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11 人教课标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课《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课件(37张PPT)

高二语文选修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课《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课件(37张PPT)
2.从寓言故事中来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叶公好龙、狐假虎威
3.从神话或其它传说中来的:开天辟地、精 卫填海 、夸父追日、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4.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摘引的:游目骋怀、醉翁之 意不在酒 、高山流水、千山万水
• 课堂活动1:
• 1,“按图索骥” • 2 , 看图说出成语
看 鹤立鸡群
图 猜 俗语
炒鱿鱼 戴高帽 走过场
惯用语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天下乌鸦一般黑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谚语
知识就是力量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格言
熟语
熟语老大哥:
熟 语 老 大 哥
自主学习
阅读第76页到第77页 “熟语老大哥: 成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钉,铆是铆,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
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5 B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A 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 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C 钉是钉,卯是卯: 喻做事认真。D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课后作业:
பைடு நூலகம்
开小差 踢皮球 戴高帽
开绿灯 唱黑脸 挖墙脚
唱对台戏 钻牛角尖 捅马蜂窝
八字没一撇 重打鼓,另开张 刀子嘴,豆腐心
3、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有 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子形式, 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惯用语几乎 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较多。
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 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注语。个 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之成语ppt 人教课标版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之成语ppt 人教课标版
5(望)眼欲穿 6(顾)影自怜
(见 )异思迁 明(察)秋毫 (视)死如归 面面相(觑)
(瞻)前顾后 高瞻远(瞩)
一、张冠李戴,适用对象错误
【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 就 要出差错。
【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 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不为大家所信服,贬义。
例句:1995年1月6日,郎平 不负众望 ,果然 从美国新墨西哥州来了传真,这次传真令许许 多多女孩都哭了。
狼狈为奸:一般用于两个或两群人,不用于一大批坏 人。 朋比为奸:不但可用于两个坏人,也可用于一大批坏 人。
例句:这伙人 朋比为奸,干尽坏事。
【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 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
三、重复赘余
【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 导致语意重复 。
【例】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 不禁地笑起来 。
【解析】“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
四、自相矛盾
【解读】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 表达的语意不一置,前后矛盾 。
第二种说法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 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 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以高度凝练 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 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
填一填—— “看”字成语
1坐井(观)天 2耳闻目(睹) 3一(目)了然 4明眸善(睐)
【解析】“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 “人”,适用对象错误 。
【例2】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 是栩栩如生.。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11 人教课标版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11 人教课标版
忘记挫折。
▪ 10、真诚和理解是人与人交往中最珍贵的赠品。

