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实验室医学中的实验室检验与诊断
![实验室医学中的实验室检验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72054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b.png)
实验室医学中的实验室检验与诊断实验室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实验室检验来获得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所需的各类信息。
实验室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医生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医学中的实验室检验与诊断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室检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室检验是指通过对生物体内和外的生物样本进行各项生化、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检测分析,获得与疾病有关的信息。
实验室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科学原理,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样本进行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检测结果。
二、实验室检验的常用项目实验室检验包含了多个项目,常见的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等。
血常规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来了解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状态。
尿常规是通过检测尿液的外观、化学物质和沉渣等指标,来了解尿液的成分和性质。
生化指标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物质,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来了解机体的代谢状态和器官功能。
免疫学指标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抗体等指标,来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疾病的免疫机制。
微生物学指标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来了解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程度。
三、实验室检验的意义和应用实验室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客观、科学的检测结果,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实验室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性质、类型和进展程度,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优化治疗方案和用药策略。
实验室检验还可以用于筛查疾病、预防疾病和评估健康状况,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备校准和维护、试剂质量保证、操作规范和数据分析等。
实验室还应参加外部质量评价和国家标准化控制项目,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
![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2e97c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9.png)
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生诊断和监测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血液、尿液、体液以及组织样本的分析,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丰富的生化和形态学信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分类和常见项目,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血液检查1.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感染等情况。
2.凝血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3.血型与交叉配血: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型和抗体,确定适宜的血液输血类型,避免输血反应发生。
4.血清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疾病风险。
二、尿液检查1.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的外观、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
2.微量尿蛋白检查:用于早期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的肾脏损伤,及早进行治疗。
3.尿培养: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细菌,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以及感染菌株的敏感性,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三、体液检查1.腹水、胸水检查:通过检测腹水或胸水的化学成分、细胞学特征,帮助诊断原因,确定治疗方案。
2.关节液检查:通过检测关节液的外观、化学成分、细胞学特征,评估关节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3.脑脊液检查:主要用于脑脊液压力、细胞学、生化学等指标的检测,帮助诊断脑脊液系统疾病。
四、组织和细胞检查1.组织活检:通过获取患者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帮助明确病因和诊断复杂疾病。
2.细胞学检查:包括细胞学涂片、细胞学培养等,用于诊断肿瘤、感染以及炎症等疾病。
五、其他常见检查1.电解质测定: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钠、钾、钙等电解质,评估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情况。
2.血气分析:通过测定动脉血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酸碱平衡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与代谢状态。
总结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通过不同类型的检查项目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
![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d171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7.png)
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在现代医学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了解患者身体内部的状况,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血液学检查、尿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
一、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是内科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对血液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以及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有助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
血生化检查可以评估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凝血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评估患者的出血和凝血异常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尿液学检查尿液学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的尿液样本,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状况以及其他潜在的疾病情况。
常用的尿液学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检查和尿液沉渣检查等。
尿常规检查可以评估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等指标,判断尿液的正常与否。
尿蛋白定性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有助于筛查肾脏疾病。
尿液沉渣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管型和结晶等,帮助判断尿液中存在的异常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对患者的内部器官进行观察和评估。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等。
X线检查可以通过扫描患者身体部位,得到关于骨骼和某些软组织病变的信息。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患者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诊断肝、胰、肾脏等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影像信息,有助于评估疑难病例和精确定位病变。
四、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节奏。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一)2024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9b0938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c.png)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在医学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患者的体液、组织样本或其他生物材料,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医生判断疾病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包括常见的五个大点: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正文内容:一、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实验室中的常规检查之一。
在血液检查中,通常包括以下小点:1.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2.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3.白细胞计数和分类4.血细胞沉降率测定5.血常规指标的测量,如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
