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1、“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B.将各生产要素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C.将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D.把购买最终产品所支出货币价值加总3.、为了生产方便面;某企业购进10吨面粉;这些面粉属于A.最终产品B.中间产品C.一半是最终产品;一半是中间产品D.不确定4、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A、投资 = 储蓄B、投资 = 消费C、储蓄 = 消费D、总支出 - 投资 = 总收入 - 储蓄6、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7、以下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安徽民工在江苏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B、安徽的国民收入 NIC、江苏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D、江苏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9、通货膨胀时;GDP价格矫正指数A、大于1B、小于1C、大于0D、小于010、宏观经济学中所讨论的两部门指的是A. 工业和农业B.家庭和企业C. 企业和政府D.工业和第三产业11、净出口是指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12、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14.、统计一年内由本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15、下列哪项计入当年的GDP A.政府转移支付 B.购买优先股股票C.政府购买打印机D.购买一辆二手车16、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电脑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电脑C.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电脑D.去年生产而在今年还没有销售的电脑17、当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时;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将A.不变B.增大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8、在下列情况中;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值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4B.边际消费倾向为0.2C.边际消费倾向为0.3D.边际消费倾向为0.119、当投资乘数为5时;边际消费倾向为A.0.2B. 0.820、平均储蓄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之和为A.1B.0C.大于1D. 小于121、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2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为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等于023、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8;投资乘数值是A.5B. 1.25C. 0.8D. 0.224、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C.消费增加D.总供给减少25、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储蓄增加;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消费增加C.储蓄减少;消费减少D.储蓄增加;消费增加26、引致消费取决于A.自发消费B.边际储蓄倾向C.收入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27、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8B.边际消费倾向为0.7C.边际消费倾向为0.9D.边际消费倾向为0.628、市场利息率提高;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29、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30、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是A. 降低再贴现率B.公开市场业务中;买进有价证券C. 增大货币发行量D.提升法定准备金率31、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导致A.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提高B.货币供给最增加;利息率降低C.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提高D.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降低32、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A.调节债券价格B.实现利润最大化C.调节价格水平D.调节货币供给量34、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A.变动法定准备率B.变动再贴现率C.通过公开市场业务D.以上都是3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36、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不变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37、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8、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A.MPC较小B.MPS较大C.MPC较大D.通货膨胀率较高39、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而IS曲线向左移动;则均衡利率 ;国民收入 ..A.下降;减少B.上升;增加C.上升;减少D.下降;增加40、中央银行提升再贴现率属于何种政策A.扩张性财政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C.紧缩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货币政策41、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通过以下财政政策A.增加货币供应量B.降低利率C.减税D.减少政府支出42、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43、当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大时;LM曲线将会A.更加陡峭B.更加平坦C.向左移动D.向右移动44、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45、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46、当一国经济过热时;央行应该A.提高再贴现率B.降低再贴现率C.保持再贴现率不变D.先提高再贴现率;再降低47、当经济萧条时;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A.刺激总需求B.抑制总需求C.刺激总供给D.抑制总供给48、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49、存货投资的值为A.大于0B.小于0C.等于0D.以上都有可能50、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A、.I=SB、L=MC、.I=CD、C=S51、当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时;会发生挤出效应A.扩张性财政B.扩张性货币政策政策C.紧缩性财政政策D.紧缩性货币政策52、当经济萧条时;一般情况下;政府采用何种政策组合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B.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53、如果IS曲线保持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 ;国民收入 ..A.下降;增加B.上升;增加C.下降;减少D.下降;减少54、以下情形中;有可能发生挤出效应的是A.政府购买支出减少B.货币供给减少C.所得税降低D.政府减少转移支付55、下面哪一种情况不会使国民收入水平增加A.自发消费增加B.自主投资增加C.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收增加56、在库兹涅茨周期中表现特别明显的行业是A. 汽车B. 建筑C.农业D.钢铁57、在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情况下;制止通货膨胀最有效的办法是A.刺激总需求B.刺激总供给C.抑制总需求D.抑制总供给58、根据哈罗德模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会出现A.长期停滞B.长期繁荣C.累积性收缩D.累积性扩张59、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当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小于意愿值时;厂商的反应是A.增加投资量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减少用工数量60、挤出效应有可能发生在以下情形中A.政府购买支出增加B.货币供给增加C.所得税增加D.政府减少转移支付61、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62、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失业63、描绘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A.菲利普斯曲线 B总需求曲线C.拉弗曲线D.总供给曲线64、供给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是A.增税B.减税C.增加货币供给量D.减少货币供给量65、奥肯定律衡量的是哪两个变量间的关系A失业率和就业率.B.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C.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失业率D.实际国内生活总值和物价水平66、库兹涅茨周期是一种A.短周期B.中周期C.长周期D.建筑周期..67、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的是A.资本B.劳动C.文化制度D.技术进步68、在下面的经济政策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A.收入政策B.人力政策C.货币政策D.指数化政策69、劳动力总量包括:A.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B.总人口数C.所有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D.所有在岗的工作年龄人口70、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做法;在统计失业率时;不计入失业者的是A.没有工作;但四周内努力寻找工作者B.正等待原雇主重新雇佣者C.