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是临床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尿液干化学测定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比重、pH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等。
同时也需要检测尿液有形成份,如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等。
此外,还需要检测24小时尿总蛋白、尿肌酐和尿尿酸等。
二、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集脑脊液标本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三、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四、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六、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七、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八、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未梢血标本采集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检验科紧急样本操作流程

检验科紧急样本操作流程在医院的检验科中,紧急样本处理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环。
紧急样本的处理流程需要高效、准确地进行,以确保患者的急诊、手术以及其他紧急情况下的检验结果能够迅速得到,并有助于医务人员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紧急样本的标本采集、处理和分析流程。
1. 紧急样本的标本采集紧急样本的标本采集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便尽快得到检验结果。
在进行紧急标本采集之前,操作人员应准备好相关的采集工具和试剂,以及标本容器。
紧急样本的采集通常涉及血液、尿液、组织液等样本。
- 血液标本采集: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采用一次性无菌针头进行血液采集。
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安装合适的试管,确保血样无气泡,并确保采集的血量符合要求。
- 尿液标本采集:使用一次性无菌尿杯进行尿液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确保尿液标本的纯净性。
尿液采集完成后,应尽快送至检验科。
- 组织液标本采集:使用适当的无菌采样器具进行组织液标本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标本的无菌性。
2. 紧急样本的处理紧急样本的处理需要高效地进行,以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在收到紧急样本后,操作人员应立即进行样本的处理和预处理。
- 血液标本的处理:根据需要,将血液标本分装至不同的试管中,进行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添加抗凝剂或抗坏血酸等。
- 尿液标本的处理:对于尿液标本,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标本的混匀,并进行相应的离心、过滤等操作,以净化标本并去除杂质。
- 组织液标本的处理:对于组织液标本,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离心、过滤等,以获得纯净的组织液样本。
3. 紧急样本的分析紧急样本的分析是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准确诊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样本分析之前,操作人员应先对分析仪器进行准备和校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血液标本的分析:将预处理后的血液标本按照正确的方法,放入相应的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仪器中进行分析。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加入日期:2008-09-231.目的:为保障送检标本质量,使送检标本具有代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2.适用范围:标本采集的准备3.责任人: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4.程序:标本采集,这是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关键的一步。
要重视下列环节的控制:4.1采样时间的控制,选择最佳采样时间的原则是:4.1.1最具“代表性”的时间: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
其主要原因有:4.1.1.1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许多血液成分昼夜间变换很大,如血钾数值,在高峰值期比低值期增加5%~10%,血红蛋白增加8%~15%,促甲状腺素增加5%~15%血管紧张素可增加120%~140%。
为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患者间,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早晨空腹时采集标本;4.1.1.2病人处于平静状态,减少病人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并减少饮食的影响;4.1.1.3易于与正常参考范围作比较;4.1.1.4便于组织日常工作。
4.1.2检出阳性最高的时间:如细菌培养应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尿常规检查应采集早晨第一次尿;早孕试验应在孕后35天后送检,此时阳性率达高峰。
4.1.3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时,cTnL或cTcT的测定在发病后4~6小时采样较好:病毒性感染抗体检查,在急性期及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清检察对诊断意义较大;药物监测应根据药物峰值效应,在药物分布结束后监测(通常在药物输液结束后2~4小时进行,而地高辛、毛地黄毒甙在输液后6~8小时进行)。
4.2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如大便检查应取脓、血部分:脊髓穿刺、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进入;留取痰标本应防止唾液的混入,静脉采血时,患者的姿势(卧位、坐位或立位)及止血带的松紧都可影响某些监测结果,通常规定患者卧位或是坐位采血,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见回血后立即松开,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在医学检验过程中,标本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本采集的流程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顺序进行,下面将详细介绍标本采集的流程。
