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二版)-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胡亮等编著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胡亮等编著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络(第⼆版)胡亮等编著第五章习题及答案复习指南:本章共有5.1-5.7七节内容,没有在考试之外的。

5.1-5.2,⽤时25min。

5.3-5.4,⽤时90min。

5.5,⽤时30min。

5.6,⽤时60min。

5.7,⽤时35min。

参考上课⽤时,可推测重点章节为5.3,5.4,5.6。

推荐看PPT。

5.5,5.7掌握概念。

5.1,5.2简单了解。

课后习题:5.1 通讯⼦⽹的最⾼层是哪⼀层?5.2 ⽹络层的两个主要功能是什么?5.3 在OSI模型中,⽹络层提供了哪两种服务?5.4 ⾯向连接的⽹络服务完成⼀次传输需要哪⼏个过程?5.5 说明⾯向连接的服务和⾯向⽆连接的服务的优缺点。

5.6 说明为什么在⽹络中各个结点对虚电路进⾏独⽴编号。

5.7 第三层交换机与传统的路由器相⽐有哪些优点?5.8 路由选择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5.9 什么是⾮适应性路由选择?什么是适应性路由选择?5.10 什么是拥塞?拥塞产⽣的原因是什么?拥塞对系统有什么影响?5.11 拥塞控制的⽅法有哪些?5.12 在流量控制中,如果采⽤数据报⽅式⼯作,容易产⽣什么样的死锁?如果采⽤虚电路的⽅式⼯作,容易产⽣什么样的死锁?5.13 常⽤的计算最短路径的⽅法有哪两种?5.14 ⽐较距离向量路由和链状状态路由?OSPF属于哪类路由协议?BGP协议属于哪类协议?习题参考答案:5.1 通讯⼦⽹的最⾼层是哪⼀层?⽹络层是通讯⼦⽹的最⾼层,也是主机和通讯⼦⽹的接⼝。

5.2 ⽹络层的两个主要功能是什么?交换和路由。

交换是在两个或者多个设备之间建⽴临时链接,使没有物理链路直接相连的两个或者多个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路由是选择从⼀点到另⼀点发送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5.3 在OSI模型中,⽹络层提供了哪两种服务?OSI: ⾯向连接的⽹络服务(CONS)和⾯向⽆连接的⽹络服务(CLNS)。

TCP/IP: ⾯向⽆连接的⽹络服务(CLNS)。

5.4 ⾯向连接的⽹络服务完成⼀次传输需要哪⼏个过程?发送者发送⼀个连接请求包,接收者使⽤⼀个连接确认包进⾏确认,发送者传输数据,发送者发送⼀个连接终⽌请求包,接收者使⽤⼀个连接终⽌包进⾏确认。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送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迅速等;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隐患、传输速度受限、依赖性较强等。

4.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四层模型是什么?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将比特流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有什么区别?串行传输是指按照位的顺序将比特一个接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有哪些?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5. 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编码是指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比特流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报传输到相邻节点,以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2. 什么是帧?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单位,包括字段和控制信息。

3. 什么是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到传输错误的方法,常见的差错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1.6 比较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

(1)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是在源端和目的端间实时地建立起电路连接,构成一条信息通道,专供两端用户通信。

通信期间,信道一直被通信双方用户占有,通信结束,立即释放。

线路交换的特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有序,但线路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适合计算机网络。

(2)存储转发交换是在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

存储转发和电路交换的主要区别是: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报文或报文分组)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要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收、差错校验、存储、路选和转发功能。

存储转发交换包括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

(3)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送,无需事先建立线路,事后更无需拆除。

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响小、可以实现多目的报文;缺点是:延迟时间长且不定、对中间节点的要求高、通信不可靠、失序等,不适合计算机网络。

(4)分组交换中数据以短分组的形式传输,分组长度一般为1000字节。

如果发送端有更长的报文需要发送,那么这个报文被分割成一个分组序列,每个分组由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组成。

分组交换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类型: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

分组交换的优点是: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经济,但存在如下的缺点:有一定的延迟时间、额外的开销会影响传输效率、实现技术复杂等。

2.1 (1)双绞线:是最常见的、最经济的传输媒质,主要用于网络和建筑物的通信线路;(2)同轴电缆:主要应用于电视转播、长途传输、近距离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局域网等;3)光纤:主要用在长途电信中;2.11 什么是扩频通信?基本的扩频技术有哪两种?试分析其基本原理。