非八小时制工作的人D.30天内正等待一份新职业者71、由于某个行业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72、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73.、早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74、菲利普斯曲线表示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B.价格和消费的关系C.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关系D.税收与税率的关系75、由一个城市迁徙至另一个城市;而导致的失业称为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76、拉弗曲线表示的是A.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B.投资与消费的关系C. 税率与收入的关系D.投资与储蓄的关系77、制止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最有效的办法是A.刺激总需求B.刺激总供给C.抑制总供给D.抑制总需求78、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是由引起的..A.有效需求不足B.投资过度C.创新活动D.政治周期79、繁荣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A.工资、价格不断上涨B.企业投资减少、大批存货积压C.大批工厂倒闭D.大批量机器更新80、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大B.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C.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判断题1、国民收入核算时要把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加总求和..2、煤炭一定不属于中间产品..3、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当居民没有可支配收入时;消费支出也不为于0..4、在简单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是由计划的总需求决定的..5、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LM曲线就越平坦..6、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有效需求等于均衡产出..7、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发生改变;也会使IS曲线移动..8、在古典区域;LM曲线是垂直的;这时货币政策不产生效果..9、商业银行再贴金率降低;是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一种方式..10、政府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是同一个概念..11、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有效需求曲线就是4 5度线..12、在我国;央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3、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存在分歧..14、只要一个经济体系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15、充分就业状态是指就业率为100%..16、通货膨胀是指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波动..17、计算CPI时;一般是把所有的消费品价格统计出来;然后加总平均..18、收入越平均;洛伦茨曲线的弯曲程度就越大..1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0、有两种投资方案;选择其中一种的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另一种方案的收益..21、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垄断..22、自然失业率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23、总量离不开个量;但并不是个量的简单加总..24、对于个量分析成立的结论;对于总量来说;也一定成立..25、均衡时的国民收入;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26、央行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27、在IS曲线右方点表式l>S;在L M曲线左点方表式L<M..28、GDP价格矫正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29、个人购买公司债券;经济学家不把这种活动视为投资..30、内在稳定器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31、政府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这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32、内在稳定器对调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替代财政政策..33、购买普通股股票;在宏观经济学中也认为是投资..34、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刺激经济;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库券..35、经济增长是指在一段较短时期内一国国民经济总值增加的现象..36、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在波动范围和延续时间上是相等的..37、通货膨胀是指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38、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实质上是同样的概念;因为都会造成货币工资和物价的上涨..ji算题1、根据统计数据; 在2004年;某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为12000元;消费支出为8000元;2005年收入和消费分别为15000元和10000元;试计算:1该地区居民2004年的平均消费倾向..2该地区居民从2004年到2005年的边际储蓄倾向..2、如果两部门经济中;一个国家的消费函数为C=100+0.8 y ; 初始国内生产总值为12万亿元;如果投资增加3万亿元;达到新的均衡点时;计算国内生产总值..3、充分就业的均衡国民收入为2800亿美元;实际均衡国民收入为2000亿美元; 税收乘数为-4;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而使实际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到2400亿美元;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多少2在实际均衡国民收入为2400亿美元的情况下;自发性消费减少50亿美元;还需增加多少投资才可实现充分就业4、已知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800+0.8yd;投资i=60;政府购买支出g=100;定量税税收t=200..试计算1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2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水平..5、在两部门经济中;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实际货币供给量m=550..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2计算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6、假定货币需求L=0.2y-0.5r;货币供给m=100;消费函数c=40+0.8yd;税收t=50;投资函数i=140-10r;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均衡时的利率、消费和投资..7、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00+0.8yd;t=250;转移支付tr=50;投资函数为i=900-5r; 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名义货币供给为M=500..P=1;试计算:1 IS曲线和LM曲线;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当P可变的情况下;计算AD曲线的方程;4如果总供给曲线方程为y=10p;计算两市场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作图题:1、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在同一张图上;作图表示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2、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由消费曲线作图推导储蓄曲线..3、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运用总支出分析法作图表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4、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运用储蓄投资分析法作图表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5、作图表示投资乘数效应..6、运用作图法推导IS曲线..7、运用作图法推导LM曲线..8、作出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9、在IS-LM模型中;作图表示政府实施各种政策时;均衡点的变动..8种情况述题1、简述概念乘数效应及适用条件..2、比较名义GDP和实际GDP..3、比较GDP和GNP..4、简述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5、简述概念非意愿存货投资..6、简述概念货币投机需求..7、简述概念货币谨慎需求..8、解释挤出效应发生的原因..9、简述概念有效需求..10、简述概念非自愿失业..11、简述概念自愿失业..12、简述摩擦性失业..13、解释概念凯恩斯陷阱..14、解释利率效应和财富效应..15、解释滞胀及其原因..16、工资刚性;货币幻觉..析题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运用图形分析说明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2、运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经济效果..3、运用IS-LM模型分析政府减税时均衡点如何变动..4、运用IS-LM模型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5、当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运用IS-LM模型说明均衡价格和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变动的..6、分析央行改变商业银行再贴现率的作用机制..7、分析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机制..8、分析央行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机制..9、试述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作用机制..10 、运用AD-AS模型分析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

