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春山居图》
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京故宫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别是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的白宫。

《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其画作之冠。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黄公望此画原本打算送给好友无用师,但在开始作画之后三四年里,他一直没有完成这幅长卷,而这段时间,他四处云游,每每回到山中别墅才会在长卷上补充一点。

长卷表面上看来一气呵成,其实断断续续画了多年。

无用师着急,问黄公望何时能完成。

黄公望答曰,干脆外出时随身带着这幅画,以便尽快完成。

可是,无用师又担心,万一途中被别人索取岂不是更得不到这幅画?于是,他就让黄公望先题跋,写明完成后要送给无用师。

在黄公望题跋4年之后,黄公望去世了,究竟他什么时候完成这幅画,一直没有定论。

有人说,题跋后不久他就完成了,所以整幅画画了3、4年,也有人推测,他直到去世前才完成,所以说一直画了7年。

无论哪种说法,也都只是臆断。

但我们可以由此得知,黄公望用了很长时间,才使这幅长卷不断完善,因此可谓凝结毕生心力。

流传:几度易手被焚殉葬一分为二
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主人,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此画作成之初,无用上人就“顾虑有巧取豪夺者”,不幸被他言中。

明成化年间“明四家”之首的沈周藏此图时便遭遇“巧取”者,沈周请人在此图上题字,却被这人儿子藏匿。

之后此图又出现在市上高价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难于计较又无力购买,只得背临一卷以慰情思。

后来,画作被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把它卖给了吴正志,清顺治年间,吴氏子弟,吴正志之孙,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后更是珍爱之极。

恽南田《瓯香馆画跋》中记:吴洪裕于“国变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

书画界将《富春山居图》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提并论,是因为他们有相似的命运。

唐太宗因太喜欢王羲之的字,而将《兰亭集序》陪葬;吴洪裕收藏《富春山居图》,死时也要用它陪葬,因怕后人在其死后不照办,于弥留之际,点火焚烧《富春山居图》,幸好被其侄子抢下,但已烧成两段,从此,《富春山居图》变为《无用师卷》与《剩山图》两部分。

《无用师卷》的传奇:乾隆钦定真伪颠倒是非
1652年《无用师卷》经丹阳张范我转手泰兴季国是收藏,后经高士奇、王鸿绪等辗转多人收藏,最终被安岐买到。

安岐后来献入宫廷,为乾隆皇帝收藏,静静的放了近200年。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把它珍藏在身边,不时取出来欣赏,并且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

没想到,第二年,也就是1746年,他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

他一边坚定地宣布后者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还特意请大臣来,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

直至1933年,故宫南迁文物停留上海期间,徐邦达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迹,即《无用师卷》,那幅伪作,被称作《子明卷》。

而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

20世纪30年代(1933年),日军进入山海关,故宫万余箱的珍贵文物分5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随其他文物一起南迁,直至1949年,国宝迁台,《富春山居图》的《无用师卷》于是入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剩山图》的传奇:书画家吴湖帆为大义忍痛割爱
1938年秋,上海古董名店汲古阁的老板曹友卿拜访书画家吴湖帆,因吴湖帆既是曹的“大客户”,也是“顾问”,曹友卿此行就随身带了一幅刚刚买到的残卷,请吴湖帆“掌眼”。

徐徐展卷,只见画面雄放秀逸,山峦苍茫,神韵非凡。

吴湖帆捧画赏识良久,从画风、笔意、火烧痕迹等处反复研究,断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前一部分《剩山图》,当即向曹友卿提出购买。

几番交涉,吴湖帆拿出家中珍藏的国宝级青铜重器周敦(敦,古代食器),换了这幅残卷。

从此吴湖帆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后来浙江博物馆供职的沙孟海得此
消息,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希望能够将此画入藏浙江博物馆,沙孟海晓以大义,又请出钱镜塘、谢椎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

于是1956年,画的前段《剩山图卷》来到浙江博物馆,成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合璧之路:温总理寄情于画多方促成
早十几年前,浙江博物馆就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沟通,希望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图》。

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一直没有明确回应。

2005年,合璧一事出现转机。

浙江博物馆通过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牵线,得到了台湾方面的反馈:“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来大陆的事暂且不谈。

2010年3月14日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出乎意料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

