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
17《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2024年)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3.学习作者运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的过程,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2.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3.理解“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谁能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讲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在山脚下遇到一位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
师:非常准确!那谁还记得“我”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呢?生:“我”一开始觉得爬天都峰很困难,有点害怕。
但是后来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就有了信心,最后爬上了天都峰。
师:很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之间的相互鼓舞,以及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精读课文1.体会“我”爬天都峰前的感受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我”在爬天都峰之前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生默读课文)师:谁来说一说?生:“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觉得天都峰很高,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去没有信心。
师:非常好!还有吗?生:“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说明“我”看到天都峰的石级很陡,心里很害怕。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
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生:因为天都峰很高很陡,所以“我”觉得爬上去很困难。
师:没错。
天都峰的高和陡让“我”感到害怕和没有信心。
那面对这样的困难,“我”是怎么做的呢?生:“我”有点犹豫。
《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课题、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点评
《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点评《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点评周微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天都峰的高和陡。
情感目标:1、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自信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藏宝盒。
3、课件(音乐)。
4电子笔、5加分版 6贴纸【课时安排】2课时。
【探究过程】第一课时一、扣题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第三课爬天都峰,从课题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又有哪些疑问?2、换一换演一演爬登走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板书:爬天都峰(竖着写)二、独立学习,检查反馈(一)课件出示:独立学习三部曲第一步大声朗读课文第二步圈出课后生字读三遍,请出词语大声读,自然段落别忘了第三步再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天都峰?1、生字正音师:谁当小老师?(小老师带读生字正音分析结构)2、词语轮读开火车游戏:埋炸药(二)再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天都峰?(画图板书)生:介绍第二自然段师引导总结:又高又陡(板书)(三)出示第二文段再次集体入文指名汇报感知。
师:你从那些词语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和陡?生:在云彩上面。
挂下来。
发颤师:真叫人发颤!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惊险、刺激、恐怖、吓人师:好的,大家带上这种感受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等一下请朗读高手展示。
(四)多形式指导朗读1、指名读:生1生2生3(由弱到强)师:可以再高一点,再陡一点,更惊险一点。
2、师生轮读(黑色红色区分)3、小组pk读(点名小组起立展读)三、过渡师:这又高有陡的天都峰上有一座庙,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有一个大大的藏宝盒,大家想见识一下吗?生:想师:这个藏宝盒有密码,攻克这些生字,大宝藏将原形毕露。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践案例25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践案例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通过品读,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上课前我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1、抽生读。
2、齐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现在谁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抽生)二:研读课文,感受天都峰之险。
1、找一找,看哪个自然段写了天都峰的险要?2.说一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
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背诵。
5.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天都峰这么险,“我”和老爷爷怎么爬的?(找出他们爬天都峰动作的词语)2、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3、找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5.看到“我”和“老爷爷”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爸爸说的话?“汲取力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6、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到什么?(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四、课堂总结明白道理学完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共同进步的道理。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
你是否思索过,课题《爬天都峰》中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请你默读课文找找理由。
生默读课文,并作点划。
生1:由于天都峰很高。
师板书:高师:能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天都峰”很高的吗?生1:我从课文的第二小节“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一句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这一句怎么能看出天都峰的高呢?生1:由于云彩一般都在天上,很高很高的,而天都峰的峰顶都在云彩上面了,这说明天都峰很高很高。
师:谁也能像他这样,既能找到词句,又能说出理由。
(同学发言踊跃)生2:老师,我从课文的插图也能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文字,还能读课文里的插图。
引导同学观赏插图。
生3:老师,我觉得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险。
我是从“笔陡的石级”看出来的。
由于山越陡的话,爬上去就越危急,有可能要掉下来。
师:你很不简约!并板画“笔陡的山峰”,板书:险。
再次让同学感受天都峰的险。
生4:我从“石级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也读懂了天都峰的险。
由于“挂”都是指一样东西从上往下,很直的,没有斜度。
说明山很陡也很高。
师演示“挂图”的动作,让同学感受到挂是从上而下垂直地落,没有倾斜,深刻体会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和“危急”。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特别好。
正是由于天都峰又高又险,所以能随随意便、轻轻松松地走上去吗?生:不能。
师:所以课题不是用“登”而是……生:“爬”天都峰。
同学试着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险。
指名读,齐读。
(由于有了自读感悟,同学的朗读很投入。
