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化学主修专业教学计划-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系

合集下载

厦门大学化学生物专业申报材料

厦门大学化学生物专业申报材料

★★★★★厦门大学化学生物专业申报材料(Ⅰ)、化学生物专业的可行性报告(Ⅱ)、化学生物专业申请表(Ⅲ)、化学生物专业教学计划(Ⅳ)、化学生物专业任课教师情况厦门大学2002年11月5日(Ⅰ)、厦门大学关于增设“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可行性报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为了进一步优化我校本科专业的结构,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我校决定申请设置“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化学生物学专业简介化学生物学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它是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来探索生物和医学问题的科学。

化学生物学是继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之后,20世纪化学与生物两大学科的又一次新的、更高层次的交叉与融合。

形成于20世纪初的生物化学主要在于寻求用分子的语汇描述生命体的机构、组织和功能,研究生命体成分的化学结构以及生物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生命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储存和传递决定生物体生长和精确地复制自己的生物信息的过程和物质的化学等。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糖)的结构和功能、其相互关系以及用这些关系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

化学生物学的核心则是研究采用化学的手段,如运用小分子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分子作为配体直接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采用小分子达到对生物体系的调控。

化学生物学的基础是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结合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晶体化学,波谱学、计算机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化学生物学高科技产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化学生物学经济也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二、设立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化学生物学作为一个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得到了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积极倡导和推进。

Harvard大学于1996年率先将其化学系改名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Scripps研究所于1996年成立了化学生物学专门研究机构:The Skagga Institute of Chemical Biology。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 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和分支学科2. 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2) 具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生物化学的定义(2)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3)生物化学与生物学、化学的关系2.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3)糖类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和分支学科(1)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2)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3)生物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化学的定义、概念和原理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大分子的实例,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的理解3. 实验演示法:展示生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生物化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2. 课件和教案:制作课件和教案,以便于课堂教学3. 实验器材:准备生物化学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4. 网络资源:收集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络资源,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物化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掌握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和技术(2) 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3) 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2. 能力目标(1) 具备生物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3) 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和技术(1)光谱分析法(2)色谱分析法(3)电泳分析法2. 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1)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2)实验操作步骤和技巧(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 生物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1)实验室安全知识(2)实验药品和试剂的安全使用(3)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2. 实验演示法:展示生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化学实验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生物化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2. 课件和教案:制作课件和教案,以便于课堂教学3. 实验器材:准备生物化学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4. 网络资源:收集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络资源,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物化学》教案(《生物化学》教案(六)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酶的本质和特性(2) 掌握酶促反应的原理和动力学(3) 了解酶的应用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和解释酶促反应的速率曲线(2) 具备设计酶实验和处理酶反应数据的能力(3) 提高对酶在工业和医学领域应用的认识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酶研究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酶的本质和特性(1)酶的定义和分类(2)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3)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的温和性)2. 酶促反应的原理和动力学(1)酶促反应的机理(2)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米氏方程、速率曲线)(3)酶活性的测定方法3. 酶的应用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酶在工业中的应用(例如:洗涤剂、生物燃料)(2)酶在医学和诊断中的应用(例如:药物代谢、疾病诊断)(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酶的本质、酶促反应原理和酶的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酶应用案例,加深对酶的理解3. 实验演示法:展示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酶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物化学》教案(七)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代谢途径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途径和调控(3) 了解代谢疾病和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2.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和解释代谢途径中的关键步骤和调控机制(2) 具备设计代谢实验和处理代谢数据的能力(3) 提高对代谢途径在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应用的认识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代谢研究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代谢途径的概念和分类(1)代谢途径的定义和特点(2)代谢途径的分类(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3)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2.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途径和调控(1)糖酵解途径和柠檬酸循环(2)氧化磷酸化和呼吸链(3)光合作用的途径和调控3. 代谢疾病和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1)代谢紊乱与代谢疾病(2)药物设计中的代谢考虑(3)个人化医疗与代谢组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代谢途径的概念、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途径和调控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谢疾病和药物设计的案例,加深对代谢途径的理解3. 实验演示法:展示代谢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代谢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物化学》教案(八)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2) 掌握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机制(3) 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突变的基本原理2.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和解释遗传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的结构与功能是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至关重要。