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温总理的意思是冀两岸如画早日合一。

3月16日,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其博客介绍了该图的颠沛流离,指出总理之意在于:两画合展,两岸统一。

温总理关于《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倡导引起强烈反响。

次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即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举办黄公望特展,希望到时能在台北完整展出《富春山居图》。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也迅速作出回应,表示该馆收藏的“剩山图”可以拿到台湾展出。

温总理的一席话,也促使刘长乐重新展开斡旋。

今年元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终于达成合作协议,两图于六月正式合璧。

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绘制《富春山居图》时不会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

1347年(元至正七年),当时已78岁高龄的黄大师经过数年的揣摩,终于下决心开始画家乡山水长卷,此画费时三年,定名《富春山居图》,后成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的典范,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占有一席。

博物馆。

此次两岸分离距吴洪裕焚烧又过去三百年,时间如此巧合。

前天,《富春山居图》成为世界级新闻,中国总理温家宝希望两幅画“合成一幅画”,并发出“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喟。

我昨晚应邀凤凰卫视全球连线,谈论此事,海峡两岸翘首企盼,不仅仅是两画合展,更重要的是两岸统一。

2010.3.16
1350年(至正十年),黄公望将此画送给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从此在第一位藏家的担心中开始了漫长又富有传奇的历程。

明成化(1465—1487)年间,此画到了大画家沈周手中,沈周到处显摆,请人题跋时不幸丢失,虽后又在画肆遇到,但囊中羞涩,只好背临
一卷了以自慰。

明末,画又到了董其昌之手,董其昌晚年时卖给一个叫吴正志财主。

明末清初时,吴正志的孙子吴洪裕遭遇改朝换代,什么都丢下了,随身只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

后来吴洪裕老了病了,做出了一个只利于自己的荒唐决定,先一日焚烧了《千字文真迹》,翌日焚烧《富春山居图》为自己殉葬,这一刻距画成约三百年,幸亏吴的侄子吴静庵在画开始燃烧之时将画抢出,《富春山居图》虽烧成两截,但毕竟幸存下来。

两截画长卷叫《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短卷叫《剩山卷》,入藏浙江省博物馆。

此次两岸分离距吴洪裕焚烧又过去三百年,时间如此巧合。

前天,《富春山居图》成为世界级新闻,中国总理温家宝希望两幅画“合成一幅画”,并发出“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喟。

我昨晚应邀凤凰卫视全球连线,谈论此事,海峡两岸翘首企盼,不仅仅是两画合展,更重要的是两岸统一。

“内八刹”与“外八刹”
北京有“九坛八庙颐和园,东四西单鼓楼前”之说。

所谓“九坛八庙”是古代北京的宗教祭祀场所,无论是“九坛”还是“八庙”都表现出当年古城的宗教氛围、状态和文化。

在佛教的信众和老北京人的心目中,还有“内八刹”和“外八刹”之说。

“刹”是古代寺庙,主要是佛教寺庙的别称,如“古刹”、“宝刹”等。

“内八刹”泛指柏林寺、嘉兴寺、广济寺、法源寺、龙泉寺、贤良寺、广化寺和拈花寺。

这八个寺庙均在北京的老城区内。

其中广济寺、广化寺、法源寺保存较好,寺庙香火旺盛,信众如云,每年有多次法事活动。

柏林寺与拈花寺尚有遗物可寻,庙的形制及主要殿堂被保存下来,损坏不是十分严重。

而其他几座庙已无遗物了。

像嘉兴寺,在解放后一度改为停棂的殡仪馆,中共早期领导人任弼时及画家齐白石死后都曾在这里举办过追悼活动。

贤良寺在东城金鱼胡同南,曾是李鸿章来京时的“行馆”,他住在这里时,与洋人签订了辛丑卖国条约。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彻底拆毁,在遗址上盖了大楼。

