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者眼中的希特勒
亨利·穆雷对希特勒的心理研究报告
亨利·穆雷对希特勒的心理分析报告
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律实验室最近在其官方网站上首次公布了一份心理研究报告,它是二战期间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心理专家对希特勒的心理分析结果。
这份报告写于1943年,作者是已故的亨利·穆雷博士,哈佛大学著名的性格分析专家。
这是该报告首次突破研究圈子向公众披露。
穆雷博士详细勾画了希特勒的早年心理特点。
他从小是一个带有女性化特征的男孩,不喜欢体力劳动。
青少年时期他是个苦恼的浪漫主义者,喜欢绘画,内容多为城堡和寺庙,表现得对建筑十分着迷。
希特勒的父亲很有男子汉气概,但又有虐待倾向,经常暴打希特勒。
他对父亲的阳刚之气既崇拜又忌妒,内心还想模仿,对母亲的软弱与屈服则感到轻蔑与不屑。
因此他对父母的感情是充满矛盾的,对父亲既恨又尊敬,对母亲既爱又看不起。
刚当兵时,希特勒表现出较强的服从意识,他对自己这一点感到生气却又无能为力。
穆雷博士认为他日后导演的大屠杀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出于对自己屈服弱点的憎恶,以及遭受父亲毒打而产生的一种变态报复心理。
穆雷博士认为希特勒患有神经衰弱、歇斯底里、偏执狂、精神分裂、无限自我贬低和梅毒恐惧症等多种心理疾病,他甚至担心与女人接触会污染他的血液。
在1943年的研究报告中,穆雷博士预言如果德国战败,希特勒会选择自杀。
“他有一种强烈的强迫性心理冲动,不惜牺牲自己和整个德国也要灭绝西方文化,甚至准备将整个欧洲拖入地狱。
”穆雷博士甚至根据希特勒的性格分析报告预测到一些细节:希特勒可能会躲到地下掩体里,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开枪自杀。
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希特勒为何失败?很多人说他太“疯”
希特勒为何失败?很多人说他太“疯”希特勒的“疯”是出了名的,他总是固执地坚持他所做的任何事,哪怕这件事错得不能再明显不过。
希特勒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认为自己“牛逼”的人,我们一般称他为“疯子”,或者是“自恋狂”。
下面我们来说说希特勒怎么个疯法,这绝对是是个值得研究的人。
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希特勒的“疯”。
比如他偏执地认为德国之所以在一战战败全怪犹太人的出卖,他不从德国自身找原因,忽视英国法国的作用。
将犹太人当做出气筒,不光杀尽国内的犹太人,还杀死欧洲其他国家的五百多万犹太人。
种族优越论本来就是极端偏执的,希特勒认为日耳曼人是最优秀的。
德国进攻其他民族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他把达尔文用于研究动物的大理论扯到了人的身上。
他还鼓励德国士兵强奸被征服国家的妇女,以生出高贵的带有德意志人血统的孩子。
他想出了各种迫害征服者的变态办法。
别人一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就怀恨在心,很多时候明明是是自己犯了错。
它曾发誓要报复那些欺负他的人,把他们送进集中营,最后真的这么做。
希特勒常常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发雷霆,不过可能过一会又面带微笑。
其实就是喜怒无常。
他时刻担心有人谋杀他,只要是被他怀疑的对象,就不会有好下场。
希特勒经常搞大型集会,数万青年站在台下,他在台上激情演讲,唾沫横飞。
一边说,一边咬牙切齿。
希特勒的“疯”在战争初期给他带来了很多荣誉。
战争初期,德国冒着极可能和英国、法国两大强国开战的危险,突袭波兰。
正如希特勒神料,波兰一周灭亡,英法对德只宣不战。
希特勒如日中天,很快又进攻荷兰、丹麦、比利时、法国,且均成功。
接着进攻英国,可惜遇到英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无奈谋划进攻实力并不比自己弱太多的苏联。
希特勒一直谋划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但这次遭到众多纳粹头目的反对。
很多党官认为苏联人口众多、气候寒冷,不适合征服。
拿破仑当年就是因为进攻沙俄才吃了亏,从此一蹶不振。
但希特勒不听,偏执地进攻了苏联。
可能是希特勒自己没到过俄国的缘故,不知道俄国有多冷。
希特勒何许人也——一位精神分析学者给希特勒的画像
希特勒何许人也——一位精神分析学者给希特勒的画像
韩雪涛
【期刊名称】《校园心理》
【年(卷),期】2004(002)003
【摘要】希特勒,一个影响了20世纪历史并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
有人把他看作天才的政治领袖,有人把他看作政治舞台上的小丑,有人把他看作疯子。
那么,希特勒究竟何许人也?如何理解这个人?如何看待他的性格?在一些心理分析学者看来,希特勒这个独特的人物作为一个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韩雪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
【相关文献】
1.希特勒的情结让她被特殊对待卐字旗笼罩的巴黎 [J], 段宇宏;
2.阅读如何改变思想与行为:来自希特勒的负面证据——兼谈《希特勒的私人藏书》的价值 [J], 杨石华; 陶盎然
3.希特勒宠臣之死谜团 [J],
4.元首的座驾希特勒与德国近代汽车工业 [J], 赵恺
5.希特勒最后突围真相——英学者纠正二战末期欧洲战史 [J], 陈封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希特勒是个怎样的人
希特勒是个怎样的人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所以人们对希特勒人品也产生了怀疑,思忖着他到底会是个怎样的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希特勒的人物形象,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特勒的人物形象只要是人身上总会有优缺点,即使是希特勒这样犯了大错的人,身上也一定会有优点。
希特勒本身非常喜欢艺术,而且不会乱搞男女关系,生活上也崇尚简朴,而且非常重视民族教育和人民素质的提升,一生都致力于强大日耳曼这个民族。
但是希特勒身上也有非常知名的缺点,就是非常的刚愎自用。
在希特勒的任职期间,在很多重大问题上都非常的独断,丝毫不允许别人发表意见。
而且希特勒是一个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人,还似乎有一些神经质,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会歇斯底里。
希特勒在一战时候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士兵,当时据他的战友描述,希特勒非常不爱说话,就经常看见他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画画。
从这个细节中我们也能看出希特勒似乎在为人处世上有些闭塞,但是是真的会用艺术来陶冶情操,也是真正喜欢艺术。
因为在战争年代外面还打着仗,他竟然还在画画,这该是有多爱啊。
而且希特勒也非常有自制力,他不承认疲劳,经常坚持不懈地工作。
有时候他甚至忘记了无休止的伏案工作会使他的视力疲惫不堪。
而这一切都掌握在他自己的控制中。
