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外交的5本书

合集下载

别了司徒雷登读后感

别了司徒雷登读后感

别了司徒雷登读后感《别了,司徒雷登》是一本关于美国政治家、外交家司徒雷登的传记。

这本书通过对司徒雷登一生的回顾,展现了他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国家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司徒雷登的卓越才能和为国家付出的奉献精神,也对他的一生经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司徒雷登是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曾担任美国国务卿和驻联合国大使,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出的谋略和智慧,使他成为了美国外交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司徒雷登在国际事务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以及他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取得成功的过程,让人对他的智慧和决断力赞叹不已。

除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卓越表现,司徒雷登在国内政治舞台上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在美国政坛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以及他对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贡献,都是这本书所展现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司徒雷登一生的回顾,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政治的发展历程,以及司徒雷登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阅读《别了,司徒雷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司徒雷登的为国家付出的奉献精神。

他在国际事务和国内政治中的卓越表现,以及他对国家的无私奉献,让人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更是一个对国家充满忠诚和热爱的人。

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迹也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司徒雷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他的一生经历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伟大和卓越。

他的故事不仅是美国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更是对于每一个热爱国家的人的激励和启示。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别了,司徒雷登》是一本充满了历史感和感动的传记。

通过对司徒雷登一生的回顾,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美国史书籍

美国史书籍

美国史书籍1、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美国通史丛书”6卷本(总主编:刘绪贻、杨生茂),人民2003年。

李剑鸣著:《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张友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丁则民等:《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余志森等:《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刘绪贻等:《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1945-2000》。

2、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1983年修订版;3、杨生茂:《美国史新编》,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4、黄安年:《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美国的新崛起:20世纪的美国》,中国社科1992年5、余志森:《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6、何顺果:《美国史通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通史类:外国学者著作1、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上下卷),海南出版社2009年;2、加里·纳什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北大出版社2008年;3、保罗·约翰逊:《美国人的历史》(三卷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4、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5、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国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霍华德·津恩:《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8、查尔斯·比尔德:《美国文明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91年;9、塞缪尔·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10、纳尔逊·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11、布尔斯廷:《美国人》3卷,三联1993年;12、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国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3、威廉·本内特:《美国通史》(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4、阿瑟·林克等:《一九OO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83年;15、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其它(一)教材: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外交学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外交学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10分)“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庸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是指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

”这一定义出自哪部著作?A.《外交辞典》B.《韦伯斯特词典》C.《牛津英文字典》D.《外交实践指南》2【单选题】(10分)国际法的鼻祖荷兰人格劳秀斯的代表作是什么A.《战争与和平法》B.《现代外交学的发展》C.《使节及其职权》D.《国际法》3【判断题】(10分)外交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A.对B.错4【判断题】(10分)外交工作授权有限A.错B.对5【多选题】(10分)同外交学有交叉关系的学科有哪些?A.国际经济学B.国际法学C.外交史D.国际政治学6【单选题】(10分)在中国关于外交学译著最早的是《外交精义》,它是从哪种语言翻译过来的?A.法语B.日语C.英语D.俄语7【判断题】(10分)外交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因此和其他学科没有交叉A.对B.错8【判断题】(10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标志近代国际法的诞生。

A.对B.错9【判断题】(10分)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A.错B.对10【判断题】(10分)外交被看作是“外交家的业务或艺术”,或是“谈判的科学或艺术”。

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在古希腊神话中,谁被崇拜为使节和传令官的庇护神?A.波塞冬B.宙斯C.赫拉D.赫尔墨斯2【多选题】(10分)外交的产生必须有如下条件为前提A.产生了国家B.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各国共同认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C.生产力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交往产生了必要性和可能性D.产生了阶级3【判断题】(10分)外交是现代才有的现象A.错B.对4【判断题】(10分)中国春秋时期的外交官已经有等级划分了A.对B.错5【判断题】(10分)罗马人给后世创立了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上由法律规范的典范A.错B.对6【多选题】(10分)中世纪初期的外交特点是A.外交仍从属于军事B.外交权掌握在教皇手中C.外交具有欺骗、狡诈的风格D.出现领主外交和私人外交7【判断题】(10分)1455年雅典向热那亚派出第一个常驻使团A.错B.对8【判断题】(10分)马基雅弗利提出私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不适用于国家,国王要加强自己国家的实力,单靠法律是不够的的,必须借助于武力A.错B.对9【单选题】(10分)谁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国家主权的思想A.让•布丹B.萨道义C.格劳秀斯D.马基雅弗利10【判断题】(10分)英国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提出的国家主权学说挣脱了“君权神授”的束缚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当代即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代A.对B.错2【多选题】(10分)联合国宪章最主要的准则可以归结为A.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B.主权平等C.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互不使用武力D.和平共处3【判断题】(10分)资产阶级的国际法一向把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分为强迫的方法与和平的方法两种,即认为这两种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都是正当的A.对B.错4【多选题】(10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传统方法有A.斡旋B.谈判C.调停D.仲裁5【判断题】(10分)当代遵循的各种外交规则和惯例都起源于欧洲A.对B.错6【判断题】(10分)互相承认是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和出发点A.对B.错7【多选题】(10分)承认可以采取哪些方式A.单方面公开宣布B.双方发表联合公报C.单方面由一国领导人、外交部或外交代表发表声明D.单方面由一国领导人、外交部或外交代表发电报8【多选题】(10分)外交文书的形式包括以下哪几项?A.国书B.条约C.颂词D.照会9【判断题】(10分)按国际惯例,一国政府依照本国宪法程序进行的正常更迭也需要重新获得国际承认A.对B.错10【判断题】(10分)在国际实践中还有所谓“事实上的承认”,即不经过特别宣布承认的形式,双方建立起某种具有一定法律效果的联系A.对B.错第三章测试1【多选题】(10分)外交决策机构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组织和协调对外政策的实施B.制定对外政策C.最高外交决策者也是最高外交执行者D.负责驻外机构信息的中转2【判断题】(10分)美国的外交决策机构是美国国务院。