)二、深入读议,感悟“从别人身上吸取能量”的含义师: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1、师: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可怕畏惧的心理。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学习目标】1、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3、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等12个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重点】指导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爸爸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有会从别人身临其境上汲取力量。
【教学设计】一、师生交流,创设问题情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黄山去爬天都峰(板书课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文章写的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认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共同爬上天都峰的故事。
)师:(皱眉说)是啊,我和老爷爷,爬呀爬,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之间要互相道谢呢?评析:教师的神态和语言都流露出自己的疑惑,这充分激发了学生要为老师解决疑难的热情,个个跃跃欲试。
读与划相结合使学生手脑并用充分思考。
二、抓住中心问题深入探究1、自学释疑:师:自读课文寻找道谢的原因,并将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2、小组交流:老爷爷和“我”为什么要相互道谢?3、集体交流汇报: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要互相道谢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他们互相道谢是因为“我”是看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而老爷爷是看我小小年纪还要爬天都峰,他才敢爬的。
生:如果没有我,老爷爷很可能爬不上天都峰,或者根本就不敢爬;如果没有老爷爷我也不会爬上来。
师: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勇气爬上来?生:因为天都峰特别高、特别陡。
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生:从“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看出天都峰的高。
生:从“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看出天都有峰的陡。
教学设计与反思《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与反思《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执教者魏志芳课时一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情分析《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所属的单元是第一单元,刚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这篇课文反映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学生理解起来稍有困难。
根据学情设定教学方法,如根据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中积累和发展语言,结合人物对话去引导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通过重点词句来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以及爬的艰辛。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朗读方法,感悟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
望而生畏;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复杂心情,通过讨论爬天都峰的过程懂得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在困难面前,从小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话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在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1、把握课文学知识通过抓重点句段,朗读研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用举例方法来说明,让学生体会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体会课文内在联系通过让学生欣赏黄山的图片以及“我’登山图片让学生很快融入课文,从而理解爬山艰辛。
3、善于向他人学习品质观其行而知其人,这一老一小不畏艰险的精神十分值得学习。
我们身边有许多具有各种优秀品质的人,他们有的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的勤于思考,好学向上。
我们善于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学习他人身上优秀品质,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险峰”。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3分钟二、品读课文互动探究30分钟一、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生字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今天老师带来了天都峰的图片及人们爬天都峰的图片(放图片)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交流一下。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舞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知我们要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能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索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改变,读懂爸爸的话。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同学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次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同学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同学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同学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
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这是扶,事实上是同学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吸取能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这是放,事实上是让同学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吸取能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在前两步基础上,同学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能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留意表达以下几个方面: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依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同学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育同学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⑴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⑵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⑶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同学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
为使同学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同学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同学自读,找出表达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最末,让同学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最新《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word文档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学习目标】1、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3、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等12个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重点】指导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爸爸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有会从别人身临其境上汲取力量。
