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探究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探究摘要:在当前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其中,广播电视制播分离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已被广电行业所认可。
本文以广播电视制播分离为背景,分析该概念的定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旨在促进广播电视行业良性发展,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品质和吸引力,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关键词: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服务质量;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1]。
该制度的意义在于将广电企业的运营和节目制作两个职能分开,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行业创新、提高节目质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
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意义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是指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两个环节分离开来,由不同的机构或企业负责。
这种模式已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制播分离首先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力。
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中,制作和播出通常由同一家机构或企业完成,容易导致垄断和缺乏竞争。
通过制播分离,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各家机构或企业更注重节目制作和播出方面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其次,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可以提升行业的服务水平。
分离节目制作和播出可让专业的制作公司或机构更加专注于节目制作,加强节目的质量和创新性;而播出机构则可着重于服务质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服务,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此外,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中,由于制作和播出环节的耦合,整个行业缺乏创新和变革[3]。
然而,制播分离可以让专业的制作公司或机构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
最后,国内外的经验和案例也证明了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意义。
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已实现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并取得良好成效。
在中国,一些区域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开始尝试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探析_李亦仁
业体制需要与市场不断磨合才能走向成熟。而制播分离正是为 和社教类节目,这些节目有很强的舆论引导功能和教化作用。特
电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别是我国一直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并且一贯坚持“正
在这种改革思路引导下,中央电视台率先开始自身的体制 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旦放开,局面就不好控制了。
改革。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 2003 年 2 月 16 日在该台部门负 至于文艺类、体育类、财经类和科技类节目完全可以放开,让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广播电视集团) (责任编辑:朴晓童)
2006 年第十期 东 南 传 播 2 8
成本难以控制,机构臃肿,运转不畅,人员相对过剩;知识结
㈠如一些地方台将整个频道交给制作公司整体承包包装和
构失衡,管理混乱,不能人尽其才,家长意志、长官意志作风 制作。
还存在;节目运作无序,质量不易提高,各台之间克隆现象严
㈡将一些栏目实行制片人承包,按公司化运作进行制作或
重……电视台背上了越来越重的包袱,就连一些强势媒体也不 交独立公司制作。
27
“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文艺、体育、科技类节目等可 运作就是将栏目制作整合为节目制作公司,按照社会化生产的
逐步实行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节目的市场招标采购。” 要求对节目进行制作、推广和相关开发,真正进行制播分离。
今时今日,“制播分离”这个字眼在呼声越来越高的中国电视产
二、何谓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现有形式
理”。所以,CCTV 的经济频道、文艺频道、体育频道、电视剧 回报。
东 南 传 播 2006年第十期 (总第二十六期)
Dபைடு நூலகம்推进创新理论 探索创新实践 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 传学媒术研 究讨
制播分离省级及地方电视台如何应对内容多样化的挑战
制播分离省级及地方电视台如何应对内容多样化的挑战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内容多样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观众需求的改变,制播分离已经成为省级及地方电视台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策略。
本文将探讨制播分离的含义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内容多样化的挑战。
一、制播分离的含义和意义制播分离指的是将电视节目和节目制作分别交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负责。
传统的电视台往往将制作和播出环节合二为一,节目制作部门负责制作和输出内容,同时也负责节目播出。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观众选择节目的方式和媒体形态发生了巨大变革,以往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制播分离的意义在于,将专业的制作团队专注于创作优质内容,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和品质。
同时,播出部门可以根据观众需求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节目安排和播出形式,以最佳方式展现优质内容。
