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医院质控管理细则
中医质控管理制度
中医质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深入推进中医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安全,特制定本中医质控管理制度。
二、工作目标1.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中医医师的专业水平;2.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产品的质量监管和管理;3.建立健全中医质控管理机制,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4.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促进中医医疗服务的良性发展。
三、组织架构本制度的实施由中医质控委员会负责,质控委员会由医院院长、中医科主任、相关专家学者及病人代表等组成,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制定和修订中医质控管理制度。
四、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1.医师资格管理对中医医师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医师的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达到相关标准,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中医医师的综合素质。
2.医疗流程管理建立规范的中医医疗流程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诊疗服务,包括初诊、复诊、治疗方案制定及用药管理等环节的管理,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3.医疗设备管理对中医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4.医疗质量评估定期对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等指标,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五、中医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1.医院管理中医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2.环境卫生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对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等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3.药品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建立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对医院使用的中成药、中草药等药品进行质量监测和管理,严禁使用假冒伪劣药品。
4.护理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建立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中医医疗技术质量控制监督细则
中医医疗技术质量控制监督细则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医医疗技术质量控制监督细则,为中医医疗机构提供规范指导,确保中医医疗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水平。
2. 监督细则
2.1 中医医疗技术质量评估
中医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中医医疗技术质量评估,包括对医疗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考核,确保医疗技术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2 中医医疗技术档案管理
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中医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医疗技术的过程和结果,方便随时进行技术质量的回顾和评估,确保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3 中医医疗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
中医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疗人员进行中医医疗技术培训和继
续教育,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技术的水平和质量。
2.4 中医医疗技术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
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中医医疗技术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
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类
似事件再次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2.5 中医医疗技术质量监督检查
相关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中医医疗机构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检查
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性和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给
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结论
中医医疗技术质量控制监督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提升中医医疗
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中医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细则要求进
行操作,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疗技术的监督检查,确保细则的实施效果。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是指为了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确保中医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一、医疗机构管理1.1 严格的执业许可制度:中医医疗机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许可,确保其具备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资质。
1.2 人员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中医医疗知识和技能,且持续进行教育培训,保持专业水平。
1.3 设备设施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配备必要的中医医疗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诊疗规范2.1 严格的诊疗流程:中医医疗机构要制定详细的诊疗流程,确保每一个患者都能按照规定的程序接受中医诊疗服务。
2.2 个性化诊疗方案: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确保针对性治疗。
2.3 严格的处方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处方管理制度,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药品管理3.1 药品采购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按照像关法规,选择合格的药品供应商,确保药品质量可靠。
3.2 药品储存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建立规范的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保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药品变质。