至于龙泉寺,也是历史悠久的古庙,曾办过孤儿院,救济无家可归的儿童。

在20多年前,龙泉寺被拆,建了一所学校。

“外八刹”在老城区之外,指的是觉生寺、广通寺、万寿寺、善果寺、南观音寺、海慧寺、天宁寺和圆广寺。

目前,仅觉生寺(俗称大钟寺)和万寿寺有遗址可寻,而且近年得到过修葺,如今这里成了博物馆。

其他几座庙只是保留在地名和一些70岁以上老人的记忆中。

前不久,天宁寺的塔得到了修整,并对外开放,在塔下盖了些房,据说将来是天宁寺了,不少人希望天宁寺能重现辉煌。

在“外八刹”中最有知名度的是觉生寺,这里的大钟堪称为世界和中国的第一大钟。

广济寺虽然坐落在阜内大街的店铺商肆中,却为闹市的天空中静静撑起一片清凉,让人心生寻幽之意。

现在的广济寺,游客很少,大多是些香客,很多老人在这里拿着小册册,来回诵经,看她们虔诚的样子,似乎远离尘世。

据说每逢周六,寺庙里的法师都接受信众的皈依,为授三皈五戒。

此外,寺里的讲课堂还为广大信众讲经说法。

每年的阴历四月初九,释迦牟尼佛寿诞日,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寿诞日等佛教重大日子,广济寺都会大开山门,广纳四众弟子,举行隆重的法事活动,成为北京广大信众礼佛以及开展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一处坐落在红尘深处,随顺方便,广济终生,慈悲弘法的佛门宝刹。

北京的钟鼓楼可以说是很能代表北京的一组建筑。

在古时候没有钟表,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才把钟表带到了中国,不过那也是皇家专有的,所以钟鼓楼起到的是报时的作用,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电报大楼。

在中国古代,每座城,甭管大小,都要建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而且是最末端。

我们现在所说的中轴线基本是明朝形成的,南起永定门,一路往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紫禁城、景山、出地安门过鼓楼截止在钟楼。

您要是注意看的话会发现,其实鼓楼和钟楼的建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鼓楼是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但是钟楼几乎就是砖石垒起来的,而且形制瘦高,就像是一枚大印一样,稳稳地盖在了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尾端。

您别看咱们说的中轴线是明朝形成的,但是钟鼓楼却是打元朝就有了。

北京的鼓楼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起初也不叫鼓楼,而是叫齐政楼。

齐政楼建好之后正好位于元大都的城中心。

咱都知道,明朝定都北京之后,把元朝的城池往南移了五里地,所以现在的鼓楼是位于中轴线的最北端了。

元朝的齐政楼在建好之后曾经多次遭受过火灾,也是历经修缮和重建,在明朝永乐十八年重建的时候,把齐政楼正式改名叫鼓楼了,也正是因为鼓楼的多次重建,也使它原本的位置成了一个谜。

有人说元朝的鼓楼应该在现在鼓楼的西边,而且还有证据。

现在鼓楼西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叫什么啊?旧鼓楼大街,这就是说元朝那会儿的鼓楼应该在这条街上。

但是也有反对意见,认为鼓楼从元朝建起来到现在就没挪过窝,而且也有理由。

不能因为旧鼓楼大街这个名字就武断地下结论,因为乾隆京城全图上标得很清楚,现在的旧鼓楼大街在乾隆京城全图上标的是药王庙街,所以可以推断出,旧鼓楼大街这个名字应该是乾隆朝或是以后才有的。

为了写得详实,我也查了一些资料,我觉得最有说服力也是最直观的应该就是地图,我找到了元朝和明朝北京城的地图对照了一下,我觉得鼓楼在元朝最初修建的位置应该是在旧鼓楼
大街上。

您看现在北京城的鼓楼和钟楼一南一北,离得挺近,但是元朝地图上标的鼓楼和钟楼的位置离得非常远,鼓楼是在现在旧鼓楼大街的南口,而钟楼是在现在的旧鼓楼大街的北口,紧挨着二环了,而现在的旧鼓楼大街在元朝的地图上并没有标注街名,当然了,这只是我查证的结果,如有纰漏,还望赐教。

我们现在看到的鼓楼是两层建筑,楼上原本摆放着主更鼓1面和群鼓24 面,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

而且鼓面都是用整张牛皮蒙的,高有两米多,直径一米四。

早年间击鼓报时很有意思,每天从戌时敲鼓,这叫定更,也就是现在的晚上七点到九点,定更鼓一敲北京城就要关城门了,没事也不能在街上瞎溜达了,这叫“净街”。

从这起,俩小时算是一个时辰,每个时辰都要击鼓报时,钟楼的大钟也要配合着。

关于击鼓撞钟,老话都说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敲两遍一共是108响。

到底是怎么个敲法估计我光说,您肯定也想象不出来,不过现在这种击鼓撞钟在北京还能听见。

北京八大处的灵光寺和牛街的法源寺,到了晚上大概九点,僧人们还要击鼓撞钟,也是108下,不过人家在寺院管这个叫“止静”,也就是禁止喧哗了,其实这和老北京钟鼓楼的作用差不多。