制播分离不仅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品质,还能够更好地迎合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增强电视台的竞争力。
二、如何应对内容多样化的挑战1. 加强市场研究和观众调查:深入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根据数据分析和市场趋势,及时调整节目策划和制作方向。
与观众保持紧密的互动,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创新节目。
2. 提升节目品质和影响力:加大对节目制作环节的投入,提供更多优质内容,努力打造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节目品牌。
通过高质量的制作水平和创新的内容表达方式,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3. 多元化的节目类型和形态:探索不同类型的节目形式,如综艺、纪录片、大剧等,增加节目的多样性。
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将电视节目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提供线上线下互动的观看体验,满足观众的多渠道需求。
4. 加强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积极与其他媒体、制作公司以及平台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拓展节目制作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跨界合作,引入新鲜元素和创新理念,进一步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设精良的制作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培养高水平的节目制作人才。
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一、什么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对于中国广电行业来说,已经不是新话题。
什么是制播分离?就是制作主体和播出主体分离,制作和播出方都通过市场行为来完成交易。
而制播分离的前提必须是制作和播出方都是平等的市场交易主体,而不能一方在市场上完全竞争,而另一方则具有不进入市场流通的行政专营权。
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所有的市场主体为了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竞争效益,都会趋向于制播整合,特别是对优质资源进行制播整合,以形成自己的企业优势。
一般情况下,电视台只有在一些不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边缘产品方面愿意采取低价购买的方式获得节目资源。
而政府则通常会通过防止企业在制播上的过于整合,用反垄断规则来适当地限制制播的完全垂直整合,保障有限的制播分离空间,维持行业的活跃性。
美国如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行业都是这种产业链高度整合、市场高度集中的垄断竞争结构。
美国三大电视网加上FOX和CNN几乎控制了全国绝大多数电视市场。
英国、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都是两三家电视台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市场份额。
像中国这样,在同样一个收视市场上有40家以上的电视台60个开路频道在竞争,而且其中30家以上的电视台都只有一个单一频道而不得不趋向于观众人群最大化的同质竞争,在世界上很可能是绝无仅有。
所以,中国广电是一个高度行政封闭但是没有任何垄断利益的高度竞争行业。
因此,从产业规律来说,中国广电改革的方向,不应该是分而更应该是合,更准确地说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行政性捆合。
那么,中国广电改革的制播分离的目的,显然不是优化产业结构,而是为了转变广电市场运行机制的一种探索。
二、为什么要制播分离?制播分离, 10多年前就是中国广电的热门话题,正如同后来纷纷扬扬的集团化一样。
但至今,制播也没能分离,即便是过去因为特殊原因而形成的电视剧制播分离,如今也在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制播整合趋势。
其实,制播分离既不符合产业链贯通的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中国广播电视台为事业主体、电视制作公司为企业主体的实际,而我们所谓的制播分离,例如最近的“上海模式”,包括过去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虽然是企业,却是“台管台控台属”的企业,并没有通过制播分离变成两个利益主体,只是制播出现了部分分工,从准确意义上说,就是实现了一台两制,在电视台这个事业主体之下,出现了一个同样属于电视台的企业主体。
制播分离改革和节目子公司运营模式
制播分离改革及节目公司的运作模式广电传媒制播分离,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
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目的编排和播出上。
我国的“制播分离”是近年来广电媒体内部机制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制播分离”或许是解决国内广播电视存在问题的一种可行方式。
在我国传统体制和国情下,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由自己生产自己播出,这有利于电视台将制作队伍、设备快速调配起来,整合全台资源,围绕某一主题需要综合快速播报,有利于宣传导向和舆论控制力。
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电视台内部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队伍繁杂臃肿,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重限制了节目的发展,造成了电台电视台专业化水平低下、节目质量低下、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国内电视行业播出平台和节目制作机构间业务往来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委托制作模式。
委托制作主要是指在电视台策划、投资并拥有节目版权的前提下,将节目制作业务委托给外部制作机构或独立制片人完成。
中央电视台根据不同节目内容的制作需要,接受委托的节目制作单位既有下属单位和制作公司,也有其他电视台和社会制片公司。
例如,中央电视台提供经费委托科影厂制作《科技博览》和《科教片之窗》栏目,委托新影厂制作《世纪回眸》和《纪录片之窗》栏目;《科技之光》栏目委托武汉电视台制作,中央台按市场价格支付制作经费,这些节目最终版权归电视台所有。
第二,合作制作模式。
合作制作是指由电视台和社会制作机构共同策划、共同投资、联合制作节目并分享节目版权的操作模式。
电视台可以投入部分节目制作经费,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广告时段由合作方经营,双方共同对节目进行审查后播出。
例如江西电视台与外部制作公司合作拍摄电视剧《地上地下》;中央台与国家科技部合作制作的《星火科技》、与国家计生委制作的《中国人口》、与国家民委合作的《中华民族》等。
制播分离为省级及地方电视台带来的巨大改革与进步