精选word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 储蓄B、投资= 消费C、储蓄= 消费D、总支出- 投资= 总收入- 储蓄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以下(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安徽民工在南京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中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B、安徽的国民收入(NI)C、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D、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A、大于1B、小于IC、大于0D、小于010、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A、NNP = 8.7亿元B、GDP = 7.7亿元C、GDP = 8.7亿元D、NNP = 5亿元12、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宏观经济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百姓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打扮,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糊口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百姓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百姓生产总值与人均百姓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一)答案一、C、A、D、B、A、D;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及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A )A・失业率与经济増长率的关系; B.美国烟草歉收对世界烟草价格的影响;C.最低工资对青年工人失业的影响;D.汽车工业的产量水平变化。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卜•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D )A.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济人为一笔I口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Z间的差别是(B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

5、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按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B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

6、用收入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等于(B、)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屮间产品成木+间接税+利润;D.厂商收入■屮间产品成札7、已知消费额二6亿元,投资额二1亿元,间接税二1亿元,政府支出=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二1.8亿元,贝'J (B )A.NNP=8.7 亿元;B. GNP=7.7 亿元;C. GNP=8.7 亿元D. NNP=5 亿元。

8、对GNP采用的支出法和收入法:(B)A.是用来衡量GNP的不同方法,因而彼此间并不关联;B.使衡量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C.若GNP以实际价格衡量,二者均可得出相同数字;若GNP按名义价格衡量,则得出不同数字;D.与循环流动图毫无关系。

9、下列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是(D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我在1995年播放一张1900年录制的CD盘所获得的价值;C.拍卖毕加索作品所得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B. 市场价格的变动C. 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D. 企业的生产管理2.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

A.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B. 供给法、需求法、市场法C. 学问法、技术法、法律法D. 税收法、财政法、社会法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A. 提高流动性,减少债务负担B. 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C. 降低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D. 增加进出口,改善贸易顺差4. 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目的是()。

A.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B. 降低通货膨胀压力C. 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消费D. 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B.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C. 经济周期的波动D. 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变量是()、()和()。

7. 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

8.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

9.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10. 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2. 什么是经济增长?列举两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什么?14. 列举并解释四个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15. 描述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和手段。

四、论述题(共40分)16. 请论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答案:6. 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7. 增加8. 通货膨胀率9.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10. 进口三、简答题答案: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性质:第一、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第二、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充分利用,而把资源配置作为是既定的。

第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答:(一)形式逻辑(归纳法、演绎法、(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发展变化的历史性、现实性和一般意义?答:一个学科在形成与发展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背景下。