二、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对尿液样本进行的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尿液检查的常见小点:1.尿液的外观和颜色观察2.尿液比重和pH值的测定3.蛋白质、糖分和酮体的检测4.红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的计数5.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查三、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指标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以下是常见的生化指标检查小点:1.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测定2.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的测量3.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的测定4.电解质(如钠、钾和钙)的检测5.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检测四、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
以下是常见的免疫学检查小点:1.抗体检测,例如抗核抗体和抗体滴度等2.免疫球蛋白(Ig)测定,如IgA、IgG和IgM3.细胞免疫功能检查,例如淋巴细胞亚群分析4.血清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5.过敏原检测,例如皮肤过敏原测试和特异性IgE测定五、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包括对细胞和组织样本的检测,以评估细胞形态和疾病诊断。
以下是常见的细胞学检查小点:1.细胞学涂片的制备和染色2.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分析3.细胞核DNA的测定4.组织切片的制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5.细胞遗传学检查,如核型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总结:实验室检查的内容涵盖了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等五个大点。
常用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9eaae8b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b.png)
一、血液检查:(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男(4。
0~5。
5)×1012/L 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3.5~5。
0)×1012/L 女110~150g/L新生儿(6.0~7.0)×1012/L 新生儿170~200/L临床意义:1。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婴幼儿、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后;高原、剧烈运动;阻塞性肺气肿、发绀型先天心脏病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类型/百分数/绝对值1。
中性粒细胞(N):①杆状核(st):0~5 0。
04~0。
05②分叶核(sg):50~70 2~72。
嗜酸性粒细胞(E):0.5~5 0。
05~0.53.嗜碱性粒细胞(B):0~1 0~0.14.淋巴细胞(L): 20~40 0。
8~45.单核细胞(M): 3~8 0。
12~0。
8临床意义:①白细胞计数增多与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增多:新生儿、妊娠、分娩、高温、严寒、饱餐、剧烈运动等;急性感染(主要原因)、严重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可作为内出血诊断指标)、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生疾病及恶性肿瘤.2。
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革兰阴性菌、病毒、原虫等)、血液疾病、理化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3.核左移: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中毒/溶血反应及白血病。
4。
核右移:主要见于造血功能减退。
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
③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④淋巴细胞.1。
淋巴细胞增多:4~6天的婴儿至6~7岁儿童;病毒\杆菌感染、淋巴细胞性恶性组织病等。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7e55d2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6.png)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实验室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是实验室诊断学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等。
其中,血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检测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对于贫血、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化学检查生化学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生化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
其中,肝功能检查可以检测肝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对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存在和数量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等方面的检测。
其中,细菌学检查可以检测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是通过检测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指标的检测。
其中,免疫球蛋白检查可以检测体内抗体的水平,对于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五、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是通过检测体内基因、DNA、RNA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分子生物学检查包括PCR、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应用。
其中,PCR技术可以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对于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各种检查方法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实验室诊断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段。
医学实验室检查内容
![医学实验室检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6d196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7.png)
医学实验室检查内容一、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医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液检查可以分析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血液循环状况以及一些疾病的存在与否。
二、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来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
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葡萄糖等物质,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浓度可以判断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尿液检查还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红细胞、白细胞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其他疾病。
三、生化检查生化检查是通过分析血液中的生化指标来了解人体的器官功能。
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脂、肝功能异常等疾病。
四、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免疫指标来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
免疫学检查包括检测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指标。
通过免疫学检查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等疾病。
五、病原体检查病原体检查是通过检测人体样本中的病原体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病菌或病毒。
病原体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
通过病原体检查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从而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六、遗传学检查遗传学检查是通过分析人体的遗传物质来了解个体的遗传信息。
遗传学检查包括基因检测、染色体检查、基因突变分析等。
通过遗传学检查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遗传病变异,以及预测个体的遗传疾病风险。
七、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检测人体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疾病。
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类型、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八、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各种影像技术来观察和分析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情况。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超声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人体的器官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