而且希特勒的演讲有着近乎催眠一般的说服力,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希特勒的变态心理是怎样有人怀疑希特勒的变态心理是不是因为不幸福的童年造成的。
其实很多人对希特勒的变态心理有着很大的怀疑,甚至还有美国文章指出希特勒晚年可能有帕金森病,诸如此类有着很多的著作和论文说希特勒患有某些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
对于希特勒的变态心理有非常多的人对希特勒这个人进行过研究分析,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当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哈佛大学享有盛名的人格心理分析家亨利·穆雷的一份报告《穆雷备忘录》。
这份心理报告的资料都来自于当时美国的战略情报局收集的。
在穆雷所给出的《穆雷备忘录》这份报告中指出了,希特勒此人患有神经衰弱,容易歇斯底里,他还是一个偏执狂,有强迫症、精神分裂等症状,并且经常贬低自己,还有梅毒恐惧症,这一系列的心理疾病。
[概述]精神剖析者眼中的希特勒
精神分析者眼中的希特勒精神分析者眼中的希特勒希特勒,一个深刻影响20世纪历史并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
有人把他看作天才的政治领袖,有人把他看作政治小丑,有人把他看作疯子或神经病患者。
那么,希特勒究竟何许人也?如何理解这个人?如何看待他的性格?在一些心理分析学者看来,希特勒这个独特的人物作为一个极端的案例恰好为心理分析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
我们这里要介绍的是精神分析学者弗洛姆对希特勒所做的性格分析。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
1934年,离开德国到美国。
作为一位杰出的精神分析学者,他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成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著述很多,其代表作品有《逃避自由》、《爱的艺术》、《自为的人》、《人心》、《健全的社会》、《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等。
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弗洛姆一直对希特勒给予了相当之关注。
早在其影响深远的成名作《逃避自由》中,弗洛姆就开始了对希特勒的心理分析。
在这部书中,弗洛姆认为希特勒提供了一个施虐-受虐性格的典型例子。
与弗洛伊德的理解不同,弗洛姆的虐待症概念并不特别涉及性,或者说性方面的虐待(和被虐待)只是虐待症里的一小部分;另外大部分都是跟性没有关系的虐待行为。
在弗洛姆看来虐待症本质上是一种致人痛苦的欲望。
施虐狂旨在用破坏性的方式支配、控制一个人,使之痛苦,成为意志下无可自助的人,并从中获取快乐。
与之对照,受虐狂旨在屈从于他人,渴求被支配、被控制。
正如弗洛姆所观察到的,施虐症与受虐症,在表面上看上去相反,但实则却是一体的两面,密不可分;施虐与受虐往往统一于同一个人身上。
对这种施虐-受虐性格,弗洛姆又称之为独裁主义性格。
用弗洛姆的话说就是:“独裁主义性格的实质一直被看作虐待狂和受虐狂冲动的同时并存。
”这种性格的人对位于其上的人躬腰弯背,对位于其下的人就用脚踢。
他既需要统治他人,同时又具有一种先天的服从性。
阿道夫希特勒的性格分析
阿道夫希特勒的性格分析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没有任何强大的身世背景和教育背景,父母早逝,童年悲戚,少年流浪。
可是他却给20世纪的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战争恶魔、战争狂人等等一系列的名号在他的头上。
“集中营”、“灭绝犹太人”、“闪电战”、“狂暴”、“怪异”、“残忍”、“双重性格”,似乎希特勒这个名字和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成为一国元首,指挥如钢铁一般的军队发动骇世战争,用他非凡的演讲才能煽动万千群众。
如狼一样穷兵黩武、自我奋斗一生却最终以悲剧收场,传奇的人生、戏剧的收尾下掩饰着怎样的一颗灵魂,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他的性格如何转变了他的命运又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悲剧?希特勒很少谈及自己的家庭,也不允许别人议论他的家庭,那么希特勒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他有着怎样的童年?阿道夫希特勒的家庭关系十分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混乱。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和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家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
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
阿道夫的母亲是阿道夫父亲的侄女。
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9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
早在阿洛伊斯第一个妻子在世时,这个好色的家伙就以膝下无子为名把侄女克拉拉领来做过继女,并在他家帮他照顾孩子。
克拉拉成年后,本来阿洛伊斯是要迎娶克拉拉的,但由于发生了认祖归宗的事情,阿洛伊斯也认识到这个时候娶自己的外甥女不合适,所以才临时找了个厨娘填补空白。
到厨娘弗朗席斯卡死后他才将这个既是自己外甥女又是自己继女的姑娘娶过了门。
在这样关系复杂、混乱的一个家庭出生成长,希特勒自然不愿意对自己的家庭过多的提到。
希特勒同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安吉拉关系很好,安吉拉年轻时嫁给税务官拉包尔,后来姐夫死了,希特勒把她接到德国来替他管家。
狂魔希特勒心理揭秘
狂魔希特勒心理揭秘二十世纪的风云人物希特勒,曾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逾三千万人丧命,他死后一直是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关于他是否同性恋者、有无精神病以及性方面的疑问,专家们各有说法。
《寄给希特勒的情信》一书出版杀人狂魔成情圣在纪念二次大战结束的芸芸书籍中,最令德国人感到惊讶的可算是一本名为《寄给希特勒的情信》的书。
书中所载的全部情信都是真的,是由一名美军在一九四五年在希特勒被炸毁的办事处内捡回来的。
他初时只想把情信留给后代,但当他一九九一年遇到一名历史学者时,才决定在二次大战结束五十年后将这批情信出版成书,后来还改编成戏剧作品。
但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希特勒这位曾在二次大战时屠杀了五百万名犹太人的纳粹狂魔,竟然会有女人写给他一批情深款款的情信。
其中一封情信一开始便称希特勒为“我的甜心、唯一最爱的情人”,然后说:“即使能吻你一千遍,但仍然不足够,我对你的爱是无限的,是既温柔又炽热的。
”有些德国人曾公开严厉批评这本书,指出此书是侮辱当年战时的女性,又或者是反女性主义的作品。
被传迷恋罗斯福最后与情妇共演悲情结局许多熟悉希特勒的人说,他爱穿女人衣服,据说,当年斯大林和英国首相邱吉尔,都常常取笑美国总统罗斯福,因为他自一九三二年起,便是希特勒迷恋的对象,他的家里贴满罗斯福的照片。