3.3 药品使用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建立药品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和避免滥用。
四、医疗记录管理4.1 电子病历管理:中医医疗机构要推行电子病历管理,确保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隐私保护:中医医疗机构要建立隐私保护制度,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4.3 医疗记录审核:中医医疗机构要设立专门的医疗记录审核部门,对医疗记录进行定期审核,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五、医疗事故处理5.1 事故报告和调查:中医医疗机构要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5.2 患者赔偿和救济:中医医疗机构要建立赔偿和救济制度,对因医疗事故受到伤害的患者进行赔偿和救济。
中医医院质控管理细则
中医医院质控管理细则一、总则二、质控委员会1.中医医院应设立质控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任命主任,负责质控管理的规划、协调和监督。
2.质控委员会的成员由医院领导、临床科室主任和相关专家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讨论质控工作要点和改进措施。
三、质量评估1.中医医院应定期对临床科室和相关医疗服务进行质量评估。
2.质量评估的内容包括医疗服务过程和结果的监测、患者满意度调查、医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3.质量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制定改进措施。
四、医疗安全管理1.中医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预防和控制感染、药品使用、手术操作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2.医务人员应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医疗安全。
3.医疗安全事件和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处理和改进措施。
五、患者权益保障1.中医医院应建立健全患者权益保障机制,包括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投诉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2.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
3.对于患者投诉或纠纷,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向患者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六、职业道德和规范1.中医医务人员应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坚守医德和职业道德。
2.医务人员应遵守行业规范,并定期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考核。
3.医务人员应保守患者隐私和医疗机密,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七、质控数据统计和报告1.中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控数据统计和报告系统,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质控数据的统计和报告应定期进行,包括医疗服务过程和结果、医疗安全事件和事故、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
3.报告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八、质控管理的评估和改进1.中医医院应定期对质控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包括对质量评估、医疗安全管理和患者权益保障的评估。
2.评估结果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并追踪实施效果。
3.改进措施和计划应及时通知相关的医务人员,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提高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本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医医院特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决策、监督和指导工作。
2.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各临床、医技、药剂、护理等科室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
三、职责与任务1.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监督、检查、指导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3)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4)协调处理医疗纠纷,维护患者权益。
2. 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1)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决策。
(2)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
(3)收集、整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4)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
3. 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组织实施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
(3)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与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的沟通,及时报告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制定并实施中医诊疗规范、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确保诊疗过程规范化。
2. 加强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剂等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素质。
3. 完善病历、检查、检验、手术、输血等医疗文书管理,确保医疗文书质量。
4. 加强对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5.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评价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6.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
7.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确保医疗安全。
五、监督与考核1.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考核评价细则
查阅台账资料
质控对象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接受省级以上检查评比和督导考核,在同批次质控对象中排位居前10%的,本项不扣分;未达10%,但位次较上年度上升的,得2分/次;位次较上一年度无明显改善的,本项不得分。
8
3.2质控对象相关专业无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查阅医院投诉档案、医疗损害鉴定材料
质控对象相关专业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酌情扣分,但扣分不应低于3分/次;情节严重或影响恶劣的,纳入一票否决项。
6
3.3按时完成市卫生健康委交办工作任务。
查阅台账资料
市卫生健康委交办工作任务,有一项未完成扣2分。
6
3.4质控工作获得市级以上表彰。
质控工作获表彰,市级计1分/项、省级计2分/项、国家级计3分/项。
2
二、运行管理(30分)
2.5有本专业质控标准,指导并督促质控网络覆盖单位认真执行。
无本专业质控标准或未指导督促质控对象认真执行,本项不得分。
3