外交必读书目

外交必读书目

外交必读书目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外交成为了国家之间相互交流、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政治家、外交官还是普通公民,都需要了解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外交,下面将介绍几本必读的外交书籍。

1.《外交的艺术》这本书是世界著名外交家亨利·基辛格的经典之作。

基辛格在书中讲述了他作为美国国务卿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外交谈判的内幕和技巧。

他通过具体案例,解析了外交中的战略思考、利益平衡和交流沟通等重要要素。

无论是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还是对国际关系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外交官的修炼之道》这本书由美国外交学院的前院长詹姆斯·霍根编写,是一本介绍外交工作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指南。

书中详细介绍了外交官的角色定位、谈判技巧、舆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外交官的故事和实践经验的梳理,读者可以了解到外交官背后的故事和工作背后的艰辛。

3.《外交史》这本书由英国历史学家希尔伯特·斯普林斯编写,是一部关于外交历史的权威著作。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外交事件和重要人物。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外交的演变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4.《外交的智慧》这本书由美国外交学者亨利·诺尔特和乔治·约翰逊合著,是一本介绍外交智慧和谈判技巧的实用指南。

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教授读者如何在外交谈判中把握主动、处理分歧和达成共识。

无论是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还是对外交技巧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外交是一门复杂而又关键的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阅读以上几本书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外交的内涵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外交素养和能力。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书籍,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_大外交_与基辛格

_大外交_与基辛格

《美国研究》1997年第4期《大外交》与基辛格金灿荣Ξ 对于任何卷入现代国际关系的国家而言,对外事务在和平时期关乎利益的增减,而在战争时期则直接意味着生存与灭亡。

套用中国古代的一句老话“兵者,国之大事”,我们现在可以说“外交,国之大事也”。

经历了1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今天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不断扩展的世界经济体系、与不断加深相互依存关系的国际社会融为一体,中国内部的变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冷战后的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同时,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中国在现存世界体系中的责任和地位也正处于变化之中,中国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塑造自身的国际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实呼唤中国外交要生发出更多的战略性理论思考。

用基辛格博士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外交哲学”,而不能仅限于把外交事务当作“行政问题”来处理。

海南出版社此刻推出基辛格所著的《大外交》一书,可以说正值其时。

亨利・基辛格是本世纪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外交家之一,而1994年出版的《大外交》则是他的最新作品,凝聚着其长期从政经验和理论思考的结晶,堪称外交学或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

此书对中国国际问题学界的参考借鉴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Ξ金灿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一《大外交》纵论古今,视接万里,洋洋近70万言。

夸张一点说,读这本书可获读四本书的功效。

首先,这是一本国际关系史著作。

时间跨度近400年,从17世纪初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和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首开“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现代外交之先河,一直写到20世纪末混沌不明的冷战后世界秩序,读者有如对近、现、当代的国际关系历史进行全面通读。

其次,这是一本美国外交史专著。

在对20世纪前的美国外交进行一番简单回顾之后,基辛格着重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导致美国大规模卷入世界事务的威尔逊主义,以及此后近一个世纪的美国全球外交。

在基辛格看来,威尔逊主义代表了美国外交思想的主流,其基本特征就是:强调道德主义,把外交中的政治问题法律化,对美好人性和世界和谐充满幻想。

国外关于中国的书

国外关于中国的书

国外关于中国的书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焦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和作家关注和研究。

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和角度,出版了许多关于中国的著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外关于中国的书籍,并简要概括其内容。

1. 《中国的崛起》这本书是美国学者亨利·基辛格所著,他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权威人物之一。

书中,基辛格分析了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在经济、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他指出,中国的崛起将改变国际体系,并呼吁美中两国加强合作,以应对共同的挑战。

2. 《中国的未来》这本书是英国记者马丁·雅克所著,他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

他通过采访中国各界人士,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他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将继续推动中国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等。

3. 《中国:历史与文明》这本书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尤金·斯佩德所著,他是一位中国历史专家。

在这本书中,斯佩德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生动地描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他讲述了中国的封建制度、科技发展、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明。

4. 《中国的环境挑战》这本书是加拿大学者伊丽莎白·库尔所著,她是环境问题的专家。

书中,库尔探讨了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她分析了中国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中国解决这些问题。

5. 《中国的女性》这本书是美国学者雪莉·尼科尔斯所著,她是性别研究的专家。

在这本书中,尼科尔斯深入研究了中国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并分析了中国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发展。

她认为,中国女性的地位在近年来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职场性别歧视等。

以上只是一些国外关于中国的书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中国的发展和挑战。

这些著作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凯南日记》——5分钟总结一本书

《凯南日记》——5分钟总结一本书

《凯南日记》关于作者本书作者乔治·凯南是美国最重要的一位外交家,他开创了冷战的格局,被誉为“冷战之父”,对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于本书这部日记是从乔治·凯南将近2万页的日记手稿当中筛选出来的精华部分,忠实还原了他将近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包括他所有的政治评述,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方面。

