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4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36张PPT)

C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 2、不同点: “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 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 中在英国。 “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 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基础过关
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 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 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 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 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
基础过关
第13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背景 ①传统动力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②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④生产中有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思考:改良的蒸汽机有什么优势?
必要性 可能性
第13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背景 2、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赞成。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 由于科技应用不当和科技自身的局限,科技发展也会对 地球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产生巨大的负 面效应,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 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13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电气革命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三、信息技术
1、发展:电脑(1946年)-互联网(1969年,原因:与 苏联争霸的需要)—全球信息网(20C90年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19张PPT)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 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 力的一种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 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思考: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 伟大的发明?
用机器的热潮。
⑤交通运输工具变化,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联系更
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19张PPT)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呢?它有没有弊端?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 垄断组织,出现了跨国公司,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营者革命,职业经理人出 现,推动了管理工作的日益科学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19张PPT)
背景和经过

气 ①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

②理论基础:1831年(英)法拉 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代 ③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使用
④长距离输变电技术成熟
影响
①电力成为新能源,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
②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 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 统治; ③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垄断组织的形成
④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29张PPT)

3、影响 ⑴积极影响:
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开始为人们提供各种 服务; 信息经济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 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⑵负面影响:
★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 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 势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 思想; ★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 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 年的健康成长。
第一台成功运作 的蒸汽机
1705年,纽可门 制造了可用于矿井 排水的蒸汽机。
缺陷:热量浪费太 大,效率不高;只 有简单的往复式线 性运动;只能用于 矿山抽水。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 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 人物。他改良了蒸汽 机、发明了气压表、 汽动锤。后人为了纪 念他,将功率的单位 称为瓦特。
①环境污染开始,以化石燃料、以燃煤动力为基础,通过大量 消耗自然资源、排放工业污水来发展经济,造成了环境污染; 空所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煤消费量同步,汽车产生的废气、 工业污水、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大气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等, 直接污染食品污染盘中餐; 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贫穷, 人际关系冷漠,阶级对抗加剧; ③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的差距。
瓦特改良的蒸气机模型
2、过程
①18世纪60年代瓦特研制 出单动式蒸汽机 ②80年代瓦特发明联动式 蒸汽机 ③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 北美广泛采用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 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 试航成功,揭开了水上 交通运输工具的新篇章。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 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 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 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 火车的发明,使陆上交通工具 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16张PPT)

D
C.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D.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
5、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
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
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
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对于互联
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
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阿里巴巴
董事局主席马云则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
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这说明( )
A.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 B.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从18世纪中期以来的近300年间,科技发展推动着 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跨越了哪三个时代?
改良蒸汽机
“蒸汽时代”
电力
“电气时代”
电子计算机、 “信息时代” 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
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经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工业革命的开展急需解决动力问题 3、技术: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发现和发明
(二)瓦特改良蒸汽机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研制出单动式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功率 2、18世纪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三)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1、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适应工厂的动力需要,推动了社会生产 2、应用到交通运输领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一)过程
1、1946年,美国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现代信息技术的 基础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互联网产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1
2
5
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34
8 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工业革命时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19世纪的欧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与西方比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原因
经济 政治 外交 思想
中国
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分散、封闭的特 性,使科技发展缺少应有 的动力
产关系产生,对科技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成为科技 发展的巨大动力。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许多国家 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良 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
殖民扩张,开拓市场。市场 的扩大,带动了科技的发 展和进步。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带来 “人”的解放。面向现实, 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 求蔚然成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共17张PPT)

【知识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 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封闭国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
2、经济: ①客观上瓦解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国被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客观上促使了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 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牛顿经典 力学
第一次工 业革命
蒸汽 时代
电磁感应 现象
第二次工 业革命
电气 时代
相对论、 量子论
第三次科 技革命
信息 时代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中)
(一)条件:
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为经济发 展扫清障碍
2、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使应用机器进行生 产成为可能(迫需要解决动力问题)
【思考】:“蒸汽时代”到来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1)带来了环境污染(燃煤) 。 (2)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对抗加剧。 (3)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 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19C70S-20C初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
(2)但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
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深 入到制度、文化层面。
【知识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 的敌视、封锁,当时国内政治经济上的“左”倾 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 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 国力的全面提高;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20C40、50S以来)

高二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共40张PPT)

