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创新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
杂 、审批漫长 、额度控制、债券必须担保等措施严重制约 了企业 产物 .市场经济中存 在大量的信用形式 ,或者说市场经济的基础
债券的发行 .发行债券的企业几乎全部 为大型优质企业 .并且 大 是信 用经 济。现阶段 .我 国正处于由计 划经济 向完全市场经济过
部分债券均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担保 。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 渡的经济转轨 时期 .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将推动我 易所上市交易的债券 . 信用等级全部为 A A级 ,因此 , A 债券评级 国债券市 场信 用关系的 良好发展 .推动 我国债券市场在经济转轨
维普资讯
财 经 论 坛
我国公司债券帘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
I 乃礼 西安 邮电学 院 I I 仝
[ 摘 要]随着我 国商业银行、证券公 司等各 类金 融机构债券 的发行和公 司债券 发行主体 的进一 步放开 ,如何建立和 完 善信 用评 级制度也 日益 受到市场和 有关管理部 门的关注。 本文从我 国公 司债券市场信用评 级制度 的现状 出发, 讨论 了完善我 国公 司债 券市场信 用评 级制度 的必要性 ,提 出完善我 国公 司债券市场信 用评 级制度 的对 策。 [ 关键词]公 司债券市场 信 用评级 评 级制度
独立 公正 客观的信 用评级制度会对公司债券市场 的发展 来的 .所 以.评 级活 动还带有相 当大的行政色彩 .其评级结果 的 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投资者 来说 .信用评 级可 以作 为判断 市 场认可度不高 。 信用风险 评价投 资价值 的重要依据 . 有利于投资者规避 风险 、 保 护 自身利益 :对于发行人 来说 ,有利于提高其知 名度 ,按 照优惠
1 市场经济发展 的需要 . 债: 券评级源于上世纪初的美国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 .在美
信用评级制度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信用评级制度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引言:信用评级制度是在债券市场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估信用风险的工具。
信用评级机构根据经济和财务状况,综合分析一家企业或政府的还债能力,给予其一个相应的信用评级。
这一制度在债券投资者、发行者和经纪人以及市场监管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市场提供了对债券违约风险的量化评估和比较标准。
本文将探讨信用评级制度在债券市场中的重要性、应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评级制度的重要性:1.信用评级制度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债券市场中的投资者通常无法直接了解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
信用评级机构的存在使投资者能够获得独立的信用评级报告,帮助他们判断债券的风险水平。
这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投资者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债券的价值和风险。
3.信用评级制度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通过信用评级报告,投资者可以了解债券的风险水平,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可以根据评级结果,选择合适的债券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
信用评级制度的存在增强了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信心,保护了他们的利益。
二、信用评级制度的应用方式:1.发行阶段:债券发行人在发行债券之前,通常会委托信用评级机构对其进行评级。
评级结果被列入招标书或说明书,作为投资者参考的依据。
发行人通过获得一个较高的信用评级,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债券,降低债券发行成本。
2.二级市场: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交易债券时,可以参考信用评级报告来判断债券的风险水平。
如果一家企业的信用评级下调,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出售手中的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相反,如果一家企业的信用评级提高,债券价格可能上涨。
3.市场监管:信用评级机构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评估债券市场风险的参考。
监管部门可以将信用评级结果纳入监管规则,制定相应的投资限制或政策。
这有助于维护债券市场的秩序,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三、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的问题:1.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准确性有待提升。
信用评级机构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可能受到发行人的委托和报酬的影响。
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现状分析及建议——兼论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分立
我国《 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第七条规定 , 发
行公 司债 券应 当经 资 信评 级 机 构 评 级 , 券 信 用 级 债 别 良好 ; 十条规定 :公 司债 券 的信 用评 级 , 当委 第 “ 应
・
4 ・ 7
【 信用评级 】
郑 秀君 , 魏文静 我 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现状分析及建议—— 兼论企业债券和公司债 券的分立
告 一次 跟 踪评 级 报告 。 由此 可 见 , 司债 券 信用 评 ” 公
级 的重要 性非 同一般 。 三、 我国公 司债 券信 用评级 现状 分析 ( ) 一 从业务 开展 情 况来 看
( 海第.  ̄ 3 大 学 经管 学院 , 海 2 10 ) 上 z , - k 上 0 2 9
摘 要 : 用评级是公 司债券 的定价基础 。 目前 , 国公 司债券发 行数 量少 , 用评级 发展 较 晚, 实践操 作运 行 信 我 信 在 中往往 流于形式 , 用风 险无 法评估 。为促进我 国公 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 , 信 应分立企业债券和公 司债 券 , 建立 并 符合我 国特 点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信 用评级机构 。 关键词 : 司债券 ; 用评 级 ; 公 信 企业债券 中 图分 类 号 :82 5 F 3 . 文 献 标 识 码 :B
二 、 司债 券信 用评 级 的定义 和重 要性 公 ( ) 司债 券信 用评 级 的定 义 一 公
作 为企业 而 言 , 其公 司债 券评 级级 别 的高 低 , 不 但直 接影 响着 公 司债 券融 资成 本 的高低 , 且 还 直 而
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评级质量不高、无序竞争等问题,难以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权威性的服务,阻碍了信用评级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等作用的有效发挥。
必须究其根本原因,解决相应问题:一是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协调强化监管,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债券市场评级外部环境;二是评级机构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自律合作,努力树立行业公信力。
关键词: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质量一、引言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专业化机构对影响评级对象的各类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就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且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进行表示的经济行为。
