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合集下载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稳定土基层是一种新型的基础建设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是将水泥混合到土壤中,以改善其物理、力学、化学等性质,在工业、道路、桥梁等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定义、特点、应用及优势等方面。

一、定义水泥稳定土基层是一种利用水泥改善土壤力学性能的新型构造材料。

它是一种通过水泥与土壤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土壤的颗粒间形成网络状结构,增强土壤的压实度、稳定性和抗压强度的土工材料。

二、特点1.技术先进、施工方便: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简单、快捷,与传统的路面铺装工艺相比,其优点在于其对环境污染小、快捷、节约人力、具有抗水侵蚀、防止塌陷及抗自然灾害的条件。

施工条件简便,可以在原地进行调制和施工,而无需过多搬运原材料。

2. 抗冲刷、耐水性强:水泥和土壤的黏合作用使得稳定层在受到水流冲刷的时候不易受到破坏,因此具有较好的抗冲刷和耐水性能,适用于一些需要防水、防冲洗、防沉积的工程项目。

3. 强度高、耐久性佳: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强度比传统土路面更高,可以大大增加路面承载力和使用寿命,并且不易受到自然因素,如雨水、风力、温度等影响,耐久性较高。

4.资源利用充分,环保: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原材料存在于地球上的很多地方,易于获取,使得其构建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同时,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中,其工艺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因此具有环保优势。

三、应用水泥稳定土基层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工业场所等建设项目。

在公路、城市道路等建设中,水泥稳定土基层可替代经济落后的传统破碎石层和玛瑙石层,具有强度大、厚度小、粘结性强、压实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在机场的道面结构中,水泥稳定土基层可作为道面结构的下层,并且可通过做加强实验的方法,调整其强度和厚度,使其成为较为理想的机场道面结构设计。

在工业场所建设中,水泥稳定土基层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工厂、仓库、海岸码头和运输基地等重要场所建设。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汇总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汇总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下承层已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当下承层为新施工的水稳或石灰土层时,应确保其养护期在7d以上。

路肩填土、中央分隔带填土已完成。

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湿润。

相关地下管道的预埋及回填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配合比,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量。

施工前进行100~200m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效果、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2)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的不均匀系数不得小于5,宜大于10。

(2)土中小于0.6mm颗粒的含量应小于30%。

(3)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

(4)稳定土的颗粒范围和技术指标宜符合下表规定。

表10.2.1水泥稳定土类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项目通过质量百分率(%)底基层基层次干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筛孔尺寸(mm)53 100 ———37.5 —100 100 90 —31.5 —90~100 90~100 —100 26.5 ———66~100 90~100 19 —67~90 67~90 54~100 72~89 9.5 ——45~68 39~100 47~67 4.75 50~100 50~100 29~50 28~84 29~49 2.36 ——18~38 20~70 17~35 1.18 ———14~57 —0.60 17~100 17~100 8~22 8~47 8~22 0.075 0~50 0~30②0~7 0~30 0~7①0.002 0~30 ———液限(%)———﹤28塑性指数———﹤9 注:A.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得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7%;B.当用中粒土、粗粒土作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底基层时,颗粒组成范围宜采用作次干路基层的组成。

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是指利用水泥作为稳定剂对土壤进行处理和加固的工程。

水泥稳定土基层广泛应用于道路、铁路、机场跑道等工程中,可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因土壤松散而引起的沉降和变形。

下面将从施工和设计两个方面介绍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的方案。

一、施工方案:1.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了解土壤的性质、含水量、承载能力等信息,确定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

2.土壤筛分:将原土进行筛分,分离出符合要求的黏性土和粉土,并对其进行单独储存。

3.砂石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砂石与黏性土、粉土的配合比例,保证基层的密实性和强度。

4.加水与拌和:在搅拌器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将水泥均匀撒入,并将黏性土、粉土和砂石进行均匀混合,保证每一粒土壤都与水泥均匀接触。

