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前5大征兆
快医科普:身体出现这些情况,暗示你正在向猝死的边缘靠近

身体出现这些情况,暗示你正在向猝死的边缘靠近妈妈:你最近要多注意身体啊?少加点班,要是身体不舒服要去医院看看。
小高:我知道了,妈你咋突然说这些?妈妈:唉,你不知道,最近邻居家你李叔突然去世了,他才44岁啊。
小高:啊,怎么这么突然?妈妈:我听你王姨说他患有高血压,最近加班比较多,压力比较大,睡了一晚第二天他家人就发现他断气了。
后来尸检说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猝死。
近几年来,猝死类的新闻屡见不鲜。
回顾猝死事件发现,不少公众人物如高秀敏、古月、马季等都因猝死离世。
为什么会发生猝死、有没有什么征兆、如何预防猝死?今天,快医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希望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为什么会猝死?心源性猝死是导致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而冠心病,则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甚至远远超过癌症。
患者病发时会出现心律不齐,心脏突然跳得过快、收缩过速,从而导致输出血液不足,令脑部和身体其他器官缺氧,心脏同时因停顿而死亡。
遗憾的是,即便很多人很早就被确诊为冠心病,但却并不注意自身健康,如果得了冠心病,你还保留一些生活中的坏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坏习惯很有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猝死虽然事发突然,实际也是有迹可循的,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细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就能从中找到踪迹,那么身体都会有哪些征兆提醒着猝死即将到来呢?警惕身体六大不适!1.胸闷气短如果胸部出现了闷胀感,总是感觉自己透不过气、呼吸也不顺畅,并且还伴随有憋气、口唇发紫、血压下降等情况,就需要警惕是肺栓塞了。
肺栓塞如果不进行治疗,就有发生猝死的可能。
另外,冠心病也会有胸闷的现象,如果冠状动脉硬化,心脏血管随时都可能破裂,出现急性的猝死。
2.心里发慌日常生活中,总是感觉心里发慌,这往往也是猝死之前的征兆。
如果心率异常现象比较频繁,而且还越来越严重的话,就可能会发生房颤,引发猝死。
3.心跳加快和晕厥正常人心跳次数是每分钟50-60次,当心脏跳动过快,超过100次/分钟,以及更高的时候,就是心律失常。
猝死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指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 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正常动 脉壁的分离,破裂后可导致猝死。 猝死机制:多因夹层动脉瘤向外膜 破裂引起心包填塞、血胸、纵隔血 肿或出血性休克。
肺栓塞
来自下肢静脉、盆腔静脉、右心的 血栓可随血流到达肺脏栓塞于肺动 脉主干或其分支,如果支气管动脉 的侧支循环不能发挥代偿作用则阻 塞动脉所支配的肺组织会发生出血 性梗死,当栓子阻塞多数肺动脉分 支后可引起严重的心肺反应,甚至 造成猝死。
医生
心肺复苏机接替徒手胸外按压
护士B
准备心肺复苏机
护士A
呼吸球囊面罩 行人工呼吸 (8-10次/分)
每2分钟检查心律,如有室颤继续除颤一次 (能量选择同前) 除颤后继续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机持续 胸外按压
医生
准备气管插管
护士B
准备气管插管箱 及呼吸机
护士A
呼吸球囊面罩 行人工呼吸 (8-10次/分)
过程重于结果
我们的努力也许不能避免猝死的发 生,但我们对各种危重病的警惕意 识和常规筛查,可以减少医疗纠纷 的发生。
面对猝死,我们应该怎么做? 了解不典型心脏、血管疾病的特点,重视不典型 心脏、血管疾病的排查。 各专科医生除了对病人完成本专业的诊疗外,有 责任、有义务力所能及地找出病人体内潜伏的炸 弹(主要是心脏及血管),无论病人是否有这些 疾病的症状。
无痛性夹层的诊断对于我们说是一个挑战 至今, 对于无痛性主动脉夹层的机理还没有一 个合理的解释
无痛性主动脉夹层
无痛性夹层的病例通常伴随有一系 列的神经或心血管症状或体征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 不能行走、间歇 性双下肢麻痹、进展性运动和感觉缺 失、单侧下肢麻木、声音嘶哑等 心血管系统表现差异较大, 有晕厥、 继发于主动脉瓣反流的呼吸困难、上 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百度知道精彩问答推荐