随着社会发展,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古典的经济学理论已不能解决这些问。

因此必然要寻求和发展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目赌了市场机制的严重缺陷,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自此以后宏观经济学具有了一个较为成形、较为严密理论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怎样看待某一个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那些占流行的、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是否就是最正确与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答:在某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信的宏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它为解决人类社会那个时代所遇到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选择题一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2、在国民收入支出法核算中,住房是属于( B )A、家庭消费支出;B、企业投资支出;C、政府购买支出;D、以上都不是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4、在短期内,居民以下哪一部分的数额会大于可支配收入?(C )A、储蓄;B、消费;C、所得税;D、转移支付5、以下哪一项不列入GDP的核算?( C)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C、政府发给贫困户的一笔救济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的财产保险6、某国年人均GDP大于人均GNP,这说明该国家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7、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D )A、政府购买支出;B、政府税收:C、消费支出:D、政府转移支付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转移支付( C )A、退伍军人的津贴;B、失业救济金;C、出售国国债的收入;D、贫困家庭的补贴收入9、在广义的国民收入计算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下列哪一项有影响(D )A、GNP;B、NNP;C、NI;D、PI10、下列不属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是(A )A、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的生活保障;B、政府为政府公务员增加工资;C、政府向国外购买一批先进武器;D、政府在农村新建100所学校1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计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中( B )A、租金;B、养老金;C、银行存款利息;D、拥有股票所获得的红利收入12、在下面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C )A、MPC为0.6;B、MPC为0.3;C、MPS为0.1;D、MPS为0.313、如果投资增加120亿元,MPC为0.6,则收入水平将增加(A )A、300亿元;B、200亿元;C、720亿元;D、400亿元14、MPC与MPS之和等到于1,这是因为( C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B、MPC和MPS都是直线;C、在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15、投资乘数等于( B)A、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B、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S)的倒数16、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随着收入增加( C )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17、在经济学中,下面哪一种行为被视为投资( C )A、购买公司证券;B、购买国债;C、建办公楼;D、生产性活动导致的当前消费18、如果资本边际效率低于市场利率,则企业投资( A )A、过多;B、过少;C、正好:D、都不对19、决定投资的因素不包括( D )A、利息率;B、资本边际效率;C、投资的利润率;D、国民收入20、IS曲线表示满足( D )关系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C、储蓄和投资均衡;D、以上都对21、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B )A、一个;B、无数个;C、一个或无数个;D、零个22、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同时均衡,可以理解为( B )A、各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B、一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23、如果人们的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A、货币的交易需求;B、A和C;C、货币的投机需求;D、都不变动24、对利率变动反应最为敏感的是( C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预防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ABC相同25、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有( D )A、扩张性财政和紧缩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财政和紧缩性货币政策;C、紧缩性财政和扩张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26、在古典区域内(A )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货币政策无效;D、两者都有效27、在凯恩斯区域内(B )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财政政策无效;D、两者都有效28、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29、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采取( B )的财政政策A、扩大政府财政支出;B、减少财政支出;C、扩大财政赤字;D、减少税收30、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关系是(D )A、总是相等;B、实际GDP总是低于潜在GDP;C、实际GDP总是高于潜在GDP;D、实际GDP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潜在GDP,一般情况下,实际GDP小于潜在GDP3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 A)A、增加;B、不变;C、减少;D、难以确定32、加速原理断言(A )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B、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位减少;C、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位增加;D、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33、下述哪一项说法正确地表述了加速原理( D )A、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变动;B、消费支出随着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C、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变动;D、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倍数变动34、导致经济波动的投资主要是( D )A、存货投资;B、重置投资;C、愿意投资;D、固定资产投资35、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 D )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进口增加;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3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C )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A、银行存款增加;B、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增加37、按照(D)的观点,菲利普斯曲线所阐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不存在的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C、供给学派;D、理性预期学派38、“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的区别主要在( A)A、前者强调过去信息,后者强调现有的信息;B、后者以大量数学模型为论证依据,因而更科学;C、前者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假设,内容陈旧,应被淘汰;D、前者难以解释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未来经济变动39、货币主义坚持以( B )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控制指标A、利率;B、货币供给量;C、信货流量;D、准备金40、下面哪一种排序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 A )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C、扩张-谷底—顶点-收缩;D、收缩-谷底—顶点—扩张41、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以归类于( A)A、失业;B、就业;C、非劳动力;D、就业不足42、一个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这就意味着( D )A、人人都有工作;B、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C、失业率等于0;D、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一43、减少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B )A、没有影响;B、物价上涨;C、经济增长速度降低;D、以上都不对44、煤炭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A )A、家庭用于做饭;B、餐馆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用作原材料45、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C )A、国内生产总值;B、总投资;C、一国的资本量;D、净出口46、下面属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是(A )A、空军购买一战机;B、退伍军人津贴;C、失业救济金;D、退休金47、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则政府支出乘数是(D )A、8;B、1.25;C、4;D、548、可支配收入中,边际储蓄倾向如果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A、0.25;B、0.75;C、1.0;D、0.6449、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决定于(C )A、总收入;B、总投资;C、总需求;D、总供给50、平均储蓄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B )A、递减;B、递增;C、不变;D、不能确定51、如果MPC为0.8,则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将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C)亿元A、100;B、200;C、500;D、80052、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 )A、MPC=0.9;B、MPC=0.8;C、MPC=0.75;D、MPC=0.255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D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0;D、154、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55、根据加速原理,引起净投资的原因是( A )A、产出的增加;B、价格提高;C、利息率下降;D、工资下降56、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是( C )A、C=S;B、C=T;C、I=S;D、M=I57、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是( A )A、Y=C+I+G;B、Y=C+I+T;C、C=Y+I+G;D、G=Y-C+I58、下列不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情况是( D )A、税收减少;B、投资增加;C、政府购买增加;D、税收增加59、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D )A、失业率的下降;B、先进技术的使用;C、CPI的降低;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60、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C )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国民收入的波动;D、就业率的波动61、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 D )A、投机货币需求减少;B、交易货币需求减少;C、货币供给量减少;D、货币供给量增加62、LM曲线表示满足以下哪一种关系?( D)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C、储蓄与投资均衡;D、货币供求均衡63、如果某人因为某行业不景气而失去了工作,这种失业应属于( A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64、天气寒冷,游客大大减少,某旅游区部分人失业,这种失业应属于( D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65、下列哪一类不属于失业人员?( D )A、季节性工人;B、对当前工作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人;C、正在寻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D、半日工66、如果某人大学毕业后刚进入劳动力队伍还尚未找到工作,应属于(B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67、为了降低失业率,应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B )A、提高税收;B、增加货币供给量;C、提高失业救济金;D、增加政府支出68、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实行的财政政策应是( B )A、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转移支付;D、减少货币供给量6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A )A、提高失业率;B、降低失业率;C、实现充群分就业;D、增加货币供给量70、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信息所引起的失业属于( D )A、非自愿意失业;B、结构性失业;C、需求不足失业;D、摩擦性失业71、自然失业率指的是( C )A、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B、是没有结构性失业时的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恒为07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 B )A、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B、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无效;C、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D、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可并存7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增加公共设施投资,会引起国民收入( A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74、“双紧”政策会使国民收入( B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7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 B)A、卖出国债,降低再贴现率;B、卖出国债,提高再贴现率;C、买进国债,降低再贴现率;D、买进国债,提高再贴现率76、( D)不能使LM曲线产生位移A、公开市场业务;B、降低法定准备金率;C、通货膨胀;D、扩大政府购买77、假定自然失业率是5%,而实际失业率是9%,根据奥肯定律GDP缺口占潜在GDP的比例为 (B )A、4%;B、8%;C、10%;D、不确定78、已知2012和2013年的CPI分别为140.3和144.5,则2014年的通货膨胀率大约为( B )A、6.7%;B、3.0%;C、10%;D、13.6%选择题二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实际GDP等于( B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3、已知消费为100亿元,投资为40亿元,间接税为50亿,政府的物品和劳务支出额为60亿,净出口为10亿元,则( D)A、NDP=210亿元B、GNP=210亿元C、NDP=120亿元D、无法确定GNP4、假定A国2010年和2013年的名义GDP分别为12000亿元和20000亿元,GDP的折算数分别为1、0和1、5,可推论2013年比2010年(C)A、名义GDP上升33%B、实际GDP不变C、实际GDP上升11%D、实际GDP下降5、如果某人个人收入等于8700元,个人所得税等于900元,消费530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500元,个人储蓄200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B)A、7300元B、7800元C、5800元D、无法确定6、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市场营销策划服务,双方约定报酬为10万元,事后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了价值6万元的产品直接抵消了部分策划费用,再用2万元的售后服务抵消了剩余策划费用的部分款项,最后支付2万元现金给甲公司。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人消费行为B. 企业投资决策C. 国民经济总体D. 货币市场2. 以下哪项不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四大经济指标之一?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国内生产净值(NDP)C. 国民生产总值(GNP)D. 国民收入(NI)3. 根据凯恩斯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A. 消费(C)B. 投资(I)C. 政府支出(G)D. 净出口(NX)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总供给的因素?A. 生产技术B. 劳动投入C. 资本投入D. 消费者信心5.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B.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C. 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D. 经济增长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6. 以下哪个政策工具不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财政支出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属于新古典经济学派?A. 理性预期理论B. 有效市场假说C. 供给学派D. 货币学派8.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增长、稳定、衰退、复苏C. 繁荣、稳定、衰退、萧条D. 增长、衰退、萧条、复苏9.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A. 技术进步B. 资本积累C. 人口增长D. 政策干预10. 以下哪个不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自动稳定器B. 斟酌性财政政策C. 扩张性财政政策D. 紧缩性货币政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MPC)以及它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