透过这部作品,我们能了解乔治·凯南这样一位20世纪的伟大人物,他内心脆弱的时刻,他最细腻、最隐秘、最深入人心的思想轨迹。

核心内容乔治·凯南人生中的三重矛盾,包括事业、家庭和俄罗斯情结,塑造出他多面复杂的人格特点。

这是乔治·凯南人生的三重底色,也是我们理解他政治生涯高峰的几把钥匙。

乔治·凯南一生中最为光彩夺目的高峰,他全部冷战思想的精华,都凝结在著名的8000字长电报和《苏联行为的根源》这两篇文章中。

他深刻地剖析了苏联政府的心理和行动逻辑,并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长期遏制苏联的政策。

在冷战开始之后,整个20世纪的下半叶里,冷战的发展与乔治·凯南的预期事与愿违,这位“冷战之父”在他的后半生里,一直在为冷战的纠偏做着不懈的努力。

一、乔治·凯南人生中的三重矛盾1. 渴望建功立业与悲观厌世之间的矛盾乔治·凯南一生的成就,其实没有达到他自己的期望。

他总是梦想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富有影响力的人,他认为自己是世界级的政治家,可以和印度总理尼赫鲁相提并论。

乔治·凯南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他1947年预言苏联解体的方式,和1991年实际发生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超前了将近半个世纪。

虽然人生中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是乔治·凯南常常感到忧郁和悲观,这在他的日记里体现得非常明显。

他19岁就在日记里担心,“虽然这个世界五彩缤纷,但是我觉得一切可能都会变得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意义。

”31岁的时候,他又在担心,“我觉得自己在想象力枯萎之前,在变成白发人之前,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了。

关于美国外交的5本书

关于美国外交的5本书

第1章 中国景观 南北对比——中国的渊源——人与自然的协调 第一篇 旧秩序
第2章 中国社会的本质 社会结构——早期中国是个“东方式的”社会——士绅阶级——中国的文字和文人——资本 主义的不发达状态与商人
第3章 孔孟之道 儒家原则——经学正统——中国的军国主义——中国式的个人主义——科学的不发达 第4章 异族统治与朝代的更迭 游牧民族的征略——头几个中外帝国——满人的成就——朝代的盛衰周期 第5章 政治传统 官僚体制——法律——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民间教派与农民起义 第二篇 革命过程
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
书 名:霸权背后(美国全方 位主导战略)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 S B N:9787802475113 作 者:(美)威廉·恩道尔 译者:吕德宏//赵刚//郭寒冰// 单立坡 校注:顾秀林 定 价:43.00元 出版日:2009-08-01 售 价:32.0元
• 该书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入手,以作者独
有的新闻敏感、超强的思维能力和多年 从事调查研究所积累的翔实史料,全面 而深刻地剖析了美国精英阶层如何利用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等种种 手段,保持其对世界的控制,维系美国 全方位主导世界的地位。书中涉及众多 近期国际热点,包括西藏、新疆等美国
对中国战略中极其重要的地缘遏制问题。
第一章 格鲁吉亚之战——普京扔了颗炸弹 第二章 控制欧亚大陆:颜色革命和蜂拥行动 第三章 新鸦片战争:通过合成的“民主”控制中 国 第四章 新疆暴力事件的幕后推手 第五章 基地帝国——帝国的基础 第六章 星球大战的奇怪历史 第七章 华盛顿的核困惑 第八章 “核战争狂博士”还活着 第九章 永恒战争状态的游说者 第十章 “尤达”的“军事领域革命” 第十一章 军事工业——巴比伦之窗 第十二章 创建“末日决战”军队 第十三章 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奇怪世界里的士兵 第十四章 奇怪的鹰派 第十五章 全方位主导还是丧心病狂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 2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 2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考博参考书目:一、全球史《全球通史》(中英)两卷本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全球通史》十二卷本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吉林文史出版社《世界通史》六卷本崔连仲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六卷本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全球史》两卷本(美)本特利、齐格勒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文明史》两卷本(美)拉尔夫商务印书馆《世界文明史》十一卷本(美)威尔·杜兰特华夏出版社《世界史纲》两卷本(英)H·G·查尔斯上海世界出版社北京大学西学影印丛书——希腊史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史新全球史历史思想史。

二、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流派》徐浩、侯建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方史学名著导读》萧圣中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外国史学名著导读》赵立行复旦大学出版社《史学概论》离隆国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著作史》(美)J·W 汤普森商务印书馆《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陈启能江苏人民出版社《西方史学史》张广智复旦大学出版社《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商务印书馆《历史研究》(美)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历史哲学》(德)黑格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马克思的历史、国家和社会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德)亨利希·库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大学翻译西方历史理论系列——历史的观念译丛三、西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上海译文出版社《西方世界的兴起》(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华夏出版社《国外文明理论研究(上、下)》(世界文明通论)姚介厚、王逢振、杨深福建教育出版社《文明衰落论: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赫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英)锡德尼·维伯、比阿特里斯·维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通史美国通史(六卷本)刘绪贻、杨生茂人民出版社美国史新编杨生茂、陆镜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国史概通论何顺果学林出版社《美国史——从威尔逊到肯尼迪》(法)安德烈·莫鲁瓦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利坚文明论——美国文明与历史研究》何顺果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国内战史》刘祚昌人民出版社《美国史讲义》刘祚昌天津古籍出版社《美国人》(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美国历史简介、政府简介、地理简介、经济概貌(中英文)》美国大使馆文化处编译出版《美国史论文选》杨生茂天津人民出版社《美国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2)》四川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会《美国志——五十州现状》(美)尼尔·R·彼尔斯、杰里·哈格斯特洛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美国政治史《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美国政府与政治》(美)查尔斯·A。

