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

合集下载

解析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山水美学

解析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山水美学

解析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山水美学【摘要】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在这幅作品中,黄公望通过精湛的笔墨技法和细腻的构图布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色彩运用及意境表达方面,黄公望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山水画色彩搭配,展现出对自然景色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在作品中,文人画及山水美学的结合也体现出黄公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魅力,他在表现山水美学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成为山水画领域的不朽经典之作。

【关键词】关键词: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山水美学、艺术价值、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构图与布局、色彩运用、意境表达、笔墨技法、文人画、魅力、登峰造极。

1. 引言1.1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艺术价值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水画作品,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不仅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画坛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黄公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精致描绘和对心灵境界的深刻把握。

他通过《富春山居图》这幅作品,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让观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这幅作品不仅是一幅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生动写照,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艺术内涵。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珍品,它的艺术价值无疑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后世的艺术家们也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黄公望通过这幅作品,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登峰造极之美,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1.2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自古以来,山水画被视为中国绘画的代表之一,被称为“中国画”中的“山水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看作是大自然中最为美妙、最为深邃的意象,代表着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富春山居图》赏析

《富春山居图》赏析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作品赏析一.作品基本信息:前半卷名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馆藏:浙江省博物馆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三.作品赏析:黄公望三十一岁开始作画,由于际遇的坎坷,到五十岁左右,也就是出狱后才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

由于他热爱自然,有较全面的文化修养,早期又在临摹众多的古代名家作品中练就了深厚的功力,胸中积累博大精深,使之一起步便显示了艺术上的高格调。

他以北宋大画家董源的画法为基础,吸取其他名家的长处,融合在师法造化中获取的营养,逐渐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面貌。

他的山水画大致有两种风格:一作浅绛色,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作水墨,皴纹较少,笔意简远逸迈,充分体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

黄公望与同时代的王蒙、倪瓒、吴镇交往密切,诗画互赠,切磋探讨,常以合作山水画为乐。

他们不但都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绘画风格,并致力于意境章法及诗文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共同把中国文人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天地,因此获得“元季四大家”的殊荣。

而黄公望尤黄公636.9尽致。

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

展开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

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

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

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

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

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时至今日,当人们从杭州逆钱塘江而入富阳,满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画,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富春山居图》与两岸景致在形质气度上的神合,从心底里赞叹作者认识生活,把握对象636.9纸连成的画卷.黄公望(字子久)为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师,在画史上的影响颇大。

百度百科-电影:富春山居图

百度百科-电影:富春山居图

天机·富春山居图电影《富春山居图》由北京派格太合泛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孙健君亲自导演。

电影是由中国团队主导,斥巨资,联合两岸三地演员,携手好莱坞精英制作团队共同打造的3D国际动作巨制。

电影讲述的是中国特工同日本黑帮以及英国大盗三方之间为了保护和争抢辗转流失、历经磨难的中国元代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而发生的夺宝故事。

2013年6月9日全国公映,引爆暑期档,最强特工搏命出动!中文名:天机·富春山居图外文名:Switch 制片地区:中国导演:孙健君编剧:孙健君类型:动作,冒险,犯罪主演:刘德华,佟大为,张静初,林志玲,斯琴高娃片长:120分钟上映时间:2013年6月9日【公映】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色彩:彩色imdb编码:tt2460488电影剧情中国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2]合璧展在即,国际黑市开出天价,日本黑帮、英伦大盗闻风而动。

香港缉私署特工肖锦汉(刘德华饰),暗中执行“天机”计划,却深陷不白之冤,唯有尽力一搏以护家国周全;临危受命的中国人保高管林雨嫣(张静初饰),护宝一波三折,困于多方势力漩涡;神秘女郎丽莎(林志玲饰),百变魅惑,却失落真心;幕后冷血黑手小山本(佟大为饰),奢血如命,终落败归尘;[3]各怀绝技的12星座魔女(石天琦、王曼妮等饰)为小山本作奸犯科,忠心到极致。

[4-5]肖锦汉为夺画上天入地钻沙漠,能否力克强敌,重现昔日特工风采?林雨嫣博弈于西子湖畔,能否与肖锦汉重归旧好?丽莎险些命丧迪拜,能否摆脱魔爪,迎来涅槃?这一场生死对决,这一段恩怨情仇,都随《富春山居图》的安然归国,迎来命定结局。

