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 解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30页

合集下载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pt医学课件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pt医学课件
统计中医机构接诊的病人 数量,反映中医医疗服务 需求情况。
出院人数
统计中医机构出院病人数 量,反映医疗服务效果。
治愈率与好转率
评估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的 重要指标。
中医医疗管理指标解读
病案管理
统计病案管理情况,反映医疗管 理规范化程度。
医疗事故与纠纷
统计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情况,评 估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医医疗事业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的问题与挑战
数据质量不高
部分医疗机构数据填报不规范,影响数据质量, 需要加强数据审核和培训。
指标体系更新滞后
随着中医医疗事业的发展,指标体系需要不断更 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信息化水平不足
部分地区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较低,影响数据收 集和整理的效率。
优化与改进建议
加强数据质量监控
建立数据质量审核机制,加强数据填报培训,提高数据质量。
及时更新指标体系
根据中医医疗事业发展情况,定期评估和更新指标体系,以适应新 的发展需求。
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大投入,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提高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效率 。
THANKS.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03
报表制度指标解读
机构概况指标解读
机构数量
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体规 模,包括中医诊所、中西医结合 诊所、民族医诊所等。
人员配备
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构 成,包括医师、护士、药师等专 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比例。
医疗服务指标解读
诊疗人次
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服 务数量,包括中医诊疗人次、西医诊 疗人次等。
全国范围内的中医医疗机构,包括但 不限于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 医诊所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数据来源】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24.院内感染管理
定性
(1)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落实情况;
(2)医疗废弃物处理合规情况;
(3)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4)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
【数据来源】“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申报信息系统数据或其他数据来源。
25.医疗纠纷处理
定性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预防、处理医疗纠纷。
【计算方法】
(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2)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数据来源】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二)服务效率
17.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定量
具体按照省(区、市)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方法】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251。
【数据来源】卫生健康统计年报。
18.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定量
具体按照省(区、市)规定的相关要求,没有病床的机构不考核此项。
【计算方法】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师人数/365。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
32.财务制度
定性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
(2)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收费价格透明;
(3)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固定资产明细目录,台账完整,账物相符;
(4)财务人员配置到位,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机构配备经过培训合格的报账员。
【数据来源】“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申报信息系统数据或其他数据来源。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

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

(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

(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说明

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说明

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说明一、概述随着中医药在我国的日益普及与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的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监测指标是评估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指标,为确保中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规范管理和科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解释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为相关机构和人员提供参考。

二、人力资源1. 中医执业医师数量:基层中医医院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执业医师,以确保患者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护士和药剂师数量:护士和药剂师是基层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在照顾患者和药品管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设施设备1. 诊室和候诊室设备:基层中医医院的诊室和候诊室设备应当齐全,确保医疗服务的顺畅进行。

2. 医疗器械和药品储备:基层医院必须储备足够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以满足患者日常需求。

四、服务水平1. 门诊量和就诊率:门诊量和就诊率是评估基层中医医院服务水平的关键指标,应得到重视。

2. 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是评估中医医院服务质量的直接体现,应持续跟踪评估。

五、管理制度1. 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医疗卫生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基层中医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2. 质量管理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和评估机制是保障基层中医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六、绩效考核1. 服务效率和绩效考核:通过对基层中医医院服务效率和绩效的考核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改进和提升。

2. 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是基层中医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加强监测和评估。

七、信息化建设1. 医疗信息化和数据安全:医疗信息化建设是基层中医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2. 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可以提高基层中医医院的服务效率和医疗质量,应得到重视。

八、结语以上便是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的详细说明,这些指标将在中医药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中医医院资料重点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中医医院资料重点
是否成立治未病科(中心):指医院是否设立治未病科 (中心)。
中医医院监测指标体系
(一)基பைடு நூலகம்情况
门诊是否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区:指在门诊是否设立中医综 合治疗区。
医院设置病房的病区数(个):指医院设置病房的病区数 (病区数按照独立的护理单元计算)。
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病区数(个):指在病区设立的中医 综合治疗室的病区数 。
中药师(士):指所有取得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在职 中药师(士)人员数。
注册护士(人):指所有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职人 员数。
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注册护士数:指毕业于中医 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三年内接受 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小时的人员数。
中医医院监测指标体系
中医医院监测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 二○一三年十一月
总说明
目的
了解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情况,为制定中医医政管理政策提 供科学依据
监测范围
全面监测,监测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
主要内容
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服务情况
报送方式
网络报送——“中医医疗管理监测网络直报系统”
报告期
年报表
中医医院监测指标体系
中医医院监测指标体系
(四)房屋及基本建设
年末房屋建筑面积(m2):包括自有产权房屋、租赁外系统房 屋和私房、其他产权房屋的建筑面积。
(五)年末设备数
年末5000元以上医疗设备台数(台):单位实际拥有的五千元 及以上可供调配的医疗设备台数,包括单位所有的安装和未安 装的设备。不包括已经批准报废的设备和订购尚未运抵医院的 设备。 年末5000元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台数(台):单位实际拥有的 五千元及以上可供调配的中医诊疗设备台数。中医诊疗设备 (含民族医诊疗设备)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应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软 件)。具体品种可以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设备评 估选型推荐品目。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 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