美国史参考书目

美国史参考书目

《美国史》参考书目(一)、美国学者:1、布鲁姆《美国的历程》(A national experience of USA)1988商务2、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3、赫伯特·斯坦《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4、伯纳德·贝林《美国人民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5、威廉·曼彻斯特《1932—1972年美国实录》商务印书馆19856、拉尔夫·德贝兹《美国史:1933—1973》(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7、J·艾捷尔《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海南出版社20008、亨特《文化战争:定义美国的一场奋斗》中社科2000(二)、法国学者1、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三)、中国学者1、通史类(1)、黄绍香《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2)、杨生茂、陆境生《美国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3)、杨生茂、刘绪贻《美国通史丛书》《美国的奠基时代》、《美国独立和初步繁荣时代》、《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战后美国史》、《崛起和扩张的年代》(4)、黄安年《美国的崛起》(新大陆-19世纪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0世纪美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5)、余志森《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世界超级大国》华东师大1992 2、政治史(1)、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刘祚昌《美国内战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3)、陆境生《美国工人运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天人1986年(4)、李剑鸣等《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和政府改革》商务(5)、曹绍濂《美国政治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3、经济类(1)、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人民出版社1994年(2)、张绍华《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种道路之争》北大1996年(3)、何顺果《美国边疆史—西部开发模式研究》北大1992年《美国棉花王国史—南部社会经济结构探索》中社科1995 (4)、王旭《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东北师大1994年4、外交类(1)、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1990(2)、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1994 《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重庆1988 (3)、李庆余《美国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南京大学1990 (4)、王玮《美国对亚太政策的研究(1945-1972)》山东人民1995(5)、张晓民《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天津社科院1995(6)、张宏毅《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人民1993(7)、王晓德《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辨析》中社科1995(8)、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2000年5、军事类陈海宏:《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美国军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内蒙古大学19956、文化、教育、社会(1)、腾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教1994(2)、戴超武《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1849-1996)》中社科1999(3)、张庆松《星条旗下的文化》贵教1998(4)、李剑鸣《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世知1994 (5)、人物传记7、论文集、辞书、文献(1)、《美国史论文集》(4)美国史研究会(2)、杨生茂《美国史论文选》天津人1984(3)、《美洲史论》罗荣渠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美国社会历史百科全书》陕人1992(5)、《美国年鉴2000》中社科2000(6)、论文索引杨宇盛、胡玉坤《中国美国学论文综录(1979-1989)》辽大1991(7)、《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等著,商务印书馆1997(8)、《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艾捷尔等海南出版社2000。

国际关系书目

国际关系书目

国际关系书目(16本)以下16本书选自主题“大国博弈与大国关系”,解读大国博弈与大国关系的智慧书单,帮助我们建设一个新世界——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

——荐书堂《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者:【美】埃里克·杰·多林(Eric Jay Dolin)关注19世纪上半叶新兴的美利坚合众国,跻身于列强对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贸易,从而发生的一系列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及其人物、场景。

叙述了早期中美关系史的细节,对19世纪早期的历史事件和场景叙述生动、有趣,同时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认识客观、合理,而且从西方视角对晚清另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描画,全书提供的历史事实和评论既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再检讨,也对晚清史的新解读有一定参考。

作者还谴责了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美国对南太平洋地区、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珍稀树木的毁灭性砍伐等行为,凸显了作者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该书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兼具良好的可读性。

《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者:齐锡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美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不但使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和西方强国形成实质性的政治军事合作关系,而且在抗日战争的最后四年中,帮助中国从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半殖民地国家跃升为世界四强之一。

这个变化如何产生?其过程有怎样的特色?中美两国处理同盟关系的基本态度有哪些不同?二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对于同盟关系的效率产生何种影响?本书作者针对上述重要问题,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全面检验过去历史论著的客观性,进而提出与既有研究成果迥然不同的叙述、分析和诠释。

《世界大时局:各国经济改革得失》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作者:高连奎什么才是主流的文明,什么才是文明的逆流?哪个国家才是中国的榜样?哪种道路才是中国的追求?为什么有的国家享受着高福利,经济也可以大幅领先,而有的国家福利平平却欠债累累,为什么有的国家的人民可以轻松快乐,而有的国家的人民却要吃苦受累,是谁在调动民愚,又是谁在挑动民粹,关于世界我们到底了解多少?我们如何才能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好社会”?自由、民主、文明这些理念应该以什么样的路径实现才对?本书是一部对当今“ 世界大时局” 进行通盘战略性分析的著作,详细讲解了北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拉美、东南亚、冰岛,北非、南欧等世界十大经济变革的典型案例,不仅对这些国家经济变革的经验得失进行了总结,而且为中国在未来实现“ 长久繁荣” 开出了药方,并指明了未来50 年世界发展的“ 大趋势”,以供中国参考。

《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读笔

《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读笔

《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读笔《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读书笔记班级:姓名:学号:《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是由美国著名外交史学家,意味杰出的战略史家和战略思想家的约翰加迪斯所著,版本为2005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译者是时殷弘、李庆四和樊吉社。