2.6有本专业质控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质控工作流程规范、科学,且有针对性,符合专业实际。
无质控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质控工作流程不符合专业实际,有一项扣2分。
2
五、满意度(10分)
5.1质控对象满意度≥90%。
电话抽样或实地调查
满意度=满意数/调查对象数×100(%),质控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对质控中心工作评价在80分以上计为满意。满意度达90%不扣分,每降低5%扣1分。
5
5.2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满意度≥90%
市卫生健康委和各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满意度在本项指标权重各50%,评价在80分以上计为满意,由市卫生健康委综合评估后打分。满意度达90%不扣分,每降低5%扣1分。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是指为了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建立和完善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制度目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中医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安全性,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所有从事中医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三、质量控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中医医疗服务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诊断、治疗和康复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规范性原则:中医医疗服务应按照像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行,确保医疗行为符合规范标准。
3.安全性原则:中医医疗服务应保障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安全,避免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4.综合性原则: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应综合考虑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中医医疗质量。
四、质量控制内容1.医疗技术标准:制定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务人员的技术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2.医疗设备管理: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和正常运行。
3.药品管理:建立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4.医疗废物管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
5.医疗纠纷处理: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医疗纠纷,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6.医疗质量评估: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中医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7.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中医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五、质量控制责任1.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确保医疗质量的提升。
2.医务人员:应按照像关制度和规定进行中医医疗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质量评估和监督工作。
六、质量控制监督与评估1.内部监督:医疗机构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中医医疗质量进行自我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中医医疗技术质量管理考评细则
中医医疗技术质量管理考评细则一、中医医疗技术质量管理目标1.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医疗技术操作符合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要求。
2.确保中医医疗技术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3.提高中医医疗技术服务的效果和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中医医疗技术质量管理考评指标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医疗设备的选择和使用3.临床数据的记录和统计分析4.医疗事故的管理和安全防范5.医疗质量评估和质控措施详细的中医医疗技术质量管理考评细则包括以下内容: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医医疗技术操作应符合中医学理论和治疗规范要求,医生应具备相应的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防护,保证操作区域的清洁,使用无菌器械和设备。
对于不同的疾病,应选择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并严格控制治疗的剂量和疗程。
2.医疗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中医医疗机构应配备符合标准的医疗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设备选择应符合中医学理论和治疗要求,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医疗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3.临床数据的记录和统计分析对于每一位患者的就诊信息,中医医疗机构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基本信息、主诉、病史、体检结果、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这些数据是进行质量评估和统计分析的基础,有助于医疗机构改进工作和提高服务质量。
4.医疗事故的管理和安全防范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事故管理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
医疗机构要持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操作的安全性。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5.医疗质量评估和质控措施中医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通过临床效果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法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同时,加强质量控制措施,如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开展病例讨论、推广优秀治疗经验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中医医院病案质量质控管理制度
Xxx医院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病历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
为进一步规范病历书写要求,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根据《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医政〔2010〕29号)、《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7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国卫医发〔2018〕8号),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管理办法病历质量控制分为三级质控,一级质控由科室质控小组负责,二级质控由医务科、护理部、病案室负责,三级质控由病案管理委员会委托院级评审专家组按每月出院病案10%抽取进行质控。