债券信用评级主要指信用评级机构以发行人及其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
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债券信用评级通过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帮助政府部门增强资本市场有效监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债券信用评级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目前信用评级已成为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的必经程序之一。
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评级质量不高、评级行业存在无序竞争等问题,阻碍了债券信用评级作用的发挥。
我国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凭证式国债市场三个部分,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债券的存量、交易量、企业主体债券发行量均占90%以上,本文拟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例,分析债券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揭示发债企业的风险,保障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
二、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开展情况(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概况2000~2008年,评级机构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主体债券发行(包括企业债券、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共承做了1323期债项的信用评级,仅有16期债券发行未进行评级。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监管论文
浅析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监管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114-01摘要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起到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提示的作用,一方面,过分依赖信用评级将会导致债券风险揭示“失真”,尤其是在缺乏对信用评级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将会影响对企业债券的公正评价,误导投资者和监管者。
因此,应通过良好的制度环境规范信用评级,加强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监管,使其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监管一、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监管现状目前我国信用评级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
在已制定的法规中关于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机制以及信用机构违规处罚等规定不完整且散乱,这些都影响着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有效监管。
(一)缺乏对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的严格监管根据《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7条的规定,设立信用评级机构必须符合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实收资本与净资产均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等条件。
而根据《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10条的规定,征信机构从事信用报告业务的,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而且征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还需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机构另行做出规定。
在《征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之前,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是按照《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监管的,实收资本与净资产均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的门槛对于设立信用评级机构而言有点低,这也是导致目前信用评级机构过多的原因之一。
《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虽然设置了较高的资本门槛,但是又缺少对信用评级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评级技术人员、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的具体规定,并且没有将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作为核准信用评级机构进入市场的参考因素。
(二)缺乏统一的监管目前我国对信用评级的监管处于多头监管的状态,多个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业务归口管理。
完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探讨
1 现有制度存在路 径依赖 。 。 在我国长期受 计划 经济模式
影响而形成 的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下 ,已形成 了与现行 国有
产权制度相联系的三大利益主体 : 国家 、 地方政府 以及 国有企
业。 融资企业是企业债券市场上的主要利益主体。 国企业债 我 券市场上 的融资主体是国有企业 ,而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应 当 归全 民所有 。 然而在具体确定财产权时 , 往往 因实际所有者缺
和完善企业债券市场时 , 政府首先应解决 的是改善信用环境 、 企业经营状况和增 强价值信念 、伦理规范等一系列非正式约 束的适应性问题。 如果只简单模仿表层的实施机制 , 而不对其 他 的一系列非 正式约束 ( 如信用体 系等 ) 制度 环境进行改造 , 是难以有效提 高企业 债券市场运行效率的。虽 然这种保 守疗
愿行事 。 是拥有较大净值的企业往往是经营 良好 、 但 资金充裕
布《 企业 债券管理暂行条 例》 , 后 资信评 级机构在各省纷 纷建
立, 但它多为 中国人 民银行各地分行下属 的公 司。 这种靠 用行
的企业 , 不需要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 只有那些急需资金且净值
较低的企业才更想发行 债券 ,而这类企业往往存在这样或那
止我 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依 旧依附于政府机构或 属于某一个事 业团体 , 还存在着诸如编制 、 经费等问题 , 运作很不规范 , 非市 场化的行政评估 、 人情评估 占有很大 的比重 , 断经 营的味道 垄
十足。 同时在评估过程中经常发 生灰色交易事件 , 使得评级机
容易和政府达成妥协 , 从而取得发行企业债券融资 的资格 。 而 债权人在投资债券 的时候 ,考虑到发行债券的企业 都有政府 做靠山 , 就不会过度关注企业 净值大小 。 于是净值小 的企业便
信用评级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信用评级体系的研究与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评级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用评级不仅涉及到金融市场,还涉及到所有合作关系中的信任问题。
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的信用评级体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信用评级的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展开分析,并探讨如何创新信用评级体系。
一、信用评级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信用评级是一个衡量个人或企业“按时履行债务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能力”的过程。
最早的信用评级体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