[6-7]演职员表演员表角色演员备注肖锦汉刘德华----林雨焉张静初----丽莎林志玲----小山本佟大为----斯琴高---- 老佛爷娃白羊座曾麟舒---- 魔女金牛座骆文博---- 魔女双子座谭松韵---- 魔女巨蟹座王瑞子---- 魔女狮子座王曼妮---- 魔女处女座李宛仪---- 魔女天秤座王鲲鹏----魔女天蝎座魔女巴哈古丽----黑衣魔女石天琦----哑女格格爱新觉罗·启星----孔厅长张光北----大男人张磊----女老师车永莉----角色介绍肖锦汉:风流倜傥的神秘特工,他能否在绝境中化险为夷?他能否在迷离中解开宿命情愫?21世纪中国式邦德面对国家重托、家庭责任、情色诱惑、恶魔缠身,征途中充满极限挑战。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京故宫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别是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的白宫。

《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其画作之冠。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黄公望此画原本打算送给好友无用师,但在开始作画之后三四年里,他一直没有完成这幅长卷,而这段时间,他四处云游,每每回到山中别墅才会在长卷上补充一点。

长卷表面上看来一气呵成,其实断断续续画了多年。

无用师着急,问黄公望何时能完成。

黄公望答曰,干脆外出时随身带着这幅画,以便尽快完成。

可是,无用师又担心,万一途中被别人索取岂不是更得不到这幅画?于是,他就让黄公望先题跋,写明完成后要送给无用师。

在黄公望题跋4年之后,黄公望去世了,究竟他什么时候完成这幅画,一直没有定论。

有人说,题跋后不久他就完成了,所以整幅画画了3、4年,也有人推测,他直到去世前才完成,所以说一直画了7年。

无论哪种说法,也都只是臆断。

但我们可以由此得知,黄公望用了很长时间,才使这幅长卷不断完善,因此可谓凝结毕生心力。

流传:几度易手被焚殉葬一分为二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主人,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此画作成之初,无用上人就“顾虑有巧取豪夺者”,不幸被他言中。

明成化年间“明四家”之首的沈周藏此图时便遭遇“巧取”者,沈周请人在此图上题字,却被这人儿子藏匿。

富春山居图赏析

富春山居图赏析

《富春山居图》赏析《富春山居图》是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其画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其中凸显了画家本人的艺术风格,寄托了画家的思想感情。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一、画家介绍黄公望,元代画家。

本姓陆,名坚,原籍江苏常熟,自称浙东平阳人。

幼年父母双亡,后有浙江永嘉黄姓者,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少年黄公望,收其为嗣,因改姓黄,改名公望,字子久。

他擅长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名列“元四家”之首。

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异深妙。

其笔法初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

二、文化内涵和意境(一)文化内涵诗情画意尽挥洒。

通常情况下,将诗意寓于山水画之中,并借助山水画意境来进一步对诗进行解释,可以更加清楚的表达我国山水画意境和诗句意境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

在《富春山居图》中,作者在构图中使山水之间错落有致,而且通过对墨的科学、合理使用可以确保山水之间具有非常分明的层次勾画,虽然在画中有空白之处,然而其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人们对《富春山居图》的评价,除了山水作品外,还包括了对山水意境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黄公望借助简练的笔墨来绘作山水,然而山水之外的空白用得恰到好处,从而使得整部画作令人神往。

流畅的记事性特征。

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将中国文人画的创作高度和艺术境界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绘画中的哲学性、情感性、文学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不仅使后人对古代文人画的情趣、书法、意境等艺术表现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实现对古代文人画的传承。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是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来表达自己所经历的不公等待遇,从而在诗画世界中黄公望能够纵情翱翔。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而充满了传奇色彩。

历史背景《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82岁时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

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

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

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

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

“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基本信息前半卷名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馆藏:浙江省博物馆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后半卷名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仿本名称:《富春山居图·子明卷》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子明卷·沈周临摹本》作者简介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凝道人,江苏常熟人。