1.准备工作在进行标本采集之前,需要准备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准备好必要的标本采集设备和器材,如采血管、采尿杯、采喉棉签、采拭子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采集设备的完整性和有效期,确保采集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2.个人防护进行标本采集时,采集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工作服,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身份确认4.采集血液标本血液标本采集是最常见的标本采集方式之一,通常通过采血管进行采集。
在采集之前,需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和安全的状态,并告知患者采集的目的和步骤。
接下来,根据采集部位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当的采血管进行采集,如静脉采血、指尖采血等。
采集时需要注意采血管的规格、采血动作的轻柔和迅速等。
5.采集尿液标本尿液标本采集是常规的标本采集方式之一,通常要求采集晨尿。
在采集之前,需要告知患者采集的目的和步骤,并提供适当的采尿杯。
患者需要事先清洗外阴部位,用清洁尿杯采集尿液,并尽可能采集早晨的第一次尿液。
同时,要避免尿液与外界环境污染,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干扰。
6.采集其他标本除了血液和尿液之外,还会有其他类型的标本需要进行采集,如采喉、采拭子等。
采喉是获取喉部细胞标本的一种方式,通常需要使用采喉棉签。
采拭子是采集口腔、鼻腔、肛门等部位分泌物的一种方式,通常需要使用采拭子进行采集。
在采集这些标本时,需要注意采样部位的清洁和采集动作的正确执行。
7.标本储存和运输采集好的标本需要妥善储存和运输,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通常要求立即将采集好的标本送到检验科室,避免标本的长时间保存和温度变化。
总结:标本采集是医学检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采集流程的正确和规范性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个人防护、身份确认,然后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进行采集,最后注意标本的储存和运输。
检验科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检验科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该文档旨在确保检验科室内的标本采集与处理过程符合良好的实践准则。
以下是一系列程序和指导,旨在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采集标本的程序1. 所有与标本采集相关的工作应由经过合适培训和资质的人员执行。
确保每位工作人员理解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指南。
2. 标本的采集应遵循水平流程和防交叉感染的相关操作要求。
保持洁净的工作环境,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3. 在采集前,工作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与标本上的标签进行比对。
确保标本被准确地标识和记录。
4. 标本采集时,应遵循适当的采集顺序。
按照医疗测试的特性,避免污染或交叉污染的风险。
5. 标本采集完毕后,将标本正确存放于中,并根据要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确保标本不会受到外界污染或损坏。
标本处理的程序1. 在标本处理过程中,要确保遵循适当的操作规程。
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标本分类、分析和储存。
2. 标本的处理应尽快进行,以避免标本的退化或损坏。
确保及时报告结果并存储标本的相关文档,以备将来的参考。
3. 在标本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器械、装置和试剂的要求进行操作。
确保准确计量和适当混合样品。
4. 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实验室空间的卫生和消毒。
避免交叉污染,并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作和维护。
5. 处理完成后,及时清理和消毒工作区。
确保丢弃或储存的标本符合相关法律和规定要求。
质量控制和文件记录1. 实验室应建立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质量控制系统,以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进行定期内部审核和外部质量评估。
2. 所有标本采集和处理的工作人员都应被要求遵守标本处理的相关操作规程和程序。
记录每次操作的详细信息和结果。
3. 所有文件记录应准确、完整和易于追溯。
确保文件和记录的保密性和可靠性,并妥善存储和保管文档。
以上程序和指导旨在提高检验科内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如果有任何操作问题或遇到特殊情况,工作人员应及时寻求帮助和咨询上级。
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目的:本程序旨在管理受控分析过程中标本的质量,以确保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结果,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标本的采集、处理、贮存、安全处置等全过程。
保证标本编号的唯一性,也是准确发放报告的基础。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临床各类检测标本。
职责: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工作程序:一、标本的采集:请参阅《标本采集管理程序》。
二、标本的运送:1.门诊1.1 血液标本:1.1.1 血常规标本在门诊二楼抽血后,由登记员直接送到门诊化验室,检验工作人员进行分析。
1.1.2 其他项目,如生化、免疫等标本,在护士采集标本后,由登记员统一收集后,两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1.2 尿液、大便、分泌物、痰常规标本。
由病人自行采集后,送到门诊化验室进行检查。
1.3 细菌培养标本:由登记员接到标本后,立即送到检验科。
1.4 分泌物作PCR标查,由登记员统一收集后,两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2.病房2.1 常规标本:由病房护士采集后,由助护统一收集,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
早上八点半前全部送检完毕。
2.2 急诊标本:由病房护士采集后,由助护送到检验科,此类标本的送检不受时间限制。
三、标本的接收1.登记员在接收标本时,认真、仔细地核对标本。
2.检查标本与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
工作人员有权拒收检验申请有不一致的标本,标签不清的标本。
检验申请不清晰时,应立即与临床科室或相关人员联系核实。
3.标本接收人须检查标本状态。
4.标本在以下情况下视为不合格,工作人员有权拒收该标本:A。
无被检标本基本信息或与申请单不符(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检验项目等)。
B。
使用不适当的。
C。
有破损。
D。
标本外泄污染。
检验血标本采集制度与流程

检验血标本采集制度与流程规范的采血流程一、检验科采血人员上岗必须佩带好胸牌、帽子、口罩及手套、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及无菌操作准备。