当时,由于公司破产风险增加,银行家和投资者开始利用信用评级体系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这一体系由三大评级机构主导,分别是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评级也在不断完善。
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和资本全球化使得对信用评级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向评级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信用评级市场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信用评级机构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的、地区性的或民间的信用评级机构涌现出来。
同时,新技术的逐步应用,也为信用评级带来了创新的变革。
二、信用评级体系的不足和改进虽然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评级标准的可比性、评级机构和被评级者之间的利益纠葛、评级机构的资源和独立性等问题,都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面对这些不足的时候,改进信用评级体系是必要的。
一方面,评级标准的可比性需要更加明确和合理。
当前,不同机构之间的评级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将导致投资者的误导和不良投资行为。
因此,需要国际间加强合作,制定适用于全球的评级标准和方法。
另一方面,建立更加独立和公正的评级机构是必要的。
评级机构需要避免被被评级者的利益所控制,同时应该实现透明、合法和公正的评级过程。
对于政府机构和监管机构而言,也需对评级机构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以防止市场利益受到侵害。
三、信用评级体系的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信用评级体系的创新显得越来越迫切。
浅议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浅议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那坤
【期刊名称】《吉林金融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 公司债券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手段,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债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数量从少到多,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较快,品种不断增加,市场逐步规范,创新不断涌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那坤
【作者单位】吉林银行,吉林长春,1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与债券违约的相关性研究 [J], 陈瑞
2.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J], 徐明蔚
3.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 [J], 仝乃礼
4.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 [J], 仝乃礼
5.一本推进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好书——评《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制度因素研究》 [J], 景学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规范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议论文
规范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议论文首先、其次、然后、最后、总之、总而言之规范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议论文近年来,信用评级行业逐渐成为了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评级公司之间的竞争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
因此,为了规范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制定相应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首先,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建立信用评级公司的准入制度,对于没有获得相关资质的公司,要严格限制其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2、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公司的监管机制,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公司,要依法进行处理。
3、规范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标准和方法,加强评级结果的公开透明度,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加强行业自律除了依法依规进行监管之外,信用评级行业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自律,做好行业规范。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建立健全行业协会,为行业做好管理规范制定、推广、监督等工作。
2、信用评级公司自身应当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人员,要进行处罚,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行业氛围。
3、加强行业交流合作,对于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应当积极开展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三、提高行业人员素质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人员的素质提升。
因此,应该加强行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定行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加强对人员的考核和监管。
2、加强行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建立健全行业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结信用评级行业是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为了规范行业,提高其质量和水平,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希望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构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创新思考
构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创新思考作者:王晋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5期摘要: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其核心问题是现行由个别国家垄断的国际信用评价体系缺乏公平公正性、普遍参与性和有效的监督。
危机充分暴露出美国信用评级模式的种种弊端,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信用评价体系重构、推动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创造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
