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病一方》戴春福
医话四则1
整段语译
另外迁到一个房间里,用几斤螃蟹活着捣碎, 涂在他的全身。不到一两天的工夫,肿已消失 了,痘也透发了,原来是极顺的痘证。因为病 人被漆气伤害,而别的医生都不知道的缘故。
(四)脉理不可臆断
▪ 选自《对山医话》卷一。作者毛对山,字祥 麟,上海人,清末医家。《对山医话》成书 于1902年,凡四卷,为医学心得的随笔,先 在《医学报》上单篇连载,后汇编成书。
整段语译
名,可是取用时应该通俗。如果想要标新立异、 夸耀争奇,导致人们眼中生疏,心里不识,那 在危险紧急的时候,能保证不误事吗?
又有对于写草体字擅长的医生,对于他写 的医案人们不认识,关系还不大。至于药名, 那么药铺里的人怎能全都认识草体字呢?粗心 卤莽的人随意大略撮取药物而贻误病人,小心 谨慎的人,来回询问而耽搁了时间。可不可以 跟同仁们互相约定好,凡是写药方和医案,字 体必定要清爽,药名一定要通俗。
自见(xiàn): 自見。即讀《內經》,或取删節之
显示自己。
本,文義不貫,或守一家之説,至
道難明:其病一也。一在於
负:恃。
肤廓:文辞空泛 而不切实际。 古茂:古雅美盛。
胶柱鼓瑟:
淺嘗。畧觀書之大意,自負明理, 不知醫道至微至奥。前賢之書,闡 明其理,博大精深,不獨義非膚廓, 即其辭亦古茂。若草率以觀,既不 能識其精妙,且誤記誤會,遂有毫 釐千里之失:其病二也。一在於篤 嗜古人,不知通變。執《傷寒》、 《金匱》之說,不得隨時應變之方, 不考古今病情之異,膠柱鼓瑟,以 為吾能法古,治之不愈,即咎古人 之欺我也。甚至讀張子和
时五行阴阳的现 象对应联系。
之理。每調氣度脈,浪决人生死,
亦時或有驗。
调气度脉:指调整
自己的呼吸,诊视 憶昔避兵鄉里,對巷有吴某晨起
百家讲坛之大国医讲稿全集
大国医之王孟英(1)半痴山人2011-07-26 01:58:35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上传者:huyong 点击:403 [画外音]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要把病情、用药都详细的记录下来,这就是医案,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很早就开始了医案的记录,这些医案流传到今天,不仅是研究中医的珍贵资料,而且是对中医理论的最好说明,毕业于北京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对这些珍贵的中医医案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读,发现在那些简洁凝练的古文之中不仅蕴含着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一个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古代名医,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将为观众朋友们揭示中医医案中所记录的那一张张悬壶济世的陌生面孔,那一个个留传百世的神奇秘方,那一段段起死回生的真实传奇,敬请关注大国医之王孟英第一集《半痴山人》。
[罗大中]在清朝的道光四年,也就是公元1824年,在浙江的婺州那里,集中着很多的盐务商号,当地的负责主管盐务的领导叫周光远,这位这一年是27岁,周光远长的是什么样呢,他长得白白胖胖的,很有气派,这一天他工作之余就去了一次厕所,可是从厕所一出来,他就觉得不对劲了,为什么呢,他就觉得身上一阵发冷,然后出虚汗,别人看他说您这嘴唇怎么白了,然后他自己说话也没有力气,就躺到了地上,这下手下人吓坏了,说领导得了什么病啊,赶快请医生啊,于是就赶快请来了几位医生,这医生来了一诊断,说您这患的是痧症,什么是痧症叫经,痧症是过去称呼一些外感的传染病,是一个统称,他说这个痧症需要用芳香开窍的药物来治疗,就在这时候啊,医生还没开方子呢,只见人群里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计,这小伙计偷偷地伸出了手去摸周光远的脉,摸着摸着突然他脸色大变,他说脉微欲绝,这脉微弱的马上就摸不到了,这意味着什么,说这个人的阳气马上就要消失了,他说这个时候您在用芳香开窍的药,这人就危险了,大家一听都吓了一跳,说哪位说话呢,回头一看,嗨,一位小伙计,于是都笑了,说你一个小伙计你懂什么?人家有医生在哪儿呢,哪有你说话的份儿,你赶快闭嘴,可是这小伙计真急了,他就大声地说自己的主张,他说不能用芳香开窍的药,这个时候呢周光远虽然躲在地上,但是他心里还清楚,他就想,他说哎这小伙计说的症状怎么跟我的感觉还真相似啊,于是他就让手人他说就照这小伙计说的去做,大家一听都大跌眼镜,说领导你别不是病糊涂了吧,有医生在哪儿呢,您让一个小伙计给您看病能行吗,可是领导吩咐了,没办法,于是呢就问这个小伙计,说那你说吧,怎么治这病,这小伙计这时候真急了,他没有药,一低头,看到自己胸前佩戴的一块干姜,过去有些地方有人佩戴干姜来避寒邪,这姜有四五钱重,赶快摘下来,然后让人捣碎了,就熬了一碗干姜汤,给周光远喝下去了,为什么用姜呢,因为这个姜,生姜是可以发汗、解表,它同时还可以和中止呕,如果呕吐的话用生姜能起到止呕的作用,如果我不想发汗,我只想止呕怎么办?我们中医呢用湿的纸,把生姜给包上,然后放到火里煨,这叫煨姜,煨姜他就不发汗了,但是它有和中止呕的作用,如果把这生姜再晒干了,变成干姜它也不发汗了,他的作用是暖中回阳,可以回阳,通脉,如果呢把这个干姜在放到火里炮黑了,这叫炮姜,炮姜的作用在脾肾,可以暖经止血,那么因虚寒而导致的出血,它治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这个干姜汤给周光远喝下去以后,周光远怎么样了呢,大家这下可开了眼了,只见周光远的嘴唇慢慢红润了起来,精神头也足了,大家佩服不已,在大家惊叹的目光中,这位小伙计又提笔写下了,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药,这都是补气的,然后又让人去抓了药,熬下碗汤给周光远喝下去了,这个周光远就恢复了健康,大家都奇怪了,说这位小伙计是谁啊,怎么我们这儿一个小伙计比请来的医生都厉害啊,这个小伙计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清朝的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
从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应用
从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应用一个中医,不管你是哪一个流派,你宗那一家,首先就是要提高疗效。
如果能够治疗很多的疑难病,而不光是一般的常见病,甚至就是再严重的疾病,去给中医治疗,十天半月,一个月后,就有明显的改善,这样的中医就能得到病人的信赖。
从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应用这里想跟大家谈的是扶阳理论的应用问题,要谈扶阳理论的应用,当然就离不开姜桂附了,所以我就从姜桂附的应用谈起。
几个上次谈到过,我曾今对1992年全年的20076张处方中使用姜桂附的情况做了一个统计,在20076张处方中,用姜的20016张,也就是说不用姜的只有60张。
这个包括了干姜、煨姜、还包括了筠姜(就是湖北筠县的一种姜)。
在用量上,生姜的用量在30至200G之间。
,干姜的用量在25至90G之间。
在20076张处方里,用桂的一共19852张,这包括了肉桂和官桂,这当中,还包括了桂枝、肉桂和官桂同时使用,桂枝的用量,每一剂在15到75G之间,肉桂或官桂的用量,每一剂在15到30G之间。
在20076张处方里面,用附片一共有19423张,这占了全年处方的96.8%。
这个附片包括了天雄片、黄附片、黑顺片、熟附块,它们都属于制附片,制附片的用量在60G到250G 之间。
为什么要用姜桂附?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姜桂附?我从上个世纪其实年代开始,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其他的中医为什么没有这样用,我为什么一直都这样用?像这样在临床广泛地使用姜桂附,以及其他辛温的药物组成的方剂来治疗疾病,起背后的知道思想是什么?我发现了,根源还在我们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肯存在一些差异。
附子辛温大热,有毒,在很多资料上都有记载。
有的医家谈到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就会耗气,伤血,甚至燥伤肾阴,所以就告诫后人,只能短暂的使用,不能长期服用,病提出了“非身凉、四肢厥逆则不可用”和“非危证不可用”等戒律。
这实际上就限制了附子的广泛使用。
但是郑钦安、卢铸之、陆永定先生他们这一派,前后行医一百多年,都在大剂量、长期的使用附子,同时使用姜桂。
一病一方
一病一方一、呼吸系统疾病1.普通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桑叶10克黄芩20克丹皮30克黄芪30克2.急性咽喉炎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黄芩20克地丁30克卤地菊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3.慢性咽喉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黄芩20克卤地菊30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太子参30克4.急性鼻炎治法:清凉宣肺,亲热化瘀药物:薄荷15克苍耳子15克黄芩30克地丁30克丹皮30克5.慢性鼻窦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丹皮30克桃仁30克黄芪30克6.慢性过敏性鼻炎治法:宣肺清热,益气化瘀药物:蜜麻黄15克蝉蜕10克黄芩2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7.急性支气管炎治法:宣肺平喘,清热化瘀药物:麻黄15克黄芩30克大黄5~20克鱼腥草30克地龙30克8.慢性支气管炎治法:清热平喘,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黄芩20克麻黄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淫羊藿20克9.支气管哮喘治法:宣肺平喘,化瘀益气药物:麻黄15克胡秃子20克苏子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10.阻塞性肺气肿治法:化瘀行气,通腑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陈皮15克大黄5~15克黄芪30克11.