扩频(spread spectrum)的基本思想是将携带信息的信号扩散到较宽的带宽中,用以加大干扰及窃听的难度。

数据通信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通信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2-3 一个抑制载频2ASK 传输系统,带宽2400Hz,基带调制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数据信号, 如考虑该系统可通过基带频谱的第一个零点,求系统的调制速率? 解:(参见 P26 图 2-5,P31 图 2-12,P52 图 2-42) 由于 2ASK 信号的功率谱是双边带谱,所以 2ASK 信号的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P53)。 B 调=2400 Hz,fS=B 基=1200
码率。②设系统的带宽为 600Hz,求频带利用率为多少bit / s ⋅ Hz 。
解:①数据传信速率为
R = 9600bit / s
误码率=接收出现差错的比特数/总的发送比特数
=
150
= 4.34 ×10 −6
2-7 某一 QAM 系统,占用频带为 600~3 000Hz,其基带形成滚降系数 a =0.5,若采用 16QAM 方式,求该系统传信速率可多少? 解:(参见 P58 例 2-6) B=3000-600=2400 Hz fN=B/(2(1+a ))=2400/(2(1+0.5))=800 Hz NBd=2fN=2×800=1600Bd R= NBdlog2M=1600 log216=6400bit/s
2000
2000 5
(2)传信速率 R = N Bd log 2 M = 4000 × log 2 4 = 8000bit / s
(3)频带利用率
h
=
R B
=
8000 (⋅ Hz)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见教材P3 图1—2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三大部分组成。 数据终端设备:DTE相当于人和机器(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数据电路:
l 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传输线路)及其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组成。 l 数据电路位于DTE与计算机系统之间,它的作用是为数据通信提供数字传输信道。 l 传输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l DCE是DTE与传输信道的接口设备。 l 调制解调器(modem)是最常见的DCE,它是调制器和解调器的结合。 中央计算机系统:中央计算机系统由通信控制器、主机及其外围设备组成,具有处理从数据 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处理结果向相应的数据终端设备输出的功能。 l 通信控制器(或前置处理机)是数据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的接口,控制与远程数据终端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第2版)教材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第2版)教材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计算机、通信2.FEP、CCP3.数据通信、资源共享4.资源、通信5.ARPA6.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8.总线、星型、树型、环型、网状二、选择题1.D 2.C 3.A 4.A 5.B 6.B三、判断题1.×2.√3.√4.×四、简答题1.(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主机互联的网络阶段;(3)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4)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2.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3.(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5)促进了TCP/IP 协议的发展。

4.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具体用途和信息传输方式等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可靠性、独立性、高效性、扩充性、透明性、可控性和廉价性等几个方面。

5.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两个子网,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资源子网由主机、用户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由专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

6.(1)主体设备;(2)联接设备;(3)预处理设备;(4)信道。

7.(1)按照网络的数据交换方式划分,主要的交换方法有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网、ATM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2)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按照网络的物理信道媒体划分,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微波网络、卫星网络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总线型网络、环形型网络、星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等;(5)按照网络应用范围和管理性质划分,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两大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层中,IP协议的功能是:
A.路由选择
B.确定数据传输模式
C.可靠传输
D.逻辑地址编制
答案:D.逻辑地址编制.
2.在网络安全技术中,机密性的实现原理是:
A.入侵检测
B.加密解密
C.认证技术
D.数据包过滤
答案:B.加密解密.
3.无线局域网工作的频段是:
A.UHF
B.VHF
C.2.4GHz
D.5GHz
答案:C.2.4GHz.
4.TCP报文段是否需要确认:
A.不需要
B.需要
C.仅需要确认IP首部
D.仅需要确认TCP首部
答案:B.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1.网络类型不包括:
A.广播类型
B.子网类型
C.单主机类型
D.全局类型
答案:C.单主机类型.
2.以下属于信息安全技术的有:
A.入侵检测
B.防火墙
C.数字签名
D.识别服务
答案:A.入侵检测B.防火墙C.数字签名D.识别服务.。

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_吴功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_吴功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课后答案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吴功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

