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

合集下载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薄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样品固定和处理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切样品进行固定和处理。

固定样品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常用的有乙醛固定、冰醋酸固定和福尔马林固定等。

处理样品的方法也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可以包括染色、脱水、透明化等步骤,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样品。

2. 包埋将处理好的样品包埋在石蜡中,以便进行切片。

首先,将样品放入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石蜡溶液转移到恒温水浴中,使其逐渐固化。

在固化过程中,要确保样品均匀分布在石蜡中,避免出现气泡和空洞。

3. 切片切片是石蜡切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将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切片机的夹持装置上。

然后,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和速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接下来,使用切片刀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在切割过程中,要保持手稳定,避免切片厚度不均匀或出现断层。

4. 切片取片切片切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取下。

首先,使用镊子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小心取下,避免损坏或弯曲切片。

然后,将切片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在放置切片时,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如细管吸气来帮助排除气泡。

5. 去除石蜡和染色切片取片后,需要将切片上的石蜡去除,并进行染色处理。

首先,将切片放入去石蜡剂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切片转移到浸泡染色剂中,进行染色处理。

在去石蜡和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以确保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

6. 封片和封边染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做成封片,以保护切片并便于保存。

首先,将切片用透明胶片或玻璃片覆盖。

然后,使用封片胶或封片胶带将切片和覆盖物固定在一起。

接下来,将切片的边缘进行封边处理,以避免切片脱落或污染。

7. 干燥和贴标封片完成后,需要将切片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贴标。

石蜡切片的主要制备程序

石蜡切片的主要制备程序

石蜡切片的主要制备程序
石蜡切片的主要制备程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样品:选择需要切片的样品,如组织样本、细胞样品等,并采取相应的固定、处理和染色等预处理步骤,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可观察性和对比度。

2.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石蜡、切片盒、切片刀、载玻片等材料,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 石蜡浸透:将处理好的样品转移到石蜡中进行浸透。

首先将样品置于温度逐渐升高的浸透剂(如正己烷)中,以去除组织内水分和其他溶质,然后置于石蜡中进行浸透。

4. 切片制备:将石蜡浸透的样品固定于切片盒中,将石蜡块剪碎成适当大小,并放置在切片刀的刀脊上。

调整切片机参数(如温度、角度、速度等),并逐个切割出薄片。

5. 切片贴片:将切好的薄片浮于温水中或使用其他方法,如电离子器、热平台等,以使切片展平并附着于载玻片上。

6. 干燥固定:将切片连同载玻片一起进行干燥固定处理,以去除水分并保持切片的形态稳定。

7. 切片染色:根据实验需求,对切片进行适当的染色处理(如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以增强样品的可视化效果和区分感兴趣的结构。

8. 封片封装:将切片封装至封片盖玻片上,使用透明化导电胶或其他封片剂固定切片,并尽量排除气泡、保证封片质量。

9. 切片质控:对制备好的切片进行质量控制,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评估切片的清晰度、结构完整性、染色效果等。

最后,制备完成的石蜡切片可以用于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分析、病理学研究等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应遵循标准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以及依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
9;s Fluid) 适用于一般植物 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 蜡切片等.有极快的渗透力,根尖材料固定15— 20min即可,花药则需1h左右,此液固定最多不超 过24h,固定后用95%酒精冲洗至不含冰醋酸为止; 如果材料不马上用,需转入70%酒精中保存.固定 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 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 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流水冲洗:将小瓶用纱布蒙住,放入盆中,流 水冲洗,效果较静置冲洗为好,时间为 12~24h,但流水不能太大太急,也不能太长, 太长使组织变软肿胀,冲洗时间有时长达24h 左右,如木本植物的木质部。
3.注意事项
(1) 冲洗彻底——否则收缩、变硬、抽取 (2)不能时间太长太急——变软,肿胀(吸水) (3) 摇动有利于冲洗干净——加快分子运动
3注意事项: ▪ 要准 ▪ 要快 ▪ 避免损伤(方向,刀要快,不能挤压)
植物取材:用剪刀剪下材料时一定要植物生活正常,不要 因缺水、营养和温度光照发生明显改变,影响细胞结构, 同时发育程度、部位要准。
(二)固定
1.目的: 为了使取样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成分方面保
持与生活的状态一样,就必须迅速杀死细胞避 免失水变形,自溶破坏结构等。 固定液的选择:快;不溶解;不收缩膨胀; 软硬适中;增加折光度;增加染色能力;长期 保存等7项。
混合固定: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混合在一起进行固定如: 卡诺氏固定液
酒精:冰醋酸(3:1) 酒精:冰醋酸:氯仿(6:1:3)适用于动植物一般 组织细胞。 FAA 福尔马林(38%甲醛)5 ml: 冰醋酸5ml:70%酒精90 ml 幼嫩材料用50%酒精代替70%酒精,可防止材料收 缩;还可加入5 ml甘油(丙三醇)以防蒸发和材料变硬. 但单细胞及丝状藻类除外,也不适于细胞学研究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石蜡切片,识别不同组织结构。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制片方法,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等微观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固定后,通过一系列的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使组织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最后进行染色和观察。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组织:肝脏、肾脏、心肌、骨骼肌等3. 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郝普特氏粘片剂、中性树胶、1%番红、1%固绿、1%过碘酸、Schiff 试剂、0.5%偏重亚硫酸钠溶液、醋酸酐-吡啶混合液、0.5%~1%淀粉糖化酶溶液等4.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温台、熔蜡炉、蜡杯、酒精灯、蜡铲、展片台、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吸管、镊子、单面刀片、台木、毛笔、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放入75%、85%、90%、95%酒精中浸泡1小时,然后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中浸泡30分钟,最后放入醇苯中浸泡5-10分钟。