《富春山居图》与作者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与作者黄公望

江博物馆收藏。
• 后段曾一度为无用和尚所有所以被称为 《无用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潜
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当画成这幅代表作的时 候,黄公望已年近80岁了。
• 《富春山居图》这幅画当时被明代收藏家 吴洪裕收藏,他在临死前命家人将此画焚 烧殉葬,所幸被其侄子从火中抢出,但已 被火烧为两段。
• 前段正好有一山.一水. 一丘.一壑之景被称作
《剩山图》现为浙
• 他50岁时拜鼎鼎大名的赵孟頫为师学习书画。到62岁就已 经以作画著称了。 • 黄公望晚年作品追求神采、气韵,将诗、书、画融为一体, 不重形似,笔法简练精到,笔意深远苍茫,峰峦浑厚,气 势雄秀。
• 桉照全真教的要求,黄公望基本上过着云 游四方的生活。 • 据研究他画作中的山水都是他见过的真正 山水。
《富春山居图》 与
全真道士黄公望
颜蔓 41002127
•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 名的山水画家黄公望所作。
• 这幅画被称为传世十大名画 之一。
• 黄公望出生与1269年,本名陆坚,改名为黄公
望,字“子久”。后入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 • 黄公望为著名山水画家,与倪瓒、吴镇、王,蒙合 称“元四家”。 • 传世 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 《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高清)附名家临本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高清)附名家临本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拷贝出来就能放大观看)《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

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元至正七年(公元1348年),黄公望开始创作这卷山水画名作,历时多年方始告竣。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这卷名画在此后的数百年间流传有绪,历尽沧桑。

从画上题跋看。

此画最初是为无用禅师所作。

一百多年后的明成化年间,为著名画家沈周所得。

至明万历年间,又归大书画家董其昌所有。

但不久就转手为宜兴吴之矩所藏。

吴又传给其子吴洪裕。

吴洪裕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轩藏之。

吴洪裕爱此画若宝,临终之际,竟想仿唐太宗以《兰亭序》殉葬之例,嘱人将此画投入火中,焚以为殉。

幸得其侄子吴子文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画易之,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出,才免遭“火殉”。

但画的前段已烧去寸许,从此分为长短两段。

画的后段(长段)从吴家流散后,曾历多人收藏,于清乾隆十一年流人清宫。

有意思的是,号称风雅的乾隆皇帝居然不识宝,认定它是赝品,而对另一卷他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大加赏赞,又是题跋又是钤印。

但也幸而如此,那卷真迹倒借此得以“全壁”,后在解放前夕运往台湾,归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画的前段(短段)名为“剩山图”,最后到了画家吴湖帆的手里。

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

他想,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因受条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中国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合璧卷《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

《富春山居图》由于明末收藏家吴洪裕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其侄从火中抢救出,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短(纵31.8厘米,横51.4厘米),称《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公望遍游名山大川,却独钟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结庐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阳市东郊黄公望森林公园内),从此,黄公望的名字与美丽的富春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年),于至正十年完成(1351年),是黄公望82岁时为别号无用师的郑樗所绘。

全卷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

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

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

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

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

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剩山图》包首题签:“画苑墨皇黄元久富春山居图真迹。

烬余残本梅景书屋秘宝乙卯元旦吴湖帆题。

”行书引首:“富春一角”后学韩□。

王同愈画黄公望像,并题:“元高士黄公望像。

少举神童博宗群艺善写山水,法篆通隶,乙卯人日后学王同愈录五百名贤图,时年八十五”。

沈尹默楷书引首:“元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卷真迹烬余残本。

此为荆溪吴氏云起楼所藏之本也,前幅尚有数尺已罹劫灰,其后幅久归清内府,曩岁余与湖帆共饮故宫博物院审查之后得寓目焉,去冬湖帆获此属为题眉,时二十九年元日尹默益志。

《富春山居图》赏析

《富春山居图》赏析

《富春山居图》赏析《富春山居图》赏析《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作。

分前后两段。

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

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

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

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

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江苏常熟人(一说富阳人)。

本姓陆,名坚,父母早逝,家贫无依,过继永嘉(今温州)黄氏,遂改姓名。

自幼聪敏勤学。

及壮,博览群书,经、史、九流之学无不通晓。

工书法,通音律,能作散曲。

年轻时在浙西廉访使署充当书吏,因经办田粮征收事被诬下狱。

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不问政事,浪迹江湖。

其后信奉全真教,成为清修道士,卖卜云游于杭州、松江等地。

50岁始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

晚年酷爱富春山水,在春茗筲箕泉(今富阳新民乡庙山坞)结庐定居。

黄公望所作山水画,继承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又受宋末、元初赵孟颊薰染,溶合自身对自然实景之感受,加以发展,自成一家。

