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合成-全国一等奖
力的合成上学期新人教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hmq489dfk
你们……”我无可奈何地接过话机。母亲又唠叨起来,“天栓父亲家山羯羊膘肥体壮……我去跟他商议商议,咱出钱买他一只 最大,让天栓给大家做全羊……”我母亲唠叨着,要去找天栓父亲。 “娘……这事还用你操心?”我放下话机,急忙拦住了 母亲。母亲白了我一眼,语调由唠叨变成了怨言,“你尾巴朝哪儿……做娘还不知道?说不准一会儿来个电话,就把你忙折腾 好几天。你一忙,家里事就顾不上了,届时候,我们一家人喝西北风?”说完,便吩咐起肖燕来,“肖燕……还是你去吧,咱 们女人心细。”肖燕听了母亲话骑上电动车出了大院。母亲忽然想起了什么,大声喊道:“顺便买些蜂糕和月饼……尚有……” 我望着母亲惊讶了,“娘……您……” “怎么?你认为娘真老了?”母亲用手指心挽着我脑门,恨恨地说:“你这个傻瓜, 娘怎么生了你这样个没出息儿子!你自己就不想想,论文化你也是个大学生,论见识你也曾走南闯北……当初家里困难,咱家 孩子多,又加上你五哥和你是孪生,为了让你上大学,你五哥初中还没毕业就缀了学,不是娘偏心,是你比你五哥强……我和 你爹把所有盼头都寄托在你身上,可是,现在……你五哥都是中学校长了……你看你……” “娘,本来你在装聋作傻装糊涂 啊……” “六儿啊,今天没有外人,当着你表哥面我告诉你,娘没有老……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娘要不是装聋作傻让你东挪 西转不得,你还不知道为了这些老东西们出尽什么风头呢!六儿啊,娘这是从心里疼你……”说到这里,一滴晶莹泪珠从母亲 眼角滑落,她抚摸着我脸,心平气和地说:“六儿啊,听娘话,现在你腿也好了,咱就在干点别吧,咱操不了这个心……你 看……还不到五十人已经成了光明顶了,咱家祖祖辈辈可没有这个先例啊……” “娘……”我摸了摸自己脑袋,半开玩笑地 说:“我们家不久就不用灯泡了……也免得剪发耽搁时间。”母亲拧着我耳朵说:“你这个混球,娘在跟你说正经事儿,你却 把娘话又当耳旁风了……你吃亏就吃在不听娘话……” “爸,二大爷手扶车开进示范园了。”小荷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我 急忙拿上条毛巾去了示范园。秋收秋种是我们农家最忙季节。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凡事有劳动能力没有一个闲着。尤其是在 我们这样小山村,在大型机械工具用不上情况下,我们只能用小车推,山路陡峭地方还要肩挑人抬,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对人生 磨练,父辈们走过路一年一年在我们脚下延续着。我父亲正在地里施肥……手扶车就像一头发怒‘铁牛’把二哥忙碌得汗流浃 背……我去接父亲手中活计,父亲却对我说:“这点活我还能干得了。”他顺手指了指我二哥,说:“去替替你二哥吧,他已
力的合成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实验结论
F1
F合
O·
适用于所有 矢F量2 的合成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合成时,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
用尽全力也拉不直一根晾衣服的绳,这 会是真的吗?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
自力由的落合体运成动
举起同样的重物,可以用吊车来完成, 也可以由多人来完成.众人共同用的力与吊 车用的力效果相同。
一个成年人用的力与两个孩子用的力 效果相同!
一、合力与分力
一个力作用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 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 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弹簧测力计(两
个),橡皮筋,绳套 ,铅笔,橡皮擦, 三角板等
3、重点思考:
(1)怎样保证分力F1和F2的作用效果与合力 F的作用效果相等? (2)用什么方法找出分力F1和F2及合力F的 大小和方向?
(3)怎样可以直观简洁的描述力的大小和方 向?