肺炎治法:清热平喘,通腑化瘀药物:黄芩30克鱼腥草30克麻黄15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12肺结核治法:清热养阴,化瘀益气药物:黄芩20克黄精30克百合30克丹皮30克西洋参10克13.结核性溢出性胸膜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利尿药物:黄芩30克大黄10克蚤休15克地龙30克泽泻20克二、循环系统疾病14.慢性心功能不全治法:益气,安神,通络药物:党参30克(或人参10克)炙甘草15克五味子20克麦冬30克川芎20克15.房性早搏治法:益气,安神,化瘀药物:党参30克(或人参10克)炙甘草15克五味子20克磁石30克丹参30克16.窦性心动过缓治法:益气,养血,化瘀药物:西洋参10克炙甘草15克熟地30克川芎20克丹参30克17.原发性高血压治法:泻肝通腑,化瘀潜阳药物:龙胆草15克大黄5~10克地龙30克菊花30克磁石30克18.动脉粥样硬化治法:降脂化瘀,通腑祛浊药物:姜黄20克山楂40克水蛭15克大黄10克泽泻30克19.冠心病治法:化瘀通络,益气安神药物:地龙30克川芎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5克五味至20克20.心肌炎治法:清心化瘀,益气安神药物:黄连10克水牛角30克丹皮30克西洋参10克朱砂麦冬20克21.血栓性静脉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药物:地丁30克虎杖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络石藤30克三、消化系统疾病22.返流性食道炎治法:利胆通腑,清热化瘀药物:郁金20克金钱草20克大黄3~5克黄连5克地龙30克23.慢性浅表性胃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消食药物:蒲公英30克黄连5~10克地龙30克党参30克建曲20克24.萎缩性胃炎治法:清热化瘀,消食益气药物:蒲公英30克地龙30克山楂40克建曲20克党参30克25.消化性溃疡治法:清热化瘀,益气消食药物:蒲公英30克地龙30克乳香10克党参30克建曲20克26.溃疡性结肠炎治法:清肠行气,化瘀益气药物:白头翁20克鬼针草30克木香20克地龙30克党参30克27.慢性肝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栀子2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28.肝硬化治法:化瘀,通腑,益气药物:土鳖虫30克水蛭粉8克(冲)炮山甲粉10克(冲)大黄3~10克黄芪50克29.脂肪肝治法:化瘀消食,通腑利尿药物:水蛭15克地龙30克山楂40克大黄5~10克泽泻30克30.急性胆囊炎治法:清热利胆,通腑止痛药物:黄芩30克金钱草30克郁金30克大黄10克元胡20克31.慢性胆囊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克地龙30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32.小儿营养不良治法:清肠益气,消食驱虫药物:胡黄连5克太子参30克山楂20克建曲10克使君子10克33.小儿腹泻病治法:清肠止泻,建脾消食药物:鬼针草20克黄连3~5克煨葛根20克太子参20克建曲10克四、泌尿系疾病34.急性肾小球肾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鱼腥草4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35.慢性肾小球肾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鱼腥草30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黄芪50~90克黄精30克36.肾病综合症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鱼腥草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黄37.隐匿性肾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黄芩20克半边连3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黄精30克38.膀旁胱炎清热利湿,化瘀益气药物:黄柏20克车前草40克丹皮30克山楂30克黄芪30克五、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39.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法:益气,补血,活血药物:西洋参10克黄芪50克当归20克熟地30克丹参30克40.过敏性紫癜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连翘20克地丁30克蝉蜕15克三七粉10克(冲)黄芪50克4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法:益气补血,化瘀止血药物:西洋参10克黄芪50克当归20克三七粉10克(冲)仙鹤草30克42.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治法:化瘀清热,通下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黄芩20克大黄5~20克黄芪50克43.血栓性疾病治法:化瘀行气,通下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枳壳20克大黄5~20克黄六、内分必系统疾病44.甲亢治法:清热化瘀,养阴安神药物:黄芩20克丹皮30克夏枯草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45.甲状腺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安神药物:黄芩20克蒲公英30克大黄5克丹皮30克五味子20克七、代谢性疾病46.糖尿病治法:清热化瘀,养阴益气药物:黄连5~1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花粉40克黄芪50克47.肥胖症治法:化瘀消失,通便利湿药物:丹参30克山楂40克大黄3~15克泽泻30克荷叶20克48.痛风治法:通便利湿,化瘀通络药物:大黄5~15克车前草30克地龙30克丹皮30克秦艽30克八、风湿性疾病49.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法:祛风痛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雷公藤10克地龙30克丹皮30克两面针30克50.强直性脊柱炎治法:祛风活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雷公藤10克地龙30克川牛膝30克元胡20克51.系统红斑狼疮治法:清热凉血,化瘀补肾药物:黄芩20克板蓝根30克茜草30克地龙30克黄精30克52.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治法:活血化瘀,健脾补肾药物:地龙30克水蛭15克土鳖虫30克党参30克枸杞30克九、神经瘀精神系统疾病53.精神分裂症治法:攻下利尿,化瘀通窍药物:大黄5~20克木通10克地龙30克丹参40克石菖蒲30克54.血管性痴呆治法:化瘀通下,益气补肾药物:地龙30克水蛭10克大黄5~10克西洋参10克黄精40克55.梅尼尔病气热利尿,化瘀安神药物:黄芩20克大黄3~5克车前草40克地龙30克磁石20克56.坐骨神经通蛭法:祛风痛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洛石藤30克丹皮30克两面针30克元胡20克57.偏头痛治法:疏风化瘀,安神止痛药物:白芷20克细辛5克乳香10克五味子20克元胡20克58.癫痫治法:攻下化瘀,镇静安神药物:大黄5~20克地龙30克蜈蚣2~5条牡蛎60克五味子20克59.局限性脑梗治法:攻下化瘀,益气补肾药物:大黄5~20克地龙30克土鳖虫30克黄芪50克淫羊藿25克60.脑血栓形成治法:攻下化瘀,益气通络药物:大黄5~15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黄芪50克川芎20克十、传染性疾病61.甲性病毒肝炎治法:攻下利尿,化瘀益气药物:大黄5~15克栀子20克车前草3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62.乙性病毒性肝炎治法:清热利胆,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板蓝根20克郁金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63.流行性乙型脑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板蓝根30克黄芩3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西洋参10克6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65.麻疹治法:清热透疹,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蝉蜕10克板蓝根20克丹参30克太子参30克66.水痘治法:清热利湿,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滑石20克板蓝根20克丹皮30克黄芪30克67.带状疱疹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紫花地丁30克土茯苓40克马蓝3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68.流行性腮腺炎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板蓝根20克紫花地丁30克半边莲30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69.流行性出血热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70.肠伤寒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白头翁20可鬼针草30克大黄5~15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71.