5.整地与压实:在混合均匀后的土壤中进行整地,将其均匀铺于基底上,并使用碾压机进行压实,确保基层的均匀密实。

6.养护:施工后的基层需要进行养护,对其进行喷水降温,防止过早干燥和龟裂。

二、设计方案:1.稳定剂用量:根据土壤的特性和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的添加量,一般建议添加量为土壤干重的4-12%。

2.K值:选择适合的K值,能够控制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强度和抗冻性,一般取值范围为0.7-1.23.设计荷载:确定设计荷载大小,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厚度和强度,保证基层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4.施工顺序: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工期,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基层的连续施工和质量控制。

5.施工条件: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确定施工的最佳时间和控制要求,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6.监控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对土壤和水泥的配比、搅拌时间、施工布局等进行检测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

水泥稳定类基层

水泥稳定类基层

浅述水泥稳定类基层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1水泥稳定类基层概述在经过筛选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当水泥、水或碎石,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称水泥稳定类基层。

水泥稳定类基层属半刚性基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力学强度、水稳性和抗冻性。

其初期强度较高,且随龄期增长而增强,应用范围很广。

近年来在我省一些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土常用于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在保证路面使用品质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水泥稳定类基层开裂的危害2.1基层开裂会影响其整体性、力学强度、水稳性和抗冻性。

2.2基层开裂会形成反射裂缝,致使上层的沥青砼路面开裂、砼路面和硬路肩断板。

2.3基层裂缝会向下或向上扩展而使裂缝贯穿,一旦表面水由裂缝透入,易产生冲刷唧浆现象进而使裂缝下陷和路面变形。

3水泥稳定类基层开裂的原因3.1荷载型基层开裂的原因荷载型开裂是因为基层承载能力下降、强度不足以承担车辆荷载或者反复循环荷载作用引起的疲劳所致。

由于路面结构设计和配合比不当、拌合不均匀或施工质量低劣,或者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半刚性基层在反复的交通荷载下,其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断裂。

开裂首先在基层的底面发生,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裂缝逐渐向上扩展至表面;也可能因为下层开裂造成顶面应力集中而引起开裂、或上下同时延伸而开裂。

3.2非荷载型基层开裂的原因非荷载型基层开裂通常由温缩或干缩引起,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基层铺筑后,未及时按规范进行养生或由于未及时铺筑沥青或砼面层,使基层长期暴露,在降温和水分蒸发联合作用下而开裂;也可能在铺筑沥青或砼面层后,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骤变,当基层内的日温差超过某一范围,致使其温度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而开裂。

后者一般发生在沥青或砼面层相对较薄且温差较大的地区。

裂缝一般较规则,其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和材料的抗裂性能。

间距短的可能为3-10m,长的可达100m,甚至更长。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水泥稳定土是一种常用的基层材料,在道路、桥梁、机场等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水泥稳定土不仅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还能提高路基的耐久性和抗水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路拌法和厂拌法。

一、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路拌法)1.材料准备:(1)水泥: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规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并对水泥进行质量检验。

(2)水:选用清洁的自然水或市政自来水,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3)骨料:选择规格齐全、坚硬、韧性好的石料作为骨料。

(4)填料:选用粒径小、具有较好填充性能的细颗粒物作为填料。

(5)化学土壤稳定剂: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土壤稳定剂。

2.施工工艺标准:(1)平整路基: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基上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平整。

(2)铺设填料层:将填料均匀地铺在路基上,保证填料层高度和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3)配制水泥稳定土:按照设计配合比,将预先称量好的水泥、骨料、填料和适量的水混合均匀。

(4)路拌:将配好的水泥稳定土进行路拌,要保证均匀拌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拌和后的稳定土应为块状。

(5)铺设水泥稳定土:将路拌好的稳定土均匀地铺在填料层上,分层压实,顶部平整。

(6)压实: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压实,压实次数和压实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养护:将压实完成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养护,通常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二、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厂拌法)1.材料准备:(1)水泥: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并对水泥进行质量检验。

(2)水:使用清洁的自然水或市政自来水。

(3)骨料:使用规格齐全、质量良好的石料。

(4)填料:使用粒径小、填充性能好的细颗粒物。

(5)化学土壤稳定剂: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稳定剂。

2.施工工艺标准:(1)调配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预先称量好的水泥、骨料、填料和适量的水混合均匀。