在那个没有钟表的年代,可以说钟鼓楼就是北京人生活起居统一的时间标准。

老百姓算时间要听钟鼓楼的报时,官员们上朝也要听钟鼓楼的报时。

可是您想过没有,钟鼓楼上击鼓撞钟的人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起先鼓楼上有一座铜壶滴漏,这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做工极其精美,也算是一台精密仪器了,结构很复杂,用语言很难描述清楚,如果您感兴趣,不妨上网查一下图片,看起来很直观。

后来鼓楼的这座铜壶滴漏在历次的火灾和重建中遗失了。

到了清朝,鼓楼上开始改用燃香计时了,所以您看古代小说,总有这么一个词叫“一炷香的时间”,这说的就是燃香计时。

可是咱前头也说了,中国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就有外国进贡的钟表了,要是在鼓楼上放个座钟,那不比燃香计时算得准确吗?我觉得这里有这么两个原因:其一,钟表虽说打明朝就进到了中国,可那毕竟是皇家贡品,御用的,不能够随意流出皇宫;其二,中国人习惯了自己传统的计时方式,不愿意用外国的钟表。

其实归根到底是不愿意把时间弄得那么精确,别看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表了,可是这个习惯直到今天也如是。

比如您跟外国人约个事,尤其是德国人,那都是精确到分钟的,咱们下午两点整在鼓楼见面,而且外国人赴约的时间基本都是卡着点的,但是咱们中国人互相要是约个事呢?都是说“咱们两点来钟或是两点左右在鼓楼见面吧!”您看是不是?这是中国特有的!
现如今您要是去鼓楼上游览,我刚才说的那个古代计时工具“铜壶滴漏”您还能看见,不过那已经是复制的了。

至于我说的那24面大鼓,据说除了一面是原来的,其余的也是复制的了。

关于鼓楼大鼓的消失可不是因为鼓楼失火造成的,而是因为一次浩劫。

清朝光绪二十
六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慈禧带着光绪西逃,去西安避难了,留下一座北京城和城里的老百姓任由八国联军蹂躏,他们是到处的杀人放火,抢夺财物,也毁坏了不少北京的建筑、文物。

当八国联军闯进鼓楼的时候,他们看见了楼里的二十四面大鼓,原本是打算把这二十四面鼓全都抢走,可是无奈这鼓太大了,根本搬不动,于是八国联军恼羞成怒,用刺刀把鼓面全都给挑了。

民国十三年,当时的政府把鼓楼改了名字,叫“明耻楼”,这也是告诉民众勿忘国耻,并且还在鼓楼里陈列了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鼓楼完成了它报时的使命。

1949年解放以后,鼓楼成了当时东四区文化馆的所在地,1957年,鼓楼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了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4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对鼓楼进行大修。

说完了鼓楼,咱们再来聊聊北京的钟楼。

现如今的钟楼位于鼓楼北边,大概一百多米。

我查了很多资料,都说钟楼在元朝位于大都城的万宁寺中心阁的位置,但是后来我查了元朝的北京城图,那上面标注着,元代的钟楼应该是位于现在的旧鼓楼大街最北端和北二环的交界的路口。

其实关于钟鼓楼位置的变迁,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钟楼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析津志》当中有记载:“ 钟楼至元中建,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

”这段文字不但是说明了钟楼的始建年代,而且也说出了元朝的钟楼上便悬挂了大钟,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钟楼是明朝永乐十八年重建的,楼上挂的大钟也是那一年铸成的,那么元朝钟楼的大钟到底去向何处了?至今也是一个谜。

现在一说北京的大钟,最有名的肯定是永乐大钟,悬挂在北三环的大钟寺里,其实它是北京的第二大钟。

北京钟楼里悬挂的大钟同样也是铸造于永乐年间,但是它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远远超过了大钟寺的永乐大钟,我给您一组数据您就一目了然了,大钟寺的永乐大钟,通高 6 •75 米、直径 3 •3 米、重46 •5 吨;而钟楼大钟通高7 •02 米、直径3 •4 米、重达63吨。