1.A2.D3.C4.B5.G6.H7.E8.F9. I 10.J二、选择题。

1.B2.C3.C4.A5.A6.B7.B8.D9.A三、判断对错。

1.N2.Y3.N4.N5.Y6.Y7.Y8.N9.N四、问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一、绪论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多个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回答《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并提供详细的解答。

二、物理层1. 什么是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是什么?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模型中的第一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

其任务包括确定物理传输媒介的规范、数据的编码认证、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维护等。

2. 传输媒介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传输媒介和无线传输媒介两种类型。

有线传输媒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较长、抗干扰能力强。

无线传输媒介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其特点是灵活性高、易于扩展和部署,但传输速度和距离受到限制。

3.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其作用是什么?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和解调的作用是在发送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适合在传输媒介上传输的模拟信号,然后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理解的数字数据。

4. 什么是信道复用?常见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信道复用是指通过合理地利用通信线路,将不同用户的数据流合并在一起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信道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等。

三、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有哪些基本的功能?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包括封装成帧、物理寻址、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

封装成帧将网络层交付的数据分成适当的数据帧进行传输;物理寻址通过物理地址标识源和目的设备;错误检测使用帧检验序列等方法检测传输中的错误;流量控制通过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来保证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数据。

2. 什么是差错控制?常见的差错检测技术有哪些?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机制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发生的差错。

常见的差错检测技术有纵向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和海明码等。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答案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答案

(1)根桥是桥ID最小的桥,因此根桥为B1,当生 成树形成后,B1的J、K,B4的I,B6的P, B2的D,B3、B5和B7没有根端口。
4.37 下图给出了一个通过网桥连接的LAN拓扑,每个链路的值表示该链 路的花费,请给出对应的生成树。假设桥1关机,请问现在生成树又是怎 样?
LAN1
LAN2
7.43 把一个1024字节的IP分组划分为若干个分段,各分段要 通过一个分组最大长度为128字节的X.25网络,问需要多少个 分段?不计更地层的开销,仅考虑X.25和IP分组的开销,传输效 率是多少?
答:X.25的分组可以分为数据分组和控制分组两种,它们都有一个公共的部 分即分组头,它由3个字节构成。
2007年9月19日作业
3.35 若某面向字符同步规程的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字符串,问字符填充后的输 出是什么? A DLE STX B C DLE DLE DLE DLE ETB 答案: A DLE DLE STX B C DLE DLE DLE DLE DLE DLE DLE ETB 3.36 若某面向比特同步规程的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位串,问比特填充后输出是 什么? 0100000111110101111110 答案:参看P106 010000011111001011111010 3.37 某PPP帧的信息部分为十六进制7C 7D 5E 5D 69 3A 7D 5D 7D 5D 6A 5D, 问其原始信息是啥? 答案: 7C F 5D 69 3A 7D 7D 6A 5D
所需分段数:1024/104=9.85,第1到9个分组 为127个字节,第10个分组长度为111个字 节。 传输效率:1024/(9*127+111) =1024/1254=81.65%
2007年10月24日作业

计算机网络高传善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高传善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高传善课后答案【篇一:计算机统考教材与参考书】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复习书目一、数据结构★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唐朔飞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白中英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科学出版社三、操作系统★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梁红兵、汤小丹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四、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第5版)》,电子工业出版社★高传善、毛迪林、曹袖主编:《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说明:★为首推书;出版年份不需要严格要求,一般是越新越好,关键以出版社和作者为主要参照。

相关参考辅导书:★本书编写组:《2011计算机考研大纲解析——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上海恩波学校,上海翔高教育计算机统考命题研究中心暨培训中心编著:《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巩微、冯东晖主编:《2011年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集》,原子能出版社,2010年★阳光考研命题研究中心编写:《2011年考研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说说:一、数据结构1.教材:《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辅导书:《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二、计算机组成原理1.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2.辅导书:《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指导》徐爱萍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三、操作系统1.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辅导书:《操作系统考研辅导教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全真题解)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四、计算机网络1.教材:《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辅导书:《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篇二:《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t>中文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总学时 80(含20学时实验)学分:适用对象: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主讲教师:孙家启使用教材: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名词解释+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名词解释+课后习题答案

1.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2.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3.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4.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5.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6.网络拓扑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7.ARPANET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8.点对点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9.Ad hOC网络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10.P2P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1.0SI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2.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3.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4.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5.数据链路层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6.网络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7.传输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进程通信服务的层次。

