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全诗翻译 (3)
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暮江吟》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注释: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3、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4、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5、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暮江吟》译文: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暮江吟》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暮江吟》赏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古诗词翻译赏析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古诗词翻译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古诗词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唐朝·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前言】《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注释】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⑷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翻译】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赏析】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白居易《暮江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暮江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供你参考。
【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解题】此诗作年有二说:一说作于元和十年(816)至十三年间,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一说作于长庆二年(822),时作者赴杭州刺史任在江行途中。
诗中描绘了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和新月初升的夜景两组画面,景色柔和,环境宁静,构思新颖,比喻巧妙。
《唐宋诗醇》卷二四赞之为“著色秋江图”。
杨慎《升庵诗话》称此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亦谓后二句“似出率易,而风趣复非雕琢所及。
”【注释】暮(mù):日落的时候。
吟:诗体的一种。
残阳:已有部分落入地平线以下的夕阳。
瑟瑟(sèsè):碧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月似弓:月亮的形状像弓一样。
九月初三,正是月初,只能看到月牙;到了每月中旬,月亮才圆。
【译文】夕阳斜照平铺于江水之中,半江碧青半江被晚霞映红。
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景啊! 江草上晶莹的露滴如珍珠,天边挂着的一钩新月好似弯弓。
【鉴赏】这是白诗中的名篇,向为人们所传颂。
诗前后两句的取向基本相同,都是分别描写天上和地下的景色,所不同的是前两句写黄昏,后两句写夜景。
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写得极优美形象壮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
“道”,原应解释为“条”,如用霞光万道形容初升的或下坠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但这里的“一道”,却以理解为最后的一线阳光更贴切。
这一点如果我们联系后面的“残阳铺水中”来看就更清楚了。
“残阳”,即夕阳,傍晚的太阳,在这里,更具体地说就是靠近地平线的太阳,因为唯有这样的太阳,她的光线才给人以有如贴在地面、铺在江中的感觉。
唐诗赏析-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鉴赏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鉴赏'《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暮江吟》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
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
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白居易的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通珍珠)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赏析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暮江吟古诗的意思
暮江吟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古诗简介《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翻译/译文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注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句解段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圆润而晶莹,像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赏析/鉴赏赏析一《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暮江吟》古诗_作者白居易_古诗暮江吟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暮江吟》古诗_作者白居易_古诗暮江吟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通珍珠)《暮江吟》译文及注释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感情。
注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暮江吟》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暮江吟》赏析三《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
《暮江吟》全共四句。
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
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
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上下紧扣,写的是黄昏时的自然景色。
这里的“九月初三”,点明时间,“月似弓”则是诗人看到的景象。
当然,这种景象只能在日落后不久才能看到,因而这两句主要还是写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那样是写“美丽的夜景”。
说后两句仍主要写暮色江景,有其科学上的依据。
根据天文学常识,九月初三日,月亮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形状像个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后出现于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见时间局限于日落后2至3小时。
白居易《暮江吟》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暮江吟》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文解释: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情感: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情趣。
词语解释:铺:指太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碧绿色宝石。
这里形容背阴处的江水颜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诗文简析: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译文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译文1、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译文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作品原文暮江吟①(唐)白居易一道残阳②铺水中,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夜⑤,露似珍珠⑥月似弓⑦。
作品解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③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作品译文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2、辛文房《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辛文房《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辛文房原文: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暮江吟翻译白居易
暮江吟翻译白居易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下面是白居易的《暮江吟》原文及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原文】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通珍珠)【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⑷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字解释】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写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鉴赏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风格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暮江吟①
(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②铺水中,
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夜⑤,
露似珍珠⑥月似弓⑦。
作品注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③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感情。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参加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通珍珠)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⑷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赏析:《暮江吟》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
如果只从《暮江吟》的标题看,此诗似乎应始终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则明显地是在写“夜晚”。
按《辞海》里的解释:“露是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温(但仍高于0℃),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
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
”由此可见,此诗标题与内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
理解此诗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特点,不能机械地只从标题去理解内容。
有人认为,此诗的标题与内容中的时间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笔。
其实,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的《日暮》就从黄昏时分一直写到“草露滴秋根”;贾岛的《暮过山村》也从日落写到明月高悬。
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学作品。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感情。
注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译文_唐诗三百首
精心整理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译文_唐诗三百首
《暮江吟》
创作年代中唐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
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
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
诗人把这
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
时;
到了与“露
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
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意思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意思“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暮江吟》的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1、可怜:可爱2、真珠:即珍珠。
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3、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翻译】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赏析】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暮江吟篇一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通珍珠)译文及注释篇二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白居易《暮江吟》全诗赏析篇三《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1、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瑟瑟:一种宝石,澄澈碧绿。
此处指江水所呈碧色。
3、真珠:即珍珠。
赏析:俯仰之间,得一缕闲情;顾盼之中,见一番美景。
残阳斜照,映得江水一半碧绿一半殷红;新月渐上,宛若一张小巧亮丽的弓;江草青青,缀满了晶莹碧绿的露珠。
“残阳”“水”“月”“露”四个意象,总括了暮江晚景的奇美。
一“铺”字,形象地写出夕阳与地平线已经是平齐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真实地再现了江面一瞬间呈现的两种颜色变化,被历代诗家所称赞。
第三句以“可怜”作为诗眼,写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赏析篇四《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
2024年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3
暮江吟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铺:指太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碧绿色宝石。这里形容背阴处的江水颜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赏析二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欢迎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⑴暮:黄昏。
江:指长江。
一说指长安城东南的胜景曲江池。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夕阳。
⑶瑟瑟:宝石名,碧绿色。
这里用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
⑷可怜:可爱。
⑸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一道残阳的余晖铺洒在江水之中,江水一半呈现深碧一半染得通红最惹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滴圆润如珍珠新月初升似弯弓。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作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中沿长江作此诗。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一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
古诗《 暮江吟》翻译及读后感
古诗《暮江吟》【唐】白居易翻译及读后感
《暮江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翻译及读后感:
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
一抹残阳横铺在水面,
半江水波微微荡漾,半江泛起斜晖。
可怜的是初秋的九月初三夜,
夜露晶莹如同珍珠,月牙儿如同一弯明亮的弓。
读后感:
《暮江吟》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江水波光粼粼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通过残阳横卧在水面上的描写,展现了夕阳的余晖洒在江水上的宁静美景。
接着,“半江瑟瑟半江红”通过描绘江水波光粼粼的景象,以及半江的红晕,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诗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表达了诗人对初秋时节的怀念之情。
而“露似真珠月似弓”则以夜露如同珍珠、明亮的月牙儿如同一弯弓的比喻,为诗歌增添了一层寓意,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怀旧之情,以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思考。
读罢此诗,使人沉浸在宁静、怀旧的意境之中,感受到岁月变迁中的生活哲理。
【古诗词】暮江吟翻译及诗意
【古诗词】暮江吟翻译及诗意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
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
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
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知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
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道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
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
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
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
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