【教学设计】一、师生交流,创设问题情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黄山去爬天都峰(板书课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文章写的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认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共同爬上天都峰的故事。
)师:(皱眉说)是啊,我和老爷爷,爬呀爬,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之间要互相道谢呢?评析:教师的神态和语言都流露出自己的疑惑,这充分激发了学生要为老师解决疑难的热情,个个跃跃欲试。
读与划相结合使学生手脑并用充分思考。
二、抓住中心问题深入探究1、自学释疑:师:自读课文寻找道谢的原因,并将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2、小组交流:老爷爷和“我”为什么要相互道谢?3、集体交流汇报: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要互相道谢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他们互相道谢是因为“我”是看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而老爷爷是看我小小年纪还要爬天都峰,他才敢爬的。
生:如果没有我,老爷爷很可能爬不上天都峰,或者根本就不敢爬;如果没有老爷爷我也不会爬上来。
师: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勇气爬上来?生:因为天都峰特别高、特别陡。
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生:从“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看出天都峰的高。
生:从“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看出天都有峰的陡。
爬天都峰听课记录及评析
爬天都峰听课记录及评析摘要:一、引言二、爬天都峰过程回顾1.行程安排2.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3.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三、听课记录1.课程内容概述2.讲师授课风格和特点3.课程亮点和收获四、评析1.爬山与学习的关联2.团队协作在登山过程中的作用3.个人成长与挑战五、结尾正文: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爬天都峰的活动,并有幸聆听了沿途的讲座。
此次活动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还在学习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听课记录及评析。
一、引言在我国,登山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天都峰作为黄山山脉的主峰之一,更是吸引了无数探险者和游客。
此次爬天都峰活动,旨在让我们在攀登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二、爬天都峰过程回顾1.行程安排我们一行人在清晨出发,携带必要的装备和补给,开始了我们的天都峰之旅。
沿途,我们欣赏着风景如画的山间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攀登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如松鼠、鸟类等,它们在这片山林中繁衍生息,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古老的岩层,不禁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悠久历史。
3.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在攀登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如蜿蜒曲折的山路、湿滑的岩石等。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互相搀扶、鼓励,最终成功地克服了种种困难,登上了天都峰。
三、听课记录1.课程内容概述在攀登过程中,讲师为我们讲解了关于黄山山脉的地理、生态、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丰富了我们对于这片神奇土地的认识,使我们更加敬畏大自然。
2.讲师授课风格和特点讲师以其生动的语言、幽默的风格吸引了我们。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实例,使理论知识更具实际意义。
3.课程亮点和收获本次课程的亮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在登山过程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
此外,讲师还鼓励我们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爬天都峰》实录及反思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及反思一、通读课文,检查预习过的生字词二、再读题,再次浏览课文,哪个地方描写了天都峰的样子?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个地方描写了天都峰的样子?生浏览生:第2自然段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看你们读出什么样的感觉?生:读(较好)师:简评师:接下来,我要请女生来读一读,男生做评委,等会儿来说一说妇生哪个地方读得好女生::男生:评(都停留在表面的评价,很整齐,很有感情之类)男生4我从“啊,峰顶这么高”感觉到天都峰好像真得很高师:(惊喜地)啊,你听得真仔细,点评时也能说出自己的感觉师:现在我要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等下你们来评一评他哪个地方读得好。
生:生评:我听出“真叫人发颤!”感觉真是有点害怕呀生评:我听出“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觉得爬天都峰一定很难生评:我感觉天都峰好险啦……(孩子们经过老师引导,能从重读词说出自己的感受了)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来读一读,带着同学们刚才的感受。
生【反复读,不光是熟悉内容,更重要的是在点评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接下来请你默读一遍,说说天都峰有什么特点?生:123不搭边生:4陡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们从“再看这笔陡的石级”知道的师:(高兴地,)太好了,你来把这个字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用双圈圈出这个词生师:知道笔陡是什么意思吗?生:回答不出来师:我们家乡也有这个词,我们来看一幅图(游华山图)看段老师背后的山崖,这时就可以用到这个词生:笔陆师:(再看老师爬的华山石级图片)这里又可以用上这个词生:笔陡师:知道笔陡是什么意思了吧生:很陡师:是的。
非常陡峭就是生:笔陡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师:哪句话具体地写了石级的陡?生: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师:哪个词最能感受到陡生:挂师:来,我们读读这句话,感受到天都峰的陡生【知道写什么,以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文本】师:天都峰除了陡这个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生高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师:好,你把这个字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用双圈圈出这个词生师:来看看这句话: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换个表达方式:啊,峰顶这么高,高得生:123师:再换个句子:啊,湖水这么清,清得……生:师评。
《爬天都峰》课堂教学实录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内容讲解 • 课堂互动环节 • 课文拓展与延伸 • 课程总结与评价
01
课程导入
教学目标介绍
01
02
03
教学目标一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 下文理解“犹豫、奋力、 攀登”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
教学目标二
体会作者由犹豫、畏惧到 坚定地爬上天都峰的心理 变化过程。
如何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讨论主题
从《爬天都峰》中学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讨论主题
如何将爬山的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04
课文拓展与延伸
相关主题的拓展阅读
01
推荐阅读《黄山奇石》、《挑山 工》等与黄山风景区相关的文章 ,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黄山的壮 丽景色和人文风情。
02
引导学生阅读与攀登、挑战主题 相关的励志故事,如《登上珠穆 朗玛峰的勇士》等,培养学生的 意志种教学方法,如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能够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下节课的预习要求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 文章背景和主题。
