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专门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受到社会诸多方面的制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公民能够自由地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教育部部长周济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同时,他指出:“要改变现状,就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作进一步改革。”这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

人只要存在理性就具有公平要求,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教育公平就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心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教育公平问题讨论很激烈,特别是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下,教育要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实现公平,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要求,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导向和科学依据,更需要一套有效地机制和保障措施。

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公平是教育民主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要真正的理解教育公平就必须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问题结合起来考察,这样才有现实意义。只有不断推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我们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更好的理解教育公平,才有可能更大限度的实现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不同地区、社会阶层之间差距的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使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政策的非公平导向

教育不公平的表现是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政策的非公平导向更值得认真思考。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的非公平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政策的精英化取向

精英化在我国不仅反映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反映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以高考为指针的考试体系和培养模式,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参与选拔和竞争,示范学校和重点学校制度更是体现了教育系统的精英主义取向,并为选拔和竞争性考试提供了用武之地”。

(2)教育政策的非均衡化倾向

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性失衡和差距,是教育不公平的重要表现。具体包括:教育经费分配过分倾向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例过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校校之间差距过大,导致恶性的入学竞争,教学过程中的差别待遇。

(3)教育政策的非民主化现象

教育是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业,任何教育改革都应当充分论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做出民主化的决策,否则难以避免教育不公平问题产生。

2.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过大

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城乡差别严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人口没有学前教育机会,在升学率和升学的可能性方面,农村学生远远比不上城市学生,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政府教育经费也主要投资于城市教育,在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的比较上,城市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师资素质较高,各种教育设施也比较完备,而一些农村中小学,不仅师资素质较低,而且几乎谈不上什么教育设施,有的学校甚至连一个可供学生体育运动的篮球也拿不出。致使广大农村孩子陷入结构性、制度性的机会不公状态,在竞争起点上便落后于城市孩子。3.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

弱势群体通常是指由于某些障碍或者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经济生活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承担风险的脆弱性是其本质特征。

弱势群体的不公平表现在社会诸多方面,教育的不公平就是其中之一。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农村贫困孩子因交不起课本费、杂费而辍学,甚至十几岁的孩子便需要出外打工。城市下岗失业者基本生活来源的现金性收入减少,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必然直线下降,下岗失业子女虽然接受义务教育大都不成问题,但是因为大学收费超过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往往丧失了向上深造的机会。

三、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对策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我们相信,只要制定教育公平政策,构建教育公平机制,创建教育公平发展模式,强弱双赢的局面是可以实现的。

1.为教育公平提供政策保障

教育不公平与政策、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有关,可以通过政策修补和制度创新来解决,努力为教育公平提供政策保障。

(1)坚持教育品质的公平性

要把保证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的公平性作为教育政策的基础性目标,在制定和出台教育政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教育发展、筹措资金的需要,还要考虑到教育公平的需要,努力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找最佳的支点,把握合适的界限。在指导思想上,要反思“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等泛市场化思潮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还要反思效率主义的主导倾向,我们不能把公平的目标排斥在外而把效率或者说发展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2)坚持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性和教育收费制度的合理性

要继续强化各级政府的办学责任,努力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在县域范围内,城乡教育经费要均衡,并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需要。发展教育事业,一靠政府,二靠社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政策,但要收的规范,用的合理,要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要建立必要的收费听证制度和审批制度,学校收费包括民办学校的收费,必须纳入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而不能完全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3)坚持做到基础教育政策的均衡性和高等教育的透明度

确切的讲就是做到三个确保:一是必须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二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政府助学制度,确保每一个高中生和大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三是确保高校招生透明公正,一定要在招生工作中杜绝乱收费、违规录取和中介诈骗等现象,做到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考生资格公开、录取信息公开、申诉渠道公开和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公开。

(4)坚持密切关注弱势群体

为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补偿是调节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手段,要通过教育政策导向,为弱势群体的教育提供一定补偿。一是要更加关注贫困农民子女的教育,加大教育上的帮困助学力度。二是更加关注下岗失业者子女的教育,减免其接受教育的学杂费或为其提供助学贷款,帮助其完成学业。三是更加关注残障人口的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要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在收费方面给予特别照顾。四是要更加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要努力创造条件,使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与当地居民子女同样的教育。

2.构建教育公平机制

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及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必须构建教育公平机制。

(1)均衡发展

公平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作为一个社会实践系统,需要在教育内部的子系统中特别重视各个薄弱环节,以保证系统整体的相对均衡发展。首先,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范围最广泛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是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其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