二、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并掌握〝急诊优先〞的原则。
认真审对申请单,按照申请单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检验目的、检验项目。
根据检验项目准备采血管并在采血管上标记病人信息。
准备采血1、用0.5‰消毒灵液浸泡手(戴手套的手)或用湿手帕擦手(戴手套的手),做到一针(一次性针头)、一管(一人一管)、一带(一人一根压脉带)、一张(一人一张纸)。
3、 使用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器之前检查包装是否完整,负压管是否破损。
患者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采血台上,暴露穿刺部位,距采血部位5厘米处绑上止血带,止血带要松紧适宜,约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同事嘱患者紧握拳头,若此时静脉扔不易见,可嘱患者反复握拳数次,使静脉易于怒张,止血带捆绑时间不易过长,否则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穿刺前须询问患者有无碘过敏史,有碘过敏史需用75%消毒。
打开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针,用左手固定患者前臂,拇指按住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使之固定。
右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先以约30度的角度穿刺静脉前2-3毫米处的皮肤,然后再穿刺静脉壁而进入静脉腔,待见有回血后,将针头顺势而进入少许,以防止采血时针头滑出静脉,但不可太深,以免刺穿静脉。
5、 将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针的另一端插入带有病人信息的真空负压管内,待抽至所需血量后,先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拳头放松,再以无菌棉签按住伤口,拔出针头(抗凝血真空管须立即颠倒混匀6次)。
6、采血完毕后应嘱患者紧压伤口至止血5分钟(血液病患者应延长压迫止血时间)。
每位患者采血前应换纸,换止血带。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医学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以下是关于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的详细规范。
一、标本采集规范1. 采集前的准备(1)采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采集技能和知识,了解检验项目的相关要求。
(2)准备所需的采集工具,如注射器、试管、棉签、消毒液等,并确保工具的清洁、无菌。
(3)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相符。
2. 采集方法(1)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如空腹采血选择肘正中静脉,非空腹采血选择股静脉或头皮静脉等。
(2)采集过程中,注意止血带的使用,避免过度压迫血管。
(3)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确保尿液标本来自清洁的尿道,避免污染。
(4)采集粪便标本时,应使用无菌棉签或试管进行采集,避免标本污染。
(5)采集唾液标本时,使用无菌试管,指导患者在采集前避免进食和口腔清洁。
3. 采集注意事项(1)采集标本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采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3)采集血液标本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晕血、过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采集标本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服用药物等信息,以便检验人员分析检验结果。
二、标本运送规范1. 运送前的准备(1)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合适的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防漏。
(2)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冷链、常温等。
(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患者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
2. 运送过程(1)标本的运送应尽快进行,避免延迟。
(2)运送过程中,注意保持标本的稳定性,避免剧烈震动、温度变化等。
(3)对于特殊标本,如细胞学标本、微生物标本等,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送。
(4)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标本的运送要求。
3. 运送注意事项(1)运送过程中,确保标本的安全,防止标本丢失、损坏等。
检验科标本准备流程

检验科标本准备流程
标本准备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标本采集:根据实验要求和标本类型,采集合适的标本。
标本可以是血液、尿液、细胞、组织等。
2. 标本保存:采集后立即将标本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如试管、冰箱、冷冻柜等,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标本标识:在标本容器上标明标本类型、采集日期和时间、患者姓名或编号等相关信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4. 标本运输:将标本放置在适当的运输容器中,并按照规定的运输温度和方式进行运送,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5. 标本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离、固定等,以获取所需的样品。
6. 标本分装:将标本分装成所需的小样品,如血清、血浆、细胞悬液等,并妥善保存起来。
7. 标本储存:将标本存放在适当的温度和条件下,如冷冻、冷藏等,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8. 标本记录:在标本记录表或数据库中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如标本编号、采集日期、处理方法、储存位置等。
总体来说,标本准备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标本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标本只能被授权人员操作和使用。
检验科最新标本采集指南

检验科最新标本采集指南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1.1 人员准备:在进行标本采集前,确保采集人员已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采集人员应穿着清洁、干燥的工作服,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1.2 器材准备:提前检查并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器材,如采集管、注射器、采血管、消毒棉球、标签等。
1.3 环境准备:确保采集环境整洁、明亮、通风良好。
如有可能,尽量保持无菌环境。