(一)一级质控科室成立病案质控小组,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科室质控负责人、护士长组成。
科室主任对科室的病案质量全面负责,科室病案质控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科室病历进行全程监控,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进行评价、考核和持续质量改进。
职责:1.科主任或科室病历质控负责人质控住院医师书写的所有医疗文书,按住院病历质量评定表要求质控每份病案,并在科自查评级处给予评级并签名。
2.护士长质控护理文书,并于病案首页质控护士栏签字。
(二)二级质控医务科负责运行病历实时质控,按照各科住院人数比例5%进行抽查,月底统计汇总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并上报质控科。
护理部负责指导护理质控小组工作。
病案室负责核对各临床科室病案首页填写情况,归档后病案的顺序整理、病案保存等。
(三)三级质控由病案管理委员会委托院级病案评审专家组每月按10% 抽取归档病案进行质控。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病案首页数据采集口标准与质量要求》、《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7版)》进行评审。
二、处罚措施(一)病案于患者出院后3个工作日内归档,病案未按时限归档每份每延长一日扣罚管床医师100元,扣罚科主任50元,之后每超期一天加扣管床医师20元,按实际超期天数累计。
(二)运行病案未按时限及规范要求完成的,每份扣罚管床医师50元,扣罚科主任25元。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护人员、医技人员、管理人员及辅助人员。
第三条我院医疗质量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2. 预防为主,持续改进;3. 依法管理,科学规范;4. 强化责任,严格考核。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副院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及临床科室主任担任成员。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1. 制定和修订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医疗质量检查、评估和考核;3. 监督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4. 分析医疗质量状况,提出改进措施;5. 处理重大医疗质量事件。
第六条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医疗质量管理日常工作。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1. 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和解释;2. 组织开展医疗质量检查、评估和考核;3. 收集、整理和上报医疗质量数据;4. 指导临床科室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5. 处理日常医疗质量投诉。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措施第八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质量意识。
第九条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第十条实施医疗质量分级管理制度,对各级人员实行绩效考核。
第十一条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二条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检查、评估和考核制度。
第十三条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控,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四条建立医疗质量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投诉。
第十五条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分析医疗质量状况,研究改进措施。
第十六条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医疗质量管理政策。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七条对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对违反医疗质量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为了促进中医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特制定本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二.质量管理原则1. 病人至上原则:以病人的安全和健康为首要目标,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专业技术原则:依据中医理论和技术规范,坚持临床实践与科技创新,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3. 综合管理原则:结合医疗机构特点,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质量管理目标1. 提高中医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2. 强化临床质量控制和事故防范,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3. 加强医患沟通与医疗信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4. 建立健全中医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四.质量管理组织架构1. 确立专业质控委员会,负责中医医疗质量管理的领导、决策和监督工作。
- 委员会成员包括:医院院长、医务部主任、中医科主任、质控科主任等。
2. 设立医院质控科,负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 医院质控科应配备有能够独立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专职人员。
3. 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包括临床科室、护理部、药剂科、医技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协助质控科开展工作。
五.质量管理流程1. 制定医院标准操作规范,明确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护理、药剂、医技等方面的具体操作要求。
2. 开展医疗质量巡查、门诊和住院手术病例审核,以及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3. 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5. 建立健全的随访系统,对门诊和住院病例进行复查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六.质量数据管理和分析1. 定期收集、统计和分析医疗质量相关数据,制作质量报告,提供医院管理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2. 进行医疗事件的跟踪与追溯,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中医医院各项管理制度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 突出中医特色优势,规范中医诊疗行为。
加强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中药饮片使用率,辨证使用中成药,规范院内制剂使用,严格执行中医医疗技术和中医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常规。
3. 加强中医病历质量管理,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4. 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5. 质量检查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定期上报质控科,形成《质量简报》,进行全院通报。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考评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增强质控工作的约束力。