细菌性痢疾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消食药物:黄连5克鬼针草30克大黄3~5克丹皮30克建曲20克72.猩红热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紫花地丁30克黄芩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73.败血症治法:清惹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丹参30克西洋参10克74.钩端螺旋体病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土茯苓50克地丁3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十一、男性疾病75.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车前草3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76.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攻下,益气化瘀药物:黄柏20克大黄3~20克水蛭粉8克(冲)地龙30克黄芪50克77.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3~2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黄芪50克78.前列腺痛治法:攻下化瘀,行气止痛药物:大黄3~15克地龙30克陈皮20克徐长卿20克元胡20克79.前列腺增生治法:攻下利尿,化瘀补肾药物:大黄3~25克车前草30克地龙30克莪术30克淫羊藿15克80.尿道炎治法:清热利尿,化瘀益气药物:黄柏20克车前草30克半边莲30克山楂40克黄芪50克81.慢性精囊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地丁30克大黄3~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82.血精症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止血药物:黄芩30克虎杖30克大黄3~15克三七粉10克(冲)侧柏叶30克83.急性睾丸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止痛药物:蒲公英30克大黄3~20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元胡20克84.慢性睾丸炎治法:清热攻下,活血化瘀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85.附睾炎治法:清热攻下,活血化瘀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86.阴囊湿疹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物:黄柏20克土茯苓30克苦参10克车前草30克丹参30克87.鞘膜积液治法:清热利湿,攻下化瘀药物:黄芩30克车前草30克泽泻2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88.精索静脉曲张治法:活血化瘀,攻下行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桃仁30克大黄5~20克陈皮20克89.阴茎硬结症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物:地龙30克水蛭5克土鳖虫30克浙贝20克牡蛎40克90.输精管堵塞治法:活血化瘀,清热攻下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黄芩30克大黄5~20克91.精少症治法:补肾壮阳,滋阴壮阳药物:巴戟天30克淫羊藿15克蜈蚣2~5条枸杞30克西洋参10克92.精液不液化症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滋阴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水蛭15克丹参30克黄精30克93.阳痿治法:补肾壮阳,益气活血药物:巴戟天30克淫羊藿15克仙茅20克西洋参10克川芎20克94.早泄治法:益气固涩,壮阳活血药物:黄芪50克五味子20克巴戟天30克仙茅20克川芎20克95.遗精治法:清热滋阴,益气固涩药物:黄莲5克阿胶10克黄芪50克五味子20克海螵蛸15克96.淋病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土茯苓50克黄柏20克败酱草40克大黄10克桃仁30克97.梅毒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 土茯苓60~120克黄柏20克败酱草40克大黄10克桃仁30克98.尖锐湿疣治法:请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 黄柏20克大黄10克板蓝根30克水蛭15克黄芪50克99.生殖器疱疹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 黄柏20克大黄10克蛇蜕15克地龙30克黄芪50~70克100.非淋病性尿道炎治法:请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土茯苓30~60克苦参15克蛇莓30克大黄10克水蛭15克(以上为对每种疾病常用的治法、药物组成而言,临证酌情化裁。
『验方集锦』一病一方(福建中医学院戴春福)
『验方集锦』一病一方(福建中医学院戴春福)一、呼吸系统疾病1.普通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桑叶10克黄芩20克丹皮30克黄芪30克2.急性咽喉炎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黄芩20克地丁30克卤地菊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3.慢性咽喉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黄芩20克卤地菊30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太子参30克4.急性鼻炎治法:清凉宣肺,清热化瘀药物:薄荷15克苍耳子15克黄芩30克地丁30克丹皮30克5.慢性鼻窦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丹皮30克桃仁30克黄芪30克6.慢性过敏性鼻炎治法:宣肺清热,益气化瘀药物:蜜麻黄15克蝉蜕10克黄芩2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7.急性支气管炎治法:宣肺平喘,清热化瘀药物:麻黄15克黄芩30克大黄5~20克鱼腥草30克地龙30克8.慢性支气管炎治法:清热平喘,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黄芩20克麻黄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淫羊藿20克9.支气管哮喘治法:宣肺平喘,化瘀益气药物:麻黄15克胡秃子20克苏子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10.阻塞性肺气肿治法:化瘀行气,通腑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陈皮15克大黄5~15克黄芪30克11.肺炎治法:清热平喘,通腑化瘀药物:黄芩30克鱼腥草30克麻黄15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12肺结核治法:清热养阴,化瘀益气药物:黄芩20克黄精30克百合30克丹皮30克西洋参10克13.结核性溢出性胸膜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利尿药物:黄芩30克大黄10克蚤休15克地龙30克泽泻20克二、循环系统疾病14.慢性心功能不全治法:益气,安神,通络药物:党参30克(或人参10克)炙甘草15克五味子20克麦冬30克川芎20克15.房性早搏治法:益气,安神,化瘀药物:党参30克(或人参10克)炙甘草15克五味子20克磁石30克丹参30克16.窦性心动过缓治法:益气,养血,化瘀药物:西洋参10克炙甘草15克熟地30克川芎20克丹参30克17.原发性高血压治法:泻肝通腑,化瘀潜阳药物:龙胆草15克大黄5~10克地龙30克菊花30克磁石30克18.动脉粥样硬化治法:降脂化瘀,通腑祛浊药物:姜黄20克山楂40克水蛭15克大黄10克泽泻30克19.冠心病治法:化瘀通络,益气安神药物:地龙30克川芎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5克五味至20克20.心肌炎治法:清心化瘀,益气安神药物:黄连10克水牛角30克丹皮30克西洋参10克朱砂麦冬20克21.血栓性静脉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药物:地丁30克虎杖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络石藤30克三、消化系统疾病22.返流性食道炎治法:利胆通腑,清热化瘀药物:郁金20克金钱草20克大黄3~5克黄连5克地龙30克23.慢性浅表性胃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消食药物:蒲公英30克黄连5~10克地龙30克党参30克建曲20克24.萎缩性胃炎治法:清热化瘀,消食益气药物:蒲公英30克地龙30克山楂40克建曲20克党参30克25.消化性溃疡治法:清热化瘀,益气消食药物:蒲公英30克地龙30克乳香10克党参30克建曲20克26.溃疡性结肠炎治法:清肠行气,化瘀益气药物:白头翁20克鬼针草30克木香20克地龙30克党参30克27.慢性肝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栀子2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28.肝硬化治法:化瘀,通腑,益气药物:土鳖虫30克水蛭粉8克(冲)炮山甲粉10克(冲)大黄3~10克黄芪50克29.脂肪肝治法:化瘀消食,通腑利尿药物:水蛭15克地龙30克山楂40克大黄5~10克泽泻30克30.急性胆囊炎治法:清热利胆,通腑止痛药物:黄芩30克金钱草30克郁金30克大黄10克元胡20克31.