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意简远,超逸有致。

论者以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

年七旬时,在富春江畔“小洞天”居所,创作《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

构思之时,足迹遍及富春江两岸,越六七年而画成。

长636(9厘米,高33厘米。

满纸空灵秀逸,气度沉雄,后人誉之为“画中之兰亭”。

据记载黄公望画作逾百幅,现存除《富春山居图》外,还有《江山胜览图》、《雨岩仙观图》等。

元代最著名的画家黄公望创用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是我国艺林的瑰定。

它取材于风景秀丽的富春山水。

这位国画大师和富春山水结下了为解之缘,据《县志》记载,黄公望晚年“放浪江湖,爱富春山水之胜,泼墨画大岭山图,遂结庐山于鸡笼山之稍箕泉,以终老焉”。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清代画家、书法家恽寿平:凡数十峰,一封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
台湾大学艺研所教授傅申:生于庚寅年,毁于庚寅年,名于庚寅年。
后世影响
绘画影响
衍生作品
《富春山居图》可谓上承王维、董源、“二米”与赵孟頫的艺术探索,下开王蒙、倪瓒、陈淳、徐渭、董其 昌、王原祁、八大、石涛……直至黄宾虹、余承尧的笔墨道路,承先启后。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
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画作内容
内容
题跋
剩山图
无用师卷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 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 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焚以为殉”,给自己殉葬。吴死后,家人先烧了 《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人群里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 所,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他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吴静庵(字子文)。
画虽得救了,中间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起首一段已烧去,幸存部分也是火痕斑斑。从此, 《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 修补较多,被称为“无用师卷”。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在康熙八年(1669年)让与王廷宾,后来就辗转于 民间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 1652年,无用师卷从丹阳张范我手中转于泰兴季国是收藏,后又历经高士奇、 王鸿绪、安岐诸人之手。

富春山居图(精品课件,动画多多)

富春山居图(精品课件,动画多多)
Biblioteka ••传承过程
• 焚画殉葬
• 那是清顺治七年(1650),江南宜兴吴府,卧病 在床的吴洪裕到了弥留之际,气如游丝的他死死 盯着枕头边的宝匣,家人明白了,老爷临死前还 念念不忘那幅心爱的山水画。有人取出画,展开 在他面前,吴洪裕的眼角滚落出两行浑浊的泪, 半晌,才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说完,慢慢闭 上了眼睛。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老爷这是要焚画 殉葬呀!要被烧掉的画就是国宝文物《富春山居 图》。 因为太珍爱此卷了,所以嘱家人准备把它 付之一炬“焚以为殉”用来殉葬。
《富春山居图· 剩山图》
《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卷》
• 电影《富春山居图》由北 京派格太合泛在文化传媒 有限公司总裁孙健君亲自 导演。电影是由中国团队 主导,斥巨资,联合两岸 三地演员,携手好莱坞精 英制作团队共同打造的3D 国际动作巨制。电影讲述 的是中国特工同日本黑帮 以及英国大盗三方之间为 了保护和争抢辗转流失、 历经磨难的中国元代传世 之作《富春山居图》而发 生的夺宝故事。这也是刘 德华主演的第150部电影, 2013年6月9日全国公映, 引爆暑期档,最强特工搏 命出动!
创作过程
•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 之冠。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黄公 望晚年的力作。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 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 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 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黄公 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 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 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 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 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 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 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富春山居图》中的道家哲学

《富春山居图》中的道家哲学

《富春山居图》中的道家哲学发布时间:2022-07-10T08:26:38.3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5期作者:张莞[导读] 《富春山居图》是明代黄公望的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全长667厘米,高33厘米。

清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后半卷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张莞(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646000)《富春山居图》是明代黄公望的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全长667厘米,高33厘米。

清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后半卷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天的景致,起伏变化的峰峦,萧瑟苍简的树木,群山环抱的村落,顺水漂流的渔舟,创设出恬淡宁静、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

细细品味,画里蕴藏着无数中国道家哲学。

一、《富春山居图》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

西方风景画色彩鲜艳,而《富春山居图》主要采用墨色作画,素雅恬淡。

为什么黄公望选择用墨色为主来作画呢?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人和。

”意思是道是万物的起源,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三是阴阳配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用语言来表达的,笔者认为“一”在山水画中就是墨,墨滴入水中,与水交融,变化万千,水多则淡,水少则深,无墨为阴,有墨为阳,无墨与有墨交织,淡墨与浓墨相随,阴阳结合塑造万事万物。