(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医院卫生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共55张PPT)

医院卫生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共55张PPT)

-扩大病
-删除药
调查制度介绍
报表概况及重点指标解析
《 2016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制度》
收集数据
卫生资源与 医疗服务 供方信息 (卫生资源、医疗服务) 需方信息 (传染病、AIDS、预防接种等) 需方信息 (孕产妇、儿童死亡、出生缺陷、妇幼保健覆盖)
网络报告系统
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 (2007年运行) 疾病监测系统 (2004年运行) 妇幼监测信息系统 (2009年运行)
主管
统计信 医政
疾病控制
疾控局、统计 司、
妇幼卫生

卫生监督 新农合
需方信息 (监督执法信息) 需方信息 (参合人口、筹资及报销情况)
需方信息 (人口出生、计划生育) 医患关系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2011年运行) 新农合信息系统 (待建)

基层
计划生育 卫生和计划 生育信访统计
流动 基层 家庭

调查制度介绍
次年15日前完成报送,20日完
次月15日前完成,20号完成审 (要报12月数)
人员调入调出1个月内上报
实时报
设备购进、调出或报废1个月内
中医住院病案首页(卫计统4-2表)
基层机构住院病案首页(卫生院、 社区中心) 卫生计生人才需求计划年报表(卫 计统2-3表)
月报
月后20日内
年报
次年1月15日前
主要指标解释
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训练。
1218 基本医保定点机构:包括
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定点医 取消新农合
1223 是否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
构需取得此执业许可证才能进行 流等医疗服务。
2.人员情况
序号 2.0 2.0.1 2.1 2.1.1 2.1.1.1 2.1.1.1.1 2.1.1.1.2 2.1.1.1.3 2.1.1.1.4 2.1.1.2 2.1.1.2.1 2.1.1.2.2 2.1.1.2.3 2.1.1.2.4 2.1.1.2.5 2.1.1.2.5.1 2.1.1.2.5.2 2.1.1.2.5.3 编制人数 在编人数 在岗职工数 卫生技术人员 执业医师 其中:临床类别 中医类别 口腔类别 公共卫生类别 执业助理医师 其中:临床类别 中医类别 口腔类别 公共卫生类别 执业(助理)医师中 内: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 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的人数 注册多地点执业的医师数 项目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

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

(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PPT(共29页)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PPT(共29页)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三)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
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以下:Y-是,N-否):可参照1— 16列举中医疗法名称,根据本单位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填 写。17其他(可列举) :指不在1—16列举中医疗法名 称内,且在本单位运用的中医疗法。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四)年末人员数
医师人数:指所有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医师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数:年内医师接受中 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数。
中医类别医师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数:年内中医 类医师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数。
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数:年内乡村医生 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人次数。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五)年末床位数
实有床位数:指年底固定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 床、监护床、超过半年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 建或大修而停用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 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 格证书的人员数。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 理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人数:指能够提供中 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人数。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四)年末人员数
全科医生人数:包括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且执业范 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全 科医生转岗培训、骨干培训、岗位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 (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的执业(助理)医师。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 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 二○一三年十一月
总说明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全国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解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数:指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处方数,如 一张处方同时开出推拿和火罐两种中医非药物疗法,按两张 处方计算。
西药处方数:指西药处方的总数。每人每次就诊最多只能有 一张西药处方,如同时开出两张或两张以上处方的仍按一张 处方计算。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八)本年度医疗服务情况
平均每张中药饮片处方费用:指中药饮片处方总费用/中药饮 片处方数。
年末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65岁以上老 年人人数:指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健康管理的65 岁以上老年人人数。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年末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指年末按照本年度《国家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建立高血压健康管理档案并提 供相关服务的患者人数。
中医科床位数:指中医科年底固定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 床、监护床、超过半年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 而停用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 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六)年末设备数
中医诊疗设备:可参照1—9列举的设备名称填写本单位该 设备的数量。10其他(一千元以上)可列举:指不在1—9 列举的设备名称内,且价值在一千元以上的在中医药理论 指导下使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仪器、设备、器具,可另外 填写设备名称及台数。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二)行医方式(Y-是,N-否) 西医为主: 指行医方式以西医为主的村卫生室。 中医为主: 指行医方式以中医为主的村卫生室。 中西医结合: 指行医方式为中西医结合的村卫生室。
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三)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
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以下:Y-是,N-否):可参照1— 16列举中医疗法名称,根据本单位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填 写。17其他(可列举) :指不在1—16列举中医疗法名称 内,且在本单位运用的中医疗法。