二、标本采集流程2.1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流程和目的,取得其配合。
要求患者在采集前保持空腹(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2.2 信息核对:采集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3 采集操作: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如静脉采血、尿液采集、粪便采集等。
2.3.1 静脉采血:找到合适的静脉,进行消毒处理。
用一次性注射器或采血管抽取所需血量,轻柔地将血液注入采血管中。
采血完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并嘱患者保持姿势一段时间。
2.3.2 尿液采集:向患者说明尿液采集的方法,使其能够正确地进行尿液排出。
采集时,确保尿液收集容器清洁、干燥,并避免尿液溅出。
2.3.3 粪便采集:向患者说明粪便采集的方法,并指导其正确地收集粪便样本。
确保采集的工具清洁、干燥,并避免样本污染。
2.5 标本运送:确保标本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实验室,避免标本质量受到影响。
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3.1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3.2 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采集并给予适当处理。
3.3 确保标本采集量符合实验室要求,避免过多或过少。
3.4 采集完毕后,及时将标本送检,避免延迟影响检验结果。
3.5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检验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在开始标本采集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人员、器材和环境的准备。
1.1 人员准备:我们要确保采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他们应该接受过专业培训,能够熟练地掌握采集技巧。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患者采血前的准备1. 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
静脉血标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
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
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3。
患者体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立位与卧位之间的差异,为减少这种影响,取血病人的体位应相对固定.一般采用坐位取血,而且取血前应让病人有10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的体位.4。
剧烈的运动:激动的情绪都会影响到一些血液成份浓度的变化,取血的当晨病人不宜做剧烈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取血前应有10分钟的休息。
5。
输液的影响: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规定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臂取血.6。
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需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7。
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理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8。
葡萄糖耐量测定:试验前三天正常饮食,试验当日清晨空腹抽血2ml,并同时留尿.将100克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中嘱病人一次服下,立即记录时间;然后分别在服糖后60、120、180分钟,各抽血2ml,并每次同时留取尿液,注名管号和杯号,立即送检,分别测定血糖及尿糖。
静脉血液采集作业流程1。
目的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等。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4。
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
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5. 操作步骤:5。
最新标本采集管理制度:检验科篇

最新标本采集管理制度:检验科篇一、标本采集原则1.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2. 尊重患者知情权、隐私权,确保标本采集过程合规、合法。
3. 严格按照检验项目要求采集标本,确保标本质量。
4. 提高标本采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二、标本采集准备1. 工作人员: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定期接受培训,熟悉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2. 器材准备:确保采集器材清洁、消毒、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3.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 环境准备:保持采集室清洁、安静、通风,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三、标本采集操作流程1.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标本与患者身份信息一致。
2. 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部位:根据检验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如静脉、动脉、毛细血管等。
3. 消毒: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
4. 采集标本: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本采集,避免标本污染、震荡、降解等。
5. 对标本进行标记:填写完整的患者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确保标记清晰、准确。
6. 检查标本:检查标本外观、量度、采集时间等,确保符合检验要求。
7. 保温:对于需要保温的标本,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确保标本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输。
四、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 注意患者隐私保护,避免泄露患者信息。
3. 遇到异常情况,如患者出血、晕针等,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报告。
4. 定期对采集器材进行清洁、消毒、保养,确保器材完好。
5.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标本采集技能。
