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 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 中考试题及答案

试题1:《次北固山下》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 “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

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 “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

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

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答案1.B【详解】“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表述有误,要让归雁把家书捎回家乡洛阳,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试题2:《次北固山下》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3.引典“鸿雁传书”的句子是:答案:1.D(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错)2.C(红日西沉,错。

海日正从东方生起)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年级语文练习题:诗词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练习题:诗词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练习题:诗词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白日依山____,黄河入海____。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____。

"
- 答案:__斜__、__流__、__楼__
2. "明月____天心,疑是地上霜。

举头____明月,低头思故乡。

"
- 答案:__照__、__望__
二、选择题
1. 下面哪个诗句是杜甫写的?
- A. 静夜思
- B. 登高
- C. 青青子衿
- D. 春夜喜雨
- 答案:B. 登高
2. 汉代的诗人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苏轼
- D. 曹操
- 答案:D. 曹操
三、解答题
1. 请解释什么是诗词?
- 答案:诗词是一种以语言形式表达的文学艺术,其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鲜明的意象,通过节奏、韵律和音韵等方式塑造情感和思想,具有一定的韵律和押韵规律。

2. 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并解释你为什么喜欢它。

- 答案:我的最爱是《登鹳雀楼》,这首诗由王之涣创作,以其雄伟壮丽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当我读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时,仿佛能感受到壮丽的自
然景色和浩瀚的宇宙万物。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作者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也激发了我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练习题中的诗词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习题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习题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⑴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竟:完毕,结束,这里指死亡。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骥: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枥(11):马槽。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背景】《龟虽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笔调兴会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有自己调养好身心,才可以延年益寿。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而写的。

【考题链接】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是哪句?并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2.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答案:《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七年级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古诗词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

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______”。

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1. 疑是地上霜2. 感时花溅泪3. 黄河入海流4. 把酒问青天5. 浓睡不消残酒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句诗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D. 苏轼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哪首词中的名句?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出自孟浩然的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 《春日》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出自张九龄的哪首诗?A. 《望月怀远》B. 《春江花月夜》C. 《夜泊牛渚怀古》D. 《登金陵凤凰台》答案:1. A2. C3. B4. A5. A三、默写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默写王昌龄的《出塞》。

2. 请默写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3. 请默写李煜的《相见欢》。

4. 请默写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答案: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特练35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特练35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特练35题{附答案}(一)默写1、潮平两岸阔,。

2、,常记溪亭日暮。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把酒话桑麻。

5、,闻道龙标过五溪。

6、君问归期未有期,。

7、,小桥流水人家。

8、,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9、乡书何处达,。

10、,禅房花木深。

11、半亩方塘一鉴开,。

12、,为有源头活水来。

13、绿树村边合,。

14、,。

夕阳西下几时回。

15、,夜泊秦淮近家。

16、,一山放过一山拦。

17、山光悦鸟性,。

18、,邀我至田家。

19、莫言下岭便无难,。

20、最爱湖东行不足,。

21、己所不欲,。

22、,却话巴山夜雨时。

23、,江春入旧年。

24、无可奈何花落去,。

25、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

(二)理解性填空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被后人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3、《钱塘湖春行》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用拟人手法用明月寄情的诗句是。

5、《论语》中揭示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7、《泊秦淮》中表达诗人忧愤之情的诗句是。

8、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地积累、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的那样。

9、《天净沙秋思》中直抒游子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10、春天是诗人最绚丽的一笔,请从课内外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答案:(一)默写:1、风正一帆悬2、常记溪亭日暮3、谁家新燕啄春泥4、开轩面场圃5、杨花落尽子规啼6、巴山夜雨涨秋池7、枯藤老树昏鸦8、老骥伏枥壮心不已9、归雁洛阳边10、曲径通幽处11、天光云影共徘徊12、问渠那得清如许13、青山郭外斜1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5、烟笼寒水月笼沙16、正入万山圈子里17、潭影空人心18、故人具鸡黍19、赚得行人空欢喜20、绿杨阴里白沙堤21、勿施于人22、何当共剪西窗烛23、海日生残夜24、似曾相识燕归来25、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二)理解性填空: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练习与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练习与答案