道家所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何为“大象”,笔者认为,笼罩在我们身边的空气,阳光和水就是大象,他们无处不在又无色无形。

那么这些无色无形的物体我们应该怎么去描绘他呢?画家是通过阳的描绘让观者感知阴的存在的。

《富春山居图》中的山的分布错落有致。

画面中间偏下的位置一开始是一个小山丘,犹如音乐的前奏,缓而温和,接着在画面的上方出现了一片空旷的水面,这是阴,随即在从画面下方开始逐渐出现顶天立地的山峰,由阴平缓地过度到阳。

《富春山居图》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吴洪裕
绘成
水墨
赏析
黄公望
长卷

富春山居
内容摘要
《富春山居图》,纸本,长卷,水墨,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现藏浙江省 博物馆,《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是黄公望历时四年之久,于至正十年(1350) 完成,为其好友无用师所绘,描绘的是富春江一带沿岸景色。整幅长卷气势阔大,景物描绘别具一格,开创了元 画表现的新格局。纵观全画,山峰多以披麻皴绘成,积树成林,垒石成山,并将宋画中的“深远”气象变为“阔 远”,具体方法是将宋画中山石层叠而上变为以辽阔江岸为界限,近景的土木树石与中景的山峦隔江相望。此画 绘成后,受到众多后世画家的推崇。明末收藏家吴洪裕极其喜爱此画,至临死前下令将画烧毁殉葬,其侄不忍此 画被毁,从火盆中将画抢救出来,但此时画卷已被烧成两卷,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剩山卷》与《无用师 卷》。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作者介绍
这是《《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及当代意义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及当代意义

204作者简介:段佳薇(1986— ),女,汉族,河南新乡人。

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及馆藏文物研究。

风光秀丽的富春江,自古有小三峡的美誉。

从东汉严子陵归隐富春江畔垂钓后,每个朝代都有文人骚客,在江岸水榭间,以文寓情,以景抒怀。

1347年一位老翁在小舟上时而沉思,时而挥笔作画,纸上的痕迹描绘的是山水,也是心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名言长久以来被很多中国文人当做其行为准则的标准。

当他们郁郁不得志,或仕途遭遇挫折,或晋级无望,便选择独善其身。

或创办书院,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或浸淫翰墨,舞弄丹青;或寄情山林,悠游林泉。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很多文人士大夫转变为书家、画家等,特别是元代,元代人经历了宋元之变,使得他们往往在心理上以及社会地位等都有极大的落差,从产产生一种归隐田园的思想意识。

在这种心态影响下,元代的画风尤其是山水画往往呈现出一种宁静淡泊、返璞归真的风格。

赵孟頫和黄公望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对这一时期以及后世山水画的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江苏松江人。

他从小博学多才,善画山水,擅长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小时就有大志。

但因南宋灭亡,文人地位极度下降而仕途不顺,还曾因其上司张闾逼税逼出人命一事受到牵连,被诬入狱。

出狱后的黄公望心灰意冷,改号“大痴道人”,在江浙一带以卜术为生以诗画自娱。

传说他经常在深幽的山谷或荒山乱石中一坐就是一整天,甚至有时连暴雨将至也无从察觉,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1347,当时已经79岁高龄的黄公望和他的好友无用禅师,离开松江,回到了富春江畔的富春山居。

在这里他寄情山水、挥洒泼墨,留下了千古名作《富春山居图》。

一、《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意义《富春山居图》为世人呈现的是初秋的富春江边的景色。

整体观之给人一种人在画中、人随景移的感觉。

从近景看,峰峦交错、陂陀沙渚;而远景处水天一色,山峰隐约,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山间点缀村舍、茅亭,林木葱郁,疏密有致,近树沉雄,远树含烟,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

《富春山居图》名词解释

《富春山居图》名词解释

《富春山居图》名词解释《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历史上贵族领袖和文人墨客家族极少绘制的传统山水画,它属于敦煌壁画中的著名作品。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为浙江富阳的知名艺术家苏轼。

《富春山居图》是清代中叶的山水画,画中宝无量山为主体。

该图是构成山水画的景物的组合,其中山、树、水、桥、廊柱、石缝以及水池圆满结合,为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山水图景。