不过,专门研究希特勒私生活的传记家伟菲尔德曾调查过希魔的情妇,发现希魔对女性肉体有强烈兴趣,认为同性恋的谣传是无稽的。
无论如何,希魔生命的句号,是交织着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当苏联进占柏林时,比他小二十三岁的情妇爱娃,不顾一切,与希特勒正式结婚,然后与爱郎双双自杀,演出一幕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资深教授潜心研究病历证实他有严重生理残障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今年春季出版的新书《希特勒:对这位破坏王进行诊断》中指出,流传多年关于纳粹狂魔希特勒只有一粒睾丸的“传闻”,其实确有此事。
该书内容并指希魔同时患有“尿道下裂”疾病,令他随时会出现失禁,而这些生理上的残障,是他疯狂发动战争的主因。
他狂妄自大又极度自卑----希特勒的人格分析
他狂妄自大又极度自卑----希特勒的人格分析阿道夫.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是战争魔王、政治狂人,将亿万人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想独霸世界,涂炭生灵,却最终自掘坟墓。
希特勒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命历程?这样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过程怎样影响了他的人格形成?他的祖父生活在奥地利的一处穷乡僻壤,是一个磨坊工人,走街串巷,1836年,走到一个村子,和一个叫玛利亚的47岁寡妇一夜风流,玛利亚珠胎暗结。
这个男孩也就是希特勒的父亲,是私生子,出生以后在外婆家长大,直到30岁才找到希特勒的祖父。
希特勒的父亲结婚3次,第一个妻子没有生育并去世。
第二个妻子生育一男一女,也去世。
第三任妻子克拉拉,也就是希特勒的母亲,她和希特勒的父亲是外甥女和舅舅的关系,还是养父和养女的关系。
第一任妻子没有生育,克拉拉过继给他们做女儿。
因此他对身世讳莫如深。
1889年希特勒出生,克拉拉之前的三个孩子相继因病去世,对希特勒尤其疼爱,母亲懦弱而慈爱,父亲倔强而暴戾。
懦弱的母亲在暴戾的父亲面前不能保护孩子。
允许孩子犯错,他就不会成为药家鑫----回顾药家鑫案少年时代搬家几次,他也转学几次,学校适应不良。
从希特勒后来的人生轨迹来看,他有着两种极端的人格倾向:极度自大和极度自卑。
自大到不可一世,似乎全天下如囊中之物。
这样的人具有蛊惑性、煽动性,极富有激情,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能让人狂热地追随。
人类的本性是崇拜强权的,因为强权能让人获得更多生存的资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凡尔赛条约,德国失去七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一的人口,大量赔款,经济崩溃,通货膨胀到无以生存。
举一个例子,一个家庭主妇烧一顿饭需要半斤煤,直接拿半斤德国马克去烧是一样的,货币贬值到如此程度,所以希特勒《我的奋斗》一呼百应。
《我的奋斗》通篇两个字:扩张。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主张“向英法复仇,扩大生存空间”。
煽动了德国民众,也将他们卷入战争的深渊。
多亏希特勒有精神病
多亏希特勒有精神病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多亏希特勒有精神病二十世纪的战争狂人希特勒,其行为异于正常的人。
他有精神病是毫无疑问的,关键的是他患有哪种亚型的精神病。
有的医生把他断定为患了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估计两个精神病医生来诊断,可能得到三个结论。
我们不去管他具体是什么类型的精神病,反正知道他精神不正常就行了。
正因为希特勒精神不正常,他才完全撇开正统的德国军队的智力,搞一套出人意料的点子,闪击波兰。
突袭其他欧洲国家。
在其他国家都没有疯狂进行军备竞赛的时刻,他那些精神病患者的思维和行事方式,起到了军事上令对手措手不及的作用。
这就是纳粹初期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的由来。
随着希特勒精神病思维取得的某种胜利,德国正统的军事统帅的智力也让步给希特勒的“天才”。
但随着战争的继续,其他国家竭尽全力进行战争动员,和改进他们的武器设计和生产。
希特勒的精神病的思维就引导德国逐步走向了灭亡。
在英法联军被围困在狭小的敦刻尔克地区的时候,希特勒为了他的马屁精空军元帅格林能立功劳,让地面已经逼近敦刻尔克的坦克部队停止攻击,这给英法联军的撤退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这是西方盟国第一次应当感谢希特勒的精神病。
在希特勒发动了对英国的大规模空袭时刻,在德军的飞机失误轰炸了英国城市的平民目标时,英国人立即还一眼色,对德国的城市进行空袭。
为了报复,希特勒让德空军全力去袭击英国的平民目标。
而当时,英国皇家空军几乎顶不住了。
希特勒的精神病行为,给了英国人喘息的机会。
他们抓紧时机,训练飞行员,等待美国新战斗机的到来。
虽然,德国的克劳塞维茨早就明确说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那意味着,战争是要服从政治的需要,不是为了杀人,更不是为了出气。
精神病患者哪里还管那些!这是西方第二次应当感谢希特勒的精神病思维。
在希特勒无法结束对英国的战争时,他又对苏联发起了侵略战争。
历史人物的心理解读
历史人物的心理解读:希特勒充满复仇情结患精神病希特勒(1889-1945)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战争魔王。
他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61个国家参加,20亿人参战,5700万人死亡。
他曾想独霸世界,却最终自掘坟墓;他生前耀武扬威,却最终畏罪自杀。
在心理学上,情结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
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
纵观希特勒的一生,他是一个充满复仇情结的人。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
这类人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常无端猜疑受人伤害,从不宽容他人的过错,遇事常片面理解,容易产生成见,报复心极强。
希特勒也是一个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者。
希特勒待人冷酷无情,毫无良知。
他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61个国家参加,20亿人参战,5700万人死亡。
他曾想独霸世界,却最终自掘坟墓;他生前耀武扬威,却最终畏罪自杀。
纵观希特勒一生,他是一个充满复仇情结的人。
心理学上,情结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
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见或偏好。
希特勒早年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画家,也曾想当建筑师。