要求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以便在课堂 上提出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
要求学生准备相关资料和工具,以便 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讨论和互动。
教学目标三
学习在困难面前要有勇气 和信心,明白只要努力坚 持,克服困难,就能获得 成功。
背景知识介绍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攀登天都峰 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前山,道路陡峭,需要翻越几个高峰,二是后山,比较平缓 ,但路程较长。
作者在爬山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老人,两人互相鼓励,一起克服困难,最终成功登 顶。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二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二课程安排•课程主题: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爬云梯技巧及安全须知•授课教师:张老师•时间安排:2小时课程目标•熟悉爬云梯的技巧和要领。
•掌握安全须知,提高登山安全系数。
•加强探险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爬云梯技巧爬天都峰必须经过悬崖上的云梯,因此需要掌握正确的爬云梯技巧。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点:步伐平稳爬云梯的时候,一定不要急于求成,一步步地爬上去,保持平稳的步伐和身体的重心,一定要注意垂直爬升。
紧握栏杆处在高空之上,如果没有扶稳物,身体自然会不稳,因此,要紧握前方的栏杆,用双手稳定自己的身体。
防止晕眩在爬云梯之前,一定要保证自己充分休息,避免身体出现过度疲劳。
如果有晕眩感,可以暂时停顿一下,让身体恢复平衡。
安全须知登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安全须知。
在此,我们介绍以下几点:了解气候山顶气温较低,氧气稀薄,必须提前了解气候情况,准备足够的保暖衣物和口罩,以及氧气罐等应急设备。
注意水源登山的身体消耗较大,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
但是蓝天白云的背后,却有许多水源被污染,因此要注意选择符合标准的水源。
团队合作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持团队合作精神。
在困难时刻,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攀登到山顶。
教学总结在这次课程中,我们主要介绍了爬云梯技巧以及登山安全须知。
在掌握这些基本要领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探险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希望,这些知识和精神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为登上天都峰做好充分准备。
2023年关于《爬天都峰》的课堂教学实录
2023年关于《爬天都峰》的课堂教学实录《爬天都峰》的课堂教学实录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爬天都峰》。
(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要爬这座山,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呀?(拍一拍书)生1(会意,纷纷举手):我查了一些不懂的词语。
生2:(抢着说)我读了好几遍课文。
生3:我勾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
……师(赞许地笑):看来你准备的真够充分。
那我们就先迈出登山第一步,把课文读给自己听,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读课文。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小女孩去爬天都峰的事。
生2:我有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放暑假,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刚开始不敢爬,后来看老爷爷也来爬山,就敢了。
师:你补充得真好!那刚才大家读给自己听时,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在这句话里,我从“白发苍苍”这个词语体会到老爷爷年纪很大了。
师:(拍生肩,微笑)抓住了“白发苍苍”这个词语体会,真好!生:“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从这句话知道了天都峰非常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云彩在上面已经很高了,峰顶还在云彩上面,就更高了。
师:说起来头头是道啊!(生笑)天都峰这么高,你看到了么?(生一愣,随后会意,笑,举手。
)生:“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我从抬头这个词体会到天都峰太高了,要仰着脖才能看到。
做抬头的姿势,其他生笑。
师:真是身临其境啊,那咱们都来仰头说说:“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生仰头惊叹。
)生1:老师,我觉得作者说的话有问题。
(师赞许,带询问的神情。
)生1:峰顶在云彩上面,抬头望又怎么能看见呢?师:你问的很有道理,同学们看看你对他们的话有什么看法?生2:我觉得刚才……(同学说得有道理,是不是该改改。
)师:我们听听这位专家的宝贵意见。
生:(笑后略一思索)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被云彩遮住了,我都看不见哩!(其他生笑。
)师:我想我们应该为他的反应迅速而鼓掌,你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生3:我刚才看了一下课文的插图,我觉得应该能看见,因为云彩是薄薄的,不是紧紧的为在山顶。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爬天都峰》课堂实录篇一1、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教师可准备有关天都峰的录像片。
2、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利用查字典和已有的知识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可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
有的可以在语境中识记。
如,“陡、链、颤、攀、鲫、呵”。
要求会写的字,有的可以和形近字比较,如,“辫”与“辩、辨”的区别。
“苍”的下面不要写成“仑”,“仰”的右半部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3、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还可以概括为:面对天都峰天险──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天险。
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 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天都峰的险要。
要指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边读边想,把课文中的描写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再通过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读出“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天都峰的险一是高,二是陡;高,高得如上青天,陡,陡得似直上直下,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了出来。
这样的天险,不要说攀登了,看了都会使人心里发颤。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这段话的内容后,还可再问一问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突出描写天都峰的险呢?目的是使学生体会课文的内在联系,是为下文写爬天都峰作准备。
学生如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留作后面的教学再解决。
“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也可分角色朗读。
一老一少的对话,虽然只有三句,却体现了他们的复杂心情。
两句问话和最后的决定,发生在两个特定年龄人的身上,这其中必有思想起伏和斗争。
教学时,可提问:联系上下文,两个人为什么会互相询问,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第二次对话可先引导学生揣摩“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体会他们登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三(第二课时)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三(第二课时)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人教版第五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老师出示课文结尾爸爸说的一句话(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师:经过自学,你们理解了爸爸为什么这么说了吗?汇报一下你们学习的收获。