3. 透明:将组织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中浸泡5-10分钟。

4. 浸蜡:将组织放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1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并修整蜡块。

6.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约4微米。

7. 展片:将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8. 染色:将烤干的切片进行染色,如苏木精-伊红染色。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技术,用于制备生物样本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然而,石蜡切片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制片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是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1. 样本固定:在制备石蜡切片前,必须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固定。

固定可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变性和腐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完整。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酒精、乙醛等。

选择合适的固定剂要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和实验目的来确定。

2. 处理样本:在固定完成后,需要将样本进行后续处理,以便于切片。

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度处理,以免对样本造成伤害或变形。

处理过程包括脱水、浸渍和渗透。

3. 石蜡渗透:石蜡切片制备的重要步骤是将样本渗透到石蜡中。

渗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样本的大小和厚度。

渗透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样本变硬,难以切割;渗透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石蜡切片中有空隙或气泡。

因此,要根据实验需要和样本特点来确定合适的渗透时间。

4. 切片厚度:石蜡切片的厚度一般为3-10微米。

切片过厚会使得样本中细胞或组织的结构难以清晰显示,影响判断;切片过薄则可能会使得切片易碎,不易操作。

因此,在切片前应根据实验需求和样本特点确定适合的切片厚度。

5. 切片机的选择:切片机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石蜡切片的质量。

选择高质量的切片机以保证切片的平整度和均匀性。

另外,切片机的刀片也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切片的质量。

6. 切片保存:制备好的石蜡切片应妥善保存,以防止切片的损伤。

切片保存时应放置在干燥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同时,应对切片进行编号和标记,以便于后续的实验和分析。

总之,制备石蜡切片需要严格控制一系列步骤,包括样本固定、处理、渗透、切片厚度和切片机的选择等。

注意这些事项可以提高石蜡切片的质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石蜡切片的保存也需要注意,以防止切片的损伤和失效。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用于制备组织切片,以便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1. 组织固定:首先,将待切片的组织标本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酒精和乙醛等。

固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组织的大小和类型,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

2. 组织去水化:固定后的组织需要去除固定剂并脱水,以防止切片过程中的破损和变形。

通常采用逐渐增加乙醇浓度的脱水步骤,常见的乙醇浓度为70%、80%、90%和100%。

3. 组织浸渍:脱水后,组织需要进一步浸渍到石蜡中,以增加组织的硬度和支持性。

首先将组织放入浸渍剂中,如甲醛或乙醇中的苯麻油,然后逐渐增加石蜡浓度,常见的石蜡浓度为50%、70%和100%。

4. 组织包埋:在组织浸渍后,将组织放入包埋模具中,然后倒入熔化的石蜡,使其完全包裹住组织。

包埋完成后,将模具放入冷却台或冷冻器中,使石蜡迅速固化。

5. 石蜡切片:将冷却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使用切片机将其切割成薄片。

切片机通常配有刀片、切片夹和切片盒等工具,切片时需要注意切片的方向和角度,以获取最佳的切片效果。

6. 切片染色:切片完成后,可以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染色、组织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7. 切片封片:染色后,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透明的封片剂将其覆盖。

封片剂可以保护切片,防止切片脱落和变形,并提高显微镜观察的清晰度。

8. 切片观察:最后,将封片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可以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和放大倍数来观察组织细节和细胞结构,同时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测量。

总体而言,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组织固定、去水化、浸渍、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和观察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操作技巧,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组织切片用于研究和诊断。