猝死是怎么回事儿?[1]2011年6月30日 4:23猝死是怎么回事儿?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2011-6-30 04:23提问者:7快乐女孩最佳答案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
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更准确的解释则是:器官不堪负荷而身亡的,都称之为猝死。
但这也器官坏死不一样,坏死一般是伤病造成的,而猝死则是由于使用强度过强造成的,就像电脑一次性使用过度会死机一样。
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①心音消失;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⑤昏迷;⑥瞳孔散大。
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室颤、窦性静止及心脏电机械分离。
回答者:_ExcLaMaTiOn 6-19 21:31更多内容>> [2]发生猝死前有没有什么征兆?[3]2012年4月15日 22:46发生猝死前有没有什么征兆?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2012-4-15 22:46提问者:匿名最佳答案相当一部分的猝死,这些病人在他猝死之前是有症状的,也有一些是没有丝毫症状,突然一发作,第一个表现就是猝死。
比如说有一些心律失常性的猝死,跟他先天遗传有关系的,跟他基因有关系。
这些病人常常是突然发生,尤其是在夜间发生。
我接触过几个病人都是引起了当地的恐慌,当时这一家子,一个一个的相继死去,比如说一家子有6个兄弟,突然老三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好好的,本来一点反映都没有,第二早上一醒发现老三没了,过了两个月老二没了,又过了两个月第五没了,而且死的都是男性,在当地就引起恐慌,就说他们家是不是闹鬼了,还是有什么原因,还请了巫师,也没有用,还是陆续的死去,一做心电图就证实它是一种特殊的心脏疾病,跟遗传有关系的,那个病人是Brugada综合征,这个最早在美洲发现的,报道了4例,后来在东南亚这一带报道越来越多,像日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还是我们中国,报道越来越多,很多病人都是男性病人,常常在夜间突然一下就死掉了,有些家里面很迷信,说这个病只找男人,所以家里有猝死人的,整个家族的男性都很恐慌,有很多人晚上睡觉都穿上女人的衣服,甚至抹上口红,即使这样也挽救不了他的生命,这种病人不是完全不能避免,他的发生是跟恶性生理失常有关系,一发病没有任何征兆,几分钟之内就没有了,所以有些病是没有先兆的。
医学宣告死亡的标准