生物化学学系工作计划

生物化学学系工作计划

生物化学学系工作计划
1. 课程建设
- 完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 积极开发新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 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科研工作
- 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提高科研经费来源。

- 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提升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

- 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

3. 师资队伍建设
- 完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 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访学交流,吸收先进教学理念。

- 重视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

4. 学生培养
- 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多种实践活动。

- 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 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

5. 国际合作交流
- 主动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开展师生交流项目。

- 鼓励教师开设双语或外语授课课程。

- 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提升本系办学水平。

- 支持教师和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术影响力。

大学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大学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大学化学学科教学计划一、导言在现代社会中,化学学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科学研究、产业发展还是环境保护,都需要化学知识的支持和应用。

因此,大学化学学科教学计划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培养目标大学化学学科教学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专业技能。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科学方法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化学知识基础化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石。

课程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建立对化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了解,并为更高级的课程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2. 实验技能培养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探索性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应当包括一定比例的探索性学习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是研究性实验、课题研究、科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领域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四、课程难度和深度大学化学学科教学计划的设计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合理设置课程难度和深度。

既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前沿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化学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是大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实践课程和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大学化学学科教学计划的评价方式应当多元化,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笔试考核,也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实验评估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项目评价。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大学化学学科教学计划的重点之一。

化学研究和应用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学生需要通过团队项目、实验合作等形式,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
大纲制定者:陈良坦大纲审定者: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填写说明:
1.课程中英文名称必须准确、规范。

英文名称每个单词打头字母应用大写。

2.课程类型是指公共基本课程、校通识课程、院系通识课程、学科类通修课程或学科类方向性课程。

3.先修课程是与该课程具有严格的前后逻辑关系,非先修课程则无法学习该课程。

4.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要求注明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年限。

例如,“黄叔武、杨一平编:《计算机网络工程教程》,1999年7月。


5.开课专业必须明确,不能出现“等”字样,如“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

6.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不少于200字。

7.教学基本要求不少于400字。

8.考核方式是指笔试(开卷或闭卷)、口试或其它考查方式。

9.其它信息是指该课程获奖情况,例如“优秀课程”、“名牌课程”、“精品课程”或者“双语教学课程”等。

获奖情况必须注明获奖等级、级别。

2024年《生物化学》教案(完整)-(带)

2024年《生物化学》教案(完整)-(带)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带附件)《生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2)掌握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理解酶的催化作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酶的调控机制;(4)掌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5)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和途径;(6)掌握生物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7)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3)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1.生物化学基本概念(1)生物化学的定义(2)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3)生物化学的应用领域2.生物分子(1)糖类(2)脂质(3)蛋白质(4)核酸3.酶(1)酶的概念和特性(2)酶促反应动力学(3)酶的调控机制4.生物膜(1)生物膜的结构(2)生物膜的功能(3)物质跨膜运输5.细胞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2)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6.生物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1)生物能量代谢(2)生物物质代谢7.分子生物学技术(1)基因工程(2)蛋白质工程(3)生物芯片技术三、教学安排1.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48学时(2)实验教学:16学时(3)小组讨论:4学时2.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实验法(4)小组讨论法3.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2)网络资源(3)实验设备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1)课堂参与度(2)实验报告(3)小组讨论表现2.结果评价(1)期中考试(2)期末考试(3)平时成绩五、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关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生物化学》授课计划

《生物化学》授课计划

《生物化学》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时长:32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绪论:介绍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通过讲解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讲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以及蛋白质的功能。

通过实验演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3.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介绍核酸的种类、结构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演示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4. 酶:讲解酶的催化作用机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演示酶的催化作用。

5. 糖类:介绍糖类的种类、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糖类的存在和作用。

6. 脂质:介绍脂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脂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7.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讲解生物氧化的过程、ATP的产生和利用,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能量代谢的意义。

8. 基因表达与调控:介绍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基因表达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9.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实践环节1. 实验一: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4学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级结构和功能,掌握蛋白质的性质。

实验内容:观察蛋白质的颜色反应、胶体性质、等电点等性质,并探究蛋白质的功能。

2. 实验二:核酸的提取与鉴定(4学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核酸的种类和结构,掌握核酸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实验内容:提取并鉴定核酸,观察其颜色反应和分子结构,了解核酸的功能。

3. 实验三:酶的特性实验(4学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酶的催化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掌握酶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内容:探究酶的催化作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总学时数:90实验学时:30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后续课程: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专业主干课。