《病理检验技术》课件——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病理检验技术》课件——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6.切片时室温不宜过高,一般先把组织蜡块面朝下 放在冰块上冷冻数分钟后才切片,可切出较薄的切 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7.若天气太冷,切片时组织蜡片容易碎裂,对着组织蜡块面 呵一口气后进行切片,可改善组织蜡片容易碎裂的情况,但 所切出的第一、二张组织蜡片厚度会比原来设定的切片厚度 稍厚一些,因此,前一、二张切出的组织蜡片不要。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6.调节切片刀的切片角度:切片机刀座上都有标 示切片刀切片角度的刻度,切片前需调节切片刀 至合适的切片角度,才能切好片。通常切片机上 刀座刻度范围为0°~10°,一般设定切片刀的 角度在8°左右为宜。但真正的切片角度是余隙 角。 所谓余隙角是指切片刀下刀锋倾斜面与组织蜡块 面的夹角。余隙角避免了切片时切片刀往返过程 中刀与组织蜡块面之间的摩擦。最理想的余隙角 是2°~4°,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切好片。
3.如用金属框包埋组织蜡块,必须把四边修整平行,否 则在切片时会切出弯曲的组织蜡片带。
4.切片用毛笔应选用松软毛的水彩画笔,清扫切片刀上 的蜡屑时应顺着刀背往刀锋扫,避免刀锋切割笔毛,损 坏刀锋。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5.切片时转动切片手轮或推拉切片刀的动作要轻, 用力均匀。若用力太猛和速度太快,将会引起切片 压缩,也易导致轮转式切片机齿轮的磨损。
病理检验技术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组织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送检组织经过固定、 脱水、透明、浸蜡和 石蜡包埋制成组织蜡 块后即可马上进行切 片,称石蜡包埋组织 切片,简称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一、石蜡切片操作过程
1.组织蜡块排序、冷冻:按病理号排序,先切在 前;蜡块组织面朝下放在一盘平整的冰块或冷冻 台上冷冻(-4~0℃)几分种后开始切片。

石蜡切片原理

石蜡切片原理

石蜡切片原理石蜡切片是生物组织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将生物组织切割成极薄的切片,使得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得以清晰展现。

在生物医学领域和科研实验中,石蜡切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组织学、细胞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石蜡切片的原理入手,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实验技术。

石蜡切片的原理主要涉及样品固定、脱水、透明化、浸渗和包埋、切片等步骤。

首先,样品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不变。

然后,通过脱水处理,将样品中的水分逐渐替换为有机溶剂,使得样品能够被石蜡所浸渗。

接下来,样品需要进行透明化处理,以使得石蜡能够充分浸透到样品中。

在浸渗和包埋过程中,样品被浸渗在石蜡中,并在石蜡块中进行包埋,以便后续的切片操作。

最后,经过专业的切片机器切割,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切割成极薄的切片,以便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在石蜡切片的过程中,各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样品固定可以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原始形态,而脱水和透明化可以使得样品逐渐适应石蜡的浸渗。

浸渗和包埋过程中,石蜡能够充分渗透到组织中,使得组织能够被均匀地包埋在石蜡中。

最后的切片过程则需要高精度的切片机器来保证切片的薄度和质量。

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涉及的步骤和技术要求却十分复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的时间和条件,以确保样品能够被成功地切割成薄片。

同时,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操作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的来说,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组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熟练掌握石蜡切片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可以为生物医学领域和科研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持,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细胞结构和功能研究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和信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石蜡切片技术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到这一重要的技术手段中。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上,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它的原理基于石蜡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石蜡是一种具有较高熔点的蜡状物质,具有良好的剪切性和切片稳定性。

在进行石蜡切片前,需要将组织样本进行固定、脱水和浸渍处理,使其具备适合切片的性质。

然后,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浸入石蜡中,石蜡渗透进入组织细胞中,将其包裹在石蜡中形成固定的切片。

最后,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石蜡切片的步骤1. 组织样本的固定:将组织样本取出后,迅速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醛等,可以使组织样本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

2. 脱水处理: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脱水过程中,需要逐渐使用浓度递增的酒精进行浸泡,使组织逐渐脱水至无水状态。

3. 浸渍处理: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渍。

浸渍时间根据组织样本的大小和类型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4. 石蜡包埋:将浸渍好的组织样本放入石蜡模具中,加热使石蜡融化,将组织样本包裹在石蜡中。

包埋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石蜡充分渗透到组织中。

5. 石蜡切片:使用石蜡切片机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

切片时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割速度和刀片的角度,以获得理想的切片质量。

6. 切片染色:将切好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和可见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等。

7.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好的石蜡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组织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

三、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病理学研究,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通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组织结构,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2. 掌握石蜡切片的染色技术。

3. 了解石蜡切片在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制片方法,其原理是将组织标本进行脱水、浸渍、浸蜡等处理,使其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微型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最终制成组织学切片。

石蜡切片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2. 实验器材:石蜡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酒精灯、剪刀、镊子等3. 实验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小白鼠肝脏组织,用剪刀剪成小块。

2. 固定:将剪好的组织块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

3.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0%、90%、95%、100%酒精溶液中,每级酒精溶液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脱水。

4. 透明:将脱水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二甲苯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透明。

5. 浸蜡:将透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石蜡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完全浸渍在石蜡中。

6.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块放入熔蜡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用剪刀修整蜡块。

7.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调整切片厚度为4微米,制成石蜡切片。

8. 展片: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展平在载玻片上。

9. 脱蜡:将展平的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无水乙醇中,使切片脱蜡。

10. 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10分钟,然后放入1%盐酸酒精溶液中分化,最后放入伊红染液中复染30秒。

11.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封片液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制作完成的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肝脏组织的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血管等。

六、实验讨论1. 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石蜡切片流程

石蜡切片流程

石蜡切片流程一、引言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用于制备样品的薄片,以便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流程及其关键步骤。