高二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共40张PPT)

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发原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
因。(8分)
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
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变化:英ຫໍສະໝຸດ 媒炭产量在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蒸汽机和发电机发明过程有何异同?
蒸汽机
发电机
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的结果

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而创制成功的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冷战时期。 美国出于对军事的需要,加
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互联网的诞生
•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基
•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
,促进互联网的产生。
产生
•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积极:
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率; 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推动了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 改变了全国的经济格局。
②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民主制度逐 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
爱迪生的化学实验室 这里一排排的化学试剂, 是爱迪生进行大量实验的 见证。
劳累的爱迪 生在实验室的 长椅上打盹。
“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 事情。”
爱迪生的发明:
电灯 电报 电话 电车 电梯 留声机 蓄电池 打字机 甚至与电力无关的橡皮、水泥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古代邮驿 烽火台
信鸽
有线电报 有线电话 无线电通信 电子计算机.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课件(共43张PPT)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3张P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课件(共43张PPT)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3张P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1、“……(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
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
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
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
()
A.采矿技术
B.蒸汽技术
C.电力技术
D.无线通讯技术
2、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
(3)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3、互联网的功能:
文件传输;聊天;资料检索; 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等。4、互联网的ຫໍສະໝຸດ 点: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5、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②引发传统产业的变革;
带来了工作方式的变化
带来了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淘宝“双十一”诞生以来,历年 双十一的交易金额从5000万元 →9.36亿元→53亿元→191亿元 →35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 罗娟认为2014年淘宝双十一的销售 额或达到600亿元。2015年912亿。
微信
电气配线 西班牙
金属部件 比利时
下垂机头 英国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加、散热器 奥地利
原因
社会发展
A
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 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 期
B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 汽机的改良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C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 义时代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9、《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 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 确的是( )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今天是七月初七,终 于又可以见织女啦~真 不容易啊~
使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 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 气时代。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世界形势。生产和资本 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的形成。资产阶级实力日益 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 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a.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b.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3、按照叙述蒸汽机影响的角度概述电气革命 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实战演练】
1.“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 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
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 D )
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C
B.交通立体化
C.信息网络化
D.农业现代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47张PPT)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奠定基础) ②1969年,互联网产生(原因:和苏联争
霸的需要 ) ③20世界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

互联网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 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 • 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 • 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 而互联网,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
蒸汽机的使用,英国到处建起大工厂. 1820年法国蒸汽机只有39台,1869年 猛增到 32000台。
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和工业国家
材料三
交通工具时间表
•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研制的蒸汽轮船,试航 成功; 1819年,横渡大西洋。
• 1818 年在多佛和加来间已有轮渡。
• 1830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用铁路连结起来。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西门子(1816— 1892)
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 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
电动机
1866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爱迪生
爱迪生 (1847—1931), 美国著名发明大王, 一生完成了2 000 多种发明。从他16 岁发明自动定时发 报机算起,平均每 12天半就有一项发 明,其中包括电灯、 留声机、发报机、 电影、电车、蓄电 池、打字机、水泥 等等。
工业革命 人力、畜力、

自然力等
蒸汽时代
蒸汽
信息传播方式
马、车
蒸汽机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
电话、留声机、 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 原子能(核能)
互联网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 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信息技术时代”。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人教版必修3
理和传播,称为“第四媒体 。
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
导致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 用日益加强,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 破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人们的生活方式 更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变化。
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 更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一 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 A.电脑 B.电影 • C.电视 D.互联网
趋势 成就 认识
材料: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 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
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
学研究。德国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
进灯泡,最终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 持续了45个小时;但是爱迪生并不满 足,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他又
发现竹子纤维在碳化后做灯丝,寿命 长达1200小时。他马上派人到世界各 地选择最好的竹子,大批量地生产灯
泡,并且为此专门开通直流网站、架 设电网;
电气时代的影响
• ①工业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进入电气时代 • ②生产力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 ③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 ④生产和资本集中促成垄断组织形成 • ⑤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堂检测
•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 研究发现:农业和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 降,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 B.城市化进程加快 •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课堂检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 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 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火车的发明,使 陆上交通工具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法拉第在工作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
1866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长距离输变 电技术的成熟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政权的确立 (资产阶级统治)
前提
提 资本雄厚 ——制度保证
和 劳动力充足