《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介绍并评析了从二战战中到1979年美国实行的国家安全政策。

通篇主要围绕“遏制”这一战略开展。

该书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分析了:1、乔治.凯南之前的美国对苏政策,包括罗斯福与苏联合作,并通过部署军队实现双重目的的抵制——打败德国人和遏制苏联,即罗斯福的均势观,战后罗斯福的包容政策和“有予有取”政策的失败和贝尔纳斯的“耐心与鉴定”战略2、1947-1949年乔治.凯南最初的遏制战略:1947年凯南将“遏制”一语引入世界,并提出应该维持国际秩序内部的平衡而不是重建国际秩序。

3、1950-1953年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的前提性假设及其在朝鲜战争中的实施、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的“新面貌”战略4、1961-1969年肯尼迪和约翰逊的“灵活反应战略”5、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和基辛格提出“缓和”战略,将肯尼迪—约翰逊体系的战术灵活性与艾森豪威尔体系的结构和连贯性合二为一,其观念与20多年前凯南的观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尼克松和基辛格也通过这个战略成功地将美国从越战泥淖中解脱出来,同时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事务进程的三角均势中的枢纽。

然而该战略的精密和复杂导致尼克松和基辛格需要将决策集中在自己手里,因而该战略无法维持较长时间6、基辛格之后的遏制战略本书大概以先论述战略再评价这种战略的实施的结构进行写作,结构合理,条理明晰,详细地展现了美国在冷战期间的“遏制”战略。

我主要阅读了《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的第九和第十章,即尼克松和基辛格时期的遏制战略——“缓和战略”。

读《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期刊)

读《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期刊)

读《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罗志田 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是最近一二十年中美关系史研究的热点。

以美国的《外交史》(Diplomatic H istory)杂志为例,该刊从创刊到1990年的14卷中,有关中美关系的论文约35篇,其中关于1948—1952年间者就在20篇以上,可见此趋势之一斑。

国内的中美关系史研究也一向以40年代为重点。

80年代中期以前侧重于抗战时期,以后就逐渐移向40、50年代之交这一段了。

时殷弘先生的《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就是这个趋势的一个代表(此书虽出版于1995年,却基本是作者在1987年底就已完成的博士论文)。

该书分5部分共12章。

首先检讨了该题目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历史和观念入手,着重考察分析了该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发展演变,最后推出简明的结论。

该书的风格属于传统派的外交史研究,即在大量精读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立论,复以众多论据支持其论说。

在今日许多学者关注所谓“学术规范”之时,本书不失为一个“规范”的楷模。

这当然与作者的经历有关。

时先生在写作前有机会到美国公私档案馆阅读并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这是国内许多外交史研究者难以做到的。

由于第一手资料的缺乏,我们的中外关系史研究长期不能与国外或海外学者争胜。

学者即使心存“规范”,文献不足征,奈何!许多研究者不得不退而在“观点”上发挥,但无米之炊,巧妇难为,此举终不可恃。

该书是少数能在资料上可与国外学者抗衡的著作之一,而其论证分析的严谨,也不让任何中外学者。

相信此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时先生得出了与大多数中外研究者看法不同的结论。

他认为:“杜鲁门政府在1949年和1950年对新中国实行的是近乎彻底的敌视政策。

这套政策既是出于对利益的权衡,也是出于感情和意识形态的驱使。

浅析二战时期美国调整外交政策的缘起

浅析二战时期美国调整外交政策的缘起
副教授 历 史 学硕 士
致反对现今那些破坏条约 ,不顾人类本性而制造 国
际混乱 的国家 。仅依靠孤立或 中立是不 能摆脱 混乱 的。” 他含蓄地指责蔓延于世界各地的侵略战争 , 并警
2 8一
( 责编

誉)

谚算 ・ 2 0 1 4 ・ 6
第 二 次世 界 大 战前 , 美 国 国 民收入 始终 未 能 到达 1 9 2 9 美洲 的竞争 对手 。 从 1 9 2 9年到 1 9 3 8 年, 在 拉丁美 洲 二 年 的水 平 。之所 以如 此 一 方 面是 经济 危机 所致 , 另 一 十 国的进 出 口贸易 中德 国的份额 分别 由 1 0 . 6 %和 8 . 1 %
能建立起反法西斯合作阵线 。 在法西斯不断扩张时, 美
英各 自为 自己 的利 益着 想 ,企 图 以牺 牲 他 国利益 ] 德波林. 第二次世界 大战史( 1 9 3 9 _1 9 4 5 ) 【 M】 . 上
[ 2 】 崔连仲. 世 界 通 史( 现代卷) [ M】 . 北京: 人 民 出版
护, 进行了倾销战、 货币战和资源战。美英之间如此激 主 义者 到平 民终 于认 清 了事实 ,开始加 入 到反 法西 斯 烈的经济竞争影响到了它们的对外政策 ,阻碍了两国 的阵营 。 正是在 这样 的 国际 国内大 背景下 , 美 国开始 调
在政 治上 的合 作 ,因此在 整个 2 0世 纪 3 0年 代英 美未 整其对外政策 , 参加了世界人 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CANGS ANG
锅》 的书, 鼓吹把“ 波兰走廊” 让给德 国。
张, 甚至扶 植德 国以牵制英 法 。
告说 : “ 不要 幻想 美 国能 够避 免 战祸 ” 。这篇 演说 不指 华利 益受 到威胁 后 , 一反对 待 欧洲法 西斯 的态 度 。 在 这