慢性胆囊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克地龙30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32.小儿营养不良治法:清肠益气,消食驱虫药物:胡黄连5克太子参30克山楂20克建曲10克使君子10克33.小儿腹泻病治法:清肠止泻,建脾消食药物:鬼针草20克黄连3~5克煨葛根20克太子参20克建曲10克四、泌尿系疾病34.急性肾小球肾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鱼腥草4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35.慢性肾小球肾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鱼腥草30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黄芪50~90克黄精30克36.肾病综合症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鱼腥草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黄精40克37.隐匿性肾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黄芩20克半边连3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黄精30克38.膀旁胱炎清热利湿,化瘀益气药物:黄柏20克车前草40克丹皮30克山楂30克黄芪30克五、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39.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法:益气,补血,活血药物:西洋参10克黄芪50克当归20克熟地30克丹参30克40.过敏性紫癜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连翘20克地丁30克蝉蜕15克三七粉10克(冲)黄芪50克4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法:益气补血,化瘀止血药物:西洋参10克黄芪50克当归20克三七粉10克(冲)仙鹤草30克42.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治法:化瘀清热,通下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黄芩20克大黄5~20克黄芪50克43.血栓性疾病治法:化瘀行气,通下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枳壳20克大黄5~20克黄芪30克六、内分必系统疾病44.甲亢治法:清热化瘀,养阴安神药物:黄芩20克丹皮30克夏枯草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45.甲状腺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安神药物:黄芩20克蒲公英30克大黄5克丹皮30克五味子20克七、代谢性疾病46.糖尿病治法:清热化瘀,养阴益气药物:黄连5~1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花粉40克黄芪50克47.肥胖症治法:化瘀消失,通便利湿药物:丹参30克山楂40克大黄3~15克泽泻30克荷叶20克48.痛风治法:通便利湿,化瘀通络药物:大黄5~15克车前草30克地龙30克丹皮30克秦艽30克八、风湿性疾病49.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法:祛风痛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雷公藤10克地龙30克丹皮30克两面针30克50.强直性脊柱炎治法:祛风活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雷公藤10克地龙30克川牛膝30克元胡20克51.系统红斑狼疮治法:清热凉血,化瘀补肾药物:黄芩20克板蓝根30克茜草30克地龙30克黄精30克52.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治法:活血化瘀,健脾补肾药物:地龙30克水蛭15克土鳖虫30克党参30克枸杞30克九、神经瘀精神系统疾病53.精神分裂症治法:攻下利尿,化瘀通窍药物:大黄5~20克木通10克地龙30克丹参40克石菖蒲30克54.血管性痴呆治法:化瘀通下,益气补肾药物:地龙30克水蛭10克大黄5~10克西洋参10克黄精40克55.梅尼尔病气热利尿,化瘀安神药物:黄芩20克大黄3~5克车前草40克地龙30克磁石20克56.坐骨神经通蛭法:祛风痛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洛石藤30克丹皮30克两面针30克元胡20克57.偏头痛治法:疏风化瘀,安神止痛药物:白芷20克细辛5克乳香10克五味子20克元胡20克58.癫痫治法:攻下化瘀,镇静安神药物:大黄5~20克地龙30克蜈蚣2~5条牡蛎60克五味子20克59.局限性脑梗治法:攻下化瘀,益气补肾药物:大黄5~20克地龙30克土鳖虫30克黄芪50克淫羊藿25克60.脑血栓形成治法:攻下化瘀,益气通络药物:大黄5~15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黄芪50克川芎20克十、传染性疾病61.甲性病毒肝炎治法:攻下利尿,化瘀益气药物:大黄5~15克栀子20克车前草3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62.乙性病毒性肝炎治法:清热利胆,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板蓝根20克郁金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63.流行性乙型脑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板蓝根30克黄芩3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西洋参10克6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65.麻疹治法:清热透疹,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蝉蜕10克板蓝根20克丹参30克太子参30克66.水痘治法:清热利湿,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滑石20克板蓝根20克丹皮30克黄芪30克67.带状疱疹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紫花地丁30克土茯苓40克马蓝3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68.流行性腮腺炎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板蓝根20克紫花地丁30克半边莲30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69.流行性出血热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70.肠伤寒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白头翁20可鬼针草30克大黄5~15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71.细菌性痢疾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消食药物:黄连5克鬼针草30克大黄3~5克丹皮30克建曲20克72.猩红热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紫花地丁30克黄芩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73.败血症治法:清惹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丹参30克西洋参10克74.钩端螺旋体病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土茯苓50克地丁3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十一、男性疾病75.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车前草3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76.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攻下,益气化瘀药物:黄柏20克大黄3~20克水蛭粉8克(冲)地龙30克黄芪50克77.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3~2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黄芪50克78.前列腺痛治法:攻下化瘀,行气止痛药物:大黄3~15克地龙30克陈皮20克徐长卿20克元胡20克79.前列腺增生治法:攻下利尿,化瘀补肾药物:大黄3~25克车前草30克地龙30克莪术30克淫羊藿15克80.尿道炎治法:清热利尿,化瘀益气药物:黄柏20克车前草30克半边莲30克山楂40克黄芪50克81.慢性精囊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地丁30克大黄3~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82.血精症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止血药物:黄芩30克虎杖30克大黄3~15克三七粉10克(冲)侧柏叶30克83.急性睾丸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止痛药物:蒲公英30克大黄3~20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元胡20克84.慢性睾丸炎治法:清热攻下,活血化瘀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85.附睾炎治法:清热攻下,活血化瘀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86.