医学宣告死亡的标准
医学宣告死亡的标准通常基于特定的医学指标和诊断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因国家、地区和医疗机构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遵循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
以下是常见的医学宣告死亡的标准:
1. 心脏停跳(心脏死亡):心脏停止跳动是医学上最常见的宣告死亡的标准。
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ECG)监测患者的心脏活动,如果心电图显示没有有效的心跳,则可以宣告心脏死亡。
2. 停止呼吸:呼吸停止也是一个重要的死亡标准。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果长时间内没有呼吸,则可以宣告呼吸死亡。
3. 脑死亡:脑死亡是指脑部所有功能完全丧失,包括大脑和脑干。
脑死亡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测试,以确认没有任何脑部功能。
4. 瞳孔固定和散大: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瞳孔,如果瞳孔没有对光反应且固定不动,则可能是死亡的表现之一。
5. 没有脉搏: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脉搏情况,如果没有任何脉搏,则可能是死亡的表现。
需要强调的是,医学宣告死亡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医疗团队进行,且遵循特定的医疗准则和法规。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检查以确保准确性,特别是在涉及器官捐赠或法律程序时。
不同国家和地区还可能对死亡宣告有特定的法律要求和程序。
心源性猝死有哪些典型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心源性猝死有哪些典型症状?
导语:心源性猝死虽然发生得很突然,但一些猝死病例其实在病发前还是有一些征兆的,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近年来,名人猝死事件时有发生,香港着名作家、商界奇才冯两努、着名导演谢晋临床资料显示,近年来包括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在内的心脏重症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呈明显增多趋势,且患病人群也由过去的老年人发展到目前的中青年人,有些年轻的心梗病人甚至只有20来岁。
专家表示,其实,猝死的发生绝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存在相关原因和先兆。
现先兆赶快就医
心源性猝死这个魔鬼再次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这次被吞噬的是着名导演谢晋。
在此之前,足球教练王洪礼、表演艺术家侯耀文、相声大师马季、小品演员高秀敏等名人都是因为心源性猝死而辞世。
心源性猝死就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但是它的发生并非毫无预兆,发生后如能迅速施救,也并非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对抗可怕的心源性猝死,每个人都应该牢牢记住下面几条“生命密码”。
一旦发生胸部憋闷、疼痛、心悸、喘不上气来的症状时,千万别犹豫,赶快去医院求助。
当然,更多的时候可能只是虚惊一场,但可怕的心源性猝死容不得一点儿侥幸心理。
心源性猝死虽然发生得很突然,但一些猝死病例其实在病发前还是有一些征兆的,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心源性猝死发生前往往有一些典型表现,如:喘不上气;心悸(脉搏反常、心跳加快);胸前区有压榨性疼痛感;脖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勒着;虽然无牙病却感到牙痛;肋骨下疼痛;左胸部疼痛;眼花;出冷汗和失神。
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尽快到医院了,做个心电图就能尽快发现是否有潜在威胁。
猝死的前兆身体会发出这五大信号

猝死的前兆身体会发出这五大信号
我们知道,很多猝死都是由冠心病引起的。
而冠心病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胸部疼痛。
这种疼痛的面积比较大,甚至自己也说不清具体的位置,就是闷痛。
这里的大量出汗,指的是没有做什么事,却无缘无故的大量出汗,运动后的出汗不算
在内。
在心脏病发作前,整个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比正常状态,出更多汗。
大家应该都熟悉,电视剧里心脏病发作时,患者捂着胸口,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不只是肺部疾病,会导致呼吸困难。
心脏病同样能导致呼吸困难。
因为心脏病会让血液里的氧气变少,达不到正常所需,人体缺氧,就会感觉来不及喘气,呼吸困难。
有些猝死,是由于过度加班、劳累导致,也被人称为过劳死。
但是这里说的极度疲劳,是指已经休息过,既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又没有生病,还是
感觉非常非常累,完全没有力气。
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警惕了。
在没有胃病的前提下,无缘无故地胃痛,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引发的胃部疼痛。
这种胃痛并不会一直持续,而是反复发作。
如果服用了平时缓解胃痛的药物,没过多久就复发,就要考虑是心脏出了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死亡前的迹象

死亡前的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无法避免地都会面临生命的终点。
而在死亡降临之前,身体和心灵往往会给我们一些迹象,透露出死亡即将到来的信号。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死亡前迹象,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生命的终极阶段。
1. 身体虚弱在临近死亡的日子里,患者通常会感到身体的虚弱。
这可能是因为器官功能开始衰竭,能量逐渐耗尽,导致体力和免疫力削弱。
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乏力,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
他们的身体会变得非常脆弱,连最轻微的活动都会感到吃力。
2. 心理变化除了身体上的变化,死亡前的人往往会出现心理上的变化。
他们可能会变得消沉、孤独和情绪低落。
这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对未知的未来感到恐惧和不安。
同时,他们也会面临与亲人朋友分离的痛苦,这可能导致情绪的起伏和不稳定。
3.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常见的死亡前迹象之一。
当疾病或身体衰竭时,患者的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感到喘不过气来,需要借助呼吸机等辅助设备来帮助呼吸。
呼吸困难可能会导致气短、心悸和焦虑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适。
4. 面色苍白在接近死亡时,患者的面色常常会变得苍白。
这是因为血液循环减弱,氧气供应不足导致。
面色苍白可能会伴随着皮肤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给患者和他们的亲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5. 谵妄和幻觉在死亡前的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谵妄和幻觉。
他们可能会迷失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无法分辨现实和虚构。
这可能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或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大脑功能受损所致。
谵妄和幻觉给患者和照顾者带来了额外的困扰和负担。
6. 食欲减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往往会失去对食物的兴趣和欲望。
由于身体虚弱和器官功能衰竭,他们可能会感到厌食、吃不下东西。
这是身体逐渐放弃摄取营养的信号,也是生命即将结束的征兆之一。
7. 意识模糊随着死亡的临近,患者的意识可能会变得模糊和混乱。
他们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甚至可能会丧失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猝死有哪些前兆