本文在分析建立我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紧迫性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信用评级体系紧迫性创新思考一、建立我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的紧迫性中国信用评级业难以承担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的责任,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国家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风险管理体系缺乏战略思考和统筹安排信用社会化的加速发展呼唤健全的信用评级服务,建立有效的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已经与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密不可分,与未来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但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较低层次,未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虽然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分管,但始终缺乏一个从全局角度规划中国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架构、统筹协调整个信用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强力部门。
2、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缺乏自身特色,信用评级市场缺乏主导权现有信用体系中存在的最大弊端是:信用评级机构之间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无法保障评级机构在发生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时,以公共利益为重;向受评对象收费的评级收费模式使评级机构与受评对象形成利益捆绑,增加了评级风险,削弱了评级结果的公信力和参考价值。
在这样的机制下,评级机构没有太多的动力通过提高评级技术来准确揭示风险,而是集中在为争夺市场竞相掩盖风险上。
3、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缺失,监管无力我国在信用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有几个部门规章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做出简单规范,但是层级太低,权威性差,明显落后于实践,监管多头负责,浪费资源,还造成了监管的重叠与监管真空。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_肖哲
金融观察- 35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肖 哲摘 要:发行企业债券是我国企业除融资贷款之外筹集资金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企业债券也是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制度和产品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仍然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位。
本文对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制度创新以及产品创新进行分析,借此分析希望可以提出些许建议,更好的推动债券市场的制度以及产品的创新,创造更加繁荣的债券市场。
关键词:企业债券 制度创新 产品创新一、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基本情况描述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筹建项目,弥补亏损等原因需要筹集资金,企业筹集资金的途径主要包括发行股票,向银行贷款以及发行企业债券几种不同的方式。
相比于发行股票而言,发行企业债券可使企业避免所有者权益的分散,避免公司决定权的分散;相比与向银行贷款而言,发行企业债券对公司经营规模和状况的要求较低,且可筹得期限相对较长的资金,所以发行企业债券是企业乐于选择的一种筹资途径。
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一直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的约束逐步放宽,金融以及债券等业务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银联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裁时文朝在“资产证券化: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产品”研讨会上称,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年的信用类债券发行是有史以来最高。
可见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势头一直强劲。
不仅如此,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产品品种及期限结构也在日益丰富,更加多元化,企业债券市场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在日益加强。
然而,由于我国国家经济体制的制约以及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在制度上仍然相对落后,产品结构上仍然存在极大的不完善性,使得整个企业债券市场也不像欧美等发达国家那样富有活力和效率。
所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仍需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以期待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逐渐完善起来,带动我国企业的飞速发展。
中国债券市场及信用评级介绍
中国债券市场及信用评级介绍中国的债券市场是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债券市场之一、债券市场提供了一个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平台,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和创新,如今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广泛关注和参与的市场。
在中国的债券市场中,信用评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投资者提供了评估债券风险和确定投资价值的参考。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三大类债券组成。
政府债券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用于筹集政府支出和满足公共需求。
金融债券是由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通常用于补充资本金和满足资本金监管要求。
企业债券是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用于筹集资金支持企业经营和发展。
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体系由三家国内杰出的信用评级机构负责,分别是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中国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和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这些机构根据债券发行主体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债务偿还能力和市场地位等因素,评估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
信用评级通常分为多个等级,从最高等级到最低等级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D。
AAA级是最高评级,表示债券发行主体具有极低的信用风险;D级是最低评级,表示债券发行主体已经无法按时支付债务。
投资者通常倾向于购买信用评级较高的债券,因为其风险较低,但相应的收益也较低;相反,评级较低的债券可能会具有较高的回报率,但相应的风险也较高。
信用评级在中国债券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信用评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判断债券风险的重要参考。
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对债券发行主体的分析和评估,给出相应的评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估债券风险的依据。
其次,信用评级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化。
评级结果的公开和透明,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竞争效率。
最后,信用评级也对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高信用评级有助于吸引更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同时,信用评级的需求也鼓励债券发行主体提高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浅议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创新