他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可都落榜了。
由此,他成为维也纳街头的一个流浪汉,住在贫民窟内,饱一餐饿一餐地过日子。
他后来回忆说,“那时我除了一身黑大衣和饥饿是忠实朋友外,什么都没有。
”为了谋生,希特勒曾到铁路行李房扛包裹,也曾在街道给人画像,还曾在下雪天扫马路,实在没有活干,就到粥棚去蹭粥喝。
这段悲惨生活经历深深影响了希特勒的一生,他不但人格上变得刻薄冷酷,在政治上也好走极端。
如希特勒主张日耳曼民族优越无比,并顽固地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等。
希特勒的复仇情结使他待人冷酷无情,毫无良知。
希特勒后来因为“啤酒馆政变”而被捕下狱,他在狱中写下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其核心思想就是复仇与扩张。
希特勒上台之后,完全执行了其纳粹理念,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力的限制,疯狂扩军备战。
【精选】我眼中的阿道夫希特勒
我眼中的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被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称为自大狂、一战时的那个陆军下士、维也纳街头的流浪汉、不成功的广告设计者。
作为一名美国作家,在20世纪50年代对希特勒给出这样的评价,是能够让人理解的。
电影大师卓别林也曾通过影片《大独裁者》表达了对希特勒迫害犹太人和并吞邻国的个人看法。
在那个伟大的时代之后,作为一个普通的、不相干的人,我有些不同的看法:1、人出身低微,不等于不可以有雄心壮志。
希特勒的家庭确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一个奥地利海关底层公务员家庭,且父亲早逝,但家境普通不等于就不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的生命理应是平等的。
希特勒还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因为成绩不理想,失之交臂,但至少他为之努力过、尝试过,而且早年的绘画基础至少可以让他在维也纳流浪时期,以店面广告设计为生。
用现代的眼光看,这还是个收入不错且体面的职业。
2、关于他家庭的近亲通婚史。
希特勒所生长的地区,近亲通婚是合法的、被允许和接受的,只要双方得到宗教机构的同意,婚姻就是有效的、受认可的。
如果仅从希特勒是近亲婚生子,就断言希特勒是怪胎,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知识太少了。
3、关于他在维也纳流浪和到德国服役。
希特勒在维也纳流浪应该说是他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以他所从事的工作来看,虽然远远谈不上富有,甚至谈不上经济上较为宽裕,但至少也和当时普通的维也纳人的收入水平相差无几了。
他完全有足够的经济条件选择定居、组建家庭,但他选择的是流浪,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了解社会和政治,而且他做到了,虽然是以他自己的观点和角度。
至于他选择参加德军,是因为一战爆发时,他当时人在德国,他不认为奥地利帝国是真正代表日耳曼精神的国家,他志愿到德国军队服役,以免被遣返回奥地利加入奥军参战,逐日没落的哈布斯堡王朝不可能给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什么希望。
4、关于他的下士军衔。
他的下士军衔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赢得的。
很多希特勒一战时的战友都曾描述过希特勒在战斗时是勇敢的,并负过伤,还获得过德军的一级铁十字勋章,这枚勋章他至死都配戴在身上。
希特勒是怎样的人
希特勒是怎样的人后人都知道希特勒所做的一些罪行,知道他对犹太人所犯下的过错,所以人们对希特勒人品也产生了怀疑,思忖着他到底会是个怎样的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希特勒是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特勒是怎样的人有人说希特勒是一个战争狂人,有人说他是一个狂呼乱喊的疯子,还有人说他是在《我的奋斗》中那个对艺术充满追求的青年。
不过更多的认为希特勒是妄图称霸世界的那个第三帝国的领袖和那个疯狂屠杀犹太人的狂人。
很多人对希特勒的评价:他是一个恶毒有害的人,他导致了大约三千五百人失去了生命。
很多人认为他对人类的历史影响完全是负面的,是消极的存在。
但是从德国的角度去看,从另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希特勒,希特勒做为一国的元首,他无疑是成功的,他给民众带来从未有过的激情。
虽然最终导致的却是毁灭性的打击,使得德国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此外希特勒还是一个唤醒了德国,挽回德国人荣耀的一个伟大的存在,但是最终因为他的野心导致了德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这并不否认希特勒曾有过的功劳。
在原本一面倒的负面评价中,还是有人为希特勒说好话了。
他们是这般评价希特勒的,他们说他是一个虽有野心,但是是一个敢于冒险,敢于征服世界的好男人。
因为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如今这般的世界格局。
没有希特勒导致的世界大战,就不会让当今的世界仍有硝烟的阴影。
他是从一个普通的艺术学生跻身为世界霸主的,希特勒可谓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人。
他的杰出导致了他最后的覆灭或许是一件必然的事。
希特勒简介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
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也是令人发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犯。
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
希特勒早年也有过梦想,就是要做画家,所以他来到了维也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军,是一名传令兵,获得了几枚铁十字勋章。
一战结束后一次偶然俄机会接触到了法西斯主义并开始传播。
我眼中的希特勒
我眼中的xx海因茨古德里安是著名陆军战术“闪电战”的创始人,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称为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与希特勒有过直接接触,1954年因病逝世。
在其二战战败反思回忆录中,他用独特的眼光,告诉了人们一个独裁者之外的希特勒。
希特勒是一个素食者,不喝酒,不抽烟。
所以从个人方面来说,他的生活方式是很高尚纯洁,很值得人敬佩的。
但是,另一方面,他和其他的人似乎已经脱节,他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他的“老同志们”也只算得上是忠实的信徒,而并不具有私人的友谊。
据我个人的观察,似乎没有一个人是和他真正接近的。
没有一个人与他具有真正的感情,更没有一个人敢和他公开随便谈话。
他从来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所以他也永远没有深爱过一个女人。