猝死有以下前兆:
1.胸痛:胸痛是猝死的明显标志,约有一半的人在猝死前出现过胸
痛症状,并伴有呼吸急促。
2.嗓子发紧:患者有嗓子发紧的症状,此外还有肩颈部或手臂疼痛,
或者没有胃病却胃痛等等。
3.心慌或晕厥:心脏病发作前数周或数月,患者会不定期突然发生
心脏不规律的跳动,多会感到心慌。
还有的患者则表现为心跳过缓甚至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
4.疲惫不堪:不明原因就感觉疲惫不堪,同时,伴有胸闷或水肿等
其它症状。
5.失眠且惊醒: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冠状动脉猝死风险。
如睡眠
中被憋醒,或患有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会增加夜间猝死风险。
6.长期性反复性过度出汗: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突然大汗淋漓,是
心脏病发作前释放的一个信号。
猝死前,身体有哪些预警信号

猝死前,身体有哪些预警信号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新技术》
【年(卷),期】2022()9
【摘要】很多人认为猝死毫无征兆,其实不然。
猝死的患者通常在此前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身体超负荷。
所以,其实猝死并不是一瞬间的事。
那么,猝死的预警信号有哪些?该如何预防猝死?什么是猝死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就是猝死。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常常是因为维持生命的最关键器官——心、脑、肺出了问题。
【总页数】2页(P72-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身体的十四个危险预警信号
2.身体疾病预警信号
3.专家介绍如何辨别身体大病预警信号
4.千万别忽视身体的预警信号
5.疼痛是身体的预警信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猝死前的征兆和挽救方法

猝死前的征兆和挽救方法猝死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意外的死亡事件,通常发生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
然而,实际上,在猝死发生之前,往往存在一些征兆,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征兆,因此无法及时采取挽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猝死前常见的征兆以及相应的挽救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及时发现并避免猝死的发生。
猝死前的征兆:1. 呼吸困难,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甚至无法正常呼吸,这可能是心脏病、肺部疾病等问题的征兆。
2. 胸痛,突然出现剧烈的胸痛,可能是心脏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前兆。
3. 意识丧失,突然昏倒、意识丧失,可能是心脏骤停、脑血管意外等问题的表现。
4. 心悸,突然出现心悸、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等情况,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
5. 头晕,突然出现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等情况,可能是脑血管意外、心脏问题等引起的。
挽救方法:1. 及时呼救,一旦发现上述征兆,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2.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病人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为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争取时间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用于心跳骤停患者的紧急救护设备,应尽快使用AED进行除颤。
4. 保持患者通畅呼吸道,对于呼吸困难、突然昏倒的患者,应将其放置在安全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窒息。
5. 避免恐慌,在发现猝死征兆时,周围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总之,猝死是一种突发的危险情况,但在猝死发生之前往往存在一些征兆。
因此,了解并及时发现这些征兆,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所述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高公众对猝死的认识,及时采取行动,减少猝死事件的发生。
猝死前6大征兆,千万要留意

