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
护理风险管理:概念与实施一、引言在医疗环境中,护理风险始终存在,这可能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是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并探讨七个关键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监控、风险报告、风险管理培训以及建立应急预案。
二、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以减少或消除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不利影响。
它涵盖了整个护理过程,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环节。
三、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1. 风险识别:这是第一步,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和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出可能对患者的健康或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
2.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了解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3. 风险防范: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
4. 风险监控:在实施预防措施后,持续进行监控,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5. 风险报告:建立一个报告系统,以便及时上报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以及相应的处理结果。
6. 风险管理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的意识和处理能力。
7.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护理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审查和评估护理过程的质量,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此外,质量控制在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
五、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
通过实施上述七个关键步骤,可以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
这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是医院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其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医院应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内部沟通,优化工作流程,并时刻关注行业最佳实践和最新技术。
护理风险管理
导管滑脱是护理中常见的风险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 行预防和管理。
详细描述
导管滑脱的风险管理包括对导管固定、患者教育、护理人员 培训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导管安全、有效地留置在患者体 内,避免滑脱和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二:压疮的风险管理
总结词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 管理。
意义
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和声誉具有 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和诉讼,降低医院风险成本。
护理风险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护理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当时由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患者维权意 识的提高,医疗纠纷和诉讼不断增加,引起了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护理风险的识别
患者因素
如年龄、病情、认知能力、行 为习惯等。
护士因素
如专业水平、工作态度、沟通 能力等。
护理管理因素
如制度执行、人员配置、培训 教育等。
医疗设备与环境因素
如设备故障、环境卫生、安全 防护等。
护理风险的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法
通过风险识别工具或方 法,全面了解护理工作
特点
护理风险管理具有系统性、持续性和全员性的特点,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和制度体系,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 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护理风险管理
目录
• 护理风险管理概述 • 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护理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 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 护理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1.前言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2.定义和范围2.1 护理风险: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良事件或意外情况,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危害的因素。
2.2 护理风险管理:指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防备、掌控和监测,以减少患者损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责任和权限3.1 护理部负责订立、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3.2 各科室的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
3.3 全部护理人员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并依照职责履行相关责任。
4.护理风险管理流程4.1 风险评估:—护理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订立风险评估指引,并确保全部护理人员理解和掌握评估方法。
—护理人员在每一位患者入院时,应进行系统性的风险评估,包含身体情形、疾病诊断、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结果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及时更新。
4.2 风险防备:—护理人员应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订立并实施相应的风险防备措施,包含但不限于床位安全、跌倒防备、压疮防备、误服药物防备等。
—护理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备意识和技能。
4.3 风险掌控:—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理人员在患者转运和操作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正确使用安全带、防止跌倒等。
—护理部应建立健全的风险掌控机制,及时处理和反馈发生的不良事件。
4.4 风险监测:—护理部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体系,对不同科室的护理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护理人员应自动汇报和反馈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矫正和改进。
—护理部应依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5.员工培训与考核5.1 新员工培训:—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应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培训,了解本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李惠聪一、护理风险管理的概述(一)相关概念1. 风险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
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
2. 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及护理人员本身发生的护理目的之外的不良事件。
它是一种职业风险,即从事医疗护理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
有护理研究者认为护理安全与护理风险有因果关系,护理风险意识低,护理风险系数高,护理安全系数低;反之,护理安全系数就高,护理安全保障可靠性大。
因此,护理管理者要确保护理安全必须首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
3. 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它是一种通过对患者、护理人员可能产生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决策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安全性。