二、材料准备1. 石蜡:选择适合的石蜡材料,常见的有硬质石蜡和软质石蜡。

2. 样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材料等。

3. 切片刀:选择切割尖锐且锋利的切片刀,常见的有玻璃刀片和钢刀片。

4. 切片机:使用专业的切片机设备,保证切片的精准度。

三、石蜡切片流程1. 固定样品:将样品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乙醛固定、冷冻固定等。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样品的形态结构和生物活性。

2. 除去水分:将固定后的样品通过醇溶液逐渐去除水分,一般采用浓度逐渐降低的醇溶液,如75%乙醇、50%乙醇、30%乙醇等。

3. 渗透石蜡:将去水后的样品用石蜡进行渗透处理。

首先将样品置于较低融点的石蜡中,然后逐渐转移到较高融点的石蜡中,这样可以保证样品逐渐与石蜡融合。

4.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品放入石蜡模具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石蜡块。

5. 切片: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切片的厚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4-10微米。

6. 切片处理:将切好的薄片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展平,并将薄片转移到载玻片上。

7. 固定薄片:将载玻片放入烘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使薄片与载玻片充分固定。

四、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静,避免灰尘和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刀片处理:在使用切片刀前,先将其清洗干净并消毒,以防止样品污染。

3. 温度控制:石蜡切片的各个步骤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适当的温度。

4. 切片厚度: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切片厚度,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5. 质量控制:在每个步骤结束后,要对样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切片的质量。

6. 保存条件:切好的石蜡切片应妥善保存,防止受潮或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五、总结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固定、去水、渗透石蜡、切片等步骤,可以制备出精细的样品薄片,用于显微观察和分析。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原理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实验步骤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标本制备、石蜡浸渍、切片和染色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适当的组织标本,如动物器官或植物组织。

这些标本需要经过固定处理,通常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脱水和透明化处理,最终被浸渍进入石蜡中。

在石蜡浸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标本逐渐浸入温度逐渐升高的石蜡中,以使其充分浸渍并软化。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同时还要避免气泡的产生。

一旦标本被完全浸渍在石蜡中,我们可以使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

在切片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此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切片质量,我们还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

切片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并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可以提高组织的对比度,使细胞和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核染色和生物标记染色等。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高渗透性和易于切割的特点。

通过浸渍和固化过程,标本会充分浸泡在石蜡中,使其变得坚硬而易于切割。

切片机通过旋转刀片来切割标本,形成薄而均匀的切片。

石蜡切片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通过切片和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组织的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石蜡切片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切片不均匀、切片断裂或组织变形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观察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标本制备过程中,我们可以控制好固定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固定时间导致的组织变形。

其次,在切片机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以避免切片不均匀或切片断裂的问题。

石蜡切片原理

石蜡切片原理

石蜡切片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切割成极薄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石蜡切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组织学和细胞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化、浸渍和包埋、切片、脱脂和染色、封片等步骤。

其中,组织固定是将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不变。

脱水是通过逐渐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将组织中的水分逐渐脱除,使组织逐渐硬化。

透明化是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透明质料中,以使组织透明,便于观察。

浸渍和包埋是将透明化后的组织样本浸渍在熔化的石蜡中,然后进行包埋,使组织样本固定在石蜡中。

切片是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极薄的切片,通常为4-6微米厚。

脱脂和染色是将切片脱除石蜡并进行染色处理,以便于显微观察。

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进行封片处理,以便于保存和观察。

石蜡切片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特性和组织样本的结构。

石蜡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包埋性,可以使组织样本固定在其中,并且能够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而组织样本经过脱水、透明化和浸渍后,可以使组织样本透明、坚硬并固定在石蜡中。

切片后,经过脱脂和染色处理,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以便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除了石蜡切片的原理,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首先是石蜡的选择。

石蜡通常有不同的软化点,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和切片要求,需要选择适当软化点的石蜡。

其次是切片机的选择和使用。

切片机的性能和切片刀的锋利度对切片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切片机和切片刀,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另外,脱脂和染色的过程也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切片的质量和染色效果。

总之,石蜡切片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学技术,它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石蜡切片的原理和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提高切片质量,为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石蜡切片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石蜡切片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石蜡切片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石蜡切片这档子事儿。

要做好石蜡切片,那可得一步步来,马虎不得呀!先得准备好材料,这就好比做饭得有食材一样。

然后就是固定样本啦,这一步就像是给
样本安个家,让它稳稳当当的。

接下来就是脱水啦,把样本里多余的水分去掉,就像我们把衣服上
的水分甩干一样。

这一步可得仔细着点,脱水不彻底可不行。

然后是透明,让样本变得清清爽爽的,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

这感
觉就像是给样本洗了个透亮的澡。

浸蜡呢,就像是给样本穿上一层保护衣,让它更结实。

这时候就得
有耐心,让蜡慢慢地浸透进去。

包埋就更有意思啦,把样本好好地包裹起来,就像给宝贝包上一层
温暖的小被子。

切片啦,这可是个技术活!要切得薄薄的、匀匀的,就像切豆腐一样,不能厚一块薄一块的。

展片呢,把切好的片子舒展开来,就像是给皱巴巴的纸抚平一样。

最后就是贴片啦,让片子稳稳地贴在玻片上,可别掉下来哟!
在做这些步骤的时候,可得注意好多事儿呢!比如说固定的时候,时间和方法都得把握好,不然样本就不完整啦,那可就前功尽弃啦,你说冤不冤?脱水的时候,要是脱得不好,后面的步骤都会受影响,这可不能掉以轻心啊!浸蜡也要恰到好处,不然蜡没浸透或者太多了都不行。