4、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实验仪器 (2)两位同学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筋, 使橡皮筋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 (3)另一位同学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同时记下两个分力 F1、F2的大小、方向
等效 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1)两力同向:合力大小F =F1+F2,
方向与两分力方向相同 (2)两力反向:合力大小F =|F1-F2|,
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2、互成角度的两个力怎样求合力?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一等奖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一等奖《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物理教案-力的合成。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教学建议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教法建议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牐牴赜诠驳懔Φ母拍罱步馐毙枰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牐犛捎诹Φ暮铣捎敕纸獾幕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力?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内容.二、新课引入:1、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拉纤或拔河的图片.(图片可以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2、提问1: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0N、80N,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讲解时注意强调:‘描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体现力的矢量性’)3、提问2、进一步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问,若F1、F2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已知几个力,求它们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指明:(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4、提问3、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出示投影和图片:两个学生抬水对比一个同学抬水,让学生考虑: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考虑一下是否“合力总比分力大”?5、教师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参考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文件);演示1: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演示用两个力F1、F2拉动橡皮筋到O点,再演示用F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对比两次演示结果,运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边性法则,在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F1、F2的大小为3N 和4N,两个力的夹角为90度,这样数学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会发现F1、F2和F的关系满足勾股定理,进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教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6、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可以参考多媒体资料中的视频试验):试验器具:一块方木板,八开白纸两张,大头钉若干,弹簧秤两个,橡皮筋一个,细线若干,直尺两个,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组装好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强调:需要记录的数据(弹簧秤的示数)和要作的标记(橡皮筋两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两个分力的方向)7、教师总结:经过人们多次的、精细的试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8、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己推倒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式.三、课堂小结探究活动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题目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内容在初中学习的有关滑轮问题后,对“定”、“动”滑轮作用的理解,尤其是动滑轮的使用时,是否一定省力?研究一下初中的物理课本,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动滑轮省力最多?观察生活中应用滑轮的实例,说出自己的心得,或以书面形式写出相关内容以及研究结果.物理教案-力的合成2、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一等奖知识目标常识性了解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合成-全国获奖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五节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李学林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
2.掌握“等效代替”的思想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该思想。
三、情感目标:1.给学生树立信心,在困难中敢于面对,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用作图法求合力教学难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用作图法求合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用具:多媒体器材、长木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细线、三角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作出以下物体所受的力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提同一桶水,一个成年人用的力与两个孩子用的力效果相同。
新课讲授一、几个基本概念1合力、分力用一个力F来等效代替两个力F1和F2时,被代替的两个力F1和F2叫F的分力,用来代替的F叫这两个分力的合力。
2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分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如果几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分散力,我们也无法用一个合力来等效代替这几个分力。
比如同学们都往教室外跑,我要想把你们拉回来,那我到底拉哪个呢所以我们要把分力合成的话,这些力必须要是共点力。
问:那什么又是共点力呢答:顾名思义就是共同作用于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力。
二、力的合成原则力要怎么合成呢我们先从简单的二力合成入手,即方向相同或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
1二力合成: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例如: 已知两个互成90度的分力,其中F1=30N,F2=40N,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分力的合力为多少学生讨论回答实验:一个用两个力拉弹簧和一个力拉弹簧的实验引导出“分力与合力的等效代替”思想。