五、质量控制与监督1. 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标本采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2.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业务水平,对不合格者进行培训、整改。
3. 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质量评价,对不合格标本进行追溯、分析、处理。
4. 建立标本采集质量档案,记录质量控制情况,持续改进。
六、应急预案1. 制定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如患者过敏、意外损伤等。
检验科标本采集操作程序

检验科标本采集操作程序一、程序目的:为了确保检验科标本采集操作的实施标准化,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此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体检中心的检验科工作人员。
三、程序内容:1.检验科工作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工作证件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2.标本采集前,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标本采集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并说明标本的送检流程。
3.标本采集前,检验科工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及标本采集单上的相关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并确认患者是否处于空腹状态。
4.标本采集前,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并确保其有效期符合要求。
5.标本采集前,检验科工作人员应为患者做好标本采集部位的消毒处理。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标本采集,如血液、尿液等,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标本的纯净度。
6.标本采集时,检验科工作人员应确保手法轻柔、准确,并遵循标本采集的规定要求,以防止交叉感染和标本溢漏等情况的发生。
7.标本采集后,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将标本及时送至检验室,并按照标本送检流程填写完整的送检单,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8.标本采集后,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对标本采集部位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进行局部按压止血等,并向患者解释相关注意事项。
9.标本采集后,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将使用过的器材和试剂进行妥善处理,如分类回收或安全处理等,保证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10.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整理标本采集信息,包括采集日期、时刻、采集部位等,并存档备查。
四、程序执行:1.检验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标本采集工作,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2.检验科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清洁,以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3.检验科工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和标本采集流程,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操作技术和知识。
4.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以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
五、程序评估:1.检验科工作人员应主动参与程序评估和改进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加入日期:2008-09-231.目的:为保障送检标本质量,使送检标本具有代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2.适用范围:标本采集的准备3.责任人: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4.程序:标本采集,这是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关键的一步。
要重视下列环节的控制:采样时间的控制,选择最佳采样时间的原则是:最具“代表性”的时间: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
其主要原因有: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许多血液成分昼夜间变换很大,如血钾数值,在高峰值期比低值期增加5%~10%,血红蛋白增加8%~15%,促甲状腺素增加5%~15%血管紧张素可增加120%~140%。
为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患者间,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早晨空腹时采集标本;病人处于平静状态,减少病人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并减少饮食的影响;易于与正常参考范围作比较;便于组织日常工作。
检出阳性最高的时间:如细菌培养应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尿常规检查应采集早晨第一次尿;早孕试验应在孕后35天后送检,此时阳性率达高峰。
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时,cTnL或cTcT的测定在发病后4~6小时采样较好:病毒性感染抗体检查,在急性期及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清检察对诊断意义较大;药物监测应根据药物峰值效应,在药物分布结束后监测(通常在药物输液结束后2~4小时进行,而地高辛、毛地黄毒甙在输液后6~8小时进行)。
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如大便检查应取脓、血部分:脊髓穿刺、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进入;留取痰标本应防止唾液的混入,静脉采血时,患者的姿势(卧位、坐位或立位)及止血带的松紧都可影响某些监测结果,通常规定患者卧位或是坐位采血,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见回血后立即松开,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采取最合乎要求的标本主要控制下列三点:抗凝剂的正确应用:血标本如需抗凝,究竟用何种抗凝剂(EDTA)、草酸钠、拘橼酸钠、肝素等),根据监测要求而选定。
检验科工作流程

检验科工作流程检验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一个科室,负责病人的化验检查工作。
它需要严格遵守一些规定和标准,以确保正确性和准确性。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检验科工作流程。