他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除了那个大而无当的征服世界的计划以外,他再也找不到一点人生的乐趣。
他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的关系,也许可以被引证出来,作为反驳我上文所说的根据。
不过我要说的是,我对于这件事一点儿都不知道,在最后的几个月当中,我几乎无日不和希特勒以及他的亲信们在一起,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爱娃布劳恩。
一直到我待在监狱里面,我才知道这一段风流的“神话”。
很明显,这个女人对于希特勒,似乎不曾具有任何的影响,尤其是并没有使他的个性发生一点温情的变化。
希特勒是德国的大独裁者,他常以菲德烈大帝和俾斯麦自比,可是他缺乏那种智慧和自制力。
这个人首先是一帆风顺,一个成功接着一个成功;以后又到处碰壁,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
他的头脑中充满了许多怪诞的思想和计划,自以为是天纵之才。
他把夜晚当做白天,会议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要开到午夜以后。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之前,他的饭常常是和最高统帅部中的要员一起吃,以后就改成单独一个人吃了。
只有很少的机会,他会和一两位客人一起用餐。
他吃得很快,一口气把那些蔬菜都吞下去,还一边吃一边喝冷水或者啤酒。
在夜间最后一个会议结束之后,他还不肯睡,还要讨论他的计划,一直到天亮。
对希特勒的评价
对希特勒的评价
希特勒:一个有着糟糕运气和残酷统治的可怕独裁者
希特勒是一位独裁者,曾经宣扬其可怕的政策和旨在实行非人道政策的思想,散布了可怕的灾难性影响,使世界发生了改变。
他是一个有着糟糕运气和残酷统治的可怕独裁者。
首先,希特勒是一位凶残的独裁者。
他坚持实施了一种极端的种族灭绝政策,并指挥着纳粹德国的军队开展了二战,一系列灾难性的战争,使当时欧洲世界陷入一片混乱。
他还购买了大量武器以及用于从实验室制造毒剂,使其他同胞处于苦难之中。
其次,他拒绝了多国合作和和平解决的政策,没有效果,他只支持非法的独裁治理,并采取有着各种让人可怕的措施来维持自己政权的力量,其中包括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滥杀无辜百姓。
最后,他的行为也使得犹太人遭受了世界上可怕的屠杀暴行,使成千上万的百姓失去了生命和家园,对于希特勒的合法性及其公认的犯罪行为,世人毫不宽容,他只会作为一个可怕的独裁者永远被记住。
总之,希特勒是一个有着糟糕运气和残酷统治的可怕独裁者。
他拒绝了多国合作和和平解决的政策,并采取一系列可怕的行动,使当时的世界陷入了疯狂的混乱状态,他的行为也给世界上的一些族群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对于他的罪行,人们绝不宽容,他将永远被传颂为世界上最恶劣的独裁者之一。
对此人也进行了分析
对此人也进行了分析,希特勒青年时代作为一个落魄的艺术家,流落在维也纳街头,衣食无着、走投无路;为此他绝不会宽恕维也纳,放过奥地利。
有朝一日时来运转,他一定要以胜利者的姿态,随着凯旋的行列,进入维也纳,看到这座曾经使他蒙受耻辱的城市匍匐在他的脚下。
因此,当大部分欧洲人士,包括张伯伦这样老练的政治家在内,都对希特勒抱着幻想,以为绥靖政策可使法西斯餍足的时候,茨威格却看清了法西斯的罪恶本质。
1934年他被抄家,这是奥国当局所采取的一次难以自圆其说的行动。
于是茨威格离开萨尔茨堡前往英国,1938年,奥地利被法西斯并吞。
从1934年到1940年,除了两度访问美洲之外,茨威格一直侨居英国。
1940年取得英国国籍,前往美洲,最后住在巴西。
在这期间,他集中力量写作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并且创作了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
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茨威格在物质方面没有任何匮乏,而且也绝不缺乏荣誉。
他在美洲的演讲旅行,总是一次次凯旋的进军;他在巴西举行作品朗诵会,总是万人空巷,深受欢迎。
他有英国国籍,不像一些流亡的犹太人处处受到歧视,在饥饿线上挣扎;他拥有巴西的长年签证,是受到特殊礼遇的共和国的贵宾。
那么,他为什么自杀?我们不妨看看他在自杀当天写的绝命书:“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它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
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
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在此地开始重建我的生活。
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从头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
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
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茨威格在自杀之前写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份更详细的绝命书。
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引言希特勒是20世纪最具争议和恶名的政治领袖之一。
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的性格和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猜测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希特勒的性格进行分析,试图理解他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特征。
背景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于1889年出生在奥地利。
他在德国成为纳粹党党魁,并在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
希特勒以其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独裁统治而闻名于世。
他的统治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
方法为了对希特勒的性格进行分析,我们将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 孩童时期经历希特勒的童年是他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据称,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非常严厉而且强硬。
这可能导致他在成年后对权威和控制的渴望,并对其他人的意见不屑一顾。
2. 内心动机希特勒的内心动机是了解他所追求的权力和控制的原因。
他可能对自身的欲望和虚荣心有着极强的驱动力,希望通过统治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和愿望。
3. 性格特征希特勒的性格特征可能包括傲慢、冷酷、暴力倾向、自大和决断力强。