制播分离为省级及地方电视台带来的巨大改革与进步在中国电视台的早期发展阶段,制播一体是非常普遍的模式。
这意味着整个电视台会负责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制播一体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诸如资源浪费、创意不足等问题也逐渐困扰着电视台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电视台开始逐步推行制播分离的改革。
所谓制播分离,就是将电视台的制作部门和播出部门分开运作。
这意味着制作部门负责节目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播出部门则负责节目的播出与传递。
这种改革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改革。
制播分离的一大好处是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质量。
在过去的制播一体模式中,电视台需要同时承担节目制作和播出的任务。
这就导致了资源分散和创意不足的问题。
而通过制播分离,电视台的制作部门可以更加专注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从而提升了节目的质量和创意。
播出部门则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精心组织和传递这些优质节目,让观众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精彩的节目内容。
另外,制播分离还为电视台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
原先的制播一体模式中,电视台必须要同时承担制作和播出的责任,这限制了他们对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而通过制播分离,电视台可以更好地根据市场需求和观众反馈来调整节目内容和播放时间,使得电视台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并保持竞争力。
此外,制播分离还为电视台带来了更好的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在过去的制播一体模式中,电视台需要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而通过制播分离,电视台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避免了重复投入和浪费。
同时,制播分离还可以让电视台更加注重管理和运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实现更好的资源利用效果。
总的来说,制播分离是一项对省级及地方电视台来说非常重要的改革举措。
它带来了巨大的改革与进步,提高了节目质量、灵活性、竞争力,提高了运营效率。
通过这一改革,电视台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推动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深入剖析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
深入剖析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作者: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李新]一重新认识制播分离制播分离是最近几年来广播和电视行业的热点话题,理论界希望通过制播分离的推行,即通过市场之路做大做强中国的媒体,从而形成跟国外传媒竞争的实力;全社会也对制播分离寄予厚望,希望制播分离能克服广播电视自身的体制缺陷,产出更多的好节目。
总之,制播分离被期望成解决广播电视目前存在问题的灵丹妙药!而我国广播电视界制播分离的推行却曲曲折折,近几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实质性的进展十分有限,原因在于制播分离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广电行业内部对制播分离也存有广泛的曲解和争论,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全新思考,重新认识制播分离:1. 什么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是指将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生产剥离出去,由社会上的其它实体完成,电台电视台通过购买社会上的节目或开放时段完成播出,即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和全面流通。
2. 为什么需要制播分离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一直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由自己生产自己播出,缺乏竞争机制,人员十分臃肿,个别员工甚至一年就只搞几个节目或办一台晚会,这种制播合一、吃大锅饭式的运行机制严重限制了节目的发展,造成了电视台电台效率低下,运作成本高昂。
而人民群众对电视和广播的节目需求越来越高,在目前体制下,广播和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长时间在低水平上重复运转!迫切需要广开渠道,拓宽节目生产平台,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
可见制播分离有两大意义:第一推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二聚集社会力量为观众生产丰富精彩的节目。
3. 制播分离的影响制播分离对社会经济也将产生广泛影响,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制播分离的实施是在培育我国广播电视之外的节目内容生产产业,使之逐步成熟壮大,形成产业链;其二,对市场来讲,施行制播分离是广播和电视产业化的标志,必然给资本市场带来众多较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促进资本和产权的整合,也必将促进节目交易市场的繁荣兴旺;其三,对电视台电台来讲,施行制播分离意味着全台的运作转移到以市场为中心,走在前列的广电媒体将会通过体制创新和市场的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有机会发展壮大为世界广播电视的巨人,赢得与国外传媒抗衡的实力。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制播分离,这个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曾经备受业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
由于体制内缺乏改革动力,体制外难觅改革机遇,在历经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热议与鼓噪之后,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尝试——制播分离归于沉寂。
当前,在西方媒体的虎视眈眈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制播分离带着我国传媒人对传媒业产业化的期待,再次被拉到台前,这次的制播分离将有着不同以往的意义,而能否突破曾经的束缚和制约制播分离改革的障碍,将决定着这次改革是否能够彻底、顺利。
目前我国电视传媒业面临的现状:内忧外患。