大外交经典名著读后感

大外交经典名著读后感

《大外交》读后感《大外交》一书是由美国著名外交家亨利·基辛格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实际史实所著,由顾淑馨和林添贵翻译,2012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全书共739000字,是基辛格外交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

初读此书,被它的大块头吓到,深入进去才发现并不枯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个方面:一、基辛格其人其书亨利·基辛格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家、现实主义理论家。

他于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纽伦堡附近的费尔特市。

1938年基辛格15岁时,为了逃避纳粹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他的父亲路易·基辛格带领全家从英国伦敦转往美国纽约。

1969-1975年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他与越南的黎德寿共获诺贝尔和平奖,1973年-1977年任美国国务卿。

基辛格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原籍非美国人的国务卿。

1977年退出政界后,基辛格担任Chase曼哈顿银行国际委员会主席、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董事、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顾问、对外关系委员会顾问等职务,仍以充沛的精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大外交》是基辛格退出公职之后所著之作,凝聚着基辛格长期的从政经验和理论思考的结晶。

金灿荣教授在序中评价《大外交》是当今信息泛滥时代里的值得深思静览的“精品”,并提出两个特别有价值的观点:一是指出黎塞留和俾斯麦这类现实政治大师的成功本身,往往蕴含着反效果;二是论证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是怎样激发出美国民众的道德热情,使一个孤立主义的美国一步步卷入世界大战,而老罗斯福的现实主义政策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

在最后他也总结了全书独特的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分析;二是基辛格对权利的考察着重在具体人物对事件和结果的控制。

这些独特的行文思路与手法都是我们值得深思与借鉴的。

二、越南战争后完整的历史感触在阅读下来发现,著作具备幽默、风趣与智慧的特征。

正如一则评价所言,“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

基辛格外交思想论纲

基辛格外交思想论纲

基辛格外交思想论纲沈成东在现当代的国际外交史中,基辛格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物。

他既是国际顶级的外交家,又是国际关系的理论大师。

他出身学者,后成功转型为美国外交的高层决策者,具有深厚的欧洲文明根基,对战略问题的看法完全摆脱了单纯军事观点的束缚,他的思想对当时的美国外交战略和国际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退出政坛之后,基辛格继续着他的国际关系研究,并根据时事变幻,不断完善自己的外交战略思想,不断推出新的著作,希望能够对美国的当权者研究新形势下的国际关系,并作出能够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决策有所裨益。

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与他的生平有很大的关系,他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迫害使他的家庭移居美国,到美国之后,他们又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

这些塑造了他的现实主义与悲观主义,并对他的外交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基辛格外交思想评述基辛格不是一位哲学家,他没有一个完善的哲学理论体系,但是他对于国际关系的研究却很深入,他的著述很多,其成名著作是《核武器与外交政策》,此外还有《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累与和平问题,1812—1822年》、《必要的选择—美国外交政策展望》、《麻烦的伙伴关系—对大西洋联盟的重新评价》、《美国对外政策—论文三篇》、《白宫岁月》、《动乱年代》以及《大外交》等。

透过这些著作,我们能够看到处在不同世界形势下的基辛格对于所处时代的国际关系的看法,以及他不断发展的外交思想。

基辛格的外交思想虽然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理论体系,但是通过对他的著作的解读与研究,可以将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大概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想基辛格政治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历史的真义:关于施本格勒、托因比及康德的感想》之中。

在这篇论文中,基辛格将施本格勒、托因比及康德三位哲学大师放在一起进行专门的论述,还涉及到了亚里士多得、荷马、维吉尔、但丁、弥尔顿和斯宾诺莎的著作,并向学院派提出了挑战。

《美国陷阱》:任正非办公桌上为何放着这本书

《美国陷阱》:任正非办公桌上为何放着这本书

《美国陷阱》:任正非办公桌上为何放着这本书任正非,华为公司创始人兼CEO,一个备受关注的商业巨头。

近日,一张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张照片显示,任正非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名为《美国陷阱》的书籍。

这引起了人们对于这本书和任正非为何放着这本书的猜测和讨论,而这也引发了我们对这本书的一系列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解析这本书及其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任正非办公桌上为何放着这本书。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美国陷阱》这本书。

《美国陷阱》是一本由美国历史学家贾库布·库布尔和大卫·布洛克合著的书籍。

该书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误判和错误政策所造成的影响。

书中指出,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走向错误,导致了两国的崛起和对美国的挑战,最后将美国置于了一个“陷阱”之中。

这本书在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成为了美国外交和国际政治方面的热门话题。

那么,为什么任正非会在办公桌上摆放这本书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任正非对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来了解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和错误政策,帮助他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国际政策,以及如何应对美国对华为和中国的打压。

像这样一本对美国政策有着挑战性的书,也可以反映出任正非对于国际政治和战略的深刻思考和洞察力。

有人认为,任正非摆放这本书还可能是出于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对美国的政策和行为多一些思考和反思。

任正非一向深谋远虑,对于国际关系的了解和认知也相当深刻,他可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任正非放着《美国陷阱》这本书的照片流传开来后,引发了不少人的议论和关注。

有人对此表示赞同和支持,认为这是一种对于自己观点和思想的坚持和表达。

而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和批评,认为任正非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挑衅和不妥的表现。