这些特征共同形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领导者形象,使他能够操纵和控制他的追随者。
4. 外部因素除了内在的性格特征外,希特勒的行为也受到了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并经历了战争的痛苦和创伤,这可能加剧了他的愤怒和仇恨情绪。
此外,他还受到了当时德国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结论希特勒的性格可以被描绘为一个虚荣心极强、傲慢和冷酷的人。
他追求权力和控制,并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的追随者。
然而,了解他的性格特征并不能完全解释他的行为,还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的外部因素,如战争、社会和经济不稳定等。
尽管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通过对他的性格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极权主义和独裁统治的潜在危险。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警惕权力滥用和种族主义的危险。
参考文献•Kershaw, I. (1998). Hitler: 1889-1936: Hubris. Penguin UK.•Fest, J. C. (1974). Hitler: A biograph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希特勒——偏执型人格障碍者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希特勒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战争魔王。
他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61个国家被卷入,20亿人参战,5 700万人死亡。
他在政治上也好走极端,主张日耳曼民族优越无比,并顽固地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他曾想独霸世界,却最终自掘坟墓;他生前耀武扬威,到头来畏罪自杀。
然而战争魔王的另一面,希特勒的早年梦想却是成为一名画家,他在绘画方面具有天赋,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均告失败。
当艺术梦想无法实现时,希特勒转而去寻求政治抱负,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
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却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什么是希特勒的政治抱负?他为什么要残忍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屠杀犹太人?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促使希特勒走上妄想独霸世界的道路?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年),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卒于柏林。
他被公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与罪魁祸首。
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
早年曾因暴动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了他多方面的观点,如兼并奥地利、反犹和独裁。
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帝国大厦纵火案”打击异己党派。
1934年8月1日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拥有无限的权力,他命令所有军队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
作为元首和总理,希特勒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即独裁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他执政期间的德国被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
希特勒早年艺术梦的破灭人们大多只知道希特勒是个疯狂的战争强人,不知道他还会画画。
年轻的时候,希特勒的梦想是成为“素描画家和水彩画家”,他的美术功底不错,崇尚古典风格,他曾经为艺术创作而备受煎熬。
可惜,历史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落榜了。
解析希特勒的心理评估报告
解析希特勒的心理评估报告希特勒(Adolf Hitler)作为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元首和战争策划者,其心理评估报告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心理学意义。
对于希特勒的心理评估,我将从其性格特点、人际关系、权力欲望和疯狂暴力倾向等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希特勒的性格特点显示出他是一个极具自信、自负并具有极端意识形态倾向的人。
以纳粹主义为核心的希特勒世界观,使他极度自视甚高并坚信自己是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拯救者与领袖。
据心理评估,希特勒拥有极强的口才和演讲才能,能够以激情四溢的方式影响和操纵群众。
他对于自己的目标和信仰坚定不移,对任何意见和批评都毫不妥协,自认为具有超人般的智慧和领导才能。
这种自傲、自恋的性格特征是他成为纳粹领袖以及德国元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希特勒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以权力和统治为中心的欲望和控制倾向。
希特勒追求的是绝对的权威与纳粹意识形态的取向,因此他不容许任何对自己权威的挑战。
心理评估报告指出,希特勒能够利用他的领导性格和演讲能力来操纵和控制跟随者,甚至包括高级军事将领和政治家。
他相信自己具备直觉和智慧的能力,常常自作聪明地插手军事和政治决策,并且极力追求他自身的利益和目标。
希特勒的统治风格体现了极度的垂直结构,并将个人忠诚性视为最重要的美德。
此外,希特勒的心理评估还指出他的疯狂暴力倾向。
心理学家指出,希特勒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对于暴力行为的兴趣和倾向。
他对于战争、屠杀和武器的迷恋,显示出他对于权力和统治的渴望建构在暴力和破坏之上。
同时,希特勒与纳粹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Gestapo)的合作,使他能够追求他的种族观念和种族清洗,诱导和激励他手下的人进行迫害和大屠杀。
这种疯狂暴力倾向与他对于纳粹意识形态的极端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他作为纳粹德国领袖的权力和控制基础。
总结起来,希特勒的心理评估报告显示了他具有自负、极端意识形态、权力欲望和疯狂暴力倾向等特点。