在医院的安全性方面,其定义是让人与灾害的接触降至极小的程度,首先要防止的是人身的物理损害(如感染、伤害、失误)。
因此,风险管理计划整体的基础就是安全性。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不容忽视,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医疗护理实践中正确认知管理医疗护理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解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预期或潜在的医疗风险能够做出评估并将评估产出的有关风险告知患者。
(二)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1. 来自患者本身的风险( 1 )护理风险很大程度来自患者本身,包括患者的身体健康因素(抵抗病痛、创伤的能力)、人体解剖因素(组织、器官结构的变异)、心脏疾病综合因素(是否有其他疾病及合并症、并发症)等,都会影响到医疗、护理行为的成功与效果。
(2)由于患者和家属缺少相关医学知识,对疾病转归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认识疾病的不良后果、并发症及医疗意外,常常引起纠纷。
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护理风险管理的定义
护理风险管理(Nursing Risk Management)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活动,旨在帮助护理服务的受众保护其健康,安全和福祉。
护理风险管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的步骤,以防止受伤害,损失或其他损害。
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定期评估和风险控制。
二、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
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护理活动中及其产生的风险,以确保护理服务能够满足护理使命,确保护理服务的受众安全和健康。
它还可以帮助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护理活动造成的损害,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减少索赔费用和提高护理服务的可信度。
三、护理风险管理的原则
1. 风险识别: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全面评估,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2. 风险评估:将风险和潜在的损害进行分类,以了解受众可能会受到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可以减轻它们;
3. 风险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识别和评估到的风险,以确保受众的安全和健康;
4.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已采取的措施,并实施改进措施,以降低受众潜在的风险;
5. 风险控制:采取必要的控制和监控措施,以确保风险被控制
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护理风险管理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提供职业发展机会,降 低护士离职率。
加强培训和教育
针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领域,加强护 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水平。
提高床位使用率
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提高床位使用率。
06
护理风险管理案例分析Leabharlann 案例一:跌倒/坠床风险管理
详细描述:跌倒/坠床风险是临床护理中比较常见的 风险事件之一,不仅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伤 害,还会对医疗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 立完善的预防措施和制度至关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目标
护理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预防和减 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 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同时降 低医疗纠纷和诉讼的风险。
护理风险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和痛苦,提 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保障医护人员权益
通过识别和评估护理风险,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从而保障 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评价指标体系
病人满意度
评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反映护理质量水平。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统计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 件,如给药错误、跌倒等,反 映护理安全水平。
护士离职率
评估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反映 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情况。
床位使用率
评估医院运营效率,反映医疗 资源的利用情况。
评价方法与工具
问卷调查
总结词:预防跌倒/坠床风险事件是临床护理的重要 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预防措施和制度。
1. 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意识状态,了解其是否容易 发生跌倒/坠床风险。
案例一:跌倒/坠床风险管理
2. 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 护栏、床挡等防护设备。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旨在提供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
然而,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医疗错误、感染传播、跌倒等。
因此,护理风险管理成为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围绕护理风险管理展开讨论,并探讨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一、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疾病特点和护理需求,以评估患者面临的潜在风险。
例如,如果患者有跌倒的风险,护士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确保床栏的使用和提供安全感应器等设备。
此外,护士还应关注安全环境,包括保持无障碍的通道和清洁的护理设备,以降低风险。
二、培训和教育护理团队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这包括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护理设备和器械的正确方法,以及急救措施等。
只有具备充分的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才能有效地减少和管理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建立沟通渠道沟通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护理团队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将风险信息传达给关键人员。
例如,如果发现一个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和药师,以避免潜在的药物风险。
此外,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四、持续改进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
护理团队应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和审查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通过分析患者的护理记录和事件报告,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例如,如果多个患者出现相似的感染问题,护士可以制定更严格的感染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五、团队合作护理风险管理需要团队合作。
护士应与医生、药师、实验室技术人员等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风险管理计划。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充分利用各方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六、借鉴国际经验在护理风险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
国际上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建立了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模式,包括培训机制、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和风险管理工具等。
护理风险管理
连续性
动态性
直接性
具体性
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 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
护患法律意识反差警示
➢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迟钝