切片的时候更是要小心再小心,要是切坏了,那多心疼呀!
总之呢,做石蜡切片就像是一场精细的表演,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漂亮的切片,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研究呀!大家可别嫌我啰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哟!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地做出完美的石蜡切片,加油吧!。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中常用的一种制备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采集: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生物组织(例如动物、植物的器官或细胞等)进行采集和收集。

采集可以通过活体取材或者组织固定的方式进行。

2. 组织固定: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不受损失,采集到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用福尔马林(formalin)进行固定、液氮冷冻等。

3. 组织处理:固定后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便使其能够被切割成薄片。

处理步骤包括去水化、透明化和浸渍。

4. 包埋:将处理后的组织用石蜡进行包埋,即将其浸入熔化的石蜡中。

石蜡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组织的结构,使得组织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受损。

5. 切片:经过包埋的生物组织在石蜡硬化后,需要使用显微切片机进行切割。

切片机能够将包埋的生物组织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常见的厚度约为4-6微米。

6. 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常规染色(如血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7. 观察和分析: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显微镜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可以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细胞结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病理变化等重要信息,对于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学处理方法,它可以使组织切片变得更加透明,便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但是在进行石蜡切片时,需要注意许多事项,以确保切片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从样本处理、石蜡浸渍、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方面详细介绍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一、样本处理1. 样本收集: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必须先收集好样本。

样本应该是新鲜的,并且应该根据实验需要制备成合适大小和形状的块。

2. 固定: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必须对样本进行固定。

固定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固定剂,并且固定时间也要控制好。

3. 剖解: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还需要对样本进行剖解。

剖解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并且要注意避免损伤组织结构。

二、石蜡浸渍1. 选择合适的溶剂:在进行石蜡浸渍之前,必须选择合适的溶剂。

不同类型的组织需要使用不同的溶剂,且浸渍时间也要控制好。

2. 温度控制:在进行石蜡浸渍时,需要控制好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石蜡浸渍效果。

3. 石蜡质量:在进行石蜡浸渍时,还要注意石蜡质量。

低质量的石蜡会导致切片变形或断裂。

三、包埋1. 选择合适的模具:在进行包埋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该根据样本大小和形状来选择,并且要注意避免空气泡存在。

2. 石蜡填充:在进行包埋时,还要注意将石蜡填充到模具中。

填充应该均匀,并且要避免产生空隙。

3. 冷却时间:在进行包埋时,还要注意冷却时间。

冷却时间应该根据样本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并且要保证完全固化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四、切片1. 刀片选择:在进行切片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刀片。

刀片应该根据样本硬度和大小来选择,并且要保证刀片的锋利度。

2. 切片厚度:在进行切片时,还要注意切片厚度。

切片厚度应该根据实验需要来确定,并且要保证每个样本的切片厚度一致。

3. 切片方向:在进行切片时,还要注意切片方向。

不同类型的组织需要选择不同的切片方向,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五、染色1. 染色剂选择:在进行染色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染色剂。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方法,通过将组织样本制成切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石蜡切片实验的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材: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源和部位。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常选择洋葱根尖作为材料,因为此处细胞分裂速度快且便于切取。

确保材料新鲜,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蛋白质分解、细胞自溶和细菌滋生,以保证观察到的组织结构能反映活体时的形态。

2. 固定:将切好的新鲜组织小块浸入适当浓度的固定液中,如中性甲醛固定液。

固定液可以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

3. 洗涤和脱水:固定后,将组织样本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去除多余的固定液和杂质。

然后进行脱水,通常使用系列梯度酒精(如70%、95%和100%)进行脱水。

4.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放入透明剂中,如二甲苯,使组织透明,便于切片。

5.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样本放入蜡液中,如石蜡,进行浸蜡。

石蜡可以填充组织间隙,使切片更加完整。

6.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样本放入包埋盒中,固定并密封。

7.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放入切片机中,切成薄片(通常厚度为4-6微米)。

8. 贴片:将切好的切片粘附在载玻片上,可用甘油蛋白贴片剂辅助。

9. 脱蜡:将贴片后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脱去多余的石蜡。

10. 染色:采用适当的染色方法,如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对切片进行染色。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以长期保存。

11. 脱水、透明、封片:染色后,将切片依次放入系列梯度酒精、磷酸缓冲液、甘油中进行脱水、透明。

最后,用封片胶封片,完成石蜡切片制作。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就是这样啦。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观察正常细胞和组织,还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和法医学等领域,以研究、观察和判断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变化。