猝死前6大征兆,千万要留意□荆州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 敏突然的死亡,目前定义为急性症状的发生、即刻或24小时内发生的死亡。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41.8例。
也就是说,每天有近1500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据相关研究显示,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职业。
如工作压力大的企业老总、演员、教师等都是易发病人群,尤其是35~60岁的城市“三高”男性。
糖尿病、肥胖、吸烟、高尿酸、体力活动少以及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的人群,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
2.季节。
盛夏由于天气闷热,人们出汗增多,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栓塞而诱发猝死。
冬季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体内儿茶酚胺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猝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不少公众人物如演员高秀敏、古月、马季等都因猝死离世。
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或急性心衰。
其中,冠心病导致的猝死可占八成。
另外,一些脑血管疾病也会引发猝死。
猝死虽然事发突然,实际也是有迹可循的。
高压职业人群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包括两个概念:一是心源性;二是猝死。
心源性指的是心脏疾病,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急性心梗、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在过度劳累等的诱因下发生。
猝死是健康生活·身边的医学家庭医药 2021.0160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5.不明原因的疲乏。
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

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每年我们身边都有不少的患者因为猝死而失去宝贵的生命,其实只要在患者发生猝死时及时救治是有希望抢救过来的。
那么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呢?文章目录一、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1、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1.1、用力叩击胸部位置如果患者出现昏迷状态,要将患者放置在柔软的地面上,颈部上抬,头轻轻后仰,促进气道的流畅,帮助患者的呼吸。
然后用力握紧拳头,对准患者胸部位置,进行短暂而有力的叩击。
如果没有效果,可反复进行,避免出现室速、室颤等现象,帮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1.2、做全外心脏按压将左手放置在患者胸骨下1/3处,然后右手按压在左手的上方,每分钟一百次左右的速度,适当用力按压心脏,使胸廓能进行上下活动,将心脏里的含氧量输送到动脉血管中,让心脏和大脑得到血液的供应。
1.3、人工口对口呼吸出现猝死的症状时,患者处于昏迷的状态,会引发心脏停止的现象,容易引起缺氧,出现生命危险。
这个时候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鼻孔捏住,然后推开下颌,让患者的口始终处于张开的状态。
急救者用力吸气,将气吹入患者的口中,反复进行,避免患者出现缺氧而死的现象。
2、遇到猝死如何自救主动的咳嗽,是一种简便易行、迅速有效的心脏意外和晕厥的自救术。
在美国,许多医院的心脏病人监护病房,病人都要首先接受一种咳嗽自救训练和告诫,以便在心脏发生意外来不及呼救或医务人员未来得及抢救时,作为一种应急的复苏自救术。
咳嗽,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心血管意外的自救术呢?老年人和心血管病人猝不及防的死亡中,50%至70%缘于心脏的意外,其中半数以上在发病后半小时内死亡。
这种猝死,多在心脏生物电活动紊乱,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脏停跳时发生。
这种没有预兆在瞬间发生的意外,也就是几分钟时间的事,除非佩带有自动除颤起搏器,病人多半是凶多吉少,且难以复苏。
在这极短的时间内,病人常无力呼吸或求助。
最可行、有效、迅速和可能做到的救护措施,也就是大力咳嗽几声。
老人临终时的五个征兆

老人临终时的五个征兆
老人临终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征兆,以下是五个常见的征兆:
1. 身体虚弱:临终的老人往往会感到身体非常虚弱,无力行动,甚至无法坐起或站立。
2. 意识模糊:老人在临终前常常会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迷糊、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3. 食欲减退:临终的老人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可能会拒绝进食或只能摄入少量食物。
4. 呼吸困难:老人临终时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喘或呼吸困难等情况。
5. 意愿消失:临终的老人往往会逐渐失去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包括与亲人、朋友的交流,以及对生活中的事物的关注和关心。
这些征兆可能会因人而异,而且并不是每个老人都会出现所有的征兆。
如果家人发现老人出现上述征兆,应尽快与医生进行沟通,以便提供合适的护理和支持。
猝死前的5大细微征兆