8.应用层.0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1.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2.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3.移频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角频率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4.振幅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5.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

6.单模光纤光信号只能与光纤轴成单个可分辨角度实现单路光载波传输的光纤7.多模光纤光信号可以与光纤轴成多个可分辨角度实现多路光载波传输的光纤8.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9.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同一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数据10.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11.模拟信号信号电平连续变化的电信号12.数字信号用0、1两种不同的电平表示的电信号13.外同步法发送端发送一路数据信号的同时发送一路同步时钟信号14.内同步法从自含时钟编码的发送数据中提取同步时钟的方法15.波分复用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16.脉冲编码调制. 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1.纠错码让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方法2.检错码让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冗余信息,但是不能确定哪个比特出错,并且自己不能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方法。

计算机网络教程_(第二版)_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网络教程_(第二版)_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计算机网络教程_(第二版)_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网络教程_(第二版)_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 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

这样,只要遵循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为停-等协议提出一个合适的超时定时器值。
3)为什么停-等协议可以超时并重传一帧?
答:
1)RTT为2ms
2)超时定时器为2.5ms
3)见书P73第二段
17.假设你正在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设计一个用于从地面遥控站到“嫦娥一号”卫星点
到点链路的滑动窗口协议,单程延迟是1.25s。假设每帧携带1KB数据,最少需要多少
噪比应为多少分贝(取整数值)?
答:
(1)根据计算信道容量的香农定理C=W*log2(1+S/N)
(2)按题意C=20K×8÷4=40Kbps;而W=4KHz
(3)故得解:log2(1+ S/N)=10;其中S/Pn=210-1=1023
(4)dB=10log10(S/N)=10log10(1023)≈30,所以该信道的信噪比应为30分贝。
答:
假设N1=1,可以计算出的一个随机序列是:1,11,13,10,6,12,3,8,9,2,1,…
21.对于数据率为10Mbps的信道,如果使用巴克序列的DSSS,该信号能够携带多少个
64kbps的话音信号?
答:根据巴克序列其n = 11,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其所能携带的话音信号数量为X

10*1024*1024 = 64*1024*n*X
500ms;
卫星信道的利用率为20ms/(20ms+500)= 4%。
11.一个数据率为4Kbps,单向传播延迟为20ms的信道,帧长度在什么范围内,停-
等协议的效率可以达到50%?
答:
(1)停-等协议的效率要达到50%,必须满足发送一帧的时间为2倍的信道传输延迟,
即40ms。
(2)对于数据传输率为4Kbps的信道,发送长度为160bits的帧所需的时间为40ms,

计算机网络教程_(第二版)_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网络教程_(第二版)_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 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

这样,只要遵循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习题2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习题2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版)第2章习题章习题第 1 页 共1 页 一、填空题1.点与点之间建立的通信系统是通信的最基本形式,这一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6部分。

部分。

2.模拟信号无论表示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一定距离后都会__________,克服的办法是用_________来增强信号的能量,但___________也会增强,以至于信号畸变。

也会增强,以至于信号畸变。

3.数字信号长距离传输会衰减,克服的办法是使用_________,把数字新号恢复为“0”、“1”的标准电平后再继续传输。

”的标准电平后再继续传输。

4.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可分为3种,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比特率是指数字信号的_________,也叫信息速率,反映一个数据通信系统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bit/s 。

6.比特率是一种_________速率,又称码元速率或波元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Baud )。

7.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的_________,单位为bit/s 。

8._________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指标。

9.在频段传输中根据调制所控制的载波参数不同,有3种调制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 双绞线适用于模拟和数字通信,是一种通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__________双绞线(STP )和___________双绞线(UTP )两类。

)两类。

11.有线传输介质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包括3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第2章参考答案(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 简述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

答: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包传输介质、传输设备(多路复用器、交换机)等及数据处理系统。

2. 什么叫码元速率?什么叫信息速率?两者有何关系?答:码元速率(RB):又称为信号速率,它指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Baud),也称波特率。

信息速率(Rb):指每秒传送的信息量。

单位为“bit/s”。

对M进制信号,信息代谢产物元速率两者的关系是:Rh=RBlog2M4. 在带宽为10MHz的信道上,如果使用4个电平的数字信号,每秒钟能发送多少比特?答:参考p27公式,在多信号电平下,乃奎斯特公式为其中c = 2w求得码元速率,继续乘可将之转换为信息速率。