一方面我国的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自产自播,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繁杂雍容,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虽然它很好的发挥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但是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格限制了电视传媒业的发展。
电视传媒的其它功能如服务功能、娱乐功能都没有充分开发出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节目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但是在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在较低层次上重复运转,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另一方面,国际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外传媒团体对我国庞大的传媒市场虎视眈眈,大有饿虎扑食之意。
因此,再次掀起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浪潮迫在眉睫!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制和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制播分离”改革的精髓是引进竞争机制,把领导说了算变成市场说了算,让电视传媒业真正走进市场,接受市场的考验。
根据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精髓,似乎有很多条方案可供选择,之所以选择制播分离这种形式,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朝着公益性文化事业与可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方向发展,这就为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制播分离为电视台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节目供给模式
制播分离为电视台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节目供给模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久远以来,电视台主导着节目的制作、播出和传播,而观众的选择则相对有限,只能按照电视台的安排来看节目。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制播分离的模式应运而生,为电视台提供了更灵活多样化的节目供给途径。
制播分离,顾名思义,是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进行分离。
这一模式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电视台对节目的垄断控制,也让节目创作者和制作公司通过互联网等渠道,直接将优质内容呈现给观众。
这种分离模式的出现,使得节目供给的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机播出,而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进行观看,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选择,自由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大大提升了观众的选择权和观看体验。
制播分离模式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为电视台提供了更多的节目资源。
在传统模式下,电视台需要自行承担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面临着时间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
而制播分离后,电视台可以通过购买、合作、订阅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优质节目资源,丰富了自身的节目库。
电视台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和观众反馈,挑选适合自己频道类型和观众口味的节目,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选择。
这种供给模式的变化,也为电视台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收益来源。
制播分离模式虽然给电视台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节目的质量和内容的选择成为了重中之重。
电视台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选购的节目质量过硬,符合观众的口味和需求。
此外,制播分离后,电视台需要与不同的制作公司、内容提供商进行合作,这就需要电视台具备更强的谈判和协调能力,以确保各方的共同利益。
另外,制播分离模式也给广告代理商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模式下,广告商可以通过电视台投放广告,实现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
然而,在制播分离后,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和跳过广告,广告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浅谈制播分离
浅谈制播分离【摘要】本文由世界广电体制的阐释入手,结合自身对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下我国广电体制改革的思考。
着重分析了制播分离的概念及实施方式;制播分离会对我国电视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我国制播分离体制实施的情况以及实施制播分离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制播分离;制作机构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世界各国电视快速发展时期。
在那20年间,世界各国逐步探索,形成了当今世界的三大电视体系,即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有限商业运营体制也就意味着中国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且电视台应是党利政府的宣传机构,即党和政府的喉舌。
其宣传报道方针必须和党的行动纲领、政府的施行纲领保持一致。
而在运营经费方面,目前大部分的电视台完全依靠广告收入和其他经营收入。
在目前体制下,我国广播电视呈现出精品节目少,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整体节目水平低下,不仅不能满足国内受众的需求,而且在全球国际化的大舞台下也难有栖身之地。
2011年十七大报告会中提到,目前我国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所以,在目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广电体制迫切需要聚集全社会的力量,拓宽节目生产平台,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