(2)厂拌:将调配好的混合料送入厂拌机进行搅拌,要保证搅拌均匀,时间不少于3分钟。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路拌法与厂拌法)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路拌法与厂拌法)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工艺标准一、水泥稳定土的适用范围水泥稳定土可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沙、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二、基本规定《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及要求1.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文件已经会审.2.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3。

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4.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5。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15m 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二)材料准备及要求1.材料(1)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形。

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一、勘察和试验:1、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压实特性等。

2、进行试验,包括岩土工程试验室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土壤的压实特性和稳定性进行评定。

二、设计:1、根据试验结果和工程要求,确定水泥的种类和用量。

2、根据土壤类型和工程要求,设计稳定土的配合比。

三、施工准备1、准备所需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等。

2、保持施工区域干燥,确保基层施工的顺利进行。

3、准备施工机械和工具,包括挖掘机、平板夯等。

四、基层处理1、将原地土壤进行挖掘、平整和清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洁净度。

2、对基层进行压实处理,采用夯实方法,保证基层的密实度和均匀度。

五、浇筑1、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先配制好的水泥稳定土倒入到基层上。

可以采用自流或机械浇筑的方式。

2、在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水泥稳定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及时修正不足和不均匀的地方。

3、在浇筑过程中,可以进行必要的伸缩缝处理,以保证基层的稳定性。

六、养护1、浇筑完成后,进行湿养护,即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充分的浇水和保湿。

2、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要根据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3、养护期间要定期检查,及时修补和处理问题。

以上是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的基本工艺及方法。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质量,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施工中要遵守相关的工程伦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可以提高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基础工程的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

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所以在施工时应做延迟时间对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土的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两种。

1.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与石灰稳定土的施工相似,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1)准备下承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

无论底基层还是土基,都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

如底基层或土基已遭破坏,则必须作如下处理:①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③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

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④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应注意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应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以便排出路基积水。

(2)测量首先是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

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接缝;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检测一般项目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检测一般项目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检测一般项目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检测是指对路面基层使用水泥稳定土之后,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检测。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指的是将水泥加入砂土、砾石等材料中,经过混合、压实并养护形成的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和稳定性的路面基层。

一、取样1.取样点:应选择典型的、代表性的道路路段进行取样。

取样点应选在交通量较大的区域,以确保取样的道路基层同实际情况相似。

同时应注意避开已经被车辆碾压纠正过的路面。

2.取样方式:采用手动取样的方式,使用铁锹、插土器等工具将地面表层去掉后,按照不同深度进行采集土样。

3.取样要点:为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应注意控制取样的深度和位置,并保证采集到的土样完全干燥。

取样过程中应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二、密度检测1.检测仪器:使用铁锤敲打土层,根据声音判断其密度。

2.检测方法:用手轻敲路面基层,根据声音判断其密度。

音响清亮、富有弹性的声音说明路面基层密度较高,而声音低沉、沉闷反而说明其密度较低。

1.检测仪器:务必选用标准强度检测仪。

2.检测方法:使用标准强度检测仪对路面基层进行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时,应按照要求填充模具,并采用标准锤子对模具进行锤击测试,得到强度值后,重新测量模具的尺寸,计算得到路面基层的抗压强度。

1.检测仪器:使用超声波厚度计等专业仪器。

2.检测方法:将超声波厚度计等仪器靠近路面基层进行测试,记录得到基层厚度。

五、质地检测1.检测仪器:使用目视直接根据观察掌握质地。

2.检测方法:根据外表的色泽与质地分析其质地。

水泥稳定土基层颜色为浅灰色,具有较强的压实性和稳定性。

六、矿物组成检测2.检测方法:将 X 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仪器靠近路面基层进行检测,分析基层中的矿物元素成分,以确定其质量特性。

各类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各类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各类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一、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1.搅拌(1)城市道路中使用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采用搅拌厂集中拌制。

(2)集中搅拌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集料应过筛,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含水量应符合施工要求,并搅拌均匀。