这些特征共同塑造了他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和威胁性的领导人。
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希特勒性格及形成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希特勒性格及形成原因——《大外交》读书笔记2010172315 陈英勿摘要: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在年轻妇女克拉拉的期盼中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又以自杀的方式回归自然。
他可以说是天才,是日耳曼人的灵魂,也可以说是人类恶魔。
因为他,一战后的德国迅速强大,因为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对于一个影响全球的人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呢?下面,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希特勒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希特勒心理学性格形成原因亨利·基辛格的《大外交》纵论古今,视接万里,内容丰富,而最吸引笔者的莫过于基辛格对人物的分析,其见解独到,耐人寻味。
《大外交》第十二章(284页):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合约的毁灭中,基辛格对希特勒的分析更是透彻、独到,使我对希特勒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下面我将尝试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希特勒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如有不足之处,望指出改正。
希特勒的性格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它的特点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性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塑性。
性格收到遗传环境和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从性格的态度特征②讲,希特勒是一个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强烈的人。
同时,他对人的态度充满矛盾:一方面,他“私底下为人非常友善,还经常关心她的生活”③,另一方面,他对犹太人冷酷统治,暴政统治。
他还是一个极端自负、内心孤独,凡事都追求完美的人。
从性格的意志特征④来讲,希特勒拥有可怕的自控力,他有钢铁般的意志力,是一个勇敢果断、有恒心的人。
从性格的情绪特征⑤来讲,希特勒是一个情绪强度较强且不稳定的人,情绪波动很大,极易生气的人。
从性格的理智特征⑥来讲,希特勒是一个较感性,记忆力超好,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快的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希特勒从气质类型上来讲师属于胆汁质⑦与多血质⑧的结合,多血质占主要部分,那么,希特勒的这些性格特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笔者将对其一一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弗洛姆看来,最恶毒和最危险形式的人格定向是恶性自恋、恶性乱伦与恋尸三者的结合。弗洛姆称之为:衰败综合症。它促使人们为破坏而破坏,为憎恨而憎恨。希特勒由于恰好兼具这几者,因此成为患有衰败综合症的最好例子。
具有恋尸定向的人会被所有没有生气的和死的东西所吸引和迷狂,诸如死尸、腐物、粪便和污垢。恋尸者喜欢谈论病症、埋葬和死亡。希特勒在这一点上是十足的恋尸类型的例证。他为破坏所迷狂,死亡的气味对他来说是甜美的。在他成功的那些年里,他似乎仅仅要毁灭他认为是他的敌人的那些人,而当他最后在感到世界末日到来的日子里,他表现出最大的满足是亲眼看到一切的毁灭:德国人的毁灭,他量。他赞美有力量的人,崇尚强权,向强权屈服。他厌恶软弱,蔑视无权者。对那些没有力量或权力,不能反击的人,他轻视,想控制他们。因此,追逐权力,往往是这种典型的施虐-受虐狂的特征之一。这正好可以解释希特勒的权力欲、征服欲及他大量的政治行为。此外,希特勒在他的文字与演说中,也经常表露出一种想控制力量薄弱的人的施虐欲望。那么,如何理解希特勒的受虐倾向呢?弗洛姆认为希特勒的受虐渴望表现在他服从上帝、命运、必然、历史、自然等高一级的权力上。“所有这些词对希特勒具有同一意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权的象征。”在希特勒自己看来,至高的权力不是他,而是命运,是进化律。这种屈服的需要,深探根植在他的被虐待性格中。
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弗洛姆转向对希特勒破坏性的分析。这集中体现在他后期作品《人心》与《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由此,弗洛姆给出了希特勒的一幅新画像,在这幅新画像中希特勒最为重要的性格特征被描绘为恋尸症。
弗洛姆认为个体的人格定向最为根本的有两种。一种是爱生。这类人热爱生活。另一种是爱死。这类人不爱生活,更倾向于厌恶生活,他们被无生命的东西所吸引,最终为死亡所吸引。这是一种对死亡、毁灭以及一切无生命的东西的热爱。对后者,弗洛姆引入了“恋尸症”来刻画。
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弗洛姆一直对希特勒给予了相当之关注。早在其影响深远的成名作《逃避 自由》中,弗洛姆就开始了对希特勒的心理分析。
在这部书中,弗洛姆认为希特勒提供了一个施虐-受虐性格的典型例子。与弗洛伊德的理解不同,弗洛姆的虐待症概念并不特别涉及性,或者说性方面的虐待(和被虐待)只是虐待症里的一小部分;另外大部分都是跟性没有关系的虐待行为。在弗洛姆看来虐待症本质上是一种致人痛苦的欲望。施虐狂旨在用破坏性的方式支配、控制一个人,使之痛苦,成为意志下无可自助的人,并从中获取快乐。与之对照,受虐狂旨在屈从于他人,渴求被支配、被控制。正如弗洛姆所观察到的,施虐症与受虐症,在表面上看上去相反,但实则却是一体的两面,密不可分;施虐与受虐往往统一于同一个人身上。对这种施虐-受虐性格,弗洛姆又称之为独裁主义性格。用弗洛姆的话说就是:“独裁主义性格的实质一直被看作虐待狂和受虐狂冲动的同时并存。”这种性格的人对位于其上的人躬腰弯背,对位于其下的人就用脚踢。他既需要统治他人,同时又具有一种先天的服从性。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1934年,离开德国到美国。作为一位杰出的精神分析学者,他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成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著述很多,其代表作品有《逃避自由》、《爱的艺术》、《自为的人》、《人心》、《健全的社会》、《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等。
与希特勒极端自恋密切相关的是他情感的缺乏与他的退缩态度。