石蜡切片和HE染色详细步骤

石蜡切片和HE染色详细步骤

石蜡切片和HE染色详细步骤
一、石蜡切片制备
1、收集样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形状,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和采样
容器,将样品采集到容品中并制冷处理,以防止样品发生腐败。

2、石蜡制备:在制作石蜡切片之前应先量出所需的石蜡,并将其放
入容器中,然后加入酒精等助剂加热溶解,当石蜡完全溶解熔融后,用桶
或温度控制的水浴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搅拌均匀,使石蜡液完全熔化,熔化后即可用于制作石蜡切片。

3、制备切片:将样品置于熔融石蜡中,用切片机将样品切成指定的
厚度,以便用于染色;将薄片分类清洗,用干净的棉棒涂上几滴石蜡,使
其连接牢固,然后放在凉爽的干燥地方。

二、HE染色
1、润湿:将样品片放入石蜡解决液,轻轻摩擦,使其充分润湿。

2、酒精消切:将石蜡解决液滴入被润湿的样品片,轻轻摇晃,完成
样品的酒精消切。

3、甲醛处理:将样品片放入含醛的苯乙酮溶液中,经摇晃后再放入95%乙醇中搅拌,使样品片可以完全吸收醛,促使样品受醛处理,使样品
片充分脱脂,加快染色效果和特殊部位的显示。

4、HE染色:将脱脂的样品片放入无菌玻璃容器内。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制备方法,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的研究。

下面是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1. 收集样本:选择要制备切片的组织样本或细胞样本。

样本可以是动物组织、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物。

2. 选择合适的浸渍剂:石蜡切片需要将样本浸渍在石蜡之中,以固定和保护样本。

常用的浸渍剂包括甲醇、乙醇和二甲苯。

3. 固定样本:将样本固定在固定剂(如甲醛)中,以保持其形态结构。

固定时间根据样本的类型和大小而定,一般在4C下静置数小时或过夜。

4. 脱水:在一系列浓度逐渐增加的乙醇溶液中,将固定的样本从水中脱水,使其逐渐转移到纯度较高的乙醇中。

5. 渗透:将脱水的样本浸渍在二甲苯或其他有机溶剂中,使其渗透并置换乙醇。

浸渍时间根据样本的大小和组织特性而定,一般在一到数小时之间。

6.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本置于石蜡中,使其完全浸润。

石蜡块可以预先加热至液态,然后将样本放入其中,或者将样本以及适量的石蜡放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固化。

7. 切片:将制备好的石蜡块放入石蜡切片机中,使用旋转切片刀将其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一般为4-10微米。

8. 取片:用切片刀或镊子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取出,并放置在清洁的显微镜载玻片或切片架上。

9. 脱脂:将石蜡切片置于加热的二甲苯或其他脱蜡剂中,使其脱去石蜡。

10. 染色:根据需要,可对石蜡切片进行染色,例如常用的血液和组织标本染色方法如伊红染色(H&E染色)。

11. 干燥:将染色的切片在室温下晾干或在加热台上加热至干燥。

最后,将切片用显微镜载玻片覆盖,并封口保存。

以上就是石蜡切片的一般操作方法,每个实验室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微调。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溶剂和使用锋利的刀片时的切割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教)石蜡切片时碎片的缘故!vetsyl发贴:67 积分: 1状态:离线2005-04-28 17:08石蜡切片时怎么老是碎片和片堆积到一起,褶皱很大啊vetsyl发贴:67 积分: 1状态:离线2005-04-28 17:10请各位专家给出宝贵的建议!谢谢bluelove用心做好每件事发贴:164积分:33状态:隐身2005-04-28 19:28组织切下来之后要先放到水浴锅里,温度一般是40度左右,待组织完全展开之后再捞片,就不会皱了!碎片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你的组织处理(脱水问题)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切片时蜡块没有修齐,要找到原因再对症处理了!vetsyl发贴:67 积分: 1状态:离线2005-04-29 15:58这边展片不是在水浴锅里,是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放到一个加热的板上。

但是问题是切片时那些薄片松散的很厉害,像一包渣样,假如有浴锅可能都放不进去呀,不知道是刀片的问题,还是脱水的问题,还是修切的问题?bluelove2005-04-29 19:53用心做好每件事发贴:164积分:33状态:隐身我个人认为组织放到载玻片上之后就沾上去了展片效果不好,还是在水浴锅里等组织完全展开之后再捞片效果好一些!你的切片是什么地方烂?如果是组织烂就可能是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果石蜡部分都是烂的,恐怕就是你修切的问题了吧!野原诺言来之不易丁香园版主发贴:3774 积分:404状态:隐身2005-04-30 08:12vetsyl wrote:这边展片不是在水浴锅里,是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放到一个加热的板上。

但是问题是切片时那些薄片松散的很厉害,像一包渣样,假如有浴锅可能都放不进去呀,不知道是刀片的问题,还是脱水的问题,还是修切的问题?1.切片时用一块冰在石蜡切面上冷冻一下蜡块再切。