W为带宽,M为电平个数,代入求解码元速率为 c = 2*10 = 20 波特信息速率为 C = 2 * 10*2 = 40 b/s。

5、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信噪比为20db的3kHz信道传送,其数据速率不会超过多少?答:参考P28 信噪比和db的关系将20db代入,可求得信号/噪声(S/N) = 100;代入香农公式求得20100 b/26、信道的通信方式有哪几种?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使用哪种方式?为什么?答:信道的通信方式主要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以及全双工通信。

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使用半双工方式。

性价比最高。

注:目前局域网实际多选择全双工,因为现在大多数网络传输介质采用四线制或更多,保证了线路上可以分为两对(以局域网为例,一般都采用5类双绞线,发送和接受数据采用不同的线对)。

全双工相当于是一个双车道。

有了自己专有的行驶车道,你可以开自己的奔驰任意飞速行驶还要什么交通规则?这种情况下还使用CSMA/CD的规则那不是吃多了?窃以为:网卡在物理连接上后会有某种机制判断自己是处于双响单车道(半双工共享以太网)还是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然后决定是否CSMA/CD!这个思路不晓得对不对?7. 什么叫自同步法?自同步编码有什么特点?答:自同步法是从数据信息波形的本身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二版)-作业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答: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负载均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等等。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联网络。

后来,ARPA才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联的技术。

第二个阶段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这种三级网络覆盖了全美国主要的大学和研究所,并且成为因特网中的主要部分。

第三个阶段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3、说明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4、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TCP/IP和OSI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不同点有:OSI分七层,而TCP/IP分为四层;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效率;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

5、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哪几部分?答: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服务器、主机或端系统设备、通信链路等 6、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计算机网络可以从网络的交换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覆盖范围、网络的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类。

7、网络协议的主要要素包括什么?答:网络协议的主要要素包括三个方面:(1)语法(Syntax):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数据编码等。

(2)语义(Semantics):控制信息的内容,需要做出的动作及响应。

(3)时序(Timing):事件先后顺序和速度匹配。

8、简单叙述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物理层(Physical Layer),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率并监控数据出错率,以便能够实现数据流的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Network Layer),主要功能就是在通信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选择一条最佳路径,使传送的数据分组(信息包)能正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同时还要负责网络中的拥塞控制、负载均衡等。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主要功能就是在会话层的两个实体之间建立传输连接,传输层提供两个端系统之间可靠、透明的数据传送,进行差错控制、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等。

会话层(Session Layer),主要功能在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的单位是报文,会话层还提供会话管理、令牌管理、同步管理等功能。

会话层虽然不参与具体的数据传送,但它要对数据传送进行管理。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包含了用户应用计算机网络的众多协议,此外还有电子邮件、目录查询等功能。

9、什么是协议?什么是服务?服务和协议有什么区别?答: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原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10、设计一个银行ATM机与银行主计算机之间的协议。

将你能想到的各种情形尽量的包含其中。

以图1-7的形式予以表达。

每一种情形绘制一张图,用多个图表达各种情形。

提示:以客户用银行卡取一次现金为例。

ATM机银行主计算机ATM机银行主计算机ATM机银行主计算机银行卡号银行卡号查询金额卡号错误卡号正确,请输入密码密码密码错误返回卡内金额ATM机银行主计算机ATM机银行主计算机取款金额取款金额余额不足金额充足、可以取款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1.名词解释:(1)数据:数据是指预先约定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的组合,是现实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

(2)信息:人们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解释),就可以得到某种意义,这就是信息。

(3)信源:信源就是信息的发送端,是发出待传送数据的设备。

(4)信宿:信宿就是信息的接收端,是接收所传送数据的设备。

(5)信道:信号的传输通道称为信道。

(6)数据传输速率:又称为信息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位的位数,单位为比特/秒(bps,也可用Kbps或Mbps)(7)信号传输速率:又称为传码率或调制速率,即每秒钟发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Baud),信号传输速率又称为波特率。

(8)信道容量:根据信息论中的证明,在给定的信道环境下,在一定的误码率要求下,信息的传输速率存在一个极限值,这个极限值就是信道容量。

2.什么叫模拟信号?什么叫数字信号?数据有哪几种传输方式?答: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3.按数据传输方向,数据信息在信道上有哪几种通信方式?答:根据数据传输方向,数据通信操作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三种方式。