![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b3783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e.png)
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是指医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和细胞的化学、生物学、免疫学分析,来评估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展程度的一系列检查项目。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1.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感染和血液系统疾病等状况。
2.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肝脏功能和肾脏功能等情况。
3.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对抗结实、出血的能力。
4.免疫学指标:包括IgG、IgM、IgE、淋巴细胞亚群等,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免疫病理。
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包括血钠、血钾、血钙、血镁、pH值等,可以评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情况。
6.肿瘤标志物:包括CEA、AFP、CA199、PSA等,可以用于评估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7.甲状腺功能:包括TSH、T3、T4等,可以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以及诊断甲状腺疾病。
8.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包括病毒抗体和抗原、细菌抗体和抗原等,可以用于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其中一种传染性疾病。
9.电生理指标:包括心电图、脑电图等,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和脑部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10.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可以用于对患者内脏和组织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这些是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需求,医生可能会选择特定的指标来辅助诊断和治疗。
此外,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需要与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因此,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以获得最准确和全面的诊断结果。
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
![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b050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6.png)
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在现代医学中,临床疾病的确诊常常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通过采集患者体液或组织样本,对其中的生化指标、细胞学、免疫学等进行分析,以获取客观的、可靠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就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进行介绍,并对一些结果进行分析。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之一。
它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检测其中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血液系统功能和疾病状态。
例如,白细胞计数增高可以提示感染或炎症等疾病的存在,而红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暗示贫血。
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分析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生化检查是另一类常见的实验室检查。
它通过测量患者体液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含量,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来评估患者的机体代谢状态和器官功能。
其中,血糖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血脂是评估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之一。
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到肝脏的代谢功能和解毒能力,而肾功能检查能够判断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
这些生化指标的异常结果可以提醒医生关注患者的疾病风险,指导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除了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外,免疫学检查也是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之一。
免疫学检查主要通过检测体液或组织样本中的免疫指标,如抗体、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等,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免疫状态。
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可以用于诊断艾滋病感染;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可以用于诊断流感等疾病。
免疫学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感染状态、免疫功能缺陷等情况,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并不仅仅限于单一指标的异常,更需要将多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纳入考虑。
例如,在肾功能检查中,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是常见的指标。
BUN和Cr升高可能意味着肾脏功能受损,但两者上升的比例也能提供更多信息。
如果BUN和Cr的上升比例大致相等,说明可能是肾小管功能受损导致的,而如果BUN升高相对较多,Cr升高较少,可能是由于肾脏血液循环减少引起的。
常用实验室检查范文
![常用实验室检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beadd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8.png)
实验室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手段,通过对病人体内物质的检查,可以确定病人的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的发展程度,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尿常规、电解质及肝功能检查等。
血常规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之一,通过对血液的成分、数量及形态等进行细致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疾病类型、程度以及预后的信息。
血常规主要包含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其中白细胞计数可用于判定感染类疾病,红细胞计数可用于评估贫血、出血等疾病,血小板计数可用于判断出血功能异常等病情。
生化指标检查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血脂、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胰岛功能等,是对病人血液中各种物质含量及代谢过程的检查。
这些检查通过电化学、光学、酶标等方式进行,其结果可以反映出病人体内APA,酶类、蛋白质、病毒等的含量、代谢状态。
尿常规检查是对人体生物体内化学平衡的反应,也是检查人体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尿中的形态学结构、药物成分、微生物和化学物质均可以从中检测到。
尿常规中最常见的检查包含:尿蛋白、尿酸、尿糖、尿胆原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情况和肾功能状态。
电解质检查是对人体细胞内外离子和电荷平衡状态的检查,可以反映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生理的代谢水平,从而发现并辅助诊断与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及代谢性疾病等。
肝功能检查是对肝脏内部代谢和解毒功能的检查,包括转氨酶、总胆红素、直蛋白等数项指标。
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预防或确诊许多肝部疾病,例如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实验室检查是目前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手段,可以快速且客观地反映病人的身体状态及疾病进展情况,为医生提供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风湿免疫系统临床常用实验室诊断技术
![风湿免疫系统临床常用实验室诊断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337c1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1.png)
1.1.2 SLE常见血常规变化
贫血:包括慢性病贫血、缺铁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 血性贫血、骨髓增生低下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脾亢 引起的贫血和肾性贫血等。
白细胞变化:可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 二者均减少。原因:骨髓抑制、脾亢、药物作用。
血小板减少:尤其易见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 血栓形成:约半数出现于抗狼疮凝集物阳性患者。
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其疾病的某些阶段都会出 现抗dsDNA抗体;
在具有抗dsDNA抗体的人中,有85%会在约5年内发展成 SLE;
抗体效价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干燥综合征、药物性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其他 CTD患者也可出现抗dsDNA抗体阳性,但阳性率一般 低于10%,抗体效价也低;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中也可出现抗dsDNA抗体,常出现于ANA阳性的I型 AIH患者中,对疾病可能具有预后价值。