一、说明部分•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四年制生物工程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以及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要求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物质的主流代谢途径,调控及相互联系,一般了解次要的代谢途径。

生物化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能力与技术,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有关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生物化学知识,并为以后从事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打下基础。

3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 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 ;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等生命科学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掌握组成生命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机体中的新陈代谢途径和最终的代谢产物。

掌握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掌握酶的本质和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酶反应动力学和酶的催化作用机理。

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细胞的物质吸收和转运作用。

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着重阐述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反映近期生物化学中比较成熟的新进展,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掌握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3. 理解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3. 生物化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引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生物化学教程》等。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板书重点内容。

3. 教学实例:准备相关的实例材料,如科研论文、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

2.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生物化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生物化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生物合成过程3. 理解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二、教学内容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生物合成过程3. 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生物大分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大分子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生物化学教程》等。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板书重点内容。

生物和化学组合课程设计

生物和化学组合课程设计

生物和化学组合课程设计内容如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学中细胞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化学中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描述生物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并解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和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运用化学实验技能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

2. 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掌握生物和化学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和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和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健康观念。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观点,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本课程设计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结合生物和化学学科性质,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 生物学科内容:-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特点及功能。

-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及其能量转换。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生物学教科书第四章“细胞与能量”相关内容。

2. 化学学科内容:- 原子与分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等基础知识。

- 生物体中的化学现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化学教科书第三章“原子与分子”以及第五章“生物大分子”相关内容。

教学安排与进度:1. 生物学科内容:2课时,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演示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2. 化学学科内容:2课时,介绍原子与分子基础知识,分析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实践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模板范文

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模板范文

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模板范文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安排:32学时学分:2学分预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 生物大分子化学(1)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聚合物化学(2)核酸:核苷酸的结构、DNA、RNA、核酸聚合酶的作用原理(3)多糖:单糖、多糖的结构、功能与代谢2. 代谢物的生物化学(1)酶的原理和调控(2)代谢途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3)能量代谢: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ATP3.生物膜和细胞信号传导(1)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2)离子通道、受体蛋白、信号传导途径(3)激素的作用与调控4. 实验训练(1)蛋白质的纯化与鉴定(2)生物大分子的电泳分离(3)酶的动力学实验(4)细胞信号传导实验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采用讲述、示范、互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方法和技术。

3. 讨论与案例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化学实验数据,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学习评价1.作业与报告布置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数据,形成实验报告。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生物化学实践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考试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材推荐主要教材:《生物化学》(第7版),作者:张红亮《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作者:王敬业辅助教材:《生物化学实验教程》,作者:汤兰芳《生物化学原理与技术》,作者:王明华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生物化学学科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厦大化学培养方案

厦大化学培养方案

厦大化学培养方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厦门大学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

该方案为化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以便他们能够胜任化学相关领域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厦门大学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科学素养。

三、培养方案3.1 学制厦门大学化学专业的学制为四年制本科教育。

3.2 课程设置厦门大学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

- 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化学文献检索、化学实验方法、化学仪器分析等。

- 学科交叉课程: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培养,如化学生物学、材料化学等。

-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化学实验、科技创新训练等。

3.3 实习实训在培养方案中,实习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习实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化学实验:学生将参与各种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锻炼实验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

- 科研实践:学生将在有机合成、材料制备等方向进行科研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 实习实训课程:学生将通过参观实验室、企业等,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应用情况。

3.4 学术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厦门大学化学专业还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化学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科学思维。

- 学术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

- 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

四、评价体系为了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培养效果,厦门大学化学专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学业成绩:学生的课程成绩将作为评价学习情况的依据。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涵盖了生命体内化学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以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生物代谢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并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生物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掌握生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了解代谢网络与生命过程的关系。

3、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疾病的发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的结构与功能。

2、生物代谢过程及其调控: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3、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及其调控,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生命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生命过程中(如细胞分裂、免疫反应、神经传导等)的生物化学机制。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以及例题的解析。

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化学实验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