一、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是整个工作流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后续步骤的结果。
在样本采集这个阶段,先将病人的姓名、性别、住院号、住院科室等信息进行记录和核对。
根据医嘱和要求收集所需样本。
常见的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胸腹水等。
在采集之前需要对采样设备进行消毒工作。
二、标本接收及登记样本采集完毕后,需要将样本送到检验科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此时需要进行标本的分类、标识、登记等工作。
负责接收样本的工作人员需要核对客户信息及样本种类,检查是否符合医生的要求。
确定无误后,需在系统中录入信息,建立样本条码号,并将条码标贴各采集器管上。
三、样本处理样本进入实验室之后,将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处理,包括分离、加药或者其他特殊处理。
根据临床诊断要求,样本人员会将样本处理成各种检验物质,以对检测项目进行分析。
四、检测分析样本处理完成后,检验的人员将在化验仪器中进行各种分析。
这个步骤中,需要进行对比对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室中,所有的分析都需要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与国家标准和质量控制范围。
五、结果判定并通知临床医生检测分析中,根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同时,将检验结果录入系统,并等待审核的结果。
待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后,系统将结果发送给临床医生作为诊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六、结果报告结果报告是整个工作流程的最后一步。
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检验人员将结果报告提供给临床医生进行参考,并记录在病历里,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向患者提供检测结果。
总而言之,检验科是一个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科室。
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工作流程的要求,例如标本采集、标本接收及登记、样本处理、检测分析、结果判定并通知临床医生、结果报告等,以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科中的标本接收与登记流程

检验科中的标本接收与登记流程在医疗机构中,检验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负责接收、登记和处理各种临床标本。
标本接收和登记流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检验结果和诊断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中的标本接收与登记流程。
一、标本接收前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有序:标本接收台上应该摆放整齐且清洁的工具和耗材,包括试管、标本袋、标签纸等。
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清理和消毒接收台,保持操作区域的干净卫生。
2. 检查接收设备状态:检查接收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离心机、冰箱、温度计等,确保其正常运作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标本运输准备:提前检查标本运输工具和要求,如冷藏盒、冷藏袋等,确保其可用性和符合运输要求。
二、标本接收流程1. 标本接收员身份确认:标本接收员需要佩戴工作牌,并主动向送检人员介绍自己的身份,并核实送检人员的身份信息。
2. 标本接收与验收:接收员按照送检人员提供的样本信息,核对标本的数量和标签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必须检查标本的封闭性、完整性和外观,确保标本未受到任何污染或破损。
3. 标本分装与分类:接收员根据标本的类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正确分装和分类标本。
例如,血液标本应该按照类型(全血、血清或血浆)进行分类,尿液标本应根据采集时间和采集方法进行分类。
4. 标本处理记录:接收员需要及时记录每一个接收到的标本的信息,包括接收时间、标本数量、送检人员姓名、采样时间等。
记录应详细、准确,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
三、标本登记流程1. 标本信息登记:登记员需要将标本接收记录中的信息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并生成相应的登记条码。
登记员应仔细核对录入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 标本交接:登记员需要将已登记完成的标本及相关信息,交接给相应负责的检验人员。
交接时需要注明标本数量及所需检验项目。
3. 标本存储:登记员需要将已登记的标本按照要求存放到相应的存储设备中,如冰箱、离心机等。
不同样本的存储要求也需根据需求进行妥善处理。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输监管程序

标本采集运输监管程序为了保证检验前样品的质量,特制定本程序,对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临床标本的采集与运输,以及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输过程进行控制.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接收的所有标本.二、职责1. 临床医师负责检验的申请,申请单的格式由技术管理层和医院医务科共同制定.2. 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检验标本采集运输指南.3.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均负责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留取标本.4. 门诊抽血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标本的采集,特殊标本由临床医生采集.5. 检验科标本收集人员负责定时到临床各科室收集标本和运输;急诊检验标本和值班时采集的标本由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直接送检验科.6. 相关检验人员负责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输.三、工作程序1. 检验申请检验项目选择临床医师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和检验项目的敏感度、特异性来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检验科人员可为其提供检验项目的咨询,监督实验室服务对象选择的检验项目是否明确,实验室检验项目能否满足实验室服务对象的要求.检验申请表检验申请表属于合同性文件,实验室应事先将所开展的检验项目和完成时间等事宜,和医院医教部协商一致,并制成表格供实验室服务对象参考.只要满足要求,电子检验申请表也适用.检验申请表应定期进行评审.