③搅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水泥用量、粒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强度标准值。

④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丢失。

2.摊铺(1)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

水泥土的压实系数宜为1.53~1.58;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系数宜为1.30~1.35。

(2)宜采用专用摊铺机械摊铺。

(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应不超过3h。

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

(4)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3.碾压(1)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2)宜采用12~18t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的压路机碾压,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

(4)当使用振动压路机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构筑物的安全要求。

4.接缝(1)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

接缝应做成阶梯形,梯级宽应不小于1/2层厚。

(2)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5.养护(1)基层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采用乳化沥青养护,应在其上洒布适量石屑。

(2)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3)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面层。

二、石灰稳定土类基层施工1.路拌法施工1)施工测量(1)在土基或老路面上铺筑石灰土层必须进行恢复中线测量,敷设适当桩距的中线桩并在路面边缘外设指示桩。

(2)进行水平测量,把路面中心设计标高引至指示桩上。

2)整理下承层(1)已完工多日的土基、底基层和老路面。

①当石灰土用作底基层时,要整理土基;当石灰土用作基层时,要整理底基层;当石灰土用作老路面的加强层时,要整理老路面。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10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一、简介
水泥稳定土基层是指用水泥将土壤混合,使它们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土壤处理工程。

它主要用于土壤强度低、湿度大、垂直压缩性能差的部位,为有效改善土壤强度和均匀性提供有力保障。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标准包括材料的选择、配制、施工及后期管理等内容。

二、工艺方法
1.材料质量要求:水泥稳定土基层应选用顶氏等级4
2.5及以上的高级硅酸盐水泥,其中抗碱性要求≥6.0,细度要求为78%。

2.泥浆配制要求:水泥土基层的泥浆应以水泥、活性粉煤灰、土石混合物按照一定搭配比例配制,泥浆的强度应符合国家要求,正常情况下水泥、活性粉煤灰、土石混合物的比例为1∶1∶2
3.施工要求:水泥稳定土基层在施工前应先将土壤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对粉砂层进行重塑,并对湿度进行监控,以保证施工质量。

水泥土基层施工时,要按照图纸要求的厚度和尺寸进行填充,每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现浇层厚度不得小于5cm。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隐蔽验收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隐蔽验收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隐蔽验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泥稳定土类基层隐蔽验收一、引言基层隐蔽验收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测、评估和验收的过程。

水泥稳定类底基层

水泥稳定类底基层

水泥稳定类底基层、基层监理实施细则一、范围本节的工作内容包括在完工的路基上,铺筑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或基层,或在底基层上铺筑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有关作业。

水泥稳定土为泥土、水泥砂和水泥稳定粒料(或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的统称。

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综合稳定土。

若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则综合稳定土的一切规定、要求和技术指标均按水泥稳定土执行,否则按石灰稳定土执行。

二、施工要求(一)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

其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所列范围内,同时土的均匀系数(通过量为60%的筛孔尺寸与通过量为10%的筛孔尺寸的比值,称为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应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

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5mm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

可用水泥稳定的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次干道基层)(二)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土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

土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所列范围内,集料应少含或不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适宜用水泥稳定的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次干道基层)(三)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和各种粒状矿渣等都适宜做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材料,碎石包括岩石碎石和矿渣碎石。

(四)主干道1、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40mm,其颗粒组成应在上表所列的范围内,并应为较平顺的曲线,或采用下表所列的范围(1号级配)。

2、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30mm,其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所列的范围内(2号级配)。

适宜用水泥稳定的粒料的颗粒组成范围(主干道底基层和基层)5%,细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3、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抗压碎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次干道及互通匝道以下的城市道路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次干道及互通匝道的底基层,集料压碎值可以到40%);(2)对于快速路及主干道,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水泥稳定土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1.前期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所有杂物、杂草、积水等。

2.施工材料准备(1)水泥: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2)稳定剂:通常使用石灰、石粉等作为稳定剂,需要保证其质量合格。