从分力与合力的图示中直接给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a:在长木版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用图钉固定一根橡皮条的一端;b: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记下结点的位置O、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套的方向,即两分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c: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达到同样的结点位置,记下此时力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d:选定单位标度,作出力F1、F2、F的图示;e:用 F1 , F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做出F1,F2所夹的对角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合成-冠军奖
3-4 力的合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2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3会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得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难点:运用等效替代思想理解合力概念。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器材细线若干、弹簧秤2只、橡皮筋2条、方木板1块、三角板2个、小车等五、教学设计导入: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算错的情况)今天,我们却要证明,有时候在算对的情况下,11也不等于2新课教学演示:请两个女同学把一桶水抬起,然后再让一个男同学自己把水提起对两次情况进行受力分析,不管是只有一个力F 作用,还是有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两次对于水桶来说,效果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F 与“F1和F2”是等效的,我们可以用F 替代F1和F2作用,也可以用F1和F2来替代F 作用,效果一样,此时,我们就可以称F 为F1和F2的合力,而F1、F2就成为F 的分力 一、合力与分力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合力与分力的定义,教师加以指导。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问: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等效替代)例:一个人推动一辆小汽车和几个人一起推动这两小汽车,这一个人的力和这几个人的力之间是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强调“等效”通过此例题,加深学生对“等效”的理解问: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简单的代数和的关系演示1: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悬挂一个钩码,拉力分别为F 1和F 2;再用一个弹簧秤悬挂同一个钩码,拉力为F ,证明:F ≠F1F2合力与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里就要牵扯到一个问题:力的合成二、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反过来,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合成-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能从力作用的等效性来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规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
5、能应用力的合成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2、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用具:多媒体、总重力为200N的一桶水、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磁性黑板、带磁铁的滑轮、钩码、橡皮筋(带细绳套)、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用);方木块1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1条,20cm细线1条(两端打好套)、白纸1张、图钉几个、三角板一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下面同学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起提起水桶,请同学们一起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两位同学的操作,同时考虑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点评: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等效观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际例子: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搬沙袋、打夯等。
点评: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学生实验-一等奖
力的合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学科:高中物理姓名:韩雪梅手机:单位:皖淮南市寿县第二中学教学流程序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海拾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PPT展示一)通过图片一二三四展示生活中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受到了多个力的作用;同时我们发现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无法直接判断物体以后的状态变化,从而想到寻求等效力,揭秘其中蕴含的规则。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寻等效力。
温故知新加下划线的全部为板书内容创设情境渗透等效思想;类比分析引入课题平行四边形定则难点突破实验设计共点力分力合力力的合成计算法合力作图法合力分力的关系合作交流巩固提高实验验证引发猜想引导探究提出问题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创设情境FF1F2等效力作用效果二、提出问题(PPT展示二)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他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PPT展示三)2合力和分力: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3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过程叫力的合成。
大家还记得初中物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怎样合成的吗互成1200角度的两个共点力F1=5N、F2=5N的合力等于10N吗标量用代数法求和,力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故合力不仅与分力的大小有关,与分力的方向也有关(PPT展示三)类比一小球先向东再向北运动的位移关系如图:矢量具有类似普遍的规律—空间关系观察思考学生积极讨论后归纳总结仔细观察比较分析①共线同向F=F1+F2②共线反向F=︱F1-F2︱答案否定引发猜想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知识迁移难点突破OAB东北三、引导探究互成夹角的两个分力F1、F2与合力F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请根据现有器材:弹簧测力计2个、橡皮筋1根、细线、白纸、木板、图钉等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