⼀、阅读下⾯古诗词,完成相应题⽬《观沧海》曹操1.“东临碣⽯,以观沧海”这两句诗从内容上点明了观察的⽅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但我们仿佛看到了诗⼈登⼭观海时的那种飒爽英姿。

( )2.《观沧海》通过描写萧瑟的秋⻛与汹涌的波涛,营造出了悲凉伤感的意境。

( )3.《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他是西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是建安⽂学的代表作家之⼀。

( )4.《观沧海》通过写诗⼈登上碣⽯⼭俯瞰⼤海所看⻅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博⼤的胸襟。

( )5.《观沧海》⾸句点明了诗⼈观沧海的时间、地点。

( )6.《观沧海》中,“树木丛⽣,百草丰茂”写出了林密草丰的特点。

( )7.《观沧海》“⽇⽉之⾏”⼀句中,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法,描绘了⼤海吞吐⽇⽉、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 )8.“东临碣⽯”中的“临”,写诗⼈登⾼眺望沧海,起笔⽓势不凡。

( )9.“⽔何澹澹,⼭岛竦峙。

”描写了⼤海的近景,使⼈感到海边景⾊的壮丽多姿。

( )10.“⽇⽉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描绘天⽓变幻莫测的景象。

( )11.“⽇⽉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表达了诗⼈渴望统⼀中原、建功⽴业的宏伟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的豁达⽓度。

( )12.全诗虚实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胸怀的应当是实写⼤海的句⼦。

( )13.这⾸诗意境开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法展现了⼀个雄⼼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度。

( )14.“秋⻛萧瑟,洪波涌起”通过萧索的秋景,反映了诗⼈战败后的悲凉⼼情。

( )15.这是⼀⾸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个字是“观”。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上的秋⻛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星⾠。

( )《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李⽩1.“杨花”指柳絮;“⼦规”即布⾕⻦,⼜称“杜鹃”。

( )2.“杨花落尽⼦规啼”⼀句写景,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规啼叫的悦耳,令⼈赏⼼悦⽬。

( )3.“闻道⻰标过五溪”⼀句叙事,诗⼈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表达了对友⼈的牵挂与惦念之情。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附答案)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3.春日[宋]晁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

②趁:追逐。

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细雨翻萍、______的春日景象,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诗的三、四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诗歌三、四句表达的情感与下面哪一句相同?请说明理由。

诗句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请简要分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妙处。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6.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①,一夜征人②尽望乡。

【注】①芦管:一种笛类乐器,以芦叶为管。

②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1)诗歌一二句描绘了沙、_______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荒凉、_________的意境。

(2)请描绘“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所描写的画面,并说说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合理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乡之情的?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边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

诗中的“轮台”在这里代指________。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4.阅读古诗题春晚①(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②数点傍林飞。

吟③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①春晚:暮春傍晚。

②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③吟:诵读诗文。

(1)诗中“”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诗人笔下的村野有着的特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写出两点即可)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________季,从“________”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选择题及解析古诗词目录: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期中课外古诗词:五、峨眉山月歌/李白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一、《观沧海》曹操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消息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发达生气希望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八、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期末课外古诗词:九、秋词(其一)/刘禹锡10、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十二、潼关/谭嗣同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好像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部编本七年级下学期古诗词习题八首及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学期古诗词习题八首及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学期古诗词习题八首及答案1. 《登鹳雀楼》题目:请写出《登鹳雀楼》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答案:《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写了王之涣登上鹳雀楼,俯瞰远方美景的情景。

2. 《静夜思》题目:请写出《静夜思》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下了李白在深夜思念乡愁的情感。

3. 《望庐山瀑布》题目:请写出《望庐山瀑布》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答案:《望庐山瀑布》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述了杨万里站在山脚,仰望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4. 《春晓》题目:请写出《春晓》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答案:《春晓》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色和自然的生机。