再者,我国电视体制改革面临着从由国家拨款的事业模式,转向自我发展、市场运作的产业模式,所以我国的电视业制播分离势在必行。
一、制播分离的概念及实施方式制播分离是指将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生产剥离出去,由社会上的其他实体完成,电台电视台通过购买社会上的节目或开放时段完成播出,即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和全面流通。
制播分离的实施方式大体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电影制片厂或社会制片机构将拍摄、制作的电视剧、大型纪录片出售给电视台;第二类是制作机构拿制作好的栏目和资金换电视台的广告时间,也就是说制作机构在电视台同意播放他们制作的栏目后交给电视台一定数额的资金,电视台播放制作机构做成的栏目,同时给制作机构一定时长的广告时间让制作机构自己经营。
什么是制播分离
什么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
制播分离,是近年来广电媒体内部机制改革中备受热议的一个话题,被期望成解决广播电视存在问题的灵丹妙药。
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制和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关键是引进竞争机制,把领导说了算变成市场说了算。
这才是“制播分离”改革的精髓。
制播分离的客观必要性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由自己生产自己播出,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队伍繁杂臃肿,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重限制了节目的发展,造成了电台电视台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越来越高。
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长时间在较低水平上重复运转,所以迫切需要广开渠道,拓宽节目生产平台,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
制播分离的的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以提高节目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根本目的。
重点是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方式的改变。
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生产方式决定管理方式。
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实施,必然导致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首先,管理方式的改变。
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与播出的分离,将使媒体的管理者直接管理的工作明显地减少了,而审查沟通的工作增加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也将要加大节目宏观管理的比重,既要管生产,又要管审查,既要管节目,又要管效益。
同时,广播电视媒体将大幅地收缩自己的节目生产战线,不断地扩大节目的合作领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赢走向多赢。
其次,管理内容的改变。
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与播出的分离,将使媒体的管理者把以往除新闻时事、现场直播等节目以外的大部分节目生产制作实体或机构从母体中划分出去。
先是电视剧生产制作机构,再后来是一些娱乐节目、纪录片等机构。
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最终将以时事等各类新闻为重点和中心。
第三,管理体制的改变。
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探讨张大程
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探讨张大程发布时间:2021-08-31T09:50:48.3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张大程[导读]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是创新广播电视制播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在改革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节目制作的问题、社会制作公司生存的问题、政府规制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人事、节目知识版权、节目质量评估机制嫩江市融媒体中心黑龙江黑河 161499摘要: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是创新广播电视制播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在改革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节目制作的问题、社会制作公司生存的问题、政府规制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人事、节目知识版权、节目质量评估机制、制播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本文从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对策经过近十年来中国广播电视业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理念已经随着丰富的实践和不断地探索,越来越成为业界普遍的共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问题。
一、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发展概述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对广播电视发展格局进行了调整。
这一方针改变了“两级办”的广播电视发展格局,全国兴起了“办台”热潮。
截止 1994年底,全国共建成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982座、有线电视台 1202座、教育电视台942座,总数超过美、俄、日、英、法等 11个电视产业大国的总和(2606座)。
广播电视产业的不断壮大使得单纯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其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因此在这次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广开财源,提高效益”的口号。
由于广播电视“四级办”和产业经营的起步,电台、电视台数量的增大带动了对广播电视节目需求量的增长,1984年我国首次启动全国省级电视台节目交流网,使广播电视节目作为商品流通。
“制播分离”面面观