本实验室的检验申请表包括以下内容:1.2.1 患者的唯一性标识,如门诊病人的诊疗卡号、住院病人的住院号;1.2.2 患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1.2.3 患者就诊或住院的科别、床号;1.2.4 样品的类型和原始解剖部位,如静脉抗凝血等;1.2.5 申请的检验项目或项目的组合;1.2.6 临床标本采集日期和时间;1.2.7 实验室收到样品的日期和时间;1.2.8 申请者姓名,如果提出检验申请的医师的地址与接收检验申请的实验室所在的地址不同,同时应注明申请者的地址;1.2.9 申请日期.2. 病人的准备为了使检验结果有效地用于临床,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应了解标本收集前影响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如饮食、标本采集时间、体位和体力活动、病人用药等对标本采集的影响.提出要求病人予以配合和服从的内容,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饮食对标本采集的影响:多数实验尤其是血液化学的测定,采血前应禁食12h,因脂肪食物被吸收后可能形成脂血而造成光学干扰;同时食物成分也可改变血液成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标本采集时间的影响:血液中不少有机物、无机物存在周期性变化.因此应该掌握标本采集时间,才能对每次结果进行比较.最好在同一时间采集标本,以减少由于不同时间采集标本所造成的结果波动;体力活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运动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因此,必须嘱咐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或正常活动状态下收集标本;药物影响:药物对血、尿等成分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某些药物可使体内某物质发生变化,有些药物则干扰实验,因此为了得到正确结果,必须事先停止服用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药物.临床医师在选择与解释结果是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影响.3. 检验标本采集指南检验科制定并实施正确采集和处理临床标本的检验标本采集指南,指南包括以下内容:以下资料的备份或参考资料:a实验室提供的所有检验项目目录;b知情同意书适用时;c临床标本采集之前,向患者提供有关自我准备的信息和指导;d向实验室服务的用户提供相关医学指征和帮助其合理选择现有程序的信息.下述程序:a患者准备,指为护理人员或负责静脉穿刺医师提供的;b临床标本的识别程序,指如何识别临床标本的ID系统;c临床标本采集程序,应注明临床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以及所用抗凝剂或防腐剂的种类和量.以下说明:a申请表或电子申请表填写;b临床标本采集的类型和量;c特殊采集时机,如测餐后血糖的时间安排;d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样品期间所需的任何特殊处理,如运输要求、冷藏、保温、立即送检等;e临床标本标记;f临床资料,如用药史;g准确识别临床标本采自哪个患者的详细作业指导书;h临床标本采集者身份标识的记录;i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以下说明:a已检样品的存放;b申请附加检验项目的时间限制;c附加检验项目;d因分析失败而需再检验或对同一临床标本做进一步检验.4. 临床标本采集程序采样人员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对于患者自行收取标本,须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采样准备在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者申请的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和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恰当的容器粘贴条码,指导患者做好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实施采样人员必须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计划以及医嘱要求执行的时间,选择恰当的部位,采样适当的样品量.检验科应定期评审检验所需的样品量,保证样品量适合所进行的检验.采集标本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送检登记采样人员在采样完毕时,必须尽快核对标本并送往检验科.要注意样品标识必须与检验申请单相符合,严防标记错误.检验科拒绝接收或处理缺乏正确标识的临床标本.5. 样品的收集和运输检验科标本收集人员于早上约6:30到各个病房收集标本,分别于约8:15、8:50、10:00、10:50收集门诊和体检中心的标本.收集后送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急诊标本和值班时标本采集的标本由临床护工将标本送至检验科.标本收集人员必须清点标本个数是否与送检清单相符,并用密封容器安全地送到检验科.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密封性,有时要避光如阳光直射下血中胆红素会分解,当要求有温度限定时,应确保样品在运送途中置于适合的设备内.特殊标本需要送收双方签收.送检样品送达检验室后,各室工作人员应进行验收,检查标本质量,查看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6. 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输各实验室收到样品后,应按要求及时处理,属其他专业组的标本应及时送至相应专业组.并做好记录.7. 偏离采样程序的控制当采样人员在采样过程中偏离了采样程序的要求时,应及时与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在发现偏离采样程序的信息时,应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在检测中考虑其对检测结果影响的重要性,并在报告中注明.。
检验科标本采集规范

检验科标本采集规范标本采集是临床检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以及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检验科标本采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操作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标本采集的规范,以便医务人员正确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一、前期准备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确保采集的样本与患者信息一致。
2. 称量与计数:标本采集前应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器具、药物和试剂,并准确称量和计数,确保工作的准确性。
3. 检查器具和设备:检验器具需要保持干净和完好无损,设备需要正常开机并进行校准,以确保采集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术前操作1. 询问患者信息:医务人员应在采集标本前向患者核实个人信息,告知采集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2. 采集血液标本: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应先让患者放松,并通过消毒局部皮肤,然后选择合适的静脉,采用适当的穿刺技术进行血液采集。
3. 采集尿液标本:对于尿液标本的采集,应让患者了解采集器具的使用方法,清洁外阴,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尿液采集。
