侧壁、斜面用海
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橡皮条)或细绳来替换。
九、弹力有无的判断
是否发生形变有时无法确定?此时如何判断弹力有无
①状态法: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大致分为两类:平
衡态、非平衡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大致分为两类:
平衡态、非平衡态),受力分析(如静止二力平衡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
有无、弹力大小。
②撤去法: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
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
方向改变了
用手压锯条,锯条变弯
用手拉橡皮条,橡皮条
变长
运动状态改变/
速度改变
(∆V≠0,a≠0)
原因?
形变
反过来: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即加速度a≠0)
或者形变 是否我们可以断言物体受到了力?
物体间的
弹力PPT课件(人教版)
关,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弹力的三要素 ②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表面,与恢复形变的
方向相同,与产生弹性形变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物体的接触面上 4.形变的普遍性:任何物体受力都能产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
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形变极其微小,要用特殊的方法
将其微小形变放大后才能显示出来。
考点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典型例题2】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中: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
小,利用的是____A_____;
A.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2)在进行图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___平__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2.塑性:物体受力时产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本
来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形变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力呢?
3.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产生条件:①物体间是否接触②接触处是否产生弹性形变。
①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弹性形变程度有
6.弹性限度 做做看 取出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 的力拉,产生较大形变。视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 能恢复原状吗?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本来的 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 度,否则会使弹簧破坏。
二、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由弹簧、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
方向相同,与产生弹性形变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物体的接触面上 4.形变的普遍性:任何物体受力都能产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
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形变极其微小,要用特殊的方法
将其微小形变放大后才能显示出来。
考点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典型例题2】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中: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
小,利用的是____A_____;
A.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2)在进行图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___平__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2.塑性:物体受力时产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本
来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形变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力呢?
3.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产生条件:①物体间是否接触②接触处是否产生弹性形变。
①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弹性形变程度有
6.弹性限度 做做看 取出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 的力拉,产生较大形变。视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 能恢复原状吗?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本来的 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 度,否则会使弹簧破坏。
二、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由弹簧、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
高中物理必修弹力ppt课件
支持力的计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支持 力大小等于反作用力大小 ,即F = N。
拉力
拉力的定义
物体受到的沿着绳子的拉力。
拉力的向
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拉力的计算
根据胡克定律,拉力大小等于弹簧的弹力大小,即F = kx。
推力
推力的定义
01
物体受到的沿着接触面的推力。
推力的方向
02
沿着接触面指向被推的物体。
接触的定义:两个物 体间接触是指它们相 互接触并挤压。
接触是弹力产生的必 要条件之一。
接触的例子:两个并 排放置的物体、手握 物体等。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的定义:物体受到外力 作用而发生形状变化,当外力撤 去后,物体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
弹性形变的分类:拉伸形变、压 缩形变、弯曲形变、剪切形变等
机械能守恒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中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弹力与动量守恒
1 2 3
弹力的定义
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与动量的关系
在碰撞等物理过程中,弹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 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动量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状 态的重要物理量。
动量守恒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动量守恒,即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用胡克定律计算弹力
胡克定律介绍
胡克定律是弹性力学的基本原 理之一,描述了弹性体在受到 力的作用时产生的形变与弹力
之间的关系。
胡克定律公式
F = 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 性系数,x为形变量。
实验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 以进一步分析胡克定律的表现 形式和特点。
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 重力 弹力
一、力 1、思考: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一、力 2、对力的理解
⑴ 力能够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⑵ 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吗?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 个推力的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跳高姿势的变化是不断刷新跳高成绩的关键之一,请你谈一谈背越式跳高与跨越 式跳高相比有什么优点.
如果直立身体翻越,那么运动员需要把重心提高到杆子半个身长以上才能全身 翻过去。(人的重心在身体中段) 而采用背越式,重心只要稍微高出杆子就可以翻越了。
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技术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例3.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D )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
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 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 的重力都一样大
G=mg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重力的大小: G = mg
•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 m 成正比 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一般情 况下取g = 9.8 N/kg,粗略计算中取g = 10N/kg 。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弹簧秤测重力的原理是什么?
注意: (1)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 (2)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不能说成物体对测力计的拉 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1 重力 弹力
一、力 1、思考: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一、力 2、对力的理解
⑴ 力能够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⑵ 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吗?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 个推力的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跳高姿势的变化是不断刷新跳高成绩的关键之一,请你谈一谈背越式跳高与跨越 式跳高相比有什么优点.
如果直立身体翻越,那么运动员需要把重心提高到杆子半个身长以上才能全身 翻过去。(人的重心在身体中段) 而采用背越式,重心只要稍微高出杆子就可以翻越了。
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技术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例3.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D )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
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 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 的重力都一样大
G=mg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重力的大小: G = mg
•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 m 成正比 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一般情 况下取g = 9.8 N/kg,粗略计算中取g = 10N/kg 。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弹簧秤测重力的原理是什么?