2. 描述货币乘数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它对经济的影响。

3. 阐述经济衰退期间,政府可能采取哪些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一个国家的GDP为1000亿美元,消费支出为600亿美元,投资支出为2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150亿美元,净出口为-5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000元消费;;B.在退休前增加10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000元;D.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D.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 D )的市场价值总和。

考察GDP的概念A.所有经济交易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C.所有商品与劳务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总投资500=净投资+折旧300A.500和200亿美元B.2500和2200亿美元C. 500和300亿美元D.1500和2200亿美元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故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4.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 )。

A.C+IB.C+I+GC.C+I+G+X-MD.C+I+G+X5.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

A.C+I+G+XB. C+I+G+X-MC.C+I+G+MD. C+I+G+M-X6.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B.利息C.租金D.利润7.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8.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D )。

A.购买公司债券B.购买公司股票C.购买国债D.上述都不是9.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法则,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 A )。

宏观经济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习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凯恩斯革命二、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2、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如何产生与演变的?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GDP、GNP、NDP、NI、PI、PDI、名义GDP、实际GDP、GDP紧缩指数二、选择题1、下列那些项目应计入GDP?( )。

A. 政府转移支付B.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 购买普通股票D. 购买一块地产2、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A. NDP=8.7亿元B. GDP=7.7亿元C. GDP=8.7亿元D. NDP=5亿元3、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进口D. GNP减出口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 消费+投资+进出口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B. 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6、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核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B. 收入法C. 生产法D. 增加价值法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A. GDPB. NDPC. NID. PI三、简答题1、指出下列各项中,哪些是中间产品,哪些是最终产品?①小王购买一本杂志②某电脑公司购买一批英特尔公司生产的芯片③某政府机构购买一批红旗轿车④旅游时付给入住酒店的房租⑤律师支付租用办公室的房租⑥家庭支付的水电费⑦美国公司向中国购买的农产品2、GDP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3、在证券市场购买股票和债券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吗?4、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计入GDP?5、为什么间接税应该计入GDP?6、GDP指标有哪些缺陷或不足?7、为什么要区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如何?四、计算题1、若某国GDP为8800单位,总投资为1150单位,净投资为292单位,消费为5800单位,政府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价值为1500单位,间接税为620单位,政府财政盈余为44单位,求该国NDP、净出口、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各为多少。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经营决策C. 整体经济现象D. 货币政策制定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组成部分?()A. 消费B. 投资C. 政府购买D. 人口迁移答案:D3.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减少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C. 经济增长放缓D. 失业率上升答案:B4.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中,哪两个阶段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A. 顶峰和低谷B. 扩张和复苏C. 低谷和复苏D. 扩张和顶峰答案:C5. 以下哪一项政策不是政府用来调节经济的手段?()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C. 贸易政策D. 教育政策答案:D二、填空题1. 宏观经济学中的“三驾马车”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消费、投资、政府支出2. 货币供应量增加,通常会导致______下降,进而可能刺激______。

答案:利率、投资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账户余额等于______加上______。

答案:贸易余额、转移支付4.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5.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______。

答案:技术进步三、简答题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目标。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行为和表现,主要关注国民收入、就业、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高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 说明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答: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主体对商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

总供给则是指在同一时期内,经济体系能够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需求的变化影响着物价水平和产出,而总供给的变化则影响着生产能力和就业水平。

两者的平衡关系是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

3. 描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答: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行调控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2.乘数:3.自然失业:4.国内生产总值:5.总供给曲线:6.周期性失业:7.IS曲线:8.供给管理:9.回波效应:10.LM曲线:11.奥肯定律:12.挤出效应:二、填空题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决定的。

3.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时,乘数才发生作用。

4.自发总需求增加的时,IS曲线向移动;5.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增加会使国民收入,价格水平。

6.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称为。

7.潜在的国民收入指的国民收入水平。

8.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另一部分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

9.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移动。

10.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采用刺激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更为有利。

11.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400万时,失业率为。

12.受抑制的通货膨胀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由于政府实行了严格的与。

13.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和两个大的阶段。

14.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比,与利息率的高低成比。

15.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

16.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三类。

17.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和两类。

18.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19.中周期是法国经济家提出的一种为期年的经济周期。

20.哈罗德模型认为,短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与相一致。

21.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以及。

22.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指标是与或之间的比率。

三、选择题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间接税C、折旧2.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3.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A、增加B、不变C、减少4.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表示:()A、价格水平上升,总供给增加B、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增加C、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减少5.假设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A、17%B、34%C、25%6.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债务人B、债权人C、工人7.在下列三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8.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收入增加B、利息率提高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9.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A、100%B、10%C、90%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11.根据菲利浦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12.衡量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准是:()A、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B、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C、净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13.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浦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A、凯恩斯主义学派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14.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比率为:()A、50万/100万=0.5B、100万/50万=2C、100万/(100万+50万)=0.6715.在以下三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A、收入政策B、人力政策C、货币政策16.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的是:()A、一国为别国提供保险的收入B、一国对别国劳务出口的收入C、一国在别国发行债券的收入17.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将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B、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C、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不变18.在经济学中M1是指:()A、现金和一切形式的储蓄存款B、现金或通货C、现金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19.50-60年一次的周期称为:()A、朱格拉周期B、基钦周期C、康德拉季耶夫周期20.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0美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A、2000美元B、8000美元C、50000美元21.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的是:()A、国外政府在本国的存款B、本国在外国发行股票的收入C、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四、判断题1.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经营策略C. 整体经济现象D. 货币政策制定答案:C2. GDP是指()。