4. 采集其他标本:针对其他类型的标本采集,例如组织、脑脊液等,医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和器具,并在操作前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三、采集操作要点1. 操作环境:标本采集时,要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污染。
2. 采集器具:使用一次性和无菌的采集器具,确保采样的干净和无菌,以防止标本被污染。
3. 采集顺序:根据不同类型的标本,确定采集的顺序,避免干扰和交叉污染。
4. 采集部位:根据不同标本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集位置,遵循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程序。
5. 采集量和时机: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标本的采集量和采集时间,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6. 采集方法:根据标本类型和采集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确保操作的规范和准确性。
标本采集查对制度及流程

标本采集查对制度及流程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结合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种类,并通知患者准备。
2、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查时间、试管种类、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检查真空试管有无破损,做好登记。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输液或输血侧肢体采集血标本。
4、如同时采集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血沉—凝血功能—血分析—血生化—促凝管。
需抗凝的试管按要求轻轻摇匀。
5、凝血功能障碍或经动脉采血患者,拔针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分钟左右。
6、血标本做到及时采集,血量准确,及时送检,并做好与检验科核对,两人签字交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1. 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
静脉血标
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
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
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
空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3. 患者体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立位与卧位之间的差异,为减少这种影响,取血病人的
体位应相对固定。
一般采用坐位取血,而且取血前应让病人有10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
的体位。
4. 剧烈的运动:激动的情绪都会影响到一些血液成份浓度的变化,取血的当晨病人不宜
做剧烈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取血前应有10分钟的休息。
5. 输液的影响: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规定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
手臂取血。
6. 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
需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7. 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
理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8. 葡萄糖耐量测定:试验前三天正常饮食,试验当日清晨空腹抽血2ml,并同时留尿。
将100克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中嘱病人一次服下,立即记录时间;然后分别在服糖后
60、120、180分钟,各抽血2ml,并每次同时留取尿液,注名管号和杯号,立即送检,
分别测定血糖及尿糖。
静脉血液采集作业流程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等。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
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进针处,拔出针头,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采血完毕后,产生的医疗垃圾按规定分类处理。
6. 注意事项
采血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抗凝管收集血标本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一般生化、免疫检验用干燥非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3-5ml。
若检验项目较多,应适当增加采样量。
血常规检验用EDTAK2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毫升。
凝血四项、血红蛋白电泳、3P试验用枸橼酸钠()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必须准确,为。
血沉用枸橼酸钠抗凝,抽血。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以枸橼酸钠抗凝,另加入葡萄糖20mg,抽静脉血,混匀。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需用肝素管抗凝。
血液粘度测定需同时抽取血常规、血沉和肝素抗凝血(5ml)三份样本。
餐后,血糖、血脂可增加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一般应空腹抽血。
有些食物成分:高蛋白、高脂及饮食可引起血中蛋白、血脂、尿酸增高;香蕉、咖啡等可引起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测定等。
药物影响:如异菸肼、庆大毒素、氨苄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
因此,建议检查前几天就停止使用有干扰的药物,且申请单最好能注明近期用药情况。
7. 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低温条件2-8℃或室温运输,1小时内送检。
1小时内分离出血清,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4℃保存不超过8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且只能冻融1次。
8. 附加检验项目申请:
标本采集送出后需附加检验项目的,其申请应在标本采集当天上午11点30分以前电话通知实验室。
附加检验项目申请为本检验科目录外项目的需提前一天与检验科联系,以便联系其它实验室进行检测。
9. 其它: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
如仍不能发出报告者,分析原因并告知受检者重新采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