猝死前的5大细微征兆揭秘猝死前的5大细微征兆导语:近来,和猝死相关的消息频出,且猝死事件不胜枚举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那么,到底哪些人容易猝死?猝死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在危险来临前,有没有征兆呢?今天我们将逐一为您解答。
一、猝死更易找上年轻人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
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健康状况,有点儿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征兆1、疼痛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
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征兆2、潜在病因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
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
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征兆3、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4、重度的血压升高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5、胸痛大家都知道,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
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
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
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二、恶性心律失常如何急救说来让人沮丧,还有一种心源性猝死是由于恶性心率失常造成的心率紊乱,发病时,没有疼痛的感觉,更加让人猝不及防。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心脏跳动突然紊乱,导致其没能有效地射血,进而打断脑供血,以致所有的器官供应被打断,包括心脏自身。
猝死前的征兆

主讲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宋庆桥2014年6月30日《生命时报》(2014年08月01日第21 版)E-mail 文化传播网背景音乐南无阿弥陀李娜近来,和猝死相关的消息频出,从年初小马奔腾老总猝死,到上月乌鲁木齐一位公交车司机永远倒在了方向盘上,猝死事件不胜枚举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那么,到底哪些人容易猝死?猝死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在危险来临前,有没有征兆呢?今天我们将逐一为您解答。
八成猝死源于心脏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的为猝死,而多数学者主张,将发病1小时以内的死亡定义为猝死。
许多疾病、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造成猝死,而其中80%~90%的猝死源于心脏的毛病,我们称其为心源性猝死。
在心源性猝死中,有一多半是冠心病导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大血管堵塞。
它会造成整个心脏急性大面积缺血、坏死,然后心脏马上会停止泵血,导致死亡。
除了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率失常、重症心肌炎等,都是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而心脏以外的肺梗死,也是一个恶性的致死病因。
猝死更易找上年轻人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
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健康状况,有点儿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
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
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
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运动猝死前的征兆