注意: (1)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 (2)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不能说成物体对测力计的拉 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N/kg,如果把它放在某个行星表面,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
面的2倍,则该物体在此行星表面的
D
A.质量为3 kg,所受重力为30 N
B.质量为6 kg,所受重力为60 N
C.质量为6 kg,所受重力为30 N
D.质量为3 kg,所受重力为60 N
4、画出图中静止的各球或杆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 解析:
(1)力的图示(精确描述力) ①大小:线段的长度 ②方向:箭头的方向 ③作用点:箭尾
(2)力的示意图(粗略描述力) ①方向:箭头的方向 ②作用点:箭尾
5N
F
F=20N
二、重力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 力叫做重力。
2.大小: G=mg
注: (1)G:重力,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四、弹力
(5)弹力的方向
①点、面类: 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N
B
面与面接触
A
点与面接触
点与点接触
四、弹力
②绳的拉力
未受到拉力时
绳子形变方向 拉力
绳弹力方向: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四、弹力 C
四、弹力
③杆的弹力
F
F
mg
mg
杆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要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弹簧形变方向 恢复形变方向
五、胡克定律
3.图像: 斜率表示劲度系数k
(1)弹力-弹簧形变量图像
F/N
F2 F1
x/m
x1 x2
F k F2 F1 F
x
x2 x1 x
(2)弹力-弹簧长度图像
F/N
F2 F1
l/m
l0 x1 x2
3.1 弹力 优秀课件(共32张PPT)
学习 目标
7.误差分析 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故存 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弹簧测力计刻度均匀
因为弹簧的弹力 F = kx 或 ∆F = k ∆ x ,所以弹簧测 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学习 目标
思考
1.实验中获得的 F-x 和 F-l (l 代表弹簧长度)图线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斜率代表什么物理量? 两图象均为倾斜的直线。图线的斜率均等于弹簧的 劲度系数。 2.若不考虑弹簧自重,如何在 F-l 图象中获得弹簧的 原长? 图线与横轴的截距代表弹簧的原长。
学习 目标
弹力的大小和胡克 定律
1.弹力的大小 (1)取决于物体的形变量 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 的弹力越小;形变消失,弹力消失。轻绳、轻弹簧 内部各处弹力大小相等。 (2)可借助物理规律求解 eg. 二力平衡
学习 目标
2.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 (2)公式:F = kx (3)适用范围: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 (4)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表示弹簧固有的力的性质。 k 的大小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即由弹簧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k 越大,弹簧越“硬”;k 越小,弹簧 越“软”。 在国际单位制中 k 的单位是 N/m。
1.弹力的方向可归纳为“有面垂面,有绳沿绳,有杆不一定 沿杆”。 2.轻绳只能产生拉力,形变消失或改变几乎不需要时间,弹 力可突变。 3.轻杆既可产生拉力,又可产生支持力,形变消失或改变几 乎不需要时间,弹力可突变。 4.弹簧既可产生拉力,又可产生支持力,一般形变变化需要 一段时间,弹力不能突变。
学习 目标
学习 目标
3.几种常见的弹力 (1)压力和支持力 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其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 物体。 (2)绳子与物体间的拉力 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绳中 的弹力常常叫作张力。 (3)弹簧的弹力 弹簧伸长时,弹力为拉力,方向沿弹簧指向弹簧收缩方向; 弹簧压缩时,弹力为支持力,方向沿弹簧向外。
7.误差分析 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故存 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弹簧测力计刻度均匀
因为弹簧的弹力 F = kx 或 ∆F = k ∆ x ,所以弹簧测 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学习 目标
思考
1.实验中获得的 F-x 和 F-l (l 代表弹簧长度)图线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斜率代表什么物理量? 两图象均为倾斜的直线。图线的斜率均等于弹簧的 劲度系数。 2.若不考虑弹簧自重,如何在 F-l 图象中获得弹簧的 原长? 图线与横轴的截距代表弹簧的原长。
学习 目标
弹力的大小和胡克 定律
1.弹力的大小 (1)取决于物体的形变量 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 的弹力越小;形变消失,弹力消失。轻绳、轻弹簧 内部各处弹力大小相等。 (2)可借助物理规律求解 eg. 二力平衡
学习 目标
2.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 (2)公式:F = kx (3)适用范围: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 (4)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表示弹簧固有的力的性质。 k 的大小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即由弹簧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k 越大,弹簧越“硬”;k 越小,弹簧 越“软”。 在国际单位制中 k 的单位是 N/m。
1.弹力的方向可归纳为“有面垂面,有绳沿绳,有杆不一定 沿杆”。 2.轻绳只能产生拉力,形变消失或改变几乎不需要时间,弹 力可突变。 3.轻杆既可产生拉力,又可产生支持力,形变消失或改变几 乎不需要时间,弹力可突变。 4.弹簧既可产生拉力,又可产生支持力,一般形变变化需要 一段时间,弹力不能突变。
学习 目标
学习 目标
3.几种常见的弹力 (1)压力和支持力 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其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 物体。 (2)绳子与物体间的拉力 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绳中 的弹力常常叫作张力。 (3)弹簧的弹力 弹簧伸长时,弹力为拉力,方向沿弹簧指向弹簧收缩方向; 弹簧压缩时,弹力为支持力,方向沿弹簧向外。
重力 弹力ppt(共18张PPT)
C
A.1 250 N/m
B.625 N/m
C.2 500 N/m
D.833 N/m
上各套一个轻环,两环用轻绳相连,现用恒力F沿OB方向拉下 ①两个弹性物体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弹力?