➢ 服务对象法律意识--敏感
形成鲜明对比
护理安全定义
在护理活动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 事故及纠纷。(涉及到参与护理活动的每 一个人和每一个环节)
风险管理的目标
1 .建立、维护保障医疗安全 2 .降低严重事故发生的机会 3 .减少损失
医院管理因素
二、 护理技术常规不健全或不完善
缺乏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要求
护理行为盲目性 风险机会增加
护理行为随意性
护患缺乏有效沟通
➢ 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医护 人员沟通技巧不够全面,对病情和护理 风险解释不足;
➢ 患者及其家人认知水平不够,不能理解 或接纳医护人员的解释;
➢ 有时,家属对导致患者病情变化的每个 细节都十分关注,容易激动,甚至会因 此迁怒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
风险管理的原则
找出风险
分析风险
控制风险
转移风险
***人民医院 预防坠床
找出风险 与分析风险
导致病人不安全的因素
➢法律意识淡薄 ➢忽视医源性损伤 ➢关注疾病而忽视病人 ➢关注检查结果而忽视病人临床表现 ➢关注仪器设备而忽视病人
导致病人不安全的因素
➢护士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 ➢系统性的错误:流程,本位主义 ➢医护人员之间沟通问题:说太多、
护理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前馈控制---成立护理安全组织进行 ➢安全指导 ➢安全检查 ➢安全教育 ➢安全预防
护理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把不安全因素控制在 1. 实施护理措施之前 2. 护理技术操作之前 3. 下次护理活动之前 4. 消灭在本次护理过程之中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护理人员、探陪人员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决策,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因此,应不断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风险处置预案,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强化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识别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本章归纳了临床较常见的护理风险,如药物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用药错误、导管脱落、跌倒、压疮、烫伤、窒息、患者自杀、患者走失、针刺伤等的防范与应急处理。
一、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药物(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行脱敏注射除外)(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3)过敏试验阳性者,报告医师,并在床头卡、医嘱单、三测单、治疗卡及病历夹封面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床头挂醒目的过敏试验阳性药物标志,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延迟发生。
【处理措施】(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和护士长。
(2)将患者立即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工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3)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等。
(4)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
患者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
(5)发生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6)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7)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
【应急处理程序】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护士长→开放呼吸道、吸氧、维持有效通气,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遵医嘱给药,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有效循环→心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告知患者今后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病人安全是一项重要任务,而护理风险管理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在于降低病人在护理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
本文将从护理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原则,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护理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原则1. 定义护理风险管理是以患者安全为中心,为了实现安全、有效和高质量护理而采取的措施。
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实施和监控措施、风险持续改进等。
2. 原则(1)以安全为中心。
护理风险管理的最高原则是保障病人的安全。
(2)全员参与。
护理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3)风险评估与预测。
在护理过程中,要对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预测。
(4)制定预防措施。
针对评估和预测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护理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6)监测和改进。
护理人员要不断监测护理风险的情况,并及时改进。
二、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1. 误诊风险误诊是指医疗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出现错误,导致患者被误诊。
防范措施如下:(1)提高医疗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对患者病情和症状的判断能力。
(2)完善检查、检验和辅助诊断设备,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3)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告知患者相关诊疗信息,避免医学纠纷的产生。
2. 感染风险感染是医疗领域的常见并发症,是护理风险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防范措施如下:(1)建立感染防控机制,制订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和隔离等。
(2)加强消毒灭菌宣传,规范操作流程,做到彻底消毒。
(3)在实施医疗过程时,尤其是在手术、穿刺和换药等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消毒程序。
3. 药物误用风险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对药品的使用误区很多,其中药品的选择、剂量、途径等环节是导致药物误用的主要原因。
防范措施如下:(1)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熟悉药品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不良反应。
护理风险管理
五、如何规范护理行为,规避护理风险
(二)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 护理工作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护理专业上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护理人 员在执行护理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 作作风,是防范护理纠纷的根本所在。因此,护理人员应进行道德修养,学习, 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为病人服 务的意识及集体主义观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深刻认识自 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五、如何规范护理行为,规避护理风险
(五)严格落实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众所周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长期以来,护理工作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规范,同时也形成 了护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常规制度,如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中包括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及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制度的目的就是要 约束护士的行为,要求护士按照一定的规程办事。认真落实工作制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树立制 度意识,制度就是法规,是护理行为的框架,是质量的保证。有了制度意识,才会有落实制度的行为。 二是要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约束。三是根据制度制定护理工作流程或工作指引,要逐 步形成一套程序,无论什么操作都要按程序办事,护理工作流程或工作指引是保证质量的最好方法。