6. 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7. 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针对医院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改进为对象的不良事件上报及处理系统,及时发现的缺陷,纠正错误,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8. 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体系。
二、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1. 患者入院时,需符合本专业收治范围、标准,由门诊、急诊医师签署住院证,办理住院手续。
2. 病区护士对入院患者应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住院规则和病区环境,并于15分钟内通知医师进行诊治。
3. 重危患者入院时,应由医护人员用平车推送至病房,并立即通知医师及护士长;对行走不便的患者应主动搀扶、护送至病房。
4. 患者出院时,经治医师于出院当日上午10:00前下达临时医嘱,办公室护士按规定注销一切治疗、护理,整理病历,核算住院各项处置治疗项目。
5. 患者接到通知后到住院处结帐,并将结帐单据交给护士长或办公室护士。
三、医药代表接待管理制度1. 医药代表接待管理部门:由医院药剂科负责医药代表到我院开展信息与技术交流等业务联系的预约登记及组织接待相关事宜。
2. 接待时间:每季度最后一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下午14:30—17:00。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是指为了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制度背景和目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中医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该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中医医疗机构的运作提供指导,促进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优质化。
二、质量控制标准:1. 人员要求:中医医疗机构应配备合格的中医医师和相关专业人员。
医师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2. 诊疗设备:中医医疗机构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医诊疗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诊疗流程: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包括患者的接诊、病史记录、辨证施治、用药方案等环节。
各环节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操作规范。
4. 医疗记录: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记录制度,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内容。
医疗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并按规定保存。
5. 药品管理: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的采购、存储、配药、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
药品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质量安全。
6. 不良事件报告: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医疗事故、药物不良反应等。
同时要进行事故分析和教训总结,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 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医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及时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
三、质量控制程序:1. 制定制度:中医医疗机构应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项要求和责任。
2. 培训和考核:中医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同时,要建立考核机制,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奖惩。
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医医院的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中医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法规,是中医医院进行全面、持续、系统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依据和指南,是中医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遵守的准则。
第三条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中医医院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的基本法规。
第四条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护理、管理、行政等全体人员。
第五条本制度对中医医院的质量管理实行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第六条中医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责任。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机构,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第八条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内部质量控制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九条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质量管理,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第十条中医医院应当坚持科学规范的医疗行为和管理行为,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和自主权,积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流程,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十四条中医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政策、目标、计划、实施、评估等环节,确保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第十五条中医医院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服务内容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中医医疗质控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中医医疗质控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医医疗质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中医医疗质控小组,具体负责中医医疗质控工作的实施。
