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2024年白居易《暮江吟》全诗赏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感情。
赏析 白居易说,一道残阳的余晖,铺在了水中。一半江水泛着片片的宝石绿,一半江水泛着片片的红。
这个“铺”字用得很好,因为残阳已经和地平线齐平了,所以夕阳的余晖是平铺过去的。还有这个“瑟瑟”,这种叠加字,其实不仅仅是字词本身的意思,往往还有外观的叠加意象。江水本来就是波光粼粼的,所以这里的“半江瑟瑟半江红”,事实就是一半是绿光粼粼,一半是红光粼粼。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古诗《暮江吟》讲解及赏析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古诗译文:一道残阳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让江水一半呈青绿,一半呈橘红。
可爱的是九月初三之夜,颗颗露珠像珍珠,一轮新月如弯弓。
暮江吟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的前两句写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铺”字用的很到位,把“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景色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后两句写九月初三的夜晚,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意境优美,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全诗造成了波澜。
全诗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渗透着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情绪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白居易的暮江吟
暮江吟《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一、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1、作品原文暮江吟⑴一道残阳铺水中⑵,半江瑟瑟半江红⑶。
可怜九月初三夜⑷,露似真珠月似弓⑸。
2、词句注释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⑷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3、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二、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三、作品鉴赏1、艺术特色《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2、赏析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暮江吟》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注释: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3、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4、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5、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暮江吟》译文: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暮江吟》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暮江吟》赏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白居易《暮江吟》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暮江吟白居易(唐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赏析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暮江吟》全文及翻译
《暮江吟》全文及翻译《暮江吟》全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翻译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注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赏析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个过渡。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
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白居易的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通珍珠)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赏析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暮江吟篇一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通珍珠)译文及注释篇二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白居易《暮江吟》全诗赏析篇三《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1、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瑟瑟:一种宝石,澄澈碧绿。
此处指江水所呈碧色。
3、真珠:即珍珠。
赏析:俯仰之间,得一缕闲情;顾盼之中,见一番美景。
残阳斜照,映得江水一半碧绿一半殷红;新月渐上,宛若一张小巧亮丽的弓;江草青青,缀满了晶莹碧绿的露珠。
“残阳”“水”“月”“露”四个意象,总括了暮江晚景的奇美。
一“铺”字,形象地写出夕阳与地平线已经是平齐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真实地再现了江面一瞬间呈现的两种颜色变化,被历代诗家所称赞。
第三句以“可怜”作为诗眼,写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赏析篇四《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
暮江吟古诗注释及译文
暮江吟古诗注释及译文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译文: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细致描绘夕阳与夜景的韵味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细致描绘夕阳与夜景的韵味《暮江吟》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广受赞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三、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作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中沿长江作此诗。
1、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1)景物描绘:前两句描绘了夕阳西沉时江面的绚丽景象。
残阳(即快要落山的太阳)将余晖酒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几乎是贴着江面照射过来的情景,给人一种亲切、安闲的感觉。
同时,“半江瑟瑟半江红”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江水受光部分呈现红色,未受光部分则呈现碧绿色的美丽景象。
(2)语言运用:“铺”字的使用非常巧妙,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柔和光线,还赋予了画面一种平静而壮观的视觉效果。
同时,“瑟瑟”和“红”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色彩感和层次感。
(3)情感寄托:诗人将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时间转换:第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引入了时间的转换,从黄昏过渡到夜晚。
这里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夜晚的喜爱之情。
(2)景物描绘: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新月初升时的夜景。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鉴赏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风格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暮江吟①
(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②铺水中,
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夜⑤,
露似珍珠⑥月似弓⑦。
作品注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③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感情。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参加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古诗词】暮江吟翻译及诗意
【古诗词】暮江吟翻译及诗意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
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
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
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知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
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道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
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
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
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
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欢迎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⑴暮:黄昏。
江:指长江。
一说指长安城东南的胜景曲江池。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夕阳。
⑶瑟瑟:宝石名,碧绿色。
这里用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
⑷可怜:可爱。
⑸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一道残阳的余晖铺洒在江水之中,江水一半呈现深碧一半染得通红最惹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滴圆润如珍珠新月初升似弯弓。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作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中沿长江作此诗。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一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
暮江吟全文注释赏析
暮江吟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通珍珠)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⑷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赏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暮江吟古诗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