阴囊湿疹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物:黄柏20克土茯苓30克苦参10克车前草30克丹参30克87.鞘膜积液治法:清热利湿,攻下化瘀药物:黄芩30克车前草30克泽泻2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88.精索静脉曲张治法:活血化瘀,攻下行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桃仁30克大黄5~20克陈皮20克89.阴茎硬结症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物:地龙30克水蛭5克土鳖虫30克浙贝20克牡蛎40克90.输精管堵塞治法:活血化瘀,清热攻下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黄芩30克大黄5~20克91.精少症治法:补肾壮阳,滋阴壮阳药物:巴戟天30克淫羊藿15克蜈蚣2~5条枸杞30克西洋参10克92.精液不液化症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滋阴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水蛭15克丹参30克黄精30克93.阳痿治法:补肾壮阳,益气活血药物:巴戟天30克淫羊藿15克仙茅20克西洋参10克川芎20克94.早泄治法:益气固涩,壮阳活血药物:黄芪50克五味子20克巴戟天30克仙茅20克川芎20克95.遗精治法:清热滋阴,益气固涩药物:黄莲5克阿胶10克黄芪50克五味子20克海螵蛸15克96.淋病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土茯苓50克黄柏20克败酱草40克大黄10克桃仁30克97.梅毒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 土茯苓60~120克黄柏20克败酱草40克大黄10克桃仁30克98.尖锐湿疣治法:请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 黄柏20克大黄10克板蓝根30克水蛭15克黄芪50克99.生殖器疱疹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 黄柏20克大黄10克蛇蜕15克地龙30克黄芪50~70克100.非淋病性尿道炎治法:请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土茯苓30~60克苦参15克蛇莓30克大黄10克水蛭15克。
中医火神派
中医火神派用制川乌配干姜、酒制大黄温中导滞(制川乌用15g,干姜9g,酒制大黄6g;儿童减量,用制川乌6g,干姜3g,酒制大黄3g)。
用药以附子、巴戟、淫羊藿、桑寄生、当归、黄芪温肾暖肝助阳为主,佐以桂枝、川牛膝、独活通利下肢经脉,祝味菊温养筋骨法的组方用药特色,有点象地黄饮子,但祝味菊此法偏于温补肝肾阳气,兼能通利经络,而地黄饮子则肝肾阴阳并补,以补肾填精为主,兼以化痰开窍。
转贴:论“如何保持肾阳长久不衰” 百度空间...zgbyzgs阴精既生,在阳气作用下,又能阴中化阳,使阳气更加充实,包括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本,也包括肾阳。
若遇热证还用姜桂附,那不是火神派,那是误诊或是火神派的败类打着火神派的旗帜招摇撞骗。
阳主动,阴之使也,此时显然是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显然是当睡不睡阳气不藏所致。
扶阳法有多种,并非都靠附子,而这类"假火神"处方时动则开附子四五百克以上,炫耀胆大,不知火神派三昧,败坏火神派名声,他们是火神派的掘墓人中医火神派探讨yunhaizouyi...中医火神派探讨本书是《中医火神派探讨》之第二版,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郑钦安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归纳了火神派的主要学术观点。
火神派资料汇编(艾灸信徒火神派资料汇编(火神派资料汇编(完整版)目录上篇——火神篇关于中医火神派及其现代的发展(何绍奇).............................................126 认知火神学派感悟扶阳心法——读《中医火神派探讨》(王辉武) (292)上篇——火神篇关于中医火神派及其现代的发展何绍奇一、“火神派”的开山之祖长期以来,四川医生以善用附子、干姜著称。
为什么要称“火神派”?首重扶阳擅用姜附淄水渔夫首重扶阳擅用姜附首重扶阳擅用姜附——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四张存悌郑钦安最重要的学术观点是重视阳气,在人身各种阳气中,他又特别推重肾阳,认为是人身立命之根本,这是就正常生理而。
火神派与温补派的对比
火神派与温补派的对比明代薛己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和治疗,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品,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学术体系。
其后,张景岳继承其学说,进而提出阳重于阴的观点,为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称为温补学派。
由于郑钦安推重扶阳观点,善用温热药物,一些学者又将其归人温补派。
不可否认,郑钦安确实吸纳了温补派的一些学术思想,但其又不同于温补派,只要对照一下火神派的主要学术观点,这一点并不难以区分。
现在,我们将郑钦安与温补派代表人物张景岳的主要学术思想作一大致对比,研究两者的异同,进而得出结论。
(一)二者均注重阳气郑钦安与张景岳都是四川人,均以《易经》、《内经》为宗,通晓阴阳之说,这使二人具有共同的学术根基。
在阴阳互根、水火常变等阴阳一体观方面的认识大致相同。
尤其重视“宝阳论”,郑氏十分认同并予接受。
例如,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大宝论》)。
郑钦安则谓:“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
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
’’“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
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
”景岳说:“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郑钦安则谓:“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 “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
"这方面二者的观点言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举出很多例证,看得出郑氏的重视阳气的思想确实与张氏如出一辙。
郑钦安多次称:经云“气不足便是寒",但众所周知,此语乃景岳所言,而非《内经》之词,从中可以看出郑氏对景岳某些观点是多么认同。
从这一点上说,火神派与温补派确实有着共同的注重阳气的理论基础。
此外,在对阴证的病因病机与证候特点的认识上,两人都有相当见地,也有很多相近之处,这也是张、郑学术思想中很重要的共通之处。
国家级名中医师药方集锦0011
国家级名中医师药方集锦1122、娄多峰(1929年3月生,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人,出身中医世家,河南省中医学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自幼立志杏林,随祖父娄宗海习医,18岁独立悬壶,先后任原阳县七区医联会主席、原阳县人民医院院长。
1958年到洛阳平乐正骨学院学习,1961年分配到河南中医学院从事医教研工作,先后任外伤科主任、骨伤系主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
一生勤于临床,早年从事中医内、外、妇、儿、风湿、骨伤、针灸等,临床涉猎广泛,名噪中州,后专攻风湿病。
人生座右铭:博学、深思、争时、立新。
娄氏致力痹病研究已40多年。
他躬身实践、博学深思、争时立新的严谨治学态度,对痹病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获得提高和创新。
首先将痹病病因概括为正虚、邪侵、瘀血(痰浊)三个方面,并指出“正虚”是致病内因,“邪侵”是致病条件,“不通”是病理关键,虚邪瘀(痰)相互搏结、不通不荣并见是痹病发展、变化的内涵,从而建立虚邪瘀病因病理学说。
接着提出痹病辨证当紧绕体表上下、脏腑组织、经络循行等部位;辨证当把握证候特征、新病久病、轻重缓急、患者体质;施治当突出扶正祛邪、宣通运用、依部用药、守方变方、杂合以治。
这样便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
娄多峰行医60年来,创造了中国治痹(风湿病)史上的“五个第一”:出版发行了中国治痹史上第一部学术专著《痹症治验》,首次将其病因、病机概括为“虚、邪、瘀”,其成果被收入到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研制的痹苦乃停、痹癃清安两种新药荣获卫生部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是目前中医药在痹病学科领域获得的最高研究成果;《痹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填补了我国痹病史上流行病学的空白;亲手创办了全国唯一一所省级风湿病专科医院;出版发行的《中国风湿病学》是目前国内最系统、最全面、最权威的痹病专著。
22-1〔化瘀通痹汤〕〔组成〕:(1)当归18克(2)丹参30克(3)鸡血藤21克(4)制乳香9克(5)制没药9克(6)香附12克(7)延索胡12克(8)透骨草30克。
护患关系伦理
华西医院6医生配保镖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发生的各类威胁医务人员生 命安全的暴力事件,已在无数“白衣天使”心中留下了阴 影。仅据川大华西医院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至今,包括 “死亡威胁”在内的各类暴力事件已发生了20多起,其中 已经直接伤害了医务人员安全的有7起。目前,处于高度戒 备状态、需要“贴身保镖”形影不离的医务人员共有6位, 每位都配备了两名保镖。
问题:如果你是法官,你如何判决?