生:最后一自然段说“爸爸听了,笑着说:……”,就是说,是因为爸爸听了我和老爷爷的对话,才这么说的。
师:你能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思考,真会学习?选大家都来读一读老爷爷和“我”的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出示:“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选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选我应该谢谢您!”生:老爷爷说“我”爬天都峰的勇气鼓舞了他,他才下决心爬上了天都峰;“我”说我有勇气向上爬,是因为看到了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生:我读明白了:老爷爷没有想到自己能够爬上天都峰。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老爷爷说“现在居然爬上来了”,“居然”就说明没想到。
生:老师,我给他补充。
老爷爷说“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这也说明老爷爷只是来爬天都峰,并没有爬上去的决心,当他看“我”这么小,也来爬山,才下了决心。
(不少学生点头同意)师:你们真了不起?选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你们的理解吗?(自由读--指名读)师:还读懂了什么?生:我觉得这个小朋友原先是没有勇气向上爬的,因为他说:“我是看到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师:老爷爷是没想到自己能爬上来,小朋友是没有勇气向上爬。
你们的意见呢?生:我不同意?选老爷爷就是来爬天都峰的,怎么会没有决心呢?生:我也不同意,他开始时是有决心的,黄山多美,他一定想爬上黄山的最高峰!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
小学语文人教版优质课《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语文人教版优质课《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与评析本文介绍了一篇名为《爬天都峰》的课文的教学实录和评析。
该课文讲述了“我”和一位陌生老爷爷互相鼓励登上天都峰的故事,强调了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困难的重要性。
根据教材特点和课后思考练的要求,教学重点应该是弄清“我”登上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和理解爸爸的话。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第二课时重点是深入理解小妹妹和老爷爷的登山过程,并体会他们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读书训练和学生自主研究,激发学生主体潜能,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语感。
教师现在注重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和交流,使他们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课文。
学生活动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全班研究,而是以个体的独立研究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研究,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保持自觉、主动、热情的研究状态。
教师可以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老爷爷攀登天都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想象思考题,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教学实录中,教师通过引读课文、观察课件画面和语言描述相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
教师还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从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这样的开讲紧扣课题,承前启后,显得较为干净利落。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小妹妹下定决心的变化,并加强表达力。
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下定决心爬上去。
学生们通过理解“奋力”、“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等词语的意思,深入理解小妹妹的爬山过程。
他们通过试读和讨论,加深了对语言内涵的理解,提高了深究语言的能力。
老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来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这段讲述了小妹妹奋力攀登峰顶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教学设计说明】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序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学生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 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
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这是扶,实际上是学生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这是放,实际上是让学生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 在前两步基础上,学生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⑴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⑵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 ⑶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
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 再让学生自读,找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 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样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在学生活动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全班学习这一形式,而是以个体的独立学习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学生们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3、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学生们可以凭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爷爷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认识,在自己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来。
而且如前所述,老爷爷在小妹妹的鼓舞下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又正是体会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一个方面,因此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
设计了一组想象思考题:⑴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⑵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⑶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实录与评析】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爬天都峰。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
其中一个是:天都峰有多高,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已经解答了。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请翻开书,一起读课文的第2 自然段。
(生齐读第2 自然段。
)师:读得好。
(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天都峰真高啊! 峰顶在云彩上面哩! 天都峰真陡啊! 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通过引读课文、观察课件画面和教师语言描述相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
这样的开讲紧扣课题,承前启后,显得较为干净利落。
)师:但是,小妹妹、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同学们,上节课你们还提出了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爬上天都峰的呢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也是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