护理风险管理
一、概念:什么是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是指在医院救治过程中,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危害 因素,直接或间接致病人死亡、损害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 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护理风险的类型
一、护理事故: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识别、评估和处理护理风险,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意外事件和不良后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患者遭受损害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医疗设备的使用不当、药物治疗的错误、护理操作的不规范等。
护理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降低护理风险,护士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首先,护士需要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护理需求和风险因素,以及可能引发风险的护理操作和环境因素。
在评估的基础上,护士可以确定患者的护理风险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护士需要加强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护士应严格按照护理操作的标准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操作风险。
同时,护士需要熟悉和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和药物,避免因操作不当或用药错误而导致患者遭受损害。
护士还需要注重护理环境的安全。
护士应保持护理环境的整洁和无菌,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护士还应及时排除可能导致患者摔倒、滑倒或其他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还需要护士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有效沟通。
护士应及时向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报告患者的风险情况,共同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护士还应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和主动性。
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护理风险。
护士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和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护理知识,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护理风险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手段。
护士需要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规范的护理操作、安全的护理环境、有效的团队合作和持续的专业学习,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风险管理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药物(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行脱敏注射除外)。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3)过敏试验阳性者,报告医师,并在床头卡、医嘱单、三测单、治疗卡及病历夹封面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床头挂醒目的过敏试验阳性药物标志,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延迟发生。
处理措施(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和护士长。
(2)将患者立即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工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3)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等。
(4)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
患者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
(5)发生呼吸、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6)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7)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
应急处理程序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护士长→开放呼吸道、吸氧、维持有效通气,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遵医嘱给药,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有效循环→心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告知患者今后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输液反应防范及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质量检查严格检查药物及输液器具的质量。
(2)合理用药一瓶液体中尽量避免多钟药物联合使用,特殊用药,两瓶之间连续静脉输液时,使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药物相互配伍或避免其他原因造成的药物沉淀或结晶。
(3)减少微粒计划用药,选择大小合适的注射器抽吸药物,应尽可能避免反复穿刺胶塞,减少药液中微粒的产生,现配现用。
(4)环境适宜配药在治疗室进行,减少人员流动。
(5)操作规范输液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输液操作规程。
(6)遵医嘱或根据患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处理措施发生输液反应后,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迅速对症处理,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1、发热反应根据病情轻重,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
减慢输液速度、保暖。
对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时对症处理。
严重者,立即停止该药物输入,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输液器具和剩余药液备查。
④遵医嘱抽血做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⑤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
⑥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剩余药物及输液器具进行封存、双方签字并送检。
⑦及时报告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
2、急性肺水肿(1)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
(2)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高浓度吸入经过30%-50%乙醇湿化处理的氧气,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轻缺氧症状。
(4)遵医嘱给药。
(5)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记录完善各项记录。
应急处理程序(1)发热反应应急处理程序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师、护士长→遵医嘱给药→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必要时保存、送检→报告相关部门。
(2)急性肺水肿应急处理程序立即停止或减免输液→协助患者取端坐位→报告医师、护士长→遵医嘱给药、吸氧等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
用药错误防范与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妥善保管药物药物的放置符合药物存储要求,专柜(专屉)、分类、原包装存放(在使用前不能去掉包装和标签),高危药物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识。
留存基数的品种和数量宜少不宜多。
(2)杜绝过期药物,坚持“先进先出”“需多少领多少”的原则,定时清理,及时更换快过期药物,报废过期药物。