不管是赞同还是质疑,这张照片都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国陷阱》和任正非的关注和思考。

有关海湾战争的书籍

有关海湾战争的书籍

有关海湾战争的书籍海湾战争是指1990年至1991年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引发的一场冲突。

这场战争对于当时的中东地区以及国际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来中东局势的重要转折点。

下面将介绍几本有关海湾战争的书籍,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海湾战争:历史的转折点》这本书由美国历史学家撰写,详细梳理了海湾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经过和影响。

作者通过大量的档案和证据,揭示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真正动机以及国际社会如何应对。

书中还对战争期间的各个关键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场战争对中东地区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沙漠风暴:海湾战争的真相》这本书主要以美军参与海湾战争的角度来叙述,作者是一位曾参与战争的军事专家。

他详细描述了美军的战略部署、作战过程以及对伊拉克的打击效果。

同时,作者对战争的起因和背后的利益纠葛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海湾战争的真相。

这本书不仅为读者还原了当时的战争场景,还提供了对战争背后的决策和战略思考。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外交:从海湾战争到后卡扎菲时代》这本书主要从美国外交政策的角度来探讨海湾战争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政策文件和决策制定的分析,剖析了美国为何选择介入海湾战争以及战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长期影响。

书中还对后续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进行了回顾,使读者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有更全面的认识。

《中东历史与海湾战争》这本书主要从中东历史的角度来剖析海湾战争的起因和影响。

作者对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宗教与政治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揭示了导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深层次原因。

书中还分析了战争对中东地区的影响,以及战后地区局势的演变。

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海湾战争在中东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战争与现代国际关系:以海湾战争为例》这本书是一本国际关系学的经典著作,通过对海湾战争的研究,探讨了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作者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结构主义等不同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海湾战争对国际秩序、国家利益和国际组织等方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本书的上部详细阐述了变革美国的施政方略:首先要摆脱经济衰退、 使美国经济重回全球经济领头羊的轨道上来。必须坚持的核心原则是, 推动经济发展为所有美国人创造机遇。其次,将着手进行有史以来最 为大刀阔斧的道德改革。接下来,未来的奥巴马政府将结束美国的对 外战争,阻止核武器的扩散、重建联盟以应对新的挑战。最后将与国 际社会积极合作、恢复政府间的信任并促进平等。
内容简介
• 美国需要一项外交政策吗?这是由美国人来回 答。但是,受基辛格这一深入浅出,既通俗又 奥妙的问题的刺激,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我的 祖国不仅需要而且已经成熟了自己的外交政策。 比如,作者说,在苏联解体、德国统一之后, 应该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并在政治 和社会领域组建新的协商机构“大西洋指导集 团”;在21世纪,美国和西方要保证在新出现 的国际体系中听到俄罗斯的声音并予以尊重, 同时必须强调,对力量平衡的关注并未随冷战 结束而结束;在不断变化中的亚洲,美国的利 益是防止任何军事大国控制该大洲,要坚持与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美国外交的渊源 美国早期外交中的孤立情绪和海权思想 门罗主义:孤立主义外交思想的发展 美国大陆主义时期的外交思想 走向太平洋的“青年美国” 海外扩张思潮的泛滥 开放思想和门户开放政策:新老殖民体系的交替 开放的前门和关闭的后门:大棒和金元 威尔逊外交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有的新闻敏感、超强的思维能力和多年 从事调查研究所积累的翔实史料,全面 而深刻地剖析了美国精英阶层如何利用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等种种 手段,保持其对世界的控制,维系美国 全方位主导世界的地位。书中涉及众多 近期国际热点,包括西藏、新疆等美国
对中国战略中极其重要的地缘遏制问题。