2.使用的蜡太软,换用硬一些的蜡再次浸蜡包埋。

3.换用新刀片,找高手切。

4.标本处理有问题,在纯酒精中时间太久导致组织脱水严重从而质地变硬变脆。

GOOD LUCK!bluelove用心做好每件事发贴:164积分:33状态:隐身2005-04-30 13:07野原wrote:1.切片时用一块冰在石蜡切面上冷冻一下蜡块再切。

2.使用的蜡太软,换用硬一些的蜡再次浸蜡包埋。

3.换用新刀片,找高手切。

4.标本处理有问题,在纯酒精中时间太久导致组织脱水严重从而质地变硬变脆。

GOOD LUCK!我们切之前蜡块和刀都要放到冰箱里冷冻,切时一个一个拿;切的过程中要用两把刀轮换放到冰箱里降温,刀不能热了!vetsyl发贴:67 积分: 1状态:离线2005-04-30 19:04谢谢各位专家提供的宝贵经验,我试试看!hukaimeng发贴: 4积分:0状态:离线2005-05-07 20:23固定液浓度试着调低一点,固定完以后用水冲洗时间长一点2000shanda发贴:22积分: 6状态:离线2005-05-08 15:20石蜡切片时怎么老是碎片和片堆积到一起,褶皱很大啊我认为:你石蜡切片老师碎片,主要是因为固定,包埋过程处理不当所致.切后,褶皱多,你必须放到一水浴锅里,没有水浴锅,你可拿个小瓷盆,到些热水,使水温度基本是40度左右.利用张力,使切片平展.【求助】大鼠脑组织如何制备石蜡切片davidmarw ill发贴:10积分:02005-09-22 16:24请问大鼠脑组织如何制备石蜡切片?请大家指导!fxd edited on 2005-09-23 19:44状态:离线jhzhou发贴:118 积分:15 状态:离线2005-09-22 23:01脑组织较软,在组织包埋过程中脱水、透明时间较难掌握。

建议脱水时在95%酒精两次各十五分钟和100%酒精三次各十分钟,透明则是在二甲苯中三次各十分钟,具体根据组织大小厚度再稍微调整。

小小冰发贴:311 积分:14 状态:离线2005-09-26 11:09因为脑组织含水量大,在组织脱水时应从低浓度的酒精开始脱水,效果好,建议60%,65%.70%,75%,80%,85%,90%,95%,100%,每级15分钟,二甲苯两级每级15分钟,浸蜡20分钟温度65度即可.取材时大约0.2-0.4厘米,效果很好,试试吧!gaofeilab丁香园不准中级战友发贴:177积分:20状态:离线2005-09-26 21:58组织较大,且少腔隙,应延长每步时间,具体为固定过夜(固定数小时后应切开,保证浸透)后,水-50%-70%-80%-90%各30min,100% 30mi n * 两次,酒精100%:二甲苯=1:1 过渡30min,二甲苯30min*2,二甲苯:石蜡=1:1 30min,石蜡1h*2次。

石蜡切片制备基本步骤一、准备工作(一)(一)洗涤实验所需器皿:(玻璃器皿的清洗)1、用洗衣粉将玻璃器皿表里擦洗干净反复洗刷2、将器皿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3、将器皿倒扣在铺有吸水纸或纱布的桌子上控干注:一般情况下,经以上步骤后,用蒸馏水洗过1~3次即可烘干备用,如果做特殊染色还需浸泡在酸性清洁液内12~24小时,再经自来水彻底冲洗,再用蒸馏水过洗1~3次烘干备用。

(二)配制:硫酸洗液的配制清洁液(洗液)的配制:成分强酸液次强酸液弱酸液浓硫酸(ml)1000 200 100重铬酸钾(mg)63 120 100蒸馏水(ml)200 200 1000重铬酸钾1200g蒸馏水2000ml将2000ml浓硫酸缓缓倒入上述溶液中,边倒边用木棒轻轻搅拌(三)载玻片与盖玻片的处理1.将所需载玻片与盖玻片清洗后,放入硫酸重铬酸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2.流水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3遍3.95%~100%酒精浸泡24小时,用绸布擦干备用注:在将载玻片与盖玻片放入清洁液中时,要一片片地投入,使其不致重叠。

二、准备工作(二)常用液体的配制(一)缓冲溶液:1.磷酸盐缓冲液A液:0.1mol/L磷酸二氢钠B液:0.1mol/L磷酸氢二钠A液与B液按比例混合调整到所需的PH值(3:7≈PH7.0)2.枸椽酸缓冲溶液A液:0.1mol/L枸椽酸B液:0.1mol/L枸椽酸钠A液与B液按比例混合调整到所需的PH值(6.2:42.8≈PH6.2)(二)固定剂:1.甲醛:10%甲醛福尔马林 100ml蒸馏水900ml注:实际甲醛含量只有3.6~4.0%但习惯上都将其视为10%。

2.10%中性福尔马林钙固定液甲醛液10ml蒸馏水90ml加碳酸钙至过饱和(以容器底部碳酸钙沉淀1~2cm厚为适度)充分振荡混合后,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使用。