浅议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创新刘凡蔡国喜独立、公正、客观的信用评级制度会对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投资者来说,信用评级可以作为判断信用风险、评价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投资者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对于发行人来说,有利于按照优惠条件迅速实惠发行,并为在更大范围内筹资提供了可能;对于监管当局来说,有利于有甄别地实施监管,提高监管效率;而对社会以来说,则可以降低信息成本,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臵。
一、发达国家公司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公司债券的定价过程中,发行公司的信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以债券的信用等级为标志。
国外公司债券市场一般都具有严格、客观的信用评级制度。
成熟市场大多数公开发行债券在发行前(承销团组建后、发行价格确定之前)都会聘请专业评级机构对所发行债券进行评级。
在美国,较有名的评级机构有标准普尔公司(S&P)、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菲特投资服务公司(Fith)和达夫&菲尔普斯公司(Duff&Phelps),其中S&P 和Moody是最大和最著名的评级机构。
不同评级机构都具有自己的评级方法和标准,但其基本原则和考核思路是一致的:发行人的财力状况是影响信用评级的最主要因素,通过会计质量、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财务弹性等方面进行现金流量分析衡量发行人的财务风险;还对发行人所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竞争地位、管理层素质、经营效率、筹资项目等方面进行经营风险分析;并考虑发行人治理结构、债券发行条款、政府支持态度等各方面的支持因素,最终通过信用分析对发行债券评定信用等级。
通常,信用评级越高,违约的风险性越小;信用评级越低,违约的风险性也就越大。
债券一旦获得评级,评级公司将定期及不定期进行复审和跟踪评级。
跟踪评级是评级的一个必要过程,目的是根据未来情况的非正常变化,及时对评级结果进行修正。
定期跟踪是评级机构定期根据发行人按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判断发债主体经营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债券的信用级别进行复审。
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发展研究
南方论刊·2014年第3期学术之窗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发展研究李海涛(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江苏苏州 215104)【摘要】信用评级制度的发展是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
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还不完善,这限制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必须创造良好环境,引入竞争机制,提供激励机制,促进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发展 债券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信用评级制度。
纵观世界各国,成熟债券市场在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提供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无法替代的功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通过债券市场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筹资者通过债券市场能实现资金的直接融通;投资者通过债券市场能实现优化投资组合,达到资产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发债人财务信息的透明,但仅通过发债人自身的信息披露难以满足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其信息完全性、公正性与简明性的要求。
由于信用评级机构能够促进发债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流动,提高债券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因而成为了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公正、客观的信用评级制度有利于解决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利于投资者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对于发行人来说,有利于按照优惠条件迅速实惠发行,并为在更大范围内筹资提供可能;对于监管当局来说,有利于有甄别地实施监管,提高监管效率;而对社会以来说,则可以降低信息成本,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的要求 (一)信誉良好 债券市场需要信息的透明,然而信息具有滞后性,总是产生、传达在事实之后,同时,预测性的信息来源于大量滞后信息的积累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评级机构对发债主体的评级结果与发债主体信用风险的暴露存在着时间上的异步性,往往是评级结果在发债之初,而信用风险发生在发债以后。
对信用评级业而言,信息的异步性和评级信息的预测性意味着评级机构的信誉是评级机构最重要的生成要素,因而,债券市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誉就必然存在很高的要求。
浅议债券市场信用评级
浅议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摘要:本文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现状出发,将对我国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进行探讨,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信用评级;债券评级现状一、债券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专业化机构对影响评级对象的各类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就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且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进行表示的经济行为。
债券信用评级是指,由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主体在债券融资活动中与投资者约定还本付息的履约能力及违约的概率进行分析,对公司违约行为所导致投资者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进行预测,并将其分析预测的结果用代表风险等级的简单符号来表示。
债券信用评级在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体系是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
债券信用评级对于解决市场经济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信用风险并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帮助政府部门增强资本市场有效监管上有着重要意义。
二、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现状及问题(一)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现状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是以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基础的,债券的发行量、发行方式、投资者对发行人信用质量的关注程度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市场对信用评级的需求。
我国的债券发行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虽然起初经历了一个较为坎坷的起步阶段,但是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极为迅速。
当前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基本处于垄断竞争的局面,几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评级机构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其业务包括证券评级、企业评级、其他金融产品评级等。