在双方证据优势的较量中,法院认定:
虽然原告、被告双方书面未约定采取何种技术进
行治疗,但是综合分析以上证据可以认定,原告 已知熟悉存在两种不同的治疗技术手段,其交费 的行为应当认为是对治疗技术方案作出的选择, 人民医院收费的行为应当认为是对原告选择的确 认,因此,原被告之间已经就采取ISCI技术进行 人工辅助生育治疗达成合意,人民医院有义务按 照ICSI技术为原告进行治疗。 最后,法院判原告获胜。
案例2
但是这些声音立刻就会引来更多的跟帖责骂: 什么叫做不明真相?如果你们所说的“医德好、医 术高超”的话是真的?那么请问,如此高超的医术, 为什么两年没治好一个前列腺炎? 一位网友慨叹:一位优秀的医生被丧心病狂的 歹徒残忍杀害了,网上有文化有知识的这么多人竟 然拍手叫好——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到底是什么 天大的理由要让医生付出生命的代价﹖
*萨斯-荷伦德模式 *信托模式 *契约模式
萨斯-荷伦德模式
(一)主动-被动型:
父母与婴儿的关系
(二)指导-合作型:
父母与少年的关系
(三)共同参与型
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关系
模式
医生的地位
患者的 地位 被动接受 (无反应能力)
应用对象
生活 原型 父母与婴儿
火神派云南“吴附子”三代传人(辨别寒热证的十六字要诀)
作为云南省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的传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得续家传,从事中医临床实践基奠丰厚。他注重《伤寒论》研究应用,尤其是附子及附子复方的临床及应用研究,曾先后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尤为重视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研究,从方法论高度指导临床,深获患者笃信及中外学子欢迎。在中药附子的临床配伍应用及对《伤寒论》三阴寒化证的病因病机,有深层次认识,对临床各病种疑难危重阶段证属三阴寒化证型者能以扶阳抑阴为大法,大剂量使用中药附子为君药的配伍方剂,并且取得了显著疗效。
关于近年来火神派的提法,吴生元教授认为:“我并不认可有人将我们使用附子的方法称作‘火神派’。”他说,“附子在中国各地区使用情况的不同其实很有趣,四川、云南一带的中医比较接受我父亲的学术观念,而北方和沿海地区的中医则不尽然,他们一般只敢开3g,最多不超过10g”。并认为:“由于附子有毒副作用,中国药典规定用量为3~15g,但父亲在具体治疗中远远超过这个‘规定’,最多时甚至达到了800g,而且对病人都很有效,从未造成不良案例。父亲常表示‘古有病大药大、药毒病毒之说’,关键是要诊断确切,处方对证。当然,附子的用量也并非越大越好”。
现在,在临床具体的治疗中,吴生元教授对附子的使用明显少于他父亲,他最多用到100g,少有的严重病症也只用到200g。对比他自己与父亲的异同,吴生元认为在胆识和经验方面自己不如他父亲。而随着西医大量运用各种物理、化学仪器,同时在药理病理方面研究的进步,以前许多需要凭经验判断的病情现在通过仪器检测就可以轻易完成,所以吴生元认为“自己在诊断方面明显超过父亲”,“但是也因为可以借助的仪器太多,影响了自己学术上的进步”。
“而较以前的西南地区而言,经济相对贫困,百姓生活质量较低,也就给了中医们大展身手的机会了。”吴生元说,“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勇敢地进行了自己的医疗尝试,并且获得了成功,的确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结果。他父亲曾经开玩笑说,北方和沿海地区的中医属于‘官家派’,而西南地区的中医属于‘民间派’,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水平高低,而在于胆识的大小”。
(11)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11)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博文录,1960年生,副主任医师,现任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投师于时振声教授、石景亮教授、陈守义等名老中医门下,深得名师传教,肾病治疗体会尤多,临床技艺日趋成熟,病家多有口碑。
崇尚火神派学说,擅用经方尤其四逆辈治疗奇难杂症,用药较为精练,堪称火神派中的少壮派。
勤于著述,为学者型中医,著有《肾病证治发挥》、《当代名医肾病验案精华》、《中医内科三字经》、《药性赋七言歌诀新编》、《新编汤头歌诀》等专著15部。
近年倾心于火神派的学习与研究,出版有《火神派学习与临证实践》、《火神派方药临证指要》等书,为火神派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在附子应用上,主张附子在15g以下时,不必先煎;重症必用至30-120g方能达到效果,一般附子要先煎1-3小时。
为此附子可以一次性多剂专予先煎,再分次与其他药物合煎,节省时间,方便病人。
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陈某某,女,60岁,农民。
低热37.5℃已有6年余。
6年前外感之后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愈,不久便出现低热37.5℃。
一般早晨体温正常,8时以后开始慢慢升高,下午2时体温最高,然后又逐渐降为正常。
曾在省市级多家医院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定为“功能性低热”。
现症见: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多在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证属阳气亏损,虚阳浮动,治宜补肾回阳。
方用四逆汤加味: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10g,砂仁3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后,自感症状大减,精神大振,体温最高在37.2℃,继服上方6剂。
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纳增神振,二便如常,再服6剂,隔日1剂。
点评:功能性低热,现代医学多认为无名原因发热,中医辨属内伤发热,俗医多从阴虚论治,殊少见效。
原因在于此证多属气阳亏损所致,滋阴清热乃文不对题。
本例一派畏寒肢冷是阳虚之象,其低烧、五心烦热乃是阴火,阴证所生之火,张景岳称之为“假火”,扶阳方是正治。
治疗温病营血分证应注重补气
治疗温病营血分证应注重补气
戴春福
【期刊名称】《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04)004
【摘要】通过探讨古今医家临床经验及笔者动物实验研究认为:气虚是营血分证一个重要病理变化;治疗营血分证应注重补气,补气应贯穿营血分证治疗之始终;补气当与营血分证其他治法相结合。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戴春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
【相关文献】
1.浅析热入血室与温病营血分证的异同 [J], 阮月芳;彭草云
2.温病营血分闭证证治探要 [J], 周茂福
3.温病营血分证治疗撷要 [J], 傅雷
4.论治疗温病营血分证应重视疏利气机 [J], 朱平;杨进
5.温病营血分证与病络关系探析 [J], 李梦伊;车念聪;杜宇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膜原病证应归属于脾胃湿热证
膜原病证应归属于脾胃湿热证
戴春福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1995(0)2
【摘要】膜原,又称募原,在温病学中有其独特的学说和具体证型及治法。
膜原因其部位的特殊、含糊、给临床辨治带来许多问题。
膜原学说有否实际价值和意义,如何正确认识膜原病证,本文试从3方面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2页(P3-4)
【关键词】温病;膜原;脾胃湿热
【作者】戴春福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
【相关文献】
1.膜原的实质及其病证浅探 [J], 邵学鸿
2.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相关性研究 [J], 孙建春
3.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J], 张娜;燕小宁;杨红蓉;肖晶;李新鹏;王钊林
4.栀子豉汤证、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猪苓汤证归属于阳明病热证的质疑
[J], 林大勇;朱辉;赵令竹
5.“湿热阻遏膜原”证之刍议 [J], 刘原君;朱文翔;李长香;程发峰;王雪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浅析
“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浅析
戴春福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18)003
【摘要】就前人“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之说提出质疑,认为此说不能完全概括斑、疹与脏腑部位及病证的关系。
斑不尽属胃,疹不尽属肺,斑疹皆因热毒所致,故治斑疹重在解毒、凉血、化瘀。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戴春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
【相关文献】
1.陆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评析 [J], 金丽;郑洪
2.评“斑发阳明疹出太阴” [J], 郑新莉
3.评“斑发阳明疹出太阴” [J], 郑新莉;
4.浅析肝病辨治中“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J], 张炳煌;陆定波
5.自拟清热凉血清斑汤治疗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J], 李长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寒化燥伤阴探究
苦寒化燥伤阴探究
戴春福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年(卷),期】1995(20)8
【摘要】苦寒化燥伤阴探究戴春福(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003)不少学者认为如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及大黄等苦寒清热解毒之品有化燥伤阴之弊,不宜用于阴液已伤的温病营血分证 ̄[1~3]。
有关苦寒化燥伤阴之说始自何时难以考证,但此说流传至今,严重影响了苦寒药物治...