(3)骨料:选择质量合格的骨料,通常使用碎石、砂石等。

(4)水: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

3.施工设备准备(1)挖土机:用于开挖基层土壤。

(2)压路机:用于压实土壤。

(3)水泥搅拌机:用于搅拌水泥稳定土材料。

(4)水泵:用于供水。

4.施工人员组织组织合适的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监督人员等。

二、施工流程1.开挖基层土壤(1)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基层开挖的深度,通常为土层的厚度加10-20cm。

(2)使用挖土机进行开挖,并确保开挖的面平整,边坡与坑底均需修整。

2.压实基层土壤(1)用压路机对基层土壤进行压实,分层逐级进行。

(2)压实时,需确保压路机的轮胎干净,且轮胎与土壤接触良好,压力均匀。

(3)压实层数通常为3-5层,每层厚度为15-20cm,达到要求后,进行充实压实。

3.准备水泥稳定土材料(1)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所使用材料的比例。

(2)根据设计配比,在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泥、稳定剂和骨料,搅拌均匀。

4.分层铺设水泥稳定土(1)将搅拌均匀的水泥稳定土材料从搅拌机中取出,分层铺设在基层上。

(2)每层厚度通常为10-15cm,使用抹光机进行表面的平整与充实。

(3)确保每层之间的粘结牢固,无明显的裂缝和孔隙。

5.湿养护(1)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湿养护。

(2)用水进行浇灌,保持水泥稳定土湿润。

(3)湿养护时间通常为7-10天。

三、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工艺和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2.进行现场质量检查,检查施工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3.依据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包括强度检测、密实度检测等。

4.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完整word版)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完整word版)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2
压实度大于等于规范规定。
第7.8.2-2条
压实度≥0.98
3
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7.8.2-3条
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格点数
合格率(%)
一般项目
1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2
允许偏差
中线偏位(mm)
≤20
10
5
5
8
15
5
3
纵断高程
(mm)
基层
±15
+5
+4
-6
+10
+5
+7
底基层
±20
-10
-10
+15
+5
+6
-10
4
平整度
(mm)
底基层
≤10
5
5
6
7
4
5
基层
≤15
10
8
7
5
4
6
5
宽度(mm)
不少于设计规定+B
8010
8015
8010
8015
8015
8010
6
横坡(%)
表面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2
允许偏差
中线偏位(mm)
≤20
15
10
10
8
15
5
3
纵断高程
(mm)
基层
±15
+10
+4
-6
+15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一、材料准备
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达到GB/T176-2024标准要求。

2. 砂石:选用级配良好的天然河沙作为砂子,石子直径应小于25mm。

3.水泥稳定剂:可选用氯化钙、硫酸镁等添加剂提高水泥的固化性能。

4.水源:保证施工中充足的清洁水源。

二、施工工艺
1.清理表层土壤:首先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和积水,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并用平板压路机压实表层土壤。

2. 散布水泥:在基层土壤上均匀散布水泥,每平方米用量为4-8kg,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然后用铲子或推土机将水泥与土壤进行混合。

3.混合土壤:用推土机或混合机将散布好水泥的土壤进行混合搅拌,
确保土壤与水泥均匀混合,控制水分含量,使其达到最佳稳定性。

4.加水养护:对搅拌好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充分养护,可以采用喷水或
覆盖湿布等方式,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持续时间约为7-14天。

5.紧实压实:在养护期结束后,使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多次压实,确保其稳定性和密实度。

6.表面处理:在基层完全固化后,可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洒沥青或铺
设沥青混凝土层等。

三、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水泥及水泥稳定剂等材料外泄。

2.水泥稳定土施工应避免连续降雨期和较高的温度环境,以免影响施
工质量。

3.施工中应进行合理的加水量控制,确保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在最佳
范围内。

4.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施工区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