2、作业:定期布置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厦门大学课程设计-甲醇-水精馏

厦门大学课程设计-甲醇-水精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甲醇—水系统甲醇回收设计者:专业:学号:指导老师: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00 年月日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15000吨/年甲醇—水系统甲醇回收精馏塔设计设计条件:泡点进料,塔顶压强109.5kPa,冷却水温28℃,加热蒸汽压力0.2 MPa(表压)处理量:15000吨/年进料浓度:19%甲醇(质量)处理要求:塔顶浓度≥98.5% (质量)塔底浓度≤0.2% (质量)年工作小时:7200小时专业: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 年月日目录设计方案简介 (4)工艺设计说明 (4)精馏塔的设计计算 (6)精馏塔工艺计算 (9)精馏塔主要工艺设计 (14)填料塔结构设计 (19)塔附件的选型与设计 (23)设计结果概要 (31)塔强度设计和稳定校核 (31)参考文献 (40)结束语 (40)设计方案简介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或质量剂推动下,使气液两项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

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

本方案设计了一座填料精馏塔并采用连续精馏方式来完成回收甲醇的任务。

工艺设计说明1.塔型选择一个精馏塔的分离能力或分离出的产品纯度如何,与原料体系的性质、操作条件以及塔的性能有关。

实现精馏过程的气、液传质设备,主要有两大类,板式塔和填料塔。

本设计选取的是填料塔,填料塔结构简单、装置灵活、压降小、持液量少、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耐腐蚀,而且易于处理易起泡、易热敏、易结垢物系。

近年来由于填料塔结构的改进,新型的高负荷填料的开发,既提高了塔的通过能力和分离效能又保持了压降小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

2014 年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研究生(学术型)拟

2014 年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研究生(学术型)拟

103354000912737 郭庆 364 70.68 71.95 非定向
102844212410666 陶静 357 69.00 70.44 非定向
100564012912507 廖文娟 349 68.98 69.47 非定向
103844211010008 胡梦麟 339 66.82 67.41 非定向
化学工程 103844103840668 刘怡畅
82.43
非定向 待定
化学工程 103844103840670 林东荣
82.14
非定向 待定
化学工程 103844103840675 钟亦兴
80.25
非定向 待定
化学工程 103844103840669 游仁春
78.32
非定向 待定
化学工程 103844211020125 李梦溪 389 80.67 78.95 非定向 待定 化学工艺 103844211020066 苏傲 384 77.30 77.00 非定向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2)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电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挂靠计划招
生指标 25 名+6 名
考生编号
103844103840688 103844211010027 103844211020002 103844211010007 103844211010025 103844211020016 103844211020076 103844211020179 103844211020042 103844211020022 103844211020075 103844211020186 103844211020035 103844211020046 103844211020175

生物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生物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了解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应用;(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思维;(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和文献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体内代谢途径及调控;4. 生物体内信号转导与调控;5. 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生物化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应用;4. 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思维;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

3. 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生物化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

4.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分析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应用。

5.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化学生物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化学生物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化学生物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一、课程简介化学生物学是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和生物学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能够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解决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药物发现与开发等关键问题。