【总页数】2页(P499-500)
【关键词】温病;黄芩;黄连;龙胆草;中医药疗法
【作者】戴春福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05
【相关文献】
1.苦寒伤阴与坚阴之探讨 [J], 林雪娇;王姝瑞;李鲜
2.从伏风化燥伤阴论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J], 郝宏文;王豪;王道涵;卫利;刘奕;薛小娜;王素梅
3.从伏风化燥伤阴论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J], 郝宏文;王豪;王道涵;卫利;刘奕;薛小娜;王素梅;
4.刍议苦以坚阴与苦寒伤阴 [J], 施志明
5.止咳润肺汤治疗感冒后咳嗽肺燥阴伤证临床观察 [J], 刘新桥;于青;李亚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病“毒”说无意义
温病“毒”说无意义
戴春福;孙守芳;李延平
【期刊名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20)1
【摘要】在分析近十余年来许多学者所论述温病学中“毒”的有关内容基础上 ,提出不同的看法 ,认为 :温病“毒”说无意义。
其论据是 :( 1 )诸家混淆了“毒”与“邪”的概念;( 2 )“毒”的真正含义为“热盛” ;( 3)“解毒”之意为“除热盛”。
【总页数】2页(P3-4)
【关键词】温病;毒;病因;解毒;治法
【作者】戴春福;孙守芳;李延平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
【相关文献】
1.《温毒病论》学术思想探析 [J], 刘先利;栾依含;张华敏
2.近三十年温病治毒法探讨 [J], 时潇;刘兰林;张永根;马占山;陈庆伟
3.温病“毒”之病因和病机及治疗方法 [J], 吴娜媛;岳仁宋
4.温病邪毒病因说初探 [J], 邹克扬;贾敏
5.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 [J], 张喜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是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他的遗著《一病一方》,针对现代医学常见的人体各系统100种病症,应用中药方剂治疗,一病一方,具有方簡、药精、量大、效专、针对性强的特点,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参考的很好资料。
特转发于下以供参考。
一病一方福建中医学院教授戴春福著一、呼吸系统疾病1.普通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桑叶10克黄芩20克丹皮30克黄芪30克2.急性咽喉炎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黄芩20克地丁30克卤地菊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3.慢性咽喉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黄芩20克卤地菊30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太子参30克4.急性鼻炎治法:清凉宣肺,亲热化瘀药物:薄荷15克苍耳子15克黄芩30克地丁30克丹皮30克5.慢性鼻窦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丹皮30克桃仁30克黄芪30克6.慢性过敏性鼻炎治法:宣肺清热,益气化瘀药物:蜜麻黄15克蝉蜕10克黄芩2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7.急性支气管炎治法:宣肺平喘,清热化瘀药物:麻黄15克黄芩30克大黄5~20克鱼腥草30克地龙30克8.慢性支气管炎治法:清热平喘,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黄芩20克麻黄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淫羊藿20克9.支气管哮喘治法:宣肺平喘,化瘀益气药物:麻黄15克胡秃子20克苏子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10.阻塞性肺气肿治法:化瘀行气,通腑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陈皮15克大黄5~15克黄芪30克11.肺炎治法:清热平喘,通腑化瘀药物:黄芩30克鱼腥草30克麻黄15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12肺结核治法:清热养阴,化瘀益气药物:黄芩20克黄精30克百合30克丹皮30克西洋参10克13.结核性溢出性胸膜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利尿药物:黄芩30克大黄10克蚤休15克地龙30克泽泻20克二、循环系统疾病14.慢性心功能不全治法:益气,安神,通络药物:党参30克(或人参10克)炙甘草15克五味子20克麦冬30克川芎20克15.房性早搏治法:益气,安神,化瘀药物:党参30克(或人参10克)炙甘草15克五味子20克磁石30克丹参30克16.窦性心动过缓治法:益气,养血,化瘀药物:西洋参10克炙甘草15克熟地30克川芎20克丹参30克17.原发性高血压治法:泻肝通腑,化瘀潜阳药物:龙胆草15克大黄5~10克地龙30克菊花30克磁石30克18.动脉粥样硬化治法:降脂化瘀,通腑祛浊药物:姜黄20克山楂40克水蛭15克大黄10克泽泻30克19.冠心病治法:化瘀通络,益气安神药物:地龙30克川芎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5克五味至20克20.心肌炎治法:清心化瘀,益气安神药物:黄连10克水牛角30克丹皮30克西洋参10克朱砂麦冬20克21.血栓性静脉炎治法: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药物:地丁30克虎杖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络石藤30克三、消化系统疾病22.返流性食道炎治法:利胆通腑,清热化瘀药物:郁金20克金钱草20克大黄3~5克黄连5克地龙30克23.慢性浅表性胃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消食药物:蒲公英30克黄连5~10克地龙30克党参30克建曲20克24.萎缩性胃炎治法:清热化瘀,消食益气药物:蒲公英30克地龙30克山楂40克建曲20克党参30克25.消化性溃疡治法:清热化瘀,益气消食药物:蒲公英30克地龙30克乳香10克党参30克建曲20克26.溃疡性结肠炎治法:清肠行气,化瘀益气药物:白头翁20克鬼针草30克木香20克地龙30克党参30克27.慢性肝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栀子2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28.肝硬化治法:化瘀,通腑,益气药物:土鳖虫30克水蛭粉8克(冲)炮山甲粉10克(冲)大黄3~10克黄芪50克29.脂肪肝治法:化瘀消食,通腑利尿药物:水蛭15克地龙30克山楂40克大黄5~10克泽泻30克30.急性胆囊炎治法:清热利胆,通腑止痛药物:黄芩30克金钱草30克郁金30克大黄10克元胡20克31.慢性胆囊炎治法:清热通腑,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克地龙30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32.小儿营养不良治法:清肠益气,消食驱虫药物:胡黄连5克太子参30克山楂20克建曲10克使君子10克33.小儿腹泻病治法:清肠止泻,建脾消食药物:鬼针草20克黄连3~5克煨葛根20克太子参20克建曲10克四、泌尿系疾病34.急性肾小球肾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鱼腥草4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35.慢性肾小球肾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鱼腥草30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黄芪50~90克黄精30克36.肾病综合症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鱼腥草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黄精40克37.隐匿性肾炎治法:清热化瘀,益气补肾药物:黄芩20克半边连3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黄精30克38.膀旁胱炎清热利湿,化瘀益气药物:黄柏20克车前草40克丹皮30克山楂30克黄芪30克五、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39.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法:益气,补血,活血药物:西洋参10克黄芪50克当归20克熟地30克丹参30克40.过敏性紫癜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连翘20克地丁30克蝉蜕15克三七粉10克(冲)黄芪50克4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法:益气补血,化瘀止血药物:西洋参10克黄芪50克当归20克三七粉10克(冲)仙鹤草30克42.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治法:化瘀清热,通下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黄芩20克大黄5~20克黄芪50克43.血栓性疾病治法:化瘀行气,通下益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枳壳20克大黄5~20克黄芪30克六、内分必系统疾病44.