信用评级行业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在近年来不断得到政府的认可,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都加大了对评级行业的支持力度。
然而,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尚不发达的我国债券市场的制约。
同时,债券市场的不发达还导致了债券等级的普遍“偏高”和“趋同”,使得信用评级的市场功能不能充分体现。
在我国发行的企业类债券中,绝大部分发行人为国有大型企业,其背后实际上有国家信用和地方政府信用作为支持,再加上企业债券几乎都有优质担保人进行担保,信用等级整体较高。
论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制的构建
论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制的构建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是公司信用能力的指标化反映,其作为公司发行债券的一种自我约束机制,能够起到控制整个债券市场风险的作用。
我国的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流于形式,信用风险无法预测。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主要债权人监控下的信用评级制度,规范行业信用评级。
现代社会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是一个公司信用能力的指标化反映,其作为公司发行债券的一种自我约束机制,能够起到控制整个债券市场风险的作用。
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发展较晚,在实践操作运行中往往流于形式,信用风险无法评估。
有鉴于此,本文针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现状,就如何建立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略陈管见。
一、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作用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是指专业化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公司还本付息能力和可信度的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等级,债券信用评级关注的对象是债券本息偿还的可靠程度和风险程度,并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出来。
信用评级在公司债券信用基础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一个公司信用能力的指标化反映。
虽然本身并不提高信用级别,但通过它反映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也构成公司债券的信用基础,不可任意替代。
人们对于公司债券与信用评级问题早已形成一种共识:公司债券的发展离不开信用评级,没有信用评级的公司债券市场不是真正的公司债券市场,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一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
信用评级对公司债券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债券无担保趋势看评级制度的信用揭示作用企业债券的发行是投资者基于对发行者的信任,将资金使用权进行暂时让渡的过程。
为了强化债券的兑付可能性并吸引投资者,在市场发展初期一般采用第三方担保方式。
在企业债券市场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多次信用危机的投资者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债券等级的评定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不同企业债券的资信水平,他们开始逐步依赖信用等级而不是担保进行风险判断。
美国最初是以担保债券为主,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无担保债券。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效率评析及制度创新的开题报告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效率评析及制度创新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意义企业债券市场是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稳定。
然而,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信息不对称、评级不准确、流动性不足、制度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制约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效率。
因此,本文旨在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效率进行评析,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方案,从而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和思路。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市场效率的测度:利用市场微观结构模型,测算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效率,分析市场价格、信息效率、流动性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2. 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从信息不对称、评级不准确、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标准化程度低等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3. 制度创新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方案,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的完善、二级市场交易机制的优化、标准化发行和交易的推广等。
4. 实证分析:对提出的制度创新方案进行实证研究,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为例,检验这些制度创新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5. 总结:总结研究结果,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市场微观结构模型分析法、数据分析与统计模型、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效率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方案。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评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效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方案,预期研究结果将会:1. 观察到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效率,并进一步对市场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2. 识别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3. 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方案,指出改进和健全的途径和方法。
4.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提出的制度创新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5. 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提出制度创新方案,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信用评级制度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信用评级制度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债券市场成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稳健的投资渠道。