GBM
GBM抗体是抗基底膜抗体型肾小球肾炎特异性抗体。 出现于Goodpasture综合征、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及免疫复合物型
肾小球肾炎患者,患者可伴有或不伴有肺出血。 抗肾小管基底膜自身抗体也可见于药物诱导的间质性肾炎,但它
在发病中的作用不明。GBM抗体阳性的患者约50%病变局限于肾 脏,另50%有肾脏和肺部病变。仅有肺部病变的抗GBM抗体阳性 者非常少见。 检测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对诊断和治疗均非 常重要。约15%左右患者有GBM抗体,但绝大多数有ANCA。 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GBM抗体阳性者预后最差,其次是 PR3相关性韦格纳肉芽肿和MPO相关性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pANCA的靶抗原主要为MPO(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cANCA的靶抗原主要为 PR3(蛋白酶3,proteinase 3)。
医学实验室学研究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法
![医学实验室学研究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644f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4.png)
医学实验室学研究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法医学实验室学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临床实验室检查是一项关键的医学服务,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
一、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实验室检查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或细胞的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从而诊断疾病和监测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几乎所有的疾病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直接反映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为医生提供一份客观的诊断依据。
2. 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不同疾病对应不同的实验室指标异常,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的效果,并根据检查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预防和筛查疾病:实验室检查在预防和筛查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乳腺癌筛查、胎儿畸形筛查等。
二、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常用方法临床实验室检查涉及到多个学科和多个实验室方法,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如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等。
2.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反映身体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常用的尿液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尿蛋白定量等。
3. 生化检验:生化检验主要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评估机体的生理功能,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的检测。
4.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评估疾病的预后。
5. 分子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是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DNA、RNA等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预后。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验室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项目(二)2024
![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项目(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c67e8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e.png)
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项目(二)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方法,通过对人体样本的生化、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常见项目。
正文内容:一、血液检查1.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2. 血糖检查:用于评估血糖水平,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3. 凝血功能检查:通过测量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评估血液凝固功能。
4. 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用于评估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5. 电解质检查:测量血液中的钠、钾、氯等电解质浓度,评估电解质平衡情况。
二、尿液检查1. 尿常规:包括尿液颜色、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
2. 尿沉渣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帮助诊断尿路感染、结石等疾病。
3. 尿蛋白定量:用于评估肾脏疾病的程度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4. 尿培养:将尿液样本进行培养,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细菌或其他感染性病原体。
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用于早期筛查糖尿病肾病和其他肾脏疾病。
三、生化检查1.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肝疾病。
2.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肾疾病。
3. 电解质检查:测量血液中的钠、钾、氯等电解质浓度,评估电解质平衡情况。
4. 血清蛋白检查:用于评估营养状况和炎症反应情况。
5. 血清酶学检查:包括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用于评估各种组织损伤情况。
四、微生物学检查1. 细菌培养和鉴定: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帮助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2. 病毒学检查:包括病毒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用于诊断病毒感染。
3. 真菌培养和鉴定:通过培养和鉴定真菌,帮助诊断真菌感染。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2024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90357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5.png)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疗诊断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它通过分析和评估体液、细胞和组织样本的结果,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一些常见项目,帮助读者了解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1. 血液检查:1.1 血红蛋白测定: 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贫血的程度。
1.2 血小板计数: 检测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判断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
1.3 白细胞计数: 检测白细胞数量,帮助诊断感染、炎症和骨髓问题。
1.4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用于糖尿病的管理。
1.5 血型鉴定: 确定个体的血型,为输血和器官移植提供基础数据。
2. 尿液检查:2.1 尿常规检查: 包括检测尿液的颜色、酸碱度、浑浊度和尿比重等指标,帮助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和肾功能。
2.2 尿蛋白定量: 评估肾功能是否正常,检测尿液中的蛋白含量。
2.3 尿糖检测: 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和管理。
2.4 尿培养: 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帮助诊断尿路感染。
2.5 尿沉渣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颗粒,辅助诊断尿路感染和泌尿系统疾病。
3. 血糖检测:3.1 空腹血糖测定: 检测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帮助诊断糖尿病。
3.2 餐后血糖测定: 检测进食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3 糖耐量测定: 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尿病前期的筛查。
3.4 随机血糖测定: 随机时间测量的血糖水平,常用于急诊、监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评估。
3.5 高糖负荷试验: 测定机体对高糖负荷的反应,用于一些特定疾病的诊断和观察。
4. 影像学检查:4.1 X线检查: 使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进行影像呈现,诊断骨折、肺部疾病等。
4.2 超声波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产生影像,用于检查器官结构和流体积聚的情况。
4.3 CT扫描: 通过多个横断面的X射线成像,提供详细的器官和组织结构信息。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二)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二)](https://img.taocdn.com/s3/m/69f523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e.png)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二)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疗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实验室分析,医生可以获取关键的生理指标和病理指标,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本文将就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展开阐述,包括血液学检查、生化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查,以及每个方面下的具体项目。