科技进步

市场广阔
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提-英国资产阶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 (3)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
级统治的确立 一排排的化学试剂,是爱迪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 答案提示(1)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1847年2月的一个 雪夜,爱迪生出生在这 个房间里。
年轻时的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泡
英国伦敦首批用上电灯的马路
爱迪生在自己发明的留声机前
爱迪生在经过他改进的留声机旁打盹(摄 于1888年) 。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 连五天没有睡觉。
晚年的爱迪生。他正在使用自己改进的 电话(把听筒和话筒分开的电话)。
“说到每天上班8 小时这件事,其实是本 世纪人类生活史上的最 大发明,也是最长的一 出集体悲喜剧。”
——朱德庸
1994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到 2005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
知识就是财富! 掌握人才,占据时代!
美国出生:1955.10 学 历:哈佛大二 供职机构:微软 职 务:微软主席、首席设计师 资 产:900亿美元 目前身价: 560亿美元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共3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共33张PPT)

工业革命时期
1.“蒸汽时代”
(1)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2)进程 ①改良及应用: 瓦特 改良蒸汽机,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 于各工业部门。 ②推广: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 北美 被广 泛应用。
什么叫做“工业革命”?
概念 诠释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使用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既 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 关系的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七扇“魔法门”,带你体验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 进入不同的每扇门,你都将化身为不同的人或体 验不同的场景。请站在他的立场上说出网络给你 带来了什么?
1 2 3
4
5
6
7
(3)影响 ①积极: 信息化 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 伐;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社会交往方式。 ②消极: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材料三:
19世纪巴黎路灯
20世纪初的纽约街头
增加了社会财富,丰富了人们生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电气时代”
(1)条件:1831 年, 法拉第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 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进程 ①发电机、 电动机 发明和使用的同时,长距离的输变电技 术日趋成熟,电力成为新能源。 ②美国的 爱迪生 发明和改进了电灯、 电话、 电报和电影等, 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 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 此被称为“火车”。
1807年,这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揭开了水上交 通运输工具的新篇章。航行时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 所以这种船就被称为轮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共33页)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共33页)精品PPT课件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 展的需要呢?它有没有 弊端?
体积过于庞大,能源损耗大,动力不足,
噪音污染,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等.
陈列在英国伦敦科学 博物馆内的瓦特制成
19世纪 的欧洲
的第一台蒸汽机
蒸汽机的改进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 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 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 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 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
与科技革命。
(1)诞生:
英国: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 Zx.xk 1785年“万能蒸汽机”投入使用并推广
(2)扩展: 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 1807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1814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3.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
材料一:工业革命社使社会会生生产产力力大有惊人的发展。以 英 效国率为平例均,提从高12707倍幅0年…度…到英提1国8高4原0年棉,消每耗个从工18人00的年日的生产
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镑。生铁产量 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 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料二:“新生工的场工手业工能业够作成长坊起→来机,只是因为它
用机器代替器了大手工工工业具厂,房用工厂代替了作坊。”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
不同点: “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纺工业;科学含 量低;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 中在英国。 “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化工 业;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 涉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综合运用】
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各自成为三次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运用使当时社会 生产组织形式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课标导航: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点)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 社会的影响。(难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思考: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B.18世纪工场手工业发展——经济;
(为提高效率满足市场需求而应用机器生产)
C. 早期蒸汽机的局限——技术。
(新发明新机器对动力的要求)
2、过程:
A. 18世纪60年代,瓦特研制出新蒸汽机(单动); B. 18世纪80年代,“万能蒸汽机”投入使用(联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7张PPT)
代”?)(注意时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5200万磅社,会增生加产到力18大40年幅的度4提55高90镑。生铁产量
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 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机料器二工代:场“新替手生了工的手业工工作业工能具坊够,→成用机长工器起厂大来代,工替只了业是作厂因坊房为。它”用
(一)基础 ------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二)发展 ------ 互联网的产生 1、产生:20世纪60年代末(1969年)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发 展为全球信息网。
一、【角色体验】
体验互联网的功能