---------------------------------------------------------------最新资料推荐------------------------------------------------------“制播分离”面面观制播分离面面观改革开放 30 年来,电视传媒业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而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推动广播影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带来了频道资源的膨胀扩充和节目生产方式的转变,各级电视台体制内部的制作力量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和频道专业化对节目的海量需求,原来的节目制播合一模式被打破,节目制作由体制内向体制外拓展,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是一种必然的抉择。
然而,对于制播分离这一提法,目前业内各级广电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电视台经营管理者等相关主体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角度不同,认识和理解也不太一致。
有的认为是体制层面的问题,有的认为是内部管理层面的问题,有的认为是节目制作及播出等运营层面的问题,且制播分离本身就是一个不太严谨,甚至有些含混模糊的准概念,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制播分离的基本内涵进行一番认真观照和厘清。
高层领导之于制播分离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电视业提出制播分离这一准概念,央视、北京电视台先后成立了电视剧制作中心,实现了电视台内部部分节目的制播分离。
1999 年 7 月国家广电总局在上海召开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内部管理座谈会,对除了新闻类节目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分离进行了讨论。
1 / 92019 年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
2003 年 6 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召开后,广电总局选择了浙江广电等一批广电机构作为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试点。
2005 年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分开,为各级广电媒体自下而上进行的制播分离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基础。
浅析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现状及改革走向
《戏剧之家》2019年第03期 总第303期97影视观察浅析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现状及改革走向牟泳锟(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日照 276800)【摘 要】制播分开的制定起源于英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委托制作制度。
由于符合专业化、集约化的节目制作要求,在世界各国已迅速开展并形成了一种趋势。
在当前电视节目生产与播出分离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广播机构与生产机构的双重身份已成为电视台的标准,既要求社会效益,又要求公共服务效益,这是必须的。
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留出各种创新人才和团队,以及社会化生产企业吸引外部的制度。
人才和团队。
如何做到这一点,使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积极、稳步和科学地推进,制播分离现已受到广电业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卫星电视平台上,“买”更是如此,成为一种时尚,本文从生产与播出分离的模式,分析我国生产与播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播分离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制播分离;现状;改革走向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097-01生产与广播的分离,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被社会上的其他单位剥离和完成。
广播电视台通过购买社会节目或开放时间完成广播,即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和全面流通。
产销分离是近年来广播电视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理论家们希望生产和广播的分离能克服广播和电视本身的问题。
系统缺陷产生了较好的程序。
人们对电视和广播节目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当前的体制下,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较少,整体节目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运行。
可见,生产与广播的分离具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促进广播电视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二是凝聚社会力量,为观众制作丰富多彩、刺激性强的节目。
产销分离的模式:一是除新闻节目外,所有节目都是在社会上产生的。
广播电视台对栏目进行全成本核算,栏目按照市场运作。
广播电视台通过购买广播节目、制作公司通过出售节目或租赁期来盈利。
二是一些敏感节目和重点节目,如新闻、政治评论,都是自己制作的,而一些娱乐、影视、文艺、消费类节目则是自己购买的。
论广电制播分离改革的“上海模式”
2smg模式的价首先勿南置疑smg的制播分离改革是在电台电视台内部事业产业宣传经营业务分开运仃政策下的其次其改革的实质仍是以增量激活存量以增量带动存量的增量改革改革模式这种改革模式一方面通过将政策允许的制作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剥离出来打造市场主体进而激活播出机构本身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够理顺国有播出机构与社会制作机构之间的市场关系鼓厉力更广泛的市场竞争同时激发自身制作机构的活jjs潜力推动产业做大第三目前国内的其它传媒集团在改制时也基本上采取的是增量改革的思路
收入由1 .亿元增加到4亿元 ,增加了1 85 0 倍多 ,除了2 0 年,增长速吱一直保持在1%以上;延伸业务 由13 08 0 .亿元
增 加 到2亿 元 ,增 加 了 1倍 多,其 中2 0年 增 长速 度 达 到 了6 .4 0 4 04 34 %;延 伸 业 务 占销 售收 人 的 比例 由6 5%提高 到 .7
0
0 5 4
上海文广的新一轮改制还得到中国开发银行的大力支持,据悉后者将在未来5 年内为其提供1亿美元贷款,并 5
且 双方 还将 合作 成立一 个 73亿美 元的 私募 股权 基 金 … 华 人文 化产 业投 资基 金 ( hn t C pt1 ,对 娱 .5 C iaM ̄i a ai ) a
币
乐和传 媒行 业进 行投 资 ,包括 通过 并购 来迅 速做 大规 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广电行业制播分离模式的分析,针对我国目前广电行业