画中所绘景物除了宝无量山以外,还有层绿的山峦、秀美的江河水线、碧绿的小溪、神秘的洞庭湖、僻静的草田以及古风突出的门楼。

该画以宝无量山为主体,细心突出每一种画面的丰富性。

宝无量山位于江南的闽江江畔,被描绘为树木葱茏,山峦嶙峋,山顶上有一座名为“火龙阁”的寺院,层峦叠嶂,令人陶醉。

《富春山居图》画风模仿黄公望《渔歌图》,充满清新感。

山石林木形态不一,细节充分,整体尺度大,视角宏伟,令人大开眼界。

图中两排船只和一群小船正在江中游历,给人以悠然自得的视觉感受,以及灵性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苏轼的对古老文化的敬畏精神,也表现出对自然的钦佩与尊重。

此外,《富春山居图》中还有大量的艺术象征,画中的景物超越了实景的限制,融合了古典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比如在画中苏轼用梅花可以代表松树来抒发他的思想,梅花中的宁静朴实代表了苏轼晚年中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

同时,苏轼也用画中的小船、野鸭等形象来表达他对水的崇敬。

苏轼用画笔勾勒出峰林峦路,让人们想起山水的憧憬,以及对宗教信仰的回忆。

《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它更象征着一种美学境界,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活活力的审美观点,一种令人赞叹的精神境界。

苏轼以极富艺术魅力的笔触将他对山水、生活与自然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抒发出其对美好生活以及意境的热切期望。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并题跋)《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段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藏浙江省博物馆。

后段仍沿袭原名,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山光水色的初秋景色,山峦起伏,坡陀曲折,江水浩淼,林木疏秀,茅亭房舍,烟波钓艇,笔墨纷披,意境萧疏幽淡、苍茫简远,为黄公望的传世之代表作。

此图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以水墨浅绛为主,景色平静、淡泊。

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

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富春山色,隔岸远观,轮廓平滑,毫无峥嵘之态,待上山近看,方知山头多有嶙峋大石,只是全被树木遮蔽,远观根本看不出来。

黄氏晚年自号"一峰道人",当与他居处附近的山色有关。

我得缘亲访其富春居所后的"一座山峰",果然在林木掩映的山上,有许多嶙峋怪石微露头角,傲然挺立。

证之画卷,可谓得以传画家之神。

由是可知,山水画到黄子久,在结构上,要把远观与近玩的山水经验合而为一,并以随机应变的方式,即兴呈现;在笔法上,要把个人画法与古人画法合而为一,展现文化历史感;在墨法上,则要层次繁、呼应多,达到品位深厚、滋润丰富的境地。

在中国墨彩画"抒情山水"的传统中,《富春山居图》可谓上承王维、董源、"二米"与赵孟頫的艺术探索,下开王蒙、倪瓒、陈淳、徐渭、董其昌、王原祁、八大、石涛…直至黄宾虹、余承尧的笔墨道路,承先启后,是一件转折点式的伟大抒情山水杰作,这第一件"即兴修改补充呼应式"的山水画,值得关注和研究。

《富春山居图》有两幅,一幅至正七年开始起稿,经过三四年之后才题款,历经十年完成,是绘赠"无用师"(据考证为郑无用道士)的。

富春山居图》表现了秋初之时富春江沿岸的景色

富春山居图》表现了秋初之时富春江沿岸的景色

富春山居图》表现了秋初之时富春江沿岸的景色.作者
是明代画家黄公望.
题目出自《富春山居图》赏析,具体内容如下:
《富春山居图》表现了秋初之时富春江沿岸的景色。

作者是明代画家黄XX,作者以清秀淡雅的笔墨,描绘初秋时节浙江富春江一带
的山川景色,同时抒发出画家宁静淡泊的情怀。

过去,人们评价这幅画往往强调它是一幅“从实景而来的'杰作”,甚至说:“现在我们倘
若过钱塘江乘汽车到金华去,凭窗而望,西岸的山水就极似他的笔墨”。

这种说法未免失当,因为人们到富春江游览,是无处寻觅到与画上山川极似的实景,也不可能在“西岸”找出“极似他的笔墨”的例证。

因为画家黄公望作画是“得之于心,而形于画”。

而且他的创作思想
已超越北宋山水画家对“真趣”的追求,主张“作画只是个理字最要紧”(见《写山水诀》)。

所以《富春山居图》是否是富春山水的实景
描绘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心中对山水之理的把握。

因此,这幅画虽然作者以其熟悉的富春江景色为母题,但采用一种即兴、自由的方式流露出感情,显然画上山水不是实景的再现,而是画家心灵和自然合一的形态,意在表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