正文:一、血液学检查:1.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2. 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3. 血型和配型检查:用于配对输血和器官移植等情况;4. 骨髓检查:评估造血功能和骨髓疾病。
二、生化学检查:1.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用于评估糖尿病和血糖控制情况;2.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功能;3.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4. 血脂检查:评估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三、微生物学检查:1.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于确定细菌感染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2. 病毒检测: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用于确定病毒感染;3. 真菌培养:评估真菌感染和选择抗真菌治疗。
四、免疫学检查:1. 免疫球蛋白测定:用于评估免疫功能;2. 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3. 过敏原检测:评估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
五、遗传学检查:1. 染色体核型分析:用于评估遗传性疾病;2. 基因突变检测:用于寻找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联;3. 产前遗传学检查:包括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用于评估胎儿的遗传风险。
总结: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广泛,涵盖了血液学、生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仔细分析样本中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并为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诊断学-实验室检查-实验室诊断-常用病原学检测
![诊断学-实验室检查-实验室诊断-常用病原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0ebd7e26c85ec3a86c2c5cf.png)
体液
体液
体液
粪便
传播途径 粪-口
慢性感染 否 基因组类型 ssRNA
经皮肤/ 经粘膜
是
dsDNA
经皮肤/ 经粘膜
是
ssRNA
经皮肤/ 经粘膜
是
ssRNA
粪-口
否 ssRNA
Hepatitis B Virus
• 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 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估计全球半数以上人
口已被HBV感染过,5%的人口为HBV慢性感 染 • 中国:乙肝高发区,人群HBsAg的检出率达 9.8%
3200 Base Pair Genome
HBV DNA Polymerase
HBsAg
Both comprised of HBsAg
HBV nomenclature
• HBV: hepatitis B virus • HBsAg: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 HBsAb: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 • HBcAg: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 • HBcAb: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 • HBeAg: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 • HBeAb: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
中和试验 ELISA
风湿热(抗O试验) 广泛用于病原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玻片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④细菌的快速鉴定
API细菌数值鉴定系统
PCR技术
姬姆萨染色衣原体包涵体
HSV病毒
被支原体感染的精子
急诊科常见检查与诊断技术介绍
![急诊科常见检查与诊断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86d6a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f.png)
急诊科常见检查与诊断技术介绍引言: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门诊科室,负责处理各类急性疾病和紧急情况。
为了准确诊断和尽快治疗,急诊科常使用各种检查与诊断技术。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见的检查与诊断技术,并阐述其作用和注意事项。
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急诊科常见的初步诊断手段,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指标,检查员可以获取一些重要信息,有助于初步诊断疾病类型。
此外,体格检查还包括触诊、叩诊、听诊等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找到异常体征,为下一步进一步检查提供指导。
二、实验室检查1. 血液检查急诊科常见的血液检查有常规血常规、生化指标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如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血糖水平、肝功能等,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体质状态和疾病类型。
2.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为急诊科提供诊断参考,例如尿液沉渣镜检、尿液分析、尿液培养等。
这些检查可以检测尿液的化学成分和细菌感染情况,为诊断尿道感染、泌尿系统疾病等提供有力依据。
3. 影像学检查急诊科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光检查、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发现骨折、肺部炎症、肿瘤、出血等情况,为急性外伤、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三、功能性检查1. 心电图(ECG)心电图检查是一种评估心脏功能的常见方法,也是急诊科常用的一种技术。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
2.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是一种辅助诊断技术,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到患者体内,再通过扫描仪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肿瘤、骨折等异常情况。
3.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是通过将柔软的管状仪器插入患者体内,观察内脏器官的状况。
常见的内窥镜检查包括胃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可用于诊断消化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四、其他检查技术1. 穿刺与抽吸技术穿刺与抽吸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操作,包括腹部穿刺、胸腔穿刺、脑脊液穿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 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红细胞大 量被破坏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白细胞
•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 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它们可以 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 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 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 管以外的组织中。
红细胞
•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 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 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 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 能。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 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 们通过葡萄糖合成能量。
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 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见于白血 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 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 ③合成障碍: 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 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源于乙型肝炎病 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 产物,有多少核心抗原就有多少e抗原。e抗原是可溶性蛋 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 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 性化倾向。在检查乙肝五项时,核心抗原检测不到,通过 e抗原的检测同样可以了解体内的病毒情况。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 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 ) 减少:镇痛药、磺胺类药的服用;病毒 感染;免疫系统衰弱;放化疗的影响。
白细胞分类计数