三、工作职责1. 中医医疗质控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中医医疗质控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2)组织、协调、监督中医医疗质控工作的开展;(3)定期对中医医疗质控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4)加强对中医医疗质控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2. 中医医疗质控小组职责:(1)根据中医医疗质控管理委员会的部署,具体实施中医医疗质控工作;(2)定期对中医医疗质控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3)加强对中医医疗质控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落实;(4)对中医医疗质控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四、工作内容1. 制定中医医疗质控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2. 对中医医疗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包括但不限于:(1)中医诊断、治疗、护理等临床工作;(2)中药处方、用药、煎药等环节;(3)中医特色技术、康复、养生等工作;(4)中医医疗设施、设备、药品等资源配置。
3. 对中医医疗质控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督促整改。
4. 开展中医医疗质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中医医疗质量意识。
5. 加强与上级中医医疗质控机构的沟通,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借鉴先进经验。
五、工作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医医疗质控工作,将其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 各级领导和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医医疗质控管理制度,提高自身中医医疗质量意识。
3. 加强中医医疗质控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 对在中医医疗质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5. 对在中医医疗质控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综合医院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
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应符合医疗质量管理总体要求,体现中医诊疗规律及相应规范,覆盖医院中医药临床服务全过程。
医院应为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创造条件,并提供有效保障支撑。
一、加强组织管理(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研究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采取相应措施,持续提升中医药医疗质量。
(二)医疗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会同中医临床科室,按照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制定本院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具体措施与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中医临床科室在全面落实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基础上,还应对医院其他临床科室的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撑。
二、中医药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中医临床诊疗活动开展,应符合法律法规并遵循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提供的中医临床诊疗服务应体现中医诊疗思维、符合中医理论和中医理法方药一致性要求。
(二)医院应建立覆盖中医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质控管理标准或细则,并组织开展质控培训与定期考核。
同时,充分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和信息化手段强化日常医疗质量管理。
(三)医院制定实施常见病及特色病种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提出改进措施,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根据临床需要,实施包括中医专科在内的多学科综合诊疗计划或方案。
同时,积极运用国内外权威指南与有关循证医学证据,持续更新完善相关指南或规范,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遵照执行。
三、单病种及中医医疗技术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中医单病种质量管理,以常见多发病为重点,结合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要求,制定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南;对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与变异情况开展实时监控,定期对相应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治疗措施等医疗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最新中医医院质控管理细则
中医医院质控管理细则(试行)一、各科建立科内《科室质控管理制度》,设立科室质控小组,确定质控员,明确质控检查的方法、方式及次数,要求质控范围覆盖本科医疗质量的每个环节,并保留质控检查原始记录备查。
质控科将通过查看质控检查记录检查各科是否执行质控管理规章制度。
二、凡检查发现科室未成立或由于人员变动而未及时调整科室质控小组,无《质控管理规章制度》或不按质控制度落实,则每次扣科室主任100元,直至建立并落实制度。
无年度质控工作计划或年度工作总结扣科室300元。
三、各科室质控员每月应在15日以前把上个月的医疗质量评估表上报质控科,迟交一天扣10元,逐日累计。
报表数据必须填写准确,错填、缺项一处扣10元,以此累计。
必须如实填写存在问题及科室整改措施,无分析或无具体整改措施扣科室100元。
四、医务科、质控科每季度组织环节质量检查小组到各科进行环节质量交叉检查,被检查科室不配合检查按每次扣科室200元。
五、环节质量检查或终末质量检查发现缺陷3天必须修改完毕,凡超时不修改则每份扣责任人30元,继续延期不改则每超过1天扣10元直至修改完备。
六、各科自查中,转科病历发现缺陷,应在24小时内由病历所在科室主管医师通知原科室主管医师修改完备。
质控科抽查时发现转科病历存在缺陷,扣缺陷科室及病历所在科室各50元(如病历所在科室已通知缺陷科室,则不扣病历所在科室款而双倍扣缺陷科室)。
七、凡被质控科检查发现在科内自查中已发现病案缺陷,而责任人超过3天又未修改则扣科主任10元,质控医生10元,责任人30元。
八、临床各级医师须按《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及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书写病案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记录全面、及时准确。
⑴一般入院记录24小时内完成,危急重症入院当班完成;⑵首次病程记录、转出、转入记录、手术计划、术前讨论、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记录要及时完成;⑶入院头三天连续记录;⑷术后三天连续记录;⑸对ICU或CCU及下病危的患者,至少每天记录一次,下病重通知的患者,每两天至少记录一次,病情有变化随时记录,病情稳定的病人病程记录时间间隔最长期限不能超过3天;⑹住院时间>37天者必须书写阶段小结。
中医质控标准
中医质控标准数比例未达到30%的,每个机构扣2分;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占比例未达到5%的。
每个机构扣1分;中医非药物处方数占比例未达到5%的,每个机构扣1分。
2.各项处方要符合中医药适宜技术规范。
并按照规定填写处方信息,如处方信息不规范、不完整或存在超范围用药等问题,每个机构扣1-2分不等。
四、基层中医药服务管理1.所查机构未建立中医药服务管理制度。
每个机构扣3分;2.未建立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价制度。
每个机构扣2分;3.未建立中医药不良反应和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每个机构扣2分;4.未建立中医药临床路径制度,每个机构扣2分;5.未建立中医药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每个机构扣2分;6.未建立中医药信息化管理系统,每个机构扣2分。
1.各项管理制度要符合相关规定,具体实施情况要有相应的记录和工作文件。