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内生产总值D. 国民生产总值答案:B3. 通货膨胀是指()。

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C. 经济增速放缓D. 失业率上升答案:B4.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促进经济增长B. 控制通货膨胀C. 减少失业率D. 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答案:B5. 以下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A. 税收B. 政府支出C. 利率调整D. 国债发行答案:C二、填空题1.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__________总和。

答案:购买2.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复苏、过热和衰退。

答案:扩张3. 货币乘数效应是指在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会通过银行信贷活动引起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的__________。

答案:变动4. 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__________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答案:英国5. 财政赤字指的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__________的情况。

答案:收入三、简答题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和问题,包括总产出、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等。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目标。

2. 货币政策有哪些主要工具?答: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调整和直接信贷控制等。

通过这些工具,中央银行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调控经济活动。

3.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答: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升,购买力下降,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1)一、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陷阱2、实际余额效应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4、国民生产净值二、单项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3、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5、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B.2.5C.5D.1.66、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7、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净出口=40亿元B.NDP=4400亿元C. GDP=3800亿元D.GDP=4800亿元8、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9、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部分 IS-LM模型及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四部分总供求+失业与通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正误并改正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错)2.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

(错)包括:物质产品与劳务(goods and services)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错)只有商品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而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

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小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错)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

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流量存量瓦拉斯均衡凯恩斯均衡短缺均衡非均衡短期与长期事前与事后二.判断题(T、F)1.产出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变化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2.新剑桥派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格局是越来越不利于工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

3.经济政策是指用以达到经济目标的方法。

4.借鉴宏观经济学应注意对本国经济的深刻理解。

5.资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之间分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6.宏观经济学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的原因7.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不同而已。

三.在下列各项选择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答案1.宏观经济的研究包括下列哪些课题A.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根源B.经济总表现的微观基础C.一些经济取得成功而另一些经济则归于失败的原因D.为实现经济目标,可以制定经济政策以增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E.上述答案都正确2.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手段之间的矛盾意味着:A.对于社会的有限需求只有有限的手段B.因为资源稀缺,不是社会的所有需求都能予以满足C.在经济学中选择并不重要D.即使资源不稀缺,而且需求也是有限的,社会仍将面临着一个难以满足所有欲望的困境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指A.效率是非常必要的B.需求是不能全部满足的C.消费是经济行为的首要目的D.资源的最佳配置是必要的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4.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是经济理论的特点A.经济理论能解释一些现象B.经济理论建立因果关系C.经济理论只与一组给定数据有关D.经济理论可以在所有条件下应用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5.存款单上的存量为A.收入额B.支出额C.收支额D.余额6.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A.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B.什么决定就业和失业总量C.什么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D.什么引起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和下降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7.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A.什么决定了产出的构成B.资源如何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分配C.什么决定收入在社会各集团之间的分配D.一个特定厂商中工资是如何决定的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8.“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点在于, A.都必须由模型中不包括的关系决定B.外生变量值由模型外部决定而内生变量的值由模型内部决定C.外生变量由模型内部决定,内生变量由模型外部决定D.内生变量是确定的,而外生变量则不是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9.宏观经济学A.研究所有重要的社会问题B.研究经济学中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方面C.寻求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D.研究价格决定的学说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0.宏观经济学A.探讨与失业有关的所有问题B.力求分析失业的社会影响.C.涉及失业给家庭生活带来的问题D.探索失业率波动的原因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11.宏观经济学A.分析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B.研究为什么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人的工资要比工人的工资低C.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的原因D.分析对企业征收的环境污染特别税对整个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2.宏观经济学A.解释为什么家庭消费者为他们的抵押品偿付的利率要高于政府所偿付的利率B.探讨利率平均水平波动的决定因素C.指出利息超过15%是不公平的D.指出通货膨胀时借入者会剥削借出者,获得不公平的利息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3.实际买的量在经济学中,下列情况不具有均衡意义A.实际买的量等于实际卖的量B.稳定的状态C.愿意买的量等于愿意卖的量D.长期过剩或短缺14.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大卫·李嘉图的《赋税原理》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D.凯恩斯的《通论》E.萨缪尔森的《经济学》15.西方经济学以微观宏观并立的形式出现,主要由于A.凯恩斯《通论》的影响B.巴廷金《货币、银行与利息》的影响C.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影响D.希克斯的《资本与价值》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段时期内,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表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3.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以实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等目标的政策。

4. 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强调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5. 汇率(Exchange Rate):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用于衡量两国货币的相对价值。

二、填空题: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经济行为和总量问题。

答案:整个社会2. IS-LM模型中的IS曲线表示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利率和投资;国民收入3.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4. AS-AD模型中的AD曲线表示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总需求;价格水平5.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A. 稳定物价B. 充分就业C. 经济增长D. 均衡汇率答案:D. 均衡汇率2. 当经济出现过度需求时,政府应采取何种政策?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扩张性货币政策D. 紧缩性货币政策答案:B. 紧缩性财政政策3. 在开放经济中,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以下哪种政策可能无效?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C. 直接管制D. 外汇储备政策答案:B. 货币政策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A. 劳动生产率提高B. 技术进步C. 成本降低D. 工资增加答案:D. 工资增加5.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以下哪种政策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A. 提高利率B. 降低利率C. 减少政府支出D. 增加税收答案:B. 降低利率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政府减税B. 中央银行增发货币C. 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上涨D. 利率上升答案:A、B、C2. 下列哪些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A. 增加政府支出B. 减少税收C.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D. 发行国债答案:A、B、D3. 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A. 货币供给增加B. 货币需求减少C. 利率上升D. 国民收入增加答案:A、B4.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A.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B. 劳动生产率提高C. 失业率下降D. 工资刚性增强答案:A、D5.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A. 提高利率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税收D.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答案:A、B、C五、判断题:1.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宏观经济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y/△i。