5.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水泥稳定类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类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覆盖保湿养生
洒水养生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底基层)可以 采用路拌法施工。 路拌法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拌合必须均 匀、碾压必须密实、养生必须及时,并严格 控制厚度、高程及路拱横坡度。
2 路拌法施工各工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十、接缝和调头处处理 ➢详见局部细节处理讲解。
2 路拌法施工各工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十一、养生 ➢基层(底基层)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及时 保湿养生。 ➢养生可采取洒水养生、薄膜覆盖养生、土工布覆盖养生、 铺设湿砂养生、草帘覆盖养生、洒铺乳化沥青养生等方式, 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生方式。 ➢养生期宜不少于7d ,养生期间要进行交通管制,严禁车 辆行驶。
布料网格
2 路拌法施工各工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三、备料、摊铺土 ➢堆料前,应在下承层表面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专人指挥卸车,将每一车土均匀地卸到布料网格之内。 ➢土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以防土中的水分散失。 一般在摊铺土前的 1~2d运土即可。
2 路拌法施工各工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摊铺土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 需要量控制。 ➢应将土均匀地摊铺在布料网格之内,表面应力求平整,并 有规定的路拱。
2 路拌法施工各工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级以下公路可以使用农用旋转犁与多铧犁拌和或农用旋转犁 与平地机拌和,但拌和时间不能过长。 ➢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不小于5~10mm。 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拌和时应设专人检查拌和 深度并随时调整。 ➢混合料拌和要均匀(水匀、灰匀),拌好的混合料应色泽 一致,无明显离析现象。
1 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准 备 下 承 层
施 工 放 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监理实施细则工程名称:XXXX道路工程实施阶段: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xxxxxxxx有限公司年月日目录目录--------------------------------------------1 1 专业工程特点----------------------------------2 1.1 设计概况------------------------------------21.2 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及常见问题分析------------22 监理工作依据----------------------------------43 监理工作流程----------------------------------54 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6 4.1 基本要求------------------------------------64.2 实测项目------------------------------------75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7 5.1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7 5.2 施工阶段监理-------------------------------11 5.3 养生及验收阶段监理-------------------------16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1 专业工程特点1.1 设计概况本工程道路基层结构设计为40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 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40cm基层分两层摊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必须采用“振动成型法”施工。

(1)原材料技术要求: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其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

粗集料: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压碎值≤25%。

水泥、碎石其他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混合料技术要求:基层、底基层级配范围满足下表要求。

压实度:基层≥98%,底基层≥97%。

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基层≥4 MPa,底基层≥2.5 MPa。

1.2 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及常见问题分析1.2.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监理拟从以下几点重点控制:(1)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等原材料料源的考察与选定,进场原材料的抽检与验证。

(2)水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骨架密实型(3)水稳拌和站场地(后场)标准化建设:○1集料堆料仓场地硬化、雨棚搭设、分隔墙高度适宜不串料。

○2拌和站排水系统完善。

○3拌和站产量与施工进度要求相匹配。

○4拌和站配料系统计量装置标定核准合格。

(4)摊铺现场(前场):○1施工部署是否合理。

○2摊铺与碾压机械设备组合是否合理(主路与辅路摊铺时要一次全幅宽成型,尽量减少纵向接缝,每工作班连续摊铺的长度尽可能长,减少横向施工接缝)。

○3人员配备与岗位分工是否合理(施工员、机械操作手、辅助民工要配备足够并分工明确),现场测量与试验工作是否及时跟进。

○4压实度、厚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平整度、宽度、标高等技术指标与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的符合性。

1.2.2质量控制难点在于:(1)混合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计量、拌和,按最佳含水量配制,由于含水量受气温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含水量的损耗不易掌握。

(2)混合料的松铺系数难以确定,因为对基层顶面的平整度和高程要求都较高,松铺厚度的确定将对成型后的基层面平整度及高程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

(3)压实方法不易确定,混合料的压实常受天气、含水量、压实机具的影响比较大,应因地制宜的加以掌握。

1.2.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为防止混合料含水量过大出现弹软现象,要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水量,并做好覆盖工作。

(2)为确保整体强度,混合料摊铺后,必须针对局部表面离析、骨料集中等现象,采用人工重新局部翻拌均匀后再进行碾压。

(3)为防止基层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合料含水量、粗骨料含量、养生、开放交通时间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4)在日常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并不重视养生过程,通常会因养生方法不当、或没及时洒水等造成养生效果不佳,从而使基层后期难以达到设计强度。