在设计过程中,请思考以下问题:①实验怎样确定F1、F2和F②怎样保证作用效果相同③怎样准确直观表示F1、F2和F④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巡视)分组研讨积极思考研究分析并设计出探究方案(举手示意),上台展示并得到力的图示: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四、引发猜想既然F1、F2和F之间不是单纯的“数”的关系,有方向,那有没可能存在空间关系呢如何研究呢要研究它们三者的关系,尽可能将三个力置于同一个形状中,用虚线连接AC、AB构成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略回答1作辅助线回答2直接连FF1端回答3直接连FF2端回答4直接连F1F2端回答5无法判断/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淡化教师的“教”,突出学生的“学”,提升能力五、实验验证(PPT展示五)力的合成模拟实验合力与分力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合成-“百校联赛”一等奖
力的合成教案【教学目标】:1.从力作用的等效性来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
2.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得到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了解这是矢量运算的普遍规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了解合力的大小与分力夹角的关系。
4.能应用力的合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1.从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2.设计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3.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实验结论的得出【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出合力与分力概念——给出问题情境,激发思考合力与分力关系——设计探究求合力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练习与拓展(例题、合力大小与角度关系、多力合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1.从生活实例出发,介绍共点力概念在大多数实际问题中,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几匹马拉车,数位同学抬垃圾桶。
校园里挂的标语。
引入共点力和非共点力概念,查看课本给出共点力和非共点力的图片示例。
画几幅受力分析图讨论是否共点力。
图11在研究中如果使用质点模型,则受力均可以作为共点力处理。
本节课研究物体受共点力的情况。
2.情境再现一个力气大的男生提起一桶水,使水桶保持静止;另外两位同学一起提起这桶水并使之保持静止。
分析在两种情况下这桶水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示意图。
提问:可以发现各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得到:F单独作用和F1、F2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相同。
3.引出等效替代关系,提出合力、分力概念从前面情境出发,抓住共同点:一个力单独作用时可以和多个力一起作用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
自然地引出等效替代的关系,并从力的角度分析,得到合力、分力的概念。
用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合力、分力的概念:谈合力、分力的出发点在于什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用一个合力去替代几个分力的作用)合力与几个分力同时存在吗(不是,合力只是几个分力的等效替代,并不是物体又多受到了一个力)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情境讨论,激发认知冲突提问:如下情境中,如果俩位同学水平向右拉小车的拉力分别为F1、F2、,那么这俩个力的合力是多少呢方向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合力F=F1F2,方向与俩个拉力方向相同)提问:把所有的分力相加就得到合力的大小,这个方法就是求合力的方法吗请学生讨论。
力的合成说课一等奖
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53º
O
F讲
根据比例关系求出合力的大小是75 N。
义
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F讲义的夹角是53°。 计算法:
F F12 F22 452 602 N 75 N
tan F2
F1
60 1.33 , 45
53
思考:
激
发
讲义.合力与分力的夹角的
学 生
关系
更
①两个力F讲义、F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随着F1、
200N + 200N = 400N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拉钩码
设计意图:引发思考推进新课教学,为作下一个实 验做铺垫
学台的首
的展设先
不示计独
妥方方立
之案案设
处 。 补 充 与 完 善 各 组 的 方 案 。
; 下 面 的 学 生 观 察 , 找 出 操 作 同
学 生 自 告 奋 勇 代 表 本 组 同 学 到 讲
F2 F合
F1
环节4:课堂练习
力F讲义=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 N, 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作图法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 作图习惯
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能否用其 它的方法求如何求?
计算法方法拓展,开阔同学解题思路
解:
作图法:
讲义 F2
F
5N
选择适当标度做出力的平行四边形
计 然 后 小 组 交 换 意 见 , 形 成 小 组
环节3:实验探究合力法则
实验二:教材实验
问题:讲义.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3.力的大小怎样知道
2.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 4.力的方向怎样确定
意图: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实验要点从而更好完成 实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合成(全国一等奖)
自主学习课本20cm =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4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N/g
A.50 NB.50 N
C.100 N D.100 N
布置作业:《自主学习与测评》活页P15
板书设计
§力的合成
一、概念:
合力和分力
力的合成
共点力
二、合力和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个案)
[新课导入]
新课引入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片段刚才这首歌大家可能都听过,叫做《众人划桨开大船》,从物理学的角度说,二个人划桨产生的力太小不能开大船,众人划桨产生的力合起来才能开动大船.如果知道每个人划桨的力,怎样求合起来的力呢学习了这一节课后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教学后记:
总课题
相互作用
课时
1课时
课 题
§力的合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筋、细绳套两根、弹簧秤两只、三角板、铅笔。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合成-“衡水杯”一等奖
《、力的合成》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物理组张亚军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三章第4节内容,这一章学生学习了重力基本相互、弹力、摩擦力,学生已初步具备对简单受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后,要分析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就需要学习本节知识《力的合成》,学生在初中只学习了简单的共线二力合成,忽然接触到本节的不共线二力合成时要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
合成方式比较抽象,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本节课还要学生共同参与的实验。
