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情况
1、地球上水循环(自然的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过程
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的关系。
2、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
(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3、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问题:(1)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2)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
(3)地面降沉
(4)海水入侵
(5)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
第三章水资源量评价
1、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降水,径流,蒸发
2、河流径流的水情和年内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占年径流量25%~30%),积雪、冰川融水补给。
径流的特征值(参数):流量Q t--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m³/s),径流总量W t--在一定的时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m³),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m³/(s·km2)),径流深度R t--设想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mm),径流系数α--某时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之比(%或小数计)
3、地下水: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
地下水的形成因素:岩石的空隙性,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
4、地下水的分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表3-4)
5、地下水循环:补给(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径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流动过程),排泄(含水层失去水量的过程)无限往复进行构成地下水循环
6、地下水资源分类的国家标准:(1)储存量——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重力水体积。
(2)补给量——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进入含水层的水量。(3)允许开采量——可利用资源,指具有现实意义的地下水资源。
7、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p67表3-7
第四章供水资源水质评价
1、组成水中的物质组分按其存在状态和颗粒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质(由大于分子尺寸的颗粒组成,依靠浮力和黏滞力悬浮于水中),溶解物质(由分子或离子组成,被水的分子结构所支承),胶体物质(介于悬浮物质与溶解物质之间)
2、锅炉用水的水质评价:
(1)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依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
(2)起泡作用(指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的作用,是水中易溶解的钠盐、钾盐以及油脂和悬浊物受锅炉水的碱度作用发生皂化的结果)
(3)腐蚀作用(水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或其他作用对材料的侵蚀破坏)
第五章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1)近期和远期相结合(2)流域和区域相结合(3)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
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一是通过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弄清楚水资源总量的供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供需平衡分析,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三是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要采取对供需双方严格管理来实现供需平衡,要从过去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基础上的保证供水。
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意义: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功能,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4、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系列法,典型年法。
第六章取水工程
1、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河流的径流变化,泥沙运动,河床演变,冰冻情况,水质,河床地质与地形。
•泥沙运动:随水流运动的泥沙称为固体径流;根据泥沙在水中的运动状态,分为床沙、推移质,悬移质三种;床沙是组成河床表面的静止泥沙;推移质泥沙粒径较大,运动具有明显的间歇性,静止时为床沙;悬移质运动速度与水流基本一致。
•河床演变: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河床演变一般表现形式——纵向,横向,单向,往复变形;河段四种类型——顺直型,弯曲型,游荡型,汊道型河段。
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
(1)具有稳定的河床、靠近主流、有足够水深
(2)取水点应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
(3)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条件
(4)靠近主要用水区
(5)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
(6)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支流和咸潮的影响
(7)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宜
3、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类:p161图6-5
4、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分类:管井(井室,井壁管,过滤器,沉砂管);大口井;渗渠;辐射井;复合井。
第七章节水理论与技术
1、节水: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律法规、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统,减小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水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与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用水量指标体系:总体指标和分体指标
(1)总体指标分为六项水量指标+六项率度指标,宏观考核城市节约用水工作。(2)分体指标以具体的用水对象和管理类别为基础划分,分为工业节水类,城市农业节水类,生活节水类,环境保护类,节水管理类,节水经济类六种。
3、城市节水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
(3)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4)制定用水量定额,实行用水计划管理
(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
4、节水灌溉:是指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农业高效用水模式,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5、再生水: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6、中水:办公楼、宾馆、饭店和生活小区等集中排放的污水就地处理后回用于冲洗厕所、洗车、消防、浇洒道路和绿地等生活杂用。
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方式
•直接利用:指由再生水厂通过输水管道直接将再生水送给用户使用。
(1)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楼群的污水,就地处理,循环再用
(2)由再生水厂敷设专用管道供大工厂使用
(3)敷设再生水供水管路,与城市供水管网一起形成双供水系统,一部分供给工业作为低质用水使用,一部分供给城市绿化或景观水体使用。
•间接利用:将再生水排入天然水体或回灌到地下水层,从进入水体到被取出利用的时间内,在自然系统中经过稀释、过滤、挥发、氧化等过程获得进一步净化,然后再取出供不同地区用户不同时期使用。
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1)用于工业(2)用于农、林、牧、渔业(3)用于城市杂用(4)用于环境(5)用于补充水源
10、小区中水系统水源: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11、中水系统原水水源三种组合:(1)优质杂排水——冷却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2)杂排水——优质杂排水,厨房排水(3)生活排水——杂排水,厕所排水
第八章水资源保护
1、消减断面:指污水汇入河流,经一段距离与河水充分混合后,水中污染物经稀释和自净而逐渐降低,其左、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断面。
2、水体污染三要素:污染源,水体污染物,污染途径
3、点源:长期连续性集中排放污染物质,并对水体环境构成严重危害的污染源
面源:受外界气象,水文条件控制的不连续性,分散排放的污染物质
4、水资源保护措施:(1)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2)水资源优化配置
(3)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4)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
(5)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6)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