如记录和文件不完整或不规范,每个机构扣1-2分不等。
2.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价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评价结果要反映中医药服务的实际情况,如评价指标和方法不合理或评价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
每个机构扣1-2分不等。
3.中医药不良反应和事件监测报告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和上报,如记录和上报不及时或不准确,每个机构扣1-2分不等。
4.中医药临床路径要科学合理,能够指导医生开展诊疗工作,如临床路径制度不合理或不能有效指导医生工作,每个机构扣1-2分不等。
5.中医药医疗纠纷处理制度要符合相关规定,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医疗纠纷。
如处理制度不合理或不能有效处理医疗纠纷,每个机构扣1-2分不等。
6.中医药信息化管理系统要能够实现中医药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如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或不能有效管理中医药服务,每个机构扣1-2分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医院质控管理细则
(试行)
一、各科建立科内《科室质控管理制度》,设立科室质控小组,确定质控员,明确质控检查的方法、方式及次数,要求质控范围覆盖本科医疗质量的每个环节,并保留质控检查原始记录备查。
质控科将通过查看质控检查记录检查各科是否执行质控管理规章制度。
二、凡检查发现科室未成立或由于人员变动而未及时调整科室质控小组,无《质控管理规章制度》或不按质控制度落实,则每次扣科室主任100元,直至建立并落实制度。
无年度质控工作计划或年度工作总结扣科室300元。
三、各科室质控员每月应在15日以前把上个月的医疗质量评估表上报质控科,迟交一天扣10元,逐日累计。
报表数据必须填写准确,错填、缺项一处扣10元,以此累计。
必须如实填写存在问题及科室整改措施,无分析或无具体整改措施扣科室100元。
四、医务科、质控科每季度组织环节质量检查小组到各科进行环节质量交叉检查,被检查科室不配合检查按每次扣科室200元。
五、环节质量检查或终末质量检查发现缺陷3天必须修改完毕,凡超时不修改则每份扣责任人30元,继续延期不改则每超过1天扣10元直至修改完备。
六、各科自查中,转科病历发现缺陷,应在24小时内由病历所在科室主管医师通知原科室主管医师修改完备。
质控科抽查时发现转科病历存在缺陷,扣缺陷科室及病历所在科室各50元(如病历所在科室已通知缺陷科室,则不扣病历所在科室款而双倍扣缺陷科室)。
七、凡被质控科检查发现在科内自查中已发现病案缺陷,而责任人超
过3天又未修改则扣科主任10元,质控医生10元,责任人30元。
八、临床各级医师须按《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及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书写病案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记录全面、及时准确。
⑴一般入院记录24小时内完成,危急重症入院当班完成;⑵首次病程记录、转出、转入记录、手术计划、术前讨论、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记录要及时完成;⑶入院头三天连续记录;⑷术后三天连续记录;
⑸对ICU或CCU及下病危的患者,至少每天记录一次,下病重通知的患者,每两天至少记录一次,病情有变化随时记录,病情稳定的病人病程记录时间间隔最长期限不能超过3天;⑹住院时间>37天者必须书写阶段小结。
违反以上规定则按质控方案的病历评价标准扣分。
九、进入手术室手术前必须完成医疗文件书写的规定:⑴择期手术必须要书写术前小结、手术计划、大中型手术要有术前讨论,并签好手术同意书;术前要有上级医师查看病人并有记录。
择期手术前必须完成上述记录,否则手术室应拒绝安排手术,如缺少上述医疗文件而手术室已安排手术则每例扣手术室50元。
⑵手术记录必须及时完成,应由手术者书写,要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
违反以上其中之一则每处扣责任人50元。
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对新开医嘱、停用医嘱、变更治法及用药要求有理有据,对各种检查回报结果必须前后对比及其分析,各种诊疗操作、会诊结论等及时记录,未记录则视为缺陷,每处扣5元。
所有的理化检查治疗必须有针对性(医保病人严格按医保管理执行)。
治疗用药必须有理有据,与病情、诊断相符合。
对既往曾有过其他病史,对此次诊疗有一定影响的,如需做进一步追踪检查及治疗应与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
对诊断未明,需做多方面检查以帮助确诊的,
必须在病程记录上体现诊疗思路,说明检查原因。
对有些需做诊断性治疗的也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告知病人。
凡缺漏记录者每处扣责任人5元。
十一、对病历中存在以下重大缺陷之一者,属乙级病历:⑴首页医疗信息未填写。
⑵传染病漏报。
⑶缺首次病程记录或缺辨证辨病依据、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
⑷危重病历缺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查房记录。
⑸缺手术记录。
⑹死亡病历缺死亡前的抢救记录。
⑺缺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
⑻缺特殊检查(治疗)、手术同意书或缺患者(近亲属)签名。
⑼缺对诊断、治疗起决定性作用的辅助检查报告单。
⑽拷贝行为导致的原则性错误(病历中张冠李戴,左右不分,上下不分,前后矛盾等严重影响病案质量的)。
⑾缺整页病历记录造成病历不完整或病历评分为75~89.9分均属乙级病历。
十二、对病历中存在以下重大缺陷者病历质量属丙级病历:
⑴终末病历缺入院记录(实习医师代写视为缺入院记录)。
⑵存在上述乙级病历重大缺陷超过三项者,或病历评分低于75分者为丙级病历。
出现乙级病历在医疗质量管理简报公布并每份扣责任人100元,扣科主任30元,一年内出现3份乙级病历的医生则待岗培训至考核及格方能上岗;出现丙级病历在医疗质量管理简报及周会全院通报批评并每份扣责任人300元,扣科主任50元;一年内出现2份丙级病历的医生则待岗培训至考核及格方能上岗。
十三、出院病案自出院日起四天内为自查自纠时间,四天后接受质控科抽查(扣分、扣款及修改时间按上规定执行)。
十四、住院病历在患者出院后七天内必须提交病案室,凡延迟提交的病历,每份每延迟一天,扣科室5元,累计到提交为止。
凡出现丢失病历
(含从病案室借病历引起的丢失)或重要医疗文件(如手术同意书等)每份扣科室或责任人300元,由此而引起医疗纠纷的,由科室负责全部责任,并承担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十五、提交给病案室的住院病历项目必须完整,凡病案室终末质量检查发现内容错漏,即由质控按终末质量规定扣款,并由病案室书写通知责任人到病案室修改,病案必须在接到修改通知3天内修改完毕,凡在3天内未完成者,每延迟1天,每份病历扣科室10元,累计至修改完毕为止。
十六、首页填写必须齐全准确,对诊断不能随意简化或缩写,每错填或漏填一项扣责任人10元。
病历内容刻意伪造者扣责任人300元,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执业医师法进行处理。
十七、凡各种检查单、报告单回报后必须及时粘贴,不及时粘贴者每次扣科室10元。
在终末质量检查中发现缺漏化验单,按每张10元累计扣科室,并通知科室3天内补齐,否则每延期一天按每张扣10元累计至补齐为止。
十八、终末质量检查中,凡转科病历出现乙级病历、丙级病历由造成严重缺陷的科室承担乙级、丙级病历责任,并按乙级、丙级病历扣款,其它相关科室因未认真执行质控制度未能及时发现缺陷而造成乙级、丙级病历出现,亦按乙级、丙级病历扣款。
十九、各种医疗单据必须填写准确,凡填写不合格者,每处扣款5元,各种报告单内容填写必须正确,凡填写错误按每张扣10元(根据是临床科室责任或医技科室责任而分别扣款)。
二十、门诊病历按规范书写,收入院病人要书写门诊病历。
出院病人要在门诊病历上书写出院记录。
门诊病历书写不合格,按每份扣责任人10元。
处方的质量管理根据《处方点评实施细则》执行。
二十一、各级医师做好带教工作,凡手写处方、各种手工单,由实习
医师书写的,须有本院执业医师签名,违反者按每份扣50元。
二十二、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执行,使用三线抗菌药物,应请会诊(按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会诊制度执行),提倡按药敏用药。
使用抗菌药物不记录者扣10元,违规使用者扣款30元。
二十三、未按规定开展单病种质控扣科室200元,要求每半年开展一次质控分析,达不到扣科室200元/次,分析太简单扣科室100元,无改进措施扣科室100元。
二十四、由于医疗文件书写缺陷引起医疗纠纷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十五、终末病历按时按质量归档,医院奖励科室质控人员每份病历5元,每季度发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