甲亢治法:清热化瘀,养阴安神药物:黄芩20克丹皮30克夏枯草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45.甲状腺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安神药物:黄芩20克蒲公英30克大黄5克丹皮30克五味子20克七、代谢性疾病46.糖尿病治法:清热化瘀,养阴益气药物:黄连5~1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花粉40克黄芪50克47.肥胖症治法:化瘀消失,通便利湿药物:丹参30克山楂40克大黄3~15克泽泻30克荷叶20克48.痛风治法:通便利湿,化瘀通络药物:大黄5~15克车前草30克地龙30克丹皮30克秦艽30克八、风湿性疾病49.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法:祛风痛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雷公藤10克地龙30克丹皮30克两面针30克50.强直性脊柱炎治法:祛风活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雷公藤10克地龙30克川牛膝30克元胡20克51.系统红斑狼疮治法:清热凉血,化瘀补肾药物:黄芩20克板蓝根30克茜草30克地龙30克黄精30克52.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治法:活血化瘀,健脾补肾药物:地龙30克水蛭15克土鳖虫30克党参30克枸杞30克九、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53.精神分裂症治法:攻下利尿,化瘀通窍药物:大黄5~20克木通10克地龙30克丹参40克石菖蒲30克54.血管性痴呆治法:化瘀通下,益气补肾药物:地龙30克水蛭10克大黄5~10克西洋参10克黄精40克55.梅尼尔病气热利尿,化瘀安神药物:黄芩20克大黄3~5克车前草40克地龙30克磁石20克56.坐骨神经通蛭法:祛风痛络,化瘀止痛药物:秦艽30克洛石藤30克丹皮30克两面针30克元胡20克57.偏头痛治法:疏风化瘀,安神止痛药物:白芷20克细辛5克乳香10克五味子20克元胡20克58.癫痫治法:攻下化瘀,镇静安神药物:大黄5~20克地龙30克蜈蚣2~5条牡蛎60克五味子20克59.局限性脑梗治法:攻下化瘀,益气补肾药物:大黄5~20克地龙30克土鳖虫30克黄芪50克淫羊藿25克60.脑血栓形成治法:攻下化瘀,益气通络药物:大黄5~15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黄芪50克川芎20克十、传染性疾病61.甲性病毒肝炎治法:攻下利尿,化瘀益气药物:大黄5~15克栀子20克车前草30克丹参30克黄芪50克62.乙性病毒性肝炎治法:清热利胆,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板蓝根20克郁金20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63.流行性乙型脑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板蓝根30克黄芩3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西洋参10克6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大黄10~2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65.麻疹治法:清热透疹,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蝉蜕10克板蓝根20克丹参30克太子参30克66.水痘治法:清热利湿,化瘀益气药物:薄荷15克滑石20克板蓝根20克丹皮30克黄芪30克67.带状疱疹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益气药物:紫花地丁30克土茯苓40克马蓝3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68.流行性腮腺炎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板蓝根20克紫花地丁30克半边莲30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69.流行性出血热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丹皮30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70.肠伤寒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白头翁20可鬼针草30克大黄5~15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71.细菌性痢疾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消食药物:黄连5克鬼针草30克大黄3~5克丹皮30克建曲20克72.猩红热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紫花地丁30克黄芩30克大黄5~15克地龙30克黄芪30克73.败血症治法:清惹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5~20克地龙30克丹参30克西洋参10克74.钩端螺旋体病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土茯苓50克地丁3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十一、男性疾病75.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车前草3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76.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攻下,益气化瘀药物:黄柏20克大黄3~20克水蛭粉8克(冲)地龙30克黄芪50克77.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大黄3~2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黄芪50克78.前列腺痛治法:攻下化瘀,行气止痛药物:大黄3~15克地龙30克陈皮20克徐长卿20克元胡20克79.前列腺增生治法:攻下利尿,化瘀补肾药物:大黄3~25克车前草30克地龙30克莪术30克淫羊藿15克80.尿道炎治法:清热利尿,化瘀益气药物:黄柏20克车前草30克半边莲30克山楂40克黄芪50克81.慢性精囊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黄芩30克地丁30克大黄3~15克地龙30克黄芪50克82.血精症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止血药物:黄芩30克虎杖30克大黄3~15克三七粉10克(冲)侧柏叶30克83.急性睾丸炎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止痛药物:蒲公英30克大黄3~20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元胡20克84.慢性睾丸炎治法:清热攻下,活血化瘀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85.附睾炎治法:清热攻下,活血化瘀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荔枝核30克地龙30克水蛭15克86.阴囊湿疹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物:黄柏20克土茯苓30克苦参10克车前草30克丹参30克87.鞘膜积液治法:清热利湿,攻下化瘀药物:黄芩30克车前草30克泽泻20克大黄5~20克丹参30克88.精索静脉曲张治法:活血化瘀,攻下行气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桃仁30克大黄5~20克陈皮20克89.阴茎硬结症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物:地龙30克水蛭5克土鳖虫30克浙贝20克牡蛎40克90.输精管堵塞治法:活血化瘀,清热攻下药物:地龙30克水蛭粉8克(冲)丹参30克黄芩30克大黄5~20克91.精少症治法:补肾壮阳,滋阴壮阳药物:巴戟天30克淫羊藿15克蜈蚣2~5条枸杞30克西洋参10克92.精液不液化症治法:清热攻下,化瘀滋阴药物:黄芩30克大黄5~15克水蛭15克丹参30克黄精30克93.阳痿治法:补肾壮阳,益气活血药物:巴戟天30克淫羊藿15克仙茅20克西洋参10克川芎20克94.早泄治法:益气固涩,壮阳活血药物:黄芪50克五味子20克巴戟天30克仙茅20克川芎20克95.遗精治法:清热滋阴,益气固涩药物:黄莲5克阿胶10克黄芪50克五味子20克海螵蛸15克96.淋病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土茯苓50克黄柏20克败酱草40克大黄10克桃仁30克97.梅毒治法:清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 土茯苓60~120克黄柏20克败酱草40克大黄10克桃仁30克98.尖锐湿疣治法:请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 黄柏20克大黄10克板蓝根30克水蛭15克黄芪50克99.生殖器疱疹治法:清热攻下,化瘀益气药物: 黄柏20克大黄10克蛇蜕15克地龙30克黄芪50~70克100.非淋病性尿道炎治法:请热解毒,攻下化瘀药物:土茯苓30~60克苦参15克蛇莓30克大黄10克水蛭15克(以上为对每种疾病常用的治法、药物组成而言,临证酌情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