2 监理工作依据2.1 已批准的监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2.2 设计文件;2.3 强制性条文;2.4 相关规范、标准、规程:(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 监理工作流程4 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4.1 基本要求4.1.1 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P.O)、矿渣硅酸盐(P.S)、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

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经复试合格后使用。

(2)土: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土中<0.6mm颗粒的含量应<30%;土的均匀系数应≥5,宜>10,塑性指数宜为10~17。

(3)粒料: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状矿渣等材料均可以做粒料原材;各种粒料的级配、最大粒径、压碎值应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集料中硫酸盐含量应≤0.25%,有机质含量应≤2%。

(4)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宜使用饮用水和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凡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使用。

原材料的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表7.5.1的规定。

4.1.2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见4.2实测项目表)。

4.1.3基层、底基层的7d无侧限抗压试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1.4表面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4.2 实测项目5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5.1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5.1.1 审查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流程、质保体系,以及工期计划、安全及环保措施。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宜在冬期开始前15~30d完成施工;且不宜在雨季施工,不得在雨天施工。

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搅拌厂内集中拌制,且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5.1.2 原材料试验与审批:在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在所选定的料场中,取代表性样品,进行规定的各项试验,并应将试验结果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才可批准使用,材料质量应符合4.1.1的要求。

5.1.3审查混合料配合比: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用经试验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稳定材料的水泥剂量应以水泥质量占全部干燥被稳定材料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2)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第7章第7.2.2条、7.5.3条的规定。

(3)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为施工控制依据。

(4)混合料7d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最小掺量对粗粒、中粒材料应为3%,对细粒材料应为4%。

(5)由试验来确定满足强度要求的施工用配合比(实际采用的水泥掺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1.0%;采用集中厂拌时可增加0.5%),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若设计文件提供了混合料配合比,应要求施工单位对使用材料的质量参数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当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时,再对设计文件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强度验证,并将验证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7)只有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的混合料配合比才可使用。

5.1.4 审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及质量状况: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应自行检查为本工程施工所配置的机械设备的品种、数量及运行质量,并将检查调试结果汇成设备清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监理工程师按报验的设备清单,根据施工规范对施工机械的功能要求对其数量与质量逐一进行审查,主要包括:拌和机(厂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粉碎设备、运输设备、摊铺设备、整平机械、洒水车、压实设备(各种吨位的压路机)及其他施工机具,对功能不全或不能满足施工技术功能要求的机械设备,应禁止使用。

5.1.5 检查路基及下承层准备情况:(1)在基层施工前,督促施工单位对路基作全面的外形检查及功能性检测,并修整路基,使路基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

检查路基的宽度、高程、平整度、压实度及弯沉值等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并对下承层准备情况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时可以施工基层。

(2)当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分层摊铺时,应确保其下层新施工的稳定层养生7d以上;并应在下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稳定材料。

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

(3)当下承层为土基时,必须用10t以上压路机碾压3~4遍,过干或表层松散时应适当洒水,对过湿有弹簧现象应挖开晾晒、换土或掺石灰、水泥处理。

(4)当下承层为老路面时,应将老路面的低洼、坑洞、搓板、辙槽及松散处处理好。

5.1.6复核施工放样:施工单位应在合格的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用红油漆标出基层的边缘设计高程及松铺厚度标记,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

5.1.7 审查试验段开工报告:在正式开工前宜要求施工单位先做试验段(长度不小于单幅100m),试验路段在铺筑前,施工单位应做好试铺前准备工作,并将准备采用的试铺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通过对现场的检查以及对报告审核,确认满足试铺条件,可同意试铺路段开工。

由试验段施工需验证和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例:○1调试拌和设备,使使各料仓供料与拌和机运行速度适配;○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3检查混合料含水量、混合料试件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比的控制;○2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方法和适用机具;○3含水量的控制方法;○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5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及工序的协调和配合;○6压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等。

(6)质量检查内容、检验方法和检验频率。

试铺段的检验频率应是标准中规定正式路面的2-3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