力的三要素:包含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⑥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受力特点?⑦课后P56 第2、3题
面的环 ,绳子的张力大小为 ? ,当两环稳定时 (1)物质性 (2)相互性 (3)矢量性 (4)独立性
(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导思:9min
①9min回顾课本P51-P56; ③重力产生原因?大小方向?重心位置与什么因素有关?
④什么是弹力?产生条件? ⑤胡克定律的内容?
⑥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受力特点?⑦课后P56 第2、3题
思考: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
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 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⑥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受力特点?⑦课后P56 第2、3题
可平衡摩擦力,可不平衡。
(1)使物体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自由展示
展
①两个弹性物体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弹力?
②产生弹力的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③弹力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④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⑤杯中水逐渐漏完,重心的变化情况?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 伸长量,比较l1、l2、l3、l4的大小。
对议:
①两个弹性物体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弹力?
②产生弹力的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③弹力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一练:
2、以下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D)
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B.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超出量程的力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
倾斜
D.使用时应避免弹簧、指针、秤钩与外壳
的摩擦
练一练:
3、若要准确测量一个大小约为10N的力, 下列规格的弹簧测力计中最合适的是 C ()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0N,分度值0.2N C.量程0-15N,分度值0.1N D.量程0-20N,分度值0.2N
重点小结:
一、力: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1.弹性形变 2.范性形变 三、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重点小结:
四、力的单位:牛顿 符号为N
五、弹簧测力计:力的测量工具
使用方法:
1.使用前: 观察测力计的“0”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
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符号为 N。
弹簧测力计
你托起两个鸡蛋所用 的力,大约就是1N。
(3) 使用方法
说明书: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所测 力的大小应在量程的范围内。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3、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 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0”刻度线处,若 不在,应校正“0”点。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 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 度盘垂直。
运动无处不在 奥运在我身边
§8.1 力 弹力
一、力的概念
力的概念最初是人们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 出来的。古人在打猎、奔跑、搏斗、提重物的过 程中都体会到了力的作用。
思考:什么是力呢,它的产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一、力的概念
活动:利用身边的物体体会力的作用?
人推木箱 手压弹簧
手拉绳子 绳提钢梁
总结:力的产生都需要有哪些共同的要求?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读数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力无所不在, 它左右着我们身边的一切活动
练一练: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
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B.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 会发生力的作用
C.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 立存在的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猜猜看 ?
一根头发, 需要多少牛顿能拉断的力?
动动手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再思考:这些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弹
性
形
变
观
察
两
停止用力 恢复原状
种
形
变
停止用力 不能恢复
范
性
形
变
想一想:
当你在拉长橡皮筋或压缩弹簧时, 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推力、支持力等也都是弹力
想一想?
物体弹性形变大小
b.两物体将要产生力的作用是不是还 要满足其他条件呢?
C、力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 思考:那么如何判断力的存在呢?
一、力的概念
3、效果: 球受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1
改
变
运
动
状
态
由静变动 由快变慢 由慢变快 方向改变
一、力的概念
3、效果: 形状变化或体积变化
思考:所有物体受力都会发生形变吗?
二、形变类型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读数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注意:
若指针不指在“0”刻线处,应调“0”; 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选一选: 弹簧测力计使用正确的是(A)
A
B
C
D
弹簧测力计 倒拉,指针 未指零
拉力方向与 弹簧轴线不 在一直线上
指针未指零 就使用
读 一
1.4N
外力大小
(活动1)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 大小的关系
压塑料尺的力越大, 拉弹簧的力越大, 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弹簧伸长得越 长。 越 大。
(活动1)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
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结论: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
力 越大 ,物体的形变越就大 。
(活动2)观察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4、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做一做: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 再感受一下4N的力有多大?
2、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挂上一只、两只钩码,
它们的示数分别为 0N.5、 N。1
3、用桌上的小纸条拉测力计,直到小纸条被 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测力计的示数)。 看一看需多大的力?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使用前: 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和“0”刻度线
练一练:
4、一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 的下端,该测力计的量 程为0__-5__N__,分度值是 _0_._2_N__,物体对弹簧测 力计的力大小为_3_._4_N_。
思考:
几个同学用一弹簧拉力
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
手臂撑直,则
()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人 木箱
手 绳子
物弹手体簧
推
拉
压
作用
物体
力是什么? 力是 物体 对 物体 的作用。
一、力的概念
1、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 2、条件: A、力必然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B、必须有推、拉、提、压等作用过程
分析:a.如图一人手持利斧劈开木桩的过程 中哪些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受力物体 和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弹簧测力计
(1)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 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就越长。
看一看:
1、弹簧测力计是由
组成的。
2、课本图8-5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
显示的最大测量值是 5N,分度值是 0N.2。
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2) 主要构造:
——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