2、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

3、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该贴现率恰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可以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到的预期利润率。

4、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有价证券市场价格极高时,由于人们预期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会上升,因而会抛售有价证券,以免跌价受损,而将大量货币滞留手中,此即为“流动性陷阱”。

5、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6、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7、潜在产量:也指充分就业的产量。

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指充分就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二、判断是非题1、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某)2、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某)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某)4、消费函数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第1页共7页5、如果投资需求IS曲线将左移,其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变动量乘以乘数。

(某)6、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出于以下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谨慎动机。

(某)7、财政政策可以直接影响需求,货币政策则是间接影响需求。

(√)8、在总需求量不足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衰退。

(√)9、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某)10、非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产量和就业,而不会影响收入分配。

(某)三、选择题1、用支出法核算GN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C)A居民消费支出B政府转移支付C政府购买D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用收入法核算的GNP应包括(ABC)A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公司税前利润C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资本折旧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C)A收入及增长分析B收入与就业分析C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第2页共7页4、用支出法计算的GNP的公式为(AD)AGNP=C+I+G+(某-M)BGNP=C+S+G+(某-M)CGNP=C+I+T+(某-M)DGNP=C+S+T+(M-某)5、若MPC=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D)A40万B60万C150万D250万6、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ABD)A收入B价格C边际消费倾向D偏好7、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B)A5B-0.25C-4D28、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B)A不变B增加500万元C增加100万元D减少100万元9、充分就业允许存在的失业有(ABC)A摩擦失业B自然失业C自愿失业D非自愿失业10、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需求进行调节时(AB)A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B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对总需求发生影响C财政政策间接影响总需求规模D货币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规模第3页共7页11、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采取的政策有(BC)A增加政府购买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政府税收D减少政府税收12、当总需求>总供给时,应该采取的政策是(BD)A减税B增税C中央银行出售债券D中央银行13、通货膨胀的收益者有(ABC)A工资收入者B利润收入者政府D养老金获得者14、货币工资上涨一定导致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这句话(C)A肯定对B肯定不对C由具体情况而定D无法确定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若自发投资量从600亿元增加到700亿元,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从8000亿元增加到8500亿元,求:投资乘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选择题一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2、在国民收入支出法核算中,住房是属于(B)A、家庭消费支出;B、企业投资支出;C、政府购买支出;D、以上都不是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4、在短期内,居民以下哪一部分的数额会大于可支配收入?(C)A、储蓄;B、消费;C、所得税;D、转移支付5、以下哪一项不列入GDP的核算?(C)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C、政府发给贫困户的一笔救济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的财产保险6、某国年人均GDP大于人均GNP,这说明该国家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7、社会保障支付属于(D)A、政府购买支出;B、政府税收:C、消费支出:D、政府转移支付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转移支付(C)A、退伍军人的津贴;B、失业救济金;C、出售国国债的收入;D、贫困家庭的补贴收入9、在广义的国民收入计算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下列哪一项有影响(D)A、GNP;B、NNP;C、NI;D、PI10、下列不属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是(A)A、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的生活保障;B、政府为政府公务员增加工资;C、政府向国外购买一批先进武器;D、政府在农村新建100所学校1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计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中(B)A、租金;B、养老金;C、银行存款利息;D、拥有股票所获得的红利收入12、在下面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C)A、MPC为0.6;B、MPC为0.3;C、MPS为0.1;D、MPS为0.313、如果投资增加120亿元,MPC为0.6,则收入水平将增加(A)A、300亿元;B、200亿元;C、720亿元;D、400亿元14、MPC与MPS之和等到于1,这是因为(C)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B、MPC和MPS都是直线;C、在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15、投资乘数等于(B)A、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B、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S)的倒数16、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随着收入增加(C)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17、在经济学中,下面哪一种行为被视为投资(C)A、购买公司证券;B、购买国债;C、建办公楼;D、生产性活动导致的当前消费18、如果资本边际效率低于市场利率,则企业投资(A)A、过多;B、过少;C、正好:D、都不对19、决定投资的因素不包括(D)A、利息率;B、资本边际效率;C、投资的利润率;D、国民收入20、IS曲线表示满足(D)关系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C、储蓄和投资均衡;D、以上都对21、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B)A、一个;B、无数个;C、一个或无数个;D、零个22、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同时均衡,可以理解为(B)A、各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B、一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23、如果人们的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A)A、货币的交易需求;B、A和C;C、货币的投机需求;D、都不变动24、对利率变动反应最为敏感的是(C)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预防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ABC相同25、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有(D)A、扩张性财政和紧缩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财政和紧缩性货币政策;C、紧缩性财政和扩张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26、在古典区域内(A)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货币政策无效;D、两者都有效27、在凯恩斯区域内(B)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财政政策无效;D、两者都有效28、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29、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采取(B)的财政政策A、扩大政府财政支出;B、减少财政支出;C、扩大财政赤字;D、减少税收30、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关系是(D)A、总是相等;B、实际GDP总是低于潜在GDP;C、实际GDP总是高于潜在GDP;D、实际GDP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潜在GDP,一般情况下,实际GDP小于潜在GDP3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A)A、增加;B、不变;C、减少;D、难以确定32、加速原理断言(A)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B、