作为一个极端自恋者,在希特勒整个一生中,除了他自己以外,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于他的母亲或朋友所关心的事情他都兴致索然,几乎没有感情。他对任何人或任何事都缺乏兴趣,除了他自己以外,他只关心对他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对任何人都冷漠遥远。实际上他没有朋友,他生活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
弗洛姆指出自恋具有良性与恶性两种形式。对于前者而言,自恋与现实具有联系,自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后者则不同。恶性自恋缺乏矫正成分。这种恶性自恋者的伟大不需要与任何人或事情发生联系,在保持其伟大形象中,他越来越将个人与现实分离,且不得不增强自恋强度,以便更好地防备自己在自恋中夸大的自我可能被揭示为个人想象的产物这种危险。这样,恶性自恋就不是自我限制。一个极端自恋的人甚至无力察觉外部世界中正在发生着的一切。在弗洛姆看来,希特勒的极端自恋就是一种恶性的自恋。。
精神分析者眼中的希特勒
希特勒,一个深刻影响20世纪历史并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有人把他看作天才的政治领袖,有人把他看作政治小丑,有人把他看作疯子或神经病患者。那么,希特勒究竟何许人也?如何理解这个人?如何看待他的性格?在一些心理分析学者看来,希特勒这个独特的人物作为一个极端的案例恰好为心理分析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我们这里要介绍的是精神分析学者弗洛姆对希特勒所做的性格分析。
对于恋尸的人来说,正义意味着正确的分割,他们情愿为他们叫做正义的东西去杀或去死。恋尸者是“法律和秩序”的冷淡无情的信徒。“法律和秩序”是他们的偶像,他们感到威胁法律和秩序的任何东西都是对他们的最高价值的恶毒进攻。
简单说,弗洛姆描述的恋尸症表现特征,我们都可以在希特勒身上找到。因此,弗洛姆指出,希特勒是具有这种人格定向的一个最好例证。
希特勒只关心他自己,他的计划,他的权力,他的愿望。他没完没了地谈论他的观念,他的过去,他的计划;世界只在做他的计划与欲望的目标时,才是有用的,他才关心;别人只在有益于他,有利于他时,才有重要性;他对任何事情永远比任何人都更知道。对自己的观念与计划的这种确信,是强烈的自恋的典型特征。希特勒有一种自我祟拜。他被一种几乎神秘的信念所控制,即是他相信自己做国家与战争的领袖,是永不错误的。弗洛姆认为希特勒具有磁力的眼睛可以提供其自恋性格的另一证据。弗洛姆认为极端目恋的人眼睛里常闪烁着一种特别的光亮。另有一个典型例子可以清楚地表现出希特勒的自恋。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曾经叫人把希特勒的一些演说录了音。希特勒每次去看他,他都把那些录音播给他听;希特勒则会“投身到”一把又大又软的椅子里,像进入催眠状态似的享受他自己的声音,正像那古希腊的少年,悲剧性的爱上自己,对平静的水面里自己的影子赞美不止,而投身淹死在水里。
情感的缺乏、退缩的态度、自恋这三者自希特勒小的时候就已联结在一起,而且随着他所经历的成功与挫折,这一构成希特勒性格内核的部分非但没有被击碎,而且被进一步互相强化并最终巩固下来。
在生命的最初五年中,由于受到母亲的宠爱,希特勒的自恋开始形成。在小学中,他的功课一直不错。这维护了他的自恋。但在中学的时候,他的功课开始跟不上。随后几年,希特勒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越来越多的钉子。甚至有短期沦落到街头流浪。这些经历都打击了他的自恋。然而这个缺乏情感、高度自恋的人,采用的方法是回避事实,从事实退缩。每一次失败都没有使他向事实迈进,而是让他进一步退回到自我世界中,退入幻想世界中,与人离得更远,越来越远离事实。对他来说,幻想变得比事实更真实。他越来越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妄想伟大,这解救了他。然而这却阻止了他去适应现实。当他辉煌的梦想进一步膨胀时,它们与他的实际成就之间的深沟就裂得更宽了。从这个深沟中又产生了怨、怒、恨和更加强烈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取得的成就越微小,希特勒就越加沉缅于梦幻之中。这形成了一个不断重复下去的恶性循环。希特勒越来越深陷于其中。战争的爆发,使他终于找到了一条避免使自己陷入疯狂的道路。这种对自恋个体而言更为满意的解决途径是:通过改变现实使之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与他的自恋式的自我形象相一致。这正是希特勒在后来所做的事情。作为一个极端的自恋者,他通过取得数以百万人的赞同和意志一致来阻止他潜存的精神病的公开爆发。假如他没能成功地使千百万人相信他的自我形象,接受他的关于“第三帝国”的黄金时代的宏伟幻想,甚至通过改变现实向他的追随者证明似乎他是正确的,他也许已经患了明显的精神病。他通过找到大量拥护者,得以暂时地改变现实而适合了他的自恋。然而,这样的解决方式只能是一种饮鸠止渴。当他逃避疯狂的行为看似取得成功时,他已越来越坠入了疯狂之中。
希持勒同女人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他的施虐-受虐性格。
希特勒所感兴趣的女人,可依社会地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敬的”女人,这是有财富、有社会地位的女人,或成功的演员。另一类是在社会地位上比他“低”的女人,如他的外甥女捷丽·劳伯尔,和跟他许多年的情妇爱娃·布朗。对第一类让他赞美的女人,无论是在年青时还是日后他总是有些羞怯胆小,似乎一直留在远远赞美的地步。有资料显示希待勒与这类女人交往中有受虐待症行为。韩夫斯坦格说,希特勒对他的太太便有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到韩氏家去,韩离开了片刻,希特勒就双膝脆在韩太太面前,称自己为她的奴隶,哀怨命运使他她相见恨晚,使他感到既痛苦又甜蜜。对后一类他不赞美也不敬的女子,希特勒的方式完全不同。他似乎只与这类女子有性关系。有关资料显示,希特勒对她们很少体贴顾念。比如爱娃生日的时候,希特勒会叫他的副官买—些便宜的首饰和义务性的花朵给她。而且希特勒很少顾念到她的情感。在她面前,他会说:“一个非常聪明的男人一定要配一个原始的、愚矗的女人”,好像她不在场似的。简单说,希特勒对他所赞美的女人主要是被虐待性的,而对他不赞美的女人则主要是虐待性的。
在希特勒的行为与思想观念中,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这就是希特勒对共有同一血缘的种族的狂热献身,对他来说,似乎只有那些共有同一血缘或土地的人才被认为是人。他受到为拯救德意志民族以阻止其血统被玷污的观念的困扰。在《我的奋斗》中,他表示要把他的民族从梅毒中拯救出来。另外,他要拯救德意志民族不受犹太人的亵渎。为了对希特勒这些表现作出解释,弗洛姆提出恶性乱伦症概念。在弗洛姆看来,希特勒上述看似反常的各种行为与思想都是恶性乱伦症的表现。弗洛姆进一步分析说,希特勒对母亲的固着,不是五岁小孩子对母亲温暖的、爱恋的情感;他一直是冷漠的,没有突破他自恋性的驱壳;对他来说,他母亲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是土地、命运与死亡的象征。
对于恋尸者来说,使用暴力不是为环境所迫而作出的短暂行为,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的最大成就就是破坏生活。这可以解释希特勒真正迷恋暴力的原因。
恋尸的人被黑暗和夜晚所吸引。高度恋尸的人常常可以通过他的外表和姿势看出来。他冷淡无味,皮肤看起来死一般的,脸上常常出现一种嗅到臭味似的表情。在希特勒的脸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