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 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生自由读,师巡视检查。
)(简洁的过渡性谈话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学生质疑中提出的关键问题,顺势揭示本课时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又从问题自然引入具体语言文字,切入简捷,起点恰当,内容具体。
)师:小妹妹说了什么?(指名读小妹妹的话。
)师:好,请坐。
小妹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小妹妹的话。
)师: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说。
生:是因为她爬上的时候,她⋯⋯师:她怎么样啊?(再提示学生联系写天都峰“陡”的语句去深入体会小妹妹的感受,切实、具体、全面,使学生的体会自然、贴切。
)师:来到天都峰脚下,小妹妹犹豫了。
那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生: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她应该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
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应该鼓起勇气来爬上天都峰。
师: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小妹妹。
她还会怎么想呢? 生:小妹妹看见老爷爷,是这样想的,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啊!师:她感到怎么样啊? 生:她感到心里就不怎么害怕了。
老爷爷那么大年纪,还来爬,自己那么活跃,怎么没有胆量爬呢?师:说得真好! 对,老爷爷不怕,小妹妹也不怕! 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你读。
生:我从“比我爷爷还大哩”这里看出来这个老爷爷比她爷爷还大。
师:还从哪儿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我从“白发苍苍”看出来老爷爷的年纪很大。
(组织交流讨论时,教师既能及时肯定学生正确的答案,又不断要求找出“是从哪儿看出”的,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落实到了语言文字上。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齐读相关句子。
)(通过读表现理解,增强体会,不失为较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好办法。
)师: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生:我是从“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 '”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你真会读书。
这是她发现的,你又从哪儿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请你读。
生:我还从“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这里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同学们会学习。
你们又从哪儿看出小妹妹这时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生:我是从“我不再犹豫”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完整,好吗?(生读句子,师相机板书:不再犹豫。
)师:请你们通过读让老师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犹豫了。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下定了决心,应该读得再坚决一点儿,再读一次。
(生再读相关句子。
)(这段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体会思想变化,突现出语言内涵,达到深入理解,训练了学生深究语言的能力。
)师: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爬天都峰。
她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在书中去找答案。
你来说。
生:她是奋力向峰顶爬去。
(板书:奋力。
)师:“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师:拿定主意是不再犹豫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想想“奋力” 是什么意思。
你说。
生: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
师: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体出了全身的力气呢自己试一试。
(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读。
(生齐读。
)师:我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呢往下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攀着铁链上”。
“攀着”是什么意思? 生:“攀着”就是紧紧抓住东西使劲爬上去。
师:那“攀着铁链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铁链往上爬。
师:理解得好! 那“攀着铁链上”怎么读。
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攀着铁链上”。
)师:是使劲儿抓住铁链往上爬。
再用点儿力,读。
(生再读。
)师:读得好。
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她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铁链往上爬请你说。
生:因为天都峰很陡,如果不紧紧抓住铁链上,就会掉下来。
师:说得好! 她联系了天都峰的陡来考虑。
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紧铁链,她会摔下来的。
师:那“攀着铁链上”该怎么读,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险啊! 再读“攀着铁链上”。
(生再读。
)师:读得好! 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真有力气! 那“手脚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说。
生:“手脚并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师:说得对! 小妹妹为什么要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生:因为她不手和脚一起用,她就会摔下来。
这样比较安全。
师:这是你的理解。
还有吗?生:因为如果她用两只脚走的话,有时候脚会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话就比较省力。
师:有感受。
你还怎么想联系天都峰又高又陡来想想。
生:因为天都峰那儿铁链是直下来的,不“手脚并用向上爬”,只用脚爬,是爬不成的。
师:噢,有道理。
那我们来读“手脚并用向上爬”。
(生齐读。
)师:读得好。
小妹妹就是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
(板书:奋力攀登)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第6 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多好啊! 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第6 自然段。
)师:小妹妹就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
下面,老师接着念,同学们看到第7 自然段,请注意听:“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你发现老师念的和书上有什么不同生:老师少念了个“终于”。
师: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试读体会。
)(教师有意读掉“终于”,让学生去发现,进而体会句子中“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把听力的训练与语感的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他们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师:理解得好! 还有吗?生:我体会到他们爬呀爬,最后终于爬上了峰顶,他们感到无比的喜悦!师:这个词用得好! 那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吗?(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师:读得多好啊! 同学们,拿起书,一起读。
(生齐读。
)师: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峰顶一样。
请大家再读一读。
好多小脸儿都笑起来了,多可爱啊!(生齐读。
)(对“小妹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教师启发学生紧紧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从抽象的“奋力”,到具体的“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再到“终于”包含的艰辛与喜悦,有词句意思的理解与指导,有读的训练,有情境、形象的想象,有情感体验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