• • • • • 嗜中性粒细胞占50%~70% 淋巴细胞占20%~40% 单核细胞占3%~8% 嗜酸性粒细胞占1%~5% 嗜碱性粒细胞不超过1%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 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 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 污染,所以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 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 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 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活动的能 力,是机体对抗入侵病菌,特别是急性化 脓性细菌的最重要的防卫系统。当中性粒 细胞数显著减少时,机体发生感染的机会 明显增高。
•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 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嗜酸性粒细胞具有 趋化性,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减轻其对机体 的损害,并能对抗组织胺等致炎因子的作用。嗜 碱性粒细胞中有嗜碱性颗粒,内含组织胺、肝素 与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抗原-抗体反应 时释放出来。
•
•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通常常见两对半组合有: 1)第一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 潜伏期后期;或者是机体携带乙肝病毒; 2)第五项 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乙肝病毒的隐性携带者或处于 感染的窗口期,也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3)第 一,三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 4)第一,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 5)第一,三,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大三阳”,这种 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 6)第一,四,五项阳性, 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 7)第四,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 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8)第二, 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的恢复期,已有 免疫力;
• 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包括血清酶类 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 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临床表明,各种酶试验中,以 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及其损 伤程度,反应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 反映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在急性肝炎 恢复期,虽然ALT正常而γ-GT 持续升高, 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GT持续不降 常提示病变活动。
•
④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已 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 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 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 质。此外,透明质酸、板层素、III型前胶原肽和 IV型胶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 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与肝纤维化和肝硬 化密切相关。
粪便颜色
【正常颜色】正常成人粪便呈黄色或棕黄色;婴儿呈金 黄色。 【临床意义】 (1)黑色:上消化道出血(柏油便),食物性(如食猪肝、动 物血)和药物性(如服生物炭及铋、铁等制剂)所致。 (2)果酱色:菌痢、阿米巴痢疾急性发作。 (3)鲜红色:常见于肠下段出血性疾病(如结肠或直肠癌、 痔出血、痢疾)。 (4)灰白色:常见于阻塞性黄疸、钡餐造影术后。 (5)绿色:常见于乳儿消化不良、摄人大量绿色蔬菜。
常用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作者: 胡烈榕
概要
性状检查、化 学检查 尿液 常规检查、隐血 试验 粪便
血液
一般检查、其它常用 检查
血常规化验
一、血液检查
• 红细胞(RBC)男性:4.0-5.5 女性:3.5-5.0 • 白细胞(WBC)4-10 • 血红蛋白(HGb)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粪便检查
1.粪便量 【单位】克/24小时(g/24h)。
2.粪便性状
•
• • • •
【正常性状】正常大便呈软泥样柱状 (即成形便),婴儿的大便往往为不成形的糊 状。【临床意义】 (1)水样便:腹泻等。 (2)黏液便或脓血便:菌痢、肠炎等。 (3)柏油状便: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 出血。 (4)米汤样便:霍乱或副霍乱。
• 淋巴细胞则为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T淋 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而B淋巴细胞参与 体液免疫反应。
生化类检查
• • • • 肝功 乙肝两对半 大生化 其它
肝功两对半检查
• 1、HBsAg-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 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 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 传染性的强弱。
• 4、HBeAb-e抗体: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 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 •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 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 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
5、HBcAb-核心抗体: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 (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 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 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 标志。 • 临床意义: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 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 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 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 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 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 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 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 的主要标志。
②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检测肝脏对某些内 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 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临床的检测胆红 素定量的常用,总胆红素大于17.1μmd/ L为黄疸 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叫 做酶胆分离,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 可能。
•
③反映肝脏贮备功能的试验:血浆的蛋白 (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 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ALb下 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减弱,PT延长提示各种凝血 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 氧的一种蛋白质。存在于红细胞内。
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 1.相对性增多: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 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 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 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 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 状腺功能亢进等。 • 2.绝对性增多: 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 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 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 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嗜碱性粒细胞中有嗜碱性颗粒,内含组织胺、肝 素与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抗原-抗体反 应时释放出来。
•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目前认 为它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明显的变形 运动,能吞噬、清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 其碎片。单核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在吞 噬抗原后将所携带的抗原决定簇转交给淋 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单核细胞也是对付细胞内致病细菌和寄生 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还具有识别和杀 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 • • • • •
爱滋病检测HIV 甲肝检测HAV-IGM 丙肝检测HCV 结核TB 乙肝表抗HBSAG检测 表面HBSAB 梅毒SYPHILIS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