制播分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民营制作公司在外包节目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在中
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可行性及措施,并为民营制作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可借鉴
的经验。
【关键词】制播分离民营制作公司外包节目节目形态
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最早是起源于英国的,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
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美英包括欧洲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制播分
离的节目模式上起步较早,而亚洲的日本韩国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
中国对于
制播分离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晚,但却一直是停留在计划层面,真正实施的并不多。
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考察来分析中国制播分离的现状,重点在于探讨中
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必要性及出路。
一.国外广播电视对于制播分离的探索
在美国,由于其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广播电视在其发展伊始便建立了商
业化的运作模式。
由于广播电视性质的私有化,加之市场化浪潮加快,美国广播
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发展便注重节目形态的多样化。
美国电视节目的供应来源主要
有三类:电视网(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包括卫星频道传送网)节目,辛迪加(即
节目销售和发行公司)节目和地方制作的节目。
其中地方制作的和广播电视网播
过的节目都可能进入辛迪加。
活跃在美国电视节目市场,起枢纽与核心作用的,
是电视节目辛迪加。
由于美国电视私有商营的性质,除了新闻节目实行制播合一外,其他节目电视节目基本实行都是制播分离。
如迪斯尼公司为美国广播公司制
作的迪斯尼乐园就是直播分离的典范,它的成功不仅为美国广播公司带来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维迪斯尼公司带来了相关的商业链条利益,可谓一箭双雕。
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制播分离是做的相当好的,值得其他国家在这方
面去思考和借鉴。
而英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由于广播电视体制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性质,因此
英国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明显表现出公共服务的特征,由英国广播公司提供所有
的费用,而作为制作商不承担制作节目的成本风险,但也不享受节目播出后的高
额收益。
从英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英国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较美国来看
相对平稳,英国广电业的制播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的引入与确
立再到制播分离深化三个阶段,可以说英国对于广电业的制播分离还是相当谨慎的。
二、如何在中国推行制播分离?
面对近几年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的众多问题,首先我们依然要加强电台
电视台的造血功能,除了新闻节目制播合一外,电台电视台应选择提升自身品牌
的王牌栏目来立台,“电视台要从为播出而制作节目转变为为市场而制作节目”(《西部电视》2013年第一期《电视节目创新的现状,困局及其策略》周郑丽),电台电视台要充分考虑受众对节目的品味与追求,引进市场运作机制,集
中主要人力,物力资源做出自己最有特色的王牌栏目。
如央视投入一定成本所制
作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国际上也创
造了很好的商业利润。
试看《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正是因为它
考虑到市场受众的需求,从市场需求来作为节目制作的前提而又不失高质量节目
品味,因此成绩斐然。
其次,对于民营制作公司的节目制作应有一定的标准,不能让哗众取宠或只
为博人眼球的低俗节目进入到公共资源频道,污染人们的视听环境。
同时电台电
视台应与部分民营制作公司共同合作来制作节目,并引导民营制作公司在节目制
作过程中的品牌化意识,节目不能过于阳春白雪也不能太下里巴人。
如《中国好
声音》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虽然它模仿的是荷兰节目《荷兰之声》,但它的制作无疑是成功的,该节目一改
过去选秀节目以炒作,毒舌,绯闻为卖点,而以正面,励志的态度去选拔最佳歌
唱家,让人耳目一新。
再次,在我国要实行制播分离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运行体制应进行一定的改革:第一,制播分离的实施必将导致媒体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相应减少,此时管
理者应调整心态,不能因触及到部分小团体利益而消极对待制播分离的推行;第二,管理内容将发生很大变化,媒体管理者把除新闻时事,现场直播等节目以外
的大部分节目的生产制作都交给了民营制作公司来做,如电视剧的生产制作以及
娱乐节目,纪录片等,而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者最终将以时事等各类新闻为重点
和中心。
还有就是对于实时直播分离后将使广播电视传统的管理机制面对诸多难题,如对于冗编人员的分流问题,工资福利问题都需要管理机制做出必要改变,
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最后,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行业政策,大力扶持民营制作公司,为民营制作
公司同电台电视台提供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广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
争的法制环境。
目前中国的民营制作公司一面要承担制作节目的高成本,怕亏本
风险,一面又要受政策的诸多限制,很难伸开拳脚去大力发展。
我国特有的政治
经济体制使得制播分离陷入困境,而参照国外在制播分离的经验中,以英国为代
表的欧美国家对于制播分离的探索对我国这方面的发展很有借鉴之处。
未来在我
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较健全的政策法
规的出台,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必会走出自己的特色,民营制作公司与广电
行业的适时合作会让我国广电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与世界更加接轨,把我国文化产
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刘娜(1981 4--)女新闻学专业西北政法大学201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