(3)杜绝不规范处方与口授处方(非紧急情况下),及时识别和纠正有问题的医嘱,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4)正确执行医嘱,做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患者、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给药,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5)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坚持“三查八对”,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6)用药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及药物,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倾听患者主诉,如有疑问,停止用药,再次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7)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临床药学知识,提高用药水平。
处理措施(1)发现药物错误或用药对象错误后,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2)发现输液瓶内有异物,絮状物、疑为真菌或其他污染物质时,立即停止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抽患者血样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抗真菌、抗感染治疗等。
(3)保存剩余药物备查。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完善各种记录。
采取补救措施过程中,尽量不惊动患者,避免正面冲突影响补救措施的实施。
(5)妥善处理后选择时机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取得理解和配合。
(6)如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在医患双方在场时封存剩余液体,及时送检。
(7)当事人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及时讨论、分析,针对事件引发原因进行整改,根据情节和对患者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
护士长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护理部等职能部门。
应急处理程序用药错误→停止用药→报告医师、护士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封存药物送检→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报告。
跌倒防范与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病房设施,保持设施完好,杜绝安全隐患。
(2)病房环境光线充足,地面平坦干燥,特殊情况有防滑警示。
(3)对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评估、识别跌倒的高危患者并予以重点防范。
做好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
(4)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服用降糖、降压等药物的患者,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预防跌倒。
(5)术后第一次小便,应鼓励患者在床上小便,确实需要起床小便时,应有人在床旁守护,防止因直立性低血压或体质虚弱而跌倒。
(6)对长期卧床、骨折、截肢等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时,应有人守护,并告知拐杖等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7)对于躁动不安、意识不清、年老体弱、婴幼儿以及运动障碍等易发生坠床的患者,置护栏等保护装置,对照顾着给予相关指导。
处理措施(1)患者突然跌倒,护士迅速赶到患者身边,同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评估患者意识、受伤部位与伤情、全身状况等,初步判断跌伤原因和认定伤情。
(2)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跌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处理。
(3)患者头部跌伤,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情况时,遵医嘱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受伤程度较轻者,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酌情进行检查和治疗。
(5)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聚维酮碘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师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
(6)孕妇发生跌倒,应观察和记录有无阴道流血,流水和宫缩,早期发现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先兆。
(7)了解患者跌倒时情况,分析跌倒原因,加强巡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提高防范意识。
(8)填写跌倒/ 坠床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应急处理程序患者跌倒→护士立即赶到现场,同时报告医师→进行必要检查,伤情认定→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伤情及病情记录→详细交班→强化健康教育→填写跌倒/坠床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压疮防范与应急处理措施防范(1)对高危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对难免压疮患者填写难免压疮申请表(以强迫体位及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或特殊、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护理部指定专人核实、指导、追踪,必要时组织护理会诊。
(3)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对大小便失禁患者注意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护理。
(4)对长期卧床者,定时更换体位,2-3小时翻身1次,按摩骨隆突处或受压部位。
(5)瘫痪患者或病情不允许翻身的患者,可用多功能按摩床垫,骨隆突处或受压部位可使用减压贴等缓解局部压力。
(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处理措施避免或减少导致压疮的因素,根据压疮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1)第Ⅰ期皮肤完整、发红。
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出现指压不褪色的红斑。
处理措施:避免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减少局部刺激。
禁按摩,避免摩擦。
可局部使用减压贴或赛肤润等敷料。
(2)第Ⅱ期表皮或真皮受损,但未穿透真皮层。
临床表现:疼痛、水泡或破皮。
处理措施:避免局部继续受压,定时更换体位,使用气垫床。
妥善处理创面,有条件者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感染。
促进上皮组织修复,有条件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
(3)第Ⅲ期表皮或真皮全部受损,穿入皮下组织,尚未穿透筋膜及肌肉层。
临床表现;有不规则的深凹,伤口基底部与伤口边缘连接处可能有潜行、深洞,可有坏死组织及渗液,伤口基底部无痛感。
处理措施: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必要时清创。
使用水凝胶、水胶体、泡沫类或银离子等新型敷料。
促进伤口湿性愈合。
(4)第Ⅳ期全皮层损害,涉及筋膜、肌肉、骨。
临床表现:肌肉或骨暴露,可有坏死组织、潜行、瘘管、渗出液较多。
处理措施: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必要时手术治疗。
处理程序评估压疮高危患者→采取防范措施→根据压疮分期进行处理→做好记录及交接班。
窒息防范与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评估患者误吸的高危因素: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射障碍,呕吐物不能有效排出,鼻饲管脱出或食物反流,头颈部手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小儿、年老、体弱及进食过快者等。
(2)对相关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误吸的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属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误吸的玩具和食物。
患者呕吐时,应弯腰低头或头偏于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
指导患者及家属选择合适的食物,进食速度宜慢,进食过程中避免谈笑、责骂、哭泣等情绪波动。
(3)对可能误吸的高危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床旁备抽吸等急救装置。
对意识、吞咽障碍等患者,护士应协助喂食,或遵医嘱管饲流汁,注意妥善固定管道,防止移位、脱出。
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及时抽吸口鼻、呼吸道分泌物和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处理措施(1)患者发生窒息,护士立即采取解除窒息的措施,同时迅速报告医师,查找窒息原因。
(2)针对导致窒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①误吸: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可采取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抱患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患者腹部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勿伤及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