然而,由于债券市场的特殊性质,投资者的风险较难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评级机构的出现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帮助。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话题,探讨信用评级制度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
第二章:债券市场特点债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资金量大;2.投资安全性高;3.预期收益相对稳定;4.具有流动性;5.长期性强。
这些特点使得债券市场成为在资本市场上比较稳健的投资渠道。
第三章:信用评级制度信用评级制度是一种对债券市场中各类投资产品的信用评价方法。
其作用在于通过对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市场环境和其他内外部因素的调查分析,为债券市场投资者提供一个权威的信用评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市场的作用。
第四章:信用评级的方法信用评级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基础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
基础分析法:基础分析是通过对一个公司的历史和现状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公司战略和竞争优势、行业状况、营销策略、管理团队等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寻找长期稳定的企业基本面,来进行信用评级。
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是通过对市场行情、证券价格、交易量、成交量等指标的分析,利用图表等形式,探索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方法。
第五章:债券市场中的信用评级应用1.资本市场参与者购买债券之前可以参考评级机构所提供的评级结果,判定其购买风险,从而实现价值的保护和利润的获得。
2.信用评级的制度要求企业披露更多的信息,从而提升企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优化市场环境。
3.信用评级可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和运营模式,提高企业整体质量和长期竞争力。
4.信用评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区分背景不同、实力参差不齐的发行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考标准。
第六章:研究结论本文探讨了信用评级制度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
债券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资本市场形态,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从九成多发债主体评级上调遭质疑的问题谈起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从九成多发债主体评级
上调遭质疑的问题谈起
王燕萍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3(000)017
【摘要】在2012年经济增速放缓和债券市场频发信用风险背景下,发债主体却出现了一边倒的信用等级上调.原本能有效地解决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成问题的信用评级制度受到了质疑.对此,本文将对我国信用评级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王燕萍
【作者单位】青海省商务厅 8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发展研究 [J], 李海涛
2.我国债券市场未来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公司债与信用评级体系 [J], 尚吉
3.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为例[J], 陈莹
4.我国债券市场未来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公司债与信用评级体系 [J], 尚吉
5.全球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的启示 [J], 贺晓波;李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创新刘凡蔡国喜独立、公正、客观的信用评级制度会对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投资者来说,信用评级可以作为判断信用风险、评价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投资者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对于发行人来说,有利于按照优惠条件迅速实惠发行,并为在更大范围内筹资提供了可能;对于监管当局来说,有利于有甄别地实施监管,提高监管效率;而对社会以来说,则可以降低信息成本,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发达国家公司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公司债券的定价过程中,发行公司的信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以债券的信用等级为标志。
国外公司债券市场一般都具有严格、客观的信用评级制度。
成熟市场大多数公开发行债券在发行前(承销团组建后、发行价格确定之前)都会聘请专业评级机构对所发行债券进行评级。
在美国,较有名的评级机构有标准普尔公司(S&P)、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菲特投资服务公司(Fith )和达夫&菲尔普斯公司(Duff&Phelps ),其中S&P 和Moody 是最大和最著名的评级机构。
不同评级机构都具有自己的评级方法和标准,但其基本原则和考核思路是一致的:发行人的财力状况是影响信用评级的最主要因素,通过会计质量、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财务弹性等方面进行现金流量分析衡量发行人的财务风险;还对发行人所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竞争地位、管理层素质、经营效率、筹资项目等方面进行经营风险分析;并考虑发行人治理结构、债券发行条款、政府支持态度等各方面的支持因素,最终通过信用分析对发行债券评定信用等级。
通常,信用评级越高,违约的风险性越小;信用评级越低,违约的风险性也就越大。
债券一旦获得评级,评级公司将定期及不定期进行复审和跟踪评级。
跟踪评级是评级的一个必要过程,目的是根据未来情况的非正常变化,及时对评级结果进行修正。
定期跟踪是评级机构定期根据发行人按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判断发债主体经营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债券的信用级别进行复审。
而当出现可能或足以影响信用状况的重大事件时,评级机构将随时据以调整债券的信用级别。
评级的公正性依赖于评级机构的中立性,成熟市场中评级机构也极为重视自身的独立性和中立性,他们尽最大努力使自己在人员或资金方面不与自己存在厉害关系的各方(发行人、承销商、投资者等)以及政府和金融当局发生任何利害关系,评级活动不受发行人的干扰。
从评级机构的收入来看,在20 世纪60 年代之前,评级机构在对债券进行评级时,并不收取发行人的费用,而是向投资者收取有偿信息服务;而在60 年代之后,评级机构开始向发行人收取评级费用,目前所有的发行人都必须支付此类费用。
应当说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制度也是有制度缺陷的,评级机构的评级业务难以绝对避免不受有选择评级机构主导权的发行人影响。
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中,违规关联交易和虚假报表是投资者长期受到欺瞒的主要原因,但评级机构也是否尽职也值得怀疑,标准普尔和穆迪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在安然公司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前不久仍然对其保持着较好的信用评价,正是由于收取了被评级公司支付的评估费用,其评级结果发表比美国其他的一些独立债券评级机构要迟,评级的公正性也值得质疑。
当然,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体系是以其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基础的,这是目前其评级机构基本能够提供独立、严格、客观的资信评估的主要原因,但是安然事件的出现已经我们对其信用评级制度的反思。
二、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现状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信用评级业务开展晚、发展慢,社会信用环境基础也存在较大差距,市场规模小,业务品种较为单一,行业水平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根据相关规定,发行公司债券可以向经认可的债券评信机构申请信用评级,而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必须申请信用评级,且其信用等级应不低于A 级。