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位减少;C、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位增加;D、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33、下述哪一项说法正确地表述了加速原理(D)A、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变动;B、消费支出随着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C、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变动;D、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倍数变动34、导致经济波动的投资主要是(D)A、存货投资;B、重置投资;C、愿意投资;D、固定资产投资35、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D)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进口增加;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3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C)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A、银行存款增加;B、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增加37、按照(D)的观点,菲利普斯曲线所阐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不存在的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C、供给学派;D、理性预期学派38、“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的区别主要在(A)A、前者强调过去信息,后者强调现有的信息;B、后者以大量数学模型为论证依据,因而更科学;C、前者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假设,内容陈旧,应被淘汰;D、前者难以解释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未来经济变动39、货币主义坚持以(B)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控制指标A、利率;B、货币供给量;C、信货流量;D、准备金40、下面哪一种排序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A)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C、扩张-谷底—顶点-收缩;D、收缩-谷底—顶点—扩张41、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以归类于(A)A、失业;B、就业;C、非劳动力;D、就业不足42、一个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这就意味着(D)A、人人都有工作;B、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C、失业率等于0;D、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一43、减少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B)A、没有影响;B、物价上涨;C、经济增长速度降低;D、以上都不对44、煤炭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A、家庭用于做饭;B、餐馆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用作原材料45、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C)A、国内生产总值;B、总投资;C、一国的资本量;D、净出口46、下面属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是(A)A、空军购买一战机;B、退伍军人津贴;C、失业救济金;D、退休金47、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则政府支出乘数是(D)A、8;B、1.25;C、4;D、548、可支配收入中,边际储蓄倾向如果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B)A、0.25;B、0.75;C、1.0;D、0.6449、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决定于(C)A、总收入;B、总投资;C、总需求;D、总供给50、平均储蓄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B)A、递减;B、递增;C、不变;D、不能确定51、如果MPC为0.8,则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将导致国民收入增加(C)亿元A、100;B、200;C、500;D、80052、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A、MPC=0.9;B、MPC=0.8;C、MPC=0.75;D、MPC=0.255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D)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0;D、154、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55、根据加速原理,引起净投资的原因是(A)A、产出的增加;B、价格提高;C、利息率下降;D、工资下降56、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是(C)A、C=S;B、C=T;C、I=S;D、M=I57、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是(A)A、Y=C+I+G;B、Y=C+I+T;C、C=Y+I+G;D、G=Y-C+I58、下列不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情况是(D)A、税收减少;B、投资增加;C、政府购买增加;D、税收增加59、经济增长的标志是(D)A、失业率的下降;B、先进技术的使用;C、CPI的降低;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60、经济周期的中心是(C)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国民收入的波动;D、就业率的波动61、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D)A、投机货币需求减少;B、交易货币需求减少;C、货币供给量减少;D、货币供给量增加62、LM曲线表示满足以下哪一种关系?(D)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C、储蓄与投资均衡;D、货币供求均衡63、如果某人因为某行业不景气而失去了工作,这种失业应属于(A)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64、天气寒冷,游客大大减少,某旅游区部分人失业,这种失业应属于(D)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65、下列哪一类不属于失业人员?(D)A、季节性工人;B、对当前工作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人;C、正在寻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D、半日工66、如果某人大学毕业后刚进入劳动力队伍还尚未找到工作,应属于(B)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67、为了降低失业率,应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A、提高税收;B、增加货币供给量;C、提高失业救济金;D、增加政府支出68、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实行的财政政策应是(B)A、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转移支付;D、减少货币供给量6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A)A、提高失业率;B、降低失业率;C、实现充群分就业;D、增加货币供给量70、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信息所引起的失业属于(D)A、非自愿意失业;B、结构性失业;C、需求不足失业;D、摩擦性失业71、自然失业率指的是(C)A、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B、是没有结构性失业时的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恒为07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B)A、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B、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无效;C、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D、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可并存7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增加公共设施投资,会引起国民收入(A)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74、“双紧”政策会使国民收入(B)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7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B)A、卖出国债,降低再贴现率;B、卖出国债,提高再贴现率;C、买进国债,降低再贴现率;D、买进国债,提高再贴现率76、(D)不能使LM曲线产生位移A、公开市场业务;B、降低法定准备金率;C、通货膨胀;D、扩大政府购买77、假定自然失业率是5%,而实际失业率是9%,根据奥肯定律GDP缺口占潜在GDP的比例为(B)A、4%;B、8%;C、10%;D、不确定78、已知2012和2013年的CPI分别为140.3和144.5,则2014年的通货膨胀率大约为(B)A、6.7%;B、3.0%;C、10%;D、13.6%选择题二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实际GDP等于(B)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3、已知消费为100亿元,投资为40亿元,间接税为50亿,政府的物品和劳务支出额为60亿,净出口为10亿元,则(D)A、NDP=210亿元B、GNP=210亿元C、NDP=120亿元D、无法确定GNP4、假定A国2010年和2013年的名义GDP分别为12000亿元和20000亿元,GDP的折算数分别为1、0和1、5,可推论2013年比2010年(C)A、名义GDP上升33%B、实际GDP不变C、实际GDP上升11%D、实际GDP下降5、如果某人个人收入等于8700元,个人所得税等于900元,消费530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500元,个人储蓄200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B)A、7300元B、7800元C、5800元D、无法确定6、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市场营销策划服务,双方约定报酬为10万元,事后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了价值6万元的产品直接抵消了部分策划费用,再用2万元的售后服务抵消了剩余策划费用的部分款项,最后支付2万元现金给甲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