然而力的合成又是力的分解、力的正交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在本节知识上下足功夫,让学生把知识掌握牢固。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中,其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的知识主要靠记忆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这一时期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环境分析:在教室里安装了投影仪设备都可以用,由于本节的演示实验可以用探究性实验也可以是验证性实验,但考虑到本堂课容量很大,既要考虑节约时间还要便于操作,所以采取用验证性方式进行。
但实验要求学生参与还要让每一个学生看清实验的每一个细节。
“一支粉笔加张嘴”的常规教学方式很难讲给学生讲明白,但如果加入多媒体讲解本节知识,引入两个力的合成动画课件,把合成时的规律及合力与分力间关系非常直观的展现出来,把实验过程投影出来,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再在读数时直接用展示台上的摄像头拍摄全过程,以便于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的看到实验的全过程。
学生认为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地方理解起来就变得很简单了。
在画平行四边形求合力时,学生要犯很多细小错误,在上课时一一纠正几乎不可能,所以要用到展示台投影把学生练习时的典型错误投影出来统一纠正。
这样操作可以达到面批面改和让学生共同参与纠错的双重作用。
学习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等效性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合成》
一、课标要求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相互作用”中的内容。
首先,对教材内容和学情进行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教材主要是由“力的合成”和“共点力”两个内容组成。
教科书用简单的语言和一幅卡通图引入了合力、分力的概念及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将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传统教科书的验证实验改成探究实验。
实验看起来与传统教科书中的实验一样,但教科书的写法和学生的做法是有很大差别。
原来的写法把实验的结果告诉了学生,实际上是一个验证性实验,而新的写法是个探究性的实验。
为了降低探究的难度,书中写出了探究时要注意的4个问题,以及“建议用虚线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合力的箭头端连接”等话语突破学生的思想障碍。
教科书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让学生知道合力与原来两个分力夹角的关系,最后通过两幅生活中的插图说明了共点力的概念。
力的合成问题在今后的力学和运动学甚至其他章节的一些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1已有基础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普通高一学生。
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在第一章也已初步接触到位移的矢量合成,本节内容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2学生特点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但学生正处
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需要适时引导。
3已有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力的合成的例子,可是并不能形成具体的知识体系,不能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形成了一定的科学前概念。
物理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物理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归纳总结出物理知识,并且知道怎样恰当的运用误差的观点来处理数据。
四、教学目标
所以,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方面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知道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知道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之间夹角的关系;
4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5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
【过程与方法】
6 培养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7培养学生的等效替代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8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加强图解法和计算法的练习突出重点。
难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通过实验突破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六、教法
物理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但是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归纳,很容易得出结论的这一特点,我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幻灯片视图教学和实验归纳法。
七、学法
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八、教学媒体
弹簧测力计、薄木板、白纸、细绳、图钉、水桶、麻绳、电子白板、东师理想教学平台、视频、动画、学案等。
本节课将利用教学媒体,结合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让两个男同学通过一根绳子抬起水桶,再让一个女同学一个人拎起水桶。
一个人替代了两个人的作用效果,男生和女生的设置可增加趣味性,更能自然引发学生思考——女生的力是两个男生的力的相加么
对以上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如图甲,一个力用力F 可以把一筒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筒水慢慢地提起。
那么力F 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
学生:效果是一样的。
老师:那么力F 就叫做F1与F2的合力,如果我们要求F1和F2的合力,就叫力的合
成。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合成符合什么规
律。
由此引入新课。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学习任务一: 合力和分力 学习任务二: 探究力的合成 学习任务三: 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学习任务四: 学以致用、规律应用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共点力的概念
2、知道合力和分力是从力的效果的角度区分
3、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法则
4、会用图示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5、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阅读0.5cm 5.0L
a =F 1F 2两力夹角为0°
F min =F 1-F 2(两力夹角为180°,F 合于大的方向一致)
夹角在0°——180°之间,后介于 F min 与F ma 之间。
总结: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于等于二力之差,小于等于二力之和。
2、合力F 可大于某一分力,也可以小于某一分力。
课后练习(1)(2)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物理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设计。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