5. 《望月怀远》题目:请写出《望月怀远》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答案:《望月怀远》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6. 《登高》题目:请写出《登高》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答案:《登高》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登高时的豪情壮志和对时事的思考。

7. 《赋得古原草送别》题目:请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答案:《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写了白居易在古原草地上与友人告别的情景。

8. 《登鹳雀楼》题目:请写出《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主要意境。

答案:《登鹳雀楼》描绘了作者登上高楼,远眺美景的壮丽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1.东临碣石,海畔形胜,(XXX《观沧海》)2.万里无云,(XXX《观沧海》)3.水何澹澹,XXX竦峙。

(XXX《观沧海》)4.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5.举杯邀明月,对XXX三人。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7.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8.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何处达?XXX尽临来。

(王湾《次北固山下》)10.绿树村边合,青山XXX。

(XXX《天净沙·秋思》)11.天接XXX连晓雾,(XXX《天净沙·秋思》)12.XXX,影入平羌江水流。

(XXX《峨眉山月歌》)13.清景无限咸阳 bridge,(XXX《峨眉山月歌》)14.遥闻玉笛起,何曾见?(XXX《江南逢李龟年》)15.楼船XXX,(XXX《江南逢李龟年》)1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XXX。

(XXX《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

(XXX《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8.城阙辅三秦,XXX望五津。

(XXX《夜上受降城闻笛》)19.千里江陵一日还,(XXX《夜上受降城闻笛》)20.野径云俱黑,XXX火独明。

(XXX《秋词》其一)21.孤舟蓑笠翁,独钓XXX。

(XXX《秋词》其一)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XXX《夜雨寄北》)23.微雨润相思,(XXX《夜雨寄北》)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XXX《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5.千里冰封,XXX飘。

(XXX《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XXX《潼关》)2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XXX《潼关》)二、古诗词理解性填空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是:没有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XXX,烟波江上使人愁。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题】复习题卷附答案详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题】复习题卷附答案详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题】复习题(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所展现的画面。

(2分)海岛上树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汹涌起伏。

2.这首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分)表现了作者虽年老而又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2.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简要赏析(2分)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伴送你一直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吧。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分)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齐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作简要赏析。

(2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思念故乡。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白居易。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离别古原草场的情景。

3. 诗中的“古原草”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古代的草原。

4. 诗中的“送别”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作者要离开这片草原。

5. 诗中作者对古原草的感情如何?- 答:作者对古原草充满了眷恋之情。

第二首:《静夜思》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李白。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在深夜思念亲人的情景。

3.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床前有一轮明亮的月光。

4. 诗中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李白在旅途中思念家人。

第三首:《登鹳雀楼》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王之涣。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景色和感受。

3.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什么意思?- 答:意味着白天的阳光逐渐西沉,黄河水流注入大海。

4. 诗中作者对登高远望的感受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登高远望的兴奋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王之涣游览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感。

第四首:《望江南》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杜牧。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对江南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3. 诗中作者对江南的景色有何描绘?- 答:作者描绘了江南的水乡、山色和花草。

4. 诗中作者对江南的思念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来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杜牧在北方思念故乡江南的景色。

第五首:《悯农》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李绅。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农民的辛劳和生活困境。

1、七上古诗文答案

1、七上古诗文答案

七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复习(含答案)《古代诗歌四首》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论语十二章》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5博学而笃志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诫子书》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课外前四首》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9.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课外后》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5河流大野犹嫌束山人潼关不解平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初中古诗文七年级答案

初中古诗文七年级答案

初中古诗文七年级答案【篇一: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xt>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2、作者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怀?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3、诗的结尾四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

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

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

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试题答案
一、1、于我如浮云2、鲜克有终
3、天地一沙鸥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坐观垂钓者
6、只有敬亭山
7、时鸣春涧中8、复恐匆匆说不尽9、桑榆非晚10、家书抵万金二、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
1、√
2、√
3、×
4、×
四、1、②④③①2、①②④③
五、1、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