4.通过基带传输数字信号时采用哪些编码?各有什么特点?答:1) 单极性码的原理简单,容易现实。

其主要缺点有:(1)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

(2)单极性NRZ编码在出现连“0”或连“1”的情况时,线路长时间维持一个固定的电平,接收方无法提取出同步信息。

(3)单极性RZ编码在出现连“1”的情况时,线路电平有跳变,接收方可以提取同步信息;但连“0”时,接收方依然无法提取出同步信息。

2)双极性码的特点如下:(1)如果“0”和“1”出现的概率相同,双极性码的直流分量为0。

但在出现连“0”或连“1”的情况时,依然会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

(2)双极性NRZ编码在出现连“0”或连“1”的情况时,线路长时间维持一个固定的电平,接收方无法提取出同步信息。

(3)双极性RZ编码在出现连“0”或连“1”的情况时,线路电平有跳变,接收方可以提取同步信息。

3) 曼彻斯特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码在每个码元中间均有跳变,不包含有直流分量;在出现连“0”或连“1”的情况时,接收方可以从每位中间的电平跳变提取出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其缺点在于:经过曼彻斯特编码后,信号的频率翻倍,对应的要求信道的带宽高;此外,对编解码的设备要求也较高。

5.已知脉冲序列为0100110,请按上题介绍的编码方案,绘制相应的波形。

答:单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6.简述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和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答: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按照频率参量的差别来分割信号的,用于在一个具有较宽带宽的信道上传输多路带宽较窄的信号。

FDM的主要优点在于实现相对简单,技术成熟,能较充分地利用信道频带,因而系统效率较高。

其缺点主要有:保护频带的存在,大大地降低了FDM技术的效率;信道的非线性失真,改变了它的实际频带特性,易造成串音和互调噪声干扰;所需设备量随接入路数增加而增多,且不易小型化;频分多路复用本身不提供差错控制技术,不便于性能监测。

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按照时间参量的差别来分割信号的,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实现多路复用。

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异步时分多路复用两种。

通过时分多路复用,多数低速数字信号可以复用一条高速的信道,特别适合于数字信号传输(如计算机网络)的场合。

缺点: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同步时分多路复用不能充分利用信道容量,会造成通信资源的浪费。

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中,复用信道的速率可以小于各个低速线路速率之和,从而节省线路资源。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的实现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1)缓冲器的设计。

(2)与同步时分复用的固定顺序不同,7.有几种网络交换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通信中常用的数据交换有三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而且保证顺序。

缺点是电路建立和拆除的时间较长,而且在这期间,电路不能被共享,资源被浪费;另外,当数据量较小时,为建立和拆除电路所花的时间得不偿失。

因此,电路交换适用于系统间要求高质量的大量数据的传输。

报文交换方式的“存储―转发”方式,能够平滑通信量和充分利用信道。

只要存储时间足够长,就可以把信道忙碌和空闲的状态均匀化,大大压缩了必需的信道容量和转接设备的容量。

报文交换方式与电路交换方式相比有如下特点:(1)线路效率较高。

(2)接收者和发送者无需同时工作。

(3)当流量增大时,在电路交换中可能导致一些呼叫不能被接收,而在报文交换中,报文仍可接收,只是延时会增加。

(4)报文交换可把一个报文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很难做到这一点。

(5)可建立报文优先级,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差错控制和纠错处理。

(6)报文交换能进行速度和代码转换。

两个数据传输速率不同的站可以互相连接,也易于实行代码格式的变换(如将ASCII码变换为EBCDIC码)。

这在电路交换中是不可能的。

报文交换的主要缺点是网络延时较长,波动范围较大,不宜用于实时通信或交互通信,如语音、传真、终端与主机之间的会话业务等。

由于分组长度固定且较短,又具有统一的格式,因此便于中间节点存储、分析和处理。

分组进入中间节点进行排队和处理只需停留较短的时间,一旦确定了新的路径,就立刻被转发到下一个中间节点或用户终端。

从统计结果上看,分组交换传输速度高于报文交换,低于电路交换,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快速的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有明显的优点,主要如下:(1)减少了时间延迟。

(2)每个节点上所需的缓冲容量减少了(因为分组长度小于报文长度),有利于提高节点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3)易于实现线路的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