目前所有公开发行的公司债都申请了信用评级。
我国目前已经开展、且相对成熟的评级业务主要就是公司债评级。
我国的评级机构数量多,但规模小,缺乏评级品牌。
目前全国共有50 多家评级机构,这些机构遍及各省、自治区,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
在这些评级机构中,规模大、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能力的机构只有 4 家:中诚信国际(1999 年与惠誉国际合资)、大公国际(1999 年与穆迪合作)、上海远东和深圳鹏元,其中中诚信国际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从业务开展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评级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足,合理的信用评级机制尚未形成,评级机构的诚信责任、专业性和独立性受到质疑。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的权威性不够,加上目前我国公司债发行数量少,且由发行人和承销商选择评级机构并支付评级费用,导致“僧多粥少”局面的出现,评级机构依附于发行人而生存,往往根据发行人的意愿对公司债进行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缺乏统一的规范,也没有建立持续跟踪评价制度。
而且由于公司债发行采用审批制度,对发行人资质负责的实际上是主管部门,债券的信用评级往往流于形式,只是为了满足发行程序上的需要,不能真正揭示公司债的风险特征。
目前我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滞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最具根本性的原因还在于体制性制约,其中不成熟、不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也是制约公司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市场风险的充分揭示日益受到重视,诸如公司债券、商业银行次级债券、资产证券化债券、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对信用评级业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三、建立主要债权人监控下的信用评级制度随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债券(本质上也是公司债券)的发行和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进一步放开,未来十年我国可能出现一个包括公司债券在内的非主权债券的发行高峰。
目前,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代表的场外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导市场,其发行和交易机制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理性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群体,为公司债券等非主权债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
然而,从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信用评级机制却一直没有实现突破,今年发行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和企业债券仍然由发行人来选择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走的仍然是上个世纪90 年代初的老路,债券的信用评级仍然流于形式,信用风险无法得到充分揭示,市场化机制必然无法真正建立。
如果在建立市场化机制方面没有结合我国国情进行适当的制度创新,而仍然因循守旧来发展非主权债券市场,那么未来几年的发债高峰就很可能会重蹈上个世纪90 年代初的覆辙。
信用评级制度与信息披露制度是建立市场化机制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和产品的风险才有可能被充分揭示,投资者也才能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价,并作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投资决策,市场也才能健康发展。
因此,要实现我国公司债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在目前的信用评级制度上有所创新,为建立公司债券的市场化机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总体信用环境还较差,社会信用基础较为薄弱,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还有所欠缺,因此不能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应市场发展的信用评级制度。
我们设想的信用评级机制基本思路如下:公开发行并准备在银行间债市、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必须向经认可的债券评信机构申请信用评级。
我国的信用评级机制应主要强调:(1 )实行强制评级制度,债券的评级机构不再由发行人指派,而是由债券的债权人或潜在债权人选举产生,切断发行体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链条;(2 )引入竞争机制,及时追踪评级机构对公司债的评级情况,投资者可通过市场机制定期更换不尽职的评级机构。
1、首次公开发行时由承销团成员为主来选择债券评级机构首次公开发行时每只债券的评级机构都由承销团成员和其他市场成员投票选择产生,可由主管部门授权市场中介机构(如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通过指定公众网(如中国债券信息网)进行投票采集、统计与发布。
由于在发行前无法确定发行后的债权人范围,承销团成员可认为是该只债券的主要债权人或其代理人,因此由承销团成员作为该只债券评级机构的选举人必须参与投票,其他市场参与者可自愿投票,被选举人为自愿申请的专业评级机构。
每只债券的备选评级机构应提交相关资料公布于指定公众网,选举人据此投票选择该只债券评级机构。
选举人的投票及票数统计可通过指定公众网进行,选举人身份需进行密码认证,每个选举人只能投一票,被选举人中累计得票最高者为该只债券的评级机构。
2、已上市的公司债券评级机构由市场参与者自主选择已发行的公司债上市后,由市场参与者定期(如每年)对评级机构的评级情况进行评判,决定是否更换评级机构;在该债券发行人出现影响债券偿付或市场价格的重大问题后,如评级机构没有及时揭示相应的信用风险,市场参与者也可决定更好评级机构。
在债券上市交易后,由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成为该只债券的潜在投资者,同时为避免持有该只债券的投资者通过操控信用评级而将信用风险转移给其他投资者的现象出现,因此上市后债券的评级机构由主要市场参与者(即已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开立了债券账户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指定公众网投票选择。
每个市场参与者均有一票的权利,每次投票可设定一定的投票期限(如半个月),如参与是否更换评级机构的投票票数达到一定数目(如15 票,不宜过高,以免对评级机构失去约束),则该次投票为有效投票,其投票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处理。
3、规定评级机构的信息动态披露义务信息披露制度是维护“三公”原则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因此评级机构应切实履行相关的信息披露义务。
评级机构的基本义务应包括:(1 )披露担保前评级和担保后评级结果,并附对评级报告,报告必须描述被评级公司债券的风险源头和程度;(披露对发债公司2)的动态跟踪评估,至少每年公布一次该只债券的评级报告,在发债公司出现异常情况时也应及时调整该债券的信用评级。
4、改革信用评级的评分方法不采用ABC 等字母来模糊的表示债券的信用级别,而直接采用倒债的概率表明债券的信用风险,这样的做法比较直观,也便于检验,使评级机构难以为自己的失职行为找到开脱的借口。
对以担保方式发行的债券,担保前后均应有相应的评级,并予以公布。
5、关于评级费用评级费用作为发行债券的相关费用由发债公司向评级机构支付。
在债券存续期间,无论是否更换评级机构,发债公司均应向投资者选择的评级机构支付评级费用,如发生不支付现象则由相关媒体进行披露。
由于评级费用不再成为选择评级机构的一个影响因素,为了防止评级机构恶意抬高评级费用,需由有关管理部门对评级费用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由于评级费用是发行债券的成本,有关管理部门可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对评级费率进行调整,作为调控发债主体发行债券的市场化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