一、作品原文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三、作品鉴赏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白居易《暮江吟》(带拼音、注释、译文)
白居易《暮江吟》(带拼音、注释、译文)
《暮mù 江jiāng 吟yín
》
作zuò 者zhě:白bái 居jū 易yì
一yí 道dào 残cán 阳yáng 铺pū 水shuǐ
中zhōng
, 半bàn 江jiāng 瑟sè
瑟sè 半bàn 江jiāng 红hóng 。
可kě
怜lián 九jiǔ 月yuè 初chū 三sān 夜yè, 露lù
似s ì 真zhēn 珠zhū 月yuè 似s ì 弓gōng 。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快要落山的夕阳渐沉江中,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似颗颗珍珠,明亮的月亮形如弯弓。
白居易《暮江吟》古诗赏析
白居易《暮江吟》古诗赏析白居易《暮江吟》古诗赏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暮江吟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古诗简介《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翻译/译文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注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句解段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圆润而晶莹,像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暮江吟注释和译文
暮江吟注释和译文《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作品原文暮江吟⑴一道残阳铺水中⑵,半江瑟瑟半江红⑶。
可怜九月初三夜⑷,露似真珠月似弓⑸。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暮江吟》诗注音⑴暮:黄昏。
江:指长江。
一说指长安城东南的胜景曲江池。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夕阳。
⑶瑟瑟:宝石名,碧绿色。
这里用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
⑷可怜:可爱。
⑸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白话译文一道残阳的余晖铺洒在江水之中,江水一半呈现深碧一半染得通红。
最惹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滴圆润如珍珠新月初升似弯弓。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作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中沿长江作此诗。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暮江吟》诗意画《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新月东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暮江吟》教学设计
雷埠中心学校刘春红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描写了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中描绘了两幅画面:残阳斜照和新月明露。
其中“铺”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夕阳的柔美,而“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一词恰恰表现了诗人对夜凉如水,“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包括如何分工、如何有序的表达、如何在讨论时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如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等等。
所以,在本堂课我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声自读、默读、齐读、轮读、站起来大声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
在本节课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就设计了以上不同类型的读,目的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位、在读中思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诗4个生字“暮”“残”“铺”“怜”,读准多音字“似”;理解2个新词“瑟瑟”“可怜”和“暮、吟、铺、怜”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李商隐……等等。
假如在唐朝举行一场唐诗签售会,你们猜哪位诗人的粉丝团会最疯狂?请问你们知道白居易的哪些诗?(指生回答)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那谁能介绍一下白居易?(指生回答)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3、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的一首风景诗。
(板书:暮江吟。
请大家齐读课题)
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傍晚、黄昏)“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吟唱)那题目的意思就是谁傍晚在江边吟诗,那是谁傍晚在江边吟诗呢?(生:白居易)所以你们看,“暮江吟”三个字就向我们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看看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江边看到了哪些值得吟诵的美景呢?
二、读诗文,整体感知
1、请根据节奏自由朗读这首古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这首诗并评价。
3、读完整首古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美景?(深秋时节)这首诗歌里一共描绘了多少幅画?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音描绘心中所见。
(师结合学生所描绘的景象,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提炼,板书,讲解诗句,指导朗读)那诗中哪个词语最能反映诗人的感情?(可怜。
)
4、师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诗中美景。
5、生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
6、指生朗读。
7、男女生分读。
8、配乐朗诵:男女合作读。
(女生前两句,男生后两句)
三、品诗文,升华情感。
过渡:刚我们说了“可怜”这个词语最能反映诗人的感情,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哪些景物“可怜”?“可怜”在哪里?
(一)出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韵味、情感。
2、这一句哪些景物“可怜”?(残阳、江水。
)
3、“残阳”是什么意思?(夕阳,快落山的太阳)说说夕阳的可爱(形状、颜色)。
“铺”是什么意思?(铺展)为什么用“铺”?可不可以换成其他动词“照”或“射”?
4、“江水”哪里“可怜”?(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从后面的“红”字不难猜到“瑟瑟”是肯定是一种颜色。
那是什么颜色呢?(碧绿色)那江面为什么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红色的?(夕阳斜映下的江水,受光多的部分呈“红色”,受光
少的地方呈深深的碧色)。
5、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指生回答)
6、下面谁可以根据这两句诗,帮老师给这幅图片涂一下颜色呢?
7、出示诗和诗意: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柔和地铺在江面上,使江水一半呈现碧绿色,一半是红色。
(师读诗,生读意)过渡: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公愉快,诗人留连忘返。
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
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二)出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韵味、情感。
2、这两句诗哪些景物“可怜”?(露珠、月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弯弓。
)
3、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似:平舌音,好像。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生回答)
5、出示诗和诗意: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可爱啊,那露珠如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弯弯的月亮像一把精巧的弯弓。
(师读诗,生读意)
6、整首诗的意思我们已经理解了,现在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了解写作背景,感诗人之所感
我们刚刚说过白居易人气很高,写的诗很受人追捧,但有得就有失,诗场得意,官场则难免要失意了。
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主动请求告别长安,前往杭州做官。
假如你是诗人,得以如愿的离开你自己所不乐意待的地方,你的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说出)——轻松愉快。
白居易一路策马崩塌,把那喧嚣的长安城远远抛在身后。
在夕阳的余辉下,他来到了静静的江畔,写下来轻快的《暮江吟》,这首诗在描写那绝妙景色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
快的心情。
(配乐朗诵)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体会下诗中的美景和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五、总结回顾
《暮江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残阳)西落到(新月)东升时江上的景色,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
题目的意思是(傍晚在江边吟诗)。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露水)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弯弓)。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拓展延伸
但凡能够名扬千古的大诗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必杀技。
例如李白,活脱脱的一个月亮达人,一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迷倒了多少赏月的眼睛。
而白居易则是个法力高强的色彩达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原本是白纸黑字的诗句,全在他的魔法笔下散发出了五彩光芒。
我们课后试着收集一些白居易的诗。
剩下的时间我们把笔记整理一下,把诗背背。
【板书设计】
暮江吟
残阳铺水
傍晚之景
江水瑟瑟红
轻松愉悦热爱自然
露似真珠
夜晚之景
月似弓
景情
【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
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1、要求基本会背;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
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投影片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
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
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
”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
”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