熟语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红色字体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
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千 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 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 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 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 一般的词法来分析。
常见熟语的 基本类型
成语 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言
熟语的特征
结构上的稳固性 意义上的整体性 丰富的内容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格言
▪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 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 言里面。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 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 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 达思想。
格言
▪ 1、认清自己往往比轻视别人更重要。 ▪ 2、生活的美,来源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友情的纯真,来源于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
于2003年“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
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 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人教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四课 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共10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四课  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共109张PPT)
9 、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6 、凭借财大气粗来改变自己在公众中的丑陋形象是不明智的,一切的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不是靠攀高结贵。 5 、只有自强、自立、自信,你才能付得起人生的账单。 4 、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挫剑,不惧兵临城下! 13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大意,一定要把事情考虑周密以后才能做。 14 、不管你干什么,都会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笑话,一种是神话。如果你半途而废,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但如果你成功了,你就变成她 们眼中的神话。社会就是现实!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6 、用乐观的心态迎接困难,因为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5 、一个人要想掌握精湛的技术,不能性急,要肯于吃苦,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4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 、有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但却被我们所忽略,以致最终地丧失。把握眼前,坚持做好每件事,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1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取笑那些勤奋好学的老年人,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精神。 18 、成功就是坚韧不拔,直到成功,靠的都是强烈的成功欲望!“,by松下幸之助。---我可以说我接触过无数成功人士。凡是大成之人,都有 这种坚韧不拔的好胜心和成功欲望。钱对他们来说只是竞争过程中的一小部分,真正吸引他们的还是成功以及其带来的满足感和影响力!
4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遥远,有时候,它离我们很近,只是由于我们的疏忽而与它失之交臂。 10 、聆听不代表沉默,有时安静也是一种力量。 12 、每个人都是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的,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都有着各自原因。条件不会摆放在每个人面前,学会没有条件的时候 自己去创造条件,才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言
▪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 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 言里面。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 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 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 达思想。
格言
▪ 1、认清自己往往比轻视别人更重要。 ▪ 2、生活的美,来源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友情的纯真,来源于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间不容发,生死攸关,近在咫尺,刻不容缓, 十万火急,急如星火) 5.抢救现场人们的表现
(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舍己为人) ▪ 6.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表现 (感人肺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戮力同心,齐心协力)
一、什么是熟语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 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 惯用语、格言等。(《辞海》)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 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 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 一般的词法来分析。
常见熟语的 基本类型
成语 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言
熟语的特征
结构上的稳固性 意义上的整体性 丰富的内容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
教学目标
▪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 的词汇系统。
▪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 熟语
课堂活动
▪ 2008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用成语表达下列情景: ▪ 1.形容地震强烈巨大的成语 (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天摧地塌,天翻地覆,震天动地) ▪ 2.形容地震后景象的成语 (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 3.汶川地震当时人们的心情可用的成语 (惊慌失措,触目惊心,毛骨悚然,惊慌失色,大惊失色,胆战心惊) ▪ 4.形容地震后形势紧迫的成语
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
惯用语
特点:
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 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背黑锅 穿小鞋 敲竹杠
翘辫子
比喻代人受过
比喻使人暗中吃亏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也比 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
比喻人死
2、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 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为常见 的代表。用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和四字格, 可以区分许多惯用语和成语。
谚语
▪ 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易懂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 根据表义内容,谚语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另一类 是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
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
▪ 1.瑞雪兆丰年。 ▪ 2.春雨贵如油。 ▪ 3.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5.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 6.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连天阴。 ▪ 7.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 8.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开始种荞麦。 ▪ 9.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 ▪ 10.北云南逃,大风随到。
寓意性歇后语
▪ 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 ▪ 黄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 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鸡毛当令箭---轻事重报 ▪ 刘备请诸葛---三顾茅庐 ▪ 诸葛亮当军师---名符其实 ▪ 孟良摔葫芦---火啦 ▪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 三国的蒋干---误事 ▪ 孔夫子的褡裢子---尽是书(输) ▪ 孔夫子的行李---尽书(输) ▪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 南郭先生吹竽---滥竽充数 ▪ 杨家将上阵---全家上马 ▪ 吕太后的筵席---这酒不是好酒
你对朋友真诚的相待。 ▪ 3、人生只有一次,它提醒我要珍惜这易逝的时光。 ▪ 4、敞开心扉,知已就不再难寻。 ▪ 5、人生难免要遭遇挫折与失败,与其用泪水洗刷悔恨,不如
用微笑去迎接新的挑战。。 ▪ 6、镜子只能照出你的外貌,而生活却能洞照你的心灵。 ▪ 7、嫉妒是人生进取中最大 9、在最悲伤的时候,不能失去信念;在最幸福的时候,不能
忘记挫折。
▪ 10、真诚和理解是人与人交往中最珍贵的赠品。

熟语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红色字体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
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
▪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2.众人拾柴火焰高 ▪ 3.人心齐,泰山移 ▪ 4.喝水不忘挖井人 ▪ 5.磨刀不误砍柴工 ▪ 6.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7.不吃苦,不赚钱,坐吃三年海也干。 ▪ 8.一艺不通,一世穷。 ▪ 9.早上吸烟,早归西天。 ▪ 10.手脚勤快样样有,好吃懒做样样无。
歇后语
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 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 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如:泥菩萨过江 —— 自身难保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谐音性歇后语
▪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 湿水棉花——无法谈(弹) ▪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开小差 开绿灯 踢皮球 唱黑脸 戴高帽 挖墙脚
唱对台戏 钻牛角尖 捅马蜂窝
八字没一撇 重打鼓,另开张 刀子嘴,豆腐心
3、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 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 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 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 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