请帮忙把你正在 上的这课课件发 给我好吗?
身在军营, 好想经常看 到家人啊!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科技极大地改变世界
财 政 局 办 公 室工作 人员入 党申请 书样本 敬 爱 的 党 组 织:
XX年 7月 1日 党 组 织 接收我 为中共 预备党 员,根据 《党章 》第一 章规定 ,到今 天我的 预 备 期 已 满 ,我申请 转为中 共正式 党员。 下面,我 向党组 织汇报 我的心态、思想、工
3、技术: 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发现和发明
(二)过程:
瓦特18世纪60年代研制出单动式蒸汽机; 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可适应不同 工厂的需要)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三)影响:
1807年,美国人富 尔顿用蒸汽机驱动轮 船,试航成功,揭开 了水上交通运输工具 的新篇章。
1814年,英国人史蒂
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
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
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
此被称为“火车”。火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在这一领域对我国的限制。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目前,全世界计算机不包括微机在内有几百万台,微机总量约6亿台, 每年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超过4000亿人年工作量
• 有这样的一句话形容互联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网络迅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我们能够想象 的领域中,它是无处不在的。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蒸汽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问世的? 早期蒸汽机(纽可门蒸汽机)矿井排积水
工场手工业特别是工业瓦特经过20年的不断改进,将纽可门蒸机 的用途扩展到纺织、采矿业等部门
蒸汽时代的到来
动力问题: 詹姆斯•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并于1789
年获得了专利。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学课件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

C
A
D
E
F
G
H
第一次的是(CD ),第二次的是( ABEF ),第三次的(GH )
瓦特蒸汽机
发电机
互联网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 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 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 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
“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ENIAC”重约30吨,面积约167平方米,相当 于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使用了18800多个电 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运行速度5000次/秒, 造价48万美元。
• 因为有了互联网,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伯顿说过: “凡是上帝有一所庙的地方,魔鬼也会有一座礼拜堂。”网络给我们带来 了积极影响,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里的世界很精彩,这里的世界很 无奈。”。
2、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 (1)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 • (2)生产、工作: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 (3)世界经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 (4)消极: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畜力、水力、风力
万能蒸汽机
发明和使用蒸汽机的热潮
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展开 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时代的到来
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的织布工厂
早期英国的火车
铁路的兴建普遍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还对 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蒸汽轮船也于1807年 问世。工业革命中,纺织和铁路成为领先的部门。
英·法拉第
德·西门子
美·爱迪生
进入电气时代
法拉第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发电机
二、进入“电气时代”
想一想:
20世纪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原 因是什么?
⑴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⑵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⑶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
英国伦敦首批用上电灯的马路
• 1965年以109乙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为开端,标志着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代。 • 2008年8月,曙光5000A研制成功以峰值速度230万亿次、Linpack值180万亿次的成绩跻身世界超级
计算机前10,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即美国后第2个成功研制浮点速度在百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 我国继美国、日本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从而打破了西方某些国
电力广泛应用与影响:
(1)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电气工业迅速发展,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3)新能源、动力: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很快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4)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 (5)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欧美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电话
贝尔
贝尔和他的助手在做电话通话实验
贝尔制造的一架早期的电话
1877年末,人们在用话筒与听筒分 开的电话通话。 1904年的法国巴黎电话总局,图中为女 子接线员在工作。 电话发明以后,首先被用于处理紧急事件中。该图 是1907年的急救服务广告。 这是最早的电话操作交换台。 1880年至1889年在挪威投入使用。
三次科技革命 带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启示二:我国在科技方面同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因此, 应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启示三: 人才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更要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符合社会的 需要和人民的利益。
《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网络技术
① 发明: 四大站点的互联网1969年 ②发展: 全球信息网20世纪90年代以后
某一网络结构图
•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被称为第3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 1958年和1959年,我国先后研制成了103型和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它们为我国天气预报、油田开发、 人工合成胰岛素、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发射立下了大功劳。
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进一步加剧。
一大时代 , 两革命 , 三变化 自然力:人力、畜力、风
一大时代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力 ----蒸汽动力
两革命 动力革命 交通运输业革命
三变化
城市化 工业化 平等化(社会关系)
铁路,海上运输: 火车 便捷快速,加快 工 业革命进程 轮船 加
强洲际联系
二、进入电气时代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非常感谢收看
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
19世纪美国蒸汽机车
3、影响:
探究:瓦特改良蒸汽机有什么意义?
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促使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 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了欧美国家工业化进程,形成了许多
工业城市。(蒸汽机→工厂→工业城市)
③ 世界市场: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铁路和汽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