咱们前边说了,鼓楼从1924年起,就结束了自己报时的历史使命了,钟楼也是在这个时候停用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更迭流转,2001年的传统佳节除夕之夜,沉寂近了77年的钟鼓楼又恢复了击鼓撞钟的活动,现在每逢春节,您还能听到钟楼的钟声。

老北京说到药铺有这么一句话:“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这两家可都是北京城有名的老药铺,今天咱就说说这两家买卖。

咱先聊同仁堂,同仁堂的创始人姓乐,原本是浙江宁波府的人,他们家来北京闯荡算是比较早的,由打明朝永乐年间就来北京了。

刚到北京的时候,乐家就是摇着串铃走街串巷行医治病的郎中。

什么叫摇着串铃呢?这咱多说几句,这串铃是行医的郎中使的一种响器,形象点说,有点像咱现在吃的面包圈,但那是铁做的,中间是空的,里边有铁珠,用的时候套在四
个手指头上,再拿大拇哥一攥,摇起来带响。

串铃也叫“虎撑”或者是“虎衔”,串铃不光是早年间行医的郎中使用的响器,而且也是他们的护身符,关于串铃的来历,还跟药王爷孙思邈有关系呢!相传药王爷孙思邈有一回进山给人治病去了,进山的半路上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

药王爷一看,想跑是不可能了,人能跑得过laohu吗?索性拿起担草药的扁担准备跟laohu 拼个你死我活。

这个时候,他发现这laohu趴在地上没扑他,只是张着大嘴在那喘粗气,孙思邈再一看,这只laohu的眼睛里有一种哀求的神色。

孙思邈觉得这只laohu并不是要伤人,可能它是有求于我吧。

孙思邈战战兢兢地走了过去,离近了一看,原来这只laohu的嗓子眼卡了一块骨头。

其实要把这块骨头掏出来也不难,因为laohu嘴大,好伸手,可是又怕这laohu 一难受,把自己这条胳膊咬下来。

正在犹豫之时,药王爷忽然想起来了,药担子上有一只铜圈,这是挂药筐使的,于是把这个铜圈取下来,放进laohu嘴里,这样就把laohu的嘴给撑住了。

骨头掏出来,这只laohu摇头摆尾地感谢孙思邈,然后回身,窜进了山林。

这件事情在江湖上可就传开了,江湖行医的人纷纷效仿,这铜圈可就成了郎中们出门必带的护身符了,咱说的串铃就是由打这铜圈演变来的。

咱们言归正传,乐家的祖先来到北京,默默无闻地干了一个朝代,直到明朝灭亡,清初的时候,乐家的买卖才有了起色,乐家的后代乐尊育进了清宫太医院。

您别看是进了太医院,可是起初也就是一个管理文件的小官吏,但也就是这次机会,为日后创办同仁堂打下了基础。

清朝康熙八年(1669),乐尊育的儿子乐梧岗,在大栅栏的路南开办了同仁堂药铺。

为什么叫同仁堂呢?其实这是出自同仁堂的古训“同心同德、仁术仁风”。

咱现在一说同仁堂,都说“国药同仁堂”,听着确实气派,其实这要是追溯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间。

那个时侯同仁堂为宫廷御药房供应“供奉”,说白了就是给宫里的御药房供应药材,这可以说是让同仁堂扬名立万的事情。

要是在别人看来,能给宫里供药,这是祖上积德了,可是同仁堂却很个性,跟御药房做买卖也得是先领了钱,然后才发货,这叫预领官银,这么一来,同仁堂的资金周转也就宽绰多了。

同仁堂能为宫廷供药,想必也是他们家的药确实好,所以在清朝的时候,有这么一首诗就是赞美同仁堂的,“都门药铺属同仁,丸散人人道逼真;纵有岐黄难别味,笑他若个术通神”。

同仁堂自己一直坚持的理念就是:“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怎么不敢省人工、不敢减物力呢?我给您说个事儿,您就知道了。

同仁堂有一种名药,叫紫雪丹,做的时候得用古法炮制,要用金锅银铲,做出来的药,疗效才好。

这要是搁在平时,对于同仁堂来说也不难做到,可是咱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光绪二十六年,那一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进北京,连慈禧都跑了,同仁堂的乐家也去避难了。

等到避难回来,金锅银铲那还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