二、培养目标本科化学生物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1.具备坚实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化学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具备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3.具备良好的科学文献阅读和科学写作能力,能够撰写科学论文和报告;4.具备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研究团队中协作开展工作;5.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跟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设置本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分析化学基础•生物学导论2. 专业核心课程•生物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学与酶工程•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化学生物学实验3. 选修课程•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生物医药创新与企业管理•分子药理学•蛋白质质谱分析•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细胞信号转导四、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本专业设置了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科研实践和实习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科学研究项目的参与,掌握实验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并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五、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具备从事化学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2.具备基础化学、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基础;3.具备运用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撰写科学论文和报告,并进行科学交流的能力;5.具备跨学科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6.具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
1266
63.0
14
17
10
14
11
12
学科或专业方向性课程
7
20.0
6~7
13
664
33
9
6
6
8
14
10
15
其它教学环节
3
14.0
1
4~6
600
21~23
30
30
30
合计:
45
137
11/15
20~22
3789
169~171
61
31
9
25
24
8
25
22
30
15
30
表二:学生修读学分要求统计
化学生物学系化学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修专业教学计划
修订说明和选课说明
教学计划按“注重基础、强化交叉、加强实践教学”原则设计。教学计划分为公共基本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或方向性课程和其它教学环节,学生应修满169学分。
化学生物学专业是为适应社会和科学发展需要,汇聚我校化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开设的一个新兴专业。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和较强生物学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六大化学基础课及相关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和结构化学)与本校化学专业享用同等的教学大纲和师资力量,生物学基础课程由化学生物学和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授课,化学生物学课程由化学生物学教授主讲。专业或方向性课程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而开设有: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化学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等必修课程。化学生物学相关的选修课程包括:化学英语、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导论、蛋白质与酶化学、基因工程、免疫学基础、有机合成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谱学基础等等。建议大家要了解四年选修课程的总体设置情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精力把选修课的学习合理的分布在不同的学期。“课外科技训练”不安排具体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在7-10学期完成,建议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寒暑假。
必修
1
13
13
1
1
1
13
考查
跨学科基本课程
选修
12
2
1
1
16
考试
学科通修课程
从以下课程必修20门,61.0学分;选修2.0学分
基础化学实验(一)
必修
2
72
72
6
1
1
12
考查
无机化学(一)
必修
3
48
48
4
1
1
12
考试
一元微积分(B类)
必修
3
52
52
4
1
1
13
考试
大学物理B(上)
必修
3
48
48
3
1
2
16
1
2
16
考试
大学英语(三)
必修
3
64
48
16
4
2
1
16
考试
军事理论
必修
2
32
32
2
2
1
16
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必修
3
48
48
3
2
1
16
考试
大学英语(四)
必修
3
64
48
16
4
2
2
16
考试
通识教育课程
从以下课程必修2门,3.0学分;选修12.0学分
大学语文
必修
2
32
32
2
1
1
16
考试
化学学科入门指导
三年级
四年级
备注
学期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化学生物学系教学计划表
课程名称
修读
形式
学分



总学时分配



开课
学年
开课
学期
教学
周数
考核
方式
备注
讲授
实验
习题
讨论
公共基本课程
从以下课程必修12门,37.0学分;选修0.0学分
大学体育
必修
4
118
118
2
1
1
59
考试
大学英语(一)
必修
3
52
39
13
4
1
1
学制:4 年
表一:专业各学期学时/周数分布情况统计表
课堂教学
必修/选修合计
各学期周学时分布
必修
选修

学时

学分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门数
学分
门数
学分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公共基本课程
12
37.0
693
37.0
14
14
9
4
通识教育课程
2
3.0
6~10
12.0
237
15.0
3
学科通修课程
20
61.0
考试
多元微积分(B类)
必修
5
80
80
5
1
2
16
考试
基础化学实验(一)
必修
4
120
120
6
1
2
22
考查
无机化学(二)
必修
2.5
48
48
3
1
2
16
考试
大学物理B(下)
必修
4
64
64
4
2
1
16
考试
大学物理实验
必修
1
40
40
2
1
16
考试
分析化学(A)
必修
3
48
48
3
2
1
16
考试
有机化学(一)
必修
3
48
48
3
化学生物学专业按四年学制培养理学学士。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素质要求: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爱国、诚信、守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文化和科学素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化学及生物学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科学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13
考试
计算机基础
必修
2
26
13
13
3
1
1
13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3
39
26
13
3
1
1
13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
2
26
26
2
1
1
13
考试
C程序设计基础
必修
3
64
32
32
4
1
2
16
考试
大学英语(二)
必修
3
64
48
16
4
1
2
16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6
96
64
32
6
2.能力要求: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研究和开发的能力;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知识要求:系统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发展;掌握生物学基本理论和相关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医药、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知识面宽厚,适应性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2
1
16
考试
基础化学实验(二)
课堂教学
必修/选修合计
必修
选修

学分
门数
学分
学分
公共基本课程
12
37.0
37.0
通识教育课程
2
3.0
12.0
15.0
学科通修课程
20
61.0
2.0
63.0
学科或专业方向性课程
7
20
13
33
其它教学环节
3
14.0
4~6
18~20
合计
45
137
31~33
166~168
表三:各学期周数安排表
学年
一年级
二年级
教学计划在短学期开设一些讲座及实践性课程,例如,在第三学期(短学期)开设“基础化学一”、“无机化学课外实践”、“今日化学(一)”、“化学生物学讲座”,第六学期(短学期)开设“有机化学探索实验”、“今日化学(二)”、“化学生物学讲座”,第九学期(短学期)安排“生产实习”。
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化学生物学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相关生物学实验技能,能胜任化学、生命、医药等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科技开发、管理及其它工作的高级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