运动猝死前的征兆近年来,猝死已经继自杀之后,成为大学生的第二大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通常人们认为猝死是因为现在大学生的不规律生活习惯并且缺少运动,通宵娱乐、熬夜上网,还有饮酒、吸烟等不良行为已成为普遍现象。
其实除了这些原因,运动中猝死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前几天,同济大学一名大一新生在打篮球时不幸猝死。
人们习惯性的认为运动是好事,可以让身体更健康,却很少去了解自己的身体。
有没有慢性疾病或者先天疾病,身体能承受多大强度的运动几乎一无所知。
运动猝死主要有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当中最为常见的猝死病因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力衰竭;脑源性导致的运动性猝死主要包括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硬化等原因。
运动猝死虽然没有运动损伤那样高的发生频率,但是它发生的突然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要远超过运动性损伤。
下图为部分高校发生的运动猝死事件。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心源性猝死在运动猝死中所占比列最大,其次就是脑源性猝死。
热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或比赛,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中暑,甚至死亡。
学生运动猝死的特点1.运动猝死发生的季节和时间节律主要为春秋两季和下午,这可能与大学学制有关,春秋两季初期正值学校开学之际,大学生又开始参加体育比赛,然而由于寒暑假期缺乏体育运动,此时机体还不能完全适应高强度、对抗激烈的体育比赛,容易出现运动猝死;2.运动猝死的案例中女性比率要比男性低,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的概率为百万分之1.2到1.5,其中97%为男性。
运动员的比例更高。
而在我国大众健身运动人群中,猝死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群。
3.心理应激的影响较大。
有几例运动猝死事件发生在体育加试或者测试中,运动量并不大,可能与当时的考试压力过大有关;还有一例是在篮球运动结束后打牌兴奋过度而死。
4.我国运动猝死年龄的峰值在20岁左右,比国外猝死的高危年龄40-50岁要低很多。
5.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易发月份依次为3月、11月、7月、4月、10月和12月。
老年人猝死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猝死原因有哪些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疾病,主要以老年人群居多,那么老年人猝死病因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引起猝死的原因,欢迎阅读。
引起猝死的原因老年人猝死以缺血性心脏病居多数,高血压的左心室肥厚,也是老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
猝死老年人中,多数存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老年人猝死的病理生理1、冠状动脉痉挛:致局部心肌灌流急剧降低,严重时引起猝死。
2、冠脉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和附壁血栓形成,是促发猝死的重要机制。
3、血小板功能变化:活化的血小板释放若干血管活性物质,加重心肌缺血。
4、心电不稳:心肌缺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
猝死来临有哪些预警猝死这个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见诸报端,各大媒体也都时有报道。
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但是猝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却依然让人们痛不堪言。
据央视新闻,9日凌晨,首届青运会游泳双料冠军庆文怡于国家队宿舍中猝死。
据透露,庆文怡在上月28日和全体队员统一进行的身体检查中,一切指标正常。
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没日没夜的工作,长期的加班,再加上无规律的生活节奏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猝死。
猝死有哪些提前预警?猝死的症状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1、心音消失;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3、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5、昏迷;6、瞳孔散大。
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室颤、窦性静止及心脏电机械分离。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所致的死亡,死者生前可以是健康人,或患有某种疾病,但病情一般较稳定或正在康复之中。
猝死之前有征兆:多份调查资料表明,在所有自然死亡人群中,猝死者占10%~30%。
从表面上看,猝死发生突然,但实际上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无声无息,在猝死前还是可以观察到一些征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猝死前5大征兆
近来,和猝死相关的消息频出,且猝死事件不胜枚举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那么,到底哪些人容易猝死?猝死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在危险来临前,有没有征兆呢?今天我们将逐一为您解答。
猝死前5大征兆
一、猝死更易找上年轻人
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
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健康状况,有点儿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征兆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
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征兆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
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
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征兆3、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4、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5、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
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
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
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二、恶性心律失常如何急救
说来让人沮丧,还有一种心源性猝死是由于恶性心率失常造成的心率紊乱,发病时,没有疼痛的感觉,更加让人猝不及防。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心脏跳动突然紊乱,导致其没能有效地射血,进而打断脑供血,以致所有的器官供应被打断,包括心脏自身。
如果救助不及时,人马上就会不行了。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救治的时候提出一个观念,叫尽早除颤。
一些公共场所装有自动除颤器,无论是不是专业人员,只要按照说明使用就能自动除颤。
我们认为,对于可能猝死的病人,盲目除颤也是有价值的,是可能被救活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来不及感到疼痛,大血管的根部突然一下就堵塞了,还没来得及感到疼痛,人就不行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基础病史的人群中。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没有机会抓住发病的征兆呢?这涉及到一些非典型的发病表现。
在临床上,有的人可能有左肩背、后背疼痛,有的人牙疼,还有的人出现胃疼、恶心、呕吐、憋气、疲倦等症状。
我们在急诊室或相关科室,比如消化科、口腔科,看到一些可疑的情况都会让病人做个心电图,甚至要让心内科会诊鉴别一下。
三、中药有助预防猝死
我们常说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除了基因、性别、年龄这些不能改变的因素外,还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生活习惯(如吸烟)、体重、运动等,这些是我们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
中医能使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平稳,并起到控制的作用,此外,还有防止发生相关并发症的作用。
有些病人血管病变复杂、心功能、肾功能不好,手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既做不了支架,也做不了搭桥,丧失手术机会。
对于这类患者,在西药的二级预防基础上,通过中药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当冠心病处于临界病变,甚至于微小血管的病变时,通过中药干预,对改善病症的作用也很明显。
比如一个中等程度的狭窄,不一定要马上放支架,如果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心绞痛,而且又没有发生心梗的风险,我们基本上就可以不放,通过中药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