3.4%多聚甲醛:8%多聚甲醛多聚甲醛8g蒸馏水100ml加温至60℃左右,不时搅拌,成为乳白色溶液。

滴加1N NaOH,并不停搅动至液体清明。

1N NaOHlN等于1L溶液中某种物质1mol除以该物质的氢当量价所得数值的量氧化钠(NaOH );分子量=40.005,当量价=11N Na0H的配制方法为:m=40.005/1=40.005g。

取40.005gNaOH溶解于1L蒸馏水中4%多聚甲醛8%多聚甲醛50ml0.1M磷酸盐缓冲液50mlPH7.2先取50 ml 8%多聚甲醛,用0.1M磷酸二氢钠和0.1M磷酸氢二钠将PH值调至7.2 4.Bouin液:苦味酸饱和水溶液75ml36%~40%福尔马林液25ml冰醋酸5m15.改良Bouin氏固定液苦味酸饱和水溶液45ml95%酒精45ml36%~40%福尔马林液5ml冰醋酸5m16.Carnoy液:冰醋酸10 m1氯仿30 m1无水乙醇60 m1以上三者临用前混合,预冷至4℃后使用。

24小时后固定液失效。

(三)染色液1.Harris苏木精液A液:苏木精1g无水酒精10mlB液:铵矾或钾矾20g蒸馏水200ml氧化汞0.5ml冰醋酸8ml将矾溶于水,加热溶解(B液),稍冷后将苏木精酒精液(A液)混入B液,加热,稍冷却,加氧化汞,再继续加热1分钟,染液变为紫色,注意在加氧化汞时宜逐渐少量加入,防止染液溅出。

全冷后呈深紫色,将烧杯口用纱布盖好,隔夜过滤,在过滤液内每96 ml中加4 ml冰醋酸,放置1周后成熟,即可用于染色,保存期1~2个月。

此染液在加醋酸后,对核染色特具选择性,故很适于脱落细胞的核染色。

由于染液内已加有氧化剂,故不能长期储存,但利于配后即用。

2.Mayer苏木精掖苏木精1g钾矾或铵矾50g碘酸钠0.2g蒸馏水1000ml水合氯醛50g枸橼酸1g将苏木精,钾矾及碘酸钠依次加入水内,略加热并搅拌,此时液体呈蓝色,待全溶后过夜。

再加入水合氯醛及枸橼酸并加热至煮沸5分钟,冷后过滤备用。

如不急用可不煮沸而在室温待其成熟,染液可较长期贮存使用。

核染色鲜明,染色时间5—10分钟。

用该染液染色后,不需分化,充分水洗蓝化后即可,伊红复染细胞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换新溶液。

3.Hasnsen甲矾苏木精的配制A液:苏木精1g无水乙醇10mlB液:钾矾20g蒸馏水200mlC液:高锰酸钾1g蒸馏水16ml三液分别溶化后,将A液倒入B液,再加入C液3ml,充分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沸腾,1分钟左右,将容器置于冷水中使其迅速冷却,此液配后即可使用,染后无需碱化,细胞核即为蓝色,效果较好,高锰酸钾可以迅速氧化苏木精(每1g苏木精需0.177g高锰酸钾氧化)。

4.伊红0.5~1%水溶液或酒精溶液。

1.水溶性伊红伊红5~10g蒸馏水1000ml冰醋酸10滴先将水溶性伊红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起泡沫后过滤,再加冰醋酸。

2.醇溶性伊红伊红5~10g70%~90%酒精1000ml冰醋酸10滴(四)其它1.麻醉剂:2~4%戊巴比妥钠,1ml/kg体重(45mg/kg)。

2.各级浓度酒精的配制75%;85%;95%;100%酒精。

75%和85%酒精用95%酒精配制;(取75ml95%酒精,加水至95ml,即为75%酒精)3.盐酸洒精多用于多种染色过程中的分色,如苏木精染色后分色。

配法是在100ml的70%酒精内加0.5~1ml的浓盐酸(Hcl)。

用盐酸酒精分色后要经自来水充分冲洗组织切片,去除所含的酸再作其他处理。

4.碘酒取碘5g,溶于95%酒精80ml,再加入20ml蒸溜水即成5.生理盐水以氯化纳0.85~0.90g溶于100m1蒸馏水配成的生理盐水适用哺乳动物三、取材,固定(一)实验动物的抓取及固定1.小白鼠、大白鼠的抓取及固定方法要点:(1)动作要轻缓;(2)不要突然袭击;(3)如发现动物的毛发竖起来时,最好停一会后再抓;(4)将四肢打开,固定在木板或方形蜡板上。

2.实验家兔的抓取及固定方法要点:(1)随时抚摩其头部;(2)防止被其脚爪抓伤;(3)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固定方法。

3.豚鼠的抓取及固定方法要点:先用一只手扣住豚鼠背部,然后抓紧两耳间头颈部的皮肤,用另一只手托起臀部送到动物固定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