第一章 格鲁吉亚之战——普京扔了颗炸弹 第二章 控制欧亚大陆:颜色革命和蜂拥行动 第三章 新鸦片战争:通过合成的“民主”控制中 国 第四章 新疆暴力事件的幕后推手 第五章 基地帝国——帝国的基础 第六章 星球大战的奇怪历史 第七章 华盛顿的核困惑 第八章 “核战争狂博士”还活着 第九章 永恒战争状态的游说者 第十章 “尤达”的“军事领域革命” 第十一章 军事工业——巴比伦之窗 第十二章 创建“末日决战”军队 第十三章 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奇怪世界里的士兵 第十四章 奇怪的鹰派 第十五章 全方位主导还是丧心病狂
• 第9章 国民党的兴起 探索新秩序——五四运动——国民革命 第10章 南京政府 政治发展情况——蒋介石的崛起——走向工业化——地方政府 第11章 共产党的兴起 头10年的起伏多变——毛泽东的兴起——战时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 第三篇 美国与人民共和国 第12章 我们历来的对华政策 第13章 美国的政策和国民党的垮台 第14章 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秩序 第15章 力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斗争 第16章 第二次革命 第17章 前景:中国和我们自己 后记
关于美国文化与外交的书籍介绍
档案学 王梦晨 2009104161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书名:美国与中国 原价:26.00元 作者:(美)费正清 著,
张理京 译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2-1 ISBN:9787501212316
全书可分为三部分
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
书 名:霸权背后(美国全方 位主导战略)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 S B N:9787802475113 作 者:(美)威廉·恩道尔 译者:吕德宏//赵刚//郭寒冰// 单立坡 校注:顾秀林 定 价:43.00元 出版日:2009-08-01 售 价:32.0元
• 该书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入手,以作者独
• 21世纪我们面临着金融海啸、能源危机、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共同 的威胁,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变革是世界人民的迫切要求, 而奥巴马的横空出世,他的观念、他的作为已代表了这个变革的核心, 他已成为了变革的“符号”。而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除了从政治角 度展现奥巴马的魅力之外,还为国内人士提供了研究美国未来四年政 治变迁和中美关系的底本,是不可多得的 。
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 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 立; 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本书被美国权威 杂志《外交》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书之一,曾在西方学界和政界产生 了广泛影响。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娓娓道 来,使一本严肃的史学专著成为难得的极具可读性的历史文化佳作。 对于历史学家,它是对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分析;对于学生,它是关于 中国的权威指南;对于外交家和企业家,它成功探索了中美两国间难 以捉摸而又颇具影响的情感呼应。
•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研读、旅行、教学。1955-1973 年费正清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哈佛的希根森 (Francis Lee Higginson)历史讲座教席。直至他逝世前(1991 年),他领导着美国的中国问题的学术研究。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 中国问题专家皆出于其门下。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夕,两国高 层领导人案头摆放的就是他的《美国与中国》。
第6章 西方的侵入 欧洲的扩张面对着中国的扩张——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朝贡制度——条约体系——人口问 题上的灾祸
第7章 叛乱与复辟 作为反叛雏形的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及其他叛军——儒家政府的复辟 第8章 维新与革命 自强运动——帝国主义与1898年的改良运动——革命派与维新派——清廷的改良与共和革命
第1章 中国景观 南北对比——中国的渊源——人与自然的协调 第一篇 旧秩序
第2章 中国社会的本质 社会结构——早期中国是个“东方式的”社会——士绅阶级——中国的文字和文人——资本 主义的不发达状态与商人
第3章 孔孟之道 儒家原则——经学正统——中国的军国主义——中国式的个人主义——科学的不发达 第4章 异族统治与朝代的更迭 游牧民族的征略——头几个中外帝国——满人的成就——朝代的盛衰周期 第5章 政治传统 官僚体制——法律——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民间教派与农民起义 第二篇 革命过程
• 奥巴马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参议员,没有足够的从政经验,宣布参选之 初也并不被大家看好,然而他最终征服了美国这片土地,一跃成为世 界级的政治明星,相信他的精彩演讲对他最终竞选总统成功功不可没。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竞选成功当晚的获胜演讲视频的点击率和下载 量都突破了全球视频的最高点,本书的下部将为读者奉献上他的八篇 演讲全文,透过这些铿锵有力的文字,读者可以集中并全面地欣赏奥 巴马的个人魅力。
• 费正清的主要著作有:《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 1800-1985)、《观察中国》(China Watch)及 《中国:传统与变迁》(Chin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等。 主编了《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等。
Change We Can Believe In
书名: 我们相信变革
作 者: (美)巴拉克·奥巴马
译者:
孟宪波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1
ISBN: 9787508614328
囊括2008年总统大选的八篇精彩演讲,奥巴马最新亲笔力作。解密奥巴马将施行什么样 的政策,将把美国带向何方!囊括八篇堪比《独立宣言》的演讲!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 裔总统,用他最振奋人心的心怀,激荡亿万民众心中的希望之火! 巴拉克·奥巴马当选美 利坚合众国总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在经历华盛顿政府多年政治、政策失 误后,美国人民终于迎来了重温美国梦的机会。事实证明,奥巴马是一位新型领导人— —能够把人民团结起来,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开诚布公,推动他领导的国家向前迈进。 你会在书中读到奥巴马提出的果敢且具体的施政理念:治愈美国病态经济,力挺中产阶 层,确保全体美国人民付得起医疗保险,实现能源独立,在危险的世界中捍卫美国安全。 本书使我们不仅相信巴拉克·奥巴马具有革新华盛顿的能力,而且还使我们相信我们每个 人都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囊括2008年总统大选的八篇精彩演讲,奥巴马最新亲笔力作。 解密奥巴马将施行什么样的政策,将把美国带向何方!囊括八篇堪比《独立宣言》的演 讲!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用他最振奋人心的心怀,激荡亿万民众心中的希望之 火! 巴拉克·奥巴马当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在经历华盛 顿政府多年政治、政策失误后,美国人民终于迎来了重温美国梦的机会。事实证明,奥 巴马是一位新型领导人——能够把人民团结起来,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开诚布公,推动 他领导的国家向前迈进。 你会在书中读到奥巴马提出的果敢且具体的施政理念:治愈美 国病态经济,力挺中产阶层,确保全体美国人民付得起医疗保险,实现能源独立,在危 险的世界中捍卫美国安全。本书使我们不仅相信巴拉克·奥巴马具有革新华盛顿的能力, 而且还使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Does America Need A Foreign Policy?
书名: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21世纪的外交 作者:(美)亨利·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著
胡利平,凌建平译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2003-1-1 ISBN:9787505718234 原价:24.00元
所有亚洲国家建立建设性关系,等等。
目录
• 中译本序言 是的,需要一项面向新世纪的外交政策 ——序基辛格新著《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
第一章 巅峰上的美国:称霸世界还是领导世界? 第二章 美国与欧洲:民主世界之一 第三章 西半球:民主世界之二 第四章 亚洲:一个相互制衡的世界 第五章 中东与非洲:过渡中的世界 第六章 全球化的政治 第七章 和平与正义 结论 注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