医院卫生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医院卫生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2.0.1 在编人数:指占用编制的在岗职工数。
2.1 在岗职工数:指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 的人员。包括在编及合同制人员、返聘和临聘本单位半年以 上人员(如护士、医师等),不包括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返聘和临聘本单位不足半 年人员。多点执业医师一律计入第1执业单位在岗职工数,不 再计入第2、3执业单位在岗职工数(秉持不重不漏)。
2.人员情况
2.1.1 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
护士、药师(士)、检验及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
(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
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2.1.1.1、2.1.1.2、2.1.1.3 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卫生监 督员一律按取得医师、护士、卫生监督员执业证书且实际从事 临床或监督工作的人数统计,不包括取得执业证书但从事管理 工作的人员(如院长、书记等)。
调查制度介绍 报表概况及重点指标解析
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的修订历史
制定《中国卫生 统计调查制度》
2002
制定《2010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
- 增加医改监测、医疗服务月报、出院病人季报 - 动态维护机构名录库、人力库
2009
制定《2013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
-增加医改效果指标,修订财务指标 -新增乡村医生表、药品招采月年报、出生医学表、病案首页 - 人口死亡库、乡村医生库、病案首页库 - 推行卫生信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与综合分析
2.1.3 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 从事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 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 作的人员。

【免费下载】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说明

【免费下载】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说明

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监测指标说明(一)、基本信息(Y-是,N-否)1 组织机构代码和行政区划代码:组织机构代码采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1714-1997)》;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

2 是否设立中医科:基层医疗机构是否有中医科。

3 是否设立中药房:基层医疗机构是否有中药房。

4 是否建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基层医疗机构是否将中医药相关科室相对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5 是否提供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配备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按照规定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乡村医生,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二)、行医方式(Y-是,N-否)1 西医为主: 指行医方式以西医为主的村卫生室。

2 中医为主: 指行医方式以中医为主的村卫生室。

3 中西医结合: 指行医方式为中西医结合的村卫生室。

(三)、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Y-是,N-否):可参照1—16 列举中医疗法名称,根据本单位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填写。

17 其他(可列举):指不在1—16 列举中医疗法名称内,且在本单位运用的中医疗法。

(四)、年末人员数1 医师人数:指所有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2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3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数。

4 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人数: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人数。

5 全科医生人数:包括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且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骨干培训、岗位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的执业(助理)医师。

6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人数:指中医类别的全科医生总人数。

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平台指标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平台指标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平台指标体系(试行稿)2019年8月摘要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基层综管平台”)是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通过对基层重点业务领域加强监测评价,建成联通各省,标准权威、高效实用、上下联通、安全可靠的基层一体化整合监管大平台和规范化共享大数据,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的统筹发展规划和综合协调管理能力。

项目组先后两次到基层司调研收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并在2018年10月和2018年11月开展两轮专家论证会议,将会上专家提出的建议加以整合。

为了提供数据支撑,先后到青海、浙江、陕西、福建、甘肃、湖北、内蒙古和河南8个省份现场调研实际数据情况,安徽、河北、贵州和新疆四个省份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结合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文件,最终形成了本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其中“结构”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实践的环境属性,包括卫生资源情况;“过程”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何种服务以及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医疗保障情况等;“结果”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实践所带来的结局表现,包括运行评价情况。

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127个三级指标,反映了我国基层卫生的整体情况。

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专用属性描述规则 (1)3.1 标识符 (1)3.2 指标名称 (2)3.3 指标说明 (2)3.4 指标来源 (2)3.5 数据来源 (2)3.6 计算方法 (2)3.7 采集方法 (2)3.8 采集频率 (2)3.9 指标用途 (2)3.10 指标分类 (3)4 卫生资源指标集 (3)4.1 卫生机构 (3)4.2 卫生人员 (4)4.3 卫生设施 (8)4.4 卫生经费 (1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标集 (15)5.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15)5.2 预防接种服务 (17)5.3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18)5.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19)5.5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20)5.6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1)5.7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2)5.8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4)5.9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5)5.10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26)5.11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28)5.12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30)5.13 健康教育服务 (31)5.14 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服务 (35)6 基本医疗服务指标集 (37)6.1 医疗服务利用 (37)6.2 医疗服务效率 (44)6.3 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 (48)6.4 医药费用 (50)7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标集 (54)7.1 签约数量 (54)7.2 签约效率 (57)7.3 签约效果 (59)8 运行评价指标集 (59)9 医疗保障指标集 (60)1范围此指标体系适用于基层综管平台的建设,以及与相关系统的采集交换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